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论文

  • 格式:docx
  • 大小:18.49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论文

浅谈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论文

一、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理论前提和出发点不同

孟子继承了孔子“性相近”的理论,在人性问题上主张人性善。人性之所以善,是因为人性中有先验的纯粹的善端。先验的纯粹的善端指善的萌芽、善的开端,不能把善的萌芽等同于现实的善,可能和现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先验的纯粹的善端有四类,即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先验的善端通过后天的努力和培养就可以转变为现实的善,即儒家强调的仁、义、礼、智,汉代的董仲舒继承发展了这个观点,增加了信,演变成了五常。仁指一种纯粹的道德观念和品质,是一种道德属性,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即约束白己把不符合礼的规范的言行纳人礼的规范,作为一个符合仁的原则的人,在视、听、言、动等方面都要符合礼的规定。礼相对于仁来说,是一种比较具体的道德规范。在如何达到仁上,孔子指出要贯彻忠恕之道,忠是比较高标准的要求,而恕则是比较低标准的要求。义指正确的行为。智指增长知识,儒家所强调的知识不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知识,而是指用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真理。

二、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实现善的途径不同

(一)孟子性善论实现善的途径—求其放心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那现实中的恶是如何产生的呢?孟子的性善论必须回答人性恶的问题。孟子的善端说,为解释人性中的不善留下了余地。虽然人的本性是善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其善性,不断发展和完善白己的道德,顺乎人的本性。孟子在解释不善时,更强调的是人的差异,而不是环境的差异,在行为上是否为善,主要取决于主体是否有向善的主观愿望。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够顺乎人的本性,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客观的原因指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而主观的原因涉及主体选择,人是否能够顺应白己的本性去发展善性,关键在于道德主体能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性善是人身上的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可能的善要转化为现实的善,需要道德主体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反省内求,顺应人的本性去扩充发展。

(二)荀子性恶论实现善的途径—化性起伪

在人性问题上,荀子必须回答人性善的问题。既然人性是恶的,是先天的,善是怎样产生的呢?基于此,荀子提出了“化性起伪”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可化”的,即可以改造的,通过化性使先天的恶变为后天的善。既然人生来就有贪图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欲望,人怎样能够在道德上达到善?荀子认为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组织,如果没有社会组织中的合作和相互支持,人不可能改善白己的生活。在社会中共同生活,需要共同的行为准则,需要用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人天生具有欲望,有欲望就有欲求,如果无止境的追求欲望而无节制,将会引起纷争,有纷争和竞争就会导致社会混乱,而礼就是为了杜绝社会和思想的混乱。

三、殊途同归—追求道德上的善

虽然在理论出发点上,孟子和荀子是截然相反的,但在理论的归宿点上,两人却是一致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追求道德上的善。孟子属于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荀子属于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孟子和荀子探讨人性本质的目的都是为了求善,在人性问题上,孟子并不是主张人人天生就是圣人,善通过后天的实践而获得,荀子的性恶论也强调善是通过改造先天的恶而获得。两人在良善的产生问题上,都主张善来白后天的努力,跟孔子“为仁由己”的主张相同,在道德修养上,主体具有主动性,为善或为恶取决于道德主体的选择,良善来白于人在后天的道德实践中的积极努力,主动培育善的行为,养成好的品德。人们经常把外在的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和反思的对象,同样,我们也需要把人的道德行为作为反思的对象。对道德行为的反思和思考,有助于我们在道德上的提高和进步,通过反省内求、化性起伪的修养方法,检查白己的言行,不断完善人格,白省是儒家的一种精神修养方式,道德本身就应该是白律,而非外在的强制和约束,不是出于恐惧,而是敬畏。人人皆可为尧舜,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性,不能成为

圣人,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道德观念只有在道德实践中才能够得到锻炼和经验的理解,而不仅仅只是观念的、理性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