证据法基本研究中的证据属性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据法基本研究中的证据属性

属性是指单个证据具有的性质和特点,在学理上被称为证据的“基本特征”,被视为证据能力和证明能力的要件,或者作为证据的采用标准。从内容来看,“两性说”和“三性说”的区别在于“合法性”;有学者试图用关联性、可采性、主观性和客观性等术语另辟蹊径,但其要旨与“三性说”并无实质性差异。“三性说”是我国学界和实务界普遍采取的通说,下文的论述遵循通说的框架。

一、客观性

证据的客观性原理不仅是一个证据法哲学命题,更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命题,是折射世界观、价值观和真理观的一个小小的知识窗口。这个知识的窗口虽然很小,但足以洞察法学基本观念和社会基本观念的变迁。总体而言,我国证据法近年来的发展出现了向敬畏客观物质世界的第一位属性、向尊重和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转变的趋势,人文主义的因素越来越多地体现在证据规则的制定和实施之中,客观性的内涵、尺度和视角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证据法虽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法律部门,却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充满创新活力的崭新法律部门。

(一)客观性的含义

作为日常生活用语,“客观”一词有两重含义:一是“在意识之外,不依赖主观意识而存在”;二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考察,不加个人偏见”。

作为哲学范畴,客观性是指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即物质独立于意识存在的属性。这是所有的物质—一无论其形态如何一的共同属性。除了客观实在性之外,物质还具有结构性、层次性、运动性、矛盾性、规律性等共同属性。

作为证据法学范畴,客观性是指证据事实是独立于公安司法人员、当事人和其他证明主体主观认识的客观存在,从中产生证明主体尊重事实、忠于事实的法律义务。

(二)客观性的边界

从哲学范畴转变为证据法学范畴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在不断的追问和反思中,才能完成这个转变。

1.客观性与真实性

学界和实务界的主流观点已经注意到客观性与真实性之间的区别。例如,2001年《民诉证据规定》和2002年《行诉证据规定》在界定定案证据的标准时采用了“真实性”的概念,而没有采用“客观性”的概念。从字面分析,真实是指“与客观事实相符不假”。其要义是人的认识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即主观符合客观。就此而言,真实性与客观性并非同一概念。有学者因此认为,客观性是证据的本质属性,而真实性是法律提出的证据认识要求所谓的“查证属实”,针对的是后者而非前者。但受“无知之幕”的限制,裁判者的证据判断不可能总是符合客观情况,单个证据的真实性只能通过全案证据的综合审查判断得到一定的体现,法律无法对真实性提出过高要求。

笔者赞成区分客观性和真实性,认为客观性是偏重于实物证据的属性,而真实性偏重于言词证据的属性。但是,笔者反对将两者割裂,主张在摆正主客观关系的基础上以“客观真实性”的术语将两者统一起来。这不仅符合字面含义的分析,而且符合证据的法律意义分析:真实性以客观性为基础,而客观性通过真实性得以体现和实现;证据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矛盾统一体。

2.客观性与主观性

证据是否具有主观性?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如何?对此,“否定说”认为,主观性与客观性不能结合,证据不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因为第一性的证据本身和第二性的证据认识是两个层面的事物,两者不能混同。“肯定说”认为,证据的客观性并非纯粹,证据既有主观性的一面,也有客观性的一面,是主观和客观相互结合统一的产物,其典型是言词证据。“主观性决定说”认为,“证据的主观特性决定证据之为证据”,因为从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到合法性,证据的主观特性越来越强,最终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即对证据的正确把握。“折中说”认为,证据是否具有主观性应当区分不同证据种类而定,物证、书证等实物证据属于客观性证据,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等属于主观性和客观性相杂的证据,鉴定结论等属于主观性证据,但归根结底只有符合客观真实的证据材料才能作为证据。

笔者赞成“肯定说”,认为问题的关键不是证据是否具有主观符合客观真实,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改变或者完善的是他们的主观认识,而不是证据本身,因为作为一种客观实在,证据独立于主观认识。因此,“客观真实”是证据事实内在固有的属性,所谓不问是非真假的“中立性证据”在法律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

4.客观性与虚拟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得以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交往,案件事实及其证据所采取的电子形式不易为人所感知和记忆,又很容易销声匿迹。这给证据的客观性认定带来了新的问题。对此,有人认为以电子形式存在的事实如同人脑中的信息,没有以可供人们感知的客观形式表现出来,不能作为证据采用。只有这些信息以屏幕、打印等可供感知的形式表现出来,才可以作为证据。

笔者认为,电子证据的虚拟性与其客观性并不矛盾,相反,其虚拟性却是客观性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电子证据的虚拟性是指其不易感知却容易消失的特征,而不是指子虚乌有或者无中生有的属性。作为物质的一种形态,电子和电子信息本身就是一种客观实在。因此,电子证据的虚拟性造成的问题不是证据是否具有客观性,而是证据的客观性如何得到证明。技术问题应当首先借助技术手段解决,通过录制、复制、固定、打印和屏幕演示等措施,电子证据的客观性能够得到证明保证。

(三)客观性的量度

证据的客观性是否具有度的差异?在真与假之间,是否必须或者只能非此即彼?是否存在真伪并存的证据?

无论是从自然辩证法还是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来看,客观性都存在一个度的问题。绝对的客观真实和绝对的虚假是两个极端,在这两个极端中间,客观上存在“真”与“假”并存的可能性,在涉及科技鉴定的证据中尤其如此。科技发展的水平往往构成科学证据客观性的度。

笔者认为,客观性是(证据)事实的本质属性,但并非(证据)事实的唯一属性,而是受制于(证据)事实的其他属性,包括结构性、层次性、矛盾性、联系性等。在不同属性的相互交织中,尤其是受环境和认识条件的制约,证据的客观性会出现迷失、扭曲或者淡化的情况,因而呈现出不同的量度。对此,可以采用数理逻辑的方法进行精确的测量,将证据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完整性、形式的规范性、程序的正当性等因素换算为不同的分值,应用百分比刻度表的方法进行精确化的测量。这是证据法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需指出的是,制约证据客观性的环境和条件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环境和条件的客观性制约了证据材料的客观性,对环境和条件的客观性的量度是对证据本身客观性进行精确测量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客观性的精确化量度是证明方法顺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趋势而进行的一种自我改进,目的在于更加准确地查明案件的事实真相,并不改变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的主从关系。因主观认识错误甚至臆想造成虚假事实仍然不是证据,“不属实者不为证据”的命题并未因客观性的度而改变。

(四)客观性的内容

证据的客观性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证据来源的客观性。即证据产生于特定的时间、空间和主体,这些来源是独立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2)证据内容的客观性。证据的内容是对特定案件事实的客观反映,不是证明主体的主观猜测或者臆想。

(3)证据关系的客观性。证据个体之间以及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也具有客观性。

(五)客观性的规则

证据的客观性不仅具有其哲学和司法实践基础,而且得到了我国证据法的确认。具体分为两大类:

1.证据客观性规则

现行的实在法规定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证据客观性规则体系,可以分为:

(1)证据资格规则。客观性是证据的资格要件。证据材料必须经(法庭)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根据。

(2)证据审查规则。客观性为质证和认证的一个法定标准或者考虑因素。对证据的客观性,公安司法人员应当从证据形成的原因、环境、复制件是否符合原件、利害关系等方面审查。

(3)证据义务规则。将客观性作为公安司法人员或者当事人、证人的法定义务,是我国证据法的一个鲜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