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人格缺陷及心理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4
犯罪心理学人格特征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是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通过分析这些特征可以更好地理解犯罪的本质。
犯罪心理学人格特征是指犯罪者在心理上表现出的一系列特点和倾向,这些特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犯罪者的思维方式、情感状态和行为动机。
本文将从几个不同角度探讨犯罪心理学人格特征。
一、冷漠无情犯罪者常常表现出冷漠无情的特征。
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后果不负责任,缺乏对他人的同情和怜悯之情。
他们往往以自己为中心,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和满足自己的欲望,不顾及他人的权益和感受。
这种冷漠无情的特征使得犯罪者能够无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从而更容易产生犯罪行为。
二、自我中心犯罪者常常表现出自我中心的特征。
他们往往自认为是特殊的、与众不同的人,具有特权和特殊能力。
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有着过高的评价,常常觉得自己能够逃避法律的制裁,不受他人的约束。
这种自我中心的特征使得犯罪者容易产生犯罪行为,并且对自己的行为不感到内疚和羞愧。
三、缺乏责任感犯罪者常常表现出缺乏责任感的特征。
他们往往不愿意承担自己的行为后果,将责任推卸给他人或社会环境。
他们不愿意面对自己的错误和过失,常常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他人或外界的原因。
这种缺乏责任感的特征使得犯罪者对犯罪行为不感到内疚,从而更容易再次产生犯罪行为。
四、欺骗行为犯罪者常常表现出欺骗行为的特征。
他们善于伪装和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和动机,常常通过欺骗他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们利用谎言和欺骗来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同情,从而更容易实施犯罪行为。
这种欺骗行为的特征使得犯罪者能够在社会中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动机,从而更加隐蔽和成功地进行犯罪活动。
五、自我满足犯罪者常常表现出自我满足的特征。
他们常常追求刺激和快感,通过犯罪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
他们往往对犯罪行为感到兴奋和满足,从而产生一种依赖和渴望。
这种自我满足的特征使得犯罪者很难戒除犯罪行为,往往会重复犯罪,进一步加深自己的罪恶感。
六、情绪不稳定犯罪者常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的特征。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症状与心理治疗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APD)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常表现出冷漠、无视他人权益,缺乏责任心和自控能力,易于冲动和违法犯罪行为等特点。
本文将重点探讨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症状以及心理治疗方法。
一、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症状特征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常表现出以下行为特征:1. 缺乏对他人情感的认同与关怀。
患者几乎不关心他人,缺乏同情心和理解他人的能力,无视他人的权益和感受。
2. 冷漠和无情。
患者不容易有情感的共鸣,对他人的痛苦和不幸不会感到同情,甚至可能对其感到满足。
3. 不负责任和不顾后果。
患者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缺乏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常常冲动行事,不顾后果。
4. 追求刺激和无法无天。
患者对刺激和冒险行为有着极大的渴望,常表现出不计后果的行为,如赌博、吸毒等。
5. 偏向犯罪行为。
患者往往以违法犯罪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对他人产生伤害,缺乏道德约束和社会责任感。
二、心理治疗方法针对反社会人格障碍,心理治疗是最主要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1.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简称CBT)CBT旨在帮助患者意识到其错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教会他们如何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从而减少或消除症状。
通过认知重构、情绪调节和行为替换等技术,患者可以学会更加健康和适应性的行为方式。
2. 情绪调节训练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常常缺乏对他人情感的认同和关怀,无法适当表达情感,容易冲动爆发。
情绪调节训练可以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情绪、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以减少冲动和暴力行为。
3. 社会技能训练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常常缺乏适应社交场合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社会技能训练旨在通过对社交技巧和行为规范的学习,帮助患者改善社交能力,增加其与他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
4. 心理支持与心理教育在治疗过程中,心理支持和心理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
犯罪心理学专家视角下的分尸犯罪凶手的心理追踪在犯罪心理学领域,分析罪犯的心理状态和动机是破案的重要一环。
当谈及最严重的犯罪行为之一——分尸犯罪时,更需要专家深入分析凶手的心理追踪。
本文将从犯罪心理学专家的视角,对分尸犯罪凶手的心理特征、潜在动机以及相关案例进行探讨。
一、心理特征分析1. 冷酷无情分尸犯罪属于极其残忍和冷酷的犯罪行为,凶手具备异常的冷静和麻木的心理状态。
在犯罪实施过程中,他们表现出对受害者的冷漠,不屑一顾甚至享受施暴过程。
这种心理特征体现了他们对人类生命的丧失人性以及对恶的极端追求。
2. 强烈的支配欲望分尸犯罪凶手往往具备强烈的支配欲望,他们渴望完全掌控受害者的生命。
解剖尸体和分离身体部位可以满足他们对支配和掌控的需求,使其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并加强自己的力量感。
3. 反社会人格障碍大多数分尸犯罪凶手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表现出对他人权利的漠视和自私自利的行为模式。
他们缺乏道德约束力,不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或后悔。
这种人格障碍是他们做出残忍行为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
二、潜在动机探究1. 控制欲望的释放分尸犯罪凶手往往因内心深处的控制欲望而被驱使,他们通过对受害者实施极端暴力行为,将其身体分割,以达到对他人生命的完全掌控。
对于这些凶手而言,分尸行为成为了释放内心控制欲望的一种手段。
2. 心理压迫的缓解分尸犯罪凶手的行为受到内心压抑的驱使,如曾经遭受过身体或心理虐待、性侵等。
通过对受害者进行身体分割,凶手试图通过这种变态行为来达到心理压迫的缓解,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愤怒和恶意。
3. 心理扭曲的满足感分尸犯罪凶手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往往得到自己心理扭曲需求的满足。
他们喜欢将受害者的身体部分当作象征具有特定价值的物品,满足自己不正常的心理需求。
这种满足感的追求也是他们继续实施分尸行为的重要动机。
三、案例分析1. 杰弗里·达默作为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之一,杰弗里·达默(Jeffrey Dahmer)以其残忍而反常的犯罪手段震惊了全世界。
社会心理学对犯罪行为的解释犯罪行为一直是社会发展中的一大难题,人们常常纳闷,为什么有些人会选择犯罪?社会心理学提供了一种解释犯罪行为的角度,在个体的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交织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解释框架。
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犯罪行为的解释。
一、人格因素人格因素在解释犯罪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犯罪行为往往与个体的人格特征密切相关。
一些人天生具有攻击性、冲动性等不良的人格特征,这使得他们更容易陷入犯罪的泥沼中。
此外,一些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和虐待,导致了心理上的恶性循环,进而引发了犯罪行为。
这种人往往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无法应对挫折和困难,只能通过犯罪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二、社会影响社会心理学强调社会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不公正、贫困和犯罪的普遍存在,会对个体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他们更容易选择犯罪。
社会心理学家一直关注着如何通过社会支持和教育来减少犯罪行为。
研究表明,缺乏社会支持和互动的人更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因此,创造一个和谐、公正和包容的社会环境,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助,可以有效地减少犯罪行为。
另外,传媒对犯罪行为的渲染和宣传也对社会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过度的暴力媒体和不良内容会引发观众的攻击性和冲动性,并为他们提供了犯罪的范本。
因此,控制媒体的暴力内容,加强媒体素质建设,也是减少犯罪行为的重要举措。
三、认知因素认知心理学在犯罪行为解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个体对于自己的社会角色和价值观的形成,决定了他们在面临道德冲突时的选择。
如果个体认为违法行为在某些情境下是可以接受的,他们就可能选择犯罪。
另外,犯罪行为还与个体的风险认知和决策过程密切相关。
个体在选择是否参与犯罪行为时,会考虑到可能的风险和收益。
如果他们认为犯罪行为带来的利益超过了风险,他们就可能选择犯罪。
然而,犯罪的后果和惩罚也会在认知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些研究显示,加强犯罪行为的后果和惩罚的认知,可以减少个体参与犯罪的意愿。
犯罪人格缺陷心理研究" 【论文关键词】人格缺陷戏剧性反社会性诱因缓刑侦查预防【论文摘要】人格缺陷,又叫人格障碍,它是相对于人格健全、精神健康者而言的。
人格障碍是一种病态,心理学上对其研究已较为丰富,而人格缺陷在正常人身上均有所体现。
当人格缺陷在遇到合适的诱因时就非常容易使人走向犯罪道路。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青少年加以必要的引导和人格缺陷预防,是积极的、有益的,也是可行的。
人格是指在一定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人格不同于性格,性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鲜明而稳定的、多维的心理特征,它无好坏之分,无道德评价问题。
而人格却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倾向性、实践性,它链接着一个人对待他人、集体与社会的态度,反映一个人人品的好坏、善恶、美丑等。
人格的道德性是人格最重要的内涵。
人格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心理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人格是由特质和倾向性构成的,它们决定了个体行为的差异,每个人尽管在某些方面像其他人,却都有一个独特的人格。
心理学认为,正常的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其心理多少都会残留一些不健康的特质和倾向性,本文将其称为人格缺陷。
人格缺陷,又叫人格障碍,它是相对于人格健全、精神健康者而言的。
是介于正常人格与人格障碍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或是说某种程度的人格障碍。
常见的人格缺陷有自卑、抑郁、怯懦、孤僻、冷漠、悲观、依赖、敏感、多疑、焦虑或对人格敌视、暴躁冲动、破坏等等。
这些都是不健良的心理因素。
它们不仅影响活动效率,妨碍正常的人际关系,同时还会给人蒙上一层消极、阻阴暗的色彩。
一、人格缺陷的表现特点1、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
人生价值涵盖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自我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而实现社会价值则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是自我价值的最终归宿。
因此自我价值应融合于、服务于社会价值的实现。
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格的价值过于定位社会,重社会价值轻自我价值。
犯罪人格的形成及特征分析[摘要]犯罪人格是指具有严重反社会倾向的,能够导致犯罪行为产生的特定身心组织。
犯罪人格在一定情景下能导致犯罪行为的产生,犯罪就是外在环境诱因和内在人格缺陷相结合的结果。
对犯罪人格特征的分析能有效地预防犯罪的发生[关键词]犯罪人格;人格缺陷;形成因素;犯罪人格特征[DOI]10.13939/ki.zgsc.2016.05.199犯罪人格,其结构和成分特征与正常人存在着显著差别。
当影响犯罪的外在因素作用于具有犯罪人格的个体时,该个体较一般人更容易产生犯罪动机和犯罪行为1 人格与犯罪人格人格即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主要包括:完成某种活动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性格;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即动机、兴趣、需要、理想、信念等。
这些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错综复杂交互联系,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
个性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人格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由特质和倾向性构成,它们决定了个体行为的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征犯罪人格的研究是犯罪心理学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根据素质论观点:犯罪人格被看作犯罪人特有的异于正常人的人格,是由先天素质决定的。
此类理论有遗传理论、体质理论、智力低下理论和人格障碍理论等。
精神分析论则用无意识的观点来解释,主张犯罪人格是由人的本能决定的,认为婴儿生来就是犯罪者。
上述理论均忽视了犯罪人格的社会性质。
西方关于犯罪人格的研究,近年来多数学者从社会化过程来分析犯罪人格的形成,认为犯罪人格是由于人格的非社会化和不完全社会化造成的。
实际上,犯罪人格既有其先天的成分,也有其后天的成分,犯罪者并不都具有犯罪人格,犯罪者人格与一般人的人格并无两样,而犯罪人格者虽然不是天生的犯罪者,但至少比正常人格者或其他人格异常者更容易成为犯罪者犯罪人格,是指因长期与违法生存方式相伴或长期与违法犯罪人员接触,即由于后天负面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犯罪倾向和犯罪个性特征2 导致犯罪人格缺陷的心理表现任何犯罪心理的形成和犯罪行为的发生都是主客观因素相结合的结果。
白宝山犯罪心理形成原因分析:生理原因:1、性别:白宝山是男性。
男性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导致性格容易亢奋,对不公平的处理容易走向极端采取不冷静的办法处理。
易争强好胜,偏激冲动。
2、年龄:被捕时四十岁左右,犯罪期间处于35岁到45岁之间。
这个年龄段的人:思维成熟,性格沉稳,胆识过人,目标性强,执行力强。
3、性格:不善言辞,克己忍耐,性格内向,自闭自卑,好强,偏执爱枪械知识,沉默寡言,对现实和社会不满,不甘于平庸。
内向,好学,自闭,克己,导致其能不断积累知识,和积累想法,并且反复推演自己想法,不断使得行动更加细致周密,谋定后动。
再加上其成熟的生理年龄段,和对社会风土人情,心理的准确把握,是其成“事”的必然性格条件。
内向心理有强的心理承受力,但心里底线一旦崩溃,容易走向极端。
家庭原因:出生于北京市石景山区一个工人家庭,父母都是首都钢铁公司的职工。
1960年,3岁,父亲病逝,母亲生活艰难,将白宝山送到老家河北省徐水县,母亲改嫁。
家庭变故,人生轨迹走向无约束道路,对未来的人生无规划,对自己的行为无自制也无人约束,直到积累小恶成大恶。
生活贫困和家庭变故导致其必然不是向积极方向变,越变越穷凶恶极。
教育背景:1971年,14岁:开始上小学一年级,16岁辍学,酱菜厂当临时工在监狱中认真学习枪械知识。
学龄低,成绩差又有偏执的自学爱好,上学受挫是任何一个学习一般的人走向的第一个挫折。
从而导致融入社会困难,出门处处受阻,加上没有文化和技能,只能靠卖苦力维持生计。
其他原因:1、白宝山做过临时工、装卸工,还进行过劳动改造。
长期体力劳动,收入少,加上长期内向好学的指导思想严重危险,以及成熟心理生理年龄,必然产生对社会极端危害。
2、长期在北京这样一个繁华的城市过着贫困的日子,心里的落差更大,更觉得社会不公平,仇恨社会的心理更强烈。
靠近繁华的世界,和自身窘迫人生遭遇,以及偏见的社会观念导致犯罪心理产生。
3、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第一次严打的时期,自身的轻罪重判、刑期加重,家人离开,儿女生活贫困被人瞧不起,对自己的这些不幸的人生遭遇,归罪于社会,而无法排解。
第七讲犯罪心理形成与人格因素的影响犯罪心理是指导致某些人选择犯罪行为的心理过程和影响因素。
人格因素是犯罪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仅直接影响犯罪行为的选择和风险,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犯罪者对于他们的犯罪后果的感知以及对治疗和恢复的响应。
本文将从人格因素的角度来探讨犯罪心理的形成及其对犯罪者的影响。
一、犯罪心理的形成犯罪心理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个人因素、社会因素、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学习因素等。
而人格因素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个人因素个人因素主要包括性格、特质、智力和情感。
许多研究表明,非法行为的起因通常与个体的个性特征有关。
例如,一些人患有依赖性人格障碍,他们寻求的是自我满足,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分辨的能力,容易滑向犯罪。
另外,有些人可能容易感到沮丧、挫败和愤怒;这些情感可能会使人们决策方面缺乏理智。
在一定程度上,这些都是导致犯罪心理产生的因素。
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指个人所处的文化、价值观以及周围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遗传倾向和环境何种因素是造就犯罪心理的必要原素。
在一些贫困社区,越来越多的犯罪行为在青少年之间得以蔓延,并导致更多的年轻人变得不道德或者极端暴力。
与此同时,某些文化或族群的人更容易成为罪犯,这是因为它们中的一部分人士受到了更多的压力、歧视和排斥。
3.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个体生理构造、体质和神经身体机能等方面的影响。
犯罪心理的形成受生物因素影响较小,但是却不能完全被忽视。
例如,许多在童年时期曾受到过虐待和忽视的人在成年后容易产生犯罪心理。
另外,有些研究也表明,脑损伤、疾病或其他身体疾病可能会导致犯罪者行为异常。
二、人格因素对犯罪心理的影响人格因素是指个人特点、性格特征以及行为倾向。
这些因素对于犯罪者的行为和思考方式都有重要影响。
1.自恋型人格自恋型人格的人通常认为自己比其他人更出色、更伟大,并且认为自己应该得到特殊的待遇。
这种自尊心可能导致犯罪者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或者无法接受责任。
心理学对犯罪行为的解读人类的行为和思维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犯罪行为作为一种极端的人类行为,一直备受关注。
心理学家通过对犯罪行为的深入研究,试图解读和理解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和原因。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犯罪行为进行解读。
一、人格特质与犯罪倾向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人格特质与其犯罪倾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例如,具有较低的自控能力、情绪不稳定、冲动性、依赖他人等特质的人更容易表现出犯罪行为。
此外,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变态、反社会人格障碍等人格异常也可能增加一个人参与犯罪的风险。
二、社会环境对犯罪行为的影响社会环境对犯罪行为的发生起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学家在心理学领域进行的犯罪研究中发现,贫困、失业、家庭不和谐等不良社会环境是犯罪的重要因素。
相反,一个有秩序、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有助于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三、心理变态与犯罪行为心理变态是指因为心理异常导致的行为异常。
有些犯罪行为的背后是由于施暴者具有某种心理变态。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心理变态个体往往有嗜虐倾向、幻想犯罪行为等心理特征,导致他们更容易与犯罪行为发生关联。
心理变态是犯罪行为的一个重要解释因素。
四、认知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认知是指个体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和解释来理解世界。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认知因素对个体是否参与犯罪行为起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可能对于所犯下的犯罪行为有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自己是正当的、合理的。
这种认知偏差使得他们更容易参与犯罪行为。
五、心理治疗对犯罪行为的应用除了理解和解读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外,心理学还可以发挥更为实际的作用。
心理治疗是一种帮助人们改变不良心理状况、预防和减少犯罪行为的方法。
心理学家通过心理治疗,可以帮助犯罪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帮助他们改变其犯罪行为产生的心理因素。
心理治疗在预防和减少犯罪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总结:心理学对犯罪行为进行解读,可以帮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犯罪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解密犯罪心理学:了解罪犯行为和心理分析引言在我们的社会中,犯罪行为是一个永恒的问题。
为了应对和解决犯罪,犯罪心理学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通过研究罪犯的行为和心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背后的动机和原因,进而制定更有效的预防和惩罚措施。
本文将解密犯罪心理学,从行为和心理两个方面对罪犯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社会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犯罪行为的解析犯罪行为可以说是一个谜团,因为每个犯罪个体都有自己特定的动机和行为方式。
然而,通过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模式和特征。
社会因素的影响犯罪行为往往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例如,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家庭背景以及教育水平等都可能对其犯罪倾向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社会边缘化和贫困可能增加一个人从事犯罪的风险。
因此,改善社会福利和教育水平,提供更好的机会和条件可能有助于减少犯罪率。
心理动机的驱使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心理动机。
罪犯行为往往与某种欲望或冲动相关联。
例如,有些人可能因为贪婪而从事金融诈骗,而其他人则出于愤恨或复仇心理而犯下暴力犯罪。
心理动机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罪犯的内心世界,并找出预防犯罪的方法。
违法行为的决策过程罪犯的决策过程也是犯罪心理学的关注点之一。
究竟是什么让人们选择从事犯罪行为?犯罪心理学家认为,罪犯在做出决定之前可能会进行一系列的思考和评估。
他们会权衡风险和回报,决定是否值得冒险。
对于犯罪心理学家来说,了解罪犯的决策过程有助于预测和干预犯罪行为。
罪犯心理的分析除了犯罪行为之外,犯罪心理学还关注罪犯的心理状态和特征。
了解罪犯心理对于预防和处理犯罪非常重要。
罪犯的人格特征每个人的人格特征都是独一无二的,罪犯也不例外。
犯罪心理学家研究了罪犯的人格特征,以发现与犯罪行为相关的特定特征。
例如,一些犯罪心理学家认为,缺乏良好的自控能力和道德价值观可能与犯罪行为有关。
了解罪犯的人格特征有助于评估其可能再犯的风险,并设计相应的康复计划。
罪犯的心理状况除了人格特征之外,犯罪心理学还关注罪犯的心理状况。
心理学对犯罪行为的解释和预防犯罪行为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着社会秩序和人民的安全感。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犯罪问题,心理学家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犯罪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文将围绕心理学对犯罪行为的解释和预防进行论述。
一、心理学对犯罪行为的解释犯罪行为的发生与人的心理过程密不可分。
心理学试图通过对犯罪者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决策过程的研究,解释犯罪行为的原因。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心理学解释:1.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而形成的。
犯罪行为可能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不良行为而养成的。
2. 心理创伤:心理创伤可以导致个体的情绪失控、恐惧和暴力倾向,进而引发犯罪行为。
3. 人格缺陷:某些人天生具有冲动控制差、孤僻、自私等人格特征,这些人更容易产生犯罪倾向。
4. 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比如精神疾病、心理障碍等,可能导致个体产生犯罪倾向。
二、心理学对犯罪行为的预防心理学的研究还提供了一些预防犯罪行为的方法和策略,以下是几个例子:1. 早期干预:从生命的早期开始,通过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辅导,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有助于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2. 健康心理教育: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增强个体的心理素质,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3. 社会支持和庇护:为容易受到犯罪影响的个体提供社会支持和庇护,使他们有更好的环境条件来发展自己,从而减少犯罪的可能性。
4. 求职技能培训:为失业人员提供求职技能培训和心理辅导,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减少经济因素对犯罪行为的诱导。
总结:心理学对犯罪行为的解释和预防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和策略。
犯罪行为的解释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犯罪者的内心世界,也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了参考。
预防犯罪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是心理学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理论上的基础,可以促进社会的安宁与稳定。
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导致马加爵杀人的,不是因贫困而引起的自尊问题,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
以下犯罪心理分析基于马加爵的犯罪过程,犯罪手法及其认罪书。
一、典型的情绪型犯罪情绪型犯罪有两种,一种是激情型的,另一种就是仇恨累积型的。
而马加爵就是典型的仇恨累积型。
马加爵是一个很聪慧的孩子,但是家境贫穷、交际能力差、长相丑陋,且现实不如人意,所以简单有自卑、自怜的心理特点;进入大学后城乡庞大落差又导致了心理上的不平衡,这就造成了他敏感、多疑、狭窄的性格特点,而这样一种性格和同学相处的时候就难免出现一些怪异的行为。
因为他性格内向,不肯轻易反映出内心的东西,而周围的人如果对他不在意一些,或者无视一些,对他的一些表现作出过于简单的回应,他的行为就会更为怪异。
渐渐地某些小的芥蒂也会形成一种仇恨,仇恨的累积导致了最后犯罪行为的发生。
最后的打牌引起的矛盾只是导火索,背后既是这种仇恨的累积的过程。
二、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马加爵在其于狱中所写文章中屡次描述其家庭条件差,生活拮据,对此其有强烈的自卑感,在其潜意识中无法接受生活贫困这一事实。
认为由于自身生活贫困、交际能力差、外貌丑陋才遭到周围人的卑视,甚至被恶意对待。
也正因为其自卑,才不断压抑自我情绪,期望通过隐忍,自我封闭来爱护自己。
另一方面,马加爵是个聪慧的孩子,有远大的抱负,期望通过大学中的学习来摆脱贫困,但其所处的大学环境又与其想象的相去甚远。
这种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也使其极为郁郁不得志。
这些都不断的累积着他的仇恨。
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在马加爵的遗书中,大多数句子以“我〞开头,且屡次出现“我的天生智商还可以〞这一类自我肯定的语句,说明其自我中心的这一性格缺陷。
也正因为其以自我为中心,爱钻牛角尖,马都是以自我的眼光看待周围,不曾换位思考,以自己的道德观念及正义去标准他人的道德和正义。
因此其无法接受大学中谈恋爱的现象,认为这是错误的、堕落的,现实与其理想落差太大。
对系列杀人抢劫案犯罪人格的分析何正泉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安学院湖北武汉430073)【内容摘要】论文对系列杀人抢劫案件中案犯犯罪人格的特征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犯罪人格具有认知的反社会性、情感的扭曲性、犯罪意志的顽固性、对惩罚的耐受性、对教育改造的排斥性等特征。
犯罪人格形成的原因包括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以及对压力和挫折的畸形反应。
【关键词】犯罪人格特征形成原因目前发生的大要案件以系列杀人抢劫案件最为触目惊心,这类案件影响深远,给社会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对治安和人民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极大危害,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思考。
如豫陕苏皖彭妙计团伙系列杀人抢劫案,1998年2月14日至1999年3月26日,彭妙计、丁运好、苏小平3人经踩点预谋后,结伙先后流窜到陕西、河南、安徽、江苏等4省21个县市区33个行政村,持铁锤、钢钎、木棍、镢头、手电等作案工具,趁夜深人静之机,采取翻墙入院、砸门、挖洞、蒙面入室等方法,行凶抢劫38次,致使76人死亡、3人重伤、5人轻伤。
在抢劫中,罪犯彭妙计手段残忍,用菜刀和剪刀割断40人喉管,割下4个男人的生殖器,抢劫现金4万余元及金项链等财物。
类似的案例是杨新海系列抢劫杀人案,杨新海曾因盗窃、强奸被劳教两次、判刑一次。
1999年出狱后,接连在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四省的农村地区疯狂作案26起,杀死67人,伤10人,抢劫现金6300余元,强奸妇女6人,奸污尸体19具,而且很多属灭门案件,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较有影响的系列杀人抢劫案件还有张君团伙系列杀人抢劫案、雷国民系列杀人抢劫案、张显光团伙系列杀人抢劫案等。
这类案件的共同特征表现为:犯罪时间长、犯罪能量大、手段残忍、连续疯狂作案。
不被抓获是难以自行停止作案的。
案犯为什么如此凶残?为什么连续作案,他们与普通案犯有何不同?研究这些案犯的成长史、犯罪史,我们会发现犯罪人格是支撑案犯连续疯狂作案的强大内在动力。
犯罪人格(Criminnal Personality)是犯罪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常是指个体在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受后天消极环境和不当教育的影响,在早年就开始出现违法犯罪行为,由于各种原因难以返回正常人的生活轨迹,而以各种犯罪为生,并在犯罪生涯中逐渐形成的以反社会为特征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犯罪的性格、嗜好、习惯、观念、态度,并且出现的与犯罪相适应的情感反应等的总和。
关于犯罪青少年心理的相关研究犯罪青少年的心理特征、犯罪心理形成过程及规律近年来青少年的犯罪率持续攀升,呈现出低龄化暴力化、智谋化和团体化的趋势。
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社会问题,被称为三大公害之一。
一般地说,少年犯罪不单纯是偶然因素导致犯罪,除了有社会环境引诱的原因外,也应重视引发青少年犯罪的内在心理因素。
而研究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征是青少年犯罪预防体系的重要基石。
阅读青少年犯罪心理特征的相关文献,从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学者都是从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部分对青少年实施犯罪行为进行分析。
一、认知方面认知是个体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即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青少年时期是一个求知欲旺盛的时期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着好奇心,愿意探索新奇的事物。
因此青少年时期也是一个学习知识和思维锻炼的最佳阶段,但是犯罪青少年由于受到了外界不良信息的刺激认知发展出现了混乱和偏差社会认知缺陷。
犯罪青少年在认知上不成熟的突出表现是认知的表面性和片面性缺乏自觉性和计划性及缺乏理性思维能力。
犯罪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看问题总是比较幼稚,缺乏对问题逻辑关系的理性认识对周围的人和事很容易形成比较偏激的认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矛盾是认识能力的发展跟不上独立意向的发展也就是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矛盾如果青少年的这种心理矛盾不能得到正确调整很容易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犯罪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感兴趣对于不合自己心愿甚至阻碍自己愿望实现的事实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不懂得用法治观念来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很多青少年在犯下严重的罪行被警察抓住后幼稚地认为被批评教育一下就可以没事回家了他们是不折不扣的法盲。
犯罪青少年在认知上另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感知具有很强的敏感性。
很容易通过观察学习把不良的信息转化为记忆进而转化为犯罪经验尤其是在影视和网络中所渲染的暴力和色情镜头更是对他们的认知形成强烈的冲击他们对于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很容易在认知上接受和推崇这些反社会的行为犯罪青少年一般受周围不良群体和暴力影视文化的消极影响非常大。
犯罪人格缺陷及心理09应用心理03090538 叶盛【论文关键词】人格缺陷戏剧性反社会性诱因缓刑侦查预防【论文摘要】人格缺陷,又叫人格障碍,它是相对于人格健全、精神健康者而言的。
人格障碍是一种病态,心理学上对其研究已较为丰富,而人格缺陷在正常人身上均有所体现。
当人格缺陷在遇到合适的诱因时就非常容易使人走向犯罪道路。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青少年加以必要的引导和人格缺陷预防,是积极的、有益的,也是可行的。
人格是指在一定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人格不同于性格,性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鲜明而稳定的、多维的心理特征,它无好坏之分,无道德评价问题。
而人格却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倾向性、实践性,它链接着一个人对待他人、集体与社会的态度,反映一个人人品的好坏、善恶、美丑等。
人格的道德性是人格最重要的内涵。
人格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心理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人格是由特质和倾向性构成的,它们决定了个体行为的差异,每个人尽管在某些方面像其他人,却都有一个独特的人格。
心理学认为,正常的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其心理多少都会残留一些不健康的特质和倾向性,本文将其称为人格缺陷。
人格缺陷,又叫人格障碍,它是相对于人格健全、精神健康者而言的。
是介于正常人格与人格障碍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或是说某种程度的人格障碍。
常见的人格缺陷有自卑、抑郁、怯懦、孤僻、冷漠、悲观、依赖、敏感、多疑、焦虑或对人格敌视、暴躁冲动、破坏等等。
这些都是不健良的心理因素。
它们不仅影响活动效率,妨碍正常的人际关系,同时还会给人蒙上一层消极、阻阴暗的色彩。
一、人格缺陷的表现特点1、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
人生价值涵盖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自我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而实现社会价值则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是自我价值的最终归宿。
因此自我价值应融合于、服务于社会价值的实现。
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格的价值过于定位社会,重社会价值轻自我价值。
而如今则过于定位个人,在当代一些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吃了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读书更多是为了自己将来有个宽裕舒适、安静自在的生活,更多是为了出人头地,一路风光。
而对自己将来如何对社会、对国家尽份责任却考虑甚少。
2、重书本知识,轻道德实践。
人格问题的实质是道德问题。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某些学生关注得最多的是自身的成绩,“搞好学习是我的唯一任务”,成绩搞好了便能赢来一路赞歌,便会一好百好。
因此他们不愿参加班集体活动,不愿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不愿反省和检讨自我,缺乏道德实践,无视道德评价,在情感、品质、习惯、为人处事等方面不讲原则,没有“格”的标准,缺乏正义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3、重主动人格,轻和谐协调。
过去被动人格的人较多,一切服从安排,对人生缺乏设计,奋斗目标模糊不清,没有前进动力,顺其自然,得过且过。
而当代学生更多则过于“主动”,以自我为中心,摆不正自己与社会、集体、他人的关系。
盲目炫耀自己,逞强斗胜,抬高自己,压低别人,没有协作精神、团队意识;有些甚至为了个人出人投地,无视集体利益,不顾他人感受,不择手段,我行我素。
乃至于限入一种病态,处处与他人为“敌”,与群体、他人格格不入。
4、重外表形象,轻内在素养。
笔者认为,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
当代青少年渴望表现自己,关注自身形象,这本无可厚非,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反映。
但某些学生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外在美。
他们讲究穿着,追求时尚,崇尚“潮”、“款”、“名牌”,什么“靓”、“酷”、“帅”经常挂在嘴边,而对自身的知识积累,内在气质,个性修养却很少顾及。
这对健康完美人格的形成极为不利。
二人格缺陷的常见类型缺陷是相对人格障碍而言的,人格障碍是一种病态,心理学上对其研究已较为丰富,而人格缺陷在正常人身上均有所体现,参照人格障碍理论将其归为以下几类:1 偏执性人格缺陷。
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自己从外面突然走进房间内,里面正在聊天的人全都闭口不谈了,此时我们脑中会闪过一丝念头:他们是不是在说自己呢?但这只是一时的,可能很快就消失了,不至于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但有些人却会因此而心烦意乱,甚至寝食难安,人物别人一定是在讨论他、说他坏话,也许他们有时也知道这不大可能,但就是无法摆脱这种猜疑,而进行一系列的联想,以致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这就是偏执性人格缺陷者的惯常表现。
主观、固执、敏感、多疑是他们显著的性格特点,例如,他们在单位表现一般,却总是无端夸大自己的重要性,甚至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受到别人的压制和迫害,等等。
针对他们的人格特性,在某些掌握证据不是很充分的案件当中,进行审讯时可适当的出示证据,并根据推测对没有证据的部份进行言语暗示,制造全面掌握证据的假象,施加压力迫其如实交待。
2 戏剧性人格缺陷。
戏剧性人格缺陷者最大的特点是过分情绪化和吸引他人注意,他们大多追求新奇、爱幻想,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情绪外露且夸张;在生活中,常常将自己视为受人尊崇的主角,干什么事情都希望得到外界的赞扬、承认,否则,就表现的没精神、感到难受;他们只为寻求自己的新鲜体验而努力,对别人的利益、疾苦从来没有发自内心的关心。
这类人常常有活力,能做出巨大成就,待人看似热情比较容易结交,常是社交界的宠儿,有的则适合冲任领导干部。
这类犯罪嫌疑人一般智商较高,人际关系较好,审讯外围较难突破,应结合证据情况适时出示,打乱其心理防御体系,出奇制胜。
3 强迫性人格缺陷。
此种人格缺陷者有一种较为强烈的完美主义心理,在待人、接物、对待自己时,经常有种求全的心理,做任何事情都要力求完美,他们对合作者、对下属总是百般挑剔,很少有满意的时候,什么事情都觉得别人做不好。
同时,他们的原则性很强,对于不符合他们要求的事情从吧接受,他们认定的事情也很难改变,相对来讲,他们较难接受新事物。
因此,这种人格缺陷者犯罪时,对自己所犯罪行常有自己的一套解释谬论。
4 回避性人格缺陷。
具有此种人格缺陷者通常的表现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胆小懦弱,面对挑战多采取逃避的态度或无能应付。
他们被人批评指责后,常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并且很难弥补,不能从中解脱出来,因而非常痛苦,他们害怕参加社交活动,唯恐自己的言行不当或不能回答别人的提问而被他人讥笑讽刺,因此他们即使参加集体活动,也多是躲在一旁沉默寡言。
在处理某个一般性问题时,他们往往表现的瞻前顾后、左思右想,常常是等决心下定时,却又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时机。
这类人好漫无边际的想象,审讯中若要其积极地配合,应给予其生的希望。
5 冲动性人格缺陷。
这是一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点的人格缺陷,有称为爆发型或攻击型人格缺陷。
具有此种人格缺陷者常有不可预测和不考虑后果的行为倾向,他们多不能控制不适当的发怒,易与他人争吵或冲突,尤其是行为受阻或受批评、指责时。
这类人临时起意犯罪较多,且过后容易后悔,审讯时教育适当便可突破。
6 依赖性人格缺陷。
此种人格缺陷者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某些方面发展不成熟所造成的,如自立、自信、自主等方面。
他们从小一切多由父母安排和照顾,很少为自己的事情考虑,走向社会后,他们的这种缺陷便会有所体现。
工作当中对一些日常事项也常会犹豫不决,总希望他人能够给予指导和帮助,他们一般很少有个人见解,因为他们不自信。
因此,这类人在犯罪中多为从犯或者是被教唆者,对他们给予适当的压力,根据实际情况解除其后顾之忧,便会突破其口。
7 反社会性人格缺陷。
具有此种人格缺陷者大多会触犯法律,他们责任感很差、性格暴躁、攻击性强,对社会规范和周围的事物常心存敌意,犯错后无内疚感。
他们在学生时代经常逃学、欺负弱小同学、参与破坏公共财物活动,经常撒谎等,成年以后他们多不能维持长久的工作,或多次无计划的变换工作,常有作出不符合社会规范行为的念头。
这类人的犯罪率最大,且多为惯犯、累犯。
三人格缺陷与犯罪当人格缺陷在遇到合适的诱因时就非常容易使人走向犯罪道路。
爱和恨都是需要理由的。
在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人,只要他神智正常,他的行为就会有原因,就会有理由。
只是这个理由是他自己心目中的理由,这个理由合理还是不合理,是不是要付诸行动,付诸什么样的行动,因人而异。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愤怒的时候,确实有泄愤报复心理,但是对什么事情会愤怒,愤怒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手段泄愤,泄愤时候的理性考量的深浅大小,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每个人情况有所不同。
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忘了诱因的存在,也就是理由。
做出犯罪行为不一定需要巨大的冤屈,也不一定需要合理的理由,但是冤屈、理由总是存在的。
我们要反对这种残暴的行为,但这种残暴的行为后面总有一些理由存在。
这是我们预防犯罪、惩治犯罪的基础,也是我们敢到大街上去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常态条件下,犯罪总是不外乎为财、色、名、利、仇、怨。
在精神正常者中,不可能有所谓的无理由的犯罪。
任何犯罪心理的形成和犯罪行为的发生都是主客观因素相结合的结果,具体来说,犯罪就是外在环境诱因和内在人格缺陷相结合的结果。
诱因可以多种多样,如受到委屈、情绪波动、天气变化、金钱刺激、言语挑逗、不公待遇等等,然而什么样的因素可以成为犯罪的诱因也是与人的主观心态、人格缺陷分不开的。
常见导致犯罪的人格缺陷心理有:1 敌视社会和他人的心理。
对社会环境和他人抱有负面的看法,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甚至还会产生一种报复社会的潜意识。
在这种社会态度的作用下,个体不仅难以与周围环境和他人沟通与协调、社会适应不良,而且还会使其在犯罪时缺乏心理压力,从而使犯罪变得轻而易举。
日本犯罪心理学家森武夫曾指出,“欲杀人的情况下,需要把对方视为垃圾、敌人、魔鬼、畜生、忘恩负义之徒,不把他看作人,割断与对方的情绪联系。
”敌视社会和他人的心理的存在,就使个体不用经受犯罪前的心理痛苦和压力,较易导致犯罪行为发生。
2 漠视自己的生命和前程。
敌视社会和他人意味着个体的自私、自我中心,但同时也表现出对自己生命和前程的不尊重、不珍惜,不懂得生命的真正价值,甚至对死亡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这种缺陷非常具有致罪性。
因为,如果一个人不首先对自己负责,就不可能相信他会对别人负什么责;如果一个人不首先珍惜自己的生命,就不可能指望他会珍惜别人的生命,生命的意义就会被淡化,穷凶极恶的过激行为、鲜廉寡义的无耻行为就会变得轻而易举。
3 缺乏共鸣和移情的能力。
所谓共鸣,是指与他人情绪体验的同一性,即喜他人之所喜,忧他人之所忧。
所谓移情,是指与他人在情绪体验上互换位置,即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己所不欲,不施与人。
缺乏共鸣和移情的能力,是人格缺陷的一个重要方面。
4 思维偏激极端、相对剥夺感强。
思维偏激极端者往往不讲分寸,不讲度,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