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数”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7
《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页、第57页、第87页“生活中的数”。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创设生活情境,在现实世界中寻找生活素材,成功地将学生的视野拓宽到他们熟悉的生活空间。
然后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猜一猜、算一算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
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思考等多种实践活动,积极性非常高。
可以说,我在围绕“数与生活”这一中心设计教学活动时,也在积极地进行构建“生活数学”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尝试。
学情分析:教师请学生用学具盒里的数字卡片摆一摆家里的电话号码,学生活动时,因为学具盒里的数字只有1~9,所以如果出现重复数字就不够摆,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在不知不觉中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分享成功的喜悦。
因此,教师再让学生自由下位去找好朋友家的电话号码时,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下位交流。
还有小组同学猜学具个数等活动,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也比较充分,促使合作学习和交流的意识渗透到教学环节中去,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与他人合作、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教学目标:1.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数就在我们身边。
2.让学生能用所学到的数去表示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和顺序,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3.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5.加强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精神。
教具、学具准备:数学卡片、学具盒中的数字、算式卡片。
教学设计:一、导入小朋友们,在我们已经认识的数中,哪个数最小?哪个数最大?你们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来吗?(生边拍手边说:0、1、2、3、4、5、6、7、8、9、10)再让学生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
[设计意图:以师生拍手对口令的形式复习已学过的数,形式活泼。
]引入:小朋友们说得很好,这些数可是我们的好朋友,在生活中我们到处都能见到它们。
小学一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和理解1-10的数,能够用数来描述生活中的物品。
2.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1-10的数,会用数来描述生活中的物品。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数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课件、教具:准备1-10的数字卡片,以及与生活相关的物品图片。
2.学生活动材料:每组学生准备一套1-10的数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一些生活用品,如:苹果、橘子、书本、玩具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数量。
(二)新课教学1.认识1-10的数(1)老师出示1-10的数字卡片,引导学生逐个认识并读出数字。
(2)学生跟读,老师指名学生读出数字。
(3)老师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数字?它们表示什么意思?2.用数来描述生活中的物品(1)老师出示一些物品图片,如:3个苹果、5个橘子、8本书等,引导学生用数来描述这些物品。
3.数数游戏(1)老师出示一些物品,如:5个玩具、7个书本等,引导学生数一数这些物品的数量。
(2)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比一比哪个组数得快。
4.解决问题(1)老师出示一个问题情境,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1.老师出示一些练习题,如:填写1-10的数、用数来描述物品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老师巡查指导。
(四)课堂小结1.老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2.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生活中的数。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家长协助孩子收集生活中的物品,让孩子用数来描述这些物品。
2.家长与孩子一起玩数数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老师展示实物,如一串串不同数量的葡萄,问:“谁可以告诉我这里有多少颗葡萄?”引导学生数数并回答。
小学一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数》教案一、导入新课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将要开始认识一门特别有趣的新学科,那就是数学啦!你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能够接触到数学吗?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旅程,共同探索一下生活中的数吧!我知道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数的影子,你们可能在回家的路上数过路上的树木,或者数一数你们的零花钱有几张一元钱、几张五元钱这就是我们要学的“生活中的数”!生活中的数和数学就像是我们每天生活中常见的小伙伴,每天都会出现在我们身边,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们,开始我们全新的数学学习之旅吧!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出发吧!1. 情景导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出数的概念,如购物需要用到数字等孩子们你们好啊!今天我们要开始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旅程,那就是我们的数学之旅——《生活中的数》。
上课之前我们先聊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你们去买零食的时候,需要用到什么呢?对了就是数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这个神秘的数字世界。
想象一下周末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在超市里你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商品,它们的价格都是用数字来表示的。
比如你们喜欢的糖果,每颗糖果的价格可能是几元几角。
这时候我们就要用到数字来进行计算,知道爸爸妈妈给了多少钱,我们能买多少颗糖果。
这就是生活中数的应用,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数学世界,感受数字的魅力。
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课本中的《生活中的数》吧!2. 激发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数字?”引导学生谈论日常生活中的数字使用场景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课题——《生活中的数》。
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聊聊生活中的数字,你们知道吗?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们就像我们的小伙伴一样,每天都会陪伴着我们。
那么你们能想到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数字呢?别急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
首先老师想请你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们会在哪些地方看到数字呢?是在家里、学校、超市还是其他地方?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场景让你们对数字有深刻印象呢?请你们举手发言,分享你们的小故事。
一生活中的数单元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并能认、读、会写0到10各数。
2、在一一对应的活动中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认识“=”、“<”、“>”,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能用一一对应等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在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下,开始学习认真倾听、思考、表达、书写,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重点:1、能正确认、读、写10以内的数,并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能用一一对应等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难点: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
2、在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下,开始学习认真倾听、思考、表达、书写,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时安排8课时。
求初步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知道学习需要有一些好习惯。
通过找生活中的“数”和“形”的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在数数活动中,能数出1—10这10个数。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谈话引入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
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大家想学好数学吗?1、谁会数数?来试一试吧!2、学生汇报数数情况,请一名学生汇报数数情况。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1-10这几个数。
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快找一找,说一说。
二、数数动物学校开学了,真热闹。
到a:同桌互相看并说。
b:集体反馈交流。
c:评价学生数数情况。
校园里看一看,说一说有什么?有多少?按上下左右四个方位说一说。
按大小顺序数一数。
从数数中你知道了什么?三、巩固练习看我们的教室,你们发现了哪些数?请数出10根小棒,8朵小花,5个三角……我们身边处处有数,现在跟老师排好队,悄悄地去看一看,找一找我们校园里有什么?有多少?四、总结质疑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五、作业设计找一找生活里的数,说给家长听。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单元导语对于数的认识的学习,一般有三个层次: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比较。
在本单元中分别对应于10以内数的意义、10以内数的读写、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关于数的意义和读写,教材首先结合情境从整体上初步认识和感知1~10各数,然后从1~5的认识、0的认识、6~9的认识到10的认识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同时学习相关数的正确的书写。
对于数的大小比较,教材也是先通过具体实物的一一对应,比较不同物体数量的多少;再引进“=”“>”“<”等符号,引导学生用抽象的数、符号表示具体数量的大小关系。
对于数的意义和读写,教材采取了分层次的设计。
首先结合儿童熟悉的情境从整体上对1~10各数进行初步认识和感知,初步体会可以用1、2、3等数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和顺序。
体现抽象的数与生活经验的自然联系。
然后通过1~5的认识、0的认识、6~9的认识、10的认识四部分,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
经历“数出事物的数量——用图表示事物数量的多少——用数表示数量的多少”的过程,并且开始学习数的书写。
在认识各个数时,教材设计了不同的情景和直观模型,让学生体会到可以用1、2、3等自然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顺序,渐渐感受自然数是逐一递增的。
在教学数的大小比较时,引导学生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去数清楚物体数量的多少,或者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这是本单元最基本的数学实践活动。
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一一对应构成了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理解数量关系的算理基础。
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数数或比较,也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渐渐养成有条理思考问题的习惯。
在本单元教学中应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要形式。
教师适当加以指导,运用情境、启发引导、动手操作等方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以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的理解,并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在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初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1.1~10的认识。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很熟悉,难度不大,重点放在对基数、序数的理解上,以具体实例教学生明白序数和基数。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一课时快乐的家园【教学内容】快乐的家园【教学目标】1.对“1”进行认识,并且从1引申到2、3、4、5的学习。
2.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一、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座美丽的小山村去旅游(板书“1”),你们想去吗?乡村的早晨非常美,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1.(演示课件:美丽的山村)请你们仔细观察,1可以表示什么?(小组讨论)2.集体交流:学生可能说:一条狗、一棵树、一艘船、一间房、一个小孩、一座山、一个太阳、一户人家、一棵草、一个萝卜、一筐萝卜、一条小路、一条河、一群鸟……3.平时,你还在什么时候会说到或用到“1”?4、谁能总结一下,“1”都可以表示什么?(1即可以表示个体,又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集合,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二、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用到2、3、4、5等数字,这些又可以表示什么呢?1.同学们,你能认真地看图,说说2、3、4、5分别可以表示什么吗?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
(有了前面的“1表示什么”做基础,这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对于能独立回答问题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1小结:2可以表示2只小鸟、2个人;3可以表示3朵白云、3个苹果;4可以表示4朵野花;5可以表示5只鸭子。
这里的每一个数我们都可以像画图形表示1一样,画出自己喜欢的相应的图形来表示。
(板书:2、3、4、5。
)2.同学们刚才看图回答问题说得很好,现在我们不看图,好好想想:生活中,在我们身边的事物可以用哪些数字来表示呢?用数字来表示一下我们身边的事物吧!小组交流汇总发言,学生可能会说1扇门、2个凳子、5张桌子、3个小朋友等。
3.同学们,抛开情境图,照着刚才那样,谁能说说6、7、8、9、10在我们的生活中各可以表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6只小熊、7朵鲜花、8棵树、9只小鸟、10只蝴蝶……只要合理就要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
(板书:6、7、8、9、10。
)小结:用图形表示数字的时候,我们可以数一个画一个,也可以数完后一次画完。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1课时走进美丽乡村(1)【教材分析】“走进美丽乡村”是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的开端,学生将初步认识1-5以内的数,体会数的意义。
在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找、想、画、说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数与实物的对应关系,使他们看到实物的数量能迅速想到数字符号,看到数字符号能联想到各种具体的实物,从而生动形象的理解数的意义。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教学中要尽量使用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课堂要富有情趣,借助生活实际调动幼儿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还可以帮我们解决问题。
【教学策略】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数的认识。
2.在体验数数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3.结合课本素材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文化的魅力。
【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并会认读这5个数字。
2.借助计数器、小圆片、小棒等学习用具,表示出1~5各数,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在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培养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数出数量是1-5的物体,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数物体个数时要一一对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相应学具【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出示课件师:巧设情境—引“探究”你们喜欢美丽的乡村吗?认真观察图片,讲一讲你看到的乡村故事吧!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新知探究—习“方法”1.课件出示情境图。
2.认识1~5。
(1)分别从图中找到数量是1、2、3、4、5的事物。
提示: 1不仅可以表示1个萝卜,也可以表示1筐萝卜。
(2)这里1、2、3、4、5,我们可以用数字1、2、3、4、5来表示,也可以用手指、小圆片来表示。
提示:数数时要做到一一对应,不遗漏,不重复,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是几,这堆物体的数量就是几,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3.理解基数1、2、3、4、5。
数学《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数学《生活中的数》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数的概念,认识到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对数字表达的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数的表示和读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形状,要求学生数出每个形状中的边数,并且画出边数相同的形状。
引导学生认识到数的概念,并了解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探究与讨论(15分钟)教师以糖果为例,让学生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讨论糖果的数目和分配方式。
例如:如果有10颗糖果,你想分给5个人,每人可以分得几颗糖果?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找出答案,并理解分配的方式是使用数进行计算的。
3.拓展与应用(2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数字的例子,如:小时、分钟的表达,识别标牌上的数字等,让学生认识到数对我们的生活有多重要。
然后,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数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例如,学生可能会举出统计家庭成员的人数、记录击球数等。
4.概括与总结(15分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将所记录下来的生活中使用数的例子进行概括和总结。
每个小组选取一到两个例子进行展示,并与其他小组进行分享。
5.归纳与拓展(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然后,给学生提供一些数字,并让他们用正确的口语和书写方式表示出来。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数的计算操作,如加减乘除等。
6.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堂课进行小结,强调数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应用数。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探究与讨论环节中的参与情况,包括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等;2.通过小组分享和展示,评估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使用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观察学生在拓展与应用环节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和应用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数》教学案例一、内容摘要本单元从生活中以具体形象存在的数字引入,将学生对于具体数值的认知转变成为抽象数字的认知。
学生需要认识1-10这十个数字,并学会书写和使用,尤其要强调关于数字0的概念。
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明确数字的大小,能够进行数值大小的判断并且使用符号进行数值大小的体现。
二、案例研修背景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数字,但主要以具体的形象出现,本单元第一次将生活中的物品用10以内的数字表现出来。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接触过生活中的数,但都是随机的、无意识的,并没有形成对数字的系统认知。
学生将学习如何从生活当中发现数字,把自己对数字具体形象的认识转变成为抽象的认识。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培养数感,为之后认识更大的数字和进行基础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案例描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正确使用十以内的数字数出物品的数量,认识并学会1-10数字的书写,明确十以内数字数值的大小,并能够使用比较大小的符号进行表述。
2、过程与方法主要是用谈话法进行启发式教学,在学生对生活中的数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对他们的认知进行归纳总结,帮助他们构建知识框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并体会数学学习的魅力,并逐步形成在生活中处处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字,并将抽象的数字概念应用于生活问题。
教学难点:转变学生的数学思维,让他们用数学思维去看待和思考生活问题。
(三)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1、课程导入使用PPT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数字图片导入课程,比如:篮子里的苹果,桌上的铅笔。
导入语:在平常的生活当中,很多同学都有帮妈妈拿过苹果吧?妈妈会说要几个苹果对不对?比如说妈妈要两个苹果,同学们就会从篮子里拿出两个苹果,对吗?我们就可以用“2”来表示这两个苹果的数量,在这里,“2”就代表苹果的数量。
在生活当中,这样的数字随处可见,那么你们知道“1-10”一共有哪些数字呢?我们又要在生活当中如何使用他们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好好认识一下这是个数字吧。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教学时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数、人数、读数、写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实物操作,使学生在生活经验的根底上体会数的意义。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
能力目标: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情感目标: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愉悦。
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情况分析学校教育的开始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学时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在弄清题意的根底上独立完成。
在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指导。
单元教学重点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
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单元教学难点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初入学的学生不太容易分辨数字的结构和笔顺,容易搞错上、下、左、右的位置。
由于学生的手指肌肉不是特别灵活,要把数字写的正确、整齐、匀称是比拟苦难的,因此,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求成,可以要求学生每次少写几个,经常练习,除课本中的练习外,教师可组织学生在田字格本中练习写数,逐步提高。
学困生突破方法课时划分课题可爱的校园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生对书中情境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能力目标:借助挂图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交流图中物体的数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按顺序数数的方法教学难点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
第三单元学习方案单元学习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运用数进展表达和交流,逐步开展数感。
3、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拟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展估计;在次根底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和位值制度。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把认数*围从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
对数的认识,教科书首先强调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设计了〞数花生〞等活动,帮助学生从中抽象出100以内的数。
教科书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安排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意义及相对大小关系、理解位值制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等活动。
单元教学重点: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拟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展估计;在次根底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和位值制度。
单元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拟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展估计;在次根底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和位值制度。
单元学习课时:7课时数花生〔100以内数的数法〕1课时数一数〔100以内数的数法〕1课时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1课时谁的红果多〔比拟数的大小〕1课时小小养殖场〔数的相对大小关系〕1课时做个百表数〔100以内数的顺序〕1课时练习二1课时教学内容数花生〔100以内数的数法〕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会用不同的方法来数数。
3.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在表达和交流中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数感。
4.在数数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认100以内的数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数数方法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帅带来了一样东西〔出示装有花生的盒子〕,知道里面是什么吗?引导学生猜一猜,使学生明确盒子里装的是花生。
则,我们怎么知道盒子里到底有多少个花生呢?〔板书课题:数花生〕二、数花生〔1〕想一想,一把花生有多少个呢?学生猜想,小组交流。
生活中的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感受数的概念,理解数的意义,能正确数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课内教学内容: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数的组成、数的运算。
2. 课外拓展内容:生活中的数、数学故事、数学游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数的顺序、数的组成、数的运算。
2. 教学难点:数的概念的理解、数的组成的掌握、数的运算的熟练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算盘、磁性数字板。
2. 学具:学生用计数器、算盘、磁性数字板、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数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学习数的顺序,掌握数的组成。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5.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解答学生疑问。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生活中的数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教学内容,突出重点,详解难点。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数的组成、数的运算。
2. 提高题:生活中的数、数学故事、数学游戏。
3. 拓展题: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自我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总结优点,找出不足,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在尊重教材、把脉学生的基础上,我对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进行了创造性重组,将“生活中的数”作为一节独立而完整的数学实践活动来进行设计与实施。
旨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此举不仅有助于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目标定位在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在从事用所学到的数去表示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和顺序的同时,体会用数学的需求与乐趣。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在活动中学生利用已有经验,用曾经储备的数的知识去表示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和顺序。
尝试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用数学的语言去描述、感受数学的魅力。
2.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探究、交流、操作活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得到培养;经历互助研究、交流分享的过程,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得到培养。
3.学生对数学研究学习充满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主动尝试用所了解的数表示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和顺序。
四、教学难点学生掌握用数表示数量、顺序的方法并能区分这两种不同的数的表达。
五、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数字卡片。
六、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了解学生已有对数的认知1.了解学生已有对数的认知谈话:走进生活学习数学,我们身边就有数。
了解:同学们认识了哪些数,在已经认识的数中,哪个最小?哪个最大?这么多数,先将0到10这几个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说一说。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回顾学生已经学过的数,了解学生已有对数的认知与储备。
2.揭示课题导入:这么多数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能够见到它、用到它。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从事数学研究、数学思考、数学分享的积极性。
自主研究合作交流说一说生活中的数初步交流:在我们的生活中肯定用到数,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数呢?媒体呈现: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大家仔细观察、踊跃交流。
第1单元生活中的数: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初步的数学思维。
2. 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能正确数数,并能用数表示物体的数量。
3. 培养学生运用数进行简单比较和排序的能力,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4.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1. 认识和书写数字1-10。
2. 学习数的顺序,理解数的先后关系。
3. 学习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掌握简单的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4. 学习用数词描述物体的数量。
5. 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字1-10的认识和书写,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2. 教学难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的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数棒、教学挂图、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小石子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入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利用教具展示数字1-10,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理解数字的形状和含义。
3. 活动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数的排序、大小比较等实践活动,加深对数的认识。
4. 练习巩固:通过练习题,巩固对数字1-10的认识和书写,加强对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的理解。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板书生活中的数2. 板书内容:数字1-10的书写、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的示例。
作业设计1. 书写数字1-10,每个数字写五行。
2. 完成练习册上的数的大小比较题目。
3. 家长协助,让孩子用数词描述家里的物品数量。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数字1-10的认识和书写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
一生活中的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理解数的概念;2.能够读写 0~5 内的整数;3.能够使用物品、手指等进行数或数量的表示和表达。
二、教学重点1.数的概念;2.0~5 内的整数的读写;3.用物品、手指等进行数或数量的表示和表达。
三、教学难点1.用物品、手指等进行数或数量的表示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教学板书;2.5 只相同的笔或其他物品。
五、教学过程导入1.老师拿出 5 只相同的笔,问学生这 5 只笔称为多少个?同学们回答“五个!”。
2.老师问学生现在教室里有多少个同学?同学们报数,老师帮助他们数清并写下来。
3.老师让同学们自己造几个数字,看看老师能否正确地读出来。
学习1.老师告诉同学们:我们用来表示数量的数字叫做数。
数有很多种,比如 1、2、3……我们今天学习的是 0~5 内的数。
2.老师用画面或课件展示 0~5 内的数。
3.老师把五个笔摆放在讲台上,用手指点着,让同学数一数有几只笔。
4.老师让同学们举起手来,数测自己身上有多少个手指,然后数测一下同桌身上有多少只手指。
5.老师以日常生活为例,比如“你喜欢吃几个饺子?”“你家里有几个小狗?”等等,让同学们回答。
6.老师再次将五只笔摆在桌子上,同学们再次数一数有几只笔。
练习1.老师让同学们打开课本,找到相关的页面。
2.老师叫同学们一起读出 0~5 内的数字。
3.老师给同学们提问,同学们用手指或物品表示答案。
–老师:请问这里有 3 个同学吗?–同学用手指数出 3。
–老师:请问您需要几个水杯?–同学用手指或物品表示他需要的数量。
4.老师让同学们从学校或家庭周围找寻并取来一些物品,让同学们统计这些物品的数量。
总结1.老师向同学们总结了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同学们看看自己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老师问同学们今天所学对于日常生活有什么帮助。
3.老师让同学们写一篇日记,记录一天之中使用到数字或数量的情况。
六、教学评价1.教学效果的评价。
小学一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数》教案1.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数就在我们身边。
2.让学生能用所学到的数去表示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和顺序,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3.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5.加强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精神。
教科书第46页、第57页、第87页生活中的数。
多媒体课件、数学卡片、学具盒中的数字、算式卡片。
导入小朋友们,在我们已经认识的数中,哪个数最小?哪个数最大?你们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来吗?(生边拍手边说:0、1、2、3、4、5、6、7、8、9、10)再让学生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
[以师生拍手对口令的形式复习已学过的数,形式活泼。
]师:小朋友们说得很好,这些数可是我们的好朋友,在生活中我们到处都能见到它们。
今天,我们就先来说说生活中的数。
板书:我会说我会说1.师: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数?(让学生充分地去说)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师:小朋友们说得很好,说明你们平时观察得很仔细。
现在就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走进生活,看看生活中的数。
(多媒体课件演示校内、校外学生熟知的生活场景)[直观演示,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看完录像,你们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自由发言)师小结:数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是我们人类的亲密伙伴,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用数来和别人交流。
请学生把教科书翻到第46页生活中的数。
师:看看书上的几位小朋友在向我们说什么?(指导学生看书上带数的话)[尊重教材,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沟通数学学科与语文学科的联系,培养了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听、说能力。
]师:第一位小女孩正在干什么?她说了什么?(生:我7岁了。
)第二位小男孩指着一张全家福照片,他说了什么?(生:我家有5口人。
)第三位小男孩正背着书包去上学,他又说了什么呀?(生:我在一年级四班。
)最后一位小女孩放学回家,她对我们说:我家住302。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通过认识数字0、1、2、3、4,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背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验数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但他们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数字0、1、2、3、4,理解数字的意义。
2.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感。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数字0、1、2、3、4,理解数字的意义。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小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挂图、小动物玩具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然后向学生介绍今天要学习的数字0、1、2、3、4,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数字。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挂图、数字卡片等方式,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0、1、2、3、4。
同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在哪里见过这些数字?”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数字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数字游戏,如“数字接龙”、“数字抢答”等。
让学生在游戏中数数、识数,提高学生的数感。
4.巩固(5分钟)教师让学生用彩笔在练习本上写出数字0、1、2、3、4,并让学生观察这些数字的特点。
一年级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数”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
3、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在次基础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和位值制度。
单元教学课时数:5课时。
第一课时数铅笔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教学重点:会认、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小朋友请你数一数我们班一共有几位小朋友。
二、探索新知
学生自由数,师可以个别辅导
1、交流,你是怎么数的。
2、全班汇报。
三、巩固新知
1、圈一圈,数一数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小朋友的的人数。
(2)由学生圈一圈,一共有几个小圆点。
核对
2、拨一拨。
把学生的人数43,在记数器上表示出来,生说,师拨。
四、学生反馈
1、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五个数来。
二十三、五十六、七十七、八十五、九十五同桌报数,全班交流。
2、看谁数得快。
学生自己数,数完后,汇报。
3、接力赛。
34、36、38、()40、42、44
20、30、40、()、()、();
45、50、55、()、()、();
22、32、42、()、()、();
同桌一人报前面三个数字,另一人接着说。
全班汇报。
师生,生生。
五、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感觉如何?
六、教学反思:
刚过完春节,第一课的效果不是很好,特别是学生的课堂作业,正确率非常的低。
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集中注意力,下节课要注意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来学习。
第二课时:数豆子
教学目标:
1、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2、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教学重点:数位、基数、序数感念的渗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拿出一把豆子,让学生估计大该有多少粒。
2、让学生数出10颗豆子是多少,再让他们估计有多少颗。
让他们讨论交流是怎么估计的。
二、新知学习。
(一)学习记数和写数。
1、师生一起来数数到底是多少颗?
2、让学生说说28颗应该怎么在记数器上来表示。
3、生拨数。
边拨边说十位上的2表示是2个十,个位上的8表示8个1。
怎么写呢?
学生自由的写。
(二)说一说
1、教师拨出22,让学生说说这两个2的意义一样吗?
学生讨论。
全班汇报。
(三)写一写
教师拨珠,学生写数。
36、40、100
三、巩固练习
1、摆一摆
让学生小组合作摆出26。
学生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摆的。
2、填空。
()个十和()个一是()。
()个十和()个一是()。
学生自己观察图,再独立写出数。
学生汇报是怎么想的,核对。
3、写数
教师拨数,学生写出数字。
23、50、71、80
4、小熊写出门牌号。
学生观察后,自己写门牌号。
学生核对。
四、教学反思
由于教学具准备的不够充分,创设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长。
在教学几个十和几个一是多少时,学生的练习量最好要加大,可以让学生自己同桌合作一人编题,一人说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