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选修1-1《命题及其关系》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490.3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选修1-1《命题及其关系》教案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elective 1-1 "proposition and its relat ionship" teaching plan

高中数学选修1-1《命题及其关系》教案

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课前小练:阅读下列语句,你能判断它们的真假吗?

(1)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2)3 ;

(3)3 吗?

(4)8是24的约数;

(5)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6)他是个高个子.

二、新课内容:

1.命题的概念:

①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proposition).

上述6个语句中,哪些是命题.

②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true proposition);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false proposition).

上述5个命题中,哪些为真命题?哪些为假命题?

③例1: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若整数是素数,则是奇数;

(3)2小于或等于2;

(4)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5) ;

(6)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7)明天下雨.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④探究:学生自我举出一些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2.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则”的形式:

三、练习:教材 P4 1、2、3

四、作业:

1、教材P8第1题

2、作业本1-10

五、课后反思

命题教案

课题 1.1.1命题及其关系(一)课型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知识方法目标

了解命题的概念,

2)能力目标

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会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则”的形式.

教学

重点

难点

1)重点:命题的改写

2)难点:命题概念的理解,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区分教法与学法

教法:

教学过程备注

1.课题引入

(创设情景)

阅读下列语句,你能判断它们的真假吗?

(1)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2)3 ;

(3)3 吗?

(4)8是24的约数;

(5)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6)他是个高个子.

2.问题探究

1)难点突破

2)探究方式

3)探究步骤

4)高潮设计

1.命题的概念:

①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proposition).

上述6个语句中,(1)(2)(4)(5)(6)是命题.

②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true proposition);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false proposition).

上述5个命题中,(2)是假命题,其它4个都是真命题.

③例1: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若整数是素数,则是奇数;

(3)2小于或等于2;

(4)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5) ;

(6)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7)明天下雨.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④探究:学生自我举出一些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2.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则”的形式:

①例1中的(2)就是一个“若,则”的命题形式,我们把其中的叫做命题的条件,叫做命题的结论.

②试将例1中的命题(6)改写成“若,则”的形式.

③例2: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则”的形式.

(1)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2)对顶角相等;

(3)全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也相等.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3.小结:命题概念的理解,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会将命题改写“若,则”的形式.

引导学生归纳出命题的概念,强调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的两个关键点:是否符合“是陈述句”和“可以判断真假”。

通过例子引导学生辨别命题,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改写为“若,则”的形式,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3.练习提高 1.练习:教材 P4 1、2、3

师生互动

4.作业设计

作业:

1、教材P8第1题

2、作业本1-10

5.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一堂概念课,比较枯燥,在教学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引例中的“他是个高个子.”例1中的“(7)明天下雨.”等比较有趣的生活问题,和学生有充分的语言交流,在一问一答中,引导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