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表2必修+选修1: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整合表 (2)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6
高中历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表
(必修+选修1)
表2: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整合表
时段划分主要线索与阶段特征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
晚清(1840——1912)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
会(1840
—1864
年)
政治上,中国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
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
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
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
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
众的矛盾,中国进入旧民主
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中
国社会主要体现为“半殖民
地”特征,由于新的阶级力
量尚未产生,农民阶级承担
起了民主革命的任务。经济
上,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
品和掠夺原料,把中国逐渐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
国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
体。思想文化上,向西方学
习的新思潮萌发。
1840.6—1842.8,鸦片战争。
1842年8月,《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
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
双方商定等。
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1.1 金田起义、永安建制、1853定都
天京、北伐西征、1856天京变乱、1864天京陷落)
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
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
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一方案,建
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的理想社会。
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
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它体现的绝对
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
主要内容: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发展工商业,奖励
技术发明;开设新式学堂等。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
内容: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
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
各口岸通航等。
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内容: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
济开始解体。
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收
到西方的影响。“洋布”“洋装”
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
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
开始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
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
人的一种时尚。一些官员和商
人也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
璧的豪宅。
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
组织编译《四洲志》《各国
律例》等资料。《四洲志》
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
世界地理志。林则徐成为近
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
人。
1842年,魏源编撰《海
国图志》。这是当时介绍西
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魏源在该书序言中,阐述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
想。
时段划分主要线索与阶段特征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
晚清(1840——1912)半殖民地
半封建化
程度的加
深(1864
—1894
年)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
影响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
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为了
镇压太平天国,清政府与外
国列强公开勾结起来,中外
基本上维持“和局”。清朝
统治集团中分化出洋务派,
他们以“中体西用”为指导
思想掀起一场“师夷长技以
自强”的洋务运动,古老的
中国走出了“器物变革”的
重要一步。与此同时,民族
资本主义产生,出现了早期
维新思想。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
代,洋务运动兴起,以“自强”
和“求富”为旗号。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原因:外商企业丰厚利润
的刺激,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
生产技术的诱导。
代表:上海的发昌机器
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
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
等。
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
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
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自19世纪70年代起,陆
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己办的
报刊,主要是介绍时事、发表
评论或讨论商情。
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
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
路。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
公司。
19世纪六十年代,洋务
派提出“中体西用”、“师夷
长技以自强”思想。
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
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
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
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
术,目的是挽救江河日下的
封建统治。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早
期维新派出现。
代表人物:王韬、郑观
应等。
内容:在经济上主张发
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
商战;在文化上主张兴办学
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
识;在政治上主张革新,实
行君主立宪制度。
早期维新派还没有形成
完整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