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吕叔湘先生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作为教师我们也常常发现,一些学生知识面广,理解能力强,思维活跃,正是因为他们有了较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和阅读条件充实了课余生活,使自己在同学中出类拔萃。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形成什么样的读书习惯,可以说影响人一生的发展,让中学生学会自主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每位中学语文教师的迫切任务。那么,怎样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呢?下面就培养初中生课外阅读兴趣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是阅读活动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需从多方面入手:
1.1 明确阅读的目的:俗话说:”走万里路,读万卷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俗语都生动、形象地概括出读书的重要性。一个不重视阅读的人,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社会,是一个
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可以说阅读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是社会生活的需要、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需要、是未来社会生存的需要。”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1.2 营造阅读氛围。这学期我校以读书节活动为契机,引导全体师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积极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1)用环境营造书香班级氛围,要求每班出一期有关读书节活动内容的墙报,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反映读书活动中的典型人事,让黑板、图书角充满浓烈的书香。
(2)开展”一日三读”活动,即”晨诵古诗”(吟诵古诗);”午读经典”(默读经典名篇);亲子共读(晚上在家与父母一起阅读),开展一日三读活动,营造了班级读书氛围。
(3)发放”告家长书”,调查学生家庭藏书情况,倡议亲子共读,营造家庭读书氛围,实现父母与子女同读、同写、同感悟、共交流。
2.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2.1 要让学生有书可读。虽然现在供学生阅读的书种类多,但是农村学生、农民工学生比例居多的学校,如何使学生能够看到更多的书,除了要完善学校图书室建设,还要通过完善班级图书角建设活动,通过”献两本,看百本”活动,确保班级图书角有一定数量的图书可供选读。
2.2 推荐书目。学生上了中学后,很多孩子不知道如何去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篇目,因此我们要适时地给学生推荐书目,如我给学生推介的书目分三类:一是必读书目推荐,如《爱的教育》、《繁星》、《春水》、《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故事选》、《童年》、《居里夫人传》、《唐诗三百首》等。二是报刊杂志推荐,如《东方少年》、《奥秘》、《作文通讯》、《语文报》、《初中生阅读》、《读者》、《青年文摘》等;三是热点新书推荐,如《马路在跳舞》(叶子)、《我的钥匙你的门》、《话说我班男生》等,通过推荐、引导学生可以读到好书,可以好好读书。
3.掌握科学的正确的阅读方法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致力于让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发展,让课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到阅读内容和方法中去,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情感,努力把语文学习变成学生的情感需要,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努力让学生由喜欢课内阅读转变为喜欢课外阅读。
3.1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鲁迅先生提出,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动笔,能够帮助你记忆,掌握书中的难点、要点;有利于你储存资料,积累写作素材;也有利于扩大你的知识面,提高你的分析综合能力。因此我在上课时就积极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当你遇到不懂的地方做标
记,当你听(看)到你认为让你感动的地方做批注,,你认为值得和别人分享的部分做好标记,你认为要积累的部分课下做好摘录,也就是要通过做批注,摘录,写心得的方法让学生养成只要看书就要动脑、动手的习惯。
3.2 学会有计划有目的的阅读。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课内是有限的,课外是无限的。学生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注重课外阅读和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阅读能力呢?关键要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读书贵在有恒(2)分门别类,温故知新3)好书必须要精读。
3.3 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阅读的本质就是读,学生就是阅读的主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世界,用内在的心倾听作者的心声,在这个无形无声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通,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别差异,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只有对文章有较充分的理解和感悟,才有可能提出质量较高的疑问;只有提出质量较高的疑问,深入探究才会有针对性。如在讲蒲松龄《狼》一课中,我先让学生介绍作者,介绍完作者以后,我重点介绍了很多名人对蒲松龄的评价,郭沫若曾说过”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明白了狼的狡猾,阴险狡诈,也明白了狼的愚蠢,自己挖掘
出了屠夫是一个勇敢果断且细心的人,课讲到这里很多学生以为课已经讲完了,可是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问道:”老师,既然是讲狼,你什么要介绍名人对他的评价呢?他和我们这课有什么关系
呢?”班上有的学生就开始说了狼在此就不是自然意义上的狼,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狠、狡诈、愚蠢的恶人,课讲到这里一切都明晰了。
课外阅读,让学生与自然交谈,与文字私语,与古今或远近之人神倾谈,快乐来自心底。而那闪烁光芒的思想却能够穿越时空,如海之灯塔,指点迷津,为学生的终身学生奠定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