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62.89 KB
- 文档页数:10
中班科学《空气》教案(精选14篇)中班科学《空气》教案篇1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空气的属性、作用。
2、发展幼儿智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丰富词汇:空气、气体、燃烧。
4、知道空气具有支持燃烧的作用,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气球、蜡烛、瓶子、玻璃槽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小朋友,今天老师来和大家一起欣赏一首儿歌好不好?儿歌的名字叫《空气的话》”教师朗诵儿歌:“看不见、闻不到、摸不着、抓不住,你需要,我需要,大家谁也离不了。
”“小朋友,你们听完了儿歌,你们认为空气的对话不对呀?哪位小朋友能告诉老师空气的话为什么是对的?”“噢,看来小朋友都知道空气的话是对的,但却不知道是为什么?那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认识一下空气,一起来解答你们心中的“为什么”好不好?”“好!”二、基本部分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到处都会流动的气体。
1、儿与教师一起做一个深呼吸的动作。
提问:“小朋友,刚才我们吸进来的是什么?(空气)小朋友闻到什么味道了吗?这说明空气有没有味道呢?2、教师出示气球,让幼儿观察,问:“小朋友,气球现在是什么样?(扁扁的)”老师吹气球问:“现在是什么样的?”“圆的。
”请幼儿摸一摸有什么感觉?(鼓鼓的)教师将气球的空气放出,在放气的过程中,请幼儿仔细观察,放完后问幼儿:“你们刚才看到空气没有?”“没有”“那现在谁能告诉老师:空气是什么样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
”小朋友,现在请把你们的手放在嘴边,往外呼吸一口气,你们的手有什么感觉?(因为空气可以流动)噢,空气还是可以流动的,所以说它是一种会流动的气体。
三、小实验前面我们知道了空气的特性,下面我们来看看空气还有什么作用呢?1、请两位小朋友上来,把两只蜡烛点燃,让一位小朋友拿玻璃杯盖住其中一只蜡烛,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被盖住的蜡烛为什么熄灭了?这说明了什么?这就是空气的另一个作用:空气具有支持燃烧的作用。
《课题1空气》九上化学教案2021年在古时的中国和希腊,科学家都认为空气是组成世界的一种基本物质,但这种看法是对的吗?下面是小偏整理的《课题1空气》九上化学教案2021年,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课题1空气》九上化学教案2021年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空气成分的探究实验(2)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通过白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培养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对科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三、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四、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在古时的中国和希腊,科学家都认为空气是组成世界的一种基本物质,但这种看法是对的吗?随着科学水平的发展,这中思想逐渐受到了质疑,直到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一、用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原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选择某种能与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反应的固体物质,利用氧气与该物质反应后生成固体物质,使密闭容器中气体体积减小,气体压强减小,引起水面发生变化,从而确定氧气的体积分数。
(白磷、汞、红磷)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2、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白烟,(2)烧杯中的水沿导气管进入集气瓶里,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间1/5。
3、实验成功的关键:(1)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燃烧作上述实验(2)进入瓶中谁的体积一般小于瓶内空间的1/5的可能原因是①红磷量不足②气密性不好,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未冷却至室温课堂练习:1、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试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红磷熄灭后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2、燃烧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3、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还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归纳出空气的组成:提问:(比较)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小结)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这样的物质叫混合物。
《空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在小学科学首师大版(2019)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与空气”中,第12课“空气”这一内容至关重要。
它是学生在初步了解周围环境和简单物质之后,对空气这一无形却无处不在物质的深入探究。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从空气的存在、性质、用途等多方面构建起对空气较为全面的认知体系,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科学概念和自然现象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1、已有知识基础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周围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知道有空气这种物质存在,比如知道呼吸需要空气、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等一些生活常识。
但是他们对于空气的性质,像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等概念还比较模糊。
2、学习能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动手操作。
他们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正在逐步发展。
在学习科学知识时,通过简单的实验和直观的现象来理解概念是比较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
3、兴趣爱好学生对大自然中的现象充满好奇,空气作为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时刻影响着生活的物质,很容易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比如吹泡泡时的空气、气球里的空气等都能引起他们的关注。
4、学习风格大多数学生比较喜欢在小组活动中学习,这样可以互相交流想法、分享发现。
他们对老师讲解和自己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接受度较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空气存在的证据。
了解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能流动等性质。
知道空气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用途。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观察现象和得出结论的能力。
在探究空气有质量的实验中,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提高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
借助讨论空气用途的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空气这种常见物质的探究热情,培养他们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在小组实验和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引导学生意识到空气对生命和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树立保护环境、珍惜空气资源的意识。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空气》教案:《空气》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大班科学活动第二章《探索自然》第四节《空气》。
2. 详细内容:认识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性质和作用,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压力和体积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性质,认识到空气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空气的压力和体积的关系。
2. 重点:实验操作技能,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塑料瓶、水、显微镜、实验桌、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画笔、实验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空气的存在,观察生活中的空气现象。
2. 知识讲解:介绍空气的基本性质,解释空气的压力和体积的关系。
3.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4. 例题讲解: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空气的压力和体积的关系。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空气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空气的基本性质2. 空气的压力和体积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实验中,你是如何观察到空气的压力和体积的关系的?2. 答案:(1)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作用,比如呼吸、燃烧、浮力等。
(2)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改变塑料瓶的形状和位置,观察到空气的压力和体积的关系。
当塑料瓶被压缩时,空气的体积减小,压力增大;当塑料瓶被拉伸时,空气的体积增大,压力减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了空气的基本性质和压力体积关系,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实验器材的使用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2. 拓展延伸:空气的净化、空气污染及其危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空气的压力和体积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主要难点。
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使学生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3.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了解污染物的来源,知道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
4.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
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了解简单的防治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难点:使学生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准备
教学PPT及相关视频。
四、教学过程
课题1 空气
第2课时
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2.氮气的用途:做保护气、化工原料、麻醉剂、提供低温环境。
3.稀有气体:做保护气、电光源。
二、空气的污染及保护
1.空气污染物:有害气体、烟尘
2.危害:影响人体健康和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全球气候。
3.防治措施:植树造林、加强大气监测、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尾气加装净化装置。
课题1 空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阐述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2.运用分析、对比、归纳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需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重点: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难点:空气成分测定实验中的误差分析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利用电脑播放一段身边美丽的自然环境:蓝天、白云、溪水、绿树、阳光,引出我们离不开空气的观点。
请大家做个深呼吸,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无色无味不易察觉的空气确实存在吗?【讨论发言】能够说明空气确实存在的实验或实例。
学生互相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松心情,暗示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引导学生探究,激发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二、合作探究1.实验导学探究原理2.观察记录【过度】出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
仿照这个著名的实验的原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观察教材实验2-3所需的仪器,并组织学生抢答下列问题:1.有关仪器的名称2.集气瓶中有物质吗?3.空气的成分有哪些?连接仪器,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分析原因吗?请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1.实验成功,描述现象2.实验失败,寻找原因【小结】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
听故事、思考问题:拉瓦锡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发现气体减少了1/5的?1.描述实验现象2.小结并交流成功的经验3.寻找并分析失败的原因通过抢答,巩固旧知,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知道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通过学生自主的实验探究过程,体验实验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让学生在观察与谈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观察、规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空气教学设计空气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空气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空气教学设计1设计意图:《空气在哪里》主要使学生知道空气无处不在,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
空气的存在对学生来说是熟悉的但究竟怎样用实验来证明空气的存在,怎样正确地进行科学探究,对于三年级才刚接触科学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节课主要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和游戏活动,让学生用眼看到、用耳听到、用身体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并引领学生探究验证空气就在我们的身边。
教学目标:1、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利用简单的器材进行探究实验,懂得空气的有关性质,能对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
2、知道空气就在我们身边,懂得空气的有关性质,认识什么是气体。
3、培养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喜欢大胆质疑,并敢于想象。
教学准备:气球、塑料袋、扇子、卡纸、烧杯、饮料瓶、平底烧瓶、天平、打气筒、水槽等。
(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现在老师这儿有个谜语,你们想猜猜吗?请听好:“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到处跑,动物植物都需要。
”它是什么呢?生:---(空气)师:那关于空气你想研究什么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找找空气到底在哪里好吗?(二)想办法找空气1、师:同学们,请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粉笔)你们研究过它吗?今天老师就跟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下。
现在老师准备把粉笔放到烧杯里,观察一下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讨论汇报。
师:那请同学们想一想:从粉笔里冒出来的气泡又是什么呢?生:空气。
师:对,从粉笔里冒出来的气泡是空气,那么还有哪里有空气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好吗?师:同学们,动动脑筋想一想,你感觉那里有空气?生答。
2、师:看来,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空气,那空气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谁能想出办法找到空气,让大家来看一看?摸一摸?或者感觉一下呢?师:我想咱们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吧!学生讨论交流。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一《空气》教学设计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手拿一个空杯子,问学生:这里面有什么物质?学生回答:空气。
有的会回答:什么都没有?教师追问:对于空气,你们了解有多少?【设计意图】:问题式教学法是启发式教学的良好形式。
本节课的设计,本人意在以问题的形式贯穿教学的全部过程。
问题的设计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是本节课的设计特点。
引出新课也不例外。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的起点,可以随时把握教学的方向和有效性。
2.提出问题,实验分析教师问:既然里面是空气,那么怎样证明它是真实存在的呢?学生举例:飞舞的树叶;飘扬的红旗;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拉注射器活塞,将针头处放在水中,推动活塞,可见水中有气泡冒出;在往空瓶中灌水时,有气泡冒出。
教师用鼓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多维度评价。
【教学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关注和思考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能够从简单的事物中发现问题。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多数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想一想,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吗?学生若鸦雀无声,教师提示:试试将一个小烧杯向下压入水中,会怎样?学生探究实验1,用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并思考问题:①原先烧杯里有什么物质?②水为什么不能充满整个的烧杯?③为什么烧杯内有气泡产生?学生:压下去感觉有压力,小烧杯口有气泡冒出,水无法到达底部,说明确实存在空气。
【设计意图】:证明空气真实存在的实验,其教学价值在于,突破了部分学生固有的错误认识,认为空杯中没有任何物质,同时为后续的微粒观的建立奠定基础。
教师:以上事实说明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还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呢?何以见得?【设计意图】:设置悬念,更好地引出了教学重点,还能继续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探究分析,学习新知教师提出问题:众所周知,我们的呼吸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含有什么物质?学生回答:氧气教师继续追问:那么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是多少呢?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在200多年前让当时的人们争论不休。
空气教案参考5篇认真写好教案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和重点,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教案的设计能够反映出教师对教学活动和任务的巧妙安排和设计能力,网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空气教案参考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空气教案篇1首先,说设计意图。
新《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而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世间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空气。
在本活动中,教师提供大量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在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等活动中,探究、发现空气的特征与作用,从而萌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究欲望。
根据本次活动内容和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空气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
2.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知道空气有助燃、充气的作用。
3.喜欢进行小实验活动探究空气的秘密。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5.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根据目标的总体指导方向,我将本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定位于:初步了解空气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知道空气有助燃、充气的作用。
为实现活动目标,突破活动的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的教法有:1.启发提问法:在活动中,教师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如杯子里有什么?哪里有空气等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形成有效的师幼活动。
2.演示教学法:通过教师演示将杯子放入水中的实验,让幼儿清晰地感知、发现杯子中是有空气的。
3.操作教学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
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过程中,探索发现空气的秘密和作用。
在整个活动中,应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认识,锻炼幼儿的能力,还可以升华幼儿的情感。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空气的成分,并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②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③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科学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讨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②观察和分析演示实验,初步学会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方法。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③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①使学生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激发学生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二、教材分析[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空气入手,从空气的学习进而进入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学习氧气的制取。
这是本单元的设计思路。
空气是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以空气作为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
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并逐步深入。
本课题让学生进行“关心空气质量”的调查与研究,既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有利于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为认识下一单元的另一种身边的化学物质“水”打下基础。
这节内容承前启后,把“空气中的主要成分,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空气中其他的非气体的物质”等理论知识,与检验、测定等的实验活动有机地结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精神的好材料。
[学情分析]初中生在学习化学之前,对空气和氧气已有较为丰富的常识。
这些是他们以前积累的知识,但从化学学习的角度来看,就显得零碎、不够深入。
课前应了解学生有关的具体知识情况,以便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处理教材及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空气》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自然科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空气》,内容包括空气的组成、性质、用途以及空气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作用及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空气的组成及其性质。
难点:空气中各成分的作用及其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火柴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雾霾天气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问题。
(2)提问:“你们知道空气是由哪些气体组成的吗?”引出本节课主题。
2. 讲解新课(1)展示空气的组成PPT,讲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讲解空气中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性质和作用。
(3)实验演示: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
3.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空气的这些性质。
(2)讨论如何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与空气成分相关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与空气成分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空气的组成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其他气体:0.03%2. 空气的性质与用途3. 空气污染的危害与防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作用。
(2)举例说明生活中利用空气性质的实例。
2. 答案:(1)空气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其他气体组成。
各成分作用如下:氮气:支持生命活动,制造氮肥等。
氧气: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等。
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激光等。
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调节温度等。
水蒸气和其他气体:调节气候,影响天气等。
(2)实例:氧气用于支持燃烧,如燃烧酒精灯;氮气用于制造氮肥,如尿素等。
《空气》初中化学教案精选13篇《空气》初中化学教案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空气的组成;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有大致的印象。
能力培养:继续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对化学现象的科学描述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对空气成分的认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品质:通过介绍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使学生受对待任何事物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科学方法:通过实验探讨空气的组成成分。
重点、难点:初步掌握空气的各组成成分,了解惰性气体的特殊性质和应用。
对空气污染的`防治。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空气,可是空气是一种什么样物质呢?在十八世纪70年代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物质。
直到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的普利斯特里认识空气中有一种能供给呼吸维持生命后,人类才揭开与自己生存有着重要意义的空气的面纱。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养气)和氮气(不可维持生命)组成的结论。
一、瑞雪——舍勒英国——普利斯特里法国——拉瓦锡讨论,回答倾听设疑问创设情境。
拉瓦锡的钟罩实验在燃烧匙内放入红磷,在酒精灯外焰上点燃后伸入集气瓶内,塞紧瓶塞,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和钟罩内水面的变化情况。
观察后描述出实验现象。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1.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2.为什么会出现水面上升的情况?为什么水面上升到瓶的容积约1/5处就再上升?回答:2 因为红磷只和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认识钟罩实验的意义。
空气成分示意图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二氧化碳占空气体积的0.03%惰性气体占空气体积的0.94%其它气体和杂质占空气体积的0.03%观察、讨论,是不是体积分数所占较小的气体的作用较少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空气污染的防治空气中有害物质分为:有害气体和粉尘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大气污染的主要防治方法:1.认真执行《环境保护法》。
《空气》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空气的基本概念、组成成分及其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空气中的氧气、氮气等主要成分的特性和用途,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与空气相关的现象。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内容:1. 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比例;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3. 实验操作流程和观察分析。
难点内容:1. 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2. 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准确记录实验数据;3.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情境中。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作用、相关实验等内容;2. 实验器材:集气瓶、导管、烧杯、酒精灯等;3. 安全防护用品:实验服、护目镜等;4. 相关知识资料: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等资料。
通过安全培训。
该培训将详细介绍这些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知识资料的重要性。
在培训中,将详细解释实验服的设计原理和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穿戴和保养。
同时,也会讲解护目镜的防护原理和在不同实验环境下的适用性,以及如何选择适合的镜片。
对于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的资料,将进行全面的阐述。
将会指出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如呼吸道疾病、生态破坏等。
同时,也会详细介绍防治空气污染的各种措施,如工业排放控制、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
这些知识的普及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积极的行动。
通过这次培训和学习,参与者将更加了解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课堂开始之初,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空气。
教师可以先提问:“同学们,你们每天呼吸的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随后通过PPT展示空气的图片或短视频,帮助学生快速聚焦本节课的主题,同时引出本课的重要知识点。
科学课空气的教案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心得体会、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insigh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科学课空气的教案6篇教案的设计能够反映出教师对学生学习特点和能力的了解程度,教案的质量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明确和有效的教学策略的运用,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科学课空气的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思考: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空气是一种既看不到踪影又闻不到气味的气体,所以科学家们经过了漫长岁月的研究,终于揭开了组成“空气王国成员〞的奥秘,认识到空气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
【展示】将一只空集气瓶倒扣在水盆中,但水不能进满集气瓶。
【引入】空气确实存在,但空气的组成是比拟复杂的。
【演示】实验2-1演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
在实验中不断向学生提问,设置悬念让学生思考或提出假设。
例如: (1)将红磷点燃后放到集气瓶里,见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特别注意烟、雾的区别)(红磷燃烧时火焰呈明亮的黄白色,有浓厚的白烟,因为生成固体小颗粒)。
用文字表示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式子(2)猜测把止水夹翻开后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翻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提示: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蜡烛燃烧后生成物的状态、溶解性:气态不溶于水就会占据一定的空间)。
(3)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集气瓶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假设剩余气体是氮气,且氮气是“不能维持生命〞的气体,同学们可以用什么假设来说明呢(可以在剩余气体中放一只飞虫,飞虫不久会死亡)?追问:上述实验不仅知道N2不能维持生命,还可以知道N2的什么性质(难溶于水)?(4)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可以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吗?(空气组成中按体积计算氮气占78%);博学多才的氧气博士(氧气占21%);用途广阔的二氧化碳教授(二氧化碳占0.03%);沉默寡言的惰性世家〔稀有气体占0.94%〕;还有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在实验根底上,归纳小结空气的成分,介绍混合物与纯洁物的概念,介绍空气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中。
请注意以下问题:(1)为什么要将集气瓶的容积划分为5等份,并加以标记?(2)点燃的红磷(用燃烧匙)为什么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如果将点燃的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结果又如何?(3)这什么要等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翻开止水夹?(4)如果实验中,红磷在集气瓶里已经全部燃烧,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二:空气是一种珍贵的资源1:.氧气的用途:供应呼,.支持燃烧.,氧气易跟其他物质反响,放出热量,因此用于炼钢、焊接、切割金属,也可作火箭燃料的氧化剂等由于氧气是化学性质比拟活泼的气体,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响。
科学课空气教案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调研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research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科学课空气教案7篇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制定好课堂纪律和行为规范,以促进学生的自律和秩序,通过教案的制定,教师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和个性化需求,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科学课空气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空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所占比例。
(2)学生能够理解空气中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空气的组成成分及含量。
(2)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2、教学难点(1)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个瘪的气球,然后将气球吹起来,提问学生气球为什么会鼓起来。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周围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空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讲授(1)空气的组成①介绍拉瓦锡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组成的历史。
②演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将燃烧匙中的红磷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
待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水面上升的情况。
③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 1/5,氮气约占 4/5。
(2)空气成分的性质和用途①氧气讲解氧气的性质:无色无味、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举例说明氧气在医疗、工业、航天等领域的用途。
②氮气介绍氮气的性质:无色无味、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不活泼。
强调氮气在食品包装、化工生产、液氮冷冻等方面的应用。
③稀有气体讲述稀有气体的种类(氦、氖、氩、氪、氙等)和性质(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说明稀有气体在霓虹灯、激光技术、保护气等方面的用途。
(3)纯净物和混合物①讲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②举例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如氧气是纯净物,空气是混合物。
《空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所占比例。
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理解空气对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历对空气成分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认识到空气保护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空气的主要成分及所占比例。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2、教学难点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集气瓶、燃烧匙、止水夹、导管、红磷、水等。
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人们在清新的空气中呼吸和在污染的空气中咳嗽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空气。
(二)新课讲授1、空气的组成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介绍科学家对空气成分的研究历史,如拉瓦锡的实验。
讲解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气体和杂质。
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 094%,二氧化碳约占 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 003%。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展示实验装置,讲解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
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1/5。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空气中氧气约占 1/5 的结论。
3、空气的用途让学生讨论空气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总结学生的回答,介绍空气在医疗、工业、农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并对空气的成分有进一步的了解。
②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③初步学会鉴别纯净物和混合物。
④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①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分析实验现象②运用分析对比归纳的方法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②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③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究,必须具有严肃认真的精神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教学难点空气成分测定实验中的误差分析3. 教学用具多媒体、板书4. 标签教学过程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讲解]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瑞典科学家舍勒(KarlWilhelm Scheele,1742~1786)和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里(Joseph Priestley,1733~1804)分别制得了氧气。
当时人们并不知道燃烧与金属生锈是物质与氧气作用的结果。
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Antoine Laurent Lavoisier,1743~1794)用金属燃烧实验证明燃烧是金属与空气中的“上等纯空气”作用的结果,并发现了金属燃烧后余下的“空气”不支持燃烧和呼吸。
第一次明确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其中,最有名的是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他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工具,用液态的金属汞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研究出了空气的成分。
[设问]那么,拉瓦锡是通过什么方法研究出了空气的成分呢?[请学生阅读课本P2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过程,并引导学生观看图(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讲解]其实,拉瓦锡并不是最早研究空气成分的人,在他之前已有很多科学家着手研究空气的组成。
如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他们很早就发现了空气中的氧气。
但拉瓦锡最早用实验得出了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过渡]拉瓦锡的实验是在200多年前做的,由于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他的实验比较麻烦。
现在我们已经能用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拉瓦锡所得出的结论,接下来我们就用红磷作原料来测定一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实验2-1[注意]①装置不能漏气;②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水;③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可让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及结果][回答]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水面尽管上升了,但上升不到1/5。
[讲解]集气瓶内水面上升,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
[过渡]请大家根据日常知识的积累和前面我们讲到的内容,分组讨论下面的问题。
[投影展示]讨论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请学生代表说出讨论结果][回答]该实验中,水面上升达不到1/5体积是因为氧气含量低,或者我们在塞塞子的过程中,已经有少部分氧气被消耗掉。
红磷熄灭后瓶内没有残余的氧气,如果还有氧气,红磷还能继续燃烧。
[过渡]在红磷燃烧这个实验中,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种叫做五氧化二磷的白色固体,我们可以用文字的形式把这个反应表示出来。
[表示]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小结]上述实验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讲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实验仪器的不断精密化,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也被科学家通过实验一一发现。
实验表明: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投影资料]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空气小还含有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等稀有气体。
在稀有气体的发现史中,对我们最有启发的是稀有气体氩(Ar)的发现。
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瑞利(Lord Rayleigh,1842~1919)在研究气体的密度时,发现0℃、1.01×105 Pa条件下,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密度(1.2572 g·L-1)与分解含氮物质所制得的氮气密度(1.2508 g·L-1)之间总有一个微小的差异。
瑞利没有放过这一微小差异,他与英国化学家拉姆赛(William Ramsay,1852~1916)合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通过精密的实验研究和推理分析,终于发现在空气中还存在着一种性质极不活泼的气体氩Ar。
[讲解过渡]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我们把它叫做混合物。
而空气中的氮气或氧气都只有一种物质组成,我们把它们叫做纯净物。
3、物质的分类[讲解]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如氧气O2、氮气N2、五氧化二磷P2O5。
[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不必作过多的解释,只说明这是一种表示物质的符号就可以了] [师]根据你的理解,你能举出一些纯净物和混合物的例子吗?[学生举例、教师评价][师]引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可以这样来表示纯净物和混合物。
[讲解并板书]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补充]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
组成混合物的各物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各自的性质。
如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就各自保持了自己的性质。
[过渡]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石油加工、运输、电光源等领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讲解]过去,人们曾把氧气叫做“养气”,这充分说明了氧气的重要性。
[设问]你知道氧气有哪些用途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并结合课本内容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图][总结]综观氧气的各种应用领域,可知氧气的用途主要表现在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两个方面。
1.氧气的用途(1)供给呼吸(2)支持燃烧[展示充氮食品袋][设问]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在这些装入零食的食品袋中充入氮气吗?[生]甲:为了防止食品被挤碎或压碎。
乙:为了掩盖袋里食品量比较少的真相。
丙:为了防止食品变质。
[评价]乙的回答也有道理,可我说的是正规厂家的。
甲、丙的回答符合客观实际。
[讲解]氮气之所以能用于食品防腐,是由于氮气性质不活泼之故。
灯泡中充氮以长使用寿命,焊接金属用氮作保护气,都是利用了氮气不活泼这一性质。
[设问]氮气除了可用作保护气外。
还可用作什么呢?[学生看书并对氮气的用途进行总结]2.氮气的用途(1)重要的化工原料(2)保护气(3)提供低温环境[过渡]从氮气可作保护气这一事实知,物质的用途决定于物质的性质。
你能从下面的讨论中获悉氮气的性质吗?[投影]讨论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结合实验和日常生活经验讨论:(1)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2)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一定高度后,还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3)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性质,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讨论结果](1)氮气不能支持燃烧。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
该现象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3)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如磷能在空气小燃烧,但却不能能在氮气中燃烧)。
[注:(3)问可能有同学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如空气不溶于水,氮气也不溶于水。
对此,教师要做出解释][师]请大家总结氮气的性质。
[生]氮气不支持燃烧,氮气不易溶于水。
[补充]许多实验事实表明。
氮气的性质不如氧气活泼。
如食物放置在含有氧气的环境中容易腐烂,而氮气则能使食物在长时间内不变质。
3、稀有气体[讲解]稀有气体曾叫做“隋性气体”。
这是由于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人们在发现它们的时候.普遍认为这些气体不能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有些稀有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于是又把它们改作为稀有气体。
通过“惰性气体”→“稀有气休”名称改变的事实。
可使我们意识到科学研究的领域总是在不断扩展的。
科学思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启示我们平常的学习中要经常接受新事物。
并适当发展求异思维。
[过渡]在空气的成分中,稀有气体所占比率虽然不大,但却很重要。
[阅读]学生阅读P26稀有气体的用途。
[通过阅读让学生总结稀有气体的用途][回答]1)可用作保护气2)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3)可用于激光技术;4)氮可用作制冷剂:5)氮气可用作医疗上麻醉剂。
[拓展]除了课本上讲到的稀有气体的用途外,谁还知道稀有气体的其他用途呢?[回答]①广场、体育场、飞机场等场所所用的灯里充了氙气,通电时能发出比荧光灯强几万倍的强光,因此叫做“人造小太阳”。
②航空、航海的指示灯里充入了氖气,通电时发出红光,这种光能穿透浓雾。
[评价]大家回答得真好,探索科学需要的就是这种不怕麻烦,寻求真理的精神。
[小结]通过大家刚才的回答和讨论,我们可以总结出稀有气体具有如下用途:(1)保护气(2)电光源(3)激光技术(4)冷却剂(5)麻醉剂[过渡]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成年人每天吸入的空气约为12 m3~16 m3。
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
破坏生态平衡。
故保护我们的空气已成了全世界人民都关注的问题。
三、保护空气[讲解]少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
依靠大自然的自我净化能力,仍能保持空气的洁净。
如果进入空气的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超出了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就会造成空气的污染。
[引导学生看课本图(大气污染)][投影]结合图讨论下述问题:1.在你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2.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3.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你能做些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1.汽车尾气、工厂废气、沙尘暴、酸雨、使用含氟冰箱造成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等。
2.使人发生呼吸道疾病、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水中生物濒临死亡、温室效应使沿海城市下陷、酸雨使建筑物被腐蚀、臭氧空洞使人受到紫外线的伤害而易得皮肤病和影响视力等等。
3.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爱护花木,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空气的重要性及保护空气应采取的措施。
[过渡]加强空气质量监测,打针对性地改善环境状况,是我们常常采取的一种措施。
那么,你知道空气质量日报、预报的内容吗?[请学生看课本P27资料][展开想象的翅膀]假如你当了市长或省长,你会如何去改善当地的空气质量呢?请你谈谈。
[学生谈自己的想象,教师要对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予以肯定]回答可能有多种。
1.大量植树造林。
鼓励市民种草养花。
2.把工厂建在人口不太集中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