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结构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115.50 KB
- 文档页数:3
光伏⽀架结构计算分析光伏⽀架强度计算分析⽀架是安装从下端到上端⾼度为4m以下的太阳能电池阵列时使⽤。
计算因从⽀架前⾯吹来(顺风)的风压及从⽀架后⾯吹来(逆风)的风压引起的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量,⽀撑臂的压曲(压缩)以及拉伸强度,安装螺栓的强度等,并确认强度。
(1) 结构材料选取⽀架材料,确定截⾯⼆次⼒矩IM和截⾯系数Z。
⼤部分⽤⾓钢,或⽅管。
(2) 假象载荷固定荷重(G)组件质量(包括边框)GM +框架⾃重GK1+其他GK2固定载荷G=GM+ GK1+ GK2风压荷重(W)(加在组件上的风压⼒(WM)和加在⽀撑物上的风压⼒(WK)的总和)。
W=1/2×(CW×σ×V02×S)×a×I×J3) 积雪载荷(S)。
与组件⾯垂直的积雪荷重。
4) 地震载荷(K)。
加在⽀撑物上的⽔平地震⼒5) 总荷重(W)正压:5)=1)+2)+3)+4)负压:5)=1)-2)+3)+4)载荷的条件和组合载荷条件⼀般地⽅多雪区域长期平时GG+0.7S短期积雪时G+SG+S暴风时G+WG+0.35S+W地震时G+KG+0.35S+K基础稳定性计算1、风压载荷的计算2、作⽤于基础的反作⽤⼒的计算3、基础稳定性计算当受到强风时,对于构造物基础要考虑以下问题:①受横向风的影响,基础滑动或者跌倒②地基下沉(垂直⼒超过垂直⽀撑⼒)③基础本⾝被破坏④吹进电池板背⾯的风使构造物浮起⑤吹过电池板下侧的风产⽣旋涡,引起⽓压变化,使电池板向地⾯吸引对于③~⑤须采⽤流体解析等⽅法才能详细研究。
研究风向只考虑危险侧的逆风状态以下所⽰为各种稳定条件:a.对滑动的稳定平时:安全率Fs≥1.5;地震及暴风时:安全率Fs≥1.2b.对跌倒的稳定平时:合⼒作⽤位置在底盘的中央1/3以内时地震及暴风时:合⼒作⽤位置在底盘的中央2/3以内时c.对垂直⽀撑⼒的稳定平时:安全率Fs≥3;地震及暴风时:安全率Fs≥2风荷载计算(1)设计时的风压载荷W=Cw×q×Aw(作⽤于阵列的风压载荷公式)式中 W——风压荷重Cw——风⼒系数q ——设计⽤速度压(N/m2)Aw——受风⾯积(m2)(2)设计时的速度压q=q0×a×I×J式中 q——设计时的速度压(N/m2)q0——基准速度压(N/m2)a——⾼度补偿系数I——⽤途系数J——环境系数1)基准速度压。
固定支架的结构计算公式一、引言。
固定支架是工程结构中常见的一种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和固定各种设备和构件。
在工程设计中,需要对固定支架的结构进行计算,以确保其能够承受设计工况下的荷载,并满足安全可靠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固定支架的结构计算公式,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进行支架设计和计算。
二、固定支架的结构计算公式。
1. 支撑结构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支撑结构的稳定性是支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其计算公式如下:Fcr = π²× E × I / (K × L)²。
其中,Fcr为支撑结构的临界荷载,E为支撑结构的弹性模量,I为支撑结构的惯性矩,K为支撑结构的有效长度系数,L为支撑结构的长度。
2. 支撑结构的强度计算公式。
支撑结构的强度是支撑结构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其计算公式如下:σ = M / S。
其中,σ为支撑结构的应力,M为支撑结构的弯矩,S为支撑结构的截面模量。
3. 支撑结构的挠度计算公式。
支撑结构的挠度是支撑结构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其计算公式如下:δ = M × L / (E × I)。
其中,δ为支撑结构的挠度,M为支撑结构的弯矩,L为支撑结构的长度,E 为支撑结构的弹性模量,I为支撑结构的惯性矩。
4. 支撑结构的疲劳寿命计算公式。
支撑结构的疲劳寿命是支撑结构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其计算公式如下:Nf = 10^6 / (2 ×σa) × (1 + (σm / σa)²) / (1 + (σm / 2 ×σa)²)。
其中,Nf为支撑结构的疲劳寿命,σa为支撑结构的应力幅值,σm为支撑结构的应力中值。
5. 支撑结构的自振频率计算公式。
支撑结构的自振频率是支撑结构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其计算公式如下:f = 1 / (2π) ×√(k / m)。
其中,f为支撑结构的自振频率,k为支撑结构的刚度,m为支撑结构的质量。
泰州市东风路南段快速改造工程第一标段主线、B线、D线钢箱梁安装临时支架计算书主线支架 B匝道支架 D匝道支架南通市路桥工程有限公司2016年3月目录1、结构分析内容与结论 (1)1.1计算的依据 (1)1.2结构分析内容 (1)1.3 结构分析结论 (1)2、施工临时支架计算 (1)2.1 施工组织设计中临时支架的设计概况 (1)2.2 复核计算采用规范 (8)2.3 材料特性和容许值 (8)2.4 作用力取值 (9)3、主线钢支架计算分析 (11)3.1 计算模型 (11)3.2 外荷载作用 (12)3.3 主线钢支架结构分析结果 (13)4、B匝道钢支架计算分析 (20)4.1 计算模型 (20)4.2 外荷载作用 (21)4.3 B匝道钢支架结构分析结果 (22)5、D匝道钢支架计算分析 (29)5.1 计算模型 (29)5.2 外荷载作用 (30)5.3 D匝道钢支架结构分析结果 (31)6、基础及地基承载力验算 (37)泰州市东风路南段快速改造工程第一标段主线、B线、D线钢箱梁安装临时支架计算书1、结构分析内容与结论1.1计算的依据1、依据《泰州市东风路南段快速改造工程第一标段主线、B线、D线钢箱梁施工图》;2、依据泰州市东风路南段快速改造工程第一标段主线、B线、D线钢箱梁安装方案支架设计。
1.2结构分析内容依据钢管格构支架的结构设计构造大样图,根据《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 10212-2009)、《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和《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的要求,施工阶段考虑了钢管临时支架结构自重、施工机具和人群临时荷载,以及钢箱梁安装施工全过程作用于支架上的最不利荷载,分析计算施工阶段最不利荷载作用下钢管格构支架构件的应力和内力值、支架水平位移、基础支撑反力值。
1.3 结构分析结论在各施工阶段荷载作用下,钢管格构支架结构自重、施工机具和人群荷载,以及钢箱梁最不利值作用下,钢管格构支架的φ325x7mm钢管立柱、14#槽钢水平连杆和斜杆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双拼32#工字钢弯曲应力满足规范要求;钢管格构支架的屈曲稳定系数满足规范要求。
光伏支架结构计算一、项目概况地理位置:浙江杭州;基本风压:0.45 kN/㎡;基本雪压:0.45 kN/㎡;项目高度:10米。
二、光伏组件组件尺寸:2108mm×1048mm×35mm组件重量:24.3kg×9.8N/kg=0.238kN安装角度:15°组件方正:2×20三、恒荷载计算恒荷载D=24.3kg×9.8N/kg=0.238kN换算成作用于檩条的均布线荷载,Q0=0.238×1.048/2=0.12kN/m四、风荷载计算4.1 风荷载标准值W k=βZμZμS W0W k:风荷载标准值(kN/㎡);βZ:高度Z处风振系数;μZ:高度变化系数;μS:体型系数;W0:基本风压(kN/㎡)。
4.2 各数值的选择4.2.1地面粗糙度分类等级A.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B.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C.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4.2.2风振系数βZ对于高度低于30m的建筑,βZ取值1.0。
4.2.3高度变化系数μZ根据高度,查表4-1,得出数值。
该项目选用1.0。
表4-1 高度变化系数μZ2.2.4体型系数μS根据GB50797-2012规范要求,地面和顶楼支架风荷载的体型系数取1.32.3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W k=βZμZμS W0顺风:=1.0×1.0 ×1.3×0.45=0.59kN/㎡换算成作用于檩条的均布线荷载,Q1=0.59×2.108/2=0.62kN/m 逆风:=1.0×1.0 ×1.3×0.45=0.59kN/㎡换算成作用于檩条的均布线荷载,Q2=0.59×2.108/2=0.62kN/m 三、雪荷载计算根据GB50009-2012中规定。
雪压公式:S k=μr S0根据表3-1得出μr=1.0S k=μr S0=0.45×1.0=0.45 kN/㎡换算成作用于檩条的均布线荷载,Q3=0.45×2.108/2=0.47kN/m 四、地震荷载计算(1)设防烈度:6度(2)地震加速度:0.05g(3)F Ehk=βeαmax G eq,式中:F Eh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βe:动力放大系数αmax: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G eq:结构等效重力荷载由于项目地抗震烈度较低,地震加速值较小,加之光伏支架本身为轻型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较小,故忽略地震对光伏支架结构的影响,支架按非抗震进行设计。
桥梁满堂支架工程量计算公式桥梁满堂支架是在桥梁施工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支撑结构,要准确计算它的工程量,那可得有点小技巧和公式。
咱先来说说满堂支架的组成部分,一般包括立杆、横杆、纵杆、剪刀撑还有各种连接件啥的。
那计算工程量的时候,就得把这些部分都考虑进去。
立杆的工程量计算,咱就以长度乘以根数来算。
比如说,一根立杆长度是 3 米,一共用了 100 根,那立杆的总长度就是 3×100 = 300 米。
横杆呢,也是同样的道理,根据横杆的布置间距和长度,还有数量来计算。
假设横杆间距是 1.5 米,每根长度 2 米,一共用了 200 根,那横杆的总长度就是 2×200 = 400 米。
纵杆的计算方法和横杆类似,按照实际的布置情况来算就行。
还有剪刀撑,这个稍微有点复杂。
得根据剪刀撑的布置形式和长度来算。
比如说,剪刀撑每隔 5 米设置一道,每道长度 6 米,一共设置了 50 道,那剪刀撑的总长度就是 6×50 = 300 米。
连接件的数量,就得根据立杆、横杆、纵杆之间的连接点来数啦。
我之前在一个桥梁施工现场,就碰到过计算满堂支架工程量的事儿。
那时候,天气特别热,工人们都在辛苦地干活。
我拿着图纸,在现场一点点地核对数据。
汗水不停地流,眼镜都快滑下来了。
我特别仔细地数着立杆、横杆的数量,还时不时地用尺子量量长度,就怕算错了。
回到办公室,我又根据现场的数据,认真地用公式计算,反复核对,确保工程量的准确性。
因为这工程量算错了,那可不仅仅是数字的问题,会影响到材料的采购、施工的进度,甚至整个工程的成本和质量。
总之,计算桥梁满堂支架的工程量,虽然有点繁琐,但只要咱认真仔细,按照公式一步步来,就不会出错。
这可是保证桥梁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一步哦!。
光伏支架强度计算分析支架是安装从下端到上端高度为4m以下的太阳能电池阵列时使用。
计算因从支架前面吹来(顺风)的风压及从支架后面吹来(逆风)的风压引起的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量,支撑臂的压曲(压缩)以及拉伸强度,安装螺栓的强度等,并确认强度。
(1) 结构材料选取支架材料,确定截面二次力矩IM和截面系数Z。
大部分用角钢,或方管。
(2) 假象载荷固定荷重(G)组件质量(包括边框)GM +框架自重GK1+其他GK2固定载荷G=GM+ GK1+ GK2风压荷重(W)(加在组件上的风压力(WM)和加在支撑物上的风压力(WK)的总和)。
W=1/2×(CW×σ×V02×S)×a×I×J3) 积雪载荷(S)。
与组件面垂直的积雪荷重。
4) 地震载荷(K)。
加在支撑物上的水平地震力5) 总荷重(W)正压:5)=1)+2)+3)+4)负压:5)=1)-2)+3)+4)载荷的条件和组合载荷条件一般地方多雪区域长期平时GG+0.7S短期积雪时G+SG+S暴风时G+WG+0.35S+W地震时G+KG+0.35S+K基础稳定性计算1、风压载荷的计算2、作用于基础的反作用力的计算3、基础稳定性计算当受到强风时,对于构造物基础要考虑以下问题:①受横向风的影响,基础滑动或者跌倒②地基下沉(垂直力超过垂直支撑力)③基础本身被破坏④吹进电池板背面的风使构造物浮起⑤吹过电池板下侧的风产生旋涡,引起气压变化,使电池板向地面吸引对于③~⑤须采用流体解析等方法才能详细研究。
研究风向只考虑危险侧的逆风状态以下所示为各种稳定条件:a.对滑动的稳定平时:安全率Fs≥1.5;地震及暴风时:安全率Fs≥1.2b.对跌倒的稳定平时:合力作用位置在底盘的中央1/3以内时地震及暴风时:合力作用位置在底盘的中央2/3以内时c.对垂直支撑力的稳定平时:安全率Fs≥3;地震及暴风时:安全率Fs≥2风荷载计算(1)设计时的风压载荷W=Cw×q×Aw(作用于阵列的风压载荷公式)式中 W——风压荷重Cw——风力系数q ——设计用速度压(N/m2)Aw——受风面积(m2)(2)设计时的速度压q=q0×a×I×J式中 q——设计时的速度压(N/m2)q0——基准速度压(N/m2)a——高度补偿系数I——用途系数J——环境系数1)基准速度压。
支架计算公式和方法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支架是一种常见的结构物,用于支撑和固定其他结构或设备。
支架的设计和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支架的计算公式和方法,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更好地理解支架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支架的设计原理。
支架通常用于支撑和固定管道、设备、桥梁等结构,其设计原理主要包括静力学和材料力学。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静止或平衡状态下的力学性质,而材料力学则是研究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性质。
支架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受力情况、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等因素,以确保支架能够承受所受力的作用,保证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支架的计算公式。
支架的计算通常涉及到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的知识,需要考虑到受力情况、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在设计支架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以确保支架的设计符合工程要求。
1. 支架的受力分析。
支架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力的作用,包括静载荷、动载荷、风载荷等。
在设计支架时,需要对支架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受力点、受力方向和受力大小等参数。
通过受力分析,可以确定支架所受力的作用,为后续的计算提供基础。
2. 支架的计算公式。
支架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支架的承载力计算公式,支架的承载力是指支架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
承载力的计算公式通常包括静载荷、动载荷和风载荷等因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
(2)支架的稳定性计算公式,支架的稳定性是指支架在受力情况下保持平衡和稳定的能力。
稳定性的计算公式通常包括支架的抗倾覆能力和抗侧移能力等参数,需要考虑到支架的结构形式和受力情况。
(3)支架的刚度计算公式,支架的刚度是指支架在受力情况下的变形和位移能力。
刚度的计算公式通常包括支架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等参数,需要根据支架的结构形式和材料性质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
支架的计算方法。
支架的计算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支架的受力情况,首先需要对支架的使用情况和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支架所受力的作用和受力大小。
桥架支架制作与安装计算公式
1、桥架支架的制作计算公式
(1)支架高度计算公式:支架高度=桥面高度-沿线高度-垂直曲线高度-超高(若有)。
(2)支架间距计算公式:支架间距=桥跨长度/支架数量-1。
(3)支架型钢截面面积计算公式:截面面积=支架负荷/(材料强度系数×安全系数)。
(4)支架负荷计算公式:支架负荷=自重+桥面系自重+行车荷载+附加荷载。
(5)支架材料强度系数计算公式:材料强度系数=材料屈服强度/安全系数。
2、桥架支架的安装计算公式
(1)支架安装高度计算公式:支架安装高度=支架高度-支架型钢高度。
(2)支架型钢高度计算公式:型钢高度=型钢截面面积/型钢宽度。
(3)支架垂直度计算公式:支架垂直度=(支架高度A-支架高度B)/支架间距×100%。
(4)支架水平度计算公式:支架水平度=(支架安装高度A-支架安装高度B)/支架间距×100%。
(5)支架固定力矩计算公式:固定力矩=支架质量×支架安装高度×重力加速度×支点距离。
光伏支架结构计算分析光伏支架结构计算分析是指对光伏支架结构进行力学分析和设计计算,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光伏支架结构主要由支撑系统、固定系统和安装系统三部分组成,具备稳定性、合理性和可靠性三个基本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光伏支架结构计算分析的内容。
1.力学分析静力学分析主要研究光伏支架结构在静止状态下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通过计算各个部件的内力和应力,确定各个节点的受力情况。
静力学分析主要考虑重力荷载、风荷载和雪荷载等外部荷载,以及支架结构自重、光伏板载荷等内部荷载。
动力学分析主要研究光伏支架结构在动态载荷下的响应情况。
动态载荷包括地震荷载、风振荷载等。
通过动力学分析,可以确定光伏支架结构在动态载荷下的振动频率、振型和动态响应等参数,为结构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2.设计计算尺寸设计是指根据力学分析的结果,确定光伏支架结构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和形状。
尺寸设计需要考虑荷载情况、材料的强度和刚度等因素,以保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材料选用是指根据尺寸设计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材料作为光伏支架结构的构件材料。
材料选用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耐腐蚀性和可加工性等因素,以满足结构的使用要求。
3.结构优化结构优化主要包括形状优化和材料优化两个方面。
形状优化是指通过改变结构的形状和布置来优化结构的受力情况和变形情况,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材料优化是指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以提高结构的强度、刚度和耐腐蚀性,以满足结构的使用要求。
光伏支架结构计算分析的目的是通过确定支架结构的受力情况和变形情况,提供结构的设计依据和优化方案,以确保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可以提高光伏支架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为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提供可靠支持。
支架初撑力计算公式
支架初撑力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支架承受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它是一种快速、准确的算法,能够有效地通过近似的计算形式,得出支架的初撑力。
首先,考虑一个由多条杆构成的支架,每条杆都有支撑弹性,因此整体的支撑力肯定会比
单个的杆的弹性强很多。
这就是支架的初撑力,又称为底端支撑力。
支架初撑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F=1/N[m(A+α)+N-2∑(A+α)′]
其中:F=支架初撑力,N=支架的杆数,m=最下端杆的支撑弹性,A+α=其他杆的支撑
弹性,A+α′=其他杆的支撑弹性的对称部分。
从支架初撑力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支架的初撑力取决于支架所有杆上面的支撑弹性,及
其他杆上面的双对称部分。
此外,还可以通过共同线加扭矩法,求出支架的初撑力大小。
支架初撑力计算公式及相关计算方法,使得建筑工程师们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出支架的
支撑力,从而使得支架的应力更好地分布,避免发生断裂等问题。
总之,支架初撑力计算公式是一种实用的工作工具,能够帮助工程师、建筑专业人士以及
其他业务人员更有效地分析和估算支架的支撑力,让支架的结构更稳健从而避免可能的问题。
支架结构计算
支架验算以ES15~ES16跨箱梁为例,该段箱梁跨径最大,跨径为24m ,桥面宽9.2m ,C40砼为124.83m 。
采用的碗扣式钢管架类型(mm):Φ48×3.5;支架搭设高度(最不利处)H=22m (具体搭设布置见附图1、附图2)。
1、荷载参数
⑴、模板自重标准值取12
m
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取22
m
kN
,
浇筑和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取22
m
kN
;
⑵、钢筋混凝土自重kN G 31208.12425=⨯=,产生均布荷载为:
()54
.136.9243120
=⨯2
m
kN
;
⑶、支架横杆横向13排,顺桥向26排,共需19层,则支架自重为:
()kN 74.4094.38196.9262413=⨯⨯⨯+⨯,
产生均布荷载为:()
78.16.92474
.409=⨯2
m
kN
;
⑷、综上所述,()()184.25224.1178.154.132.1=+⨯+++⨯=实P 2
m
kN
2、立杆的强度及稳定性计算 1)立杆强度核算
立杆的横、纵向间距为0.6m*0.9m 以及0.9m*0.9m ,则有单根立杆的轴向力为: kN P N 599.139.06.0184.259.06.0=⨯⨯=⨯⨯=实
kN
P N 399.209.09.0184.259.09.0=⨯⨯=⨯⨯=实
单根立杆受力N=13.599kN <[N]=30kN ,N=20.399kN <[N]=30kN ,立杆满足强度要求。
2)立杆稳定性核算
碗扣式满堂支架属于杆式结构,以立杆承受竖向荷载为主。
整架和单根立杆在压力作用下的失稳是主要危险。
因此,单肢立杆要进行稳定性计算。
立杆轴心受压稳定计算公式:Af N φ≤ 横杆步距:h=1.2m ,
立杆长细比:[]15095.7558.1120===λλ<;查JGJ166-2008附录E ,钢管
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692.0=φ,2
205mm
N
f =。
立杆承载力:[]kN N Af N 36954.6954.69369205489692.0==⨯⨯==φ 故,[]N N > 立杆满足稳定性要求。
3、支架抗风稳定性计算
支架整体主要承受来自水平方向的风力作用,一部分作用于支架上,一部分作用于箱梁结构上(主要是模板)。
根据JGJ166-2008的规定,计算箱梁和支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采用公式:
07.0ωμμωs z k =
式中,
k ω——风荷载标准值(2
m
kN
);
z μ——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JGJ166-2008附录D 确定,z μ=1.25;
s μ——风荷载体型系数,按JGJ166-2008第4.3.2条采用,s μ=1.0(梁),
s μ=0.8(支架);
k ω——基本风压(2
m
kN
),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规定采用,上海地区取0.552
m
kN。
1)风荷载计算
⑴、支架所受荷载标准值:
385.055.08.025.17.0=⨯⨯⨯=k ω2
m
kN
⑵、梁体所受风荷载标准值:
48125.055.00.125.17.0=⨯⨯⨯=k ω2
m
kN
⑶、转化为节点荷载:
()kN 8212.54.148125.06.32.1385.06.35.11=⨯⨯⨯+⨯⨯=ω
2)斜杆强度计算 ⑴、斜杆内力计算
根据力的平等四边形法则,立杆拉力:kN l 7616.7901201=⋅=ωω
斜杆内力:kN x 936.127616.79
.02.19.02
2=⨯+=
ω
⑵、斜杆强度验算 斜杆长细比::[]150
9.9458
.1150===λλ<;查表626.0=φ
斜杆承载力:
kN
Af N x 6424.11753.62205489626.0x ==⨯⨯==ωφ>
故,斜杆强度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支架整体抗风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
4、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由于支架为满堂形式,整体性强,均匀受力传递至C20水泥地坪(长24m ,宽10m )上,可计算得所需的地基承载力为(安全系数取1.2):
221
.30184.252.12.1=⨯==实P W 2
m kN
即当地基承载力达到30.2212
m
t
时达到满足要求,工程实际地基承载力取
82
m t
,满足工程施工需要,立杆地基加固后承载力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