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复习资料培训讲学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9
幼儿教育学复习资料1. 引言幼儿教育是指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过程。
幼儿教育学是从理论和实践角度研究幼儿教育的学科。
本文将提供幼儿教育学的复习资料,帮助读者们回顾幼儿教育学的主要内容。
2. 幼儿教育的基本概念幼儿教育是面向幼儿阶段进行的教育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包括幼儿的身体、智力、情感、社会和道德等各个方面。
幼儿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帮助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的要求。
3. 幼儿教育的理论基础3.1 近代幼儿教育学派•蒙特梭利教育学派:以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为代表,重视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提倡自主学习和自由活动。
•弗洛贝尔教育学派:以德国教育家弗洛贝尔为代表,认为幼儿教育要以幼儿的自然发展为基础,注重观察和体验。
•巴哈金教育学派:以俄国教育家巴哈金为代表,强调幼儿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3.2 幼儿认知发展理论•洛克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期、符号期和运算期三个阶段,强调儿童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和运算能力的发展。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将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期、前操作期和操作期三个阶段,提出了儿童的适应和认知平衡的概念。
•基恩伯格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在认知发展中会经历动作模式期、存储模式期和信息处理模式期三个阶段,强调儿童的社会文化环境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3.3 幼儿社会情感发展理论•爱因斯坦社会情感发展理论:认为幼儿的社会情感发展经历接触期、恋爱期和社会化期三个阶段,强调幼儿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关系的建立。
•维果茨基社会情感发展理论: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幼儿社会情感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近似发展区域和发展助推区域的概念。
4. 幼儿教育的核心内容4.1 幼儿教育课程幼儿教育课程是指幼儿教育活动的总体安排和组织,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
幼儿教育课程应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重视幼儿的感知、操作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2011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课程学习目标1.了解幼儿园课程的特点;2.掌握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3.掌握选择与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4.了解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组织形式、方法、途径等;5.明确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目的和作用;6.掌握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内容和原则。
核心内容纲要一、幼儿园课程概述1.课程的概念(1)课程的定义课程是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
(2)课程的要素.①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化,它指明了学习者通过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的成就。
②课程内容:是依据目标以及相应的年龄阶段的学习者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而选定的学生能够学、并应该学、适宜学的知识范畴。
③课程组织:是依据目标的要求,对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或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加以编排、组合、平衡的方式。
④课程评价:是以目标为标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或某阶段终结时,对课程各要素的适宜性以及效果进行测量和评估。
2.幼儿园课程(1)幼儿园课程的概念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幼儿园课程的特点①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②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③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与教育目标2.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1)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的依据(2)引导教育教学过程的方向,(3)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标准三、幼儿园课程内容1.幼儿园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1)课程目标规定了内容的范围与要求(2)课程内容是目标的体现与依托2.选择与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1)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整体需要,有效地发挥各领域的教育作用(2)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幼儿必要的和有效的学习内容(3)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兴趣,内容具有时代性、丰富性.(4)适合幼儿的能力与发展需要,对幼儿的进一步学习具有挑战性四、幼儿园课程的实施1.幼儿园课程的教育教学计划(1)教育教学计划的类型①年龄班计划;②学期计划;③月(周)计划;④具体教育教学活动计划。
幼儿园课程自考复习资料1. 课程概述幼儿园课程自考是指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对幼儿园教育课程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和考核的一种学习方式。
幼儿园课程自考涵盖了幼儿园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幼儿发展、教育目标、教学方法、教材选择等内容。
通过参加幼儿园课程自考,幼儿园教师能够夯实幼儿教育基础知识,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能力。
2. 课程内容2.1 幼儿发展心理学幼儿发展心理学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础学科,通过学习幼儿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发展特点,了解幼儿认知、情感、语言、社交等方面的发展规律。
本部分内容包括幼儿认知发展、情感发展、语言发展、社交发展等内容。
2.2 幼儿教育学幼儿教育学是研究幼儿园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学科,通过学习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教育目标、课程设置等,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能力。
本部分内容包括幼儿园教育原则、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内容。
2.3 幼儿游戏与活动幼儿游戏与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游戏和活动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本部分内容包括幼儿游戏的分类、游戏的教育功能、游戏的组织与指导等内容。
2.4 幼儿教材与教具幼儿教材与教具的选择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合适的教材和教具能够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本部分内容包括幼儿教材选用的原则、教材评价标准、教具的分类和使用等内容。
3. 复习方法3.1 制定学习计划复习幼儿园课程需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明确每日、每周的学习目标,并按时进行复习。
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和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调整。
3.2 阅读教材复习时应通读相关教材,理解并掌握其中的关键概念和知识点。
可以做好笔记,方便后期复习和总结。
3.3 做题练习通过做题练习可以巩固和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可以使用历年的自考试题、模拟试题等进行练习,同时注意分析错题原因,找出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3.4 交流讨论可以与同学、老师或相关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讨论,相互学习和提高。
1、课程维度的定义:①学科维度;②经验维度;③目标维度;④计划维度2、显性课程: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有意参与活动的成分很大,显性课程主要通过课程教学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学生在显性课程中获得主要是预期性的学术知识。
隐形课程:则是无计划的,无组织的学习活动。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获得的是隐含于课程中的经验,通过学校环境而得到的知识态度和价值观;在隐形课程中,学生获取的主要是非预期性的东西。
3、幼儿园课程的定义: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4、幼儿园课程特点:①基础性,启蒙性;②全面性,生活性;③整合性;④;⑤动性和直接经验性;⑤潜在性5、幼儿园的要素:目标,内容,方法,评价6、幼儿园课程目标:1)、行为目标含义: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课程目标,它指向的是实施课程以后再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代表人物:搏比特泰勒特点:客观性可操作性2)、生成性目标含义: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代表人物:杜威斯坦豪斯特点:追求的是“实践理性”,强调在儿童,教师与教育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课程的目标3)、表现性目标含义:表现性多被运用于艺术领域中,它强调的是个性化,指向每一个儿童在教育清静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及反应的多元性。
代表人物:艾斯纳特点:不规定儿童在完成学习后,因该获得的行为而关注每一个儿童在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
总结:课程的各种目标取向在幼儿园课程的互补,从行为目标取向发展到生成性。
7、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1)、幼儿园课程的取向:①课程;②课程内容即学习内容即学习活动;③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2)、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①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②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③直线式组织与螺旋组织逻辑顺序: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内容心理顺序:以合适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纵向组织:按照课程组织的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横向内容:按“广义概念”组织课程内容,即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使课程内容与儿童已有经验联为一体。
幼儿园课程重点复习资料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念第一节:对课程的理解1、对课程概念大体有几种不同的理解?你倾向于哪种?为什么?(1)课程就是学习的科目和教材,一般认为,课程是科目和学科的代名词,即课程是指具体的学习科目的总和。
也有人把课程与教材合二为一,视教材为课程的具体体现。
这使得通过课程而进行的教育被简化为“教书”(教教材、教课本)。
于是,教师就成为“教书匠”,学生也就成为“读书郎”。
评价:这种课程定义虽然把握了课程的主要问题,但把教师的视线局限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圈子里,使得教师只关注“教什么”,而不关注“为什么教”和“怎样教”;只关注知识的逻辑、结构,而不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以及儿童已有的经验、学习的方式和特点,进而导致教师把传递知识看作是他们的主要任务。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定义关注的更多的是学生认知方面的学习,而非学生的全面发展。
它对课程内容本身的理解也过于狭窄,仅局限于外在的间接经验,而忽略了学习者在校获得的直接经验。
所以,这一定义虽有一定道理,但不能涵盖课程的全部内容。
(2)课程就是儿童在学校中获得的学习经验,这种课程定义是针对传统教育中的课程观念以及它所导致的“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的弊端,从学习者的角度而提出来的。
由于这一课程定义强调学习者在学校获得的学习经验,所以它始终成为20世纪课程改革中的一面旗帜。
基本观念:由于学习经验是学生在与学校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心理生成物,所以,把课程理解为学生的学习经验,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能扩大研究者的视野,转换研究者注意的中心,使教师从过去主要关注“教什么”,到现在开始关注“为什么教”、“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以及“这样教会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等这样的问题。
评价:这种课程概念让教师从关注教材到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什么以及所学东西对他们的个人意义。
所以,有人将这一转变称为课程领域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其核心就是界定这一概念的视角的转移,即从关注书本到关注学生,使我们的教育工作更贴近它的本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
幼儿园课程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念第一节:对课程的理解1、对课程概念大体有几种不同的理解?你倾向于哪种?为什么?(1)课程就是学习的科目和教材,一-般认为,课程是科目和学科的代名词,即课程是指具体的学习科目的总和。
也有人把课程与教材合二为一,视教材为课程的具体体现。
这使得通过课程而进行的教育被简化为“教书”(教教材、教课本)。
于是,教师就成为“教书匠”,学生也就成为“读书郎”。
评价:这种课程定义虽然把握了课程的主要问题,但把教师的视线局限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圈了里,使得教师只关注“教什么”,而不关注“为什么教”和“怎样教”;只关注知识的逻辑、结构,而不关注学生的需耍、兴趣以及儿童已有的经验、学习的方式和特点,进而导致教师把传递知识看作是他们的主要任务。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定义关注的更多的是学生认知方面的学习,而非学主的全面发展。
它对课程内容木身的理解也过于狭窄,仅局限于外在的间接经验,而忽略了学习者在校获得的直接经验。
所以,这一定义虽冇一定道理,但不能涵盖课程的全部内容。
(2)课程就是儿童在学校中获得的学习经验,这种课程定义是针对传统教育中的课程观念以及它所导致的“教材屮心”、“教师屮心”、"课堂屮心”的弊端,从学习者的角度而提出来的。
由于这-课程定义强调学习者在学校获得的学习经验,所以它始终成为20世纪课程改革中的一面旗帜。
基本观念:山于学习经验是学牛在与学校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心理半成物,所以,把课程理解为学牛的学习经验,最人的好处在于它能扩人研究者的视野,转换研究者注意的屮心, 使教师从过去主要关注“教什么”,到现在开始关注“为什么教”、“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以及“这样教会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等这样的问题。
评价:这种课程概念让教师从关注教材到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什么以及所学东西对他们的个人意义。
所以,冇人将这一转变称为课程领域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具核心就是界定这-•概念的视角的转移,即从关注书本到关注学主,使我们的教育工作更贴近它的本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
2024年幼儿园课程概述培训课件新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2024年幼儿园课程概述培训教材第四章“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具体内容包括:幼儿园课程的定义、特点、目标、设计原则、实施方法及评价体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概念、特点及设计原则。
2. 掌握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方法和评价体系。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适合幼儿发展的课程方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方法。
重点: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概念、特点、设计原则及评价体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园课程实践照片,引发学员对幼儿园课程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详细过程:展示照片(3分钟),学员分享观察到的幼儿园课程现象(5分钟)。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概念、特点、设计原则及评价体系。
详细过程:讲解基本概念(10分钟),特点(5分钟),设计原则(5分钟),评价体系(5分钟)。
3. 例题讲解: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如何设计幼儿园课程。
详细过程:展示案例(5分钟),讲解设计思路和方法(10分钟)。
4. 随堂练习:学员分组讨论,设计一个简单的幼儿园课程方案。
详细过程:分组讨论(15分钟),分享成果(10分钟)。
六、板书设计1. 幼儿园课程基本概念2. 幼儿园课程特点3. 幼儿园课程设计原则4. 幼儿园课程评价体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完整的幼儿园课程方案。
答案要求:包含课程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
2. 作业提交时间:课程结束后一周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员在课后深入研究幼儿园课程相关理论,参加实践活动,提高自身课程设计能力。
推荐阅读《幼儿园课程论》、《幼儿园课程设计》等书籍。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6.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和答案要求;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
幼儿园课程复习资料识记情感: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
激情:激情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感状态,如狂喜、愤怒、恐怖、绝望等。
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状态。
应激:应激是在蓦地浮现紧张情况时产生的情感状态。
道德感: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言行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理智感是人在理智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情感体验,是人们认识现实、掌握知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美感:美感是人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艺术品以及人的道德行为的美学价值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意志: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理解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特点:(一)从幼儿情绪和情感的进行过程看,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具有三个主要特点 1.幼儿情绪和情感不稳定。
2.幼儿的情感比较外露3.幼儿的情绪极易冲动。
(二)从情绪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看,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1.情感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情感不断丰富。
2.情感所指向事物的性质逐渐变化,情感日益深刻。
(三)从幼儿的情感发展水平看,幼儿的高级情感开始形成1.幼儿道德感的发展2.幼儿美感的发展3.幼儿理智感的发展。
意志的特征:(一)明确的目的性。
(二)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三)与克服艰难相联系。
意志的主要心理成份:动机冲突、意志行动的决策和意志努力。
幼儿意志的特点:幼儿意志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乎志的自觉性(是指幼儿自觉服从并主动给自己出一定的目的、任务的意志品质)、坚持性(是指儿童长久维持已经开始的符合目的的行动,坚持实现目的、任务的意志品质)、自制力(是指幼儿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为的意志品质)等品质上。
应用幼儿情感的培养方法:(一)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
(二)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情感。
(三)重视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
(四)重视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1.向孩子倾诉情感2.引导孩子欣赏别人的情感3.多让孩子换位思量4.让孩子学会表达情感5.正确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
本章框架一、课程的内涵(选择题)1.中国“课程”·小雅·”18592.P28(1一、课程的内涵(选择题)2.P28(2(3(4)(18.10二、课程的类型1.P29(1二、课程的类型1.P29(2二、课程的类型1.P29(3二、课程的类型1.P29(4)(18.10、16.04二、课程的类型1.P29(5(18.04(17.04二、课程的类型2.(1(2(3(4谢谢1.P31)(1(2(3(4(51.①(18.10幼儿园课程2.(18.04 (1(22.(18.04 (3(43. 4.5.(1(25.(3(4本章练习1.)A.杜威B.卢梭C.D.2.)A. B.C. D.本章练习3.)A. B.C. D.4.)A. B.C. D.本章练习5.)A. B. C. D.6.)A. B.C. D.本章练习7.)A. B.C. D.8.本章练习9.10.谢谢本章框架原则本章框架(16.04“静态”的一、幼儿园课程理念的含义二、幼儿园课程应确立的基本理念1.2.(1P37二、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3.(1二、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3.(1二、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3.(21991“”二、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4.谢谢(16.10“”,在一、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过程1.(1“”与“”“”和“”之一、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过程1.(2(3一、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过程2.(1(2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与结构1.(1(2(3(4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与结构2.(1(2三、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原则1234四、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1.(1)(18.10:四、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1.(2“活”“行为”和“内容”四、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1.(2③20“”。
④20“”,(3。
第一章一、第一课程的纬度(四个纬度)①学科(领域)纬度。
将课程看作是教学的科目,学科课程注重科学体系,并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和认识水平编制教材,让学习者进行系统的学习,这种课程通常表现为课程标准、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等。
②经验纬度。
界定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中心组织课程,也叫做生活课程、活动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经验课程的基本着眼点是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以动机为教学组织的中心③目标纬度。
以目标的纬度界定课程,将课程看作是预期的的学习结果和目标④计划纬度。
将课程定义为学习者在学校的指导下所获得的全部经验的计划和方案二、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①显性课程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有意参与活动的成分很大,显性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预期的学术知识②隐形课程则是无计划的、无组织性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获得的是隐含于课程中的经验,隐形课程则主要通过学校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等)而得到的知识、态度和价值观;在隐形课程中学生主要获得的是非预期性的东西三、幼儿园课程定义幼儿园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四、幼儿园课程的特点①基础性启蒙性②全面性活动性③整合性④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⑤潜在性五、幼儿园课程的要素: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第二章一、幼儿园课程的编制模式①目标模式哲理基础:目标模式以实现社会生活的需要为基本是基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方法论:目标模式依据行为主义学习心理学,从行为目标确定,到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再到课程的评价,构成了目标模式的经典性程序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强调课程目标的制定,强调将课程目标的层层分解并落实于具体的教学活动,强调根据课程目标是否落实和达成来评价教育的结果。
②过程模式哲学基础:倡导一种立足于教育内在价值的,旨在培养儿童智慧、教养和自由品质的教育观,以及注重理解与思维价值的知识观方法论:过程模式吸引了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些合理成分,认为儿童不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幼儿园课程第一、二、三章、复习要点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念(一)最具代表性的课程概念有五种:1.课程即学习科目和教材。
2.课程即儿童在校获得的学习经验。
3.课程即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
4.课程即教学计划。
5.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和目标。
(二) “学问”中心课程是依据知识的性质和知识的内在逻辑为中心而编制的课程,它注意的焦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的学术发展;“经验”中心课程则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及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它关注的重心是学生的个性形成和自我实现。
(三) “学问”中心课程理论(观点及优缺点)认为,知识是课程不可或缺的要素,将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学术价值的内容按其自身的逻辑顺序和结构组织起来教给学生,就能逐渐地培养他们成为训练有素的学术人才。
这一理论的特点是强调以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知识的性质为中心组织课程,这样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文化的精华,并促进学生逻辑性的发展,老师也容易组织教学。
这一理论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它可能导致重认知轻情意、重记忆轻理解、重共性轻个性和脱离生活、脱离实际、机械记忆、被动学习的倾向,最终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经验”中心课程理论认为课程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编制,课程的核心应是学生的发展,课程内容应随学生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学生应积极参与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在参与过程中主动学习,全面发展。
这一理论的特点是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编制课程,课程内容随学生变化而改变,让学生参与课程的设计,在参与过程中主动学习,全面发展。
这类课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实现多方面潜能。
它的局限性在于忽视系统知识的学习,必然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也很难把握学生易变的、因人而异的兴趣,引导他们有效地学习。
(四)活动课程是以实际问题解决为组织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学习方式、以个性养成为基本目标的一种课程类型。
活动课程本质上是属于经验中心或学生中心的,它集中体现着经验中心课程的思想和特点。
课程形态:指的是课程的存在或表现形式。
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在学校政策和课程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但却实实在在地构成了学生在校学习经验中常规、有效部分的教育实践和结果。
综合课程: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广域课程:把相对弱化了知识的分类标准、把性质基本相同的学习内容分为若干领域,使该领域内的相关知识达到统一整合。
综合课程:力图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领域的知识以一定的形式整合起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各领域的知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核心课程:较多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学习内容,真正打破了学科界限,让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扩展新经验,并达到身心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课程实施:把静态的课程方案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践的过程,也是教师以课程计划为依据而组织幼儿的活动的过程。
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原则:整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时代性原则、缺失优先原则、辩证性原则。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顺序性、连续性、整合性。
幼儿园教育过程的组织:主要包括教育的途径、活动组织形式和教与学的方法策略。
课程评价的内容:课程方案评价、实施过程评价、课程效果评价。
课程设计的理论模式:目标模式、过程模式。
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从目标出发;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从现有的材料、内容、问题出发;从已经设计好的教育活动方案出发。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儿童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
课程形态:指的是课程的存在或表现形式。
常见分类有:1、以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性质为标准,将课程分为德育课程、智育课程、美育课程、体育课程、劳动技术教育课程。
2、以教育内容的性质和组织方式为标准,分为分科课程、广域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
幼儿园课程复习资料《幼儿园课程概论》思考题一、概念(23个)1.P5幼儿园课程: 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P12学科课程: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选择一定内容,依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如语文、音乐等。
3.P12经验课程:也称活动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4.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
它强调不同学科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所有体系的完整性。
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
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
综合课程并不以牺牲学科体系为代价。
5.P12显性课程: 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
隐性课程: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6.P 3 9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被观察与操作的行为来表述的课程目标。
它指明课程实施以后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行为目标的特点是具体、精确与可操作。
7.P40生成性目标 :也称形成性目标或展开性目标。
它是在教育情景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
8.P41表现性目标:是由美国课程论专家艾斯纳提出的。
是指每个儿童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是儿童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同质性。
9.P66 幼儿园课程内容:依照幼儿园课程目标选定的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和组织的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
10.P89课程组织:指创设良好的课程环境,使幼儿园课程活动兴趣化、有序化、结构化,以产生适宜的学习经验和优化的教育效果,从而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
11.P97课程实施:是指把一项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12.支架教学: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
简言之,就是通过教师的支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的过程。
13.间接教学: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的一种探究式教学方式。
教育意图不直接通过教师,尤其是不直接通过教师的语言而借助于教学环境的中介作用传递给幼儿,是间接教学的最大特点。
间接教学中幼儿的学习方式以发现学习为主。
14.直接教学:探究式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表现为教师直接、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
这是一种明确、简捷、有序、迅速的教学方式。
幼儿在其中的学习基本是一种接受学习。
15.P132形成性评价 :也称过程评价。
它是在课程系统运作、发展过程中收集课程各个要素的相关材料,加以科学分析和判断,以此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运作中的课程更为完善的一种评价方式。
16.P134相对评价:在某一类评价对象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作为基准,将该类对象逐一与基准相比较,判断其是否达到基准所具备的特征及其程度。
17.P255园本课程:园本是以幼儿园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过程。
园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幼儿园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园长、教师、课程专家、幼儿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等活动。
18.P128幼儿园课程评价:一种以幼儿园课程为评价对象的特殊的认识活动,它是针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要素,收集相关信息,对幼儿园课程的价值、适宜性、效益做出判断的过程。
19.P185区域活动:指以幼儿的需要、兴趣为主要依据,考虑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正在进行的其他教育活动等因素,划分一些区域,如积木区、表演区、科学区等,在其中投放一些适合的活动材料,制定活动规则,让幼儿自由选择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活动材料、同伴等的积极互动,获得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
20.P201五指活动课程:我国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创编。
课程的内容由五方面组成,犹如人的五个手指头,是活的、可以伸缩的,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互相联系的。
它在幼儿生活中结成一个教育的网,有组织、有系统、合理地编织在儿童的生活上。
课程内容包括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语文活动的课程。
21.P208幼稚园行为课程: 张雪门创编。
针对当时幼稚园以教材为中心的状况,提倡幼稚教育生活化,幼儿生活教育化。
22.P169单元主题活动:在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内,围绕事先选择的主题组织教育活动。
23.P38普遍性目标:是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
特点是把一般的教育宗旨或原则与课程目标等同起来,因而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特点,对所有教育实践都具有指导作用。
二、简答题(19个)1.如何把握幼儿园课程实质的变化?①重心的转变:课程由学科到经验的变化,实质上是课程从重物到重人的转变。
②态性的转变:课程本质观由静态到动态。
③价值取向的确立:课程的目的是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和谐发展。
④涵盖性的增强:幼儿在园的一切有教育性的活动都是课程。
2.P5幼儿园课程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①、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启蒙性。
幼儿教育是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奠基石的位置,直接影响幼儿在这一阶段所获得的经验及发展,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因而具有基础性。
幼儿园课程只向幼儿传递最浅显的知识和观念,帮助幼儿认识世界,因此有启蒙性。
②、幼儿园课程的全面性、生活性。
幼儿课程必须以实现儿童在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因此要具有全面性。
一些基本的生活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与人相处的态度及基本的常识都是幼儿要学习的,且儿童的思维是形象的、直观的,适合他们学习的也必须是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
其课程内容来源于生活。
③、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
体现在幼儿园课程相对划分为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要注重综合性、趣味性、生活性;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灵活运用;幼儿园要综合利用各种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④、幼儿园课程的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因为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主要是为幼儿创设有利的环境,提供各种机会使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
⑤、幼儿园课程的潜在性。
幼儿园课程总是蕴含在环境、材料、活动之中,潜移默化的作用于他们,影响他们的发展。
3.P42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有哪些?①对幼儿的研究②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③对学科知识的研究4.P38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取向有哪些?①普遍性目标是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
特点是把一般的教育宗旨或原则与课程目标等同起来,因而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特点,对所有教育实践都具有指导作用。
②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被观察与操作的行为来表述的课程目标。
它指明课程实施以后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特点是具体、精确与可操作。
③生成性目标也称形成性目标或展开性目标。
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
根本特点是过程性。
④表现性目标是由美国课程论专家艾斯纳提出的。
指每个儿童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产生的个性化表现,追求的是儿童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同质性。
5.P82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中存在哪些问题?①课程目标缺失:选择课程内容时,体智德美诸方面不完全,偏重智育;内容偏重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比重,较少情感方面的内容。
②课程内容超载:量大质不优。
③课程内容脱离、远离幼儿的生活:学习内容远离幼儿的生活经验,也不是兴趣和需要所在。
④课程内容偏向本本:局限于各种版本的教材内容。
⑤课程内容缺乏提升:课程内容的选择还应该包括对内容条理性、逻辑性的调整,这种调整重在评价课程内容的全面性以及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
6.P99课程实施有哪几种取向?①忠实取向: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
②相互适应取向: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课程计划与班组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各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③课程创生取向:把课程看成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而课程计划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
7.P136简述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对象所包括的内容。
①课程方案评价:指教育主管部门或幼儿园在比较选择课程时,对备选课程方案的课程理念、课程机构、课程资源等要素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等特点进行分析和判断,以便决定是否采用或推广。
②实施过程评价,是整个课程系统运作的中心环节。
包括了解幼儿在课程活动中的反应、教师的态度和行为、师生互动的质量、学习环境。
③课程效果评价,是一种终结性评价,主要通过评价幼儿的发展、教师行为。
8.P220蒙台梭利课程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请简单叙述?以感官教育为核心,含①感官教育:感官活动是一切智能发展的基础,因而感官教育是她教育内容中最重要也是最有特色的部分。
直接目的是使儿童感光敏锐,间接目的是培养儿童的观察、判断、区别、比较、归类等能力。
②日常生活练习:用于帮助儿童学会生活自理的基本技能,发展大小肌肉动作和肢体的协调,学会自我控制,培养独立、自主、专心、合作的态度,最终形成儿童独立自立的能力和精神。
③语言教育:语言机制是高级心理活动的先决条件,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包括听说、写、读三方面教育。
④数学教育:旨在增进儿童的逻辑思考、解决问题及推理能力。
⑤文化科学教育:包括天文与地质、地理与历史、植物与动物及人类艺术等。
9.P257园本课程有哪些特点与功能?特点:①在课程特性方面,园本课程具有特色性。
②在课程权利方面,园本课程具有自主性。
③在课程民主性方面,园本课程具有民主参与性与开放性的特点。
④在课程开发方面,园本课程具有生成性。
功能:①园本课程是有效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保证。
②园本课程建设是有效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手段。
③园本课程研究与开发是幼儿园课程理论的重要生长点。
④园本课程开发是国家幼教政策、法规的要求。
10.P261园本课程开发需要那些基本条件?①办园理念:理念是一所幼儿园的灵魂,任何学校特色的形成,都需要有一个适应时代潮流和教育发展方向的先进理念作支撑。
②幼儿园背景:园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以相应条件、原有基础和存在背景为创建平台。
③发展机制:园本课程的开发不是个体的临时行为,而是幼儿园组织系统的长期行为,需要相应的发展机制作保证。
④师资建设:园本课程的开发离不开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⑤课程研究:园本课程研究是在园本课程研发与创建过程中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经常性科学研究并加以解决的活动。
⑥课程内容:园本课程的内容决定了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方向。
11.教师教的方式与策略有哪些,请简述?言语法:讲解、谈话、讨论直观法:示范、演示、范例、情境表演实践法:观察、操作、游戏、练习发现法: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为幼儿提供探索学习的机会,使幼儿自己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