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摘要:在论述图书馆对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上午重要性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如何利用图书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规范小学生的阅读内容、传授课外阅读的科学方法和开展效果评价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教育;课外阅读;阅读指导;作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显而易见,仅靠40分钟教学时无法完成这一任务的,而进行课外阅读就是一个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
一、激发兴趣,诱其“悦”读1、进行读书动员,诱发阅读兴趣。
教师要进行讲述自己阅读书籍后的收获与体会,用“现身说法”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2、巧用故事设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爱听故事,听到老师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
随着老师得讲述,被渲染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惊,或险,或奇,或趣,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
正当孩子们专注聆听、情感交叠、期待大结局之际,教师故意嘎然而止,然后告诉学生:欲知详情,请自己读原文。
这样,孩子们就会根据老师提供的情节迫不及待地到书中寻找结果。
例如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让学生到《安徒生童话》中寻找小女孩的身影,和她交朋友,比童年;讲《草船借箭》,我介绍了《三国演义》;讲《猴王出世》、《景阳冈》,我适时推荐《西游记》和《水浒传》这些古典名著,引导学生在读书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
去体验生活,享受课外带来的乐趣。
二、划定阅读内容图书馆,历来被赞誉为“知识的海洋”,也被称为“第二课堂”。
老师和管理员要做好学生的导航者,帮助其正确、快速地选择课外读物,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教师和管理员应当优先将“新课标”附录中建议的课外读物,如《格林童话》、《伊索寓言》、《西游记》等推荐给学生,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去借阅。
还可紧扣教材课外阅读物,如学生学完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可向学生推荐《鲁迅传记》、《鲁迅小说集》等,这样既可以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有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一、“课前说话”,重积累,培养习惯每天让一位学生进行“课前两分钟说话活动”,或背古诗或诵优美语段、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或谈点见闻、互通信息,阐述见解。
这种活动不仅能增加词汇的积累,还能促使学生在课外自觉地阅读。
古诗是祖国古文化的精髓,小学生记忆力强,经常背诵积累古诗,不仅可以吸收祖国优秀的古文化,丰富语言,还可以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营造良好的班级书香氛围为了创设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我在班级设立了图书角。
由于我校是农村小学,学生家庭经济都不是很宽裕,班上学生的藏书量极为有限,因此班级图书角的书一部分是学生自愿捐献出来暂时存放在班里的;另一部分是我带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借的。
为了确保读书能有序、有效的开展,即要让每位学生都能看到书又不让图书丢失,我首先指导学生们给图书编号,然后民主选举出几位责任心强的学生做图书管理员,由他们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
另外我还巧妙地运用教室的墙壁、黑板来发布信息,引导学生阅读:如在墙壁上贴一些名人名言的条幅、学生字画和一些激励学生读书的图片等;在黑板一角开辟出“每日格言”一栏,每日一句,由学生轮流抄写。
学生经常处在这样充满书香的环境中,看看记记,耳濡目染,往往能感受到书海的浩瀚和读书的乐趣,从而形成跟书本交朋友的愿望。
三、通过课文或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情”是一切“行”的源动力,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应诱发其内因,从调动学生的情感入手:1. 利用读物本身调动学生的情感。
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因此,可利用读物本身优势,坚持从讲故事入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产生阅读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可逐步放手,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如《安徒生童话选》、《成语故事》、《百科全书》等,或让学生自由选择书目,读他们感兴趣的书,了解最想知道的事。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一、示范无痕,引导无声如果语文教师的语言幽默风趣,生动流畅,对模仿能力较强的小学生总会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着意营造一种优美的语言环境,形成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学生慕而仿之,增强了课外阅读的内驱力。
如介绍《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时,我故意开了这样一个头:“老师最近买了一本新书,书名是《海底两万里》,老师看了一小部分,这个故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法国博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落到怪物的脊背上。
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哎,可惜老师最近比较忙,还没空看下去呢,要是哪个小朋友能来讲给老师听那该多好呀!”孩子们这下可来劲了,没几天,就几乎人手一本书,下课看,回家看。
不时有学生跑来给我讲故事情节。
听到他们把这个生动的故事娓娓道来时,我不禁暗暗拍手叫好!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苦口婆心的说教都有效。
二、创设氛围,感受精彩学生爱上阅读,这是成功的起步。
为了营造阅读的氛围,把每一个学生都引进阅读的世界,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创设一个浓郁的书香氛围。
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自然、自觉、自主地享受阅读。
1.还学生一个阅读的时空。
新学期,我尝试每周二的午读和每周四的早读时间诵读古诗,以古典名诗名句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学生,陶冶着学生的思想和心性,激发着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
学生们在自由的阅读时空中徜徉书山,寻幽访古,塑造一个个丰盈的精神世界。
2.课外阅读与课文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根据课文内容,从知识、智慧、自然、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实践体验点来寻找最佳阅读延伸的结合点。
在拓展阅读量的同时也拓展了思维的空间,有效地调动了他们阅读的积极性。
三、活动引领,品尝阅读的快乐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成就动机是兴趣得以长久保持的最佳动力。
因此,为了保证学生读书的品质,我还努力通过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来提升他们阅读的成果,让他们从读书的成果中品尝阅读的快乐。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人的一生要读很多东西,大到名著,小到商品说明。
一个人的语文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决定了他如何去运用这些他接触到的知识。
一句话,没有好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就是一纸空文。
这种能力的培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而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以教材为主、课外阅读为辅、有效地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学会怎样去读书,掌握自能阅读的本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是妇儒皆知的。
而今,许多大作家一谈起之所以”成名立家”,无不同声答道:那是得益于孩提时期多看了几本书。
可见,多读书能提高语文能力是古往今来人们的共同所见。
然而名人名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也给了我一个启示: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们?岂能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跨世纪人才?“新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
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时努力倡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甚至布置了一些读书任务,然而却时常遭遇尴尬,”老师,我家没有书可看。
”“老师,我不知道买什么书好。
”“老师,我忘了看。
”...凡此种种,一学期下来推脱课外阅读的理由积累了一大筐,而能坚持天天课外阅读的学生屈指可数。
针对此种现象,我常常在思索:在阅读教学中该做些什么呢?寻其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激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就会处于高度自觉状态,会以惊人的毅力去学习。
(一)介绍好书给学生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
首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中高年级的学生的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说理性较强的读物给学生阅读。
鲁迅先生曾经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
浅谈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堂教学所提供的学习内容,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的需求,因此,以课堂教学为基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延伸到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浓厚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读书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以课文为范例,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要使学生的阅读兴趣长久地保持下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关键。
因此,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必须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知道了怎样去读,才能保持阅读的兴趣,使阅读成为自己人生中的一件要事,而不仅仅是一时的好恶。
(一)精读为主精读有两层意思:一是读得精细,“纤屑不遗”(叶圣陶语),二是阅读所得精粹,做到“发挥尽净”(叶圣陶语)。
精读是阅读的最高形式,是最有价值的阅读。
对有些课外读物,教师可指导学生精读,让学生细细品味、慢慢欣赏读物中的精彩片断,学习作者谴词造句的精妙,布局谋篇的技巧,以达到积累知识,掌握方法的目的。
对小学生而言,对教科书和教科书有关的书都应精读,如学习了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学生再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习了课内的古诗,又让学生自读课外同题材的一些古诗,或者熟读《唐诗三百首》也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好做法。
(2)读写结合阅读的目的和成果都体现在表述之中。
如果学生不能用任何方式表达,如口头的、笔头的,就意味着阅读并未完成。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又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些说法都说明读书要动笔墨。
读写结合,就是把读书、思考和写作三者融为一体,在实践中可具体指导学生用下列方法进行读写结合,圈点:在读物中画不同的符号表示阅读的情况;批注:即在书头书边写出简评,或赞成,或疑问,三言两语,要言不烦;摘录:将书中的好词佳句摘抄在卡片或笔记本上;读书笔记:将自己读书的体会、收获写下来。
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几种方法交替使用,“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总之,教师要让学生养成一读书就拿笔的好习惯,学生在阅读时边读边记,有助于集中读书时的注意力,克服读书时的随意性,学生阅读时手脑并用,更能加深对读物的理解。
如何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三十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阅读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识的技能。
”可见,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形式,是人们获取精神财富的重要途径。
学生在课上的阅读量是极其有限的,大量的阅读还是在课下,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如何来帮助学生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呢?一、注重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进行阅读的内驱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现在的小学生愿意玩游戏、看电视,却不愿意进行课外读书,这是我们课外阅读的现状。
对于许多小学生来说,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是一个困难的过程。
我们要帮助孩子成为读书爱好者,必须通过课堂这一主渠道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变换方法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比如:1、引导法:主要针对意境优美的篇章,教师来引导学生共同欣赏以求得熏陶和产生共鸣。
另外教师还可以针对一些故事性强的作品,利用紧张的故事情节,设置悬念,激发学生迫切的阅读的好奇心。
例如,在阅读《白雪公主》时,教师可以先将故事讲到一半,白雪公主的母亲死后,父亲娶了一个漂亮的继母,但心肠非常恶毒,她嫉妒白雪公主比她漂亮,千方百计想要害死白雪公主,第一个方法没有成功的害死白雪公主,那么她会采取什么更恶毒的方法来继续加害白雪公主呢?白雪公主会不会有危险呢?请你自己去读一读。
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兴趣会很高,阅读质量会很高。
2、促读法。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把阅读活动转化为一种竞赛活动,在竞争中来激发阅读兴趣。
可以开展组织“课外知识竞赛”、“故事林”“诵诗会”等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
为学生提供显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学生体验阅读的成功,更好地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精读与杂读相结合,明确课外阅读的内容从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看,随机性比较强,一有机会就见什么读什么。
读什么样的书才有意义呢?为了防止课外阅读陷入无目的状态,发挥课外阅读在素质教育中的应有作用,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内容加以指导。
浅谈小学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课外阅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近几年,似乎更受关注,因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课外阅读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课外阅读能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孩子整体语文素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课外阅读能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对丰富小学生的思维内涵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而现在的中小学生,读书很少,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课本知识的学习上,且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呢?新课程改革更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所以我认为不能放弃学生的兴趣阅读,那就是怎样让孩子尽情徜徉于激情和人文的课外阅读中。
一、创设阅读环境,激发学生喜爱阅读1、营造阅读氛围首先,我让学生查找了一些名人读书成长的挂图,诗词、名言等,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让孩子蕴育在浓浓的书香中;以日记的形式向大家展示座右铭的涵义。
其次,我发动学生向班级捐献图书,利用节日建议家长带孩子买书,建议家长买书给孩子当生日礼物……让学生在任何一个时刻,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拿到自己喜欢的书,找到自己需要的一切。
2、激发博览群书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阅读视野将会更开阔,他们的阅读兴趣也将会出现诸多的偏差。
大多数学生爱看童话故事,而猜谜、科技、名人传奇、歇后语、寓言等之类的书却极少问津。
鲁迅曾说过,读书正如蜜蜂采蜜,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
因此,我们要利用各种机会,尽所能激起学生阅读多种书籍的兴趣。
3、带领学生走向阅读学完课本中的知识后,我介绍学生阅读相应的课外书。
如:学完古诗后,推荐学生选读《唐诗三百首》;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可读《安徒生童话》……我还鼓励学生读小学生版的“四大名著”,读儿童报刊及科普读物。
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摘要】小学三年级是小学学习的重要阶段,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学好课内知识外,更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本文分析了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课程标准对三年级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要求,提出了小学三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三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存在问题指导策略课外阅读是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外阅读对帮助学生巩固课内知识,提高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三年级学生现在已有了一定的识字量,为课外阅读提供了条件。
要提高三年级学生的语文水平,教师要了解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倾向,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使学生对读书产生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从而获取知识。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1. 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由于识字量有限、阅读目标不明确等原因,通常对阅读课外读物不感兴趣。
2. 课外读物内容不够丰富在家长和学生的印象中,一提到课外阅读,大部分的家长和学生认为就是阅读优秀作文,这显然限制了课外阅读的内容。
3. 阅读方法不当,没有阅读质量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时囫囵吞枣,只是泛泛的浏览一遍,没有真正掌握阅读方法,也没有真正的学到知识。
二、课程标准对三年级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要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三年级学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由此可以看出,课外阅读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占着重要的位置。
三、小学三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1. 借用故事故事是孩子最喜爱的一种形式,是学生认识世界的有效方式。
学生的课外阅读就应从他们最感兴趣的故事入手,从听故事、读故事、说故事开始,逐渐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借助活动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顺其自然、放任自流,收获就会很小。
因此开展与课外阅读相关的各类活动就显得很有必要,如“故事比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手抄报”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关于有效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探讨【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向学生阐述课外阅读的意义、激发兴趣、选择合适刊物、正确的读书方法、有效的整合和提供展示平台几方面入手,旨在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平台读物浏览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
而在开放的语文教育阅读体系中,仅靠课堂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课外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语文老师应该重视的一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认识课外阅读的意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首先,拓展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语言的丰富性,认识更多的语言现象,有利于语言的积累。
其次,拓展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再次,拓展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语言和文章的表现形式,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最后,还需要提出的是,拓展语文课外阅读也是发展所必须,“终身学习”型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
总之,拓展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乐于读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
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
如今的孩子,处在一个资讯异常发达的时代,他们汲取知识、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
书籍、电视、网络等都在争夺着孩子们的课余时间,要把孩子们从精彩的电视画面和紧张刺激的电子游戏中吸引过来,确非易事。
那么如何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呢?我根据小学生爱看电视的特点,鼓励他们看动画故事、儿童节目,并利用早读、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还经常让学生上台讲故事。
小学课外阅读引导方法课外阅读的丰富性为学生的个体发展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氛围的营造、兴趣的培养、方法的指导、习惯的培养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探索新形势、新标准下课外阅读有效引领方式,完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引领策略,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引导的实效性,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当今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空前提高,知识、信息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膨胀着、裂变着,由此牵动了人类物质生活、文化与精神活动方面的改变。
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方面,阅读活动以锐不可当之势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鉴于此,扩大课外阅读量势在必行。
课外阅读对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和获取生活知识经验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本文作了一些探讨。
一、巧引兴趣激发读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
学生有了课外阅读兴趣,自然就如花香引来了蜜蜂一样,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得到的知识和愉快的体验又会增加阅读的兴趣。
1.了解学生喜欢读什么据本人的调查研究,小学生选择课外书的标准依次为:a.由名作家写的。
b.书名有趣的:c.借阅频率高的:d.看过改编而成的电影、电视的。
“教师介绍过的”和“语文课本选读过的”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没有前面一些更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
在内容上小学生喜欢情节紧张曲折的,或有趣好笑、通俗易懂的;在体裁上受欢迎的是童话、民间故事、少儿题材和历史题材的故事、科学幻想小说和惊险小说;从作品的表现手法看,小学生喜欢看叙述、描写的,不愿看议论的,喜欢看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的,不愿看静止的景物描写:在篇幅上他们喜欢像语文课本那样厚,一两天可以看完的;还喜欢图文并茂的书籍。
如何在小学中年级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成绩。
从事语文教学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进行了一些大胆尝试。
一、为什么要看课外书这个问题很重要,很多家长不理解。
发了那么多书,为什么还要看课外书?形象地说,学校的书相当于主餐,课外书相当于水果,辅餐。
吃了主餐,还要吃点辅餐和水果等帮助消化。
辅餐有时候也起到主餐的作用。
另外,现在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快速更新,教科书根本跟不上,了解更多的知识,目的也是为了丰富和补充课堂教学。
所以,我建议学生大量看课外书。
二、如何阅读课外书不要以为每个学生都会读书,都有一套自己的办法。
很多时候,我们是在强行给学生灌,学生的办法其实不算办法。
学生变成一个容器,一个机器。
我发明了“三步学习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第一步:你知道了什么?对于一篇课文,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发现一只鸟,一只蜜蜂,一朵花都可以,关键是学生去发现了,这比老师告诉他们答案要好得多,而且他们的发现,有时修比参考书还好。
中国不是有句古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第二步:你不明白什么?在读文章的过程中,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勾画出来,讲出来老师和同学们听。
同学能解答的,由同学来解答,老师纠正和补充。
同学不能回答的,老师先让学生讨论,再回答,最后老师来小结。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亲身参与。
在发现问题和解决的过程中喜欢上阅读。
第三步:你还想知道什么?处理完前两步,你对于这篇文章,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拓展一下知识面,发散思维。
这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所提的问题各种各样,促进师生的交流,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
当然,因为我一直教中年级,所以只用这三步,高年级还加一步“想想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作者写这篇文章是想告诉我们什么)?”提升到中心思想。
三、看课外书的前提看课外书的前提,必须是当前的教科书基本能弄懂。
浅谈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艺术摘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对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整体优化语文教学起着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注重课外阅读和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首先要培养阅读兴趣,让兴趣成为好老师。
其次要指导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
再次要交流阅读体会,让学生有收获感、成就感。
最后要养成阅读习惯,让习惯成为好伙伴。
总之,课外阅读不仅是学生开阔眼界、储备知识、训练能力的有益桥梁,而且更是语文课堂所必不可缺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259-0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对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整体优化语文教学起着重要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开展课外阅读还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从小在他们心灵上播下决心攀登科学高峰的种子。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注重课外阅读和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一、培养阅读兴趣,让兴趣成为好老师朱自清先生认为:必须使阅读者对作品有阅读兴趣,才能完成阅读任务,达到阅读目的。
叶圣陶老先生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动力。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应努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营造氛围和想象空间,感受阅读趣味在教室张贴激发人奋进的读书标语、名言警句、格言、挂图等,营造读书氛围。
让学生感受“书中自有成才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知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例谈小学生课外阅读自主性的培养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语文素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不但是课内教学的延伸,还是对课本知识的补充与扩展,更是人生的一大财富,是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很多孩子一提到课外书,就觉得头疼。
感觉读书是一种“刑罚”,是老师让我读或是家长逼我读的。
课外书对于他们而言,买来是摆着当装饰看的,不是拿来读的。
往往一个学期下来,书还是崭新崭新的。
买书是迅速的,读书堪比龟速,甚至原封不动。
似乎书买来了,就算是读过了。
读书毫无乐趣可言。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自主性呢?一、联系家庭创设阅读的条件父母读书多的家庭,孩子也爱读书。
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喜欢读书的人一辈子不寂寞,不爱读书的人一辈子不知所措。
但多数家长由于种种原因,自己难得读书。
因此,作为教师,可通过告家长信、校讯通、家长会、读书回执等形式紧密联系家长。
其一在于改变家长对待课外阅读的态度,提高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其二在于提升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监管作用。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因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的需求也随之不同。
一般来讲,低中年级学生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开始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
女同学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男同学则对史地、体育、军事、科学方面的感兴趣。
所以教师引荐读物时就可根据孩子的阅读需求有的放矢了。
二、衔接内外点燃阅读的激情1、辅助性课外阅读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和课文内容相吻合、适应小学生诵读的诗歌。
因为诗歌和记叙文是两种不同的文学体裁,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既能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如学习《草船借箭》一文,可以先让学生诵读古诗《赞孔明》,激发学生学课文的兴趣,诗文同教,相得益彰。
2、欣赏性课外阅读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同题材的其他作品,还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原著,让学生欣赏原著,并能与课文对比着读,不仅能读出区别,更能全面地了解作者写作的思路、内容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他们在阅读中提高文学素养。
浅谈小学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做法摘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与人生可以说是同一概念,要想有丰富的人生,就得爱好阅读,善于阅读,不断的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教材;阅读是转化“学困生”的最好方法。
营造书香氛围,让学生有书读,有时间读;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检查落实阅读。
关键词课外阅读写作基础阅读转化高尔基的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们的古人也曾说“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籍与人生可以说是同一概念,要想有丰富的人生,就得爱好阅读,善于阅读,不断的阅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高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由此可以看出,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它主要有以下重要作用:1.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古人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他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据叶至善先生介绍,父亲从不给孩子教授作文入门、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
他仅要求子女每天要读些书。
至于读点什么,悉听尊便。
但是读了什么书,读懂点什么,都要告诉他。
除此之外,叶老还要求其子女每天要写点东西。
至于写什么也不加任何限制,喜欢什么就写什么:花草虫鱼,路径山峦,放风筝,斗蟋蟀,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听人唱戏,看人相骂……均可收于笔下。
纳凉时,叶老端坐在庭院的藤椅上,让孩子把当天写的东西朗读给他听。
叶老倾听着孩子的朗读,从不轻易说“写得好”与“写得不好”之类的话,比较多的是“我懂了”和“我不懂”。
如若叶老说“这是什么意思呀?我不懂。
”其子女就得调遣词语或重新组织句子,尽力让父亲听得明白。
直至叶老说:“噢,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懂了”时再继续读下去。
学生只有在多读文章之后,才能对文字敏感,词句就会像泉水源源不断地涌向笔端,就能准确运用字词、句段来表述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是一种以语言符号媒介,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包含有丰富的、超现实生活内容的活动,会让阅读者的语言系统发育得更好,会让其智力背景更为丰富,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语言和表达系统,并在人生感悟中,读有字书,识无字理。
我国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文字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如果学生对课外阅读没有兴趣,是很难达到这个要求的。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不仅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减轻学习负担的有效手段。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对阅读有兴趣,就为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就会减轻疲劳感,不会感到负担过重。
因此,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
怎样才能使农村小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课外读物的选择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选择,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就要选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古诗等。
这些课外读物贴近学生实际,便于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帮助读懂,能读懂就有收获,有收获就有成功的快乐,学生就会感兴趣。
小学中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好表现,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教师可以向他们推荐《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哈利·波特》、《拇指牛》、《魔法学校》等儿童文学的经典。
小学高年级学生,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有利契机,由课内带动课外阅读,教师可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作家及其代表作有关的奇闻轶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去更多地了解有关知识。
如学了《井阳岗》,教师可引导学生去看《水浒传》;学了《草船借箭》,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学了《猴王出世》向学生推荐《西游记》;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推荐学生看《安徒生童话》等等。
另外,教师可以向他们的推荐阅读经典名著,如《唐·诘科德》、《约翰·克利斯多夫》、《绿野仙踪》、《狐狸列娜的故事》、《爱的教育》、《神笔马良》等等。
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摘要】课外阅读因急功近利、阅读书目因兴趣不对口,只流于形式、课外阅读时间被无情剥夺等等现象,成了制约小学开展课外阅读的瓶颈,就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加以纠正,笔者提出自己浅陋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课外阅读兴趣引导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的要求,教育主管部门也积极地提倡进行课外阅读,各校都对课外阅读格外重视,积极开展相关活动。
但笔者也发现了在此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一、教师要加强自身文学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其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
”我认为,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情感方面的学习主要靠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熏陶。
语文教师不但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多接触少儿报刊、图书,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刊,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阅读。
教师只有拓宽自己的文学视野,树立起经典意识,同时提升整体认识文学作品的理论素养和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导能力,才能站到相当高度去统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
二、以课堂为渠道,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课堂教学从当前来讲,还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课堂教学中应注重讲练结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教师的讲应是精讲,是为教给学生带有规律性的知识而讲;学生的练产为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而练,是用以培养阅读能力的。
因此,教师在讲读课文时,要注意给学生的自读(或课外阅读)做示范,教给方法,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在一般情况下,朗读课文、识别字词、句子分析、结构特点等,可以由学生自己动手做,由于自学能力主要是从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方面综合表现出来。
因此,在讲练内容上,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着力培养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而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课堂提问实现的,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小学生课外阅读论文概要: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发现课外阅读量丰富的孩子,他们都比较能说会道,善于思考,思想活跃,知识丰富,语文成绩比较好。
而課外阅读贫乏的孩子,头脑反应迟钝,知识匮乏,尤其是阅读和写作能力差。
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语文整体水平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让我们的学生热爱课外阅读,既是我们的义务,又是我们的责任。
当前我国教育体制中,虽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地方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
学习成绩还是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和升学的重要依据,使得许多学生把考试成绩、书本知识放在第一位,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放在完成作业上。
许多家长也认为孩子阅读课外书,不如多做几道题,孩子追求的是考试的分数、升学的要求,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从游戏机,到电视电脑,再到现在的手机,电子产品几乎成了孩子的“学业杀手”,课余时间许多学生都沉迷于电子游戏,对阅读书籍感到枯燥无味,学习成绩慢慢下降,最终荒废了学业,所以大家都有一个共识:“毁掉一个孩子的最好办法就是给他一部手机!”因此,作为当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显得尤其重要。
笔者在从事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总结出,抓好课内和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环节,小学生没有足够阅读量的积累,想提高语文成绩是不现实的。
下面从加强课外阅读对小学生成长带来的益处谈几点体会。
一、小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培养爱国的感情和高尚的情操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汉字,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凝聚了我们祖先辛勤的汗水,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
小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历史方面的书籍,不仅可以学到祖国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了解我们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我们这个伟大古老的民族而骄傲自豪,从中汲取中华民族精神的底蕴。
如,“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西汉·司马迁)“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如何引导小学生课外阅读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与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
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强调了多读书的好处。
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
对此,我结合多年的小学教学工作实践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学生精选阅读书籍学生刚入学时年龄小,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需要选择不同的书,努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
对于低年级学生,老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要讲故事,学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随着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令人感动的情感世界里。
借着学生的兴趣老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图文并茂的拼音读物,并且鼓励学生把读到的故事讲给同学或家人听。
还可以每天请几个学生到讲台上把读到的故事讲给同学和老师听,听后大家要用掌声来对同学进行鼓励。
使学生愿意讲大胆说,以点带面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以此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到了二三年级时,老师可以推荐学生读一些情节简单的拼音读物: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水孩子》等,这些书篇幅短小,情节生动,很适合低年级孩子读,只要孩子喜欢就可以,重在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到了高年级就逐渐推荐学生读一些情节曲折,适合青少年的读物。
如法布尔的《昆虫记》,曹文轩的《草房子》等,结合语文教材还可以推荐学生读《童年》《窗边的小豆豆》等语文书上推荐的书目。
把好的书籍推荐给学生读,对学生来说绝对是一生的财富。
对于比较长的作品,有些学生可能不感兴趣,这时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如给学生讲故事梗概或一些激动人心的情节,使学生对内容有所了解之后带着兴趣再去读书,学生从心里会感到很轻松,自然就愿意读书。
二、留给学生时间读书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每个年级的作业量都不同。
老师要精讲,要会“教课”,不要怕学生学不会,只要方法对、效率高,自然事半功倍。
小学生课外阅读论文15篇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浅议小学生课外阅读论文摘要:语文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堂教学所提供的学习内容,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的需求,因此,以课堂教学为基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延伸到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浓厚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读书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阅读论文阅读小学生课外阅读论文: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浅议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
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
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
因此,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坛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谈谈浅见: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
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
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
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
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
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
试论小学生课外阅读
摘要:本文试从小学生课外阅读角度出发,就学生课外阅读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以期抛砖引玉,达到对新教改下学生课外阅读有所裨益的功效。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习惯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重要。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已刻不容缓。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一、点燃兴趣
要想使学生对读书产生兴趣,就应该认真培养,细心点燃。
何为点燃?字典中的解释是“使燃烧”,即像木棒燃烧一样激发起他们的激情。
这里重要的不是关注学生读了多少本书,而是他们对所读书的喜爱程度如何,是否像木棒燃烧那样具有激情。
换句话说,就是要经常鼓励他们,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时时体验到读书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加之他们对所关注的兴趣点持续时间短,所以应该选择一些彩图注音读物,同时还可开展一些诸如朗读、猜谜语、成语接龙、讲故事比赛等活动配合阅读,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激情。
另外,中国古诗词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字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师在平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时,可以安排他们每周背一首诗(词)。
在对每首诗词拓展时,
采用“同题异文”(同一题材的诗词)、“同人异文”(同一作者的诗词)、“同意异文”(同一情感类型的诗词)等途径扩大古诗文的阅读量。
在进行诗文感悟时,以感受为主,理解为辅,让学生主要以诵读的方法去美读、去背诵、去想象。
到了中高年级,由于先前的阅读积累,学生的读书能力增强了,这时就需要推荐一些文学精品供他们涉猎,同时还可借助读书交流会、读书汇报会等活动,对他们的读书方法和收获予以交流。
经验表明,趣味性、文学性、知识性较强,并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读物最适合学生阅读的口味,也最能成为他们“亲密的朋友”。
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以推荐《爱的教育》《不可思议的小豆豆》《告诉世界,我能行》等读物供他们阅读,以此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培养阅读兴趣。
二、悉心指导
1.选择适合自己、内容健康的书。
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别林斯基也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
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方面阅读兴趣异常广泛,另一方面是非分辨能力还很弱。
教师只有指导到位,学生学会甄别,课外阅读才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无数事实也充分证明:一本好书可谓良师益友,它不但给人以启迪、鼓舞,还给人以力量、智慧,有时甚至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但不良书籍对人的损害也是不可忽视和低估的。
小学生知识有限,他们在看什么书,教
师和家长要关注和指导,特别是电子读物更要注意。
一般地说,对低年级的学生可重点推荐那些语言优美、富于想象、生动有趣的中外童话名著或儿童杂志。
中年级学生可重点推荐童话名著、浅显的儿童文学名著或质量较高的学生杂志,高年级学生由于已拥有基本的知识素养和初步的鉴赏能力,教师则要根据学生实际,酌情征订如《学生天地》《儿童文学》等杂志,或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文学名著。
对个别阅读能力突出的学生,教师则要在鼓励的基础上,对他们的困惑及时加以点拨指导,使阅读时时能够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
2.选择精读和略读。
对个别教师重点推荐的带有学习任务的文章,可要求学生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勤查字典,多请教教师和同学。
同时,由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是有限的,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篇篇精读,章章细研。
所以,还必须掌握略读这种读书方法,以便快速查阅资料,选取所需信息。
当然,精读、略读等方法往往不能截然分开,要告诉学生只有在略读的基础上精读,在精读的指导下略读,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3.学会思考。
思考是读而有获的重要手段。
如果我们读一分钟书,花几分钟或更多时间来深入思考,那将会有新的启示和收获。
如果懒于思索,惰于钻研,那将不会有任何创造,只会模仿和抄袭。
因此,我们应当以教会学生边读、边思为课外阅读指导的重点。
教师要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思想真正贯彻于日常教学之中,转变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越来
越强。
4.做好摘记。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遇到的好词好句、学到的新知识、发现的新问题以及读书的心得等,一一摘记下来,在以后查阅中的益处自是不言自明的。
摘记方法有很多,可指导学生专设文摘卡,或摘记,或剪贴,或复印后再粘贴。
无论哪种方法,均必须分门别类地整理好,以便日后查阅。
三、正确培养
1.引导学生把要看的书看完。
教师要经常告诫学生,书一旦选定,千万不要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一定要养成选一本就要读完一本的好习惯。
要养成这个习惯,一开始最好让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借书看,因为图书馆的书是有期限的,学生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才能借其它的书,可促使他们把书读完。
2.引导学生自己选择读书的时间。
读书的时间可以自己选择,或中午,或晚上,—旦选定时间就要严格执行。
人们常说:“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所以不能想读就读,不想读一连几天都不读。
教师也应该妥善、合理地安排好学生的作业,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读书。
3.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读书时姿势要正确,用心要专一,重要的地方最好能够及时做一些摘记或眉批,这些习惯必须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
教师要注意和家长密切配合,经常提醒学生,督促和检查他们读书的情况。
总之,小学生有自己的阅读兴趣和特点,教师要切实加强课外阅
读指导。
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前提下,关注学生阅读内容,进而使他们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书成为自己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忠实朋友,从而为学生最终成为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温儒敏,巢宗祺,主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胡晓风,金成林,张行可,吴琴南,主编.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3]张圣华,主编.触摸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袁微子,主编.小学语文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