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技术专利竞争态势分析报告文案
- 格式:doc
- 大小:639.90 KB
- 文档页数:17
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趋势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和能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新宠。
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具有清洁环保、高效节能的特点,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为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企业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并通过专利保护来保护自己的技术成果。
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种类型的新能源汽车不断涌现,市场需求逐渐增长。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专利保护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趋势,掌握行业内的技术发展动向和竞争格局,对企业制定创新战略、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拟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趋势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专利保护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以及专利技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推动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的分析,了解当前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制定专利保护策略提供依据。
深入探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保护情况,分析已有专利数量、种类及涉及领域,为未来专利布局提供参考。
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趋势进行分析,掌握行业发展方向和技术热点,指导企业进行创新和技术转移。
研究专利保护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评估专利技术对行业的推动作用,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提供支持。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探讨,旨在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建议和战略规划,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1.3 研究意义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保护对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是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通过专利保护可以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专利保护可以有效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防止技术被侵权抄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专利保护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参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
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趋势分析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迅速发展。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保障,专利在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趋势进行分析,探讨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方向。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数量持续增长近年来,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各国纷纷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
在这种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数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数量从2010年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各类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专利数量不断攀升,表明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二、电池技术和智能互联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专利领域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布局中,电池技术和智能互联技术是两个重要的领域。
电池技术一直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在电池材料、电池管理系统、快充技术等领域的专利数量持续增长。
智能互联技术的应用也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涉及车联网、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管理等方面的专利数量逐年攀升,反映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智能化方面的重要布局与战略。
三、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专利布局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布局相关专利。
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专利申请国,各自在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智能汽车等领域的专利数量持续增长,其中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专利布局更显突出,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四、专利保护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需要有充分的专利保护。
专利保护不仅能够促进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投入,还能够保护企业的技术成果和利益,从而增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专利的保护还能够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推动行业的共同发展,并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
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趋势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凸显,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渐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
新能源汽车被认为是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主要选择,其采用清洁能源进行驱动,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为人类创造更清洁、更健康的出行环境。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专利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趋势进行分析,希望为行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指以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为代表的新型汽车领域,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我国自2009年提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截至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最大的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专利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利技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贡献巨大,不仅是企业研发创新的重要保障,更是企业之间竞争的利器,也是企业之间进行合作的基础。
通过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趋势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技术特点,有助于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数量的增长趋势从全球范围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数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间,全球新能源汽车相关专利的申请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
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专利数量占据了绝大多数。
这表明全球各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投入逐年增加,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迅速发展。
而在中国市场上,新能源汽车专利数量增长更为迅速。
根据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间,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的申请数量呈现出了高速增长的态势,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数量远超其他国家。
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趋势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迅速发展和壮大。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技术对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趋势进行分析,探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利技术发展动向。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化石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各国纷纷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截止到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3000万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分布情况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技术的重要性愈发突出。
通过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技术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和企业在该领域的专利布局和发展状况。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申请数量较多,占据了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的主要份额。
特斯拉、宝马、丰田等汽车制造企业也是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的主要申请人,这些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果。
1. 电池技术专利电池技术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影响新能源汽车性能和续航能力的关键因素。
当前,锂电池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主流,其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等方面不断取得进步。
除了锂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也备受关注,并在专利申请中占据一席之地。
未来,电池技术将继续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申请的热点领域。
2. 智能驾驶和自动驾驶技术专利智能驾驶和自动驾驶技术是当前汽车产业的研发热点之一,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近年来,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迅猛,吸引了大量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关注与投入。
在这一领域,各国以及跨国汽车制造商纷纷加大了专利布局和技术创新,以获取在智能驾驶和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优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市场增长,充电技术也成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热门领域。
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趋势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当今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在过去几年里,这个行业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投资。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专利成为了这个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的趋势进行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专利数量的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数量的年均增长率为20%以上,行业发展速度非常迅猛。
据WIPO发布的2019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申请的与新能源车有关的专利达到了117,000余项,远高于2017年的88,000项。
这反映了全球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度关注和热情投资。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数量的增长更为迅速。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8年全国累计新能源汽车专利授权量达到了2.2万件,同比增长了68.5%。
这一数字表明,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处于快速增长期。
二、新能源汽车专利主要集中在电动机、电池、智能驾驶等领域新能源汽车产业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跨足了多个领域,专利的涵盖面也非常广泛。
不过,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主要的技术模块还是电动机、电池和智能驾驶技术,因此相应的专利也集中在这些领域。
电池方面,锂离子电池是目前电动汽车最常用的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高效率和长寿命而备受欢迎。
据统计,全球 71%的新能源汽车专利是涉及锂离子电池的。
除锂离子电池外,燃料电池在氢能领域也拥有极大的潜力,其相关专利也受到高度关注。
智能驾驶技术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备受瞩目的关键技术。
智能驾驶技术的研究旨在实现自动驾驶,提高交通安全性和舒适性。
当前,新能源智能汽车尚处于探索阶段,并且技术复杂度非常高。
因此,相关技术的专利也备受关注。
三、专利填补技术短板的作用凸显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初期发展中会面临很多技术瓶颈,这时候专利填补技术短板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专利已经成为竞争与合作的手段。
在中国,由于外资汽车巨头的技术瓶颈与技术转型带动下,本土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逐步提升。
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问题的逐渐凸显,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为了在这个领域中获得竞争优势,各国企业竞相申请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专利。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的趋势进行分析。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2010年以后,各国政府开始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
这些政策措施包括减免购置税、给予补贴和优惠眷杂政策等等。
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从2010年以后,新能源汽车相关专利数量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从新能源汽车相关专利的分布情况来看,中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数量最多的国家。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吸引了大量企业投入到新能源汽车产业中。
中国企业在电动汽车技术、电池技术、充电桩技术等方面申请了大量专利。
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也积极申请新能源汽车相关专利。
虽然中国的专利数量最多,但是这些专利的质量还有待提高。
从新能源汽车专利技术领域来看,以电动汽车技术为代表的电气化技术是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
电动机控制技术、电池技术、充电技术等。
智能交通技术和无人驾驶技术也是研发和申请专利较多的领域。
这些技术的发展将会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的国际合作情况来看,各国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专利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
中欧、中美之间的合作日益增多。
这种合作不仅有利于技术的交流和创新,还能够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推广和应用。
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中国是世界新能源汽车专利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是专利质量还有待提高。
未来,电气化技术、智能交通技术和无人驾驶技术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的重点领域。
国际合作也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推动力。
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趋势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专利技术的保护和布局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专利技术的保护,企业可以保护自身的技术创新成果,提高竞争力;通过专利技术的布局,企业可以拓展市场份额,实现更大的利润和发展空间。
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企业制定合理的专利策略提供参考,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趋势,探讨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专利保护建议。
通过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申请情况、技术领域分布、专利布局情况以及保护措施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和政府更好地把握行业发展动向,优化专利布局,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研究还可以为企业制定战略决策提供参考,为政府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提升行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通过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趋势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持,为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指本文所要研究的主体或范围。
在本文中,我们的研究对象是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专利趋势。
具体而言,我们将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申请情况、技术领域分布、专利布局情况以及专利保护措施,以全面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通过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趋势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政府部门、企业决策者以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帮助他们更好地制定政策、规划产业发展方向,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的专利情况,以期为相关利益方提供有益信息,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全球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和对能源消耗的担忧加剧,传统燃油车逐渐被新能源汽车所取代。
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趋势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汽车产业中的新热点。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传统燃油汽车面临着严峻挑战,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相关的专利数量和技术领域也在不断增加和完善。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专利技术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在这个领域中保持竞争优势成为了企业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趋势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当前市场的情况,把握技术发展的方向,制定更加有效的研发战略和市场策略。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旨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趋势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对产业发展和未来方向的影响,并为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的趋势和规律,从专利数量、技术领域、申请人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的情况,可以帮助企业和政府更好地把握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趋势也有助于发现行业内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的深入研究,可以为企业制定技术研发战略、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新能源汽车产业是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能源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凸显而逐渐兴起的新兴产业。
近年来,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推动了该行业的蓬勃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据统计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递增,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创新,动力电池、电机控制、充电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实用性。
纯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专利分析报告2015年11月前言当前,发展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就成为了缓解和改善当前汽车产业困境的重要途径。
积极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对策,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为了在新一轮的电动汽车技术革命中抢占先机,各主要汽车强国都为本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制定了长远发展规划,出台了鼓励发展的相关产业政策,世界范围内电动汽车产业的竞争程度也由此愈演愈烈。
在这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国内外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怎样的差异,我国电动汽车产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如何、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劣势有哪些、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是什么,就成了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及相关企业急需了解的信息。
专利作为科研创新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包含着丰富的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和法律信息。
通过对专利文献进行全面地分析,可以揭示相关产业或企业的技术研发实力、研发方向、研发重点、市场发展策略,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等重要信息。
本报告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国际电动汽专利信息的研究, 从发展趋势、研究重点和热点、研究机构的实力等角度综合明确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和趋势,所关注的信息主要聚焦于国内外电动汽车相关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差异,旨在:为企业的技术改革及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发现可以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的领域;●为企业的正确投资提供参考;也有助于及时发现竞争者的研究动态并发现新的竞争者;●分析并总结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此来确定技术发展方向,不断地发现并找出技术发展机会;●为政府及相关科技部门制定产业政策、申报重大研发项目提供决策依据,为产业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产学研合作开展技术研发活动提供参考。
目录一、研究方法 (1)二、专利分析 (2)三、电动汽车主要技术概述 (4)四、电动汽车整车专利分析 (7)(一)技术生命周期 (7)(二)专利权人分析 (9)(三)专利优先权分析 (9)(四)基于技术类别的专利技术分布分析 (12)(四)专利权人分析 (16)(五)专利发明人分析 (23)五、结论与建议 (26)图1 电动汽车专利技术生命周期 (7)图2 电动汽车专利变化趋势 (8)图3专利权人年度发展趋势 (9)图 4 专利国别分布 (10)图5 专利优先权国别分布 (11)图6 优先权专利分布 (11)图7 IPC分类数量变化 (12)图8 主要技术领域专利分布 (13)图9 电动汽车键技术的专利数量年度分布 (13)图10 电动汽车专利时间分布 (14)图11 主要国家技术领域布局图 (15)图12 各国技术比较优势指数 (16)图13 基于机构活跃度的专利分布图 (17)图14 主要专利权人专利数量分析 (19)图15 主要专利权人专利数量年度分布 (21)图16 主要专利权人核心技术布局 (22)图17 主要专利权人技术相似度分析 (23)图18 主要专利权人合作 (23)图19 我国电动汽车领域专利技术构成 (26)表格 1 主要专利权人及所属技术领域 (17)表格 2 主要专利权人专利投入与年增长分析 (19)表格 3 主要专利权人技术广度分析 (20)表格 4 核心发明人所在公司所处分类 (24)表格 5 我国电动汽车主要专利权人及技术分布 (25)本报告主要涉及的国际专利分类号及含义H01M 用于直接转变化学能为电能的方法或装置C01B非金属元素;其化合物H01B电缆;导体;绝缘体;导电、绝缘或介电材料的选择B82Y纳米结构的特定用途或应用;纳米结构的测量或分析;纳米结构的制造或处理C01G含有不包含在C01D或C01F小类中之金属的化合物H01G电容器;电解型的电容器、整流器、检波器、开关器件、光敏器件或热敏器件C01D碱金属,即锂、钠、钾、铷、铯或钫的化合物B05D对表面涂布液体或其他流体的一般工艺B32B层状产品,即由扁平的或非扁平的薄层,例如泡沫状的、蜂窝状的薄层构成的产品C23C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B82B通过操纵单个原子、分子或作为孤立单元的极少量原子或分子的集合而形成的纳米结构;其制造或处理H01L半导体器件C07C无环或碳环化合物B01J 化学或物理方法,例如,催化作用、胶体化学;其有关设备C07F含除碳、氢、卤素、氧、氮、硫、硒或碲以外的其他元素的无环,碳环或杂环化合物A61G 3/02:装载或卸载专用运输工具;便于病人或残疾人从车辆出入的设备B62H 5/20:显示擅自使用的,例如发生信号的装置B23K 28/02:焊接或切割的组合工艺或设备B05C 9/14:辅助操作包括加热B60C 1/00:以化学成分或物理结构或其成分混合比为特点的轮胎B62M 6/55:动力驱动曲轴B60W 30/182:在不同操作模式之间选择,例如舒适模式和性能模式B60W 40/105:速度B29C 45/14:插入预成型件或层,如在插入件周围注射成型或用于涂覆制品B60H 1/12:用鼓风机的B32B 37/02:以层压步骤的顺序为特征的,例如,通过在连续层压工位上加入新层B60L 1/12:用于控制或调节的方法或装置B23K 11/00:电阻焊接;用电阻加热方式的切割B60L 15/08:使用脉冲的B60T 8/48:制动执行机构与备用或附加流体压力源连接的B62D 35/00:以流线型为特点的车身B82B 1/00:通过操纵单个原子、分子或作为孤立单元的极少量原子或分子的集合而形成的纳米结构B62M 6/55:动力驱动曲轴B60W 30/182:在不同操作模式之间选择,例如舒适模式和性能模式B60W 40/105:速度B29C 45/14:插入预成型件或层,如在插入件周围注射成型或用于涂覆制品B60W 30/182:在不同操作模式之间选择,例如舒适模式和性能模式B32B 37/02:以层压步骤的顺序为特征的,例如,通过在连续层压工位上加入新层B60L 1/12:用于控制或调节的方法或装置B23K 11/00:电阻焊接;用电阻加热方式的切割B60L 15/08:使用脉冲的B60T 8/48:制动执行机构与备用或附加流体压力源连接的B62D 35/00:以流线型为特点的车身B60L 11/18:使用初级电池、二次电池或燃料电池供电的B62M 6/50:以探测器或传感器或其布置为特征的B62M 6/45:控制或启动装置B82B 1/00:通过操纵单个原子、分子或作为孤立单元的极少量原子或分子的集合而形成的纳米结构C08J 9/00:高分子物质加工成多孔或蜂窝状制品或材料:它们的后处理(生产多孔或蜂窝状制品用的塑料或塑性态物质成型的机械方面入B29C)C25B 1/00:无机化合物或非金属的电解生产C25C 3/02: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C04B 35/626:分别或作为配合料制备或处理粉末C08J 9/228:形成泡沫产品C08K 3/04:碳C08L 77/00:由在主链中形成羧酸酰胺键合反应得到的聚酰胺的组合物(有关聚酰肼的组合物入C08L79/06;聚酰胺-酰亚胺或聚酰胺的组合物入C08L79/08);这些聚合物的衍生物的组合物C25D 15/00:含嵌入材料,例如颗粒、须、丝之覆层的电解或电泳生产C03C 3/064:含硼C03C 4/16:介电玻璃C07C 309/65:饱和碳架的C23C 16/04: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D04H 1/728:通过电纺丝F16H 61/686:带有轨道齿轮的F16H 61/684:不带有驱动中断的F15B 15/18:包括马达和泵的组合机组F25B 30/02:压缩式F28D 15/04:带有毛细结构管束的F28D 15/04:带有毛细结构管束的G05B 19/04:除数字控制外的程序控制,即顺序控制器或逻辑控制器(G05B19/418优先;数字控制入G05B19/18)G05B 19/418:全面工厂控制,即集中控制许多机器,例如直接或分布数字控制(DNC)、柔性制造系统(FMS)、集成制造系统(IMS)、计算机集成制造(CIM)〔6〕G01N 27/00:用电、电化学或磁的方法测试或分析材料(G01N3/00至G01N25/00优先;电或磁变量的测量或试验,材料的电磁性能的测试或试验入G01R)G01R 19/10:和值、差值或比值的测量G12B 17/02:对电场或磁场的防护,例如,无线电波G01N 33/00:利用不包括在G01N1/00至G01N31/00组中的特殊方法来研究或分析材料G01D 5/244:影响脉冲或脉冲序列的特性;产生脉冲或脉冲序列H01F 37/00:未包含在H01F17/00组内的固定电感器H01G 11/44:其原料,如树脂或煤H01G 11/34:以碳的碳化或活化为特征的H04L 29/08:传输控制规程,例如数据链级控制规程H01R 13/52:防尘、防溅、防滴、防水或防火外壳H02K 1/08:凸极的H02K 29/14:带有速度传感装置的(H02K29/03优先)H05K 1/16:含有印制电元件的,例如印制电阻、印制电容、印制电感H02M 7/42:不可逆的直流功率输入变换为交流功率输出的H01G 2/06:特别适用于在印刷电路底座上安装H01H 50/58:结构上与其相连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在衔铁上的安装H02J 3/36:通过高压直流链路在交流网络之间传递电力的装置H01M 4/1397:基于除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以外的无机化合物的电极的,例如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氯化物或LiCoFy的H02J 3/36:通过高压直流链路在交流网络之间传递电力的装置H02M 1/14:减少直流输入或输出的波纹的装置H02N 11/00:其他类不包含的发电机或电动机;用电或磁装置得到的所谓的永动机(用流体静压的入F03B17/04;用机电装置的入H02K53/00)G01R 15/20:使用电—磁装置,例如霍尔效应装置H02J 5/00:交流网络和直流网络之间传递电力的电路装置(H02J3/36优先)H01B 3/08:石英;玻璃;玻璃纤维;矿渣棉;釉瓷H04B 3/54:通过电力配电线传输的系统(报警信号的系统入G08B25/06)H05B 3/00:欧姆电阻加热的H02J 7/00:用于电池组的充电或去极化或用于由电池组向负载供电的装置H01M 10/05:非水电解质蓄电池(H01M10/39优先)H01M 2/10:安装架;悬挂装置;减震器;搬运或输送装置;保持装置(蓄电池与充电装置的结构联接入H01M10/46)H01M 10/0585:只具有板条结构元件的,即板条式正极、板条式负极和板条式隔离件的蓄电池的H02J 7/00:用于电池组的充电或去极化或用于由电池组向负载供电的装置H02J 1/00:直流干线或直流配电网络的电路装置H01M 2/20:电池的导电联接H01M 2/10:安装架;悬挂装置;减震器;搬运或输送装置;保持装置(蓄电池与充电装置的结构联接入H01M10/46)H01M 2/30:接线柱H01M 2/02:电池箱、套或罩(塑性加工或塑态物质的加工入B29)H01M 10/04:一般结构或制造(H01M10/12,H01M10/28,H01M10/38优先)H01M 10/0565:高分子材料,例如凝胶型或固体型〔2010.01〕H01M 10/48:与测量、试验或指示情况的装置相组合的蓄电池,例如测量、测试或指示电解质高度或密度(一般液位的测量或指示入G01F23/00;密度测量入G01N,例如G01N9/00;电变量测量入G01R)H01M 10/50:加热或冷却或调节温度(温度控制本身见G05D23/00)纯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专利分析报告一、研究方法本报告针对电动汽车领域开展专利信息加工、分析和应用,涉及科学计量学、社会网络分析、数据挖据、技术竞争情报、图论等多个学科领域,在项目研究过程中要对上述领域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应用。
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趋势分析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迎来全新的机遇。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专利技术的创新和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本文将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趋势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数量增长迅速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申请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数量呈现出每年递增的态势。
特别是在2015年之后,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数量呈现出更为迅猛的增长态势。
这充分说明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之快,以及企业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
从专利申请数量的地域分布来看,中国一直以来都是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的主要国家之一,而美国、日本、德国等国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了大量的专利申请。
可以看出,全球范围内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投入不断增加,这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新能源汽车专利技术领域多元化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动力电池技术、电机技术、充电技术、智能驾驶技术、车联网技术等多个方面。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技术领域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
各企业在不同领域都展开了大量的专利申请和技术研发,试图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取得技术优势。
三、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布局全球化随着全球范围内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各大车企也开始加大对全球市场的专利布局。
不少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纷纷选取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进行专利布局,以获取更广泛的技术保护和市场控制力。
众多国际知名的汽车企业也开始加大对中国市场的专利布局力度,以争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优势。
除了专利布局的全球化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际合作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些国际性的专利组织和协会,例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质量认证中心(IQC)等,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展开了广泛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分析在当今的汽车行业中,新能源汽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不仅代表着汽车技术的重大变革,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以及市场竞争态势。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电池技术、电机技术和电控技术。
电池技术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直接影响着车辆的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
目前,锂离子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常用的电池类型,但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成本等方面仍面临挑战。
为了提高电池性能,科研人员不断探索新的电池材料和技术,如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
固态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有望在未来成为主流;钠离子电池则在成本和资源丰富度方面具有优势。
电机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提升。
永磁同步电机和交流异步电机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电机类型。
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效率高、功率密度大的优点,但成本相对较高;交流异步电机则成本较低,但效率和功率密度稍逊一筹。
此外,电机的控制技术也在不断优化,以实现更精确的动力输出和更高的能效。
电控技术则负责协调电池和电机的工作,实现整车的高效运行。
先进的电控系统能够对电池的充放电进行精确管理,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同时还能对电机的输出进行精准控制,提升车辆的驾驶性能和舒适性。
在技术创新方面,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也是一个重要趋势。
自动驾驶技术、智能互联技术和智能座舱技术等正在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标配。
自动驾驶技术可以提高行车安全性和便利性,减轻驾驶员的负担;智能互联技术使车辆能够与外部世界进行实时通信,实现车辆远程控制、在线导航和信息娱乐等功能;智能座舱技术则为驾乘人员提供更加舒适和便捷的车内环境,提升用户体验。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传统汽车制造商纷纷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推出各自的新能源车型。
例如,_____、_____等知名汽车品牌都已经推出了多款具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产品。
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分析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对化石燃料依赖的担忧,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创新和市场竞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的角度,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1. 电池技术创新:新能源汽车主要使用电池作为能源储存装置,电池技术的提升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核心。
当前,锂离子电池技术相对成熟,但其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仍有待提高。
因此,新型电池技术如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等的发展成为研究的热点。
2.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离不开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
当前,充电桩的数量和充电速度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充电桩的智能化和充电速度,建设更多的充电站点,以提升用户使用的便利性和体验。
3. 智能化驾驶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驾驶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和驾驶体验,使得驾驶员可以更多地专注于其他事务。
二、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分析1. 国际市场竞争:当前,世界各主要汽车制造商都在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
特斯拉等公司在电动汽车领域积累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同时,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崛起,如比亚迪、蔚来等。
在国际市场上,各大企业之间的技术竞争和市场份额争夺激烈,需要不断提升技术创新和产品品质。
2. 国内市场竞争:在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和消费者对环保意识的提高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当前,中国国内的企业竞争也非常激烈。
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其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其他公司如蔚来、小鹏等也在积极竞争市场份额。
3.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变化: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受到政策的影响较大。
各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不断调整,对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产生了影响。
例如,中国先后出台了新能源汽车免费停车、免费上高速优惠等政策,促使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正以其环保、高效的特点成为汽车产业中一大热点。
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减少了对空气污染的贡献,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因此备受消费者追捧。
然而,新能源汽车市场激烈的竞争和技术创新的不断迭代升级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技术创新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电池技术方面,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主要的动力来源,其性能和成本问题一直是技术创新的重中之重。
随着锂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和进步,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逐渐增长,电池的充电速度也大幅提升,进一步增加了电动汽车的使用便利性。
此外,新能源汽车还涉及到许多关键技术的创新,例如电驱动技术、能量回收技术、智能驾驶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创新将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满足消费者对于舒适、便利和安全的需求。
二、市场竞争推动着技术创新市场竞争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每个企业都在追求独有的技术突破和创新,以获取市场份额。
这种竞争促使企业加大对研发投入,引领技术发展方向,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同时,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他们期望得到更好的驾驶体验、更高的性价比和更便捷的充电设施。
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技术创新推动着市场竞争技术创新不仅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是推动整个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
当一家企业实现了新技术的突破,推出了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往往会吸引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
其他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地位,也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推出更加先进的产品。
这种技术创新带来的市场竞争进一步推动了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
企业之间的竞争促使整个市场朝着更加成熟和完善的方向迈进,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多种类、更高质量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基于专利分析的我国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交通方式,正逐渐受到各国的重视和推动。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对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专利分析的方法,探讨我国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现状、趋势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专利分析作为一种有效的技术情报分析方法,能够系统地揭示某一领域的技术发展脉络、热点和趋势。
本文利用专利数据库,收集并整理了大量与电动汽车技术相关的专利信息,通过统计分析、技术挖掘等方法,对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主要申请人、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电动汽车技术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探讨了电池技术、驱动技术、充电技术、智能化技术等关键领域的创新情况,揭示了我国电动汽车技术的优势和不足。
结合国内外市场需求、政策环境等因素,预测了未来我国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市场走向。
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有助于推动我国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地位提升,实现绿色、可持续的交通出行方式。
二、我国电动汽车技术专利分析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从相关专利分析中可见一斑。
通过对我国电动汽车技术的专利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可以揭示出我国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现状。
从专利数量的角度来看,我国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这反映出我国在电动汽车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同时也表明我国电动汽车技术创新活力充沛。
这种增长趋势预示着我国电动汽车技术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从专利技术的构成来看,我国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的专利主要涉及电池技术、驱动技术、充电技术、智能化技术等方面。
其中,电池技术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专利数量占比较大,表明我国在电池技术研发方面具有较高的实力。
电动汽车市场竞争策略环境分析评估报告范文一、市场概况电动汽车市场是一个充满潜力和机遇但同时也面临挑战的行业。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电动汽车市场逐渐兴起。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已经超过了100万辆,增速仍将持续提升。
然而,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还面临着技术瓶颈、充电设备不足、高成本以及消费者对续航里程等问题的关注。
二、竞争对手分析电动汽车市场竞争对手主要包括特斯拉、日本的丰田和本田以及中国的比亚迪等。
特斯拉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品牌,凭借先进的技术和独特的设计,在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而日本的丰田和本田则依托丰富的整车制造经验和雄厚的技术实力,在电动汽车市场上有着一定的竞争优势。
中国的比亚迪则依靠本土市场的庞大需求和政府的支持,在国内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三、市场需求分析市场需求是电动汽车企业制定竞争策略的重要依据。
目前,消费者对环保、节能、智能化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
同时,全球各国政府积极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出政策以吸引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市场对电动汽车的需求量将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而欧美市场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
四、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关键在于技术创新。
目前,电动汽车技术正朝着更高效、更环保、更具续航能力和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新能源电池技术、高效电机技术以及充电技术的创新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此外,智能驾驶技术和云服务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的竞争力。
五、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在电动汽车市场中,品牌建设至关重要。
企业需要通过有效的营销策略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品牌定位、产品差异化、渠道建设以及与消费者的互动将成为企业制定品牌营销策略的关键要素。
此外,与其他行业的跨界合作也是一种有效的品牌推广手段。
六、供应链与渠道管理供应链和渠道管理是电动汽车企业顺利开展业务的重要保障。
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建立稳定、高效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供应的可靠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电动汽车行业竞争分析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电动汽车逐渐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主流趋势。
同时,电动汽车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各大厂商争相推出新款电动汽车,并在技术创新、价格竞争和市场扩张等方面展开激烈角逐。
本文将对电动汽车行业的竞争现状进行全面分析。
一、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新能源汽车是当前汽车市场增长最为迅猛的领域之一。
根据市场调研分析,自2015年以来,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每年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5年,电动汽车销量将占全球新车销量的20%以上。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也成为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技术创新竞争技术创新是电动汽车行业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
在电池技术、充电技术、驱动系统等领域,各大厂商都在进行积极的研发和创新。
特斯拉公司作为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不断引领着技术的进步,并在电池续航里程、电池充电时间等方面占据领先地位。
其他汽车巨头也纷纷加大研发投入,争取在技术上不断迎头赶上。
三、品牌地位竞争品牌在电动汽车行业竞争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消费者心目中拥有良好口碑和高品质形象的品牌,通常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特斯拉作为第一家实现电动汽车量产的企业,打造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成为众多消费者追捧的对象。
然而,随着其他厂商的追赶和竞争加剧,品牌地位将面临新的挑战。
传统汽车厂商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试图在电动汽车领域建立自己的品牌优势。
四、价格竞争价格是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成为厂商之间的竞争焦点。
当前,电动汽车的价格仍相对较高,主要原因在于电池成本和相关技术投入。
但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规模效应的逐步形成,电动汽车价格逐渐下降。
同时,政府补贴政策的出台也对降低电动汽车价格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五、销售渠道竞争销售渠道在电动汽车行业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汽车销售商通过与电动汽车厂商合作,开设专卖店和展示厅,加大产品推广和销售力度。
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竞争格局分析摘要:本文从专利的视角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分析,通过对该领域相关的专利文献和非专利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梳理该产业在全球的技术竞争全景、发展趋势等,寻找产业发展和专利数据之间的互动关系,并重点分析了海外技术竞争格局和国内技术发展态势。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二次电池;专利分析1.政策背景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
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来,我国坚持纯电驱动战略取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转型的重要力量之一。
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也面临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产业生态尚不健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等问题,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包括“创新驱动”的四大基本原则,指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支持各类主体合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提出包括“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八大措施,指出“鼓励科研人员开发新能源汽车领域高价值核心知识产权成果”。
为促进新能源汽车领域高价值专利等知识产权成果的产出,有必要对该领域的专利竞争格局情况开展研究分析。
2 专利竞争形势分析为了获得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本文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明专利申请作为统计对象。
以incoPat数据库作为主要检索数据库,对涉及的全球专利申请数据进行文献检索、数据加工、整理和统计分析,本报告的检索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31日。
2.1全球专利申请态势图1 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申请趋势为获得该领域的研发投入及创新产出随时间的发展变化情况,对2000年来全球专利申请量的变化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态势案例研究报告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呈现出竞争激烈的态势。
本文将通过对市场上几家主要新能源汽车生产商的竞争状况进行案例研究,分析其竞争策略和市场地位。
同时,探讨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为其他新能源汽车厂商提供参考意见。
一、案例一:T公司T公司是一家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在电动汽车领域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
T公司通过大规模生产、广告宣传和价格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了较大的份额。
此外,T公司还与多家充电设施供应商合作,提供便利的充电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其竞争力。
然而,尽管T公司在市场份额上占据优势,但其产品线相对较少,仅侧重于小型电动汽车。
这使得在市场需求向中大型电动汽车转移的趋势下,T公司面临市场份额下滑的风险。
因此,T公司应加快研发中大型电动汽车,并与电池厂商合作,提升产品实用性和续航里程,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二、案例二:G公司G公司是一家新能源汽车厂商,专注于研发和生产电池技术领先的混合动力汽车。
G公司通过与多家汽车制造商合作,将其电池技术应用于传统燃油汽车中,实现了节能减排和零排放的目标。
由于其高效的技术应用,G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并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奖励。
然而,G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份额相对较小,主要原因在于其产品价格较高,适应范围有限。
为了提高市场份额,G公司应加强与传统汽车制造商的合作,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性价比。
此外,G公司还应加强营销和宣传,提高消费者对混合动力汽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三、案例三:N公司N公司是一家专门研发和生产纯电动汽车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N公司的电动汽车在市场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青睐。
这主要归功于其长续航里程、高性能电池和出色的设计。
然而,N公司在生产和供应链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产品交付周期较长。
此外,由于N公司在产品研发上投入较少资源,其产品线相对较少,限制了其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大。
纯电动汽车技术专利竞争态势分析报告首先从纯电动汽车技术的专利区域分布情况来看当前的发展现状。
日本区域专利数量领先于其他国家,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专利数量排在日本之后,居于第二,甚至在数量上超过美国专利,而美国、德国和中国在纯电动汽车专利数量上差距并不明显,可以说不分伯仲。
同时可以发现,对于汽车技术领域数百万的专利数据而言,该领域的专利绝对数量较少,这主要是因为纯电动汽车技术的大规模开发刚刚兴起,技术发展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结合趋势图(图2)来看,可以看到,纯电动汽车专利大部分都是在90年代后申请的,之前专利数量不多,而日本专利自1993年数量开始大幅增加,并于1996年达到顶峰,这表明在1993年前后,纯电动车技术实现了突破,而从近年的情况来看,中国和美国专利数量开始增加,特别是中国,专利数量直线攀升,相比之下日本的专利数量已经呈下降的趋势,这表明纯电动汽车技术在中国和美国这两个汽车最大的消费市场的潜力开始显现。
从图3、图4可知,当前纯电动技术主要技术手段为电源管理、电机控制、系统总成、电源类型、驱动系统、传动系统以及其他设备,其中电源管理占据了较大比重。
而纯电动技术相关的功能效果主要集中在稳定可靠、设计合理、安全性好、提高效率、节约能源、精度高、操作方便上,其中稳定可靠和设计合理占了很大的比例。
由此可见当前纯电动汽车技术侧重的是设计制造的合理、安全、可靠性,而汽车各项性能指标的专利不多,研发处于初级阶段。
再结合技术手段的趋势图(图5),可以看到当前电源管理的专利申请量近两年上升势头强劲,是纯电动技术发展中的侧重点和热点所在。
通过上述排名与趋势图的分析,基本上对纯电动汽车的技术与功效的大致情况有了了解,下面进一步通过技术-功效矩阵图,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下图中,横轴表示各技术手段,纵轴表示各功能效果,交叉点数量表示该相应技术手段实现该功能效果的专利数量,该技术点的专利越多,球形越大。
下面是针对电源管理和电机控制这两项技术所做的技术与功效的剖析。
图7 技术手段第二层之电源管理图8 电源管理下各技术手段的发展趋势电源管理专利中数量最多的是电池管理的专利,其次是充电控制的专利,ECU控制、SOC检测、电源布置、能量回收、状态监测的专利也比较多,主要是电池的各种管理控制方法,由此可见,当前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在于电池的管理控制技术,同时可见,电池管理技术不仅是重点,而且是当前研发的热点。
图9 技术手段第二层之电机控制电机控制专利中,数量最多的是电机控制器的专利,其次是转矩控制的专利,再次是斩波器的专利,由此可见,专利主要集中在电机各种控制手段上,这主要是由于电机技术发展比较完善,新式电机数量不多,以完善控制手段提高电机性能的专利居多。
以上方法还可以再继续深入第三层,如果技术特别复杂,还可以有第四层甚至更多。
通过这样一层层抽丝剥茧的分析,能够实现对技术最为透彻的解析,全方位、最准确的掌握技术的各个动向。
下面对纯电动技术方面的主要专利拥有者的情况进行分析。
主要专利拥有者一般是该行业的占据技术优势的企业,往往也是技术先行者以及其它企业的关注对象,对这些专利拥有者进行分析,第一能够使得企业了解其技术动向,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第二能够了解最新技术的发展动向,预测今后的产品路线;第三能够在企业设立项目、进行技术研发时及时绕开专利雷区,规避专利风险。
图10 纯电动汽车相关专利申请排名前12位由图10易见,纯电动汽车排名靠前都是跨国公司,TOYOTA公司排在首位,MITSUBISHI 公司排在第二位,HONDA公司排名第三,前十名中共有九家日本公司,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国的比亚迪排在第七位,众所周知,生产电池是比亚迪早期的主要业务,进入汽车领域也是近几年的事情,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代表,进入该榜单可见其技术研发的实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
图11 纯电动汽车相关专利主要申请人趋势(1-5)由主要申请人的趋势来看,最值得注意的是丰田公司。
MITSUBISHI、HONDA、NISSAN、HITACHI这几家公司虽然专利数量也较多,但其趋势类似,基本较为稳定,且近几年来有下滑趋势。
而丰田公司虽然在1990年以前专利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的专利申请量不多,但1990年以后特别是2003年以后专利申请增加非常明显,远超过其它申请人,从趋势图中可以看到,其自03年之后专利数量一路飙升,几乎呈直线趋势。
其中主要原因可以解读为,一方面,由于纯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之间有部分技术的重叠,因此丰田在其研制混合动力汽车的时候,也已经为进一步的纯电动汽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从丰田在该领域大量申请专利的动作来看,很有可能已经开始在纯电动汽车技术畴进行了专利布局,以期通过技术的垄断独占市场。
这一点应当引起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的重视。
图12 纯电动汽车相关专利主要申请人趋势(6-10)图12中,最值得关注是国比亚迪公司的专利状况。
比亚迪公司以电池技术起家,能够在纯电动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是可以预见的,但其势头之强劲,与世界第一汽车零配件商电装公司相比也不遑多让,并超越了TOSHIBA、SUZUKI等日企,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
从专利申请人的专利地域分布,可以了解其不同的地域性专利战略和所侧重的市场区域。
下面是五个主要申请人的专利区域分布图。
图13 纯电动汽车专利前五位申请人专利布局五家公司在日本的专利申请都居首位,反应了日本企业首先还是立足本国市场,对于海外市场的开拓,不同的公司策略是不同的,TOYOTA公司在全球围布局专利,并且其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的专利数量远远多于其它申请人,其专利布局围最广,值得注意的是TOYOTA在中国申请的专利数量也是这五家公司中最多的;HONDA MOTOR公司在美国申请的专利是这几家公司中最多,相比其国的专利申请量,其美国专利的比例较大,这表明HONDA 十分重视美国市场;MITSUBISHI、NISSAN、HITACHI的专利布局比较类似,美国专利和欧洲专利申请的较多,这说明这些公司目前关注的主要还是欧美市场。
下面对丰田、三菱、本田以及国的比亚迪、清华、北理工、奇瑞这几个主要申请人的技术热点与空白点进行剖析。
先来看丰田公司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手段与功能效果矩阵图。
图14 纯电动汽车技术手段-功能效果矩阵由上图来看,TOYOTA专利主要集中在电机控制实现稳定可靠,电源管理实现安全性好、精度高、设计合理、提高效率、稳定可靠,电源类型实现设计合理,系统总成实现设计合理等技术点上。
图15 纯电动汽车技术手段-功能效果矩阵从上图看,三菱在纯电动汽车技术方面的专利主要集中在电机控制实现安全性好、设计合理、稳定可靠,电源管理实现设计合理,其它设备实现设计合理,系统总成实现设计合理、稳定可靠等技术点上。
图16 纯电动汽车技术手段-功能效果矩阵从本田公司的纯电动汽车功效手段矩阵图来看,其专利集中在电机控制实现稳定可靠,电源管理实现安全性好、精度高、设计合理、提高效率、稳定可靠,电源类型实现安全性好、设计合理、稳定可靠,系统总成实现设计合理几个方面。
国主要申请人来看,最主要的是比亚迪汽车、清华大学、理工大学。
比亚迪居世界第七,显然十分值得重视。
而清华大学、理工大学作为国家863计划的参与者与项目牵头者,其所申请的专利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所提倡的发展方向,具有较高的参考意义。
图17 纯电动汽车技术手段-功能效果矩阵由上图可见,目前比亚迪技术主要集中在传动系统实现设计合理,电源管理实现安全性好、提高效率、稳定可靠,其它设备实现稳定可靠等技术点上。
相比较而言,比亚迪的技术方向与本田更为接近,侧重安全性能的提升。
图18 纯电动汽车技术手段-功能效果矩阵目前清华大学技术主要集中在电池管理实现安全性好,电源类型实现稳定可靠,系统总成实现稳定可靠几个技术点上。
其中实现的稳定可靠的系统总成技术,是值得注意的亮点。
图19 纯电动汽车技术手段-功能效果矩阵理工大学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集中在电池管理实现安全性好、操作方便,系统总成实现稳定可靠等技术点上。
基本与前述申请人的专利相似。
通过以上对各主要申请人的技术热点和空白点的分析,可以看到不同申请人各自的技术特点。
其中丰田占据了纯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的绝对优势,电源管理和电机控制是其最为突出的技术优势;三菱在电机控制方面的专利数量甚至超过了丰田,这是其主要的优势技术;与丰田、三菱不同,本田的技术手段所实现的主要功能是提升安全性能,这给其他企业带来了新的技术研发思路。
从国主要申请人的情况来看,比亚迪的技术方向与本田比较接近,侧重安全性能的提升;清华大学所申请的专利中,稳定可靠的系统总成技术是值得注意的一个亮点;而理工大学的技术分布相对较为平均。
参考这些申请人的各自的专利分布与发展趋势,能够让企业在决定自身技术发展与专利战略时,具有更科学的判断依据。
从上图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纯电动汽车的技术手段主要集中在电源管理、电机控制、系统总成和电源类型中,功能效果集中在、稳定可靠、设计合理和安全性这些方面。
其中,目前侧重的研究方向,电源管理和电源类型主要在于提高稳定性可靠性、整体设计的合理性,以及电源的安全性方面;电机控制主要侧重于稳定可靠,而系统总成技术则较为注重整体设计合理性。
这些都是当前研究的重点热点,亦是企业应当加强关注的点。
同时,这图还反映出当前技术的薄弱点与空白点。
如轻量化、使用寿命等方面也是纯电动汽车技术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从当前的专利技术分布来看,这方面的技术发展还远远不够。
同时,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传动系统方面都没有大的突破,对于研发实力较强的企业,可以考虑从这些技术的薄弱点与空白点入手,在这些方面取得在纯点的领域的基础专利。
对于以上所分析的技术,还可以更进一步,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下面是针对电源管理和电机控制这两项技术所做的技术与功效的剖析。
以上是纯电动汽车的主要技术及申请人的情况,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引证分析与同族专利的分析,来确定该技术领域的重点技术,并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分析,确定该重点技术的是否可以为企业所用。
科技文献中经常出现引用其他文献的情况,专利引证与之相似,是指在一件专利中引用其他专利的情况,一般说来,被引用的专利多是基础专利,一条专利被引用的次数越多,专利越重要。
而同族专利是指具有共同优先权的由不同国家或国际专利组织多次申请、多次公布或批准的容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组专利文献。
一般是申请人根据自身需要所进行的专利布局所形成的。
可以说,专利引证是他人对该项技术的重视程度,同族专利是申请者自身对技术的重视程度。
显而易见,若一项技术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则其被引证次数和同族专利数都是较为可观的。
以一项名为“Battery Charging And Transfer System For Electrically Powered Vehicles”的专利为例,该专利的专利号为US5951229,属于纯电动技术中的电源管理技术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