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学博士培养情况
- 格式:docx
- 大小:33.63 KB
- 文档页数:13
历史地理学博士点排名
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历史、地理、考古、人类学等多个领域。
博士点的排名通常是根据学科的影响力、研究水平、师资力量、科研成果等多个因素综合评定的。
以下是一些全球知名的历史地理学博士点,排名不分先后:
1. 剑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历史地理学在全球享有盛誉,该校的历史地理学博士点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学者和研究人员。
2. 牛津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的历史地理学博士点也备受推崇,该校的研究团队在历史地理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哈佛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该校的博士点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
4. 伦敦大学学院(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历史地理学博士点在欧洲乃至全球都享有声誉,该校的研究团队在历史地理学领域进行了许多重要的研究。
5.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历史地理学博士点也是世界一流的,该校的研究团队在历史地理学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水平。
除了上述学校,还有许多其他大学也拥有优秀的历史地理学博士点,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英国)、芝加哥大学(美国)、悉尼大学(澳大利亚)等。
这些学校都在历史地理学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环境和资源。
需要注意的是,博士点的排名可能因时间和评估标准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此外,选择博士点时,还应考虑自己的研究兴趣、导师团队、学术资源等因素,以确保能够获得最佳的研究体验和发展机会。
美国教育博士课程设置研究教育博士(Ed.D.)是专业教育博士(Professional Doctorate in Education)的简称,它是不同于哲学博士(Ph.D.)的一个专业博士学位,其目的是培养教育领域内专业性实践人才。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位,各个国家在进入21世纪之后对于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在这其中,教育博士课程的设置关乎着教育博士培养的质量,进而影响着整个国家高等教育、社会顶级人才的质量,甚至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态势。
因此,对教育博士课程设置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教育博士的国家,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个世纪的发展中美国教育博士不断发展改进,体系日趋完善,其课程体系的设置成熟且高效。
笔者在总结和浏览众多教育博士相关文献之后发现,目前国内外对于美国教育博士的研究文献相对来说不少,可具体深入到其课程设置,介绍其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等课程相关的资料又相当有限,鉴于课程对于教育成果的重要性,因此,文章选取了美国的教育博士课程设置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希望所总结和整理的资料会对我国的课程设置或者对其他国家的教育博士课程的设置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本文运用文献法、比较法、个案分析法等教育学基础的研究方法,以美国20世界末教育博士进行整体改革为时间分割点,介绍了最早发展教育博士学位的哈佛大学,和教育博士发展又好又快的南加州大学这两所学校的教育博士课程发展的历史演变,对两校教育博士、教育博士课程设置进行了一个全面综合的阐述。
教育博士从哈佛大学最先兴起,但在发展中与教育学博士太过相像,于是随之出现了教育领导博士专业学位。
文章第二章和第三章重点介绍教育博士在哈佛大学和南加州大学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以及在发展过程中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分析了课程内容的特点,并将两者的课程设置内容和结构进行了一个比较,由此可以看出美国教育博士在课程设置中更加的重视实践课程,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面一方面满足学生专业知识的汲取,另一方面兼顾社会热点,培养学生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更好的积累经验。
【导语】在美国,如果能就读于常春藤⼤学可谓是迈向了⼈⽣的巅峰,因为,它是美国⾼等教育的标杆,其教学资源与教学⽔平在全美院校中数⼀数⼆。
不过,还是有不少留学⽣对于美国常春藤⼤学并不了解。
下⾯是⽆忧考分享的美国留学常春藤⼤学名单介绍。
欢迎阅读参考!1.美国留学常春藤⼤学名单介绍 1.耶鲁⼤学(YaleUniversity) 知名私⽴⼤学,在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学中排⾏第三。
1701年创⽴,于1861年授予全美第⼀个博⼠学位。
学校初期的课程设置注重古典学科,坚持正统的宗教观点。
1828年,美国举国上下提出⼤学课程设置应着重实⽤学科,⽽不是古典学科,耶鲁⼤学校长戴就此发表《耶鲁报告》,为传统课程进⾏辩护,这个报告直到南北战争后仍有影响,减缓了美国各⼤学引进实⽤⽂理课程的进程。
1908年,耶鲁⼤学开始不再要求学⽣必修古希腊语。
在当时校长哈德利的影响下,开始注重专业训练。
1969年以前,耶鲁只招收男⽣,此后才男⼥同校。
耶鲁⼤学招⽣严格,其学术⽔准和社会声望在全国⾼等学府中名列前茅。
2.布朗⼤学(BrownUniversity) 1754年由浸信会教友所创,现在是私⽴⾮教会⼤学,是全美第七个最古⽼⼤学。
现有学⽣7000多⼈,其中研究⽣近1500⼈。
该校治学严谨、学风纯正,各科系的教学和科研素质都极好。
学校有很多科研单位,如⽣物医学中⼼,计算机中⼼、地理科学中⼼、化学研究中⼼、材料研究实验室、WoodsHole海洋地理研究所海洋⽣物实验室、Rhode1s1and反应堆中⼼等等。
设⽴研究⽣课程较多的系有应⽤数学系、⽣物和医学系、⼯程系等,其中数学系海外研究⽣占研究⽣名额⼀半以上。
布朗⼤学的古书及1800年之前的美国⽂物收藏⼗分有名。
3.哥伦⽐亚⼤学(ColumbiaUniversity) 私⽴综合性⼤学,位于纽约市。
该校前⾝是创于1754年的King’sCollege,独⽴战争期间⼀度关闭,1784年改名⼒哥伦⽐亚学院,1912年改⽤现名。
历史学专业出国留学美国历史专业留学介绍历史学专业出国留学|美国历史专业留学介绍在美国社会,历史专业成了最受欢迎最吃香的美国本科专业之一,非常受学生欢迎。
下面,跟着本站来看看美国历史专业留学介绍,欢迎阅读。
美国历史专业劳动力前景不好很多美国大学里,美国历史学专业都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专业。
在美国,历史专业学生毕业后有很多选择。
其中一部分去了法学院,之后便成为律师----美国最挣钱最受尊敬的职业之一;有人去了商学院读mba,就像现任(可能马上变前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在耶鲁大学本科的专业就是历史,然后去了哈佛读mba。
历史专业毕业生如果申请研究生院,可以学习几乎任何一个专业包括理工科,有人甚至申请去读了医学院,后来成了医生。
而且,各个大学院系等都非常欢迎历史专业的毕业生,因为美国大学的历史专业的要求非常高,也就是非常难读的一个专业。
美国历史专业名校多1、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university做为美国历史学研究的圣殿,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系一直处在世界历史学研究的顶尖行列,在美国历史和欧洲历史的研究方面具备极其浓厚的累积。
近年来,历史学系在近东(neareast)、东亚(eastasia)、南亚(southasia)、拉美(latinamerica)和非洲(africa)等地的地区史研究领域获得了丰硕成果。
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系目前拥有全职教授60人,研究范围除涵盖历史学科常见的领域外,还对科学史、妇女史、地区史、美国与欧洲文化研究等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方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国际学生提出申请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系研究生项目须要递交:toefl和gre考试成绩、完备的提出申请表格、个人简历、个人提出申请陈述、三封推荐信、本科成绩单、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历史学系还建议申请者递交一篇不少于35页的文学创作范例(writingsample),内容可以就是学期论文、随笔或在杂志上刊登的文章。
历史学系提出申请的最终截至日期就是12月31日,申请费为90美元。
美国文科类博士读几年美国文科类博士读几年,美国博士,美国博士读几年很多想要攻读美国博士的同学们都想问一个问题,那就是美国博士读几年美国学校是宽进严出,要毕业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而且我们也经常听说很多同学十年八年都不能毕业,这就让很多同学都非常困扰,因为美国专业类别的情况不同,所以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探讨一下美国文科类博士读几年!美国文科类博士读几年?下面是部分院校的美国博士学位学制,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罗切斯特大学工商管理博士:为期4-7年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学制:为期4-6年哈佛大学教育领导博士学制:为期3年圣母大学政治学博士学制:为期5-6年西北大学传播学博士学制:为期4-7年(视论文完成情况)文科博士其实是一个很泛的概念。
总体大类上说可以分成社会科学的和人文类的。
比如心理学,经济学,传播学就可以算作社会科学的。
历史,音乐研究,英美文学这种就是人文的。
当然其中也有交叉的,比如传播学里的批判学派的其实就偏人文更多一点。
其次,美国是一个不多见的采取博士授课制的国家。
中国的博士系统主要是引进的英国博士制度,就是博士一般上来就做研究,不授课。
所以对于美国博士读几年的问题大家并不要担心很多的!美国文科类博士读几年以上就是答案了,其实美国博士读几年的问题不仅和学生自身有关也和学校也是有关系的,希望小编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想要去读美国博士的同学们!同学们可以关注至美前程教育官网或者在线咨询了解更多美国留学、雅思培训、托福考试等方面的信息。
至美前程做中国最值得信赖的教育服务机构,为有志于赴海外求学的学生提供职业规划、留学规划、留学培训、留学申请、留学签证等服务,为满怀激情和梦想的学子提供名校留学和名企就业的全程解决方案。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异议请联系小编协助删除。
)。
历史地理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60103)一、培养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要求,历史地理学专业的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应为: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历史地理学学科领域教学、科研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
具体要求是: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学风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
2.掌握历史地理学专业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工作,而且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项目,或解决和探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
全面了解历史地理学学科领域的发展动向,并在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第二外国语为选修课,要求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博士生,第二外国语必须选修,且语种必须为英语。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中国区域历史地理2、中国边疆历史地理3、城市历史地理4、中国地理学史三、学习年限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要求前两个学期修满学分,后四个学期主要从事学位论文开题、写作及答辩工作。
四、应修总学分数应修总学分:不少于15学分。
其中必修不少于11学分,选修不少于4学分。
五、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1、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2学分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外语1学分。
学位专业课。
前沿讲座5学分。
具体要求如下:(1)前沿讲座(或讨论班)的目的、范围和形式主要研讨本学科各个研究方向的重大学术课题与前沿性课题,从而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发展和未来发展趋势,积极参与本学科前沿问题和重大学术课题的研究。
形式以小型讲座和小组讲座为主,由导师或有关教师主讲,或外请相关专家主讲,亦可由博士生主讲,然后进行专题讨论。
美籍华人历史学家:何炳棣何炳棣浙江金华人,1917年生于天津,1934年就读北京清华大学历史系,从蒋廷黻、刘崇铉、雷海宗、陈寅恪及冯友兰等名教授学习,1938年大学毕业,旋前往大後方云南,任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助教及教员。
1944年考取第六届庚款留美公费,并于次年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专攻英国史及及西欧史,1952年他以十九、二十世纪之交英国的土地问题、土地改革运动及土地政策为题,获颁博士学位。
何炳棣获得博士学位前,已于1948年前往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任教,1963年转往美国芝加哥大学,1965年更荣任同校汤普逊(James Wesffall Thompson)历史讲座教授,1987年退休。
嗣往加州大学鄂宛(Irvine)分校,任历史社科杰出访问教授,1990年第二次退休。
经典著作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何院士致力于明、清两朝帝制中国的人口问题、社会结构及流动,并旁及会馆制度的研究,所作Studies on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1368-1953 (1959) 及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1368—1911(1962)两书,已为国际学术界奉为经典著作。
前者另辟蹊径,重建中国人口的历史真貌:後者全面探索明、清五百多年间中国社会组成及阶层流动的历史。
《中国会馆史论》(1966)则是何院士第一本中文专著。
考证出会馆的创设年代为明永乐年间(1403—24),比日本学者先前所说的嘉靖39年(1560),要早出约140年:同时更针对前此各国学人,特别是日本学者所提会馆制为『民族小群观念特盛』表现的论断,指出它实际是起了『促进畛域观念的消融与大群意识的产生』作用。
六、七十年代以後,何院士的兴趣转移到中国古代史,特别是中国文化的起源:两本力作,《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1969)及The Cradle of the East:A n Indigenous Origins o{TechniqtteS and Ideas of NeoEthic and Early Historic China.5000—1000 B.C.(1975)均详论中国文化的特征,为中国文明的起源提出全新的看法。
历史学重点专业介绍一、申报为重点专业的主要依据我校创办历史教育专业在我校已经有十余年的历史。
1992年开始设置历史教育(本科),是我校第一批本科专业。
目前历史教育专业拥有教师21人,其中博士7人、硕士8人;教授4人,副教授7人、讲师6人,助教2人。
在校本科生400多人,是湛江师范学院师资力量最强、学生人数较多的专业之一。
2004年招生生源极佳,在最短时间内第一志愿录取额满,全部为第一志愿,反映出本专业极强的专业吸引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
本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是湛江师范学院师资力量最强的专业之一。
首席教授庞天佑老师去年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周妤博士获得过多项荣誉称号,邵小荃老师曾经获得“省优秀班主任”称号。
多年来,我们一方面注重自己培养。
有多位青年教师考取了博士学位,学成回校。
另一方面,我们大力引进与本专业研究方向一致的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充实我们的专业队伍。
其中,教授2名,博士3名,硕士2名。
这使本专业在史学理论、文化史、思想史、地区国别史、社会史等方向上与省内同类院校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
在教学管理和教材建设方面,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努力,本专业的《中国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两门课程为全校的重点课程,其中《中国古代史》为优秀课程。
近年来,本专业约10门主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采用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教育部优秀教材和“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
同时,引进了一些高水平的优秀教材。
例如,在开设选修课“中东研究”时,教师采用了国家教育部指定的研究生用书《二十世纪中东史》和《阿拉伯国家简史》(修订版)。
在全校非历史专业开设的公选课“历史与文化”,老师们积极充实新内容,准备在授课和撰写讲义的基础上,编著适合我们需要的高水平新教材。
在科学研究方面,以学校重点学科—“专门史”为依托,获得了学校的大力支持。
教学和科研如同鸟之两翼,车之双轮,不可偏废。
而高水平的教学是基于深入的专业研究基础之上的。
美国史学博士培养情况关于美国大学培养史学专业研究生的情况,其实是一个相当难写的题目。
因为美国有几千所大学,能授予史学博士学位的至少上百,能授予硕士学位的更是数不胜数,虽然研究生训练的过程大致相同,但全国并无统一的规则,一概而论显然不合适。
此外,我虽然先后在美国东西部5所大学的历史系(所)或读学位或做研究或当教授,但我的观察和经历毕竟有限,加上我学的和教的是美国史,对历史系其他专业的情况并不了解,以偏概全更可能造成误导。
因此我希望事先提醒读者,本文最多只能算是一种从个人经历的角度对美国史学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描述和观察。
与国内史学研究生的培养一样,美国的史学研究生也有硕士与博士两种学位之分。
从训练模式来看,两者没有特别大的区别,不同的是,在美国,博士训练的过程更长,工作量更大,要求也更高。
有人将“Ph.D.”戏称为“PiledhigherandDeeper”(“垒得更高、专得更深”)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就读学位的时间而言,硕士学位一般在两年内可以完成,博士学位的完成则至少需要5-7年,有时甚至更长。
与国内的硕博士培养时间相比,美国的史学硕士训练时间至少短一年,而博士训练则要比国内长一倍以上。
就训练目的而言,美国的史学硕士学位基本上是一个专业知识的进修学位,强调学生在某一领域内史学知识的积累和熟练,培养学生从事有限规模的史学研究的能力。
博士学位以培养大学教师和专业史学家为目标,课程训练时间更长(如从本科直接读博士,一般要选3年的课),外语要求更高(至少两门),选课结束后,要通过资格考试,然后才能开始写论文。
理论上,一个史学博士不仅要系统、全面和有深度地了解本专业的知识,了解本领域的前沿研究,还要拥有一个相当广阔的知识面。
与此同时,他还必须具备独立进行原创性史学研究的能力。
同是学习美国史,博士生所接受的知识面和研究能力的训练在深度和广度上要非常明显地远远超过硕士生。
史学博士研究生的训练过程包括这样几个过程:(1)申请与录取;(2)课程训练;(3)学位候选人资格考试;(4)论文的写作与答辩;(5)获取就业和出版博士论文的机会。
严格地说,最后一项不应算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之中,但研究生毕业后能否找到称心如意、学以致用的工作,博士论文能否最终得以出版,出版后能否得到学术界的认可,都是很重要的问题,与学生、导师、系和学校都有关系,直接关系到系研究生培训项目的质量和名声。
限于篇幅,我在此只讨论前面四个过程的内容,并以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为主。
一、申请与录取在美国申请读史学研究生,手续和过程要比国内简单。
除GRE外,无需经过其他形式的全国性考试。
选择专业和学校的自由度也比较大,只要不惜报名费,一个人可同时申请多所大学。
按时将要求的材料寄达学校,申请过程就算完成。
近年来网络的发展更加简化了申请手续。
申请材料包括申请表、本科学历的成绩单、硕士学历证书和成绩单、GRE成绩和推荐信(3封)。
母语不是英语的外国人要寄TOEFL成绩。
个别学校要求附上写作样本。
与国内报考研究生相比,申请材料要多一些,但这些材料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申请人的教育经历、专业基础、综合素质和接受深造的潜力。
申请材料到齐后,先经研究生院初审,合格者转至历史系,由历史系的录取委员会来做录取决定。
录取委员会由本系教授轮流组成,其职责是负责阅读每位申请人的材料,逐个讨论,决定一个初步录取的名单。
录取决定以集体讨论的方式做出,不存在一个人说了算的情况。
如遇有争议的人选,则通过投票来裁决。
初步录取名单确定之后,有的学校会邀请申请人到学校面试,然后再做出正式录取的决定。
接到录取通知后,申请人有2-4个星期的时间决定是否接受录取。
一个系每年招多少研究生没有硬性的规定,但决不是“多多益善”。
除申请人的质量外,录取人数的多少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本系的教师资源(即本系是否有足够多的称职的教师来指导研究生,或本系是否能够开出足够多的研究生需要上的课)、本系拥有的经济资源(即本系能够提供多少份全额奖学金或助学金,或本系需要多少助教或助研)、系内各专业之间的平衡(即美国史、欧洲国别史、古代史与其他非西方地区和国别史和专题史之间的平衡)、和本校的研究资源(即本校是否能为某一方向的博士论文提供相应的图书资料的支持)等。
另外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市场对史学博士的需求量。
研究生的培养与市场需求直接挂钩,这是美国大学研究生教育的明显特征之一。
如果博士生毕业后找不到教职,高教市场上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院系在分配资源时就会做出相应的调整,避免造成在校研究生人口的过度积压,减少师资资源的“浪费”。
20世纪90年代史学博士的需求一度处于低潮,俄亥俄州议会一举砍掉了该州一批州立大学的史学博士学位项目。
市场因素自然也导致了另外一种现象,即申请到著名大学历史系读研的人数大大增加,使进入这些学校的竞争更加激烈。
1999年,我的一位学生对军事史很着迷,立志要进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去做内战史专家JamesMcPherson的博士生。
他专程到普林斯顿去了一趟,被告知当年申报该系读美国史博士的有400多人,但该系当年只能录取12人。
市场对著名大学历史系的录取优势冲击不大,因为它们拥有一批有名和有影响力的教授,资金雄厚,能为学生提供的较好的研究和资助条件,它们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较高,论文出版率也较高,但正因为如此,这些学校在录取时也格外挑剔,宁缺毋滥,以保证研究生项目的质量和维护学校的名望。
要成功地获得这些学校历史系的录取,申请人除了具备相当好的基础和优势之外,还必须非常用心地准备好申请材料。
申请人的个人陈述、本科教育的背景、硕士学历的质量、推荐信等对录取决定都有重要的影响。
如何写好个人陈述,并无统一的模式,但必须写得诚实可信,如果所有人在读完之后一致觉得该申请人值得花功夫去培养,这份陈述就算是写得成功的。
推荐信的重要并不在于写信人是否大名鼎鼎,而在于信是否写得真实和实在。
美国学术界很注重和看重“信誉”(credit),一封例行公事、千篇一律的推荐信不但帮不了申请人什么忙,反而有损写信人在史学同行中的名声。
二、课程训练史学研究生的训练包括两个阶段:课程训练和写论文。
如果是读博士学位的话,写论文之前还要通过一个学位候选人资格考试。
关于课程训练时间的长短,各校有不同的规定,但一般来说,如果从本科直接进入博士生项目,要选3年的课才能参加资格考试,如果事先得了史学硕士再来读博士,则可减免一年的课程。
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对已有史学硕士学位的博士生在理论上仍然要求3年的课程,但如果学生在第一年的必修课程中表现出色,可减免一年的课程,只需选课两年便可参加资格考试。
研究生的课程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
必修课多为基础课,如史学史概览、史学理论、史学方法与材料等,加上外语,这是所有人都必须选的。
选修课则是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研究方向“自由”选择,但需获得指导教授的同意。
学生进入研究生院后,系里会事先指定一个导师负责为学生选课提供咨询;进入论文写作阶段时,学生可根据论文方向选择主要论文导师,但两个导师完全可能由同一人担任。
专业课有3种类型:知识课(lecture)、研究课(seminar)和阅读课(colloquium),授课方式和训练重点不尽一致。
知识课以基础知识训练为目的,在题目和范围的定义上很灵活。
就美国史而言,有的以讲断代史为主,如殖民地史、美国革命史、内战与重建、二战后的美国史等,也有的以专题为主,如城市史、美国立宪、进步运动、民权运动、内战前的美国思想与文化、美国奴隶制的起源等。
授课方式以教授讲课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教材一般包括5-6本专著和十几篇专业期刊论文。
知识课在研究生课程训练中占的比重较小,但对打基础非常有用。
这种课的最大优点是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关于最新研究成果的信息。
教授会提供一个详细的阅读书目,将该专题的重要著作分类列出,有助于深入阅读和准备资格考试。
上课时,学生可随时举手要求发言,提问题,与教授讨论。
除考试之外,知识课一般还要求写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学生必须客观如实地总结所阅读的专著的内容和观点,分析其对史料和方法的运用,以及评论其在史学史上的地位等。
知识课也是研究生有机会观摩著名教授教学的最好机会。
至今为止,我对哥大历史系EricMcKitrick和JamesP.Shenton两位教授的讲课记忆犹新。
McKitrick总是以提问开始,然后缓缓展开叙述,将前因后果娓娓道来,无论多么复杂的题目,他都会讲得清楚明了。
他的语调永远是和缓的,语言富有凝重的诗意,含有一种深厚的历史感。
Shenton则截然不同,讲课从来不用讲稿,口若悬河,妙语连珠,激情澎湃,听课的人无不感到是精神上的一种享受。
两位教授都已经先后去世,但他们那种令人倾倒的讲课风格却令人终身难忘。
研究课是史学研究生训练的重头课程,其目的是边学边做,培养和训练学生从事史学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
研究课人不多,通常在10-12人左右,由教授筛选,有基础者方可进入。
在课上,大家围绕一个专题进行阅读、讨论和做研究。
课程由教授主持,但主角的是学生,教授更多的是扮演一个协调者的角色。
课程开始时,教授会指定一些阅读著作或论文,介绍本专题的史学史,指出哪些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或继续处于空白状态等。
在进行这种“热身”式阅读和讨论的同时,学生围绕专题提出自己的研究题目,写出选题报告,交由全班讨论。
选题经教授批准后,学生便开始收集和整理资料的工作,但仍然继续参加阅读和讨论,并将研究和思考带到课堂上来,作为讨论的内容。
大家在课上交流研究的心得,分享研究的信息,并相互阅读初稿。
论文初稿写成之后,一式两份,一份交教授审读,一份交全班讨论。
教授的阅读非常仔细,从立论、观点、材料的质量和使用、写作风格、学术规范、直到拼写错误的改正,一处也不会放过。
个别严格的教授还会花时间去查对原文,或请学生出示原文。
其他的成员也会作类似的审读或质疑。
最后学生综合各方的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直到教授满意为止。
研究课可以说是学位论文写作的演习课,它不光训练学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真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使用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
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对研究生后来做学问乃至一生的影响都很大。
我在宾州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的同事分别从美国十来所不同的大学得到博士学位,我们所有人在开研究课时,方法、程序和要求非常相似。
另外,凡是参加过美国史学界专业会议的人都会注意到,会议的参加者无论是宣读论文还是做评论,他们的学术行为和语言范式相当一致,我想这些与研究生时代受研究课的训练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