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68.08 KB
- 文档页数:19
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通用6篇)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1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不朽教材,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宝。
诵读中华经典美文,是孩子们从小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捷径。
让孩子们从小扎根在自己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体现。
为了切实有效的在各年级全面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特制定方案如下:一、活动主题:诵读经典名著、打好人生底色,弘扬传统文塑造美好心灵。
二、活动对象:全校学生三、活动时间:20xx年5月—20xx年6月四、活动形式:1、熟读成诵,快乐积累。
国学经典是高度浓缩又相互关联的智能思想体系,包括大量对人生、世界、乃至神秘宇宙的智能思考和为人之道的论述,是古人真实深远的生命体验。
当然,经典跨越历史的长河,毕竟与现代社会相隔久远,难免存在一些糟粕。
我们要以辩证的眼光去了解,去学习。
诵读,强调“口诵心惟”。
“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心、脑等多种感官并用。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
语言正是在反复的实践中形成一种习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实施快乐学习法。
教师引导学生慢读、快读、熟读、诵读之历程,让学生在默读、轻声读、分组读、齐读,轮读、示范读、听读等多种形式中水到渠成地熟读成诵。
3、营造氛围,让校园处处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
班级精选古诗文、名言警句布置楼道、橱窗。
在校园广播、橱窗、板报等媒介开辟国学经典诵读专栏,让学生时时处处沐浴其中,得到熏陶、感染、浸润。
4、教师指导:⑴、语文教师:负责主要任务,多作指导;所谓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只要学生能熟练背诵,里面的意思自会理解,对于一些典故,教师适当作一些指导。
⑵、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利用班会、晨会、队会等活动组织指导开展。
2020 年经典朗读校本课程工作计划模板五篇2020 年经典朗读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一)一、课程目标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是中国文化的珍宝,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
它不单为今世中国人所继承,并且惹起世界很多国家人民的重视,传统蒙学课本《三字经》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小孩道德丛书》,很多经典被译成多国文字,所以,让中国的小孩朗读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拥有重要性和必需性。
其次,科学研究表示,人的大脑约有 140 多亿个神经细胞构成,而常常使用的仅占脑细胞总量的 10%—— 20%,大多半脑细胞处于修整、后备状态,也就是说,小孩的大脑有发掘不尽的潜能,让他们背诵大批古诗、古文大有也处。
因为他们的脑筋里储藏的东西不多,且因为互相扰乱少,简单把东西装进去其实不会忘记。
固然好多经典的内容学生一时没法理解,只需让他们装在脑子时跟着年龄的增添和对知识理解能力的增强,这些东西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成为举一反三的知识,到那时即是一笔丰富的财富。
再次,我校以“以人为本,追求优异”为办学理念,确定了拥有“优异的人文修养、宽厚的知识修养、浓重的研究欲念、亮丽的喜好专长” 的培育目标,以“厚德健体、崇文明理” 为校训,经典的古诗词的朗读与累积能够培育学生崇高的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培育崇尚文明礼仪、行为文明精致,理解事理,勤于研究,擅长思虑的西新人。
鉴于以上三点,我们决定在全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其目的在于宏扬中国优异的传统文化,培育塑造一代拥有丰厚文化底蕴及现代意识为一体的跨世纪人材,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同时,在朗读中开发小孩的记忆潜能,陶冶情操,为学生健全的人品发展与优异的性情涵养形成奠定。
鉴于这类目的,我们确定《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朗读》课程目标以下: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广博,认识国古代的优异诗文。
2、在读古文、背古诗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育爱国感情。
2023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精选5篇)2023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1一、课程目标学校的教育,目的在于打好人生的底本,这样的底本可以概括为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涵养,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敏捷的头脑和丰厚的人文底蕴。
有了这样的底本,无论经受怎样的磨难和风浪,都能昂首挺胸走出来。
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而在此阶段实施中华经典教学,更利于学生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
此外,儿童的大脑有挖掘不尽的潜能,让他们背诵大量古诗、古文大有益处。
因为他们的头脑里储存的东西不多,且由于相互干扰少,容易把东西装进去并不会遗忘。
虽然很多经典的内容学生一时无法理解,只要让他们装在脑子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知识理解能力的增强,这些东西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成为融会贯通的知识,到那时便是一笔丰富的财产。
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激励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创建良好的学校文化,打造书香校园,根据《高台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通知》(高教体…20xx‟14号)文件精神工作安排,我们决定在全校开设《中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其目的在于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塑造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及现代意识为一体的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同时,在诵读中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陶冶情操,为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与良好的性情修养形成奠基。
基于这种目的,我们确立《中华经典诵读》课程目标如下: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中国古代、现代的优秀诗词。
2、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3、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新世纪人才。
4、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5、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其精华之处,但也有其糟粕,所以我们应当具有选择性地吸取精华。
2020中小学最新朝读经典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给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一代新人,结合学校的养成教育和书香校园活动,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努力将古诗文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着力打造新时代的优秀少年。
二.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增加自身人文素养。
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习惯。
3.构建学习型校园,更好地营造学习氛围。
三.参加对象全校学生四.诵读的内容各年级古诗文诵读课文规定篇目,一、二年级20首,三、四年级30首,五、六年级40首。
五.诵读时间每周星期一和星期四7:40—8:10,由舒洁和肖瑛老师负责组织全校学生诵读古诗词和三字经。
六.活动安排1.学校保证每周一节课为班级集中诵读时间。
2.语文教师精心组织,制定好诵读计划,做好记录,用心指导学生诵读。
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4.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
评价卡分别由“教师、家长、小组、自评”四部分组成,形成评价体系,使经典诵读持久、有效地进行。
5、班级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
可举行诵读擂台赛,评选班级“诵读班长”、“诵读能手”或“经典诵读小博士”,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
七.实施要求1、想方设法,营造氛围。
全体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和投入该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想方设法,为学校营造书声琅琅的良好诵读氛围。
2、保证时间,有所创新。
阅读活动要在时间上给予确保,更要在方法上有所创新,要通过小型而灵活多样的方法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建议语文老师在班内开展“优秀诗文朗诵会”、“诵读小小擂台赛”、“知识大考场”、“读书小能手”等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要大胆创新,不断探索,丰富读书与积累的形式。
让学生读准读通读熟的过程中,组织学生通过小品、故事、歌咏、表演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采取学生集体背与单独背、必背与自选篇目相结合,配合学校开展活动,让诵读活动成为学生的最爱。
经典诵读活动计划实施方案(五篇材料)第一篇:经典诵读活动计划实施方案经典诵读活动计划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引领学生亲近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汲取民族精神的丰富营养;感受汉语言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提高学习能力;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操、崇高志向、自强人格和诚信品质,使他们成长为德行高尚、知识广博、行为优雅的现代中国人。
二、活动目的1.传承中华文化,丰富精神世界。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从经典作品中汲取民族精神的精华,获得古圣先贤的智慧启迪。
在诵读中融化心灵,陶冶性情,开启智慧,不断丰富精神世界,提高自身修养。
2.了解传统经典,获得人文熏陶。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3.培养读书兴趣,提升文化底蕴。
诵读国学经典,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等丰富的知识,有效激发了学习和读书的兴趣。
国学经典内容的丰富,精炼的文字,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夯实了学生的文化功底,提升了语文素养。
三、活动实施(一)准备酝酿阶段1.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学校宣传:利用学校橱窗、戗牌、横幅、班级板报、红领巾广播台等途径,展开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宣传发动,以“诵国学经典,做少年君子”为主题,营造浓郁的校园诵读环境。
班级宣传: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向学生宣传学校诵读活动方案,并结合本班实际制定班级诵读计划。
开辟国学经典诵读专栏,打造班级文化,营造良好的班容氛围。
社会宣传:向全体家长发放倡议书,宣传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和内容。
鼓励和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和孩子一起诵读。
加强诵读活动期间的信息报送和宣传报道,扩大活动影响,及时展示诵读活动成果。
(二)具体实施阶段(1)每日:坚持开展“晨读、午诵、暮省”诵读活动。
利用每天晨会、午休、傍晚和“语文课前3分钟”等,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大声诵读国学经典。
经典诵读校本化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经典诵读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导致经典诵读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逐渐被边缘化。
为了推动经典诵读在学校的校本化实施,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制定本方案。
二、实施目标。
1. 提高学生的经典诵读能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2. 推动学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经典诵读教育的全面落实。
3. 增强学校师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实施步骤。
1. 制定校本化诵读教学计划。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经典诵读的校本化教学计划,明确每个年级、每个学期的经典诵读内容和教学目标,确保经典诵读教育的全面覆盖。
2. 培训师资力量。
组织学校教师参加经典诵读教学方法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经典诵读教学能力和水平,确保教学质量。
3. 建立经典诵读资源库。
整合经典诵读的优秀资源,建立校本化的经典诵读资源库,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为学生的经典诵读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资源支持。
4.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经典诵读比赛、朗诵会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诵读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5. 加强家校合作。
通过家长会、家长诵读指导等方式,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经典诵读习惯和能力。
四、实施保障。
1. 加大经典诵读教育投入。
学校要将经典诵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发展规划,加大经典诵读教育的投入,确保经典诵读教育的顺利实施。
2. 建立经典诵读教学评估机制。
建立经典诵读教学评估机制,定期对学生的经典诵读能力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改进。
3. 加强宣传推广。
通过学校网站、校报、家长会等渠道,加强对经典诵读校本化实施方案的宣传推广,营造浓厚的经典诵读教育氛围。
五、总结。
经典诵读校本化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对于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思想品德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推动经典诵读在学校的校本化实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积极贡献。
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实施方案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实施方案应运而生。
本方案旨在通过经典诵读,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
首先,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实施方案将选取经典文学作品作为诵读内容。
这些经典作品包括古诗词、古文、名篇等,这些作品既具有历史价值,又有着深厚的文学内涵,适合学生诵读。
通过诵读这些经典作品,学生可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理解能力,培养对美的感受力和审美情趣。
其次,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实施方案将注重诵读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将引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注意语音语调、节奏韵律等要素,培养他们的朗诵技能。
同时,学生还将学会通过诵读来表达情感、传递情绪,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另外,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实施方案还将注重诵读的实践环节。
学校将组织诵读比赛、朗诵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诵读成果。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诵读水平。
最后,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实施方案将注重诵读的评价和反馈。
学校将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诵读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同时,学校还将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诵读学习,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实施方案将成为学校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经典诵读,学生将不仅能够领略经典文学的魅力,更能够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希望全体师生能够积极参与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实施方案,共同推动学校语文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语文人才。
2020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文档6篇Implementation plan docu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 um of classical reading in 2020编订:JinTai College2020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文档6篇小泰温馨提示: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制定工作计划,有了工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大家协调行动,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工作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本文档根据工作计划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规划性、设想性、计划性、方案和安排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20xx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文档2、篇章2:20xx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二)文档3、篇章3:20xx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三)文档4、篇章4:20xx年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一)文档5、篇章5:20xx年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二)文档6、篇章6:20xx年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三)文档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典诵读,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下面是小泰带来关于20xx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篇章1:20xx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文档一、校本课程开发依据:1、践行课改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不仅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书”的建议,而且对阅读做出了量化要求,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还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前言经典诵读,作为一门重要的教育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经典诵读的学习和实践,学生不仅可以领略经典的魅力,感受美的力量,而且可以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本方案旨在通过明确课程目标、制定教学内容和方法、评价与反馈等方面的规划,对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进行科学的实施。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经典阅读和诵读能力,增强其对经典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声音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朗读和诵读的艺术水准。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培养他们善于欣赏和评价经典作品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三、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年级和基本素质的不同,设置不同的经典诵读内容,包括诗歌、散文、经典名篇等不同体裁和不同难度的作品。
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注重经典与现代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解读经典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核心思想和情感表达方式。
2. 学生阅读法:通过学生自主阅读经典作品,培养其独立思考和理解经典的能力,同时加强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把握和运用能力。
3. 视听辅助法:通过音频、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听、看经典作品的诵读和演绎,帮助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和美学价值,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4. 情境模拟法: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经典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情感体验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反馈。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经典诵读作品的朗读效果、语音语调、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表现,给予学生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3. 课程评价: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经典诵读比赛或演出活动,从整体上评价课程的实施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情况。
经典诵读实施方案经典诵读实施方案(通用3篇)经典诵读实施方案1为了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我校特开展以“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一、指导思想国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从中华传统文化里汲取精华,吸取智慧,我校特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国学经典熏陶,提高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打造“书香校园”奠定基础。
二、领导组织机构组长:副组长:成员:三、活动内容1、活动时间和地点(1)、彩排时间:学前一至七班:4月27日(星期三)早上9:10一至六年级:4月27日(星期三)14:50(2)、正式比赛时间:20_年4月29日14:00准时进行(3)、地点:学校操场2、活动内容及形式(1)、参赛对象:学前班、一至六年级学生以班为单位参加诵读比赛。
鼓励教师与学生同台诵读。
(2)、诵读内容:国学经典篇目。
(如《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宋词等,较长篇目可根据时间要求自行节选)(3)、比赛形式:以集体诵读为基本形式,可以伴以对诵、小组朗诵、配乐朗诵、吟唱、舞蹈等不同形式,也可辅以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但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
(每班节目表演时间3-5分钟。
)四、评比奖励办法根据各班的精神面貌、诵读形式、表演特点及诵读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现场打分。
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以均分排名。
分别设立:学前班: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一年级组: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二年级组: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三年级组: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四年级组: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五六年级组:一个一等奖学校根据各班表现情况评出两个精神文明奖,获奖的班级将给予物质奖励,班主任班务工作考核将适当加分。
五、具体人员分工1、评委组组长:评委组成员:2、分数统计组长:3、舞台设计、会场策划:舞台搭建和拆除负责人:4、集队负责:5、评分表制作、审稿:6、舞台监督负责人:;成员:7、主持指导:8、音响:;照相:;摄像:;话筒和舞台管理:9、会场安全负责人:各班班主任10、奖状准备:经典诵读实施方案2一、活动目的:为了进一步推进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引导我校学生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而在我校生中掀起热爱读书学习活动的'热潮,我校决定开展经典诵读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二、比赛时间:比赛地点:待定三、参赛对象:全校各班四、比赛形式:一、二、三、四年级经典诵读表演,五六年级课本剧、校园剧等表演,各班选送一个节目参加比赛1、比赛以团队的形式参加,各班语文学科教师辅导、班主任协助组织本班全体学生参赛。
2020中小学最新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书香飘溢校园经典浸润人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读一本好书,就是找到了一个好朋友。
”、“开卷有益。
”……读书益处多多。
理想的教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一、指导思想“中华经典美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宝,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不朽教材。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从小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品质,为创建我校经典传唱这一特色,特开展“中华经典美文”经典诵读活动。
二、活动目的通过学习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升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格素质,提高德育效能,促进学生积淀文化底蕴,努力营造书香校园,涌现一批“书香班级”,“书香学生”,“书香家庭”,深化我校读书文化教育。
三、活动主题书香飘溢校园经典浸润人生四、组织领导及分工总负责人:郭虎组长:肖瑛副组长:谭红陈圣池代婉艳成员:全校班主任、语文教师:负责组织指导本班学生的经典诵读活动。
五、活动安排1.内容安排一年级:课文、弟子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前15首。
(《一去二三里》、《咏鹅》、《画》、《画鸡》、《静夜思》、《悯农》、《春晓》、《村居》、《所见》、《小池》、《赠刘景文》、《山行》、《回乡偶书》、《赠汪伦》、《草》)二年级:课文、弟子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前15首。
(《宿新市徐公店》、《刺勒川》、《望庐山瀑布》、《绝句》、《江畔独步寻花》、《咏柳》、《江雪》、《春日》、《池上》、《清明》、《寻隐者不遇》、《题临安邸》、《江南》、《赋得古原草送别》、《凉州词》)三年级:课文、弟子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前15首。
2020年经典诵读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国学经典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
正是通过国学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播和不断发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基于此种认识,我校把“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民族精神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
优秀的古典诗文(唐诗、宋词、元曲等)、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以及反映本地区改革开放新成就的优秀作品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
这些作品既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蓝本,也是我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
二、活动目标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
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
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潜移默化地陶冶其性情。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 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原则1.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3.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四、诵读内容及目标要求五、诵读活动基本时间安排1.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20分钟的诵读时间。
2.早读:学生自我阅读、班干部领读。
3.语文课前3分钟。
河东二十一中学2020年“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中华经典诗文内容广泛,语言精辟,思想深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和用语用字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做好“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目标(一)抓住学生的最佳记忆期,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学生诵读诗文经典,培养学生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在校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
(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提高兴趣,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更新知识,活跃思维,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二、活动要求(一)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
积极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和环境,提倡通过经常的、轻松的诵读,自然成诵。
不定诵读指标,以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
(二)广泛宣传经典诵读的目的意义,不给家长增加经济负担,取得社会、家长的支持。
(三)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抓好过程管理。
(四)结合课外阅读活动,结合评选诵读小能手活动和诵读经典竞赛等,使“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不断深化。
(五)充分利用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多种形势,发挥多种功能,让孩子在活动中诵读。
三、诵读内容主要诵读内容为《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朱子家训》和精选的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等篇章。
四、活动安排(一)编写校本教材。
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鼓励教师本着“扬弃”的原则编写适合学生阅读的古诗文诵读教材。
(二)纳入课程计划。
利用校本课程的课时,每周1—2节课的时间和晨读进行诵读、赏析、评点。
(三)教学师资。
语文教师要自觉担当重任,充分利用语文和校本课时引导学生诵读;音乐教师可利用音乐课对学生进行经典诵唱;体育教师可利用体育游戏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诵读活动的指导等。
2024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____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引言:经典诵读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培育良好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提高学生对经典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学校决定在____年开设校本课程——经典诵读课。
本实施方案旨在明确经典诵读课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进一步规范经典诵读课程的开展。
一、课程目标通过经典诵读课程的开展,培养学生对经典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丰富他们的文化涵养和人文素养。
具体目标包括:1. 提升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经典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欣赏和评价不同类型的经典作品。
3.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语言组织能力,提供舞台让他们展示和发展自己的才艺。
4. 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参与到经典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开展相关研究和实践活动。
二、课程内容1. 经典文学作品欣赏:选取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外国经典文学在内的经典著作,鼓励学生针对不同类型的经典文学进行阅读和分析,并组织相关讨论和分享。
2. 经典诵读表演: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表演,让学生通过朗诵等形式展示经典作品的魅力,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训练。
3. 经典文化研究:组织学生进行经典文化相关的研究项目,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了解经典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背景和文化内涵。
4. 经典作品创作: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创作与经典相关的作品,包括作文、诗歌等。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多媒体技术,通过配图、音频和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经典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分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共同分析和讨论经典作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思辨思考。
3. 教师示范与指导:教师通过自己的朗读和解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欣赏经典作品,同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经典诵读表演和创作。
4. 口语交流与演练:通过口语表达和演练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和表达技巧。
2020年国学经典诵读实施计划小学国学诵读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扩大国学经典的影响力,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提高师生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质。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20xx年国学经典诵读实施计划,希望你们能喜欢!一、指导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
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预期目标: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3、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4、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三、诵读内容:中华诵经典诵读教材四、国学诵读实验年级:四年级五、活动安排和措施1、教学具体内容:古典诗词专题诵读,蒙学经典。
侧重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和习惯,激发对国学经典的兴趣,提升国学素养,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
2,具体措施:每周一节经典诵读课时间,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
回家后,鼓励学生和家长诵读10分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多读多背,不增加负担,使国学经典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1、每日课前诵读形成常规,每天利用语文课前预备铃后3分钟、选一名普通话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
2、每周一节诵读课,任课教师要根据要求带领学生进行经典吟诵,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经典学习活动,不要求对内容进行理解,达到熟能成诵的效果即可。
争取达到人人能背诵,班内一半以上的人吟诵如流。
3、学期内出一期国学诵读内容的,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小学2020年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书香飘溢校园经典浸润人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读一本好书,就是找到了一个好朋友。
”、“开卷有益。
”……读书益处多多。
理想的教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一、指导思想“中华经典美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宝,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不朽教材。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从小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品质,为创建我校经典传唱这一特色,特开展“中华经典美文”经典诵读活动。
二、活动目的通过学习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升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格素质,提高德育效能,促进学生积淀文化底蕴,努力营造书香校园,涌现一批“书香班级”,“书香学生”,“书香家庭”,深化我校读书文化教育。
三、活动主题书香飘溢校园经典浸润人生四、组织领导及分工总负责人:组长:副组长:成员:全校班主任、语文教师:负责组织指导本班学生的经典诵读活动。
五、活动安排1.内容安排一年级:课文、三字经、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第1-15首。
二年级:课文、三字经、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第1-30首。
三年级:课文、三字经、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第1-45首。
四年级:课文、弟子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第1-45首。
五年级:课文、弟子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前1-60首。
六年级:课文、弟子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前1-75首。
2.时间安排⑴晨读课前(7:50-8:20)各班以班级为单位由本班班长或指定的带读小干部带领学生诵读学校规定必背古诗。
可采取领读、集体读、自由读,分组读等形式进行早读。
2020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20xx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一、校本课程开发依据:1、践行课改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不仅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书”的建议,而且对阅读做出了量化要求,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还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
可见经典诵读对基础教育,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有助于丰富和优化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高品质学习。
通过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凸显教材民族化,现代化的课程理念、丰富课程设计和实施,合理配置学校课程资源,优化完善课程结构。
拓宽阅读教学途径,搭建课内外沟通的桥梁,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底蕴,实现学生的高品质学习。
3、学校办学思想与校园文化的体现。
我校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倡导“阳光·快乐·成长”的核心价值观,更致力于内涵发展,把“阳光·书香”定为我校校园文化的主题。
开展经典诵读必将促进“阳光·书香”校园文化建设。
4、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在拓展型课程的实践中体验并实践多元化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对基础型课程教学方式的丰富和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我校的经典诵读集积累、背诵、书写与一体,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5、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
也是学生智力、思维发展的源泉。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理解能力和注意力,也有助于形成学生知识、智能、审美。
二、课程介绍:1、课程名称:《经典诵读》2、课程类型:语言文字类3、开发背景:(1)、经典文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待继承与发扬: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
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
文学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
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
《国家“xx”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这一重要精神,明确地指出了今天我们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不能离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传统文化。
(2)、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经典文学作品的思想意义深远,尤其是在“重礼明德”方面更是值得今人传承的。
诵读如《弟子规》等经典,必将对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方向上给予指导,对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深远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增加阅读量,并明确提出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怀”,也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古典文化积累、书写的指导,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经典文化,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古文中的经典恰恰可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重视古典文化积累,诵读经典,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的要求。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必将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3)、校园文化的体现:我校已建设文化墙210延长米,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从环境建设上体现了中华经典文化。
我校致力于内涵发展,提倡师生读书,近年来启动“阳光·书香”活动。
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必将有力促进我校“阳光·书香”校园文化的特色的形成和深入。
(4)、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需求:教师在拓展型课程的实践中体验并实践多元化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对基础型课程教学方式的丰富和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我校的《经典诵读》集积累、背诵、书写于一体,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自主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学习的过程中,丰富、改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理解和感受,从而使学生爱学、会学、自主的学、合作的学。
4、校本课程管理小组:组长:刘国富副组长:李强宝伟棠金常胜刘伟林成员:刘国峰温海楠吴丽丽王明丽萨茹拉徐丽娜祝锴山刘颖孙菲菲索明婧李明慧张芳组长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全面工作。
副组长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对实施过程中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成员负责按实施方案落实课程工作,组织各项活动,检查验收实施效果等。
5、教材类型:选编三、校本课程内容:1、课程目标:(1)、通过全面开展国学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塑造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其人格修养:通过背诵,培养学生挑战白我,勤于学习的态度和毅力。
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阅读国学经典作品的兴趣。
(2)、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同、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形成人人爱国学,人人学国学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敦厚善良的心性。
(3)、普及国学知识,使学生的说与写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建立教育新模式、探索育人新途径。
(4)、通过师生同诵同写同讲的活动,促进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课程内容背一背:以《弟子规》为主,辅以背诵古诗、成语、佳句等。
讲一讲:积累名人名言、成语等,以讲故事形式进行交流。
读一读:读名篇,培养朗读能力。
写一写:通过摘抄五个佳句一首古诗十句成语巩固积累,养成“提笔就是练字”的好习惯。
(开展“15110阅读积累周计划”)每学期开展一次经典诵读竞赛和积累本评比活动。
3、课程类型:语言文字类4、主讲教师:各年级语文任课教师5、教学材料:《弟子规》、平行班教师确定的名篇6、授课时间和授课对象:1、教师在每周一节“阅读课”解读《弟子规》“名篇”2、学生利用早读时间诵读背诵“弟子规”3、课前背诵5首古诗7、课程实施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驱力。
因此,要坚持把激发学生兴趣贯穿于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注重环境熏陶,充分发挥校园文化阵地的育人作用,在文化墙、橱窗、展板、墙报、读书角悬挂和展示经典书籍、名言等,形成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
2、学科渗透——各学科要根据学科特点,结合经典文学的内容,在教学中渗透经典文化,尤其是语文学科,加大指导力度。
如:师生共同诵读、学生展示诵读等。
3、开展系列活动(1)建立班级图书角,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
配合语文教师进行课外阅读量登记。
(2)经常为学生读书,让他们在听书的过程中受到感染,从而爱上读书。
利用班会、校会等时间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四、课程评价1、对学生评价:根据学生兴趣、态度、诵读及获奖情况,按照优、良、合格的等次,结合学生自评、班级互评、教师点评的多种评价方式。
及时推广和宣传典型。
2、对教师的评价: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记入教师工作量,纳入教师的业绩考核,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之一。
20xx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二)一、课程目标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
它不仅为当代中国人所继承,而且引起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重视,传统蒙学课本《三字经》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儿童道德丛书》,许多经典被译成多国文字,所以,让中国的儿童诵读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约有140多亿个神经细胞组成,而经常使用的仅占脑细胞总量的10%——20%,大多数脑细胞处于修整、后备状态,也就是说,儿童的大脑有挖掘不尽的潜能,让他们背诵大量古诗、古文大有也处。
因为他们的头脑里储存的东西不多,且由于相互干扰少,容易把东西装进去并不会遗忘。
虽然很多经典的内容学生一时无法理解,只要让他们装在脑子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知识理解能力的增强,这些东西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成为融会贯通的知识,到那时便是一笔丰富的财产。
再次,我校以“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为办学理念,确立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宽厚的知识素养、浓厚的探究欲望、亮丽的爱好特长”的培养目标,以“厚德健体、崇文明理”为校训,经典的古诗词的诵读与积累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崇尚文明礼仪、行为文明雅致,明白事理,勤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西新人。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决定在全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其目的在于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塑造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及现代意识为一体的跨世纪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同时,在诵读中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陶冶情操,为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与良好的性情修养形成奠基。
基于这种目的,我们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目标如下: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国古代的优秀诗文。
2、在读古文、背古诗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3、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新世纪人才。
4、通过读古文、背古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5、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其精华之处,但也有其糟粕,所以我们应当具有选择性地吸取精华。
故在诵读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一定要慎重。
那些被称之为“经典”的诗文,和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性情修为乃至人世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形成具有正面影响的优秀篇章,是我们的道选。
我们确定的诵读内容主要为以下六个:(一)唐诗宋词古诗作为一种文学载体,一直以来被语文教材选作范例。
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上已明确规定了各年级要求背诵的篇目。
结合学生实际,我们将唐诗宋词作为诵读的首选,并确定了具体目标:(二)古代蒙学教学在所有的蒙学书中,最流行的便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经》《弟子规》,读《三字经》以习见闻,三字一句,合辙押韵,便于低年段学生诵读,所以《三字经》被列为低年段学生诵读内容之列。
(三)成语故事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而成语故事的学习不仅能提供文学滋养,而且融会在成语故事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将成为新一代青少年学习的重要资源。
学生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接触成语故事,不仅很快可以熟记成诵,而且丰富的知识、深刻的寓意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
(四)古诗文选粹古诗文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灿烂的文化。
古诗文的学习能更好地传承祖国的文化,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积极意义。
三、课程实施(一)实施原则1、生本性原则。
由于国家课程的统一性、规定性和单一性,往往顾及不到每个学校学生的兴趣爱好、实际水平和发展需求,因而长期以来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很少有选择什么样的教育的权力。
校本课程开了的终极目的就是改变学校教育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发展水平、发展需求的课程运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