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学复习题201504
- 格式:doc
- 大小:100.00 KB
- 文档页数:10
第一章绪论一、概念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营养元素、肥料ﻭ二、回答题1、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有何重要作用?ﻭ2、植物营养学得主要研究领域有哪些?ﻭ3、植物营养学得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第二章植物得营养成分一、回答题1、判断必需营养元素得依据就是什么?ﻭ2、目前发现得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哪些?按其在植物体内含量多少可划分为哪几类?3、肥料三要素指哪些元素?为什么?4、什么就是营养元素得同等重要性与不可替代律?对生产有什么指导作用?5、什么就是有益元素与有毒元素?ﻭ第三章植物对养分得吸收与运输一、概念1、自由空间2、生物膜3、截获4、质流5、扩散6、主动吸收7、被动吸收8、根外营养9、根外追肥10、短距离运输11、长距离运输12、养分得再分配与再利用13、养分协助作用14、养分拮抗作用二、填空题1、植物吸收养分得器官有( )、()。
2、植物根系吸收养分得途径就是( )→( )→( )→( )。
3、植物根系吸收养分最活跃得部位就是( ),吸收养分最多得部位就是( )。
4、根系可吸收利用得养分形态有( )、()与( )。
5、土壤养分向根系迁移得方式有( )、( )与( ),其中( )就是长距离内补充养分得主要方式,其动力就是( );( )就是短距离内运输养分得主要方式,其动力就是( )。
6、根系吸收无机养分得方式有( )与( )。
7、根系吸收有机养分得机理有( )、( )与( )。
8、影响植物吸收养分得外界环境条件有()、()、()、( )、( )、()与( )。
9、离子间得相互作用有( )与( )。
三、回答问题1、根系主要靠什么部位吸收养分?在生产实践将肥料施在什么位置较好?为什么?ﻭ2、土壤养分向根系迁移得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分别就是什么?3、根系吸收养分得方式有哪些?其特点与区别就是什么?4、植物茎叶吸收养分得途径有哪些?5、影响植物吸收养分得外界条件有哪些?生产实践中应如何调控环境条件以促进植物对养分得吸收?6、根系吸收得养分有哪些去向?7、根外营养有什么优点?为什么它只能作为根部施肥得一种补充?8、养分在植物体内得运输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分别就是什么?9、论述养分在植物体内循环、再分配得意义?10、根据养分在植物体内再分配与再利用能力可将植物营养元素分为哪几类?分别与缺素部位有什么关系?ﻭ第四章植物营养特性一、概念ﻭ1、植物营养性状2、基因3、基因型4、表现型ﻭ5、基因型差异6、植物养分效率7、肥料农艺效率8、肥料生理效率9、相对产量10、施肥增产率11、养分吸收效率12、养分运转效率13、养分利用效率14、植物营养期15、作物营养阶段性16、作物营养连续性ﻭ17、作物营养临界期18、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19、根系阳离子交换量(CEC) 20、根际21、菌根22、根长23、根密度24根/冠比25、根际效应26、高效植物与耐性植物27、遗传力28、根系活力二、简答论述ﻭ1、试述研究植物营养遗传特性得意义。
植物营养学2015年试题一、名词解释1.钙调蛋白:一种由148个氨基酸组成的低分子多肽,能够和2+可逆地结合,参与植物的生长调节,对植物体内多种酶起活化作用,被称为细胞内的第二信使;2.离子泵:一种特殊的膜运输蛋白,能驱使特定的离子逆电化学梯度穿过质膜,同时消耗形成的能源,属于主动运输。
3.共质体:由细胞的原生质(不包括液泡)组成,通过胞间连丝联系起来的整体称为共质体4.营养临界期:是指营养元素过少或过多或营养元素间不平衡,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明显不良影响的那段时间;5.生理酸性盐:植物根系从溶液中选择性的吸收离子后使溶液酸度增加的盐类二、选择题1.植物筛管运输的主要物质( D )A.葡萄糖B.果糖C.麦芽糖D.蔗糖2.下列哪些器官可称为可逆库( A )A.块根和块茎B.叶鞘和茎杆C.种子D.果实3.与植物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密切的矿质元素( C )和和和和4.剪去枝上的一部分叶片,保留下来的叶片其光合速率( A )A.有所增强B.随之减弱C.变化不大D.无规律变化5.光合放氧反应不可缺少的元素是( B )6.对花粉萌发具有显著促进的元素( D )7.下列哪种元素在禾本科植物含量很高,特别是集中在茎叶的表皮层细胞,可增强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和抗倒伏( D )A.硼B.锌C.钴D.硅8.果树的小叶病和丛叶症是由于缺乏元素( A )9.植物体内P分布不均,下列哪种器官含P量相对较少的( D )A.茎的生长点B.果实和种子C.嫩叶D.老叶10.用植物燃烧后的灰分和蒸馏水配成溶液培养同种植物的幼苗,不久后出现缺锌症,如果在培养液加入下列哪些盐分会恢复正常( B )A.磷酸盐 B.硝酸盐 C.硫酸盐 D.碳酸盐11.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离子进入植物细胞内,需要依次经过( B )①交换吸附②扩散③主动运输④质流A.④①③B.②①③C.①②③D.②④③12.对绿色植物自身来说,制约其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因素有( D )①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弱②根细胞内细胞液浓度③植物蒸腾作用④物种自身遗传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把用培养液培养的黄瓜,从光下移到暗处,黄瓜对水的吸收减少,而同一时间对K的吸收有所增强,这说明( B )A.矿质元素的吸收随水分而被吸收B.矿质元素的吸收和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C.光能抑制的吸收D.光对水分的吸收有直接促进作用14.为确定某种元素是否为植物所必须,用缺少该元素的营养液进行培养,应该( D )A.以土壤为基质盆栽,加上述营养液B.大田种植,浇上述营养液C.以沙土为基层,加上述营养液D.加上述营养液,不用任何基质15.植物体内有机质移动的方向( C )A.能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不能往相反方向移动B. 能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也能从低浓度移向高浓度C.远距离运输,能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也能从低浓度移向高浓度D.转移方向无规律三、填空题1.植物体内酰胺合成酶的意义:存储氮素,消除氨毒害;2.固氮酶是由钼铁还原蛋白和铁氧还原蛋白构成的;3.矿质元素对合成作用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因为N和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是希尔反应放氧所必须,而电子传递体中的色素含有, 质蓝素含有;4.植物体内某些元素缺乏后,将出现一些典型症状,如番茄缺出现脐腐病,菠菜缺 B 出现花而不实;5.下图中A图与B图曲线图解分别说明不同温度以及吸氧浓度对于根系吸收K、H的影响图 A图B(1)图A表示不同温度对大麦根系吸收K、4+影响,温度高低对植物的吸收离子量有重要影响;(2)图B根吸收K、4+离子的吸收量增加,同时糖的浓度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随氧压增加;(3)产生图B曲线的原因:根吸收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在酶的协助下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糖产生能量(4)在两图中均可看到,当温度和氧分压等条件相同时,根细胞对钾离子和铵根离子的吸收量还是不同,这种吸收量上的差异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四、简答题1.简述氮的生理功能及其缺素症状答:氮的营养功能①蛋白质的重要组成②核酸、核蛋白的成分③叶绿素的组成元素④酶的组成缺氮症状:叶片缺绿甚至黄化,生长缓慢,植株矮小(首先表现在老叶)2.简述植物缺铁症状以及其反应机理答:缺铁症状:缺铁时老叶保持绿色,新叶脉间失绿而黄化,但叶脉仍保持绿色,缺铁严重时,整个叶片失绿甚至完全变白并可出现坏死斑点,严重时可导致植株死亡生;植物缺铁的反应机理①机理Ⅰ植物:包括双子叶和非禾本科植物;根系分泌使土壤酸化,以提高铁的有效性;向根外分泌酚类等螯合剂;根皮层细胞原生质膜产生3+还原酶;②机理Ⅱ植物:禾本科植物;根细胞合成与释放铁载体,铁载体把3+运输入根细胞3.简述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微生物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答:根系分泌物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①增加土粒与根系的接触面积②对难溶性养分有活化作用③增加土壤团聚体结构的稳定性,改善根际养分缓冲性能根际微生物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①改变根系形态,增加养分吸收面积②活化与竞争根际养分③改变氧化还原条件④菌根与土壤养分有效性4.如何理解离子吸收“饱和效应”和“离子竞争性抑制”两现象是离子跨膜运输的载体学说的有力证据?答:载体学说认为载体是能选择性地携带离子通过植物细胞膜的结合蛋白或通透酶。
植物营养学试题(1)一、填空:(每题1分,计20分)1、目前国内研制得二大类缓效氮肥就是(合成有机氮肥 )与(包膜氮肥 )。
2、玉米白芽症就是缺乏元素(锌 )。
3、需硫元素较多得作物主要有(十字花科 )科与(百合科 )科。
4、尿素最适宜作叶面喷肥,因为尿素具有(分子小易透过膜),(中性有机分子不损伤叶片),(湿润叶片时间长 )等优点。
5、具有调节原生质胶体水合度得主要营养元素就是(钙 )与(钾 )。
6、磷肥按其溶解状况可分为(水溶性),(弱酸溶性),(难溶性)。
7、在堆肥过程中,初期要创造较为(好气 )得条件,为(升温 )并(分解 ),后期要创造较为(厌气 )得条件,利于(保肥 )与(腐殖质形成 )。
8、新开垦得沼泽土最易缺乏得元素就是(铜 )。
二、选择(每空1分,计10分)1、下列哪种元素对水稻有特殊作用( B )A、钠B、硅C、钛D、钴2、下列哪种肥料就是生理酸性肥料( C )A、尿素B、硝酸钠C、硫铵D、硝铵3、水稻移栽后返青慢,出现僵苗就是缺少元素( A )A、硫B、氮C、钙D、锰4、在哪种pH 条件下,土壤磷不易被固定( A )A、6、0-6、5B、7、5-8、0C、<5、0D、>8、05、施用哪种氮肥最易引起土壤板结( C )A、尿素B、碳铵C、氯化铵D、硝铵6、小麦不稔症(不结粒)就是缺少元素( A )A、硼B、锌C、铁D、钼7、作物幼叶粘化,弯曲就是缺少哪种元素( A )A、钙B、钾C、硫D、镁8、下列哪种肥料就是生理碱性肥料( B )A、尿素B、硝酸钠C、硫铵D、硝铵9、秋季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哪种氮肥效果最佳( D )A、硫铵B、尿素C、硝铵D、石灰氮10、甜菜心腐病就是缺乏元素( B )A、镁B、硼C、铁D、钠三、解释概念:(每题3分,计24分)1、晶格固定态铵;被2:1型粘土矿物晶格所固定得矿化铵与施入得铵2、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某种养分缺少或过多时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最大得时期3、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数量最少得养分控制4、鳌合态微量元素肥料;将鳌合剂与微量元素鳌合后所制成得微量元素肥料5、混成复合肥;几种单质肥料机械混合而成得复合肥料6、离子间得拮抗作用;在溶液中一种养分得存在抑制另一种养分得吸收7、磷得等温吸附曲线;土壤固相表面吸附得磷与其接触得液相磷,在恒温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所存在得磷浓度间得关系曲线8、土壤供氮能力: 指当季作物种植时土壤中已积累得氮与在作物生长期内土壤所矿化释放得氮量总与四、简答题:(计26分)1、铵态氮肥深施为什么能提高氮肥利用率? (5分)土壤对铵得吸附,减少氨得挥发与硝化作用,防止硝态氮得淋失与反硝化脱氮,深施有利于根系下扎,扩大根得营养面积,深施有利于增加铵在土壤中得扩散面积,增加根得吸收机会2、土壤养分迁移得主要方式及影响因素? (5分)截获,质流,扩散。
植物营养学试题(1)一、填空:(每题1分,计20分)1、目前国内研制的二大类缓效氮肥是(合成有机氮肥)和(包膜氮肥)。
2、玉米白芽症是缺乏元素(锌)。
3、需硫元素较多的作物主要有(十字花科)科和(百合科)科。
4、尿素最适宜作叶面喷肥,因为尿素具有(分子小易透过膜),(中性有机分子不损伤叶片),(湿润叶片时间长)等优点。
5、具有调节原生质胶体水合度的主要营养元素是(钙)和(钾)。
6、磷肥按其溶解状况可分为(水溶性),(弱酸溶性),(难溶性)。
7、在堆肥过程中,初期要创造较为(好气)的条件,为(升温)并(分解),后期要创造较为(厌气)的条件,利于(保肥)和(腐殖质形成)。
8、新开垦的沼泽土最易缺乏的元素是(铜)。
二、选择(每空1分,计10分)1、下列哪种元素对水稻有特殊作用( B )A、钠B、硅C、钛D、钴2、下列哪种肥料是生理酸性肥料( C )A、尿素B、硝酸钠C、硫铵D、硝铵3、水稻移栽后返青慢,出现僵苗是缺少元素( A )A、硫B、氮C、钙D、锰4、在哪种pH 条件下,土壤磷不易被固定( A )A、6.0-6.5B、7.5-8.0C、<5.0D、>8.05、施用哪种氮肥最易引起土壤板结( C )A、尿素B、碳铵C、氯化铵D、硝铵6、小麦不稔症(不结粒)是缺少元素( A )A、硼B、锌C、铁D、钼7、作物幼叶粘化,弯曲是缺少哪种元素( A )A、钙B、钾C、硫D、镁8、下列哪种肥料是生理碱性肥料( B )A、尿素B、硝酸钠C、硫铵D、硝铵9、秋季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哪种氮肥效果最佳( D )A、硫铵B、尿素C、硝铵D、石灰氮10、甜菜心腐病是缺乏元素( B )A、镁B、硼C、铁D、钠三、解释概念:(每题3分,计24分)1、晶格固定态铵;被2:1型粘土矿物晶格所固定的矿化铵和施入的铵2、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某种养分缺少或过多时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的时期3、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数量最少的养分控制4、鳌合态微量元素肥料;将鳌合剂与微量元素鳌合后所制成的微量元素肥料5、混成复合肥;几种单质肥料机械混合而成的复合肥料6、离子间的拮抗作用;在溶液中一种养分的存在抑制另一种养分的吸收7、磷的等温吸附曲线;土壤固相表面吸附的磷与其接触的液相磷,在恒温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所存在的磷浓度间的关系曲线8、土壤供氮能力: 指当季作物种植时土壤中已积累的氮和在作物生长期内土壤所矿化释放的氮量总和四、简答题:(计26分)1、铵态氮肥深施为什么能提高氮肥利用率?(5分)土壤对铵的吸附,减少氨的挥发和硝化作用,防止硝态氮的淋失和反硝化脱氮,深施有利于根系下扎,扩大根的营养面积,深施有利于增加铵在土壤中的扩散面积,增加根的吸收机会2、土壤养分迁移的主要方式及影响因素?(5分)截获,质流,扩散。
第一章本章复习题:1.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和的规律,以及植物与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2. 肥料具有、和等作用。
3. 李比希创立的学说,在理论上否定了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养的本质是;在实践上,促进了和的发展,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 根据李比希的养分归还学说,今后归还土壤养分的方式应该是。
5. 最小养分律告诉我们,施肥应该。
6. 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和。
第八章1. 氮素是植物体中、、、等的组成成分。
2. 植物吸收的氮素以形态的和为主,也可以吸收少量形态的氮。
3. 旱地植物吸收NO3- 以吸收为主,被吸收的NO3-在同化之前,必需先还原为。
4. 植物在吸收NH4+时,会释放等量的,因此,介质的pH值将会。
5. 酰胺具有、、等作用。
6. 植物的喜铵性和喜硝性是由和共同决定的。
7. 植物在营养生长期缺氮通常表现为。
6. 植物的喜铵性和喜硝性是由和共同决定的。
7. 植物在营养生长期缺氮通常表现为。
8. 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在特性方面有何区别?9. 请用连线为如下植物选择一种适宜的氮肥:水稻烟草马铃薯甜菜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钠硝酸铵10. 尿素属形态的氮肥,施入土壤后,大部分的尿素会在的作用下为铵态氮和二氧化碳。
而铵态氮又会进一步氧化为,从而影响尿素的肥效。
11. 尿素作根外追肥施用时,浓度宜在范围,肥料中缩二脲的含量不能大于。
12. 长效氮肥可分为和两大类。
13. 怎样测定氮肥利用率?我国的氮肥利用率约为多少?14. 如何根据气候条件合理分配氮肥?15.如何根据土壤肥力条件合理分配氮肥?16. 如何根据作物需肥特性合理分配氮肥?17. 如何根据氮肥特性合理分配氮肥?18. 怎样估算氮肥的用量?目前氮肥适宜用量的范围是多少?19. 为什么提倡氮肥深施?具体如何实施?20. 氮肥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有什么好处?21. 为什么氮肥要与磷肥或钾肥配合施用?第九章本章复习题:1. 钾素通常被称为作物的( )(A.有益元素;B.品质元素; C.生命元素)。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植物营养肥料矿物质营养学说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二、填空1、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2、肥料具有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和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等作用。
3、肥料按组分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按来源分为农家肥和商品肥;按主要作用分为直接肥和间接肥;按肥效快慢分为速效肥和迟效肥。
4、海尔蒙特于1640年,在布鲁塞尔进行了著名的柳条试验。
5、李比希是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国际公认的植物营养科学的奠基人。
6、英国洛桑农业试验站是由鲁茨在1843年创立的。
7、李比希创立的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在理论上否定了腐殖质营养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养的本质是矿物质营养;在实践上,促进了化肥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8、根据李比希的养分归还学说,归还土壤养分的方式应该是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
9、最小养分律告诉我们,施肥应有针对性,应合理施用。
10、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生物田间试验法、生物模拟法、化学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核素技术法和酶学诊断法。
三、简述题:我国肥料资源有何特点?肥料利用存在什么问题?第二章大量营养元素1、名词解释(1)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2)营养元素间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律(3)营养元素间的相互相似作用(4)活性氧2、填空题(1)一般新鲜植物含有70%-95%的水分,5%-30%的干物质。
干物质中绝大部分是有机质,约占干物质重的90%-95%;矿物质只有5%-10%左右,也称为灰分。
(2)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16种,根据质量分数的高低,将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分为大量营养元素、中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
氮、磷和钾被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
(3)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
(4) 作物缺氮时,叶色转淡,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症状首先出现在下部叶子,而后逐渐向上蔓延。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植物营养学复习题绪论小结:1、植物营养学含义;2、施肥在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3、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李比希的矿质营养学说、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的内容)第一章(植物营养与根际)1. 影响植物体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因素主要是和。
2.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判断标准可概括为性、性和性。
3.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种,其中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或肥料三要素。
4.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和。
5.植物的有益元素中,对于水稻、对于甜菜、对于豆科作物、对于茶树均是有益的。
6.植物吸收养分的全过程可人为地分为、和等三个阶段。
7.土壤中的养分一般通过、和等三种途径迁移至植物根系表面。
8. 被动吸收和主动吸收的区别在于: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代谢能量选择性被动吸收主动吸收9.我们学过的主动吸收的机理有和。
10.植物吸收有机态养分的意义在于。
11. 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因素包括、、、、和等。
12. 介质中的离子间存在着作用和作用,从而影响着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13.植物需肥的关键时期有和。
14. 植物叶部吸收养分的途径有和。
15. 影响叶部营养的因素有、、、和等。
16.养分的横向运输是指养分沿根的、、,最后到达中柱的过程。
17. 养分的短距离运输可通过和等2种途径进行。
18.养分通过横向运输从外部介质到达中柱的木质部导管至少穿过原生质膜次。
19.养分的纵向运输是指养分沿向上,或沿向上或向下迁移的过程。
20. 养分在植物的木质部导管与导管周围的薄壁细胞之间存在着和的相互关系。
2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在轫皮部中的移动性与其再利用程度大小有关,如的移动性较强,故其再利用程度也较大,缺素症会先在出现;而是最难移动的元素,故其再利用程度很小,缺素症会先在出现。
22.在植物体内,较强的养分可通过和在植物的地上部和根部之间循环移动。
23.养分的再利用经历了从的过程。
24.植物根系的类型丛整体上可分为和。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植物营养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营养元素:植物体用于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完成生命周期所需的化学元素.2、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3、必需营养元素:对于植物生长具有必需性、不可替代性和作用直接性的化学元素.4、有益元素:某种元素并非是植物必需的,但能促进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5、被动吸收:不需要代谢能的扩散作用,离子吸收运动的方向顺电化学势梯度.6、扩散作用:分子或离子顺化学势或电化学势梯度转运的现象.带电离子的扩散取决于电化学梯度;分子的扩散则取决于化学势梯度.7、协助扩散:分子或离子经细胞膜转运机构(通道蛋白、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的转运现象. 8、主动吸收:需要代谢能、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的离子转运.9、截获:养分在土壤中不经过迁移,而是根系生长过程中,直接从与根系接触的土壤颗粒表面吸收养分.10、质流: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根系吸水造成根表土壤与土体之间出现明显的水势差,土壤水分由土体向根表流动,土壤溶液中的养分随着水流向根表迁移.11、扩散:当根系截获和质流不能向植物提供足够的养分时,在根系表面出现一个养分耗竭区,使得土体与根表产生了一个养分浓度梯度,养分就沿着这个养分浓度梯度由土体向根表迁移,这就是养分的扩散作用. 12、拮抗作用:是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作用, 13、协助作用:是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根系对另一些离子的吸收.14、营养临界期:是指植物生长发育的某一时期,对某种养分要求的绝对数量不多但很迫切,并且当养分供应不足或元素间数量不平衡时将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15、最大效率期:在植物生长阶段中所吸收的某种养分能发挥起最大效能的时期. 16、根外营养:植物除可从根部吸收养分之外,还能通过叶片(或茎)吸收养分.17、矿质养分的再利用:植物某一器官或部位中的矿质养分可通过韧皮部运往其它器官或部位,而被再度利用. 18、趋肥性:根系的生长和分布在施肥点周围或有机肥周围,根系密集,而在养分缺乏的地方根系较少. 19、有机肥料:天然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或发酵而成的一类肥料.20、硝化作用:土壤中的NH4+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由微生物转化为NO3-的过程.21、反硝化作用:土壤中的NO3-在通气不良好的条件下由微生物转化为气态N损失的过程. 22、氨挥发:氨自土表或水面(水田)逸散到大气造成氮素损失的过程. 23、氮肥利用率:作物吸收的肥料N量占所施肥料中总N量的百分率.24、非专性吸附在酸性条件下,有些黏土矿物,或铁、铝胶体表面质子化后带正电荷,而吸附磷酸根等阴离子. 25、专性吸附:铁、铝氧化物及其水化氧化物对磷的吸附. 26、复混肥料:时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养分的肥料. 27、混成肥料:由几种单元肥料或单元肥与复合肥经加湿造粒而成的肥料.28、掺合肥料(BB肥):由几种颗粒大小较一致的单元肥料或复合肥料经简单混合而成. 29、有机肥料:是农村中就地取材,就地积制的自然肥料的总称.30、厩肥:家畜粪尿和各种垫圈材料混合积制而成的肥料.31、堆肥:是以作物秸秆为主,掺入人、畜粪尿积制而成的肥料.32、沤肥:利用作物秸秆等废弃物加入人畜粪尿沤制而成的肥料.33、植物营养的连续性: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连续不断地从外界吸收养分,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36、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的高低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所制约.37、限制因子律:增加一个因子的供应,可以使作物生长增加.但在遇到另一个生长因子不足时,即使增加前一个因子,也不能使作物增产,直到缺少的因子得到满足,作物产量才能继续增长.38、报酬递减律:在技术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作物的总产量是增加的,但单位施肥量的增产量却是依次递减的.39、肥料效应函数:在配方施肥过程中,作物产量与施肥量之间存在着一种数量依变关系,表达这种关系的数学方程称. 40、肥料效益的边际分析:研究作物配方施肥过程中肥料投入成本与产品产出利润变化规律的一种经济效益. 二、填空题1.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7种.水稻除了需要所有植物都必需的元素外,还需要硅.13 2.土壤中养分向根部迁移的途径有截获、质流、扩散三种形式.313.作物营养临界期大多发生在幼苗期,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大多发生在生长最旺盛和形成产量的时期.3584.土壤酸、碱性影响作物根系对养分吸收,在酸性环境,植物吸收阴离子较多;在碱性环境,吸收阳离子较多.(在酸性环境下植物会更多的吸收阴离子,同时抑制阳离子吸收,放出OH ,使环境向中介点移动.在碱性环境中更多吸收阳离子,抑制阴离子交换,向外放出较多H,同样使外部环境向中性移动.这也明确解释出植物的逆境抗性,突出适应性,说明了植物吸收物质是溶液PH变化的原因.)5.根系吸收养分的主要形态是水溶性离子.23 696.根系吸收养分最多、最快的部位是根毛区 .33 7.植物吸收氮的形态主要是硝态氮、铵态氮.107 8.目前化学氮肥的利用率一般为20-50%左右.1339.影响碳酸氢铵挥发的因素有温度、含水量和结晶粒度.12710.在中性和微碱性土壤上,长期大量施用硫酸铵有形成较多的硫酸钙,使土壤板结.128 11.尿素(酰胺态氮肥)比其它氮肥更适合于作根外追肥.131 12.施用碳酸氢铵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是深施.12713.在石灰性土壤上,由于有足够的碳酸钙存在,因此在这种土壤上长期施用硫酸铵不会增加土壤酸性.128 14.不宜作种肥的氮肥是碳酸氢铵、氯化铵、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127 129 13013115.施入土壤中的氮素,其损失部分的去向是铵态氮的挥发、硝态氮的淋失及其反硝化作用脱氮、地表径流.133 16.植物吸收磷的主要形态是正磷酸盐.142 17.过磷酸钙的利用率一般为10-20%.18.在油菜一水稻或绿肥一水稻轮作中,磷肥的重点应分配在油菜、绿肥作物上.160 19.钙镁磷肥宜选择酸性土壤施用154.20.过磷酸钙的有效性与土壤酸碱性关系密切,一般土壤反应在微酸性至中性范围内,相对有效性最高.153 21.钾在植物体内存在的形态主要是K2O.+-22.影响土壤固定钾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粘土矿物种类.178 23.草木灰中钾的主要形态是K2CO3.24.在干旱年份,常出现棉花红叶茎枯病,这是缺钾元素.25.在植物体内已知有60多种酶需要一价阳/钾离子来活化.168 26.氯化钾中氧化钾的含量是≥60%.181 27.硫酸钾中氧化钾的含量是 50-52%.182 28.草木灰高温燃烧,钾的有效性低.18429.钙与细胞膜的透性有关,缺钙时质膜的透性增加.233 30.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主要以难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形态存在. 31.植物吸收的硼形态是硼酸(H3BO3).19032.常作根外追肥的硼肥有硼砂、硼酸.196(叶面喷施) 33.常作根外追肥的锌肥有硫酸锌.20434.容易产生锰毒害的是强酸性质土壤和淹水条件土壤.22035.豆科作物缺钼(Mo)营养元素时,瘤很少而固氮能力减弱.21336.缺锌使植株矮小、叶小节间短、呈簇生状,因缺锌不能合成色氨酸.198 37.植物吸收锌的形态是Zn.197 38.植物吸收钼的形态是 MoO4.21339.复混肥有效养分含量的表示法用阿拉伯数字,并按N-P2O5-K2O顺序标出N、P2O5、K2O在复混肥料中所占的百分率.252 40.掺合复合肥可以克服化合复合肥养分比例固定的缺点.251 41.从养分看复合肥的优点是性质稳定.25142.目前克服化合复合肥养分比例固定的缺点可以用单质肥料调节.266 43.总养分含量≥30%为中浓度复合肥.25244.三元肥料总养分含量 25-30%,为低浓度复合肥.25245.为了克服复合肥的缺点,今后研究适合当地不同土壤,作物要求的专用型复合肥品种.252 46.对一般土壤和作物,可选用通用型的三元复合肥料.252 4.人粪尿因含氮多相对磷、钾少,常作氮肥施用.270 48.新鲜人尿中有机态氮的主要形态是尿素.28349.人粪尿贮存的目的是人粪尿中大量有机态养分要分解(贮存腐熟)后才易被作物吸收;杀死粪便中的病菌、虫卵.284 50.人粪尿加入石膏的作用主要是稳定氮素.(人粪尿里添加石膏,石膏中蕴含的硫酸钙与人粪尿中的氨发生化学反应,能生成硫酸铵,从而起到稳定氮素的目的.) 51.从马粪性质看是属于热性肥料.288 52.从牛粪性质看是属于冷性肥料.28753.新鲜牲畜尿比人尿中的有机态氮较难分解,主要牲畜尿含尿酸形态的氮较多.284-89 54.腐熟人粪尿中氮素形态是碳酸铵,氨基酸、氨、CO2、有机酸、碳酸、甲烷.284 55.复杂的有机物质经微生物作用分解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的过程称生物降解.56.由有机物的矿物质化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再通过某些微生物的作用合成为比原来更复杂的腐殖质称为腐殖化2-2+过程.57.豆科植物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是由于它们能与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31758.豆科绿肥增施磷肥的作用是调节土壤中N/P比值,协调土壤氮、磷供应,从而充分发挥绿肥的肥效,提高后茬作物产量.33959.C/N比值是植物性物质分解时,对提供土壤有效氮的重要指标. 60.堆肥材料的含水量应掌握在最大持水量60-70%.30661.堆肥中加入石灰的作用是中和酸性物质调节pH和促进微生物分解活动.30662.现代农业化学的奠基人是李比希,提出了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归还学说和最小养分律三个学说.4 63.肥损失的途径有挥发、固定、淋湿等.64.为了满足作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要求,作物全生育期需要在不同时间采用不同方式施肥,这些施肥方式有基施、种施、追施.(播种前结合土壤耕作施肥; 播种同时施肥;在植物生长发育期间施肥.)65.缺钙时,番茄出现脐腐病,苹果出现苦痘病;缺硼时,油菜“花而不实”,花椰菜出现褐心病.191、193 66.复合肥料发展趋势是浓缩化、复合化、液体化、缓效化和专用化.67.配方施肥是指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68.目前农业生产中经常施用的磷肥或含磷肥料有水溶性:过磷酸钙、冲过磷酸钙、氨化过磷酸钙,弱酸性:钙镁磷肥、钢渣磷肥、沉淀磷肥、脱氟磷肥,难溶性:磷矿粉、鸟类磷矿粉、骨粉,施用的硼肥有硼酸、硼砂、制硼酸后的残渣.151 19669.最适合做叶面肥的氮肥是酰胺态氮肥[尿素CO(NH2)2].13170.养分离子向根表迁移的方式有截获、质流、扩散.31 71.作物缺钾首先表现在老叶,而缺硼首先表现在新叶.36272.硝态氮被根系吸收后,在植物体内经过硝酸还原酶的作用,转化为NH3,才能进一步同化为氨基酸和蛋白质,其中该酶含有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钼作为辅基才具有活性.21373.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有2个时期对作物营养最为关键,这2个关键时期是营养临界期和营养最大效率期. 74.常见的有机肥有:粪尿肥、堆沤肥、绿肥、杂肥.75.植物吸收磷营养的形态是正磷酸盐、吸收铁的形态是硫酸亚铁.76.影响植物根系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有养分浓度、温度、光照强度、土壤水分、通气状况、土壤pH值、养分离子的理化性质.77.作物吸收NH4使根际变酸,吸收 NO3使根际变碱.(填“酸、碱”)78.氮肥种类很多,根据其形态可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和缓效氮肥等. 三、问答题:1、植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1)阐明植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具体过程;(2)体内营养物质运输、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3)施肥手段:良好生长环境(4)植物遗传特性手段: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 2、说说确定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 答;三条标准(1)必要性:缺少这种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2)不可替代性:缺少这种元素后,植物会出现特有+-的症状,而其它元素均不能代替其作用,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会减轻或消失.(3)直接性:这种元素是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 3、叶面营养有何优缺点:答优点:叶面施肥见效快,效率高,可防止养分在土壤中被固定,并可同时施用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在作物生长期间缺乏某种元素,叶面喷施可弥补根系吸收养分的不足;在土壤养分有效性较低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叶面施肥通常是一种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有效途径.缺点:肥效短暂,每次施用养分总量有限,又易从疏水表面流失或被雨水淋洗;有些养分元素(如钙)从叶片的吸收部位向植物其它部位转移相当困难,喷施的效果不一定好.4、根际微生物的作用是什么?答:(1)改变根系形态,增加养分吸收面积;(2)活化与竞争根际养分; (3)改变氧化还原条件;(4)菌根与土襄养分有效性.5、铵态氮肥的共同特性是什么?答:(1)铵态氮肥易被土壤胶体吸附,部分进入粘土矿物晶层. (2)铵态氮易氧化变成硝酸盐.(3)在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损失.(4)高浓度铵态氮对作物容易产生毒害; (5)作物吸收过量铵态氮对钙、镁、钾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6、硝态氮的共同特性是什么?答:(1)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较快.(2)NO3-N吸收为主吸收,作物容易吸收硝酸盐(3)硝酸盐肥料对作物吸收钙、镁、钾等养分无抑制作用.(4)硝酸盐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不能被土壤胶体所吸附.(5)硝酸盐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成气体状态(NO、N2O、N2),从土壤中逸失. 7、钾对作物产品质量的作用主要有哪些?答:①能促使作物较好地利用氮,增加蛋白质的含量,并能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②使核仁、种子、水果和块茎、块根增大,形状和色泽美观;③提高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增加果实中VC含量;④加速水果、蔬菜和其他作物的成熟,使成熟期趋于一致;⑤增强产品抗碰伤和自然腐烂能力,延长贮运期限;⑥增加棉花、麻类作物纤维的强度、长度和细度,色泽纯度.8、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主要有哪些?答:(1)根据气候条件合理分配和施用氮肥;(2)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和施用氮肥;(3)根据氮肥特点合理分配和施用氮肥;(4)根据作物种类、品种特性合理分配和施用氮肥;(5)氮肥深施; (6)与有机肥、磷、钾肥配合施用;(7)与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配合施用. 9、普通过磷酸钙在施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过磷酸钙集中施用在固磷能力强的土壤上,减少磷与土壤的接触,增加与根系的接触;利于磷的扩散与吸收.常用的方法有沟施、穴施、苗床施肥、带状施肥等.(2)过磷酸钙与有机肥配合施用;(3)在强酸性土壤上,施肥前,用石灰中和土壤酸性.(4)根外施肥. 10、提高土壤磷肥利用率的途径?答:(1)根据作物及轮作制度合理施用磷肥;在水旱轮作中,重点在旱作;在小麦-玉米轮作中,重点在小麦;磷肥优先施用在敏感作物上(2)根据土壤条件合理施用磷肥,磷肥首先施用在缺磷土壤上;水溶性磷肥施用在石灰性和中性土壤上;弱酸溶性磷肥和磷矿粉施在酸性土壤上(3)磷肥与有机肥、氮肥、钾肥配合施用(4)提高磷肥施用技术: 在固磷能力强的土壤上,采取集中施肥技术,在固磷能力弱的土壤上,采取分散施肥的方法. 11、钾在植物中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答:(1)维持细胞膨压,促进植物生长;(2)调节气孔的运动;(3)提高酶活性;(4)、促进光合作用和同化物的运输;(5)钾。
考试题型及分值一、名词解释,2分×5=10分二、判断题,1分×10=10分三、单项选择题,1分×10=10分四、简答题,6分×5=30分五、分析题,10分×2=20分(可以是对别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也可以是几种观点的辨析,还可以是实验数据分析)六、论述题,10分×2=20分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说明植物营养与合理施肥的关系及施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答:植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植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具体过程,以及体内营养物质运输、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施用肥料手段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或通过改良植物遗传特性的手段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从而达到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促进作物增产2、改善农产品的外观品质及营养品质3、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4、增加植被覆盖度,促进牧业发展5、促进植物生长,改善生态环境2、叙述“矿质营养学说”、“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的内容和对指导施肥的意义。
1、矿质营养学说:植物最初的营养物质是矿物质,而非腐殖质。
2、养分归还学说:由于人类在土地上种植作物并把这些产物拿走,就必然会使地力逐渐下降,从而使土壤所含的养分将会愈来愈少。
因此,要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拿走的全部东西,为了增加产量就应该向土壤施加灰分。
3、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所控制,作物产量的高低则随最小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1、简述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确定标准。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哪些?如何分类?答:必要性:缺少这种元素所有高等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
不可替代性:缺少这种元素后,植物会出现特有的症状,而其它元素均不能代替其作用,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会减轻或消失。
直接性:这种元素是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
一.名词解释1.截获:根系伸展与土壤中直接与养分接触并吸收养料2.质流: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而引起的3.扩散:在根际土壤和土体之间出现养分浓度差时所引起的养分迁移现象4.叶部营养:植物除可以从根部吸收养分外,还能通过叶片吸收养分,特别是在根部营养受阻情况下起辅助作用5.拮抗作用:某一离子的存在,能够抑制植物对另一离子吸收,也就是增加了一种离子的供给量会降低另一种离子在植株中浓度。
6.协助作用:某一离子的存在,能够促进植物对另一离子的吸收,也就是增加了一种离子的供给量会增加另一种离子在植株中浓度。
7.同离子效应:两种含有相同离子的盐(或酸、碱)溶于水时,它们的溶解度(或酸度系数)都会降低,这种现象叫做同离子效应8.植物营养的临界期: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的要求绝对数量不多,但很迫切,这种养分缺少或过多时,对作物生长发育所造成的损失即使以后补施也很难弥补了。
9.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营养物质能产生最大效能的那段时间,对养分要求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是最多的时期。
10.过磷酸钙退化作用:过磷酸钙由于含有游离酸,易吸湿结块,是肥粒的物理性质变差,其中磷酸一钙会与制造时生成的硫酸钙、铝等杂质起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从而降低磷的有效性。
11.复合肥料:所含氮、磷、钾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或两种以上的肥料,也叫源合肥料。
12.有机肥料:农村中利用各种有机物质就地积制或直接耕埋施用的一类自然肥料。
13.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14.植物营养: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维持生命活动。
15.肥料: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物质。
16.矿物营养学说: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他有机肥料对植物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由于其中的有机物质,而是有机物质分解成的作用。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第一早一、名词解释植物营养肥料矿物质营养学说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二、填空1、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2、肥料具有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和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等作用。
3、肥料按组分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按来源分为农家肥和商品肥;按主要作用分为直接肥和间接肥;按肥效快慢分为速效肥和迟效肥。
4、海尔蒙特于1640年,在布鲁塞尔进行了著名的柳条试验。
5、李比希是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国际公认的植物营养科学的奠基人。
6、英国洛桑农业试验站是由鲁茨在1843年创立的。
7、李比希创立的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在理论上否定了腐殖质营养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养的本质是矿物质营养;在实践上,促进了化肥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根据李比希的养分归还学说,归还土壤养分的方式应该是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
9、最小养分律告诉我们,施肥应有针对性,应合理施用。
10、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生物田间试验法、生物模拟法、化学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核素技术法和酶学诊断法。
三、简述题:我国肥料资源有何特点?肥料利用存在什么问题?第二早大量营养兀素1、名词解释(1)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2)营养元素间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律(3)营养元素间的相互相似作用(4)活性氧2、填空题(I)一般新鲜植物含有70%-95的水分,5%-30%勺干物质。
干物质中绝大部分是有机质,约占干物质重的90%-95%矿物质只有5%-10咗右,也称为灰分。
(2)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16种,根据质量分数的高低,将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分为大量营养元素、中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
氮、磷和钾被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
(3)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
(4)作物缺氮时,叶色转淡,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症状首先出现在下部叶子,而后逐渐向上蔓延。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201504《土壤肥料学》植物营养与肥料部分复习要点绪论1.植物营养学的概念植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质对植物的营养作用,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2. 肥料的含义和作用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物质称为肥料。
肥料具有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和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等作用。
3.比希三个学说的要点和意义(1)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要点: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它有机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由于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所形成的矿物质。
意义:①理论上,否定了当时流行的“腐殖质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养的本质;是植物营养学新旧时代的分界线和转折点,使维持土壤肥力的手段从施用有机肥料向施用无机肥料转变有了坚实的基础;②实践上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创立和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养分归还学说要点:①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大量养分;②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土壤的养分,地力就将逐渐下降;③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养分。
意义:对恢复和维持土壤肥力有积极作用(3)最小养分律要点:①作物产量的高低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所制约。
也就是说,决定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
②最小养分会随条件变化而变化,如果增施不含最小养分的肥料,不但难以增产,还会降低施肥的效益。
意义:指出作物产量与养分供应上的矛盾,表明施肥要有针对性,应合理施肥。
比希是植物营养学科杰出的奠基人!第八章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1.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定义)及种类标准:①这种元素对所有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
如果缺少该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必要性;②这种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元素所代替。
缺乏这种元素时,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专一性;③这种元素必须直接参与植物的代作用,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直接性。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植物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是()。
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A2. 植物体内含量最多的无机元素是()。
A. 碳B. 氢C. 氧D. 氮答案:C3. 植物营养学中,氮磷钾被称为()。
A. 大量元素B. 微量元素C. 常量元素D. 必需元素答案:A4.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主要通过()。
A. 渗透作用B. 主动运输C. 扩散作用D. 被动运输答案:B5. 植物缺磷时,首先表现在()。
A. 老叶B. 新叶C. 茎部D. 根部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包括()。
A. 碳、氢、氧B. 氮、磷、钾C. 钙、镁、硫D. 铁、锰、锌答案:ABC2. 植物营养学中,微量元素包括()。
A. 铁、锰B. 锌、铜C. 硼、钼D. 钙、镁答案:ABC3. 植物营养缺乏症的表现通常包括()。
A. 叶片发黄B. 生长缓慢C. 花果减少D. 茎干脆弱答案:ABCD三、填空题1. 植物营养学研究的是植物对______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
答案:养分2. 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主要来源于______和______。
答案:土壤、空气3. 植物体内含量超过0.1%的元素被称为______元素。
答案:大量4. 植物营养学中,______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元素。
答案:必需5.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方式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四、简答题1. 简述植物营养学的研究内容。
答案:植物营养学主要研究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以及养分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功能。
它还涉及植物营养与土壤肥力、植物生长和发育之间的关系。
2. 描述植物缺氮和缺磷的症状有何不同。
答案:植物缺氮时,叶片发黄,生长缓慢,茎细弱,花果减少。
而缺磷时,新叶呈暗绿色或紫色,老叶变黄,茎和根的生长受阻,花果减少。
五、论述题1. 论述植物营养学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答案:植物营养学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第一章绪论一、概念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营养元素、肥料二、回答题1.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有何重要作用2.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哪些3.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第二章植物的营养成分一、回答题1、判断必需营养元素的依据是什么2、目前发现的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哪些按其在植物体内含量多少可划分为哪几类3、肥料三要素指哪些元素为什么4、什么是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性和不可替代律对生产有什么指导作用5、什么是有益元素和有毒元素第三章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一、概念1、自由空间2、生物膜3、截获4、质流5、扩散6、主动吸收7、被动吸收8、根外营养9、根外追肥 10、短距离运输 11、长距离运输 12、养分的再分配和再利用 13、养分协助作用 14、养分拮抗作用二、填空题1、植物吸收养分的器官有()、()。
2、植物根系吸收养分的途径是()→()→()→()。
3、植物根系吸收养分最活跃的部位是(),吸收养分最多的部位是()。
4、根系可吸收利用的养分形态有()、()和()。
5、土壤养分向根系迁移的方式有()、()和(),其中()是长距离内补充养分的主要方式,其动力是();()是短距离内运输养分的主要方式,其动力是()。
6、根系吸收无机养分的方式有()和()。
7、根系吸收有机养分的机理有()、()和()。
8、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有()、()、()、()、()、()和()。
9、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和()。
三、回答问题1、根系主要靠什么部位吸收养分在生产实践将肥料施在什么位置较好为什么2、土壤养分向根系迁移的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分别是什么3、根系吸收养分的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和区别是什么4、植物茎叶吸收养分的途径有哪些5、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条件有哪些生产实践中应如何调控环境条件以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6、根系吸收的养分有哪些去向7、根外营养有什么优点为什么它只能作为根部施肥的一种补充8、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分别是什么9、论述养分在植物体内循环、再分配的意义10、根据养分在植物体内再分配和再利用能力可将植物营养元素分为哪几类分别与缺素部位有什么关系第四章植物营养特性一、概念1、植物营养性状2、基因3、基因型4、表现型5、基因型差异6、植物养分效率7、肥料农艺效率8、肥料生理效率 9、相对产量 10、施肥增产率11、养分吸收效率 12、养分运转效率13、养分利用效率 14、植物营养期15、作物营养阶段性 16、作物营养连续性17、作物营养临界期 18、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19、根系阳离子交换量(CEC) 20、根际 21、菌根 22、根长 23、根密度24根/冠比 25、根际效应 26、高效植物和耐性植物 27、遗传力 28、根系活力二、简答论述1、试述研究植物营养遗传特性的意义。
第一章绪论一、概念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营养元素、肥料二、回答题1.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有何重要作用?2.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哪些?3.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第二章植物的营养成分一、回答题1、判断必需营养元素的依据是什么?2、目前发现的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哪些?按其在植物体内含量多少可划分为哪几类?3、肥料三要素指哪些元素?为什么?4、什么是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性和不可替代律?对生产有什么指导作用?5、什么是有益元素和有毒元素?第三章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一、概念1、自由空间2、生物膜3、截获4、质流5、扩散6、主动吸收7、被动吸收8、根外营养9、根外追肥10、短距离运输11、长距离运输12、养分的再分配和再利用13、养分协助作用14、养分拮抗作用二、填空题1、植物吸收养分的器官有()、()。
2、植物根系吸收养分的途径是()→()→()→()。
3、植物根系吸收养分最活跃的部位是(),吸收养分最多的部位是()。
4、根系可吸收利用的养分形态有()、()和()。
5、土壤养分向根系迁移的方式有()、()和(),其中()是长距离内补充养分的主要方式,其动力是();()是短距离内运输养分的主要方式,其动力是()。
6、根系吸收无机养分的方式有()和()。
7、根系吸收有机养分的机理有()、()和()。
8、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有()、()、()、()、()、()和()。
9、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和()。
三、回答问题1、根系主要靠什么部位吸收养分?在生产实践将肥料施在什么位置较好?为什么?2、土壤养分向根系迁移的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分别是什么?3、根系吸收养分的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和区别是什么?4、植物茎叶吸收养分的途径有哪些?5、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条件有哪些?生产实践中应如何调控环境条件以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6、根系吸收的养分有哪些去向?7、根外营养有什么优点?为什么它只能作为根部施肥的一种补充?8、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分别是什么?9、论述养分在植物体内循环、再分配的意义?10、根据养分在植物体内再分配和再利用能力可将植物营养元素分为哪几类?分别与缺素部位有什么关系?第四章植物营养特性一、概念1、植物营养性状2、基因3、基因型4、表现型5、基因型差异6、植物养分效率7、肥料农艺效率8、肥料生理效率9、相对产量10、施肥增产率11、养分吸收效率12、养分运转效率13、养分利用效率14、植物营养期15、作物营养阶段性16、作物营养连续性17、作物营养临界期18、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19、根系阳离子交换量(CEC)20、根际21、菌根22、根长23、根密度24根/冠比25、根际效应26、高效植物和耐性植物27、遗传力28、根系活力二、简答论述1、试述研究植物营养遗传特性的意义。
植物营养学试题(1)一、填空:(每题1分,计20分)1、目前国内研制的二大类缓效氮肥就是(合成有机氮肥 )与(包膜氮肥 )。
2、玉米白芽症就是缺乏元素(锌 )。
3、需硫元素较多的作物主要有(十字花科 )科与(百合科 )科。
4、尿素最适宜作叶面喷肥,因为尿素具有(分子小易透过膜),(中性有机分子不损伤叶片),(湿润叶片时间长 )等优点。
5、具有调节原生质胶体水合度的主要营养元素就是(钙 )与(钾 )。
6、磷肥按其溶解状况可分为(水溶性),(弱酸溶性),(难溶性)。
7、在堆肥过程中,初期要创造较为(好气 )的条件,为(升温 )并(分解 ),后期要创造较为(厌气 )的条件,利于(保肥 )与(腐殖质形成 )。
8、新开垦的沼泽土最易缺乏的元素就是(铜 )。
二、选择(每空1分,计10分)1、下列哪种元素对水稻有特殊作用( B )A、钠B、硅C、钛D、钴2、下列哪种肥料就是生理酸性肥料( C )A、尿素B、硝酸钠C、硫铵D、硝铵3、水稻移栽后返青慢,出现僵苗就是缺少元素( A )A、硫B、氮C、钙D、锰4、在哪种pH 条件下,土壤磷不易被固定( A )A、6、0-6、5B、7、5-8、0C、<5、0D、>8、05、施用哪种氮肥最易引起土壤板结( C )A、尿素B、碳铵C、氯化铵D、硝铵6、小麦不稔症(不结粒)就是缺少元素( A )A、硼B、锌C、铁D、钼7、作物幼叶粘化,弯曲就是缺少哪种元素( A )A、钙B、钾C、硫D、镁8、下列哪种肥料就是生理碱性肥料( B )A、尿素B、硝酸钠C、硫铵D、硝铵9、秋季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哪种氮肥效果最佳( D )A、硫铵B、尿素C、硝铵D、石灰氮10、甜菜心腐病就是缺乏元素( B )A、镁B、硼C、铁D、钠三、解释概念:(每题3分,计24分)1、晶格固定态铵;被2:1型粘土矿物晶格所固定的矿化铵与施入的铵2、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某种养分缺少或过多时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的时期3、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数量最少的养分控制4、鳌合态微量元素肥料;将鳌合剂与微量元素鳌合后所制成的微量元素肥料5、混成复合肥;几种单质肥料机械混合而成的复合肥料6、离子间的拮抗作用;在溶液中一种养分的存在抑制另一种养分的吸收7、磷的等温吸附曲线;土壤固相表面吸附的磷与其接触的液相磷,在恒温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所存在的磷浓度间的关系曲线8、土壤供氮能力: 指当季作物种植时土壤中已积累的氮与在作物生长期内土壤所矿化释放的氮量总与四、简答题:(计26分)1、铵态氮肥深施为什么能提高氮肥利用率? (5分)土壤对铵的吸附,减少氨的挥发与硝化作用,防止硝态氮的淋失与反硝化脱氮,深施有利于根系下扎,扩大根的营养面积,深施有利于增加铵在土壤中的扩散面积,增加根的吸收机会2、土壤养分迁移的主要方式及影响因素? (5分)截获,质流,扩散。
《土壤肥料学》植物营养与肥料部分复习要点绪论1.植物营养学的概念植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质对植物的营养作用,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2. 肥料的含义和作用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物质称为肥料。
肥料具有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和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等作用。
3.比希三个学说的要点和意义(1)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要点: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它有机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由于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所形成的矿物质。
意义:①理论上,否定了当时流行的“腐殖质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养的本质;是植物营养学新旧时代的分界线和转折点,使维持土壤肥力的手段从施用有机肥料向施用无机肥料转变有了坚实的基础;②实践上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创立和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养分归还学说要点:①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大量养分;②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土壤的养分,地力就将逐渐下降;③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养分。
意义:对恢复和维持土壤肥力有积极作用(3)最小养分律要点:①作物产量的高低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所制约。
也就是说,决定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
②最小养分会随条件变化而变化,如果增施不含最小养分的肥料,不但难以增产,还会降低施肥的效益。
意义:指出作物产量与养分供应上的矛盾,表明施肥要有针对性,应合理施肥。
比希是植物营养学科杰出的奠基人!第八章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1.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定义)及种类标准:①这种元素对所有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
如果缺少该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必要性;②这种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元素所代替。
缺乏这种元素时,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专一性;③这种元素必须直接参与植物的代作用,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直接性。
种类(17种):C、H、O、N、P、K、Ca、Mg、S、Fe、Mn、Zn、Gu、B、Mo、Cl、Ni。
2.植物营养三要素(肥料三要素)植物对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的需要量比较多,但土壤所能提供的数量却比较少,在农业生产中需要通过施肥才能满足植物需求,因此,氮、磷、钾被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或肥料三要素。
3. 有益元素的含义和种类含义:某些元素适量存在时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或者虽然它们不是所有植物所必需,但对某些特定的植物缺是不可缺少的,这些类型的元素称为“有益元素”,也称“农学必需元素”。
种类:Si(水稻等禾本科植物)、Na(甜菜)、Co(豆科作物)、Al(茶树)4. 根际的定义、围和pH值的变化定义:由于植物根系的影响而使其理化生物性质与原土体有显著不同的那部分根区土壤。
围:距根表面几mm之。
pH值的变化:阴离子>阳离子,pH升高;阳离子>阴离子,pH值下降。
5. 养分吸收的含义:指养分通过细胞原生质膜进入细胞的过程。
6. 植物吸收的养分形态:以离子态(矿质)养分为主;也可吸收少量的有机态养分。
7. 养分向根表面迁移的途径有哪些?截获:是指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直接接触养分而使养分转移至根表的过程。
质流:是指由于水分吸收形成的水流而引起养分离子向根表迁移的过程。
扩散:是指由于植物根系对养分离子的吸收,导致根表离子浓度下降,从而形成土体-根表之间的浓度梯度,使养分离子从浓度高的土体向浓度低的根表迁移的过程。
8. 质外体和共质体的概念质外体:指细胞原生质膜以外的空间,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木质部导管。
共质体:指原生质膜以的物质和空间,包括原生质体、膜系统及胞间连丝等。
9. 被动吸收的定义和形式定义:膜外养分顺浓度梯度(分子)或电化学势梯度(离子)、不需消耗代能量而自发地(即没有选择性地)进入原生质膜的过程。
形式:简单扩散、易化扩散(通道蛋白、运输蛋白)10. 主动吸收的定义和机理定义:膜外养分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需要消耗代能量、有选择性地进入原生质膜的过程。
机理:载体解说、离子泵。
11. 植物根外营养的含义和特点含义:植物通过叶部或非根系部分吸收养分来营养自己的现象。
特点:①具有较高的吸收转化速率,能及时满足植物对养分的需要;②直接促进植物体的代作用,如直接影响一些酶的活性;③可以防止养分在土壤中固定。
12. 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因素:光照、温度、水分、土壤通气状况、介质pH值、介质养分浓度、陪伴离子的种类等。
13. 拮抗作用和协助作用的定义和表现拮抗作用:溶液中某种离子存在或过多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
表现在阳离子与阳离子之间,如一价与一价之间:K+、Rb+、Cs+之间,二价与二价之间: Ca2+、Mg2+、Ba2+之间,一价与二价之间:NH4+和H+对Ca2+;阴离子与阴离子之间,如Cl-、Br-和I-之间,H2PO4-和OH-之间等。
协助作用:溶液中某种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根系吸收另一离子的现象。
表现在阴离子与阳离子之间,如NO3-、SO42-等对阳离子的吸收有利;二价或三价阳离子对一价阳离子,如溶液中Ca2+ 、Mg2+、Al3+等能促进K+ 、Rb+ 、Br-以及NH4+的吸收(维茨效应)14. 植物营养临界期和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植物营养临界期:是指营养元素过少或过多或营养元素间不平衡,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明显不良影响的那段时间。
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是指营养物质能对植物产生最大效率的那段时间。
15. 传统的施肥方法和现代施肥方法传统的施肥方法:基肥(种植前施入土壤)、种肥(种植时与种子一起使用)、追肥(种植期间施入土壤)现代施肥方法:根外喷施、灌溉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二氧化碳施肥16. 养分短距离运输的含义和途径含义:也称横向运输,是指介质中的养分沿根表皮、皮层、皮层到达中柱(导管)的迁移过程。
途径:质外体途径和共质体途径,养分从介质到达木质部导管至少通透2次原生质膜。
17. 养分长距离运输的含义和动力含义:也称纵向运输,是指养分沿木质部导管向上,或沿韧皮部筛管向上或向下移动的过程。
动力:蒸腾作用和根压。
18. 矿质元素在植物体的移动性与缺素部位的的关系N、P、K、Mg:移动性大,缺素症状先在老组织出现;S、Fe、Mn、Zn、Cu、Mo:移动性小,缺素症状先在新叶出现;Ca、B:难移动,素症状先在新叶及顶端分生组织出现。
第九章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1. 氮素的营养作用氮素在植物体是作为很多重要化合物的组分而起作用的:①氮是蛋白质(生命物质)的重要成分;②氮是核酸(合成蛋白质和决定生物遗传性的物质基础)的成分;③氮是酶(生物催化剂)的成分;④氮是叶绿素(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的成分;⑤是多种维生素(辅酶)的成分;⑥氮是一些植物激素(生理活性物质)的成分;⑦氮也是生物碱的组分(如烟碱、茶碱、可可碱、咖啡碱、胆碱--卵磷脂--生物膜)。
因此,氮素通常被称为生命元素。
2. 植物对NH4+-N、NO3--N的吸收特点植物吸收NH4+-N一般为被动吸收,吸收的同时释放等量的H+,故介质pH值下降。
植物吸收NO3--N一般为主动吸收,吸收的同时释放相当于NO3-十分之一的OH-,故介质pH值略有上升。
3. 土壤中有效氮增加和减少的途径增加途径:施肥(有机肥、化肥)、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对喜硝作物而言)、生物固氮、雷电降雨。
减少途径:植物吸收带走、氨的挥发损失、硝化作用(对喜铵作物而言)、、硝酸盐淋失、生物和吸附固定(暂时)。
名词解释:氨化作用——在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的含氮有机质分解形成氨的过程。
无机氮的生物固定——土壤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被微生物同化为其躯体的组成成分而被暂时固定的现象。
氨的挥发损失——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土壤中的NH4+转化为NH3而挥发的过程。
生物固氮——土壤中的固氮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NH3的过程。
硝化作用——在通气良好条件下,土壤中的NH4+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成硝酸盐的现象。
生物反硝化作用——嫌气条件下,土壤中的硝态氮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还原为气态氮从土壤中逸失的现象。
5. 尿素在土壤中的转化与其肥效有什么关系?如何提高尿素的当季利用率?尿素施入土壤后,少部分以分子态被土壤胶体吸附和被植物吸收,大部分在脲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作用,反应式为:脲酶CO(NH 2)2(NH 4)2CO 3 NH 3 + CO 2 + H 2OH 2O结果造成局部土壤的pH 值上升,可能会导致氨的挥发损失;水解作用生成的氨会进一步发生硝化作用形成硝态氮,结果使土壤pH 值有所下降,由于pH 值适宜,硝化作用能旺盛进行,且比氯化铵和硫铵的快。
硝态氮不被土壤吸附,会随水流失或发生反硝化作用损失。
因此,水解作用和硝化作用均是影响尿素肥效的主要原因。
提高尿素当季利用率的措施:(1)控制尿素用量;(2)尿素肥料深施;(3)适当使用脲酶抑制剂;(4)适当使用硝化抑制剂等。
6. 为什么尿素宜作根外最肥?喷施的适宜浓度是多少?因为:①尿素分子体积小,易透过细胞膜;②尿素溶液呈中性,电离度小,不易引起质壁分离;③尿素具有一定的吸湿性,能使叶面保持湿润状态,以利叶片吸收;④尿素进入细胞后很快参与同化作用,肥效快。
对大多数作物以0.5%~1%的浓度喷施为宜,早、晚喷施效果较好。
7. 长期单施硫酸铵(或氯化铵)对土壤性质有什么影响?应采取什么措施?硫酸铵:氯化铵:8. 氮肥利用率的测定方法和我国的围氮肥利用率:当季作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氮素的数量占施氮量的百分数测定方法:差值法:一般是通过测定施N区和无N区作物吸N量的差值,再计算其占小区施N量的百分数,即氮肥利用率。
不同作物的氮肥利用率较低,一般为:24%~45%以下。
15N示踪法:是一种直接测用N肥利用率的方法。
它是由富集15N(高15N原子百分超)生产一定形态的标记氮肥,将其施用后测定吸入植物体中氮素的15N原子百分超,进而根据15N丰度的稀释原理计算氮肥利用率。
9. 施肥技术:是肥料品种、施肥量、养分配比、施肥时期、施肥方法和施肥位置等项技术的总称。
10.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① 根据气候条件合理分配和施用氮肥:北方干旱缺雨,可分配硝态氮肥;南方湿润雨多,宜分配铵态氮肥;② 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和施用氮肥:着重中、低产田;砂质土壤“前轻后重,少量多次”,粘质土壤“前重后轻”;根据土壤的酸碱性选择合适的肥料;水田区不宜用硝态氮肥等。
③ 根据作物需氮特性合理分配和使用氮肥:从需氮量来看双子叶植物 > 单子叶植物;叶菜类作物 > 瓜果类和根菜类;高产品种 > 低产品种;杂交水稻> 常规水稻;营养最大效率期 > 其它时期④ NH4+-N和 NH2-N宜水田、旱地,深施(覆土);NO3--N宜作旱地追肥,少量多次;⑤氮肥与有机肥和磷肥、钾肥配合使用,通过平衡施肥使作物营养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