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名词解释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名词解释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名词解释

1.夜现周期性:丝虫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产生微丝蚴,微丝蚴在人外周血中周期性出现,白天滞留于肺微血管内,夜晚出现在外周血中,微丝蚴在外周血中的昼少夜多现象称为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两种丝虫微丝蚴在外周血中出现的时间略有不同:班氏为晚10点到2点,马来为8点到4点。

2.钩蚴性皮炎:钩虫的幼虫丝状蚴侵入人体皮肤时引起患者皮肤针刺、烧灼与奇痒感,然后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1-2日内出现红肿及水疱,搔破后可有浅黄色液体流出。若有继发细菌感染则形成脓疱,最后经结痂、脱皮而愈。

3、棘球蚴砂:从囊壁的胚层上脱落的原头蚴、生发囊及子囊,悬浮于囊液中,统称为棘球蚴砂。

4、幼虫移行症某些动物体内寄生的蠕虫幼虫进入非正常宿主内,发育受阻,不能发育为成虫,但在体内可长期移行,破坏组织,产生疾病,根据寄生虫幼虫侵犯的部位与症状,将其分为两型,即皮肤幼虫移行症与内脏幼虫移行症。如斯氏狸殖吸虫可引起皮肤与内脏幼虫移行症。

5、机会致病寄生虫:某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出现异常增殖而致病,呈现临床表现,这些寄生虫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如刚地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隐孢子虫等。

6、世代交替:在寄生虫的生活史中,既有有性生殖,又有无性生殖,两者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世代交替。

7、土源性蠕虫:生活史简单,在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其卵或幼虫直接在外界发育为感染阶段。食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接触土壤而感染宿主。绝大多数线虫,特别就是肠道寄生线虫都属于此类,如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等。

8、生物原性蠕虫:生活史复杂,在发育过程中幼虫必须经过中间宿主体内发育至感染阶段,感染阶段经口、皮肤或昆虫叮咬感染人体。所有的吸虫与棘头虫,大部分绦虫与少数线虫属于此类。

9、生物源性线虫:此类线虫在发育过程中,幼虫需要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阶段,再感染人,亦称间接发育型。如寄生于人体组织内的丝虫与旋毛形线虫。

10、土源性线虫: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发育为感染阶段直接感染人,亦称直接发育型。如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的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钩虫等。

11、互利共生Mutu al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都获利如白蚁与它肠道中的鞭毛虫。

12、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受害。如人与寄生虫

13、共栖commensal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14、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幼虫或无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如华枝睾吸虫幼虫阶段先后寄生在豆螺、召螺与淡水鱼体内,所以豆螺、召螺,淡水鱼为中间宿主。

15、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有些蠕虫幼虫进入非正常宿主,虽能存活,但仍保持幼虫阶段,不能发育为成虫,而对正常宿主有感染性,这种非正常宿主为转续宿主。

16、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有些寄生虫既能感染人体,也能感染动物,人与动物均就是寄生虫的正常宿主,这些动物在流行病学中起储存与保虫作用,故称保虫宿主。如感染血吸虫的牛与鼠均为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17、终宿主definitive host:寄生虫成虫或有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如血吸虫成虫寄生在人体肠系膜静脉内,人就是血吸虫的终宿主。

18、寄生虫生活史life cycle: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

19、感染阶段infective stage:寄生虫在整个生活阶段有多个时期,能进入人体并继续发育的时期。

20、带虫免疫Premunition:人体疟原虫感染后机体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拮抗同种疟原虫在感染,而同时宿主血液内又有低水平的原虫血症,这种免疫状态称为带虫免疫。

21、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有些寄生虫感染可诱导机体产生抗再攻击的抗体,而最初感染的寄生虫完全不受所产生的抗体的作用,可继续存活,随寄生虫的消灭,此抗体就消失,这种现象叫伴随免疫。

22、旅行者腹泻: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寄生于十二指肠,引起患者脂肪吸收障碍,导致脂肪泻。因在旅行者中发病率高,故称为旅行者腹泻。

23、疟疾再燃Recrudescence:急性疟疾患者停止发作后,如无重复感染而体内残余的少量红细胞内期原虫经抗原变异或宿主的抵抗力对疟疾原虫的特异性免疫力下降,残存的红细胞内期原虫大量增殖引起疟疾的发作称为疟疾再燃。

24、疟疾复发Relapse:疟疾初发停止后,红细胞内期原虫已被消灭,而宿主未再被蚊媒传播感染,有原先侵入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经过数月或年余的休眠后复苏,发育施放的裂殖子再进入红细胞繁殖,这时引起疟疾的发作称为复发。

25、疟原虫红细胞外期exo-erythrocytic cycle:疟原虫在肝细胞内的发育叫红细胞外期。人四种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均进行裂体增殖,其发育时间因种而异。

26、疟原虫红细胞内期erythrocytic cycle:疟原虫在红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的发育过程叫红细胞内期。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为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裂殖子环状体,其裂体增殖周期因种而异,间日疟原虫与卵形疟原虫为48h,三日疟原虫与恶性疟原虫分别为72h与36—48h。

27、阴道自净作用:正常情况下,健康妇女的阴道环境,因乳酸杆菌的作用而保持酸性,可抑制虫体或其她细菌生长繁殖,这称为阴道的自净作用。

28、完全变态:某些昆虫生活史分为卵、幼虫、蛹与成虫4个时期,各期的形态、生理及习性截然不同,如蚊、蝇等。

30、不完全变态:某些昆虫生活史分为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若虫体小,其形态、生活习性与成虫很相似,仅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如虱、臭虫等。

31、六类主要热带病:除麻风病外,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病、锥虫病

32、五大寄生虫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黑热病(利什曼病)、钩虫病、

33、生活史:即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与繁殖的整个过程,包括宿主的种类与数量,感染的阶段、方式与途径,移行途径,寄生部位、阶段,致病阶段

34、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与免疫损伤

35、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清除全部寄生虫,并具有抵御再感染能力;清除部分寄生虫,并具有部分抵御再感染能力,大多数属于此;不能有效控制寄生虫,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发育甚至大量繁殖,引起寄生虫病

36、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经水、食物、土壤、空气、节肢动物、人体传播),易感者

37、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

寄生病流行的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38、感染途径:经口感染(溶组织阿米巴、蛔虫、蛲虫、猪囊尾蚴),经皮肤感染(钩虫、血吸虫),经胎盘感染(弓形虫、疟原虫),经呼吸道感染(蛲虫),经输血感染(疟原虫)

39、弓形虫速殖子:在中间宿主有核细胞内营分裂的弓形虫集合体,一般为数个至十多个虫体,由宿主细胞膜包绕,其内虫体叫速殖子。

40、疟疾的发作:疟原虫感染时,红细胞内的裂体增殖可引起周期性的寒热发作。

41、尾蚴性皮炎:禽类或兽类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皮肤引起的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局部皮肤出现丘疹,荨麻疹,瘙痒。

42、虫卵肉芽肿:虫卵就是血吸虫病的主要致病因子。虫卵主要沉着在宿主的肝以及结肠肠壁等部位,由免疫反应所引起的虫卵肉芽肿以及之后的纤维化就是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变。

43、隐性感染:人体感染某些寄生虫后,无临床表现,也不易用常规方法检出病原体,这种寄生现象称隐性感染。如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感染弓形虫,多属隐性感染。

44、医学节肢动物:危害人类健康的节肢动物称为医学节肢动物。例如:蚊在夜间叮刺吸血,还传播疟疾等疾病。

人体寄生虫学细小知识归纳

1、能引起脑部损害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请写出其致病阶段。

能引起脑部损害的寄生虫主要有刚地弓形虫(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组织型滋养体)、疟原虫(脑型疟主要由恶性疟原虫红细胞内期引起,间日疟原虫偶发)、卫氏并殖吸虫(童虫与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幼虫)、广州管圆线虫(成虫)。

2、能引起眼部损害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请写出其致病阶段。

能引起眼部损害的寄生虫主要有刚地弓形虫(速殖子)、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结膜吸吮线虫(成虫)、蝇(蛆)。

3、能引起肺部损害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请写出其致病阶段。

能引起肺部损害的寄生虫主要有刚地弓形虫(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组织型滋养体)、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卡氏肺孢子虫(滋养体与包囊)、以及旋毛形线虫、钩虫与似蚓蛔线虫(三种幼虫游移至肺)。

4、能引起肝脏损害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请写出其致病阶段。

能引起肝脏损害的寄生虫主要有刚地弓形虫(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组织型滋养体)、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华支睾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斯氏狸殖吸虫(童虫)、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似蚓蛔线虫(成虫异位寄生于肝胆管与幼虫游移)。

5、能引起皮炎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请写出其致病阶段。

能引起皮炎的寄生虫主要有钩虫(丝状蚴)、日本血吸虫(尾蚴)、禽类与兽类血吸虫(尾蚴)、疥螨(幼虫、若虫与成虫)、蠕形螨(幼虫、若虫与成虫)。

6、能引起肠道病变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请写出其致病阶段。

能引起肠道病变的寄生虫主要有溶组织内阿米巴(组织型滋养体)、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隐孢子虫(裂体增殖阶段)、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链状带绦虫(成虫)、肥胖带绦虫(成虫)、微小膜壳绦虫(成虫)、布氏姜片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似蚓蛔线虫(成虫)、蠕形住肠线虫(成虫)、毛首鞭形线虫(成虫)、钩虫(成虫)、旋毛形线虫(成虫)。

7、可引起腹泻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请写出其致病阶段。

可引起腹泻的寄生虫主要有溶组织内阿米巴(组织型滋养体)、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隐孢子虫(裂体增殖阶段)、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日本血吸虫(虫卵)、毛首鞭形线虫(成虫)。

8、以贫血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寄生虫有哪些?其贫血机制有何不同?

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有杜氏利什曼原虫、疟原虫与钩虫。

Ⅰ杜氏利什曼原虫所致贫血机理:①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能力增强;②免疫贫血;③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Ⅱ疟原虫所致贫血机理:①疟原虫直接破坏,每完成一个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就破坏大量红细胞,以恶性疟原虫破坏红细胞为重;

②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的能力增强;③免疫溶血;④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Ⅲ钩虫所致贫血机理:①钩虫口囊中的钩齿或板齿咬附、破坏肠粘膜,造成粘膜出血;②钩虫吸血时分泌抗凝素,使血液不易凝固,加重血液的丢失;③钩虫寄生造成人丢失的血量为吸血量、移位伤口渗血量、咬附点渗血量与偶尔肠粘膜大面积渗血量的总与。每条十二指肠钩口线虫每日所致失血量0、14~0、4ml,而美洲板口线虫为0、01~0、1ml;④钩虫破坏肠粘膜,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加重贫血的发生;⑤宿主健康状态不佳,营养供应不足,虽有少量钩虫寄生,也可出现贫血。

9、可引起肝脾肿大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

可引起肝脾肿大的寄生虫主要有杜氏利什曼原虫、疟原虫、刚地弓形虫、日本血吸虫。

10、列举在人肠道内寄生的寄生虫及其阶段。

在肠道内寄生的寄生虫主要有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与包囊)、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与包囊)、隐孢子虫(卵囊)、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与包囊)、链状带绦虫(成虫)、肥胖带绦虫(成虫)、微小膜壳绦虫(成虫)、曼氏迭宫绦虫(成虫)、布氏姜片吸虫(成虫)、似蚓蛔线虫(成虫)、钩虫(成虫)、毛首鞭形线虫(成虫)、蠕形住肠线虫(成虫)、旋毛形线虫(成虫)。

11、列举寄生在人体肌肉内的寄生虫及其阶段。

寄生在人体肌肉内的寄生虫有刚地弓形虫(包囊或假包囊)、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囊包)。

12、列举寄生在人体脑、眼、肺、肝与皮下组织内的寄生虫。

(1)寄生在脑部的寄生虫主要有溶组织内阿米巴、福氏耐格里阿米巴、棘阿米巴、卫氏并殖吸虫、曼氏迭宫绦虫、链状带绦虫与细粒棘球绦虫。(2)寄生在眼部的寄生虫主要有链状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结膜吸吮线虫与蝇蛆。(3)寄生在肺部的寄生虫主要有溶组织内阿米巴、卡氏肺孢子虫、卫氏并殖吸虫与细粒棘球绦虫。(4)寄生在肝脏的寄生虫主要有溶组织内阿米巴、杜氏利什曼原虫与疟原虫。

13、粪便检查主要能发现哪些寄生虫卵?

粪便检查主要能发现日本血吸虫卵、华支睾吸虫卵、布氏姜片吸虫卵、卫氏并殖吸虫卵、微小膜壳绦虫卵、似蚓蛔线虫卵、钩虫卵、毛首鞭形线虫卵。

14、用血涂片检查,主要可诊断哪些寄生虫病?请写出能查见的寄生虫阶段。

用血涂片主要可诊断疟疾与丝虫病。在血涂片上可查见丝虫(班氏吴策线虫与马来布鲁线虫的微丝蚴)与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与卵形疟原虫的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与配子体,恶性疟原虫的环状体与配子体)。

15、用活组织检查,主要可诊断哪些寄生虫病?请写出能查见的寄生虫阶段。

活组织检查可诊断如下寄生虫病:阿米巴痢疾(滋养体)、黑热病(无鞭毛体)、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滋养体)、肺吸虫病(童虫与成虫)、斯氏狸殖吸虫引起的幼虫移行症(童虫)、日本血吸虫病(虫卵)、囊虫病(囊尾蚴)、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病(裂头蚴)、旋毛形线虫病(囊包)。

16、用十二指肠引流,主要可诊断哪些寄生虫病?请写出能查见的寄生虫阶段。

十二指肠引流主要可诊断贾第虫病(滋养体)与肝吸虫病(虫卵)。

17、用透明胶纸法,主要可诊断哪些寄生虫病?请写出能查见的寄生虫阶段。

用透明胶纸法可诊断牛带绦虫病(虫卵)与蛲虫病(虫卵)。

18、用生理盐水涂片法,主要可诊断哪些寄生虫病?请写出能查见的寄生虫阶段。

用生理盐水涂片法可诊断阿米巴痢疾(滋养体)、贾第虫病(滋养体)、滴虫性阴道炎(滋养体)、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滋养体)、肝吸虫病(虫卵)、肺吸虫病(虫卵)、肠吸虫病(虫卵)、血吸虫病(虫卵)、微小膜壳绦虫病(虫卵)、蛔虫病(虫卵)、鞭虫病(虫卵)、钩虫病(虫卵)。

19、列举侵入人体后有一定游移过程的寄生虫。

侵入人体后有一定移行过程的寄生虫有日本血吸虫、卫氏并殖吸虫、似蚓蛔线虫与钩虫。20、因输血不慎,可导致黑热病、疟疾与弓形虫病的发生。丝虫微丝蚴虽可输入受血者体内,但在人体内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因而不会导致丝虫病。

20、输血不慎可导致哪些寄生虫病的发生?哪种寄生虫虽可被输入人体,但却不会产生寄生虫病?

21、由于饮用生水可造成哪些寄生虫病的感染与流行?

由于饮用生水可造成如下寄生虫病的感染与流行:阿米巴痢疾、贾第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病、血吸虫病、肠吸虫病、肺吸虫病、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病、囊虫病、棘球蚴病(或称包虫病)、蛔虫病、鞭虫病。

22、直接经皮肤感染的寄生虫有哪些?请写出其感染阶段。

直接经皮肤感染的寄生虫有日本血吸虫与钩虫,侵入皮肤的阶段分别为尾蚴与丝状蚴。

23、经口感染的寄生虫有哪些?

经口感染的寄生虫有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刚地弓形虫、结肠小袋纤毛虫、隐孢子虫、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微小膜壳绦虫、曼氏迭宫绦虫、似蚓蛔线虫、蠕形住肠线虫、毛首鞭形线虫、旋毛形线虫与广州管圆线虫。

24、因特殊的饮食习惯(生食或半生食)可感染哪些寄生虫?为什么?

(1)因食生肉或未煮熟的肉可感染链状带绦虫(因为猪肉内有猪囊尾蚴),肥胖带绦虫(因牛肉内有牛囊尾蚴)、曼氏迭宫绦虫(因蛙肉与蛇肉内有裂头蚴)、卫氏并殖吸虫(因猪肉与野猪肉内有幼虫)、旋毛形线虫(因动物肉内有囊包)、刚地弓形虫(因动物肉中有包囊或假包囊)。(2)因食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鱼、虾可感染华支睾吸虫(因淡水鱼、虾体内有囊蚴)。(3)因食生的或未煮熟的溪蟹可感染卫氏并殖吸虫与斯氏狸殖吸虫(因溪蟹体内有此两种寄生虫的感染阶段囊蚴)。(4)因食生的或未熟的蛄可感染卫氏并殖吸虫(因蛄体内有囊蚴)。(5)因食生的不洁(未洗干净)的菱角、茭白、荸荠等水生植物可感染布氏姜片吸虫(因为这些水生植物表面可有囊蚴)。

25、哪些寄生虫寄生在肠道,却常规不用粪便检查虫卵的方法诊断?为什么?

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蠕形住肠线虫与旋毛形线虫成虫寄生在肠道,却常规不用粪便检查虫卵的方法诊断。因为链状带绦虫与肥胖带绦虫成虫脱落孕节,随粪便排出体外,在粪便很少发现虫卵,主要以查孕节诊断;蠕形住肠线虫雌虫产卵于人体肛门周围,主要用透明胶纸查肛周的虫卵;旋毛形线虫成虫产出的幼虫钻肠壁,进入血循至横纹肌形成囊包,故病原学诊断主要用肌肉活检,检查囊包。

26、哪些寄生虫寄生在人体血管内或血内细胞中,但病原学诊断一般不用外周血检查?为什么?

寄生在人体血管内,或寄生在血内细胞中的寄生虫,一般不取外周血作病原学诊断的有杜氏利什曼原虫、刚地弓形虫与日本血吸虫。因为杜氏利什曼原虫可寄生在血内单核细胞内,在外周血检出率低,不做常规检查;刚地弓形虫速殖子寄生在有核细胞内,但在外周血不易查到。日本血吸虫寄生在肠系膜静脉与门静脉,故外周血查不到虫体与虫卵。

27、寄生在人体循环系统内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各就是什么阶段?

寄生在人体循环系统内的寄生虫主要有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疟原虫(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与配子体)、刚地弓形虫(包囊与假包囊)、日本血吸虫(成虫)与丝虫(成虫与微丝蚴)。

28、人粪便处理不当可引起哪些寄生虫病的流行?

人粪便处理不当可引起如下寄生虫病的流行:阿米巴痢疾、贾第虫病、隐孢子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病、肝吸虫病、肠吸虫病、肺吸虫病、血吸虫病、猪带绦虫病与囊虫病、牛带绦虫病、微小膜壳绦虫病、蛔虫病、鞭虫病与钩虫病。

29、请写出不需要中间宿主,并经口感染的寄生虫。

不需要中间宿主,并经口感染的寄生虫主要有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结肠小袋纤毛虫、隐孢子虫、似蚓蛔线虫、蠕形住肠线虫、毛首鞭形线虫等。

30、请写出需要中间宿主,并经口感染的寄生虫。

需要中间宿主,并经口感染的寄生虫主要有刚地弓形虫、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曼氏迭宫绦虫、旋毛形线虫与广州管圆线虫。

31、作为病原体的医学节肢动物有哪些?

作为病原体的医学节肢动物主要有蝇蛆、疥螨、蠕形螨与尘螨。

32、在哪些寄生虫病的诊断中免疫学检查具有重要作用?

在诊断弓形虫病、旋毛虫病、囊虫病与包虫病等寄生虫病时,免疫学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33、哪些寄生虫病属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有黑热病、弓形虫病、血吸虫病、肺吸虫病、肝吸虫病、姜片虫病、囊虫病、包虫病、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病、旋毛虫病与广州管圆线虫等。

34、能传播寄生虫病的医学节肢动物有哪些?各能传播哪些寄生虫病?

能传播寄生虫病的医学节肢动物有蚊(传播疟疾与丝虫病)与白蛉(传播黑热病)。

1、我国有哪些以贫血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寄生虫病?试举例说明其贫血机制。(7分)

2、由生食或半生食习惯感染的常见寄生虫病有哪些?它们的感染阶段各就是什么?(8分)

医学人体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1.夜现周期性:丝虫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产生微丝蚴,微丝蚴在人外周血中周期性出现,白天滞留于肺微血管内,夜晚出现在外周血中,微丝蚴在外周血中的昼少夜多现象称为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两种丝虫微丝蚴在外周血中出现的时间略有不同:班氏为晚10点到2点,马来为8点到4点。 2.丝虫热:丝虫感染引起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的同时多伴有突然发热,寒战,全身不适,头痛,乏力,四肢酸痛和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3.蛔虫或钩虫性哮喘:蛔虫或钩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移行时在人体肺部引起的炎症。 4.蛔虫病并发症:胆道蛔虫症,肠梗阻,蛔虫性胰腺炎,阑尾炎,蛔虫性肉芽肿。 5.肺蛔虫症:蛔虫感染引起的单纯的肺部炎性细胞浸润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表现。 6.钩蚴性皮炎:钩虫的幼虫丝状蚴侵入人体皮肤时引起患者皮肤针刺、烧灼和奇痒感,然后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1-2日内出现红肿及水疱,搔破后可有浅黄色液体流出。若有继发细菌感染则形成脓疱,最后经结痂、脱皮而愈。 7.圆叶目绦虫:圆叶目绦虫包括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等。头节上有吸盘,孕节无子宫孔,成节与孕节的形态差别大,孕节脱落随粪便排出。只需一个中间宿主。 8.囊虫病:是有链状带绦虫的囊尾蚴寄生在人体的不同部位而引起的疾病。依寄生部位分为皮下和肌肉囊虫病、脑囊虫病、眼囊虫病。主要临床表现是皮下结节、头痛、癫痫、视力障碍等。囊虫病是由食入链状带绦虫卵引起的寄生虫病。 9.棘球蚴砂:从囊壁的胚层上脱落的原头蚴、生发囊及子囊,悬浮于囊液中,统称为棘球蚴砂。 10.继发性棘球蚴感染:在人体内寄生的棘球蚴囊壁破裂后,囊液溢出,其中的原头蚴、生发囊及子囊可发育为新的棘球蚴,造成继发性棘球蚴感染。 11.中绦期:绦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的时期。 12.链体:绦虫成虫颈部以后的节片称为链体,包括幼节、成节、孕节。 13.似囊尾蚴:微小膜壳绦虫中幼虫的一个发育阶段。 14.包虫病:人误食细粒棘球绦虫虫卵后在体内发育为棘球蚴所致病变 15.阿米巴病: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侵入人肠壁吞噬红细胞和组织细胞,引起肠阿米巴病。急性期表现肠壁组织坏死、溃疡,病人出现腹疼,腹泻,排粘液血便,次数多,味极腥臭的典型阿米巴痢疾。慢性期由于组织破坏和愈合常同时存在,纤维组织增生明显,使得肠壁增厚,形成局部包块——阿米巴肉芽肿,病人腹泻与便秘症状交替出现。 16.肠外阿米巴病:肠外阿米巴病主要有阿米巴肝脓肿和阿米巴肺脓肿。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在肠壁内侵入静脉,随血流到肝脏,大量繁殖并破坏溶解组织形成肝脓肿。肺脓肿多数是因肝脓肿内滋养体穿破横隔,进入胸腔侵入肺而引起,少数也可因血循环播散而致。 17.原虫:为体积微小而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全部生理功能的单细胞真核动物。 18.原虫的运动细胞器:为原虫分类的重要标志,按形状分为无定形的伪足、细长的鞭毛、短而细的纤毛。 19.痢疾阿米巴原虫的毒力:指痢疾阿米巴原虫对宿主组织的侵袭力,特意的表现为一种对靶物的接触性杀伤功能。这种触杀机制是一个包括对靶细胞和组织的黏附、杀伤、溶噬的连锁生理过程 20.溶组织内阿米巴烧瓶样溃疡:溶组织阿米巴感染的急性病例中,增殖的滋养体能突破黏膜肌层,在疏松的黏膜下层繁殖扩展,引起液化坏死灶,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21.无鞭毛体和前鞭毛体:利什曼原虫生活史的两个阶段,前者寄生在哺乳动物或爬行动物的细胞内,虫体很小,卵圆形内有一较大的圆形核;后者寄生在白蛉的消化道内呈梭型。22.旅游者腹泻:蓝氏贾第鞭毛虫呈世界性分布,滋养体主要寄生在人体的小肠上部,引起腹疼,腹泻和吸收不良等症状,此病在旅游者中多见。

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优质文档 医学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1. 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 2. 中间宿主:在生活史中,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3. 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4. 保虫宿主:有些寄生虫不仅寄生在人体,还可寄生在家禽、家畜及野生动物体内,并作为传染源经过肯定途径传播给人。这类除了人以外的脊椎动物宿主称为保虫宿主。 5. 转续宿主:有些寄生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虽然能够生存,但不能继续发育至成虫,待有时机进入适宜宿主前方能正常发育。这些不适宜寄生的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6. 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过程称为生活史。 7. 世代交替:有些寄生虫在完成一代的发育中兼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生殖方法。 8. 带虫者:寄生虫感染人体后,可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病症,此时称为寄生虫感染,无病症感染者称为带虫者。 9. 隐性感染:有些寄生虫感染后,宿主既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查出病原体,这类感染称为隐性感染。 10.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传播着的寄生虫感染或寄生虫病。 11. 排除性免疫:指宿主能去除体内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的抵抗力。 12. 非排除性免疫:指寄生虫感染后虽可诱导宿主对再感染产生肯定的免疫力,但对体内已有的寄生虫不能完全去除,维持在低虫荷水平。 13.传染源:有寄生虫感染,并能将病原体传入外界或另一新宿主的人或动物,包含患者、带虫者及保虫宿主。 14. 传播途径:病原体从感染源到易感宿主的传播过程。 15. 易感者:对某种寄生虫缺少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人群。 16. 疟疾复发:红细胞内期疟原虫被完全消灭后,没有再感染,而又出现疟疾发作。 17.疟疾再燃:疟疾初发后,残存的红内期疟原虫在肯定的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再次引起疟疾的发作。 .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名词解释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名词解释 1.夜现周期性:丝虫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产生微丝蚴,微丝蚴在人外周血中周期性出现,白天滞留于肺微血管内,夜晚出现在外周血中,微丝蚴在外周血中的昼少夜多现象称为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两种丝虫微丝蚴在外周血中出现的时间略有不同:班氏为晚10点到2点,马来为8点到4点。 2.钩蚴性皮炎:钩虫的幼虫丝状蚴侵入人体皮肤时引起患者皮肤针刺、烧灼与奇痒感,然后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1-2日内出现红肿及水疱,搔破后可有浅黄色液体流出。若有继发细菌感染则形成脓疱,最后经结痂、脱皮而愈。 3、棘球蚴砂:从囊壁的胚层上脱落的原头蚴、生发囊及子囊,悬浮于囊液中,统称为棘球蚴砂。 4、幼虫移行症某些动物体内寄生的蠕虫幼虫进入非正常宿主内,发育受阻,不能发育为成虫,但在体内可长期移行,破坏组织,产生疾病,根据寄生虫幼虫侵犯的部位与症状,将其分为两型,即皮肤幼虫移行症与内脏幼虫移行症。如斯氏狸殖吸虫可引起皮肤与内脏幼虫移行症。 5、机会致病寄生虫:某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出现异常增殖而致病,呈现临床表现,这些寄生虫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如刚地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隐孢子虫等。 6、世代交替:在寄生虫的生活史中,既有有性生殖,又有无性生殖,两者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世代交替。 7、土源性蠕虫:生活史简单,在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其卵或幼虫直接在外界发育为感染阶段。食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接触土壤而感染宿主。绝大多数线虫,特别就是肠道寄生线虫都属于此类,如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等。 8、生物原性蠕虫:生活史复杂,在发育过程中幼虫必须经过中间宿主体内发育至感染阶段,感染阶段经口、皮肤或昆虫叮咬感染人体。所有的吸虫与棘头虫,大部分绦虫与少数线虫属于此类。 9、生物源性线虫:此类线虫在发育过程中,幼虫需要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阶段,再感染人,亦称间接发育型。如寄生于人体组织内的丝虫与旋毛形线虫。 10、土源性线虫: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发育为感染阶段直接感染人,亦称直接发育型。如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的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钩虫等。 11、互利共生Mutu al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都获利如白蚁与它肠道中的鞭毛虫。 12、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受害。如人与寄生虫 13、共栖commensal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14、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幼虫或无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如华枝睾吸虫幼虫阶段先后寄生在豆螺、召螺与淡水鱼体内,所以豆螺、召螺,淡水鱼为中间宿主。 15、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有些蠕虫幼虫进入非正常宿主,虽能存活,但仍保持幼虫阶段,不能发育为成虫,而对正常宿主有感染性,这种非正常宿主为转续宿主。 16、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有些寄生虫既能感染人体,也能感染动物,人与动物均就是寄生虫的正常宿主,这些动物在流行病学中起储存与保虫作用,故称保虫宿主。如感染血吸虫的牛与鼠均为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17、终宿主definitive host:寄生虫成虫或有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如血吸虫成虫寄生在人体肠系膜静脉内,人就是血吸虫的终宿主。 18、寄生虫生活史life cycle: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 19、感染阶段infective stage:寄生虫在整个生活阶段有多个时期,能进入人体并继续发育的时期。 20、带虫免疫Premunition:人体疟原虫感染后机体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拮抗同种疟原虫在感染,而同时宿主血液内又有低水平的原虫血症,这种免疫状态称为带虫免疫。 21、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有些寄生虫感染可诱导机体产生抗再攻击的抗体,而最初感染的寄生虫完全不受所产生的抗体的作用,可继续存活,随寄生虫的消灭,此抗体就消失,这种现象叫伴随免疫。

人体寄生虫名词解释

1、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及其与宿主关系的科学。 2、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活关系为寄生。在寄生中收益的一方为寄生虫,受害的一方为宿主。 传染源:包括感染有寄生虫的病人、带虫者及保虫宿主(家畜、家养动物或野生动物)。 传播媒介:某些医学节肢动物能携带病原体传播疾病,这类节肢动物称为、、 3、共栖commensal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4、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幼虫或无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如华枝睾吸虫幼虫阶段先后寄生在豆螺、召螺和淡水鱼体内,所以豆螺、召螺,淡水鱼为中间宿主。 5、终宿主definitive host:寄生虫成虫或有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如血吸虫成虫寄生在人体肠系膜静脉内,人是血吸虫的终宿主。 6、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有些蠕虫幼虫进入非正常宿主,虽能存活,但仍保持幼虫阶段,不能发育为成虫,而对正常宿主有感染性,这种非正常宿主为转续宿主。 7、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有些寄生虫既能感染人体,也能感染动物,人和动物均是寄生虫的正常宿主,这些动物在流行病学中起储存和保虫作用,故称保虫宿主。如感染血吸虫的牛和鼠均为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8、寄生虫生活史life cycle: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 9、感染阶段infective stage:寄生虫在整个生活阶段有多个时期,能进入人体并继续发育的时 10、消除性免疫、宿主能消除体内寄生虫,并对再次感染产生完全抵抗力。 11、免疫逃避immune evasion:寄生虫可通过各种途径逃避宿主的免疫应答,再进化过程中获得自我保护能力,能在有免疫力的宿主内长期存货的现象称为免疫逃避。 12、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人体寄生虫病中,有的寄生虫病可以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地传播着,称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原始森林或荒漠地

人体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和生存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因素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寄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这种生活关系称为寄生。收益的一方称为寄生物,受害的一方称为宿主。 寄生虫:一些低等动物失去在外界环境中营自生生活的能力,暂时或永久地寄生在其他生物的体表或体内以获取营养,并给被寄生的生物带来损害,这些低等动物称为寄生虫。通常是一些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生物。 生活史:是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及其所需的外界环境条件。中间宿主:是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若是有两个以上中间宿主,可按寄生先后分为第一、第二中间宿主等。 终宿主:是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如人是血吸虫的终宿主。 保虫宿主:某些蠕虫成虫或原虫某一发育阶段即可寄生于人体,也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动物为保虫宿主。如牛、马等即为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保持幼虫状态,当此幼虫有机会再进入正常宿主体内后,才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适宜宿主称为转续宿主。如野猪可为肺吸虫的转续宿主。 感染阶段:寄生虫的各个发育时期中,具有感染人体能力的某个或某几个时期称之为该寄生虫的感染阶段。如血吸虫的感染阶段是尾蚴,蛔虫的是感染期虫卵等。 隐性感染: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出现明显临床表现,也不能用常规方法检测出病原体的寄生现象。 机会致病寄生虫:当宿主免疫功能不全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一些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的寄生虫可出现异常的增殖且致病力增强,从而使宿主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可致死,这类寄生虫就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如弓形虫、隐孢子虫、肺孢子虫等。 带虫者: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病原体还存在,这些能传播病原体的感染者称之为带虫者。带虫者在流行病学方面有重要意义。如阿米巴包囊携带者。 幼虫移行症: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或脊椎动物)后,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以幼虫状态存在,在皮下、组织、器官间窜扰,造成局部或全身的病变,形成幼虫移行症。包括皮肤幼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如犬钩虫可引起人体皮肤的损害。 异位寄生:异位寄生是指某些寄生虫在人体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器官或组织寄生,可引起异位的损害。如肺吸虫寄生在脑部。 非消除性免疫:寄生虫感染后可诱导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对宿主体内已有的寄生虫不能完全清除,维持在低虫荷水平。是寄生虫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免疫类型。如人感染疟原虫(带虫免疫)、血吸虫(伴随免疫)。 免疫逃避:寄生虫可以侵入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体内,有些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效应,发育、繁殖、生存,这种现象称为免疫逃避。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可以在人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寄生虫病,称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世代交替:需要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交替进行才能完成生活史的现象。如疟原虫、卫氏并殖吸虫等。 消除性免疫:宿主能清除体内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的抵抗力。是寄生虫感染中很少见的一种免疫状态。例如热带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东方疖。 传染源:指感染了寄生虫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带虫者和保虫宿主。其体内的寄生虫在生活史的某一发育阶段可以直接或间接进入另一宿主体内继续发育。 易感者:指对某种寄生虫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而处于易感状态的人或动物。

医学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医学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医学寄生虫学是一个研究人类和动物寄生虫以及寄生虫引起的疾病的学科。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医学寄生虫学的名词解释: 1. 寄生虫:指依赖于其他生物体(宿主)生活的生物,从宿主体内获取营养和生长的生物。 2. 宿主:指供给寄生虫生活所需的营养和条件的生物体,可以是人类或动物。 3. 寄生虫传播途径:寄生虫通过不同的途径传播,包括食物、水源、蚊子等媒介。 4. 微小寄生虫:指体积较小的寄生虫,如原虫、纤毛虫等。 5. 多细胞寄生虫:指由多个细胞组成的寄生虫,包括线虫、吸虫、绦虫等。 6. 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真核(核内有真正的染色体)以及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的生物。 7. 原虫:单细胞寄生虫,可以侵入宿主体内并引起疾病,如疟原虫、阿米巴原虫等。 8. 纤毛虫:具有纤毛的原生动物,它们通过纤毛的运动来移动和获取食物。

9. 线虫:圆柱形的多细胞寄生虫,具有头、口、肌肉和生殖系统,包括类圆线虫等。 10. 吸虫:扁平的多细胞寄生虫,通过吸盘等器官附着在宿主 体内引起疾病,如肝吸虫、血吸虫等。 11. 绦虫:具有分节的扁形寄生虫,通过头部附着在宿主的肠 壁上,从而获取营养,如猪肉绦虫、牛肉绦虫等。 12. 疟原虫:一种寄生在人类红细胞内的原虫,通过蚊子传播,引起疟疾。 13. 血吸虫:一种寄生虫,通过水源中的蚴样幼虫侵入人体, 寄生于人体的血管系统中,引起血吸虫病。 14. 免疫学: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科学,包括研究寄生虫感染 后机体的免疫响应和寄生虫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等。 15. 寄生虫控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和预防寄生虫引起的 疾病,包括卫生教育、疫苗接种、药物治疗等。 这些名词解释提供了医学寄生虫学领域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寄生虫和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人体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人体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1寄生关系(parasitism):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物暂时地或永久地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获得营养和居住条件,使被寄生的一方受害。 (两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一起,一方得利,一方受害。)如人与蛔虫的关系。 2生活史(1ife cycle):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包括寄生虫感染阶段侵入人体,移行到寄生部位,并继续发育、繁殖,通过不同途径排出体外,在外界或中间宿主和媒介昆虫体内发育为感染阶段的全部过程。如:肝吸虫的感染阶段为囊蚴,被人食人后在十二指肠脱囊为童虫,移行至肝胆管,发育为成虫,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经过在第一、第二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最后发育为囊蚴。 3土源性蠕虫(geohelminth):生活史中只有一个宿主(或不需中间宿主)的蠕虫。虫体在外界环境中直接发育到感染期。生活史简单,称直接型。如蛔虫、钩虫、鞭虫、蛲虫。 4生物源性蠕虫(biohelminth):必须经过中间宿主(或媒介昆虫)和终宿主体内的发育过程才能完成生活史的蠕虫。其生活史较复杂,称间接型。如肝吸虫、猪肉绦虫、丝虫。 5终宿主(final host or definitive host):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例如,人是蛔虫、血吸虫的终宿主。 6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例如,豆螺和鲤科淡水鱼是肝吸虫的中间宿主。若寄生虫的生活史中有多个中间宿主,依据时间先后分为第一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 7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reservoir host):有些寄生虫除寄生人体之外,还可寄生在其它脊椎动物体内,这些脊椎动物与寄生虫的关系和人与该寄生虫的关系是一样的(一般为终宿主)。它们可随时排出病原体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它们是动物传染源。例如,水牛是血吸虫的保虫宿主。猫是肝吸虫的保虫宿主。 8、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了非正常宿主,不能发育到性成熟,但可以长时间以幼虫状态存活,当此幼虫有机会再进入正常宿主体内后,还可以继续发育为成虫。如卫氏并殖吸虫在野猪体内不能发育成熟,若人或虎食入野猪肉中的童虫,它又可在人或虎体内继续发育。野猪称该虫的转续宿主。 9幼虫移行症(1arva migrans):某些非人类寄生虫的幼虫侵入了人体,虽不能发育到性成熟,但可存活、游窜,造成局部和全身的损害。如斯氏狸殖吸虫的童虫在人体内游走,引起游走性皮下包块、脑损害、腹腔损害等。 10异位寄生(ectopic parasitism):某些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器官内寄生,引起异位损害(ectopic lesion)和相应的症状、体征。如血吸虫卵出现在肺、脑等处;肺吸虫出现在脑组织中,引起更复杂的临床表现。 11非消除性免疫 12带虫免疫(Premunition):感染疟原虫后,体内原虫未被清楚,维持低水平虫血症,但对再次感染有一定免疫力。 13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活成虫可使宿主产生获得性免疫,这种免疫对体内原有成虫没影响,但对再感染的童虫有一定抵抗力。 14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parasitic zoonosis):有的寄生虫寄生在人体,又可寄生在某些脊椎动物(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人和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可互为传染来源,在人与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寄生虫病叫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如旋毛虫病和血吸虫病均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15自然疫源性 16感染阶段 17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指有些寄生虫的生活史中,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规律性地交替进行。如疟原虫、弓形虫、吸虫类的生活史都属于这种类型。 18钩虫的异嗜症 19中绦期幼虫

医学寄生虫重点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名词解释 寄生:就是两个生物体间复杂得相互关系。在这个关系中,二者中某一方(寄生者),暂时地或永久地寄生在另一方(被寄生者)得体内或体表,以被寄生者得组织、体液等作自己得营养,并带给被寄生者以不同程度损害,甚至造成死亡。在这个关系中,寄生者称作寄生虫,被寄生者称为宿主。 寄生虫得生活史就是指寄生虫从宿主排出得新生后代到达易感宿主, 经过生长、生殖其下一代得全过程。又称此过程为生活周期。 直接发育:在寄生虫得生活史中只需要一个宿主(终宿主),这类寄生虫称为同宿主寄生虫。由虫卵发育到感染性虫卵或感染性幼虫都在外界。这类寄生虫,大多就是由被污染得土壤、饲料与饮水而经口感染;只有少数直接发育得寄生虫就是经皮肤而侵入宿主机体如类圆线虫。间接发育:寄生虫得生活史中,除终宿主外,尚需通过中间宿主进行发育,才能感染终宿主。这类寄生虫具有两个以上得宿主,称为异宿主寄生虫。 感染性虫卵(幼虫):刚由终宿主排出得新生后代,一般无感染能力,需发育至一定阶段时才具有感染能力。有得种类幼虫得第一、二次蜕皮均在卵内进行,成为感染性虫卵,如猪蛔虫卵;尖尾线虫、圆形线虫得虫卵需要在外界环境中发育经过两次蜕皮变为低三期幼虫时才具有感染能力。吸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尾蚴,排出于外界环境中才具有感染能力或形成感染性得囊蚴;绦虫要经过中间宿主体内得发育而成为裂头蚴、囊尾蚴等才具有感染能力。 专性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只寄生于一种或少数几种严格特定得动物体内,我们称这些寄生虫为某种宿主得专性寄生虫,而这些动物即称为该类寄生虫得专性宿主, 多宿主寄生虫:有些寄生虫能寄生于许多种宿主,我们称这些寄生虫为多宿主寄生虫,称这些宿主为非专性宿主。 生物源性线虫:此类线虫在发育过程中,幼虫需要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阶段,再感染人,亦称间接发育型。如寄生于人体组织内得丝虫与旋毛形线虫。 土源性线虫: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发育为感染阶段直接感染人,亦称直接发育型。如寄生在人体肠道内得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钩虫等。 终末宿主:寄生虫成虫寄生得宿主叫终末宿主。寄生虫在其体内生长至性成熟阶段,并在那里以有性方式进行繁殖。如人与牛就是日本血吸虫得终末宿主。在原生动物中,则以其有性繁殖阶段寄生得宿主称终末宿主。 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繁殖阶段虫体寄生得宿主叫中间宿主。寄生虫得幼虫或其无性繁殖阶段虫体在这种宿主体内发育生长。 贮藏宿主:某些寄生虫得感染性幼虫转入一个并非它们生理上需要得动物体内,并保持着对宿主得感染力,这个动物称为贮藏宿主。 偶然宿主:寄生虫例外地进入不就是正常宿主得体内发育为成虫,称此动物为该寄生虫得偶然宿主。如寄生于犬得犬复殖绦虫,可偶然寄生于人体。 传播媒介:通常指脊椎动物宿主之间起传播寄生虫病作用得低等动物,尤指传播血液寄生虫病得吸血节肢动物,或吸虫囊蚴附着得植物。 暂时性寄生虫:暂时性寄生虫只有在需求食物时才与宿主接触,如蚊与虻; 永久性寄生虫永久性寄生虫就是长期地,并且往往就是终生地居留在宿主体内,以完成其整个生活过程中得各个发育阶段,许多蠕虫与原虫都就是这样得。 外寄生虫:暂时地或永久地寄生于宿主得皮肤上,如蚊、蜱、螨与某些昆虫。 内寄生虫:寄生于宿主得内部器官或组织中,如大多数得蠕虫与原虫。 移行:有些寄生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在宿主体内游动,从一处移至另一处,最后定居在一定部位,这种活动称为移行。

人体寄生虫学 名词解释

总论: 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又称医学寄生虫学,是一门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及其宿主关系的科学。 生活史(life cycle):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 感染阶段(infective stage):指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能继续发育或繁殖的阶段。 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终宿主(definitive host):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保虫宿主(储蓄宿主,reservoir host):某些人体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脊椎动物为保虫宿主。 转续宿主(transport host):某些寄生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长期保持幼虫状态,待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仍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转续宿主。 带虫者: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无明显临床表现,但可传播病原体,成为传染源,这些感染者称~。 带虫免疫(premunition):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不能完全消除体内的寄生虫,但对同种的再感染有一定的免疫力,这种免疫状态称带虫免疫。一旦体内寄生虫被完全清除后,这种免疫力也随之消失。如血吸虫,疟原虫。 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寄生虫少量多次感染人体或者急性感染治疗不彻底,常转为慢性感染。临床症状轻微。 机会致病寄生虫(opportunistic protozoa):有些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而当宿主免疫力下降时,虫体大量繁殖,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此类寄生虫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parasitic zoonoses):有些人体寄生虫病可以在人和动物间自然的传播(家畜和野生动物),人和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可互为传染源,这种寄生虫病就叫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如旋毛虫病。 异位寄生(ectopic parasitism):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引起异位损害。 免疫逃避(immuno evasion) :虫体表面结合宿主抗原,逃避宿主的免疫识别。 体外寄生虫:寄生于宿主体表或体表开口腔道的寄生虫。如虱、螨等。 体内寄生虫:寄生在宿主体内器官,如消化道、肝脏、肺脏和膀胱。如蛔虫寄生在肠道。 长期寄生虫:成虫必须过寄生生活。如血吸虫。 偶然寄生虫:因偶然机会侵入非正常宿主体内寄生。 暂时性寄生虫:仅在叮咬吸血时接触宿主。如蚊。 专性寄生虫:生活史中至少有部分或全部阶段营寄生生活。如疟原虫的各阶段必须在人体和蚊体内生长、发育和繁殖。 兼性寄生虫:既可营自主生活,又能营寄生生活。如粪类圆线虫主要在土壤内过自由生活,也可侵入人体,寄生在肠道内。 蠕虫: 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指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体内,不能发育为成虫,这些幼虫在体内长期移行,造成宿主组织损伤。 蚴体增殖(larva proliferation )指某些蠕虫(吸虫、绦虫)的幼虫繁殖后代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钩蚴性皮炎:指钩虫感染期,幼虫钻入皮肤后形成的局部炎性病变。患者局部皮肤有针刺、灼烧和奇痒感,进而出现充血斑点,若继发感染则形成脓包,最后结痂脱皮而愈。 异嗜症(allotriophagy):少数钩虫患者表现喜食生米、生豆、甚至食泥土、碎纸、破布等异常嗜好,此种现象称为“异嗜症”。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钩虫寄生于人体可造成患者长期慢性失血,铁和蛋白质不断损耗而导致贫血。由于缺铁,血红蛋白的合成速度比细胞新生速度慢,则使红细胞体积变小,着色浅,故而将此种贫血称为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 何博礼现象(Hoeppli phenomenon):血吸虫虫卵成簇产于宿主组织内,肉芽肿急性期易液化,出现嗜酸性脓肿,虫卵周围出现许多浆细胞,伴有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着,称~。 土源性线虫:这类线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发育为感染阶段,直接感染入人,亦称直接发育型。 生物源性线虫:这类线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其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阶段,再感染人,亦称间接发育型。

医学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1、带虫免疫:人体感染寄生虫后,可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对其体内原有的寄生虫不能完全清除,而维持在一个低水平,并对同种寄生虫再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此种免疫状态称带虫免疫 2、伴随免疫:血吸虫等蠕虫感染后,体内活成虫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力对体内活成虫无作用,但可作用于新入侵的童虫抵抗在感染,这种免疫状态称之。 3、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为中间宿主。 4、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为终宿主。 5、幼虫移行症:有些寄生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在该宿主体内移行,侵袭器官组织,引起局部或全身的临床症状,称幼虫移行症。 6、寄生虫:暂时或永久的生活在其他生物的体内或体表,获得营养并给对方带来损害的低等动物称为寄生虫。 7、宿主:被寄生虫寄生并遭受损害的人或动物。 8、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及其所需的外界环境条件。 9、土源性蠕虫: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直接在外界发育到感染期即可感染人的一类蠕虫。 10、生物源性蠕虫:生活史中需要在中间宿主或吸血昆虫体内发育到感染期后才能感染人的一类蠕虫。 11、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脊椎动物与人之间自由地传播者的寄生虫病与寄生虫感染。 12、感染阶段:寄生虫生活史中能使人受感染的阶段称为感染阶段。 13、免疫逃避:寄生虫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效应而继续存活、繁殖的现象称之。 14、带虫者:感染寄生虫后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与体征的人。 15、异位寄生:异位寄生是指某些寄生虫在人体内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器官组织内寄生,可引起异位的损害,出现不同症状和体征。 16、世代交替: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相互交替进行形成的一种生殖方式。 17、机会治病寄生虫:某些寄生虫在健康人体内寄生时,通常不表现明显致病性;但当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时,则可出现异常增殖且致病力明显增强,而引起人体急性感染或严重发作,甚至致死。这类寄生虫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 18、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蠕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不能发育为成虫而保持其幼虫状态;当此幼虫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后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19、保虫宿主:可以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来源的受感染脊椎动物称之。 20、棘球蚴砂:棘球蚴内的原头蚴、生发囊和子囊可以从胚层上脱落,悬浮在囊液中,称为棘球蚴砂。 21、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滞留于肺的毛细血管,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微丝蚴的这种在外周血液中夜多昼少的现象称之。 22、中绦期:绦虫生活史中寄生于中间宿主体内的幼虫期称之,又称续绦期。 23、原虫:具有完整生理功能的单细胞真核生物。 24、滋养体:原虫生活史中能活动、摄食、生长和繁殖的阶段。 25、包囊:原虫生活史中静止不动、不摄食的阶段。 26、疟疾发作:疟原虫红内期裂体增殖所引起的周期性寒颤、发热及出汗退热三个连续过程。 27、疟疾再燃:疟疾初发停止后,由于血中残存的红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所引起的疟疾再次发作,恶性疟和三日虐只有再燃。 28、疟疾复发:疟疾初发停止后,血内疟原虫已被完全消灭,由于迟发性子孢子产生的休眠子结束休眠,发育为红外期裂殖子并侵入红细胞进行裂体繁殖,所引起的疟疾再次发作。

人体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消除性免疫:宿主能清除体内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的抵抗力 世代交替:是在生物的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与产生配子的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保虫宿主:某些惯常寄生于某种宿主的寄生虫,有时也可以寄生于其他一些宿主,但寄生不普遍,无明显危害,通常把这种不管常被寄生的宿主称为保虫宿主。 转续宿主:有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 不能继续发育,但可长期处于幼虫状态,如有机会进入正常终宿主体内,则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中间宿主:是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终宿主:是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医学原虫: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与细菌的区别),形态类似于高等动物内的一个细胞,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功能的原生生物(Protozoa)。寄生於人体细胞、组织、管腔内的的原虫,称为医学原虫 滋养体:一般指原生动物摄取营养阶段,能活动、摄取养料、生长和繁殖,是寄生原虫的寄生阶段。 阿米巴肝脓肿:阿米巴肠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以长期发热、右上腹或右下胸痛、全身消耗及肝脏肿大压痛、血白细胞增多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且易导致胸部并发症。 棘阿米巴脑膜脑炎:多见于近期在污染的池塘或游泳池游泳的儿童及青少年。虫体侵入鼻粘膜后,经筛板沿嗅神经入脑,引起嗅球和脑组织的发炎和破坏。起病急骤,早期症状类似上呼吸道感染,但前额部头痛较剧烈,继之出现脑膜刺激征如颈强直等,并有味觉、嗅觉甚至视觉障碍,病情迅速发展至昏迷而死亡。 旅游者腹泻:是旅游者去其他国家和地区发生的腹泻,可由蓝氏贾第鞭毛虫引起 疟疾脾肿大:主要原因是脾充血和单核巨噬细胞增生 凶险型疟疾:疾是指血液中查见疟原虫又排除了其他疾病的可能性而表现典型临床症状者,如脑型疟、肾功能衰竭、重症贫血、水电解质失衡、 红内期:红外期的裂殖子从肝细胞释放出来进入血液后很快侵入红细胞 红外期:当唾腺中带有成熟子孢子(sporozoite)的雌性按蚊刺吸人血时,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约经30分钟后随血流侵入肝细胞,摄取肝细胞内营养进行发育并裂体增殖,形成红细胞外期裂殖体。 休眠子:迟发型子孢子需经过一段或长或短(数月至年余)的休眠期后,才完成红细胞外期的裂体增殖。经休眠期的子孢子被称之为休眠子 潜伏期:是指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 蠕虫:蠕虫藉由身体的肌肉收缩而作蠕形运动,故通称为蠕虫 蠕虫病:是蠕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疾病 干线性肝硬化:是由血吸虫致的肝硬化。肝小叶本身并未遭受严重破坏,不形成明显假小叶,但肝脏汇管区的纤维化特别明显,切面上见门静脉分支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呈树枝状分布,故有干线形型或管道型肝硬变之称。 血吸虫循环抗原:血吸虫寄生在宿主静脉内,童虫、成虫和虫卵的代谢产物、分泌物和排泄物,以及虫体表皮更新的脱落物排入到血液中,并随血液循环至各组织,成为循环抗原 童虫:尾蚴为血吸虫的感染阶段,当人畜接触疫水时,尾蚴以口、腹吸盘附着皮肤,穿刺腺分泌溶蛋白酶类物质溶解皮肤组织,并迅速脱尾侵入皮肤转变为童虫 肠相关抗原:循环抗原一种,两个主要成分,即循环阳极抗原(circulating anodieantigens,CAA),为肠相关血吸虫蛋白多糖抗原和循环阴极抗原(circulating anodieantigens,CAA ),为不均一的糖蛋白抗原还有就是膜相关抗原 可溶性虫卵抗原:由含有毛蚴的虫卵,通过卵壳上微孔释放可溶性虫卵抗原,使T淋巴细胞

医学寄生虫学重点名词解释

1.疟原虫再燃: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若无再感染,仅由于体内残存的少量红 细胞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又引起的疟疾发作,称为疟疾再燃。 2.疟原虫复发:是指疟疾初发患者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未经蚊媒传播 感染,经过数周至年余,又出现疟疾发作,称为复发。 3.滋养体:在生活史中能活动、摄食、增殖的阶段称为滋养体。 4.包囊:当生活史中出现不利条件时,滋养体团缩,水分被吸收,分泌囊壁, 成囊。成囊后的原虫形成包囊或卵囊,两者虽为不活动、不摄食的阶段,却是原虫的感染阶段,通常对外界有较强的抵抗力。 5.病媒虫:指传播疾病的节肢动物,又称为媒介昆虫。 6.虫媒病:指由节肢动物作为媒介引起的动物与动物、动物与人或人与人之间 的病原传播,从而引起动物或人类的疾病。 7.医学昆虫:是指与医学有关的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畜健康的节肢动物,又称医 学节肢动物。 8.保虫宿主:亦称储存宿主,指某些寄生虫既可以寄生于人也可以寄生于某些 脊椎动物,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将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 9.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继续发育,但可以长期处 于幼虫状态,当该幼虫有机会进入其适宜宿主体内时,可进一步发育为成虫,这种非适宜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10.中间宿主:指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有两个中间宿主的 寄生虫,其中间宿主有第一第二之分。 11.终末宿主: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12.带虫免疫:某些寄生虫感染诱导的特异免疫应答可使宿主体内寄生虫处于低 密度、低繁殖的细胞(组织)内型,宿主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并产生抗特异性攻击的能力,这种免疫现象叫带虫免疫。疟原虫、弓形虫。 13.伴随免疫:某些寄生虫感染诱导宿主产生的免疫应答对体内已有的寄生虫无 杀伤或清除效应,但具有抵抗同种寄生虫的幼虫再感染的能力,这种免疫现象叫伴随免疫。日本血吸虫。 14.专性寄生虫:指寄生虫生活史的各个时期或某个阶段必须营寄生生活,不然 就不能生存的寄生虫。 15.兼性寄生虫:有些寄生虫主要在野外营自由生活,但在某种情况下可侵入宿 主过寄生生活。 16.机会致病性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形感染状态, 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虫体大量繁殖,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 17.幼虫移行症:是指一些寄生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或动物)后,不能 发育为成虫,这些幼虫可在体内长期存活并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的病变。 18.寄生物(虫):寄生虫、病毒、立克次体、细菌、真菌等已放弃了自生生活方 式,而暂时或永久地寄生于人或动、植物的体表或体内以获取营养,赖以生存,并顺海对方,这类过寄生生活的生物称为寄生物。其中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则称为寄生虫。 19.异位寄生(损害):寄生虫在常见的寄生部位意外的组织器官内寄生,这种寄 生现象称为异位寄生。由异位寄生引起的损害称为异位损害。(丙) 20.隐性感染:人感染寄生虫后,既没有临床表现,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获病原

临床医学寄生虫名词解释及答案

临床医学寄生虫名词解释及答案 1.共栖(commensalism)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的现象。 2.互利共生(mutualism)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双方互相依靠,彼此受益的现象。 3.寄生(parasitism)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给受益者 的关系。 4.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是寄生虫在完成生活史发育过程时,需经过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交替进行 的现象。 5.寄生虫生活史(life cycle)是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包括寄生虫在外界发育,其感染阶 段侵入宿主体内并移行到寄生部位,继续发育,繁殖直至排出体外等过程。 6.机会致病寄生虫(ectoparasite)是某些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的寄生虫。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 时,虫体大量繁殖、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 7.终(末)宿主(definitive host)是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是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又称储存宿主,某些人体寄生虫,也可寄生在某些脊椎动物体内,这些动物成为人体寄 生虫病的传染源,则这些动物是保虫宿主。 10.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 或transport host)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而保持其幼 虫状态,当该幼虫有机会侵入正常宿主体内后才能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11.消除性免疫(sterilizing immunity)是指宿主能清除体内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的抵抗力。 12.带虫免疫(premunition)是宿主感染寄生虫后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对其体内已有的寄生虫不能完全清 除,维持在低虫荷水平,使用药物驱虫后,宿主的免疫力随之消失的现象。 13.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宿主感染血吸虫后对再感染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力,这种抵抗力对再次入 侵的童虫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而对原发感染的成虫不起杀伤作用,这种原发感染继续存在而对再感染具有一定免疫力的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14.感染期(infective stage)又称感染阶段,是指寄生虫的生活史中能使人体感染的阶段。 15.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是指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在体内长期存活并移行, 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病变。 16.异位寄生(ectopic parasitism)是指有些寄生虫在常见的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的现象。 17.人兽共患寄生虫病(parasitic zoonoses)是指可以在人和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人体寄生虫病。 18.阿米巴触杀机制是溶组织内阿米巴对宿主组织的粘附、杀伤、溶噬的连锁生理过程,是由酶溶、细胞毒、胞噬及 协同损伤等构成的综合致病机制。 19.烧瓶样溃疡急性痢疾阿米巴患者,增殖的滋养体大多在回盲部或结肠部位,能突破粘膜肌层,在疏松的粘膜下层 繁殖扩展,引起液化坏死灶,形成口小底大的溃疡,此种被损坏的溃疡灶在病理切片镜检时犹如烧瓶状,为阿米巴病的典型病变。 20.裂体增殖:为多分裂,核先进行连续的分裂,然后胞浆再分裂,包绕在每个核的周围,形成许多裂殖子,为无性 生殖的一种类型,如疟原虫在红细胞内无性生殖。 21.人际传播型:生活史仅需一个宿主在人群中由接触传播,如阴道毛滴虫。 22.循环传播型:完成生活史需要一种以上的脊椎动物并有世代交替现象,如刚地弓形虫。 23.虫媒传播型:完成生活史需经媒介昆虫传播并在其体内进行无性生殖,如杜氏利什曼原虫,或有性生殖与无性生 殖,如疟原虫。 24.旅游者腹泻: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寄生于十二指肠,引起患者脂肪吸收障碍,导致脂肪泻。因在旅游者中发病率 高,故称为旅游者腹泻。 25.疟疾再燃:疟疾病人停止发作后,但血中还残存红内期无性体的疟原虫,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继续发育繁殖, 血中的虫体密度升高后,又引起临床发作。 26.疟疾复发:疟疾复发是指疟疾发作后,红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未经第二次蚊叮咬感染后,又出现疟疾发作症状。 27.休眠子:间日疟原虫迟发型子孢子侵入肝细胞后发育缓慢,经不同时间的休眠期,然后激活,发育为裂殖体并继 续分裂为裂殖子,再进入血流。休眠期的疟原虫称为休眠子。 28.脑型疟:在脑部微血管中,因恶性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机械阻塞或炎症反应导致血管阻塞,患者出现剧烈头痛、 呕吐、烦躁不安、谵妄、高热、嗜睡、昏迷等症状。脑型疟多发生在恶性疟高度流行区无免疫力的人群,由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所致。间日疟患者偶见。 29.尾蚴性皮炎:主要指由禽畜类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皮肤在局部引起的炎症。表现为局部出现丘疹和瘙痒,是一种 速发型和迟发型变态反应。 30.干线性肝硬化:日本血吸虫产卵量大,卵多成簇地聚集、沉集于肝脏和结肠壁,尤以肝脏的病变最为严重。虫卵 随血流到达肝,在门脉小分支停留,并形成虫卵肉芽肿结节。在重度感染的晚期病人,结节量多,纤维化严重,致使门脉周围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使肝变硬缩小,形成血吸虫病肝硬化。硬变的肝表面有散在的浅沟纹,将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