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乡村建设五年规划纲要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18
农村五年发展规划的措施。
1)土地整治。
实施土地流转,加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2)房屋改造。
加强农村危房改造,提高农民住房条件。
3)环境整治。
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清理垃圾,治理污水,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二)农业产业发展1、农业产业发展的工作目标。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实现农业现代化。
2、农业产业发展的措施。
1)发展特色农业。
发展优势产业,如水稻、花生、大豆等,打造品牌农产品。
2)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3)加强农业合作社建设。
鼓励农民组建农业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三)基层班子建设1、基层班子建设的工作目标。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干部素质,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2、基层班子建设的措施。
1)加强干部培训。
开展各类培训,提高干部素质,提升工作能力。
2)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加强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委员会建设,推进村民自治。
3)加强组织建设。
完善组织机构,提高工作效率,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四、保障措施一)资金保障1、政府投入。
加大政府投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2、社会资金。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村经济,支持农村产业发展。
二)政策保障1、优惠政策。
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投资农村经济。
2、扶持政策。
出台扶持政策,支持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三)人员保障1、干部配备。
加强干部配备,提高工作效率。
2、人才引进。
引进专业人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以上是新桥村五年发展规划的基本情况、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建设具体目标及措施和保障措施。
通过以上措施,新桥村将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优化农村环境,建设和谐社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改水:为了实现居民饮用水的安全,我们需要制定统一规划并分步实施。
我们将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和积极争取各方面技术援助,争取政府及上级部门的支持。
我们将进行水源改造和供水工程设施建设,以确保所有居民都能够使用安全饮用水。
村委会5年工作计划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崛起,村委会的作用日益凸显。
为了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村委会5年工作计划,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农村社会进步。
本工作计划分为五个部分,涵盖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农民教育和健康服务等方面。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将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道路改善、供水和供电网络的完善。
在未来的五年里,我们计划修建和改善农村道路,确保每个村庄通畅可达。
此外,我们也将投资改善农村水电设施,提供可靠的供水和供电服务,满足农户的需求。
二、农业发展农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促进农业发展,我们将积极推进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我们将鼓励农民采用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并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
此外,我们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三、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将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来开发乡村旅游项目。
通过加强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农村观光,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我们将加强对农户和农民合作社的培训,提升接待和服务水平,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四、农民教育教育是农村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我们将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我们将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同时,我们也将组织各类教育培训和学习活动,提升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为他们的就业和创业提供支持。
五、健康服务健康是农民幸福生活的基础。
我们将加强农村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农民的医疗卫生水平。
我们将投入更多资金修建和改造农村医疗机构,提供更好的医疗设备和服务。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农民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总结以上就是我们村委会在未来五年内的工作计划。
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农民教育和健康服务等方面的努力,我们将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023年村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2023年-2025年)1500字2023年村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2023年-2025年)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村乡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农业生产面临诸多挑战,村镇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于2018年提出了村乡振兴战略,旨在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推动农村现代化。
为了更好地实现村乡振兴的目标,制定村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显得十分必要。
二、总体目标在2023年-2025年期间,我们将着力实现以下目标:1.全面推进农村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打造有特色的农产品品牌;2.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3.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镇的基础设施水平;4.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加强环境保护工作;5.加强农村治理,提升农村社会管理水平。
三、重点任务1.推进农业现代化(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2)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优化农田规划布局,提高农田质量和利用率。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灌溉、排水等基础设施水平。
2.发展乡村产业(1)制定并实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2)加强农产品加工和营销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推动农民就业创业,提供多样化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3.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加快农村道路建设,提高乡村道路的通达率和质量。
(2)提升农村供水和供电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3)推进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互联网接入能力。
4.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1)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力度。
(2)加强农村生态修复,推动农田退耕还林还湿、河湖水源地保护和生态补偿。
(3)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管控,保障农村环境质量。
5.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1)推动农村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系。
乡村振兴工作规划纲要乡村振兴工作规划纲要一、背景和目标乡村振兴旨在实现农村发展的绿色、可持续、科技化,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乡村振兴工作的目标是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二、农业现代化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 推广现代农业经营模式,提高农民收入;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4.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保障水资源供应。
三、农村产业发展1. 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2. 支持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3. 加强农村电商发展,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4.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1. 推进农村环境治理,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品质;2.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供水、供电等设施;3. 支持农村住房改善,提高农民居住条件;4.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增强农民文化自信。
五、农村社会事业发展1. 促进农村教育公平发展,提高农民子女接受教育的机会;2. 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农民健康水平;3. 加强农村养老、托幼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农民老有所依、幼有所托;4. 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六、生态环境保护1. 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和农药使用管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2.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3. 支持农村生态旅游发展,增加农民收入;4. 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预警,保障农产品安全。
七、农民收入增加1. 发展农村多种经营方式,提供更多就业机会;2. 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3. 支持农民创业创新,培育农村创业园区;4. 建立健全农民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农民收入比重。
八、政策保障和组织保障1. 完善农村振兴政策体系,鼓励农村发展;2. 加强乡村振兴规划和实施监督,确保目标顺利实现;3. 建立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形成政府、社会、农民多方参与的格局;4. 组织开展农村振兴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村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工作计划范文十九篇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庄通行能力和生活品质;
2. 加强就业培训,提高村庄居民就业率和收入水平;
3. 改善农村环境,提升村庄环境质量和生态保护水平;
4. 加强文化体育建设,增进村庄居民文化娱乐生活;
5. 推进村庄社会管理现代化,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6. 加强村民自治,培育村庄居民自治意识和能力;
7. 积极推进旅游业发展,提高村庄产业结构和经济效益;
8. 加强教育和卫生建设,提高村庄教育和健康水平;
9.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障村庄居民生命安全;
10. 加大扶贫力度,帮助贫困村庄居民脱贫致富。
11. 加强城乡交流,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12. 加快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13. 推进科技创新,促进村庄经济转型升级;
14. 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提高居民基本保障水平;
15. 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村庄产业结构优化;
1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村庄全面发展;
17. 推动村庄电商发展,促进农村电商普及化;
18.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村庄文化软实力;
19. 推动国际化发展,促进村庄与国外交流与合作。
村级五年规划村级五年规划是指在农村地区制定并实施的一项长期发展规划。
该规划旨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以下是一个标准格式的文本,详细介绍了村级五年规划的内容和目标。
一、背景介绍村级五年规划是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发展战略,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制定的一项重要规划。
该规划旨在解决农村地区面临的发展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促进农民的脱贫致富,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规划目标1. 经济目标:实现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村电商、农村旅游等方式,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的创业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社会目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加大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 环境目标: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动农村生态农业发展,提高农村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内容1. 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提高农田灌溉和排水能力,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2. 农业产业发展: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优质农产品种植和养殖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4. 农村教育和医疗:加强对农村教育和医疗的支持,提高农村学校和医院的办学和医疗水平。
5. 农村社会管理: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建设,完善农村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提高农村社会治理能力。
6. 农村环境保护: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推动农村生态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实施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村委会和相关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2. 制定详细计划:根据规划目标和内容,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明确责任部门和时间节点。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纲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乡村问题日益凸显,乡村振兴成为我国发展的重点。
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农民生活的改善,我国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纲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纲要的内容与意义。
一、挖掘乡村资源潜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纲要的首要任务是挖掘乡村资源潜力。
乡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如优质的农田、独特的民俗文化等。
要实现乡村振兴,我们需要全面了解和评估这些资源的潜力,并合理规划资源的利用方式。
二、发展乡村产业发展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纲要提出要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具有乡村特色的产业。
这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还能推动乡村经济的持续增长。
同时,通过发展农业科技和绿色环保产业,可以提高乡村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纲要还重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纲要中,提出了改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计划。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高农村的生产力和生活质量,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四、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对于提高农民的土地经营权益和激发其生产积极性至关重要。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明确土地权益、流转制度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土地利用方式。
五、加强农村人才培养乡村振兴需要大批的农村人才来支撑。
纲要中提到要加强农村人才培养,通过各种培训和教育方式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
同时,要吸引城市人才到乡村创新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六、保护生态环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纲要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
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过度开发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
应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七、落实乡村治理改革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纲要提出了要加强乡村组织建设、创新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并推动乡村社会管理体系建设。
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纲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体部署,为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建设美丽中国标志城市,特制定本行动纲要。
一、指导思想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拓展提升。
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主线,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导向,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切入点,以示范区和示范村建设为突破,着力构建有利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永续发展的农村产业结构形式、农村建设管理模式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把郊区农村建设成为新型城镇化高地、都市型农业基地、美丽新南京腹地,打造成宜业、宜居、宜游的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
二、主要目标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每年重点实施200-300平方公里,5年建成1600平方公里左右示范区。
2013年,全面启动江宁谷里—横溪、高淳桠溪—漆桥、浦口老山北麓—滁河南岸、六合竹镇—金牛湖、溧水白马—无想山五大示范片区建设,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0个以上。
到2015年,江宁、高淳两大示范片区基本建成,累计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00个以上,为郊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到2017年,浦口、六合、溧水三个示范片区全部建成,累计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0个以上,郊区农村初步建成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
——空间优化形态美。
按照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的要求,全面完成新市镇城市设计,完成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规划和镇街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或实施计划,做到优化城乡形态,塑造空间特色,彰显风貌品位。
——绿色发展生产美。
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的要求,坚持推进低碳、绿色、特色发展。
农业“1115”规划基本落实,高效设施农业、休闲旅游农业快速发展,全面达到农业现代化指标要求,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
——创业富民生活美。
按照促进农民收入倍增的要求,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乡村振兴五年规划纲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乡村振兴逐渐成为了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
乡村振兴五年规划纲要旨在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对乡村振兴五年规划纲要的探讨。
一、发展农业现代化农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
乡村振兴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全面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包括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等。
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研发投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引导农民参与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乡村振兴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旨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政府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多元化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由单一农业向多元化发展转变,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需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撑。
乡村振兴五年规划纲要强调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包括农村道路、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电力供应等。
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政策,确保农村基础设施的全面提升。
四、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问题一直是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乡村振兴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包括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等。
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强土地管理和土地资源的保护,促进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和有效利用。
五、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乡村振兴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目标。
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和垃圾处理,建设农村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提供更完善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
六、加强乡村人才培养乡村振兴需要有优秀的人才支持。
乡村振兴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加强乡村人才培养的目标,包括加强农村教育培训、推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等。
乡村振兴规划建设纲要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我国必须制定乡村振兴规划建设纲要,确保乡村振兴工作朝着正确方向稳步推进。
一、经济振兴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经济振兴。
我们应该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经济振兴规划,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业现代化。
通过农业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建设良好农村经济生态体系,打造适宜的农业发展环境。
二、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振兴不能只侧重于农业发展,还应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加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产业多元化。
构建农业、农村和农民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我们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农村交通、水利、电力、信息等设施的建设水平。
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
四、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应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工作,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通过治理农村垃圾、污水等问题,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我们应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培育农村文化产业。
通过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的精神文化素质,增强乡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六、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农村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
我们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医疗服务的投入,提升农村教育和医疗设施的水平。
改善农村人民的受教育和医疗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七、深化农村治理体制改革为了推进乡村振兴,我们应该深化农村治理体制改革,构建乡村的现代治理体系。
加强村委会的力量建设,提升村委会的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
古建家园-开启建筑+互联网+文化的新纪元!乡村振兴五年规划:全面落实20字总要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
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年规划,是统筹谋划和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的行动纲领。
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介绍,规划围绕这一总要求,明确了阶段性重点任务。
在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方面,部署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同时,通过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
在促进乡村生态宜居方面,提出强化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推进农业清洁生产,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并确定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在促进乡村乡风文明方面,提出传承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在促进乡村治理有效方面,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在促进乡村生活富裕方面,提出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如在改善农村交通物流设施条件、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拓宽转移就业渠道,以及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说,把乡村振兴摆上优先位置,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树立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理念,在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方面,因地制宜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方案,做到乡村振兴事事有规可循、层层有人负责,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搞建设。
系统解决乡村振兴“人、地、钱”难题围绕乡村振兴“人、地、钱”等要素供给,规划部署了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强乡村振兴用地保障、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加大金融支农力度等方面的具体任务。
农村五年工作计划一、背景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发展逐渐成为国家战略关注的重点。
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提高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制定本五年工作计划。
二、目标定位1. 经济增长:到2025年,确保农村经济增速不低于6%,农民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
2. 基础设施: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道路、水利、能源、通信等公共服务水平。
3. 产业升级: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值。
4. 生态保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5. 社会事业:提升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三、具体措施1. 促进农业产业发展(1)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2)发展特色农产品,打造知名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民增收。
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1)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实现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车。
(2)推进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灌溉保证率和农村饮水安全。
(3)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
3. 推进生态环保(1)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体系。
(2)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高农村污水治理率。
(3)推进农村绿化美化,提高森林覆盖率。
4. 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1)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2)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民就医便捷性和医疗服务水平。
(3)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推广全民健身,提高农民精神风貌。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作计划顺利实施。
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农村发展。
3. 加强监督检查,对工作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 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美好乡村建设计划”方案“美好乡村建设计划”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旨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推动乡村振兴的计划。
该计划于2018年提出,旨在到2025年,使中国大部分地区实现美好乡村建设,助力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
本文将从方案背景、主要内容和实施效果三个方面对“美好乡村建设计划”进行阐述。
一、方案背景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农村人口持续减少,农业转型升级难度加大,农村面临着发展困境。
为了推动乡村振兴,中国政府开始出台一系列政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美好乡村建设计划”。
该计划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正式提出,并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主要内容“美好乡村建设计划”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1.丰富农村生活–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重点项目包括建设农村公路、供水设施、垃圾处理设施等。
2.文化传承–加强对农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乡村打造文化景观,提高农民文化素养,提升文化消费水平。
3.支持农业–发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型业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建设美丽乡村–实施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乡村,提高农村环境保护意识。
5.改善乡村治理–加强乡村治理,提高农村治理水平,建立健全村级组织法律制度,增强农民自治能力。
6.优化农民生产生活–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水平,让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三、实施效果自“美好乡村建设计划”开始实施以来,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果: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迅速进展,农村公路、供水设施等建设快速推进。
2.乡村文化多样性展现,传统文化得到大力发扬。
3.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行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建设,推行现代化农业服务提升。
4.乡村环境治理得到有效推进,农村生态保护制度逐步健全。
5.乡村治理水平和乡村组织建设取得明显提高,村级民主协商制度日渐完善。
6.农民收入增加,农户现金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
农村发展五年规划方案
目标
本五年规划方案旨在促进农村发展,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以下是具体的目标:
1. 实现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 增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3. 促进农村教育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4. 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措施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 加大农村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加强农村电力、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3. 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建设更多的学校和培训机构,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4. 支持农村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农民就医便利度和医疗服务质量。
5. 加强农村环保意识,推动农业生产的绿色化和循环化。
6. 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旅游等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实施计划
为了确保五年规划顺利实施,我们将制定以下实施计划:
1. 建立相关部门间的合作机制,加强规划的统筹和协调。
2. 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各项任务和责任分工。
3. 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农民对规划的认知和理解。
4. 定期评估和调整实施进展,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以上措施和实施计划,我们有信心实现农村发展五年规划的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谢谢!。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纲要范文一、背景介绍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农民持续增收等。
本文将就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纲要进行探讨。
二、加强农业发展以农业农村为基础,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质量,推广高效农业技术,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三、促进农村产业升级通过扶持农村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参与农村产业升级,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农村产业链的附加值,推动农民增收。
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五、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技能水平,使农民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农民增收。
六、加强农村土地整治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合理配置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农村土地格局,保障耕地质量,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七、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增强农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八、推动农村文化发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动农村文艺事业发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农民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九、加大乡村环境治理力度加强乡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推进农村生态建设,保护农田和水资源,打造美丽乡村,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十、加强乡村治理能力建设加强乡村治理能力建设,完善农村自治组织建设,提高农民自治能力和参与度,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总结: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纲要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文件,从加强农业发展、促进农村产业升级、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民技能培训等多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纲要将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民增收,实现农村全面振兴和农民幸福美好生活的目标。
一、概述村级五年发展规划是指在村级层面上制定的五年内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的规划。
通过这个规划,村集体可以在制定的时间段内,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发展工作,促进村庄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二、目标1.经济目标:实现村集体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快乡村经济的发展。
2.社会目标: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3.环境目标: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三、主要任务1.经济发展1.1发展特色农业:针对村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培育特色农产品和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1.2支持农村产业发展:鼓励农民参与农村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培育农村产业集群,推动农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3发展乡村旅游:利用村庄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吸引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社会建设2.1教育支持:加强学校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2.2医疗保障: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农村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覆盖率,保障农民的健康权益。
2.3民生改善: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提供良好的住房、饮水、电力等基础公共服务。
3.生态环境保护3.1加强村庄环境整治:加大对村庄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推行垃圾分类、生活污水处理等措施,改善村庄居住环境。
3.2推行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鼓励农民采用绿色农业生产方式,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促进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3.3加强生态保护:保护村庄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水源地和森林资源,加强土地治理和草地恢复。
四、实施路径1.组织领导:建立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和任务,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2.资金筹措:制定资金筹措计划,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鼓励农民参与发展项目,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2024乡村振兴规划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了笔记本的键盘上。
乡村振兴,这个词语在我脑海中跳跃,仿佛是乡村振兴的旋律,唤醒了我沉睡的灵感。
让我来试试,用这十年的经验,为2024年的乡村振兴描绘一幅宏伟的蓝图。
一、总体目标乡村振兴,要明确总体目标。
我们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具体来说,就是:1.产业兴旺:发展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业产值,推动农村产业升级。
2.生态宜居: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障农民生态福祉。
3.乡风文明: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
4.治理有效: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治理能力。
5.生活富裕: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二、产业布局1.特色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农业加工:加大农产品加工力度,提升农产品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
3.乡村旅游: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城市游客,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4.电商扶贫:利用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农民增收。
三、生态建设1.治理水土流失:加强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保障农业生态环境。
2.植树造林: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3.农村垃圾处理: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处理体系,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4.农业废弃物利用: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四、乡风文明1.传统文化传承:挖掘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2.文化活动普及:丰富乡村文化活动,提高农民文化生活水平。
3.教育培训:加强农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4.志愿服务:倡导志愿服务精神,弘扬社会正能量。
五、治理有效1.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治理能力。
2.法律法规宣传:普及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农民法治意识。
3.社会治安:加强社会治安,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
4.民主监督: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保障农民权益。
六、生活富裕1.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发展产业、提高农产品价格等途径,增加农民收入。
乡村振兴的五年计划
乡村振兴的五年计划是指在五年内,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具体的五年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2.乡村产业发展:培育和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加强乡村产业链条的完善,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农村道路、供水、电力、通信等方面,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4.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提高农民生活品质和生态环境。
5.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和村民自治能力,推动乡村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通过以上五年计划的实施,可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同时,乡村振兴也将有助于实现城乡发展的均衡和协调。
村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2021年-2025年)2021年-2025年村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一、引领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乡村振兴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年至2025年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力度,着重在农业农村方面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致力于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社区,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农村与城市的互联互通。
通过全面振兴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农业农村发展1.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机装备更新率。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灌溉效率。
逐步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高效、节能、环保的现代农业。
2.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加强对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的监管,确保农产品无公害、无污染。
加大对农产品的品牌培育力度,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3. 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鼓励农户、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合作社发展,推动农业规模经营。
三、农民生活改善1.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大农业转移人口和农民工就业培训和帮扶力度,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增收。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养老、医疗等保障水平。
2.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优化农村道路网和交通运输体系,促进农产品流通。
改善农村供水、供电、供气等条件,保障农民基本生活需求。
3. 发展农村公共服务: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享受水平。
汕头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升级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样板地打造全国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努力创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率先高质量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打造新时代乡村经济发展高地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现代种养产业、乡土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八业千亿”乡村产业体系。
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提高粮、肉收储能力。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禁耕地非农化、遏制粮食功能区非粮化。
整治优化高标准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提高粮食复种指数。
加快构建“以规模场为主,中小型生态牧场为补充”的生猪生产体系,生猪自给率达到50%以上。
大力提升现代种植业、绿色渔业和生态牧业发展水平,着力发展水产、畜禽、茶叶、果蔬、林木花卉等主导特色优势产业。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扩大湖州湖羊等种质资源开发保护力度。
加快构建农产品现代市场流通体系,支持建设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等设施,确保农产品流通有序、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
推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实施产业提升“双千工程”,打造高能级农产品特色优势区、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创平台。
深化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推广高效集约现代渔业模式和绿色防控技术,加快“肥药两制”改革,率先实现县域全覆盖。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态保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规模化主体全覆盖。
深入实施品牌振兴计划,做大做强区县区域公用品牌,推进“品字标浙江农产”品牌建设。
推进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农业科技孵化器等建设,提升发展市农业科研示范基地,打造一批“农业硅谷、科创高地”。
提高科技、资金、青年以及乡贤对乡村经济发展的支撑力,打造“两进两回”示范区。
全面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实施开展高素质农民“万名培育计划”,支持返乡创业园、实习实训基地和产学研示范基地等“双创”平台建设。
xx美好乡村建设五年规划纲要(初稿)(2012-2016年)建设“美好乡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和农村社区化步伐,构筑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的重要措施。
为推动我县城乡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制定xx“美好乡村”建设工程规划纲要如下:一、认真把握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在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县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保持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良好态势,为建设美好乡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85.5亿元(现价,下同),是2006年的2.2倍;实现财政收入10.5亿元,是2006年的4.9倍。
2、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
2011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5.3亿元,是2006年的1.6倍,优质粮油、特色蔬菜、规模养殖、苗木花卉和乡村旅游观光“五大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产值达4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
3、农民生活水平扎实提高。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201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8200元,是2006年的2.6倍。
农民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
4、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农田水利设施和农村路网、饮水、供电、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
全县130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农村卫生饮用水受益人口达85%;农村电力实现了城乡照明用电的同网同价;全县所有的行政村实现了路、电、电话、广播电视“四通”目标。
5、农村改革和机制创新稳步推进。
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农村税费改革、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民生工程、深化农村改革的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的配套政策及措施。
村级集体林木林地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村级集体企业和资产等产权制度改革进展明显;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乡镇“三农”服务中心试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6、农村社会事业持续进步。
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大,农民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全面推行。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深入开展,农村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巩固提高。
“平安乡镇”、“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农村社会和谐安定。
(二)机遇和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美好乡村建设面临难得的机遇,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挑战。
1、面临的机遇。
一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形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积累,我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总体上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和能力。
农业农村已具备相当的基础和实力,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正逐步向现代经济、现代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农村基层组织、民主政治建设正逐步迈向规范化、法制化。
二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决策部署为美好乡村建设注入了活力。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将工作的重点、重心放在农业农村工作上,实行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致力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对“三农”倾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支持农业的渠道和途径不断拓展,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城乡一体化进程正逐步加快,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正逐步形成。
三是做大做强大滁城的战略决策为美好乡村建设拓展了新的空间。
市委、市政府提出进一步发展壮大一体两翼的区域经济,有利于进一步吸引周边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向我县聚集,必将有力推进农村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小城镇、城郊型农业发展,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依托。
纵观形势和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我县农村发展正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具备加快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
2、面临的挑战。
一是粗放型的农业增长方式还未得到根本转变。
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因经济发展而产生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水源污染等问题还较突出;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牵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不多,精深加工和系列加工的农产品还比较少。
二是农业农村的支持与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村资金外流严重,投入不足,设施建设不配套,个别地方农业的基础设施和防灾抗灾能力还相当脆弱;村庄建设规划滞后;农业科技、保险、信息等服务体系不健全,人才匮乏。
三是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农村工业化进程较慢,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
四是农村发展还相当不平衡,发展面临的压力大。
一些长期困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加速发展。
五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乡村两级的债务还较为沉重,村级集体增收缺乏新门路。
六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文化事业发展还难以满足村民的需要;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社会保障体系还相对薄弱。
七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美好乡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建设目标(一)指导思想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实现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为目标,以深化和提升村庄整治工程和现代农村社区建设为载体,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凝聚合力,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努力打造来安人的新家园和突显南京“后花园”优势的美好乡村,加快城乡一体化推进步伐。
(二)建设原则1、统筹谋划,分步实施。
在空间布局上,根据村庄区位、人口、产业、生态等不同条件,因村制宜地确定创建重点,力争各个村庄形成独特魅力,打造美好乡村建设的“一村一品”;在工作步骤上,设立达标村(农民新家园)、示范村、样板村的推进体系,分层次、分阶段推进美好乡村建设,3年打基础,5年见成效。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突出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繁荣特色,努力建设开放型、商贸型、农业型、创业型、旅游型、文化型美好乡村,各乡镇要将各自所有的村分类进行建设,发挥好优势,突出每个村的特色。
3、点线结合,梯次推进。
按照“34511”空间布局确定的点和线,进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推进,努力打造一批独具魅力的示范村点和示范线。
通过突破“点”,串成“线”,带动“面”,逐步形成点上有特色、面上成规模、整体水平大提升的美好乡村建设格局。
4、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通过规划引领、政策扶持、典型示范,激发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激发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化村企共建活动内涵,实现共建共赢;整合全县各部门、各乡镇资源,集中财力、物力推动美好乡村建设。
(三)建设目标按照县域村庄布点规划及各乡镇的总体规划,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各乡镇结合自身的区位优势、产业特点、人文资源、经济发展水平,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五句话要求,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美好乡村”建设“875”工作目标,即村居建设管理达到“八化”:环境净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貌美化、村舍绿化、装饰彩化、风俗文明化、管理社区化;公共服务实施“七配套”:自来水、污水处理、文体中心、医疗卫生室、计生服务室、金融惠农网点、供销直销网点;建设成效实现“五美”:村庄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管理民主和谐美。
1、“34511”空间布局。
打造“3条线”,即来安至汊河线、来安至舜山线、来安至半塔线;建设“4个精品镇”,即汊河镇、水口镇、半塔镇、舜山镇;建成“5个样板村”,即林桥村、黄牌村、相官村、和平村、水东村;创建“12个示范村”,即张山乡桃花村、新安镇十里村、半塔镇罗庄村、汊河镇江青圩村、水口镇上蔡村、大英镇大英村、舜山镇大安村、雷官镇埝塘村、施官镇贾龙村、三城乡固镇村、独山乡裴集村、杨郢乡余庄村;培育“110个农民新家园”。
努力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发展、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优美、资源节约利用、公共服务健全、生态文化繁荣的和谐美好家园,加快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主导产业。
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四大”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项目为抓手,着力提高科技含量和服务水平,努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推动我县美好乡村产业朝着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方向发展。
具体目标为:优质粮产业:逐年增加优质粮播种面积,主攻单产,提高总产。
优质粮现有面积48万亩,总产22.1万吨,年均递增 2.7 %,到2015年优质粮面积53.5万亩,总产27.5万吨。
蔬菜产业:现有面积5.5万亩,年均递增 10 %,至2015年面积达到8万亩。
苗木产业:现有面积3万亩,年均递增 15 %,至2015年面积达到5.3万亩。
葡萄产业:现有面积2万亩,年均递增 25 %,至2015年面积达到5万亩。
畜牧业:现饲养生猪51.5万头、家禽1388万只、羊11.4万只、牛2.98万头,年均分别递增9.5%、15%、9.2%、7.3%,,至2015年,全县饲养生猪达67.7万头、家禽达2112万只、羊达14.9万只、牛达3.69万头;现肉蛋奶产量5.1万吨,至2015年达6.9万吨,年均递增10%;现规模养殖比重70%,至2015年达到80%。
水产业:现养殖面积12万亩,至2015年养殖面积达到13万亩;现水产品产量2.4万吨,至2015年水产品产量达到2.8万吨,年均递增5.1%。
3、农民收入。
到201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860元,比2010年的6925元翻一番。
4个精品镇、5个样板村、12个示范村、110个农民新家园所在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的10%、20%、15%、5%。
4、绿化工程。
实现精品镇绿化率达40%以上,村庄绿化率达到40%,“三条线”两侧通过苗木、花卉和林果长廊建设,绿化率达到100%。
在“三条线”两侧各100米范围内,对适宜建设苗木花卉及林果长廊的地段,栽植苗木花卉、经果林、速生丰产林,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向汊河、半塔、舜山三个方向辐射的绿色长廊,总长度75公里,绿化面积5500亩,其中:苗木花卉3600亩,经果林600亩,速生丰产林13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