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10
小学语文中段作文教学研究在我看来,小学语文中段的作文教学,那可真是一项充满挑战又趣味十足的工作!想起我曾经观察过的一个小学三年级的班级,那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当时,老师布置了一篇以“春天的公园”为主题的作文。
孩子们一开始都抓耳挠腮,不知道从何下笔。
这让我深深地意识到,对于中段的小学生来说,将所见所闻转化为文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咱们先来说说孩子们面临的问题。
有个小男孩,叫明明,平时挺活泼机灵的,可一到写作文就愁眉苦脸。
他跟我说:“我不知道写啥呀,公园不就是有花有草嘛。
”这一句话,让我看到了他的困惑——缺乏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感受。
再看另一个小女孩,叫花花。
她倒是写了不少,可仔细一读,全是流水账。
“我走进公园,看到了花,有红的、粉的。
然后看到了树,有高的、矮的。
”这样的描述,没有任何细节,更别提感情了。
那老师是怎么应对这些问题的呢?这位老师很有一套。
她没有急着让孩子们动笔,而是先带着大家来了一场公园之旅。
在公园里,老师就像一个神奇的导游,不停地引导孩子们观察。
“同学们,你们看那朵桃花,花瓣是不是粉嫩嫩的,像不像小姑娘害羞的脸蛋?”孩子们凑近了看,眼睛里充满了好奇。
“再看看那棵柳树,枝条随风飘动,像不像绿色的长发?”孩子们听着老师的描述,开始若有所思。
回到教室后,老师并没有立刻让大家写作文,而是先组织了一场讨论。
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在公园里看到的、想到的。
明明兴奋地说:“我看到了一只小蜜蜂在花丛里飞来飞去,忙得不可开交。
”花花也抢着说:“我发现湖水清清的,能看到小鱼在游来游去。
”这时候,老师趁热打铁,开始教孩子们如何把这些观察和感受写下来。
“比如,明明看到的小蜜蜂,我们可以这样写‘一只胖乎乎的小蜜蜂,哼着小曲儿,在花丛中快乐地穿梭,它一定是在忙着采集香甜的花蜜,准备回家给小伙伴们分享呢。
’” 明明听了,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好像明白了怎么把简单的观察变得生动有趣。
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写作的顺序。
她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告诉孩子们可以按照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写。
小学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如何有效地教授语文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表达成为当前语文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评价与反馈也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探索小学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之中。
而有效的教学策略则是推动语文作文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
通过深入研究小学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的策略,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以期为语文教师提供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教学指导,促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1.2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对小学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文教学不仅仅是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是在帮助他们提高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研究小学语文作文的有效教学策略,可以为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对小学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2. 正文2.1 教师角色的重要性教师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角色至关重要。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榜样。
教师的言传身教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深远影响。
教师要注重自身的语文素养和修养,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和规划者。
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现状、策略与前景一、引言作文,无论是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还是日常生活,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它不仅是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孩子们与外界沟通、表达自我、思考问题的重要工具。
特别是在小学阶段,作文的教学对于学生的语言发展、思考能力、审美观念的培养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反思与总结现有的教学策略,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以期为提升小学作文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二、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在实践中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写作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真实情感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其次,教师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性和多元化需求认识不足,难以做到因材施教。
最后,由于应试压力和评价体系的限制,有时会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写作中缺乏独立思考和表达。
三、反思与总结对于现有的小学作文教学策略,我们需要反思并总结其优劣。
一方面,我们看到了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写作和叙事性写作方面的努力。
这些策略有助于学生提高写作技巧,增强文本表达能力。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这些策略有时过于侧重技巧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表达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四、国内外先进理念及实践经验借鉴我们可以从国内外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学习和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比如,新西兰的“读写结合法”、美国的“故事创作法”等都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实践和思考,帮助他们培养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这些做法对于我们改进小学作文教学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五、个体差异性与共性相结合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兼顾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多元化需求。
在保证基础训练扎实的前提下,赋予学生适当的自由度,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他们的兴趣、特长和需求,同时也要把握好教学的共性,确保学生在掌握基本写作技能的基础上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哎呀,说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我就有点儿头疼。
你说,让那么小的孩子写那么多字,还得有意义、有感情,这不是难为孩子嘛!可是,咱们也不能总让孩子写“我爱你”、“我长大了”之类的话,这样写来写去都没啥意思。
那怎么办呢?
我们得让孩子们明白,写作文不是为了让老师夸奖,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们多思考,多观察,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素材。
比如,他们可以写写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最崇拜的英雄、最难忘的经历等等。
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能写出有内容、有趣味的作文了。
我们要让孩子们学会如何组织句子。
有时候,孩子们写出来的作文语言不通顺,让人读起来费劲。
这时候,我们就要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句式结构,比如并列句、复合句、疑问句等等。
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想法说得清清楚楚了。
我们要让孩子们学会运用修辞手法。
啥叫修辞手法?就是那些让文章更有趣、更有说服力的技巧。
比如,我们可以教孩子们用排比句来强调某个观点,或者用反问句来引起读者的思考。
这样一来,孩子们写的作文就会更加生动有趣了。
我们要让孩子们学会借鉴他人的经验。
现在的孩子们可聪明了,他们喜欢在网上找资料、看视频。
所以,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去看一些优秀的作文范文,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和经验。
当然啦,我们也要告诉他们,不能照搬照抄,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新。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耐心地引导孩子们,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写作文。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掌握这项技能,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作文教学策略研究引言:作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小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常常遇到困难,例如构思能力有限、词汇贫乏、语句结构单一等。
本文旨在探讨有效的小学生作文教学策略,帮助他们在写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感受生活,并将这些经历通过写作表达出来。
例如,安排户外写作活动、提供有趣的写作题材等,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二、拓展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知识是作文的基础,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等多种方式,拓展学生的词汇量,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外,教师还应教授学生基本的句型和篇章结构,帮助他们理清思路。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尤为关键。
教师可以推荐优秀的作文、文章,引导学生阅读,并以阅读为基础展开写作教学。
此外,可以通过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观影随笔等方式,促进他们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四、注重写作过程的指导写作过程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
可以采用讲授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完成写作提纲、组织学生互相批改作文等方式,帮助他们逐步完善写作能力。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多写多练,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五、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期待得到教师的及时有效的反馈。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表扬、指出不足等方式,给予学生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同时,也可以通过班级讲评、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六、设置个性化的写作任务学生的写作能力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写作任务时应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等不同要求,设置不同的写作题目。
通过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七、鼓励团队合作学习作文教学也应注重团队合作学习。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写作,让学生互相启发、批评、合作,共同完成一篇作文。
第1篇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活动地点:XX市XX区XX小学会议室参与人员:全体语文教师、教研组长、教导主任活动主题:提升学生作文素养,创新作文教学策略---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作文素养,探索创新作文教学策略,我校特举办本次作文研究教研活动。
二、活动流程1. 主题讲座2. 经验分享3. 分组讨论4. 成果展示5. 总结反思---三、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活动伊始,由我校资深语文教师张老师做了题为《提升学生作文素养,创新作文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
张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作文素养的重要性:张老师强调了作文素养在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地位,指出作文不仅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更是学生表达思想、展示个性的重要途径。
- 作文教学的现状:张老师分析了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兴趣不高、写作技巧不足、写作内容空洞等。
- 创新作文教学策略:张老师提出了创新作文教学的具体策略,包括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力、加强写作技巧训练、注重个性化表达等。
2. 经验分享在讲座结束后,几位有丰富作文教学经验的教师分享了他们的教学心得。
其中,李老师分享了如何通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作文素养;王老师则介绍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作文教学。
3. 分组讨论随后,全体教师分为四个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表达?在讨论过程中,各小组积极参与,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
4. 成果展示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了成果展示。
其中,第三小组提出的“以生活为素材,开展写作实践活动”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5. 总结反思最后,教导主任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
他指出,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为了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校于近日开展了以“提升小学作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思广益、交流分享,探讨小学作文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教师提供教学实践的平台。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认识,明确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2. 交流作文教学经验,分享作文教学的成功案例。
3. 探讨作文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寻求解决策略。
4.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作文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本次活动邀请了我国著名的小学语文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专家以《小学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为题,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作文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
讲座内容丰富,案例生动,使在场的教师受益匪浅。
2. 课堂观摩为提高教师的课堂实践能力,本次活动安排了多节精彩的作文示范课。
授课教师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了富有创意的作文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课后,听课教师们对示范课进行了点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3. 经验交流在经验交流环节,各年级组的教师代表分享了他们在作文教学中的成功经验。
他们从作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4. 问题研讨针对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共同探讨如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研讨过程中,教师们思维碰撞,灵感迸发,为作文教学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5. 写作实践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写作能力,活动期间安排了写作实践环节。
教师们引导学生进行命题作文、自由作文等多种形式的写作练习,并在课后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活动成果1. 教师们对小学作文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确了作文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开题报告1. 前言在小学教育中,作文教学一直被认为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环节。
然而,目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学生写作水平普遍不高、缺乏写作兴趣和动力、作文评价标准不明确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小学作文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研究内容3.1 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3.1.1 学生作文水平的普遍问题3.1.2 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和动力的原因3.1.3 作文评价标准的不明确性3.2 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与方法3.2.1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3.2.2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3.2.3 清晰明确的作文评价标准的制定3.3 小学作文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思3.3.1 教学实验设计及实施3.3.2 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3.3.3 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反思4. 研究意义通过对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可以为教师提供科学的教学指导,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对于学校管理部门和教育决策者来说,可以为他们制定和完善小学作文教学政策和标准提供参考。
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和创造力,培养终生乐写的兴趣。
5.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查法、实证研究法和课堂观察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旨在获取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相关文献资料、验证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和收集实际教学情况。
6. 预期成果与计划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和教学实践经验,本研究计划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实施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
同时,将通过对实验结果与数据的分析和总结,形成一份详尽的研究报告,提供给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参考。
7. 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在未来六个月内进行,按照以下进度安排:- 第一个月:文献调查与资料整理;- 第二个月:设计教学实验方案;- 第三至五个月:实施教学实验,并收集相关数据;- 第六个月:数据分析与研究报告撰写。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书一、问题的提出及课题的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课改的深入进行,语文教学的改革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巨大的挑战,翻阅我们学生的习作不难发现,无论是从选材上,还是文笔上,作文水平一般,有的还有跑题现象;由此看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通过作文教学研究对学生进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研究;二、课题界定及其研究目标一课题界定: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教学生在貌似不变的学习生活中,做个有心人,找到需要表达的内容,认识生活的精彩纷呈提高学生从生活中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整合有利信息,以及分析整改的能力;能充分运用这些信息;提高写作能力,以写作呈现生活;学生通过对生活的充分认识,做到有话可说,有文可写,并且能够写的精彩;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理论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写作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渠道,是走向社会的“介绍信”,写作是更好拥有生活的需要;总之,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和建构主义理论是开展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2、实践意义通过开展此项课题研究,进一步更新作文教学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改革作文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使作文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改变学生作文存在“抄、套、编,假、大、空”现象,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说实话,说心理话,表达自己真实的看法,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四、研究内容1、语文学习是与生活分不开的,因此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探索研究如何将作文训练内容向生活延伸;2、如何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创设宽松环境,激发兴趣;3、如何在讲评作文时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如何在批改作文时实施多元化评价,让学生品尝习作乐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4、如何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对生活的独特视角和见解,有个性地表达;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到说真话,写真话,表真情;五、课题研究的策略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扎实有效地进行理论学习,使研究的参与者树立正确的观念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我们始终把更新教学理念作为首要任务来抓;1、自主学习,深化理论素养课题组要求每一位课题成员订阅一份教学杂志,不断充实、更新实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使其在交流中不断吸取“营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更好地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定期做好阅读摘抄;2、专题培训,奠定课题研究基础每两周开展一次课题研讨活动;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分析、有总结;通过学习培训,使课题组教师对“作文教学研究”的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明确了作文教学就是让学生能“我手写我心、我口表我意”,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有创意的文章;实验教师的认识不断提高,为深入课题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围绕课堂教学,深入研究开展本课题以来,我们致力于作文教学方法的探寻,以自主作文的基本方式进行教学;每学期开展两次课题研究课的设计、教学实施、反思活动,促进课题实验的开展;三、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发展开展课题研究,贵在探索,重在实践;为此,实验教师把开展作文课堂教学作为有效的作文教学的突破口,致力于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表真感、述真意,努力写出有真实内容、有独特感受、有个性思想的文章;六、课题研究的不足本次课题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研究教学的积极性,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通过课题研究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课题研究组成员在课题的研究中得到了成长;然而,对于我们偏远的农村孩子来说,写作文往往成为他们的难题;1、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语言匮乏农村的师资配置不够,很少有体育和音乐教师,还有资金的短缺,所以,校内活动也很少开展;生活的单一,见识面的狭窄,加上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没有做到读写结合,不注意引导学生大量地阅读和背诵;大部分学校又没有图书室,学生阅读面狭窄,语言能力缺乏,不能充分表达内心感受;2、作文题材雷同,千篇一律农村大多远离城市,村里人们生活很单一,见识较少;学生在学校里每天都是在上课、下课的循环中度过;课外及节假日也只能在孩子们的嬉闹中打发;加上乡村一些教师把学生习作定位在一些优秀作文选上,一上作文指导课就读范文,或者不厌其烦地指导,甚至如何开头,怎样结尾,中间又怎样写具体都反复强调,学生的思维被限定得死死的;本来学生就没多少内容可写,教师这么一限制,写出的文章理所当然雷同甚至千篇一律;总之,我们将在这一阶段的基础上,围绕新课题改革的实际,紧密联系实际汲取成功经验,克服研究中的不足,必须利用现有的条件,把握住有利的时机,认真琢磨科学的指导方法,给学生营造起适合其乐于表达的作文平台,让他们以正常的心态,愉悦的情感,足够的勇气与信心,步入人生书面作文表达的第一道门槛,使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让我校教师在课题研究工作上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小学“童化作文”教学研究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被引入到小学教育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其中,童化作文教学是一种备受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童化作文教学进行研究。
童化作文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指在作文教学中融入儿童化的元素,以适应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和语言表达能力。
童化作文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趣味性:童化作文教学注重选取富有趣味性的写作主题和素材,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生活化:童化作文教学强调写作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创造性:童化作文教学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事物,表达观点,展现个性。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童化作文教学,学生可以学会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生活中的点滴趣事,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童化作文教学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事物,表达观点,展现个性。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童化作文教学,学生可以学会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扬,从而增强自信心。
选择合适的写作主题和素材:在童化作文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写作主题和素材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认知能力,选取富有趣味性和生活性的主题和素材,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在童化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和体验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点滴趣事和美好瞬间,并将其融入到写作中。
鼓励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在童化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事物,表达观点,展现个性。
同时,教师也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激发出更多的创意火花。
进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在童化作文教学中,评价也是重要的一环。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范文展示等,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并从中吸取优点,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问题分析1.学生写作兴趣不高小学生写作兴趣不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许多学生在面对写作任务时,会感到厌烦和无聊,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主要原因在于,在过去的教学中,作文往往被当做一种功课来完成,而缺乏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指导。
学生缺乏对写作的自发兴趣,导致写作兴趣不高。
2.写作能力弱许多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不高,表现在词汇贫乏、句式单一、表达能力弱等方面。
这与学生写作的机会不多、指导不到位、练习不够密切等因素有关。
也与学生自身对于写作的认知和态度有关,如缺乏对写作的重视和自觉。
3.批改不到位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批改学生作文的质量和方法也存在问题。
一些教师对于学生的作文批改不够细致和到位,只重视于结果,而忽视了过程。
这样既难以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也难以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有效的启发和指导。
二、对策研究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
首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意义的写作题目,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可以组织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写作活动,如写作比赛、写作展示等,鼓励学生参与增强他们的写作热情。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走入自然、社会,感受生活,从而拓展写作的话题和内涵,使学生在写作中找到乐趣和快乐。
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需要注重学生的词汇积累和句式运用,引导学生多读多写,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式,以提高写作的表达能力。
教师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设计有针对性的写作练习,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技能和水平。
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多积累素材、勤于思考和观察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内涵和质量。
3.改善作文批改的质量和方法在作文批改方面,教师也需要认真对待,重视其过程和方法。
教师应该深入诊断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注重学生的写作过程,而不仅仅关注于结果。
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个性化的指导和批改,帮助学生发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
小学语文情境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1. 引言1.1 小学语文情境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小学语文情境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创造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随着教育理念的改变,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创新,情境作文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通过情境作文教学,学生在仿真的情境中进行写作实践,较之传统写作方式,更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本文将从教学意义、教学方法与策略、案例分析、评价与展望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为小学语文情境作文教学提供实际可行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研究小学语文情境作文教学,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写作习惯和思维模式,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指导。
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2. 正文2.1 小学语文情境作文的教学意义小学语文情境作文教学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通过情境作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在创作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投入到写作学习中。
情境作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文题材和题目,从而提高写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通过情境作文教学,学生可以在具体的情境中展开想象,丰富文章内容,增强作文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情境作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让他们在写作中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增强文章的感情色彩和文采,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和吸引力。
小学语文情境作文教学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发展,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情境作文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到语文之美,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2 小学语文情境作文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写作题目和情境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写作活动,例如让学生模拟成为故事中的主人公,或者设想自己在某个特定情境下的表现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创设写作情境。
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研究中期检查报告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研究中期检查报告1通过座谈讨论、个别交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当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较细致的调查:1.作文起步训练不落实。
相当一部分学校虽然已经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在《课程表》中,每周安排了1节说话课,但实际的情形不容乐观:调查21个班级,18个班级开设了说话课,占85.7%,其中实际上说话课的班级只有5个,占23.8%。
说话课主要是用来培养学生的(看图或观察事物)说话、写作能力。
低年级不安排说话课,不系统不规范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让学生经历由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怎能打好学生的语言基础呢?2.作文训练低中不衔接。
从作文形式来看,三年级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训练的要求偏高。
调查发现,三年级84.4%的语文教师是直接命题让学生写作,32名被调查的教师中,只有3名教师是先让学生写片断,再写短文,占9.4%。
这样,由于低年级作文训练的“一传”不到位,三年级作文训练太“放手”,要求又偏高。
因此,在低中衔接上形成较大的“坡度”,出现了断裂层。
另外,教师平时对学生作文训练,不注意考虑学生的作文心理,不注意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学生对作文就会感到是一个负担,从而渐渐变得害怕作文。
3.读写结合不紧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口头上说得多,公开课考虑得多,而日常教学研究得少,做得也不够。
调查发现,我们有90%以上的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重视讲表达,不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办法,学习选择、组织材料和确定中心及其他的一些写作技巧,造成学生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或有话难说、有情难抒,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怕写、厌写作文。
4.作文过程不科学。
学生一次作文大部分经历的是传统的“导、写、评、改”的过程。
这样的过程4个环节有3个被教师包了,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负担也很重,是不够科学的。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生本教育研究1. 引言1.1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作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作文教学是一种全面的教学活动,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通过作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文教学不仅是语文学习的一个环节,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
1.2 生本教育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地位生本教育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话题和表达方式,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潜力。
生本教育强调情感教育和体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体验感知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想法,引导他们表达真实的情感和观点,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生本教育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地位不可忽视,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自由空间和创作机会,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潜力和想象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生本教育的含义和原则生本教育是指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为宗旨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
其核心原则包括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培养、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和激发学生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生本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理解和关爱每个学生的独特性,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生本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任务,促使学生动手实践,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论文五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论文五篇第一篇:小学作文真语文教学探讨语文课堂教学,绕不过两个问题:教什么和怎么教。
我所理解的真语文教学,在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上应该坚持这样的原则:一是因“学”的需要而教,即“教什么”的内容要符合学生学情实际;二是为了“不教”而“教”,即“怎么教”才能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作文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没有具体的标准作为依据,因此作文教学层面上的“教什么”和“怎么教”,一直处于散点式的研究状态,作文教学效率较差,学生写作能力较低,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些问题,理论上应该是在课程层面加以研究,比如写作目标体系、写作内容体系、语言运用等级、写作语境、写作功能等,是一个系统研究的工程。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围绕教什么与怎么教,将作文教学基本面上的情况归纳为三个要点:写作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作文教法要贴近学情实际;提升语言表达力应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为此,我谨站在学生学写作文的立场,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写作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写作内容的着力点和指向是影响学生习作过程的重要因素。
小学生写作文,首先面对的是作文题目。
能否写好作文,和题目规定的写作内容有关。
小学生以写记叙文为主,首先要从生活中获取习作素材,才能完成最基本的习作。
如果具备了作文题意下的生活经验,学生就可以生成写作内容,完成习作任务;如果不具备题目所指向的直接或间接生活经验,也不具备加工习作素材的能力,学生就会假写作文或套写作文,其习作过程对于学生写作能力成长也毫无意义。
因此,作文题目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
我小学毕业考试的作文题目是《记一件有意义的事》。
当时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正值全国人民学习雷锋,有意义的事不外乎是“捡到一分钱”“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语文老师考前反复讲授了这类作文的写法,全班同学都已经烂熟于胸。
小学生作文教学生活化实践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生作文教学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在现实教学中,小学生作文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缺乏写作兴趣、缺乏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的作文水平无法有效提升,影响了小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开始关注小学生作文教学生活化实践。
通过引入生活化元素,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历、感悟和情感融入作文创作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潜力,提高写作效果。
探究小学生作文教学生活化实践的方法和策略,对于提升小学生作文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现状,探讨生活化教学方法,分析实践案例,研究生活化教学对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从而揭示小学生作文教学生活化实践的重要性,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1.2 研究意义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活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更加投入到作文教学中。
通过将生活化元素融入到作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生活化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素养。
在生活化教学中,学生会接触到更多真实生活中的素材,有助于提升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生活化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帮助他们在作文中融入更多生动、具体的内容,使作品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小学生作文教学生活化实践具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生作文教学生活化实践的现状和策略,分析生活化教学方法对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对生活化教学实践案例的分析和总结,进一步探讨生活化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为小学生作文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和指导。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课题导语: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全面培养语文素养的研究。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课题,欢迎借鉴!1、为什么要研究《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要求到五年级结束时,学生“能依据生活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辨别是非善恶;有经常动笔的习惯”。
在教学建议中谈到:写作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努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发现生活,提高感受生活的能力;要加强学生的写作实践,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而小学生作文的普遍现状是:感到作文难。
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学会怎样作文,因为大部分小学生初学作文时通常都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从下笔。
现行使用的“二期课改”语文教材中写作量大,缺少相应的序列性,强调“想象”、强调“想什么写什么”,造成教师在指导上的缺失,对学生写作上的指导弱化,学生缺乏作文的基本能力。
他们害怕作文又不得不完成教材要求的作文成为最大的研究负担和心理负担,所以,要求学生把所经历的所见所闻所感的生活认识写成一篇语句通顺,条理清楚、重点具体、意思明确的不跑题的作文很不容易。
因此,教师如何通过作文教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抒发真情实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2.研究现状。
作文教学过于强调写作方法的指导,过于强调主题立意,学生不敢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过于强调语言要美,学生不敢说白话。
在作文指导中,教师拔高教学要求,为了引导学生说具体,往往要求学生虚构情景,多数学生难以达到目标,结果学生积极性不高,导致参与面不广。
作文批改中,缺乏眉批和肩批,总批只有等级;教师在作文批改中均指出学生习作方面的不足,打消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要求过高,用成人标准衡量学生。
作文讲评强调“评议”,导致学生不愿读自己的写作,评议的学生也不知从何评起。
对课程标准的精神领会不深,对年级训练的重点不清,对学生的心理需要不明,导致对作文训练的指导思想和意图不明确。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验方案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活化教学已成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的重要途径。
针对小学生作文教学,如何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当前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通过本研究,旨在探索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提升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为小学作文教学提供可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确定研究对象:选择某小学一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2.实施步骤:a. 设计生活化教学作文课程: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情境,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生活化作文教学内容。
b. 教学实施:根据设计好的课程内容,组织实施生活化作文教学活动,包括实地考察、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等。
c.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学生的作文素材和表现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估教学效果。
d.教学反思和总结:结合实验结果,总结生活化教学策略对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影响,提出改进建议。
四、研究预期成果:1.发现生活化教学策略对小学生作文水平提升的积极作用;2.探索适合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生活化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3.提出相关建议,为小学生作文教学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
五、研究时间安排:1.课题立项和准备阶段:1个月2.设计课程和教学准备阶段:2个月3.实施生活化教学和数据收集阶段:3个月4.数据分析和总结阶段:1个月六、研究预算:1.资金支出:购买教学材料、实地考察费用等,预计总计XXX元。
2.时间支出:指导老师及学生的时间投入,校内外协调工作的时间成本等。
七、研究团队:1.指导老师:XX老师2.研究助理:X同学、X同学以上为《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验方案的基本框架,详细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和调整。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作文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三年级作文教研活动。
二、教研目标1. 提高教师对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认识,明确作文教学的目标和重点。
2. 丰富作文教学方法,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3.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作文教学水平。
三、教研内容1. 作文教学理论探讨(1)作文教学的目标与要求(2)作文教学的基本原则(3)作文教学的方法与策略2. 作文教学案例分析(1)优秀作文案例分享(2)作文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3. 作文教学实践活动(1)作文教学观摩课(2)作文教学研讨课4. 作文教学评价与反思(1)作文教学评价标准与方法(2)作文教学反思与改进四、教研过程1. 作文教学理论探讨(1)教师们首先共同学习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作文教学的相关内容,明确了作文教学的目标和重点。
(2)针对作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总结了以下几点:①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②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等能力。
③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写作风格。
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 作文教学案例分析(1)教师们分享了优秀作文案例,分析了这些优秀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针对作文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如学生写作思路混乱、表达不准确等,教师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法:①加强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②注重写作前的构思,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
③鼓励学生多写、多练,提高写作技巧。
3. 作文教学实践活动(1)观摩课:教师们观摩了一节三年级作文观摩课,学习了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
(2)研讨课:教师们分组进行作文教学研讨课,共同探讨作文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第一篇:用活动心理学原理指导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一、发展儿童的语言交际能力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主线1、语言的交际功能决定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2、各个年龄阶段的主导活动决定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活动心理学认为,在每个年龄阶段,心理的发展由这个阶段的主导活动所决定。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主要从事读、写、算入门的活动和游戏活动,也从事一定的劳动活动和人际交往活动。
在这个阶段,学生主要发展初步的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表现自己真情实感的语言能力。
作文训练要促进这些语言能力的发展,一是要充实学生主导活动的内容(不要仅限于书斋,要开拓生活场景)。
二是要选择最恰当的作文训练形式。
写童话体作文最能激励儿童积蓄思想内容,发展概括、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能力。
所谓童话体作文,就是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夸X等手法,塑造假想和象征的形象反映生活的作文训练。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主要从事比较系统的读、写、算学习活动,也从事一定的人际交往、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在这个阶段,学生主要发展比较系统的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表现自己真情实感的语言能力。
从中年级开始,小学生的作文主要写真人真事,表现他们周围的生活。
写实的作文训练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一是要充实学生的科学知识和生活领域的知识。
充实他们的常用词汇。
这就要求加强作文训练与各科教学的联系,指导学生认真积累在阅读、自然常识、音乐、体育、美术等科目中学到的的基本知识和专门名词。
二是要进行专门设计的素描训练。
三是要丰富学生的校内外的活动。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除了系统地学习书本知识外,还积极参加各种课外和校外活动,参加少先队和社会实践活动。
人际联系成为主导活动。
这一阶段学生主要发展根据不同对象施加影响和自我教育的语言能力。
为了发展这些能力,一是要教会学生写各类实用性的作文,包括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写书信、书评、读书笔记、讲演稿等应用文,写简单的说明文和议论文。
二是要有目的地组织各种人际交往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人际交往的经验,在活动过程中学写各类实用性作文。
二、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智力技能是小学生作文训练的保证1、小学低年级要通过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培养学生重现表象的技能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和进行初步的抽象概括的可能性。
他们产生意义(思想、意向、情感、需要)的主要心理结构是想象,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理解他们生活的世界,研究和解释这个世界。
用神话的方式来观察和解释世界是他们的固有的特点。
低年级要发展儿童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能力,最佳的作文训练形式是创造型的想象作文-----童话体作文。
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主要是两种:产生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和表达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
前者包括选题、审题、产生材料和安排思想内容的能力;后者包括选词、造句、保证语言表达前后一致和句子间语气连贯等具体能力。
产生文章思想内容能力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呢?是有意地重现表象的技能,包括在头脑中有目的的产生丰富的表象,确定表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积极地变换表象的结构。
在小学低年级,通过童话体作文重现表象的技能,包括的任务是:培养想象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创造性想象是人类高级的心理活动。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水平是很低的,只是刚刚萌芽。
然而,这种萌芽对形成作文所需要的重现表象的技能,是十分重要的。
XX市江湾中心小学童话体作文的课型:根据故事开头写童话;模仿已有故事的结构写童话;根据多幅或单幅图编写童话;童话续编;童话新编;归纳情节提纲编写童话;用“架桥法”编写童话;听音响编写童话;观察某一个生活场景编写童话;命题编写童话。
2、小学中年级要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形成典型表象的技能。
在中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迅速发展,表现为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和概括性有较大的增长,能通过观察比较正确、全面、深入地感知事物的特点。
小学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教会学生虚构,而是教会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中年级观察作文的最佳形式是素描训练。
所谓素描训练。
乃是以观察实物作为途径,以片段和简短的篇章作为形式,将描写和叙述结合起来反映周围生活的记叙文训练。
除素描外,观察日记和参观访问记也是观察作文的形式,他们都有助于学生积累鲜明的感性表象。
通过素描训练培养学生形成表现典型表象的技能,包括下述三个任务:让学生获得丰富而鲜明的感性表象。
观察是获取感性表象的唯一渠道。
帮助学生从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筛选”出典型的表象。
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如主次顺序法、方位顺序法、分析综合法等),使他们对所观察的对象或过程形成完整而丰富的感性表象。
其次,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进行重点观察,帮助他们帮助学生从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筛选”出典型的表象。
例如,进行人物素描,应集中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以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叙事素描,应集中观察事情“发展”和“高潮”部分的典型变化,以理解蕴含在事物中的思想意义;进行状物素描,则应集中观察静物、景物和建筑物所具有的典型特征,以体会这些事物本身具有美的价值。
让学生通过想象,生动地表现典型表象。
素描虽然是写实性的记述文训练,但无论是叙事、写人和状物,要生动地表现典型表象,一点也离不开想象。
例如,要形象地刻画某些细节,需要运用比喻、拟人或夸X的手法。
3、小学高年级要通过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技能。
高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是,抽象思维开始成为思维的主要形式。
学生到高年级开始进入少年期,人际关系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他们的自我意识迅速增强。
与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心理发展相适应,作文训练应该从写观察作文转向写实性的命题作文和自由作文,包括写中心明确的记叙文,写简单的议论文和说明文,写各种应用文和读书笔记。
培养学生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技能可从两方面进行:通过记叙文训练,初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技能。
小学高年级的记叙文训练,主要是写命题作文,要经过审题、搜集材料、确定和表现中心思想、整理材料、用词造句、修改文章等过程。
教师要告诉学生写作文首先要立意,即要分析作文的全部材料,将自己的各种感受归纳形成一个集中而明确的中心思想。
通过简单的议论文、说明文等实用性文体,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技能。
一开始,可以让学生写最简单的议论文,即回答作文题目所提出的简单问题,如《你最喜欢哪一位老师?为什么?》、《你最喜欢哪一门课程?为什么?》议论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辩论能力。
教师要教会学生写辩论性的议论文。
这类议论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把有争论的问题作为文章的题目,例如,《…同学的这个行为对不对》》《…同学是一个真正的朋友吗?》进行这类议论文的训练,要选好题目,题目要符合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是当前学生最关心的,或者最感兴趣的问题;第二,确实能够引起争论的,是大家能阐发不同的见解。
第二篇:从素描着手培养小学生独立写作的能力小学生要学会作文,大致具备六种能力:搜集和积累材料;命题和审题的能力;提炼和表现中心思想的能力;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用词造句的能力;修改文章的能力。
素描有助于培养搜集材料的能力小学生作文的材料,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现实生活本身、现实生活在书本中的反映和现实生活在图画中的反映。
因此要教会小学生观察实际、欣赏图画和阅读书本,而最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观察。
素描能帮助学生:第一,掌握最基本的观察方法;第二,学会通过观察抓住事物的典型特征,确定那些与表现文章中心思想有关的材料;第三,学会用准确而生动的语言把自己的观察、联想和感受记录下来;第四,养成经常写观察日记的习惯。
素描训练是分类进行的,这是有计划地引导小学生接触周围世界个各个局部,能帮助他们逐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积累各种日常生活知识。
每年春天,老师们会让学生写“春天”,如《校园里的春天》。
孩子们往往这样写:春天来了,明媚的阳光普照校园,树木都批上了嫩绿的春装……词藻华丽,可多半是套话,因为他们根本说不出校园里有多少种树,各种树有什么特点,也没有仔细观察这些树在春天表现出来的特征。
有一位老师把学生带到校园里进行作文指导,她一边讲述各种树的名称、生长规律和经济价值,一边指导观察。
只用一节课,学生就比较全面地认识了多种树。
学生的作文《我爱春天的树》素描有助于培养提炼中心思想和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段”是能反映一定独立意思的句群,在形式上可以是一个自然段,也可以是几个自然段,相当于日常讲的“层次”或“片段”。
三年级的分类素描,从形式上说,正是一种“段”的训练。
正因为“段”在意思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段”的素描可以练就提炼中心思想和命题的基本功。
一次动作素描:老师让小李上黑板默写一个句子,然后把他的动作和神态写下来。
小李学习成绩不错,听到要他默写“暑假里我们班上的同学都学会了游泳”这个句子,感到很容易,洋洋自得地走到黑板前。
但当默写到“游泳”的“游”字时,他愣住了,抓耳挠腮想不出。
教师就启发他:“你想想看,游泳是在哪里游的?”他恍然大悟,终于默写了出来。
老师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这次默写说明什么问题?“学习要苦练基本功”“自满是学习的敌人。
”学生纷纷回答。
老师让他们自己确定题目,把这次课堂默写的过程描写出来,并且要求根据中心思想来遣词造句。
“段”的基本类型:补充式:其任务是把一个意思写具体形象。
基本形式有总起加分述;分述加总结;总起加分述加总结;全分述。
连贯式:其任务是有条理地叙述一件事情或者一件事情中的某个过程。
衬托式:其任务是用一定的情景来衬托人物的态度。
基本形式:叙述情景为主,叙述态度为辅;叙述情景为辅,叙述态度为主。
呼应式:其任务是使人物的所见所闻同相应的所感所为互相呼应。
交叉式:其任务是交替表达人物双双的对话和活动。
概括式:其任务是概括地交代几个内容。
比较式:其任务是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事物进行比较。
基本形式:正反比较;递进比较。
景物素描、静物素描、小动作素描以及人物外貌素描,往往采用总起加分述;分述加总结的方法,可以训练学生写补充式的段;动作素描则要求把人物的一系列动作写得连贯、具体、清楚。
它常常先描写一定的情景,再写人物的动作反应。
这对连贯式、衬托式和呼应式三类段的训练有帮助。
对话素描所写的,既不是叙述性的语言,也不是人物的内心独白,而是人物之间的对话,对交叉式的段的训练较为适宜。
素描有助于培养用词造句的能力素描对培养儿童用词造句的能力,作用十分明显,原因是:第一,素描能创设情境,让儿童多说多写。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儿童所掌握的词语可以分为消极词语(即能懂的词语)和积极词语(在使用的词语)两部分。
儿童每一年都通过阅读掌握大量词语,但是其中多半是消极词语。
只有多说多写,消极词语才能不断转化为积极词语。
第二,素描能帮助儿童辨词辨句。
词汇的海洋辽阔无比,汉语中近义词又特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