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婚姻情况调查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42.85 KB
- 文档页数:19
关于农村婚姻问题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关于农村婚姻问题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随着城乡结构的转型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农村婚姻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农村婚姻问题的现状,为解决农村婚姻问题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300份问卷,涵盖了A村、B村和C村三个不同地区的农民。
问卷内容包括婚姻状况、婚姻观念、夫妻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农村婚姻现状经调查发现,在300份问卷中,有72%的被调查者称已婚,占比最高。
而未婚和离异者分别占比18%和10%。
可以看出,大多数农村人群会选择婚姻,并且离婚率相对较低,显示了农村婚姻的相对稳定性。
2. 婚姻观念的变化在调查过程中,我们特别关注到农村婚姻观念的变化。
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观念,现代观念在农村也逐渐兴起。
有56%的受访者认为婚姻需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而不只是权利和责任的约束。
这表明农村婚姻意识逐渐趋于多元化。
3. 夫妻关系的问题在农村婚姻中,夫妻关系的健康与否对家庭和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56%的受访者认为夫妻关系良好,表明农村夫妻之间的相互支持和信任比较普遍。
然而,也有44%的受访者认为存在夫妻关系紧张、沟通不畅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和解决。
四、问题分析与解决建议1. 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冲突目前农村婚姻观念的变化,使得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之间存在冲突。
传统观念中,婚姻更多是基于家族和利益的考量,而现代观念更注重个人的感受和幸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通过教育和宣传,加强对现代观念的普及和理解,提倡平等、尊重和相互理解的婚姻观念。
2. 夫妻关系建设与维护要改善农村夫妻关系,必须从根源上解决沟通不畅和关系紧张的问题。
通过举办夫妻关系培训班、夫妻沟通技巧的普及和宣传,提高夫妻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增进彼此的感情。
此外,对于出现问题的夫妻,提供心理咨询和家庭婚姻法律援助等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农村结婚调研报告
调查摘要
本调查报告旨在了解农村地区结婚现状及相关问题。
通过针对不同年龄、教育程度和地域背景的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我们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和意见,来反映农村地区结婚的实际情况。
一、调查背景
1. 调查目的:分析农村结婚现状及问题。
2. 调查对象:农村地区不同年龄、教育程度和地域背景的居民。
3.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二、调查结果
1. 婚龄分布:调查发现,农村居民的平均结婚年龄较年轻,大多数人在20-30岁之间结婚。
2. 教育程度影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农村居民更加注重婚姻质量和稳定性。
3. 婚恋观念变迁:传统的婚姻观念正在逐渐发生变化,更多的人开始注重婚姻平等和个人发展。
三、结婚现状的问题与挑战
1. 婚礼压力:农村地区存在着盲目攀比的现象,婚礼费用和规模不断增加。
2. 户籍问题:农村居民结婚后,户籍迁移、子女入学等问题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
3. 人口流失与留守婚姻:随着农村人口流失的加剧,留守婚姻问题备受关注。
四、解决方案与建议
1. 宣传教育:加强对婚姻家庭法律法规和婚恋观念的宣传教育。
2. 支持政策:制订相关政策,支持农村地区的婚姻发展和户籍问题解决。
3. 社会支持:建立相互支持的社会机制,提供更多的婚姻咨询和支持服务。
五、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了农村结婚的现状及问题,旨在为农村地区的婚姻发展提供参考与建议。
我们希望政府、社会组织和家庭共同努力,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婚姻环境与支持,促进农村地区的婚姻稳定与幸福。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中国婚姻家庭状况调查报告篇一:关于农村婚姻家庭状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农村婚姻家庭状况的调查报告[调查对象]孝义市下堡镇10个行政村的已婚家庭.[调查目的]对本地区已婚家庭的婚姻家庭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农村婚姻家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相应的调解和解决的办法[调查方法]本调查报告采用收集资料、电话采访、网聊、面谈、填写调查表,口头问卷等方法进行调查。
[调查地点] 孝义市下堡镇10个行政村、镇民政办、计生办、法庭和妇联[调查时间] XX年3月份本人自小在农村土生土长,自以为农村情况复杂多变,实际情况受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科学,以及政策,法律法规等多种因素的严重影响,致使各个方面并不发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农村的婚姻家庭状况也随之出项了一些明显的问题。
XX年3月份,我对孝义市下堡镇10个行政村已婚家庭的婚姻家庭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随机抽取350例已婚家庭妇女名单。
先后走访了民政办、计生办、法庭和妇联,发放调查问卷,深入村组座谈,了解调查对象的结婚、离婚等家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庭情况,全面分析了婚姻家庭存在的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村婚姻家庭状况调查的基本情况在350例调查对象中,初婚者占78%,再婚者占%,丧偶者占5%,离婚者占%,存有离婚动机的占15%,离婚率呈上升趋势,人们对离婚的态度渐趋向宽容。
法院案卷数据显示,离婚案件占其民商事案件的%。
从调查问卷的座谈情况看,110户家庭存在家庭纠纷,夫妻感情不和,有的还存在婚姻危机,不稳定家庭占11%;婚前性行为发生率高达25%;75%人对婚外性行为持排斥批判的态度,部分人持理性态度。
二、农村婚姻家庭存在的问题1、家庭暴力是导致婚姻家庭破裂的导火索。
对外开放以来,受西方文化影响,西式婚恋和性观念传入我国,并逐渐从大中城市人群渗透到农村外流人员,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非婚同居、试婚等在一定程度上被接受。
关于调解农村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调研报告一、引言婚姻家庭是社会基本单位,对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农村,由于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差异,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相较于城市地区更为突出。
本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农村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现状,并探讨有效的调解机制。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收集直观的数据和详实的个案,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农村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发生原因和解决途径。
三、调研结果1.农村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主要原因经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我们总结出农村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压力:农村地区多数依靠农业为生,生活水平不高,经济压力较大。
物质条件的不足会引发家庭内部的矛盾和冲突。
(2)文化素质低下: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思想观念比较保守,传统观念对婚姻家庭的期望和要求较高,容易产生矛盾。
(3)家族压力:农村地区重视家族传统和观念,婆媳关系、姻亲关系等与个体利益密切相关,常常成为矛盾的导火索。
2.农村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调解途径(1)政府部门介入:建立健全农村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机构,包括婚姻登记机构、农村司法所等,以便及时解决纠纷。
(3)社区组织介入: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的作用,成立家庭调解组织,通过调解员对纠纷双方进行引导和解决纠纷。
(4)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婚姻家庭法律知识宣传,提高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四、调研结论1.建立健全农村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机构是解决冲突的基础。
2.加强农村居民婚姻家庭法律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
3.组织社区调解工作,通过家庭调解员开展调解,解决纠纷。
4.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高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降低家庭矛盾的发生率。
综上,针对农村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调解问题,我们建议加强政府、法律援助、社区组织以及宣传教育的力度,从多个方面推动农村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以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农村留守妇女婚姻家庭状况调研报告农村留守妇女婚姻家庭状况调研报告农村留守妇女婚姻家庭状况调研报告(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为了改善生活,增加收入,这些占劳动力(18岁-60岁)总数8%的已婚剩余劳动力也都纷纷向城市转移。
这些转移的已婚劳动力中男性占98%,从而在农村就出现了一些留守妇女。
这些留守妇女大多仍在农村从事农业,照顾老人和孩子。
近期,___乡妇联通过召开村妇代会主任和部分留守妇女座谈会,调查问卷,入户走访等方式对本地区留守妇女的婚姻家庭状况进行了调查。
一、基本婚姻家庭状况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这些留守妇女家庭只有50%是稳定的,婚姻是幸福和谐的,而这些家庭的夫妻年龄基本都是45岁以上;有40%的家庭是有矛盾的,夫妻之间是不和谐的;另有10%的家庭因此已破裂或处于破裂边缘的。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在全乡每年40个左右的离婚妇女中,留守妇女足足占了一半。
二、家庭不稳定不和谐的原因(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对人们思想观念产生巨大冲击和影响。
尤其大城市的环境极具诱惑力。
一些外出打工的男性赚到钱后禁不住诱惑,其行为似乎印证了”饥寒起盗心,饱暖思淫欲”这句古话,直接导致家庭破。
一些男性尽管还维持着原有家庭,但他已看不上那个只顾在家干农活的”黄脸婆”.这种状况导致婚姻家庭不稳定不和谐的在整个留守妇女中占有33%.(二)农村人受教育程度低,遇事缺乏理性思考,加上自身责任心不强,导致在外打工不是为家里赚得补贴,而是只顾自己享受或盲目搞投资,最终还欠下了外债,从而导致家庭不和谐乃至破裂。
(三)留守妇女自身思想守旧,生性多疑,对外出打工的丈夫缺乏信任。
而外出打工的丈夫经过大城市的熏陶,视野开阔,思想开放,性格开朗大方,这些又是一些留守妇女眼里所不能容忍的。
无辜的丈夫又不能包容这一切,从而导致家庭矛盾重重。
三、留守妇女对婚姻家庭的心理状态及期盼(一)对于年龄偏大的留守妇女,她们比较关心的是丈夫在外所从事的工种、安全性、收入和生活状况,并不担心会发生影响家庭或破坏婚姻的问题。
婚姻调查报告3篇本文是关于婚姻调查报告3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我对**县**镇10个行政村已婚家庭的婚姻家庭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随机抽取1000例已婚家庭妇女名单。
先后走访了民政办、计生办、法庭和妇联,发放调查问卷,深入村组座谈,了解调查对象的结婚、离婚等家庭情况,全面分析了婚姻家庭存在的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村婚姻家庭状况调查的基本情况在1000例调查对象中,初婚者占78%,再婚者占8.5%,丧偶者占5%,离婚者占1.5%,存有离婚动机的占15%,离婚率呈上升趋势,人们对离婚的态度渐趋向宽容。
法院案卷数据显示,离婚案件占其民商事案件的27.5%。
从调查问卷的座谈情况看,110户家庭存在家庭纠纷,夫妻感情不和,有的还存在婚姻危机,不稳定家庭占11%;婚前性行为发生率高达25%;75%人对婚外性行为持排斥批判的态度,部分人持理性态度。
二、农村婚姻家庭存在的问题1、家庭暴力是导致婚姻家庭破裂的导火索。
对外开放以来,受西方文化影响,西式婚恋和性观念传入我国,并逐渐从大中城市人群渗透到农村外流人员,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非婚同居、试婚等在一定程度上被接受。
家庭暴力问题,一直是妇联组织关注的问题。
家庭暴力近几年处于小幅上升的趋势。
调查表明,家庭暴力的发生率居高不下,被访者中有15%的夫妻之间经常发生动手打架的现象,37%的人表示偶乐发生此类行为。
家庭暴力在农村家庭中的发生率要远高于城市家庭,对于家庭暴力,大部分人持否定态度。
面对家庭暴力时的应对策略,第一选择为“逃离现场”。
人们对家庭暴力这种既反对又犹豫,与传统观念有关,也有法律意识淡薄等方面的原因,当然还有不闹散家庭的现实考虑。
这说明,反对家庭暴力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XX年至今,该镇妇联和派出所接待家庭暴力案件13 件,占信访总数的29 %;家庭暴力的直接受害者都是妇女、老人和儿童,尤其是妇女。
它不仅给妇女带来了极大的身心伤害,由此引发的婚姻家庭问题也成为影响家庭和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关于农村婚姻家庭状况的调查报告农村婚姻家庭状况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农村婚姻家庭状况是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婚姻家庭状况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共发放了200份问卷,覆盖了多个农村地区。
问卷内容包括婚姻状况、家庭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教育状况等相关内容。
三、调查结果1.婚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婚姻状况普遍较为稳定。
近九成受访者表示婚姻关系和谐美满,只有少数受访者存在婚姻不和、家庭暴力等问题。
这与过去农村婚姻保持多年稳定的传统相符。
2.家庭关系:调查发现,多数受访者与亲人之间的关系密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关心和帮助。
家庭义务的分工相对合理,夫妻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是家庭关系良好的基础。
3.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经济状况是农村婚姻家庭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对于城市家庭,农村家庭普遍收入较低,很多农村家庭仍然依赖农业生产。
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经济困难家庭在农村婚姻家庭状况中存在一定压力。
4.家庭教育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教育对农村婚姻家庭状况有重要影响。
大多数农村家庭注重子女的教育,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但是也有一部分农村家庭在教育资源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四、问题与建议根据调查结果1.加强婚姻法律宣传:鼓励农村居民了解婚姻法律,提高法律意识,增强维护婚姻稳定的能力。
2.加强家庭教育:通过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的家庭教育水平,培养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关系。
3.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投入,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家庭经济状况。
4.拓宽教育资源渠道:加强农村教育资源的分配,通过增加教师数量、提高教育设施的建设水平等方式,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局面。
五、总结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对农村婚姻家庭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虽然农村婚姻家庭状况普遍较为稳定,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婚姻不和、家庭暴力,家庭经济困难等。
关于农村婚姻问题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迅猛发展,农村婚姻问题备受关注。
尤其是随着农村人口外流的加速和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农村婚姻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如下几个方面对关于农村婚姻问题调查报告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背景介绍婚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每个社会家庭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
然而,在农村地区,婚姻问题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尤其是随着农村人口外流的加速以及城乡差距越来越小,农村婚姻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二、调查情况据最近一次关于农村婚姻问题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农村婚姻存在五大问题:1、男女比例失衡问题。
根据调查,目前农村男女比例失衡问题比较严重,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
2、婚姻匹配度低。
“门当户对”在现实中依然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而另外一类人则难以找到匹配度较高的对象。
3、农村婚姻观念陈旧。
在一些地区,婚姻与家庭的观念以男权为主导,妇女地位较低,婚姻也更多的是为了传宗接代,而非彼此间的爱情。
4、农村经济落后。
很多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农民收入较低,家境贫困,导致年轻人难以承担婚姻所需的经济压力。
5、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由于一些外出打工的父母,一些农村家庭留守儿童较多,这也导致年轻人因要照顾留守儿童而难以成家立业。
三、应对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农村婚姻问题,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投入,扩大农村财政支出,支持适龄青年成家立业。
2、加强农村婚姻观念教育。
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婚姻观念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现代化婚姻观念,认识到婚姻关系要建立在彼此的真情基础之上。
3、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对农村水利、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好地为年轻人提供婚姻生活所需的条件。
4、促进就业机会。
政府应该加强农村就业机会的创造,为农村青年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他们的收入,增加他们成家立业的信心和勇气。
农村结婚调研报告范文调研背景与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结婚现状,以及相关问题的存在,为制定针对性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了XX个农村地区的居民进行调研。
一、结婚年龄调研结果显示,农村居民的结婚年龄相对较早,73%的受访者在农村地区平均结婚年龄低于25岁,其中女性占60%。
这一现象与农村地区多为传统农耕经济为主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二、结婚动力在调查中,80%的受访者表示结婚的主要原因是希望建立一个完整的家庭,以及传承家族传统。
此外,经济基础也是农村居民结婚的考虑因素之一,大约有35%的受访者认为有经济能力才能够结婚。
三、婚姻观念调研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对于婚姻的认知普遍较为单一,将婚姻视为责任和义务的居多,更多注重家庭责任和传统观念,而不太注重情感和个人发展。
四、婚礼形式调研发现,农村居民普遍注重婚礼形式的庄重和盛大,84%的受访者认为婚礼需要举办,且参与人数相对较多。
然而,也有5%的受访者认为婚礼的规模不重要,更关注经济支出的合理性。
五、夫妻权利责任调研显示,夫妻之间的分工比较传统,女性更多承担家庭和育儿责任,而男性则主要负责经济养家。
约有40%的受访者认为男性拥有更多的决策权,而女性的发言和决策权相对较少。
六、婚姻满意度在调查中,大部分农村居民对婚姻生活持积极态度,认为婚姻是一种美好的人生选择。
然而,也有约15%的受访者表示在婚姻中存在一定的不满和矛盾。
七、婚姻挑战在调研中,农村居民普遍面临着经济压力、家庭责任和社会期望的挑战。
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婚后的家庭责任和社会期望对其个人发展和职业选择带来了一定限制。
八、政策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可以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 针对农村地区普遍较早结婚的情况,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加强青少年的性别平等意识和婚姻观念。
2. 鼓励农村居民在结婚时考虑经济基础,提高婚姻的质量和稳定性。
3. 加强农村居民的婚姻家庭教育,推动婚姻关系的平等和互利发展。
中国婚姻家庭状况调查报告篇一:婚姻家庭状况调查报告中国婚姻家庭状况调查报告我国城乡家庭婚姻关系稳定,离婚率较低,现代文明的婚姻观念占主导地位。
本次调查对象中,初婚者占%,再婚者占%,离婚者占%,丧偶者占%,初婚者的高比例和离婚者的低比率说明我国城乡居民婚姻稳定性较高。
在择偶方面,城乡居民都基本上走出了父母之命的传统,而是以当事人自己的意见为主,且以对方的人品为择偶的首要标准。
家庭内部夫妻权力虽有差距,但趋于平等。
家庭事务决定方面,夫妻共同决定已成为城乡家庭的主要选择。
在夫妻共同决定这一大的背景下,家庭中权力的分配基本上是熟悉者有较大的决定权。
丈夫在购买大件物品时的决定权为%,妻子为%;在家庭日常开支方面丈夫的决定权为%,妻子为%。
这种差异一般并不表示夫妻之间的不平等。
当然,从总体上看,男性在家庭重要事务决定方面的权力大于女性,城市家庭女性对于家庭事务的决定权大大高于农村女性。
家务分工仍保留着较多的传统格局,女性承担了更多的家务。
夫妻间性生活严肃,对不合法的两性关系持拒斥态度。
调查显示,城乡居民对夫妻性生活认为非常重要和很重要的占46%左右,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不超过7%,有87%的人对婚外性行为持排斥态度,女性和年龄越高的人对于婚外性行为的评价更趋向于批判态度。
此外,城乡家庭对“试婚”、“非婚同居”、“网恋”均持拒斥态度(比例分别为%、70%和%)。
婚外恋虽不普遍但较为严重,多数人对婚外恋持理性态度。
调查显示,有3/4的被调查者对婚外恋持否定态度,有约3/4的人认为婚外恋并不多见,但也有%的人认为婚外恋较多和很多。
在一向被认为是婚外恋高发地带的城市,认为周围婚外恋很多和较多的占%,有%的被调查者认为这种现象较少和很少。
在对待婚外恋问题上,多数人持较为理性的态度,主张挽救危局,这种现实的、较为宽容的观点,可能与近年来社会对这一现象的讨论和引导有关。
尽管近年来,人们对离婚的态度已趋向宽容,但当人们面对离婚这一并不轻松的话题时,仍然表现出了较为矛盾的态度。
农村婚姻调查报告农村婚姻调查报告1面对这一新形势,乡民政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基层民政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婚姻家庭和社会稳定工作。
结合本乡实际,就近年来的婚姻家庭做法、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和现状进行了调查思考。
一、基本现状近些年来,家庭日趋小型化,多为4口之家或2口之家,子女结婚后多会采取与父母分家生活。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非婚同居、未婚早孕早生逐年增多,离婚率和赡养老人纠纷呈现上升的趋势。
农村离婚现象日益突出,对传统的农村家庭产生了重大影响,给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20__~20__年的5年间全乡结婚267对534人,离婚9对18人。
二、存在早婚早育和非婚生育现象早婚早育和非婚生育困扰着我乡党政相关部门。
改革开放后,婚俗和传统婚姻家庭发生了变化,由于受电视、电影、小说、录像等影响,年轻人的爱情观、婚姻观念发生了极大转变,以前由父母作主或媒妁之言的婚姻转变为年轻人自己决定自己婚姻,出现了事实婚姻。
还有为数不少的父母和子女法制观念淡薄,明知《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为男22周岁,女20周岁,但随着青年人性生理早熟和贞操观、性观念、性道德的变化,婚前性行为变得越来越多,做父母的不严加管教,这成为早婚早孕早生的直接原因。
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时有50%以上的女青年已怀孕,少数女青年仅18、19岁就生下了一孩,等达到法定年龄再到民政办办理婚姻登记手续的怪现象。
三、农村家庭离婚案件和赡养纠纷增多的主要原因1、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与农村妇女经济地位的提高是农村离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农村剩余劳动力频繁向外流动,走出闭塞的山区环境,到外面寻找增收致富新路子,导致经济独立,人与人交往增多,新的人际关系因素很容易渗透到原有婚姻关系中,从而破坏了原有的婚姻关系。
2、家庭暴力是引发家庭破裂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家庭暴力所致,离婚案件在农村有增无减。
婚前缺乏了解,婚后感情不合,或因男方喜欢赌博、酗酒等恶习,女方责骂后便经常打架吵闹,或因家庭琐事争吵而导致离婚。
农村离婚家庭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基本概况离婚在农村地区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根据统计数据,在农村地区发生离婚的比例已经超过了城市地区。
从2010年至2019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出的农村离婚率分别为33.5%和37.1%。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离婚率为3.4%,其中农村离婚率为4.5%,城市离婚率为2.9%。
农村离婚率高于城市离婚率是与农村地区婚姻结构、生活方式和人口流动有关的。
在调查中发现,农村离婚和城市离婚原因类似,但存在不同的因素。
我们开展了一项农村离婚家庭调查,以了解农村离婚现象的真实情况、有关因素和处理方法,为农村离婚问题的解决提供数据支持。
调查方法我们在东北、华北、西北、东南、西南五个地区共计40个村庄进行了问卷调查,包括以下内容: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农村离婚家庭,男女双方都有离婚证书的适龄夫妻,共计200对,进行问卷调查。
2、问卷内容:问卷涵盖了离婚原因、家庭矛盾类型、再婚意愿、子女状况、财产分割、经济来源、社会支持等内容,以了解农村离婚家庭的实际情况和问题。
调查结果1、离婚原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导致农村离婚家庭的主要原因是婚姻矛盾,并且七成的离婚夫妻感到彼此之间的感情已经破裂。
其他原因包括:经济困难(15%)、外遇(10%)、家庭暴力和虐待(5%)、家庭成员疾病和饮酒(3%)、性格不合等(3%)。
2、家庭矛盾类型调查发现,导致农村离婚的主要矛盾类型是家庭内部矛盾(60%),以家庭责任、家庭财产、家庭婚姻关系为主。
在其他矛盾类型中,包括邻里矛盾(20%)、犯罪犯难(10%)、工作矛盾和健康矛盾等。
3、再婚意愿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四成的离婚夫妻一方有再婚的意愿,而另一方则不想再婚。
我国已经超过60岁的老年人再婚的比例相对较高,而多数年轻人则不愿意再婚。
4、子女状况调查发现,离婚夫妻中有子女的占比超过九成。
离婚后,夫妻双方共同抚养子女的情况比较少,50%的离婚夫妻由其中一方独自抚养子女。
农村离婚家庭调查报告1500字农村离婚家庭调查报告近年来,劳务输出已成为诸多农村家庭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婚姻家庭是否会受到冲击,如何预防它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
我镇作为县妇联调查点之一,对镇域范围内====年至今的离婚家庭情况作了调查了解,调查发现,离婚呈上升趋势,外出务工对婚姻家庭冲击大。
基本情况=年来有离婚家庭==个,因外出务工离婚的家庭有==个。
其中:一方外出务工有==个,双方均外出务工有==个,女方提出离婚的有==个,男方提出离婚的有==个,双方均提出离婚的有=对。
调查发现,造成农村夫妻矛盾的主要因素有三第一是外出打工人员一般年收入在=万-=万元,经商人员更高,和在家乡的收入反差强烈,加之文化程度偏低,导致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易造成夫妻关系不和谐;第二,农村离婚频率较高的年龄段为==岁-==岁,这一代人多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早婚,自由恋爱比例极低,感情基础本来就较差,其中一方一旦"出走",便会重新审视恋爱、婚姻和家庭,给原有婚姻带来不稳定因素;第三,外出务工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缺乏必要的沟通,共同语言减少,久而久之感情疏远,很难经得起冲击。
调查显示,外出务工目前已经成为农村婚姻离婚的主要诱因。
在离婚的==对家庭中,因外出务工导致离婚的有==对,占==。
调查发现,==%以上是由妻子先提出的,==由丈夫先提出的,这一比例显示,近年来“休夫”现象呈上升趋势。
调查显示,随着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及经济的相对独立,女性更重视双方感情和婚姻家庭的质量,很多女性面对不思进取、缺乏家庭责任感的丈夫勇敢亮出“红牌”,特别是当婚姻关系名存实亡时,她们往往会选择离婚。
从积极面上看,这也体现了现代女性不必靠男人生存的现实,也体现在对待婚姻的观念和态度上的改变。
调查显示,位居第一位的仍是“第三者”问题。
家中留守女性不堪农村繁重的体力劳动,依赖于留守男性,有红杏出墙的现象,外出务工人员受环境影响,思想观念逐渐解放,责任意识慢慢淡泊,面对婚外情,更注重自身生活质量,女性在这一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从而导致婚姻家庭的破裂。
农村婚嫁状况调查报告注:此文是基于个人想象和网上查阅资料的虚拟报告。
一、背景分析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占据着中国土地面积的75%以上。
因此,农村社会发展对于全国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其中,农村婚嫁状况是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调查目的了解农村婚嫁状况以及影响农村婚嫁状况的因素,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三、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00份,随机选取调查对象,并对其中50人进行了访谈。
四、调查结果分析1.婚龄分布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人群的结婚年龄普遍偏早,20岁到30岁的年龄段占比最高,其中25岁到29岁年龄段占比最多,为46%。
而在城市中,结婚年龄稍有上升,以30岁以上的年龄段居多。
2.婚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男女大多在结婚后稳步生育,并少数单身、离婚、丧偶等情况。
其中结婚比例高达90%,其中不愿结婚或找不到对象的只有10%左右,而且这些人大多是老年人或者婚史不佳的人。
3.婚礼风俗从调查结果上看,农村的婚礼风俗传统而又隆重,多半需要举行豪华的婚礼,购买大量的礼品来赠送亲戚朋友。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因为经济原因缩小了婚礼规模,有些甚至连婚礼都不举办,私下里完成结婚手续就好。
4.婚姻稳定性调查显示,农村人群的婚姻稳定性整体来说较高,离婚率较低。
主要原因是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亲情、家庭、孩子等因素让婚姻更加坚定,“和睦相处”也成为了农村家庭的重要元素。
5.家庭角色分工调查结果显示,家庭角色分工在农村社会中依然比较传统。
男性主要承担重体力工作和经济支持,妻子主要负责家庭琐事和孩子的抚养。
然而,在少数家庭中,女性也会承担一部分重体力工作,双方家庭角色更为平等。
五、调查总结通过本次调查结果分析,可以发现农村中的婚龄分布普遍偏早,结婚年龄段集中在20-29岁。
农村人群的婚姻稳定性整体来说较高,因为家庭观念的传承和亲情、家庭、孩子等因素,让婚姻更加坚定,“和睦相处”也成为了农村家庭的重要元素。
农村现在男女现状分析报告引言中国农村是我国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全国的经济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农村男女现状的不平衡问题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农村男女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现状分析男女比例不平衡农村地区因为独生子女政策以及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导致了男女比例的不平衡。
有数据显示,部分农村地区的男女比例已经达到了130:100甚至更高。
这种严重的男女比例不平衡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农村男女的婚配问题,也会对农村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造成不利影响。
婚龄上升由于农村男女比例失衡,很多农村女性面临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结婚对象的问题。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一些家庭将结婚年龄推迟到了30岁甚至更高。
这不仅影响到了农村人口的稳定增长,也导致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性别取向偏好由于重男轻女的思想,农村家庭普遍更偏向于生育男孩而非女孩。
一些家庭为了生育男孩,会经常进行选择性别的流产。
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女性权益和性别平等的发展,并导致了男女比例的失衡问题。
存在问题的原因传统文化与观念我国传统的农村文化中,男性被视为传承家族血脉和维系家庭的重要角色。
这种观念使得农村家庭普遍更重视男孩的出生,而忽视女孩的教育和成长。
同时,一些封建的思想观念也将女性定位为家庭的从属者,缺乏平等和自主性。
经济因素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缺乏足够的发展机会和资源。
这种情况导致农村男性出去打工,寻找更好的经济机会,而女性则更多地留在农村务农。
这种分工模式又进一步加深了男女的不平衡现象。
政策不到位虽然国家一直在推行性别平等的政策,但是在农村地区的落实中还存在不足之处。
政策执行的缺失导致了农村男女现状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解决策略提倡平等教育通过加强性别平等教育,加强对女性的意识形态教育,提高女性的自尊和自信,消除重男轻女的观念,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男女不平衡的现象。
完善政策和法律加强对农村男女比例不平衡问题的调查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从法律层面上保护女性权益,促进男女平等。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农村婚姻情况调查报告篇一:关于当前农村离婚案件的调研报告关于当前保德县农村离婚案件的调研报告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婚姻家庭观念等也随之不断变化,社会各种矛盾纠纷凸显,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和睦社会建设进程。
近三年来,保德县人民法院受理的农村离婚案件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婚姻家庭的和睦,给社会稳定增加诸多不和谐因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通过对保德县法院20XX年以来所审理的农村离婚案件进行调研,对农村离婚案件上升的主要原因、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更妥善处理离婚案件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一、保德县法院农村离婚案件的特点(一)农村离婚案件数量逐年迅速上升。
(二)离婚当事人年龄逐年降低,婚龄逐年缩短。
(三)离婚当事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四)离婚当事人多为外出打工的农民。
(五)女性主动提出离婚的比例大。
(六)离婚案件多发地是东关镇以外的乡镇。
因东关镇以外的乡镇广大适龄青壮年所受教育程度不高,家庭经济条件差,基本上以外出打工赚钱居多,大部分青年男女外出打工后,导致夫妻长期两地分居,一部分人因受到外面世界的冲击,加之生活条件及环境的改变,思想发生蜕变,产生婚外情。
据统计,约50%的当事人在起诉离婚前就有第三者。
(七)夫妻共同财产难以分割。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收入和财产日益增多,财产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的流转愈频繁,一方隐匿财产和收入的机会增多,离婚时夫妻对财产各执一词,虽离婚时部分当事人申请法院依法调查对方的存款及财产情况,但因一些当事人无法提供对方财产的有效证据和线索,法院往往无法认定当事人主张的共同财产是否存在。
同时,一方为了达到多分得财产的目的,可能隐瞒夫妻共同财产或谎称没有任何财产,甚至提供虚假证人证言,导致法庭难以查清事实。
再则,由于一方当事人不到庭,给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质证程序带来一定难度,无法对夫妻共同财产、财产状况如何以及1有无共同债权债务进行确认,案件所涉财产及债权债务状况难以查明。
二、保德县法院农村离婚案件增多的原因(一)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追求婚姻自由和期待婚姻能给自己更好的发展平台成为时下青年男女择偶的首选。
结婚以后,当发现对方不符合自己所期盼的,现在的生活现状也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有了想分开的意思,为了寻找自己想要的,首先是分居,找新鲜感,慢慢的两人走上离婚的道路,这样一来他们中的一些婚前基础较差、结婚年龄不长的夫妻,不可避免地要选择离婚。
同时,在当时下的现代文明时代,社会认识、人们思想观念迅速转变,人们享有婚姻自主权,“婚前性行为”、“试婚”、“好合好散”等现象是社会中司空见惯的平常事件,改变了千百年来的传统婚姻模式,从追求“白头偕老”的婚姻转变为“系列婚”,当一切都不合意时,离婚便成为正常。
(二)法治进一步进步,离婚手续简化。
新的《婚姻登记条例》颁布实施后,简化了离婚登记手续,国家不再干预个人的私生活,消除了当事人的诸多顾忌,婚姻当事人为追求自己的幸福,大胆提出离婚诉讼。
(三)长期外出务工,两地分居,感情淡薄。
为了生计,许多农村青年男女进城务工。
视野的开阔,加上城市新事物和新理念的不断融入,使农民工的人生观及婚姻观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长期分居导致交流的减少和感情疏远,而城市生活的诱惑,以及外在社会监督的弱化,使外出一方对夫或妻的情感有所淡化,对那些感情基础本来就薄弱的夫妻而言,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分隔和情感上的隔阂一旦形成,就不可避免会导致婚姻的破裂。
(四)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法制意识等方面的增强。
现时下人们经济越来越宽裕,生活变得较为稳定,一部分人也因经济上宽裕染上赌博、酗酒等不良恶习,造成夫妻双方交流日益减少,亲情、爱情被抛之脑后,对家庭及子女的照顾也随之减弱,以致婚姻关系恶化。
同时,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妇女地位越来越提高,法律意识等方面也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女性对家庭暴力等行为都会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再次,随着人们社会地位、法律意识等各方面的提高,越来越多的2婚姻当事人敢于对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说出否字,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敢于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五)经济制度的影响,个人道德素质低下。
在现今粗放型经济体制改革下,贫富分化加剧,许多地方出现区域型泡沫经济,同时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忽视和减缓教育等民生问题,从而导致社会道德体系进一步弱化,社会个人道德素质也随之下降,人们随波逐流,会因为生活水平、地位的提高而滋生不良习气或染及第三者等,最终抛弃结发之妻。
(六)法律制度的局限性。
法律制度具有滞后性,未能积极有效地引导正确的婚姻家庭道德评价。
如重婚纳妾现象,违反了一夫一妻制,触犯了刑律,但司法机构却不能进行有效的约束,实践中效果极不理想,未能担负起引导人们形成正确婚姻家庭道德评价的功能,从另一角度上讲是纵容破坏婚姻家庭道德行为的发生。
三、预防和减少农村离婚案件的建议和对策(一)加强婚姻登记管理制度,规范不法婚姻行为,严把婚姻登记关。
婚姻登记机关应严格遵守婚姻登记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管理、教育和服务的职能作用,加强婚姻管理,清查和制裁违法婚姻,减少离婚案件发生的隐患,把好婚姻登记关口,减少和预防违法婚姻的发生。
对工作中发现的违反法律和道德的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处理。
同时应加大与民调组织的协作力度,最大限度地将婚姻家庭矛盾消化解决在诉讼之外。
在审判过程中,对发现由于婚姻登记机关的原因,或者是当事人骗取结婚登记的问题,人民法院要适时发出司法建议,该补办结婚手续的补办,该撤销的撤销,切实保证婚姻登记制度的作用,维护社会安定和婚姻家庭的稳定。
(二)依法保护无过错方,严肃追究过错方的责任。
1、不断完善和保护婚姻无过错方权益的制度。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8条的规定:“在过错离婚损害赔偿中,过错方配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婚姻案件时据此规定对有过错一方对另一方造成的损害程度以及婚姻当事人的经济状况等决定赔偿的数额。
但仅仅将责3任方式限制于金钱上的赔偿,侵害方大多会由于并未遭受太多的损失而重蹈履辙,从而达不到治本的目的。
只有加大惩罚,才会让侵害方在婚外不忠行为前悬崖勒马,让未犯者对婚外不忠行为敬而远之。
同时,在对方不忠行为中的取证权限应该适当放大,对一些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法院应适当扩大依职权调查取证的范围,以实现无过错方的权利。
2、对插足他人婚姻,造成他人家庭破裂的第三人应追究其民事赔偿责任,甚至是追究刑事责任。
现实生活中第三人的通奸、姘居行为侵害夫妻一方配偶权,对此第三人应负民事责任。
第三人介入婚姻家庭是对配偶权的侵害,使配偶一方违反了夫妻双方应该相互忠诚的义务、给另一方配偶带来损害,即侵害了配偶权。
因此,在立法上,我们要规定配偶权,明确赋予婚姻家庭受害方配偶以一定的权利,使其能够向第三人主张权利,通过提起侵权之诉使其所受的损害得到补偿。
(三)注重调解,建立多元化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机制。
1、要提高基层各调解组织工作人员的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水平。
组织基层各调解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召开经验学习交流会,进行典型纠纷案例分析,让经验丰富的调解员介绍调解技巧,观摩调解协议的形成、制作。
通过经验交流、相互学习,使基层调解组织调解员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
2、要建立部门协调机制。
要积极拓展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的新途径,整合各类调解资源和方法,从不同角度满足不同纠纷的解决需求,针对涉及婚姻家庭和妇女权益的纠纷分别开展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妇联调解、法律服务机构中介调解、诉讼调解等,建立多元化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多方力量参与,多种资源联合,使调解处理效果进一步提升。
人民法院要联合县乡妇联、人民调解委等部门开展婚姻家庭案件委托调解工作,召开委托调解联席会议,对于上访妇女反映的问题及时通报,畅通信访渠道,实实在在地帮助解决离婚家庭问题。
3、注重调解,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
在审理农村离婚案件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将调解工作贯穿于离婚诉讼全过程,庭前组织调解、庭中着力调解、庭后不放弃调解,努力穷尽各种调解方式方法,多做夫妻双方的教4育疏导工作,不宜过快判决不准予离婚或未经深调既迳行判离。
对尚有和好希望与可能的婚姻,要尽量调解和好。
调解不成必须下判的,要正确把握离与不离的标准,无充分证据不得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
对感情确已破裂,已无和好希望与可能的,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应及时公正处理,使双方好聚好散。
农村离婚纠纷案件的大量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农村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但是,农村离婚纠纷案件的大量出现又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和农村社会、家庭的和谐稳定,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如何妥善处理好农村离婚纠纷案件,人民法院及社会相关单位和部门任重而道远。
同时,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法制社会建设进程、人们道德修养水准及综合素质的高低等等因素,无一不影响着农村社会的发展,这对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婚姻观念等有着莫大的关系。
在一个家庭中,只有夫妻提高自身修养,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维系充满爱和关怀的家庭气氛,正确处理好家庭矛盾,理性地思考和处理婚姻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消除误会,增进感情,才能使家庭生活和谐、稳定、幸福,从而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离婚纠纷案件的发生。
5篇二:农村留守妇女20XX婚姻家庭状况调研报告范文模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为了改善生活,增加收入,这些占劳动力(18岁-60岁)总数8%的已婚剩余劳动力也都纷纷向城市转移。
这些转移的已婚劳动力中男性占98%,从而在农村就出现了一些留守妇女。
这些留守妇女大多仍在农村从事农业,照顾老人和孩子。
近期,xxx乡妇联通过召开村妇代会主任和部分留守妇女座谈会,调查问卷,入户走访等方式对本地区留守妇女的婚姻家庭状况进行了调查。
一、基本婚姻家庭状况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这些留守妇女家庭只有50%是稳定的,婚姻是幸福和谐的,而这些家庭的夫妻年龄基本都是45岁以上;有40%的家庭是有矛盾的,夫妻之间是不和谐的;另有10%的家庭因此已破裂或处于破裂边缘的。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在全乡每年40个左右的离婚妇女中,留守妇女足足占了一半。
二、家庭不稳定不和谐的原因(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对人们思想观念产生巨大冲击和影响。
尤其大城市的环境极具诱惑力。
一些外出打工的男性赚到钱后禁不住诱惑,其行为似乎印证了饥寒起盗心,饱暖思淫欲这句古话,直接导致家庭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