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力学考点集训:考点10 动能定理与功能关系含参考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668.26 KB
- 文档页数:12
功和能考试大纲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预测2019年物理高考试题还会考:1、从近几年高考来看,关于功和功率的考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有时与电流及电磁感应相结合命题.2、动能定理多数题目是与牛顿运动定律、平抛运动、圆周运动以及电磁学等知识相结合的综合性试题;动能定理仍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高考题注重与生产、生活、科技相结合,将对相关知识的考查放在一些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情境中。
3、机械能守恒定律,多数是与牛顿运动定律、平抛运动、圆周运动以及电磁学等知识相结合的综合性试题;高考题注重与生产、生活、科技相结合,将对相关知识的考查放在一些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情境中。
考向01 功和功率 1.讲高考 (1)考纲要求掌握做功正负的判断和计算功的方法;理解tWP =和Fv P =的关系,并会运用;会分析机车的两种启动方式. (2)命题规律从近几年高考来看,关于功和功率的考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有时与电流及电磁感应相结合命题.案例1. 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 )A. 小于拉力所做的功B. 等于拉力所做的功C. 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 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来源】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II 卷) 【答案】 A【解析】试题分析:受力分析,找到能影响动能变化的是那几个物理量,然后观测这几个物理量的变化即可。
木箱受力如图所示:木箱在移动的过程中有两个力做功,拉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即:,所以动能小于拉力做的功,故A正确;无法比较动能与摩擦力做功的大小,CD错误。
故选A点睛:正确受力分析,知道木箱在运动过程中有那几个力做功且分别做什么功,然后利用动能定理求解末动能的大小。
案例2.滑雪运动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某滑雪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由坡道进入竖直面内的圆弧形滑道AB,从滑道的A点滑行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存在,运动员的速率不变,则运动员沿AB下滑过程中A. 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B. 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C. 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D. 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来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同一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天津卷)【答案】C【点睛】考查了曲线运动、圆周运动、动能定理等;知道曲线运动过程中速度时刻变化,合力不为零;在分析物体做圆周运动时,首先要弄清楚合力充当向心力,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基础题,难以程度适中.案例3.【2017·新课标Ⅱ卷】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功能关系综合运用(附参考答案)知识点归纳:一、动能定理1.动能定理的表述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这里的合外力指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包括重力)。
表达式为W=ΔE K动能定理也可以表述为: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实际应用时,后一种表述比较好操作。
不必求合力,特别是在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受力有变化的情况下,只要把各个力在各个阶段所做的功都按照代数和加起来,就可以得到总功2.对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关系的理解:外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这一外力有助于物体的运动,是动力;外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的动能减少,这一外力是阻碍物体的运动,是阻力,外力对物体做负功往往又称物体克服阻力做功.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外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动能与其它形式的能发生了转化.所以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就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即.3.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和动量定理不同,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只能是单个物体,如果是系统,那么系统内的物体间不能有相对运动。
(原因是:系统内所有内力的总冲量一定是零,而系统内所有内力做的总功不一定是零)。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于研究对象的力都要分析,含重力)。
(3)写出该过程中合外力做的功,或分别写出各个力做的功(注意功的正负)。
如果研究过程中物体受力情况有变化,要分别写出该力在各个阶段做的功。
(4)写出物体的初、末动能。
(5)按照动能定理列式求解。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两种表述(1)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如果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物体只发生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时,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研究对象一定是系统,至少包括地球在内。
通常我们说“小球的机械能守恒”其实一定也就包括地球在内,因为重力势能就是小球和地球所共有的。
2018高考最直击人心的物理宝典:动能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块,在恒力F 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运动,物块通过A 点和B 点的速度分别是v A 和v B ,物块由A 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力F 对物块做的功W 为( )[:A .W >12mv 2B -12mv 2AB .W =12mv 2B -12mv 2AC .W =12mv 2A -12mv 2BD .由于F 的方向未知,W 无法求出2.在足球赛中,红队球员在白队禁区附近主罚定位球,并将球从球门右上角擦着横梁踢进球门,如图所示.球门高度为h ,足球飞入球门的速度为v ,足球的质量为m ,则红队球员将足球踢出时对足球做功W 为(不计空气阻力)( )A .等于mgh +12mv 2B .大于mgh +12mv 2C .小于mgh +12mv 2D .因为球被踢入球门过程中的运动曲线的形状不确定,所以做功的大小无法确定3.小球由地面竖直上抛,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设所受阻力大小恒定,地面为零势能面.在上升至离地高度h 处,小球的动能是势能的2倍,在下落至离地面高度h 处,小球的势能是动能的2倍,则h 等于( )A.H 9B.2H 9C.3H 9D.4H 94.两个滑雪运动员分别从高为H 1和H 2的斜坡上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C 点时两位刚好静止.已知他们与斜面及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他们的运动过程在水平线上的投影长度分别为L 1和L 2,则( )[:A.H 1L 1=H 2L 2B.H 2L 1=H 1L 2C.L 1H 1=H 2L 2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二、双项选择题5.一个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则小球获得的动能( ) A .与它下落的高度成正比 B .与它下落高度的平方成正比 C .与它下落的时间成正比 D .与它下落时间的平方成正比6.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光滑地面上运动,前进一段距离之后速度大小为v ,再前进一段距离使物体的速度增大为2v ,则( )A .第二过程的速度增量等于第一过程的速度增量B .第二过程的动能增量是第一过程动能增量的3倍[:C .第二过程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第一过程合外力做的功D .第二过程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第一过程合外力做功的2倍7.如图,弹簧被质量为m 的小球压缩,小球与弹簧不黏连且离地面的高度为h.不计空气阻力,将拉住小球的细线烧断,则小球( )A .做直线运动B .做曲线运动C .落地时的动能等于mghD .落地时的动能大于mgh8.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车在水平恒力F 推动下,从山坡底部A 处由静止起运动至高为h 的坡顶B ,获得的速度为v ,AB 的水平距离为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车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mghB .合力对小车做的功是12mv 2C .推力对小车做的功是Fs -mghD .阻力对小车做的功是12mv 2-Fs三、非选择题9.一总质量m =30×103kg 的列车以恒定功率P =60×103W 从车站由静止出发行驶300 s ,位移达到4 000 m ,速度达到最大为20 m/s ,则列车所受的平均阻力为多大?[:数理化] [:10.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 的半圆形轨道BC 与一水平面相连,C 为轨道的最高点,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以初速度v 0从圆形轨道B 点进入,沿着圆形轨道运动并恰好通过最高点C ,然后做平抛运动.求:[:(1)小球平抛后落回水平面D 点的位置距B 点的距离;(2)小球由B 点沿着半圆轨道到达C 点的过程中,克服轨道摩擦阻力做的功.11.质量m =1 kg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拉力方向与物体初速度方向相同)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运动,经过位移4 m 时,拉力F 停止作用,运动到位移是8 m 时物体停止,运动过程中E k -x 的图象如图所示.求:(g 取10 m/s 2)(1)物体的初速度多大?(2)物体和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大? (3)拉力F 的大小? [: [: 参考答案1.解析:对物块由动能定理得:W =12mv 2B -12mv 2A ,故选项B 正确.答案:B2.解析:红队球员将足球踢出时对足球做功W 等于足球刚离开脚时的动能E k0,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mgh =12mv 2-E k0,由此可知红队球员将足球踢出时对足球做功W 等于mgh +12mv 2.答案:A3.解析:设小球上升至离地高度h 时,速度为v 1,由地面上抛时速度为v 0,下落至离地高度h 处时速度为v 2,设所受阻力为f.上升阶段:-mgH -fH =-12mv 2-mgh -fh =12mv 21-12mv 20[:且有2mgh =12mv 21下降阶段:mg(H -h )-f(H -h)=12mv 22且有mgh =2×12mv 22[:由上式联立得:h =49H.答案:D4.解析:由于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 =μmgco s θ·s=μmgL(s 为在斜面上的位移,θ为斜面的倾角,L 为运动过程在水平线上的投影长度).由此可对左边运动员,根据动能定理列式得:MgH 1-μMgL 1=0-0,得μ=H 1L 1;同理对右边运动员,有:μ=H 2L 2;所以H 1L 1=H 2L 2.答案:A5.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得:E k =mgh ,故A 正确B 错误;又h =12gt 2,有E k =12mg 2t 2,故C 错误D 正确.答案:AD6.解析:由题意知,两个过程中速度增量均为v ,A 正确;由动能定理知:W 1=12mv 2,W 2=12m(2v)2-12mv 2=32mv 2,故B 正确,C 、D 错误.答案:AB7.解析:由于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在烧断细绳瞬间不会突然消失,故受向右的弹力而会被弹簧弹向右方,这样的速度与重力形成夹角,故做曲线运动,落地时的动能大于mgh.[:数理化]答案:BD8.解析:小车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与路程无关,与高度有关,故A 正确;合力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其动能的增加,即为12mv 2,B 对;推力对小车做的功为Fs ,故C 错误;阻力为变力,其做功要运用动能定理:Fs +W t -mgh=12mv 2-0,得W t =12mv 2+mgh -Fs ,故D 错误. 答案:AB[:9.解析:由于以恒定功率启动的过程中牵引力为变力,故要采用动能定理,设列车所受的平均阻力为F f ,根据动能定理有:Pt -F f s =12mv 2-0,得:F f =3×103N.答案:3×103N10.解析:(1)小球刚好通过C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mg =m v 2CR小球做平抛运动,有2R =12gt 2,s =v C t解得小球平抛后落回水平面D 点的位置距B 点的距离 s =2R.(2)小球由B 点沿着半圆轨道到达C 点,由动能定理 -mg·2R-W f =12mv 2C -12mv 2解得小球克服摩擦阻力做功 W f =12mv 20-52mgR.答案:(1)2R (2)12mv 20-52mgR11.解析:(1)从图线可知初动能为2 J E k0=12mv 2=2 J ,v =2 m/s.(2)在位移为4 m 处物体的动能为10 J ,在位移为8 m 处物体的动能为零,这段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设摩擦力为f,则-fx2=0-10=-10 (J)f=-10-4=2.5 (N)因f=μmg,故μ=fmg =2.510=0.25.[:数理化](3)物体从开始到移动4 m这段过程中,受拉力F和摩擦力f的作用,合力为F-f,根据动能定理有(F-f)·x1=ΔE k故F=ΔE kx1+f=10-24+2.5=4.5 (N).答案:(1)2 m/s (2)0.25 (3)4.5 N。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功能关系综合运用(附参考答案)知识点归纳:一、动能定理1.动能定理的表述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这里的合外力指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包括重力)。
表达式为W=ΔE K动能定理也可以表述为: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实际应用时,后一种表述比较好操作。
不必求合力,特别是在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受力有变化的情况下,只要把各个力在各个阶段所做的功都按照代数和加起来,就可以得到总功2.对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关系的理解:外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这一外力有助于物体的运动,是动力;外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的动能减少,这一外力是阻碍物体的运动,是阻力,外力对物体做负功往往又称物体克服阻力做功.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外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动能与其它形式的能发生了转化.所以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就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即.3.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和动量定理不同,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只能是单个物体,如果是系统,那么系统内的物体间不能有相对运动。
(原因是:系统内所有内力的总冲量一定是零,而系统内所有内力做的总功不一定是零)。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于研究对象的力都要分析,含重力)。
(3)写出该过程中合外力做的功,或分别写出各个力做的功(注意功的正负)。
如果研究过程中物体受力情况有变化,要分别写出该力在各个阶段做的功。
(4)写出物体的初、末动能。
(5)按照动能定理列式求解。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两种表述(1)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如果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物体只发生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时,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研究对象一定是系统,至少包括地球在内。
通常我们说“小球的机械能守恒”其实一定也就包括地球在内,因为重力势能就是小球和地球所共有的。
考点10动能定理与功能关系1、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A. 小于拉力所做的功B. 等于拉力所做的功C. 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 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2、如图所示,桌面高度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假设桌面处的重力势能为零,关于重力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重力势能是矢量,有正负之分B. 刚开始下落时的重力势能为mg(H+h)C•落地时的重力势能为零D.落地时的重力势能为一mgh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0点(图中未标出).物块的质量为m, AB a,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物块从0点拉至A点,拉力做的功为W.撤去拉力后物块由静止向左运动,经0点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为g.则上述过程中()1A.物块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W - mgaB. 物块在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W 3 mgaC. 经0点时,物块的动能小于W mgaD. 物块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物块在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4、如图所示,一物体从长为L、高为h的光滑斜面顶端A由静止开始下滑,则该物体滑到斜面底端B 时的速度大小为()B. 2gLc. :gLD.5、如图所示,在地面上以速度v o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到比地面低h的海平面上.若以地面为零势能面,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的重力势能为-mv022B. 物体落到海平面时的重力势能为-mghC. 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mv02-mgh2D. 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为2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平台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站在地面上的人用跨过定滑轮的绳子向右拉动物块,不计绳和滑轮的质量及滑轮的摩擦,且平台边缘离人手作用点竖直高度始终为h.当人以速度v从平台的边缘处向右匀速前进位移x时,则()A.在该过程中,物块的运动可能是匀速的B.在该过程中,人对物块做的功为2 2 mv x2 22(h x )C.在该过程中,人对物块做的功为 1 2 mv2D.人前进x时,物块的运动速率为vh ■h2 x27、如图所示,在高1.5 m的光滑平台上有一个质量为 2 kg的小球被一细线拴在墙上,球与墙之间有一根被压缩的轻质弹簧。
回扣练7:动能定理 功能关系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物体,现以水平恒力F 1推这一物体,作用一段时间后换成相反方向的水平恒力F 2推这一物体,当恒力F 2作用的时间与恒力F 1作用的时间相等时,物体恰好回到原处,此时物体的动能为32 J ,则在整个过程中,恒力F 1、F 2做的功分别为( )A .16 J 、16 JB .8 J 、24 JC .32 J 、0 JD .48 J 、-16 J解析:选B.设加速的末速度为v 1,匀变速的末速度为v 2,由于加速过程和匀变速过程的位移相反,又由于恒力F 2作用的时间与恒力F 1作用的时间相等,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有v 12=-v 1+v 22 ,解得v 2=-2v 1,根据动能定理,加速过程W 1=12mv 21,匀变速过程W 2=12mv 22-12mv 21根据题意12mv 22=32 J ,故W 1=8 J ,W 2=24 J ,故选B.2.如图甲所示,一次训练中,运动员腰部系着不可伸长的绳,拖着质量m =11 kg 的轮胎从静止开始沿着笔直的跑道加速奔跑,绳与水平跑道的夹角是37°,5 s 后拖绳从轮胎上脱落.轮胎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已知sin 37°=0.6,cos 37°=0.8,g 取10 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轮胎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B .拉力F 的大小为55 NC .在0~5 s 内,轮胎克服摩擦力做功为1 375 JD .在6 s 末,摩擦力的瞬时功率大小为275 W解析:选D.撤去F 后,轮胎的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由速度图象得5 s ~7 s 内的加速度a 2=-5 m/s 2,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有N 2-mg =0,-f 2=ma 2,又因为f 2=μN 2,代入数据解得μ=0.5,故A 错误; 力F 拉动轮胎的过程中,轮胎的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有F cos 37°-f 1=ma 1,mg -F sin 37°-N 1=0, 又因为f 1=μN 1,由速度图象得此过程的加速度a 1=2 m/s 2,联立解得:F =70 N ,B 错误;在0 s ~5 s 内,轮胎克服摩擦力做功为0.5×68×25 J=850 J ,C 错误;因6 s 末轮胎的速度为5 m/s ,所以在6 s 时,摩擦力的瞬时功率大小为0.5×110×5 W=275 W ,D 正确;故选D.3.一质量为m 的电动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恒定的功率加速行驶,当速度大小为v 时,其加速度大小为a ,设汽车所受的阻力恒为f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的功率为fvB .当汽车的速度增加到2v 时,加速度为a2C .汽车行驶的最大速率为⎝⎛⎭⎪⎫1+ma f vD .当汽车的速度为v 时,行驶的距离为v 22a解析:选C.汽车做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f =ma ,所以F =f +ma ,所以汽车的功率为P =Fv =(f +ma )v ,故A 错误;当汽车的速度增加到2v 时,此时的牵引力为F=P 2v =(f +ma )v 2v =(f +ma )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f =ma 1,即(f +ma )2-f =ma 1,解得:a 1=ma -f 2m ,故B 错误;当汽车的牵引力与阻力相等时,汽车速度最大,即v m =Pf=(f +ma )v f=⎝ ⎛⎭⎪⎫1+ma f v ,故C 正确;由于以恒定的功率行驶,即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行驶的距离不能用2ax =v 2求解.故D 错误.4.如图,两个相同的小球P 、Q 通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接,P 套在光滑竖直杆上,Q 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开始时轻杆贴近竖直杆,由静止释放后,Q 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P 触地前的速度一直增大B .P 触地前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 .Q 的速度一直增大D .P 、Q 的速度同时达到最大解析:选A.开始时P 、Q 的速度都为零,P 受重力和轻杆的作用下做加速运动,而Q 由于轻杆的作用,则开始时轻杆对Q 做正功,Q 加速,后对Q 做负功,Q 减速,当P 到达底端时,P 只有竖直方向的速度,而水平方向的速度为零,故Q 的速度为零,所以在整个过程中,P 的速度一直增大,Q 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A 正确,BCD 错误;故选A.5.如图所示,两光滑直杆成直角竖直固定,OM 水平,ON 竖直,两个质量相同的有孔小球A 、B (可视为质点)串在杆上通过长为L 的非弹性轻绳相连,开始时小球A 在水平向左的外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此时OB =45L ,重力加速度为g ,现将外力增大到原来的4倍(方向不变),则小球B 运动到与O 点的距离为35L 时的速度大小为( )A.1510gL B .1515gL C.8255gL D .6255gL 解析:选C.开始时A 到O 的距离: OA =L 2-⎝ ⎛⎭⎪⎫45L 2=35L ,以B 为研究对象,开始时B 受到重力、杆的支持力N 和绳子的拉力T ,如图,则:tan θ=N mg ;由几何关系:tan θ=OA OB =35L45L =34;联立得:N =34mg ,以AB 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二者受到拉力F 和杆对B 的支持力N ,由于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所以F =N =34mg ,现将外力增大到原来的4倍(方向不变),则:F ′=4F =3mg ,B 球向上运动时,小球B 运动到距O 点的距离35L 时,由几何关系得,A 到O 点的距离:OA ′=L 2-⎝ ⎛⎭⎪⎫35L 2=45L , A 向左的距离:Δs =45L -35L =15L , B 上升的距离:Δh =45L -35L =15L此时细绳与竖直方向之间夹角的正切值:tan θ′=43,则得 cos θ′=0.6,sin θ′=0.8 由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可知:A 球与B球的速度之间的关系为:v B cos θ′=v A sin θ′可得v B =43v A以AB 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拉力和重力对系统做功,由动能定理得: F ′·ΔS -mg Δh =12mv 2A +12mv 2B联立以上方程解得:v B =8255gL ,选项C 正确.故选C.6.(多选)某研究小组对一辆新能源实验小车的性能进行研究.小车的质量为1.0 kg ,他们让这辆小车在水平的直轨道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除2~10 s 时间段图象为曲线外,其余时间段图象均为直线).已知2 s 后小车的功率P =9 W 保持不变,可认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0~2 s 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是3.5 NB .汽车在第1 s 时的功率等于第14 s 时的功率的一半C .小车在0~10 s 内位移的大小为42 mD .2~10 s 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4.5 m/s解析:选BC.汽车的最大速度为v m =6 m/s ,则阻力f =P v m =96N =1.5 N ;在0~2 s 时间内,汽车的加速度a =32 m/s 2=1.5 m/s 2;则牵引力是F =ma +f =1×1.5 N+1.5 N =3 N ,选项A 错误;汽车在第1 s 末时的功率:P 1=Fv 1=3×1.5 W=4.5 W =12P 14,选项B 正确;在0~2 s 内的位移:s 1=12×2×3 m=3 m ;在2 s ~10 s 内由动能定理:Pt -fs 2=12mv 210-12mv 22,解得s 2=39 m ,则小车在0~10 s 内位移的大小为s =s 1+s 2=42 m ,选项C 正确;2~10 s 时间内,汽车不是匀加速运动,则平均速度是v ≠3+62 m/s =4.5 m/s ,选项D 错误;故选BC.7.(多选)如图为“阿特伍德机”模型,跨过光滑的定滑轮用质量不计的轻绳拴接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物体甲、乙.将两物体置于同一高度,将装置由静止释放,经一段时间甲、乙两物体在竖直方向的间距为l ,重力加速度用g 表示.则在该过程中( )A .甲的机械能一直增大B .乙的机械能减少了23mglC .轻绳对乙所做的功在数值上等于乙的重力所做的功D .甲的重力所做的功在数值上小于甲增加的动能解析:选AB.机械能等于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甲加速上升,其动能和重力势能均增加,所以机械能增加,故A 正确;甲和乙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mg l2=mg l 2+12mv 2+12×2mv 2,则解得:v =13gl ,乙动能增加量为12×2mv 2=13mgl ,重力势能减小2mg l 2=mgl ,所以机械能减小23mgl ,故B 正确;由于乙加速下降,则轻绳的拉力小于重力,因此轻绳对乙所做的功在数值上小于乙的重力所做的功,故C 错误;甲动能增加量为:ΔE k =12mv 2=16mgl ,甲的重力所做的功在数值上等于12mgl ,由此可知甲的重力所做的功在数值上大于甲增加的动能,故D 错误.所以AB 正确,CD 错误.8.(多选)如图所示,倾角为θ=37°的传送带以速度v =2 m/s 沿图示方向匀速运动.现将一质量为2 kg 的小木块,从传送带的底端以v 0=4 m/s 的初速度,沿传送带运动方向滑上传送带.已知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传送带足够长,sin 37°=0.6,cos 37°=0.8,取g =10 m/s 2.小物块从滑上传送带至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时间为0.4 sB .发生的位移为1.6 mC .产生的热量为9.6 JD .摩擦力对小木块所做功为12.8 J解析:选BC.第一阶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 sin θ+μmg cos θ=ma 1,得a 1=10 m/s 2,第一阶段位移为x 1=v 2-v 20-2a 1=0.6 m ,所用时间为t 1=v -v 0-a 1=0.2 s ,传送带位移为x 传1=vt 1=0.4 m ,划痕为Δx 1=x 1-x传1=0.2 m ;第二阶段:mg sin θ-μmg cos θ=ma 2,得a 2=2 m/s 2,第二阶段位移为x 2=v 22a 2=1 m ,所用时间为t 2=va 2=1 s ,传送带位移为x 传2=vt 2=2 m ,划痕为Δx 2=x 传1-x 2=1 m .由以上分析可知,物体运动总时间为t =t 1+t 2=1.2 s ;物体的总位移x =x 1+x 2=1.6 m ;产生总热量为Q =μmg cos θ·Δx 1+μmg cos θ·Δx 2=9.6 J ;摩擦力第一阶段做负功,第二阶段做正功,摩擦力对小木块所做功为W =-μmg cos θ·x 1+μmg cos θ·x 2=3.2 J ,综上分析可知BC 正确.9.(多选)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绝缘管做成的圆环半径为R ,位于竖直平面内,管的内径远小于R .ab 为该环的水平直径,ab 及其以下区域处于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现将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小球从管中a 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已知qE =m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释放后,可以运动过b 点B .小球释放后,到达b 点时速度为零,并在bda 间往复运动C .小球释放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经过最高点c 时对管壁的压力之比为1∶6D .小球释放后,第一次经过最低点d 和最高点c 时对管壁的压力之比为5∶1 解析:选AD.从a 到b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qE ·2R =12mv 2b ,可知v b ≠0,故小球可以运动过b 点,则选项A 正确,B 错误;小球释放后,第一次经过最高点c 时有:N 1+mg =m v 21R,-mgR +Eq ·2R =12mv 21,因为qE =mg ,解得N 1=mg ;第二次经过最高点c 时有:Eq ·2R =12mv 22-12mv 21,同理可得N 2=5mg ,所以比值为1∶5,选项C 错误;小球释放后,第一次经过最低点d ,由动能定理mgR +EqR =12mv 2,在d 点有:N -mg =m v2R ,解得N =5mg .故D 正确;故选AD.10.(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ABC 凹槽(为光滑圆槽的一部分)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B 为最低点,BC 为14圆弧,OA 与竖直方向夹角θ=60°,其右侧紧贴竖直墙壁PQ .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D 处水平抛出,同时将ABC 凹槽锁定在地面上,小物块恰好从A 点无碰撞的射入凹槽 ,当其到达B 点时解除锁定,小物块刚好能达到C 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D 点抛出的初速度为v 0=gR2;D 点距A 点高度差h =3R8B .小球第一次过B 点时对槽底的压力大小为2mgC .小球从C 点到B 点过程中,竖直墙壁对槽的冲量为I =m 2gR ,方向水平向左D .小球从C 到B 向A 运动的过程中,以小球、槽ABC 作为一个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解析:选AC.A 项:小物块恰好从A 点无碰撞的射入凹槽 ,即小球进入凹槽时的速度方向与凹槽相切,将速度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可知,v =2v 0,从A 到C 应用能量守恒可知,12m (2v 0)2=mgR sin 30°,解得v 0=gR 2,从D 到A 应用动能定理可得:mgh =12m (2v 0)2-12mv 20,解得:h =3R 8,故A 正确;B 项:从A 到B 应用动能定理,mgR (1-sin 30°)=12mv 2B -12mv 2A ,在B 点由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可得,F N -mg =mv 2BR ,由以上两式解得F N =3mg ,故B 错误;C 项:小球到B 时的速度为v B 1=2gR ,根据动量定理可得:I =mv B 1-0=m 2gR ,故C 正确;D 项:小球从C 到B 向A 运动的过程中,以小球、槽ABC 作为一个系统,由于没有摩擦,所以机械能守恒,但在小球从C 到B 过程中,墙壁对槽有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所以系统所受外力不为零,故动量不守恒,故D 错误.。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功能关系综合运用(附参考答案)知识点归纳:一、动能定理1.动能定理的表述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这里的合外力指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包括重力)。
表达式为W=ΔE K动能定理也可以表述为: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实际应用时,后一种表述比较好操作。
不必求合力,特别是在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受力有变化的情况下,只要把各个力在各个阶段所做的功都按照代数和加起来,就可以得到总功2.对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关系的理解:外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这一外力有助于物体的运动,是动力;外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的动能减少,这一外力是阻碍物体的运动,是阻力,外力对物体做负功往往又称物体克服阻力做功.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外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动能与其它形式的能发生了转化.所以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就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即.3.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和动量定理不同,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只能是单个物体,如果是系统,那么系统内的物体间不能有相对运动。
(原因是:系统内所有内力的总冲量一定是零,而系统内所有内力做的总功不一定是零)。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于研究对象的力都要分析,含重力)。
(3)写出该过程中合外力做的功,或分别写出各个力做的功(注意功的正负)。
如果研究过程中物体受力情况有变化,要分别写出该力在各个阶段做的功。
(4)写出物体的初、末动能。
(5)按照动能定理列式求解。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两种表述(1)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如果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物体只发生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时,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研究对象一定是系统,至少包括地球在内。
通常我们说“小球的机械能守恒”其实一定也就包括地球在内,因为重力势能就是小球和地球所共有的。
能量观点是高中物理解决问题的三大方法之一,既在选择题中出现,也在综合性的计算题中应用,常将功、功率、动能、势能等基础知识融入其他问题考查,也常将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功能关系作为解题工具在综合题中应用。
考查的重点有以下几方面:()(变力)做功和功率问题;()动能定理的应用;()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的综合;()功能关系与能量守恒。
.几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弹簧弹力、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摩擦力做功的特点①单个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②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只有机械能的转移,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相互作用的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不为零,且总为负值。
在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不仅有相互摩擦的物体间机械能的转移,还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内能的量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
③摩擦生热是指滑动摩擦生热,静摩擦不会生热。
.几个重要的功能关系()重力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即=-Δ。
()弹力的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变化,即弹=-Δ。
()合力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即=Δ。
()重力(或系统内弹簧弹力)之外的其他力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即其他=Δ。
()一对滑动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系统中内能的变化,即=·相对。
.功和功率的求解()功的求解:=α用于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可以用动能定理或者图象法来求解。
()功率的求解:可以用定义式=来求解,如果力是恒力,可以用=α来求解。
.动能定理的应用技巧若运动包括几个不同的过程,可以全程或者分过程应用动能定理。
.(·全国卷Ⅲ·)地下矿井的矿石装在矿车中,用电机通过竖井运送到地面。
某竖井中矿车提升的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图线①②分别描述两次不同的提升过程,它们变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都相同;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质量相等。
考点10动能定理与功能关系1、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 )A.小于拉力所做的功B.等于拉力所做的功C.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2、如图所示,桌面高度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假设桌面处的重力势能为零,关于重力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势能是矢量,有正负之分B.刚开始下落时的重力势能为mg(H+h)C.落地时的重力势能为零D.落地时的重力势能为—mgh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点(图中未标出).物块的质量为m,AB a=,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物块从O点拉至A点,拉力做的功为W.撤去拉力后物块由静止向左运动,经O点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为g.则上述过程中( )A.物块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12W mgaμ-B.物块在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32W mgaμ-C.经O 点时,物块的动能小于W mga μ-D.物块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物块在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4、如图所示,一物体从长为L 、高为h 的光滑斜面顶端A 由静止开始下滑,则该物体滑到斜面底端B 时的速度大小为( )5、如图所示,在地面上以速度v 0抛出质量为m 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到比地面低h 的海平面上.若以地面为零势能面,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的重力势能为2012mv B.物体落到海平面时的重力势能为-mghC.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2012mv -mgh D.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为2012mv 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平台上有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站在地面上的人用跨过定滑轮的绳子向右拉动物块,不计绳和滑轮的质量及滑轮的摩擦,且平台边缘离人手作用点竖直高度始终为h .当人以速度v 从平台的边缘处向右匀速前进位移x 时,则( )A.在该过程中,物块的运动可能是匀速的B.在该过程中,人对物块做的功为22222()mv x h x + C.在该过程中,人对物块做的功为212mv D.人前进x 时,7、如图所示,在高1.5m 的光滑平台上有一个质量为2kg 的小球被一细线拴在墙上,球与墙之间有一根被压缩的轻质弹簧。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归纳—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全国版)考点一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图解:2.应用动能定理的四点提醒:(1)动能定理往往用于单个物体的运动过程,由于不涉及加速度及时间,比动力学方法要简捷.(2)动能定理表达式是一个标量式,在某个方向上应用动能定理是没有依据的.(3)物体在某个运动过程中包含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小过程(如加速、减速的过程),对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往往能使问题简化.(4)多过程往复运动问题一般应用动能定理求解.例1(2022·广东深圳市联考)如图所示,一半圆弧形细杆ABC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AC为其水平直径,圆弧半径BO=3.6m.质量为m=4.0kg的小圆环(可视为质点,小环直径略大于杆的粗细)套在细杆上,在大小为50N、沿圆的切线方向的拉力F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B点时对细杆的压力恰好为0.已知π取3.14,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在这一过程中摩擦力做功为()A.66.6J B.-66.6JC .210.6JD .-210.6J 答案B 解析小圆环到达B 点时对细杆的压力恰好为0,则有mg =m v 2r,拉力F 沿圆的切线方向,根据动能定理有F ·2πr 4-mgr +W f =12mv 2,又r =3.6m ,解得摩擦力做功为W f =-66.6J ,故选B.例2(2022·河南信阳市质检)滑板运动是极限运动的鼻祖,许多极限运动项目均由滑板项目延伸而来,如图是滑板运动的轨道.BC 和DE 是竖直平面内的两段光滑的圆弧形轨道,BC 的圆心为O 点,圆心角θ=60°,半径OC 与水平轨道CD 垂直,滑板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某运动员从轨道上的A 点以v =4m/s 的速度水平滑出,在B 点刚好沿着轨道的切线方向滑入圆弧轨道BC ,经CD 轨道后冲上DE 轨道,到达E 点时速度减为零,然后返回.已知运动员和滑板的总质量为m =60kg ,B 、E 两点距水平轨道CD 的竖直高度分别为h =2m 和H =3m ,忽略空气阻力.(g =10m/s 2)(1)运动员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求到达B 点时的速度大小v B ;(2)求水平轨道CD 的长度L ;(3)通过计算说明,第一次返回时,运动员能否回到B 点?如能,求出回到B 点时速度的大小.如果不能,求出最后停止的位置距C 点的距离.答案(1)8m/s (2)5.5m (3)见解析解析(1)运动员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做平抛运动,到达B 点时,其速度沿着B点的切线方向,可知运动员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B=v cos60°,解得v B=8m/s(2)从B点到E点,由动能定理得mgh-μmgL-mgH=0-12mv B2代入数值得L=5.5m(3)设运动员能到达左侧的最大高度为h′,从E点到第一次返回到左侧最高处,由动能定理得mgH-μmgL-mgh′=0解得h′=0.8m<2m故运动员不能回到B点.设运动员从E点开始返回后,在CD段滑行的路程为s,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H-μmgs=0解得总路程s=7.5m由于L=5.5m所以可得运动员最后停止的位置在距C点2m处.考点二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应用1.判断物体或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的三种方法定义判断法看动能与势能之和是否变化能量转化判断法没有与机械能以外的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时,系统机械能守恒做功判断法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时,系统机械能守恒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3.连接体的机械能守恒问题共速率模型分清两物体位移大小与高度变化关系共角速度模型两物体角速度相同,线速率与半径成正比关联速度模型此类问题注意速度的分解,找出两物体速度关系,当某物体位移最大时,速度可能为0轻弹簧模型①同一根弹簧弹性势能大小取决于弹簧形变量的大小,在弹簧弹性限度内,形变量相等,弹性势能相等②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与弹簧组成的系统,当弹簧形变量最大时,弹簧两端连接的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小(为零)说明:以上连接体不计阻力和摩擦力,系统(包含弹簧)机械能守恒,单个物体机械能不守恒.例3(2022·全国乙卷·16)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大圆环上套有一个小环,小环从大圆环顶端P 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在下滑过程中,小环的速率正比于()A .它滑过的弧长B .它下降的高度C .它到P 点的距离D .它与P 点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答案C 解析如图所示,设小环下降的高度为h ,大圆环的半径为R ,小环到P 点的距离为L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 =12mv 2,由几何关系可得h =L sin θ,sin θ=L 2R ,联立可得h =L 22R ,则v =L g R,故C 正确,A 、B 、D错误.例4(多选)(2022·黑龙江省八校高三期末)如图所示,固定的竖直光滑长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小圆环,圆环与水平状态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墙上,且处于原长状态,现让圆环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弹簧原长为L,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弹簧的长度变为2L(未超过弹性限度),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A.弹簧对圆环先做正功后做负功B.弹簧弹性势能增加了3mgLC.圆环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先减小后增大D.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所受合力为零答案BC解析弹簧一直伸长,故弹簧对圆环一直做负功,A错误;由题可知,整个过程动能的变化量为零,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圆环下落的高度h=2L2-L2=3L,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弹簧弹性势能增加量等于圆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则有ΔE p=mgh=3mgL,B正确;弹簧与小圆环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有ΔE k+ΔE p重+ΔE p弹=0,由于小圆环在下滑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先是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再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所以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则圆环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先减小后增大,C正确;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所受合力方向为竖直向上,D错误.考点三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1.含摩擦生热、焦耳热、电势能等多种形式能量转化的系统,优先选用能量守恒定律.2.应用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思路(1)守恒:E初=E末,初、末总能量不变.(2)转移:E A减=E B增,A物体减少的能量等于B物体增加的能量.(3)转化:|ΔE减|=|ΔE增|,减少的某些能量等于增加的某些能量.例5(2021·山东卷·18改编)如图所示,三个质量均为m的小物块A、B、C,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紧靠竖直墙壁,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将A、B连接,C紧靠B,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A、B、C均静止.现给C施加一水平向左、大小为F的恒力,使B、C一起向左运动,当速度为零时,立即撤去恒力,一段时间后A 离开墙壁,最终三物块都停止运动.已知A、B、C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均为f,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性势能可表示为:E p=12kx2,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1)求B、C向左移动的最大距离x0和B、C分离时B的动能E k;(2)为保证A能离开墙壁,求恒力的最小值F min;(3)若三物块都停止时B、C间的距离为x BC,从B、C分离到B停止运动的整个过程,B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为W,通过推导比较W与fx BC的大小;答案(1)2F-4fkF2-6fF+8f2k(2)(3+102)f(3)W<fx BC解析(1)从开始到B、C向左移动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以B、C和弹簧为研究对象,由功能关系得Fx0=2fx0+12kx02弹簧恢复原长时B、C分离,从弹簧最短到B、C分离,以B、C和弹簧为研究对象,由能量守恒定律得12kx02=2fx0+2E k联立方程解得x0=2F-4f kE k=F2-6fF+8f2k.(2)当A刚要离开墙时,设弹簧的伸长量为x,以A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kx =f若A刚要离开墙壁时B的速度恰好等于零,这种情况下恒力为最小值F min,从弹簧恢复原长到A刚要离开墙的过程中,以B和弹簧为研究对象,由能量守恒定律得E k=12kx2+fx结合第(1)问结果可知F min=(3±10 2 )f根据题意舍去F min=(3-102)f,所以恒力的最小值为F min=(3+10 2 )f.(3)从B、C分离到B停止运动,设B的位移为x B,C的位移为x C,以B为研究对象,由动能定理得-W-fx B=0-E k以C为研究对象,由动能定理得-fx C=0-E k由B、C的运动关系得x B>x C-x BC联立可知W<fx BC.1.(2022·江苏新沂市第一中学高三检测)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AB段光滑,BP 段粗糙,一轻弹簧下端固定于斜面底端P处,弹簧处于原长时上端位于B点,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的物体与B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θ),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将弹簧压缩后恰好能回到AB的中点Q.已知A、B间的距离为x,重力加速度为g,则()A.物体的最大动能等于mgx sinθB.弹簧的最大形变量大于1x2C.物体第一次往返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1mgx sinθ2D.物体第二次沿斜面上升的最高位置在B点答案C解析物体接触弹簧前,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物体刚接触弹簧时的动能为E k=mgx sin θ,物体接触弹簧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先大于滑动摩擦力和弹簧弹力的合力,物体先加速下滑,后来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小于滑动摩擦力和弹簧弹力的合力,物体减速下滑,所以当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和弹簧弹力的合力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所以物体的最大动能一定大于mgx sin θ,A 错误;设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L ,弹性势能最大为E p ,物体从A 到最低点的过程,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g (L +x )sin θ=μmgL cos θ+E p ,物体从最低点到Q 点的过程,由能量守恒得mg (L +x 2)sin θ+μmgL cos θ=E p ,联立解得L =x tan θ4μ,由于μ<tan θ,但未知它们的具体参数,则无法说明弹簧的最大形变量是否大于12x ,B 错误;第一次往返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损失的能量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则有ΔE =2μmgL cos θ=12mgx sin θ,C 正确;设从Q 到第二次最高点位置C ,有mgx QC sin θ=2μmgL ′cos θ,如果L ′=L ,则有x QC =x 2,即最高点为B ,但由于物体从Q 点下滑,则弹簧的最大形变量L ′<L ,所以最高点应在B 点上方,D 错误.2.(2022·广东省六校联盟联考)如图所示,小明在离水面高度h 0=1.8m 的岸边,将一质量m =20g 的小石片以水平初速度v 0=8m/s 抛出,玩“打水漂”.小石片在水面上滑行时受到的水平阻力恒为F f =0.4N ,在水面上弹跳数次后沿水面的速度减为零,并以a =0.5m/s 2的加速度沿竖直方向沉入水深h =1m 的河底.假设小石片每次均接触水面Δt =0.04s 后跳起,跳起时竖直方向上的速度与此时沿水面滑行的速度之比为常数k =0.75.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不计空气阻力.求小石片:(1)沉入河底前瞬间的速度大小v t ;(2)从开始抛出到沉入河底前瞬间的整个过程中,水对小石片做的功W ;(3)从抛出到开始下沉的时间t .答案(1)1m/s (2)-1.19J (3)6.4s 解析(1)小石片沉入河底时的速度v t 2=2ah ,解得v t =1m/s(2)小石片从开始抛出到沉入河底前瞬间的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有mg (h 0+h )+W =12mv t 2-12mv 02,解得W =-1.19J (3)小石片先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有h 0=12gt 12,解得t 1=0.6s 小石片在水面上滑行时加速度a ′=-F f m=-20m/s 2,每次滑行的速度变化量Δv =a ′Δt =-0.8m/s ,而n =v 0|Δv |=10次,即小石片接触水面滑行了10次,空中跳起了9次,第n 次跳起后的水平速度v xn =v 0+n Δv =(8-0.8n )m/s ,竖直速度v yn =kv xn ,空中飞行时间t n =2v yn g ,可得第n 次弹起后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t n =65(1-0.1n )s ,在空中的飞行总时间t 2=∑91t n=5.4s ,在水面上滑行的时间为t 3=0.04×10s =0.4s ,总时间t =t 1+t 2+t 3,解得t =6.4s.专题强化练[保分基础练]1.(2022·河北保定市高三期末)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面内横截面为半圆的光滑柱体(半径为R ,直径水平)固定在距离地面足够高处,位于柱体两侧质量相等的小球A 、B (视为质点)用细线相连,两球与截面圆的圆心O 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细线处于绷紧状态).在微小扰动下,小球A 由静止沿圆弧运动到柱体的最高点P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小球A 通过P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A.gRB.2gRC.π2-1gR D.π2gR 答案C 解析对A 、B 组成的系统,从开始运动到小球A 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有mg ·πR 2-mgR =12×2mv 2,解得v =π2-1gR ,故选C.2.(多选)(2022·广东省模拟)如图所示,一弹性轻绳(弹性绳的弹力与其伸长量成正比,且弹性绳的弹性势能E p =12kx 2,其中k 是弹性绳的劲度系数,x 是弹性绳的伸长量)穿过内壁光滑、不计粗细的硬质圆管AB ,弹性绳左端固定在A 点,右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穿过竖直光滑固定的杆,A 、B 、C 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弹性绳的自然长度与圆管AB 的长度相等.将小球从C 点由静止释放,小球到达D 点时的速度为零,B 、C 两点的距离为h ,C 、D 两点的距离为2h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弹性绳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小球对杆的弹力不变B.小球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与弹性绳的弹性势能之和先增大后减小C.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2mghD.当B点右侧的弹性绳与杆的夹角为45°时,小球的速度最大答案AD解析小球对杆的弹力方向总是水平向左,当B点右侧的弹性绳与杆的夹角为α时,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F1=khsinα·sinα=kh,结合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杆的弹力大小恒为F2=F1=kh,A正确;小球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小球先做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减速直线运动,即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该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与弹性绳的弹性势能之和先减小后增大,B错误;小球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2h+12kh2=1 2kx BD2,又x BD2-h2=(2h)2,联立解得k=mgh,C错误;当小球在竖直方向上所受合力为零时,小球的速度最大,设此时B点右侧的弹性绳与杆的夹角为θ,有mg=khsinθ·cosθ,代入数据解得θ=45°,D正确.3.(多选)(2022·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高三检测)如图所示,轻绳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金属环,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悬挂一质量为5m的重物.金属环套在固定的竖直光滑直杆上,定滑轮与竖直杆之间的距离OQ=d,金属环从图中P点由静止释放,OP与直杆之间的夹角θ=37°,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cos37°=0.8,则()A.金属环从P上升到Q的过程中,重物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先增大后减小B.金属环从P上升到Q的过程中,绳子拉力对重物做的功为103mgdC.金属环在Q点的速度大小为2gd3D.若金属环最高能上升到N点,则ON与直杆之间的夹角α=53°答案AD解析金属环在P点时,重物的速度为零,则重物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为零,当环上升到Q点,环的速度与绳垂直,则重物的速度为零,此时,重物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也为零,故金属环从P上升到Q的过程中,重物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先增大后减小,故A正确;金属环从P上升到Q的过程中,设绳子拉力做的功为W,对重物应用动能定理有W+W G=0,则W=-W G=-5mg(dsinθ-d)=-103 mgd,故B错误;设金属环在Q点的速度大小为v,对环和重物整体,由动能定理得5mg(dsinθ-d)-mgdtanθ=12mv2,解得v=2gd,故C错误;若金属环最高能上升到N点,则整个过程中,金属环和重物整体的机械能守恒,有5mg(dsinθ-dsinα)=mg(dtanθ+dtanα),解得α=53°,故D正确.4.(2021·浙江1月选考·11)一辆汽车在水平高速公路上以8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其1s内能量分配情况如图所示.则汽车()A.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70kWB.每1s消耗的燃料最终转化成的内能是5.7×104J C.每1s消耗的燃料最终转化成的内能是6.9×104J D.每1s消耗的燃料最终转化成的内能是7.0×104J 答案C解析据题意知,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Wt=17kW,故A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结合能量分配图知,1s消耗的燃料最终转化成的内能为进入发动机的能量,即6.9×104J,故B、D错误,C正确.[争分提能练]5.(2022·山西太原市高三期末)如图甲所示,一物块置于粗糙水平面上,其右端通过水平弹性轻绳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用力将物块向左拉至O处后由静止释放,用传感器测出物块的位移x和对应的速度,作出物块的动能E k-x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0.10~0.25m间的图线为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取g=10m/s2,弹性绳的弹力与形变始终符合胡克定律,可知()A.物块的质量为0.2kgB.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50N/mC.弹性绳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0.6JD.物块被释放时,加速度的大小为8m/s2答案D解析由分析可知,x=0.10m时,弹性绳恢复原长,根据动能定理有μmgΔx=ΔE k,则m=ΔE kμgΔx=0.300.2×10×0.25-0.10kg=1kg,所以A错误;动能最大时弹簧弹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有kΔx1=μmg,Δx1=0.10m-0.08m=0.02m,解得k=100 N/m,所以B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E pm=μmgx m=0.2×1×10×0.25J=0.5J,所以C错误;物块被释放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kΔx m-μmgm=100×0.10-0.2×1×101m/s2=8m/s2,所以D正确.6.(多选)(2022·广东揭阳市高三期末)图为某蹦极运动员从跳台无初速度下落到第一次到达最低点过程的速度-位移图像,运动员及装备的总质量为60kg,弹性绳原长为10m,不计空气阻力,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下落过程中,运动员机械能守恒B.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的前10m加速度不变C.弹性绳最大的弹性势能约为15300JD.速度最大时,弹性绳的弹性势能约为2250J答案BCD 解析下落过程中,运动员和弹性绳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运动员在绳子绷直后机械能一直减小,所以A 错误;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的前10m 做自由落体运动,其加速度恒定,所以B 正确;在最低点时,弹性绳的形变量最大,其弹性势能最大,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弹性势能来自运动员减小的重力势能,由题图可知运动员下落的最大高度约为25.5m ,所以E p =mgH m =15300J ,所以C 正确;由题图可知,下落约15m 时,运动员的速度最大,根据能量守恒可知此时弹性绳的弹性势能约为E pm =mgH -12mv m 2=2250J ,所以D 正确.7.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固定斜面上固定着挡板,轻弹簧下端与挡板相连,弹簧处于原长时上端位于D 点.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轻质光滑定滑轮连接物体A 和B ,使滑轮左侧绳子始终与斜面平行,初始时A 位于斜面的C 点,C 、D 两点间的距离为L ,现由静止同时释放A 、B ,物体A 沿斜面向下运动,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位置为E 点,D 、E 两点间距离为L 2,若A 、B 的质量分别为4m 和m ,A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38,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整个过程中,轻绳始终处于伸直状态,求:(1)物体A 在从C 运动至D 的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2)物体A 从C 至D 点时的速度大小;(3)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答案(1)120g(2)gL10(3)38mgL解析(1)物体A从C运动到D的过程,对物体A、B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4mg sin30°-mg-4μmg cos30°=5ma解得a=1 20 g(2)物体A从C运动至D的过程,对整体应用动能定理有4mgL sin30°-mgL-4μmgL cos30°=12·5mv2解得v=gL 10(3)当A、B的速度为零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此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整个过程中对A、B整体应用动能定理得4mg(L+L2)sin30°-mg(L+L2)-μ·4mg cos30°(L+L2)-W弹=0-0解得W弹=38mgL则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E p=W弹=38mgL.8.(2022·广东卷·13)某同学受自动雨伞开伞过程的启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物理模型.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滑杆上套有一个滑块,初始时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当滑块从A处以初速度v0为10m/s向上滑动时,受到滑杆的摩擦力f为1N,滑块滑到B处与滑杆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带动滑杆离开桌面一起竖直向上运动.已知滑块的质量m=0.2kg,滑杆的质量M=0.6kg,A、B间的距离l=1.2m,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不计空气阻力.求:(1)滑块在静止时和向上滑动的过程中,桌面对滑杆支持力的大小N 1和N 2;(2)滑块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v 1;(3)滑杆向上运动的最大高度h .答案(1)8N 5N (2)8m/s (3)0.2m 解析(1)当滑块处于静止时桌面对滑杆的支持力等于滑块和滑杆的重力,即N 1=(m +M )g =8N当滑块向上滑动时受到滑杆的摩擦力为1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滑块对滑杆的摩擦力也为1N ,方向竖直向上,则此时桌面对滑杆的支持力为N 2=Mg -f ′=5N.(2)滑块开始向上运动到碰前瞬间根据动能定理有-mgl -fl =12mv 12-12mv 02代入数据解得v 1=8m/s.(3)由于滑块和滑杆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即碰后两者共速,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碰撞过程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 1=(m +M )v碰后滑块和滑杆以速度v 整体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动能定理有-(m +M )gh =0-12(m +M )v 2代入数据联立解得h =0.2m.[尖子生选练]9.(2022·浙江1月选考·20)如图所示,处于竖直平面内的一探究装置,由倾角α=37°的光滑直轨道AB、圆心为O1的半圆形光滑轨道BCD、圆心为O2的半圆形光滑细圆管轨道DEF、倾角也为37°的粗糙直轨道FG组成,B、D和F为轨道间的相切点,弹性板垂直轨道固定在G点(与B点等高),B、O1、D、O2和F点处于同一直线上.已知可视为质点的滑块质量m=0.1kg,轨道BCD和DEF的半径R=0.15m,轨道AB长度l AB=3m,滑块与轨道FG间的动摩擦因数μ=78,滑块与弹性板作用后,以等大速度弹回,sin37°=0.6,cos37°=0.8.滑块开始时均从轨道AB上某点静止释放.(1)若释放点距B点的长度l=0.7m,求滑块到最低点C时轨道对其支持力F N的大小;(2)设释放点距B点的长度为l x,滑块第一次经F点时的速度v与l x之间的关系式;(3)若滑块最终静止在轨道FG的中点,求释放点距B点长度l x的值.答案(1)7N(2)v=12l x-9.6,其中l x≥0.85m(3)见解析解析(1)滑块由静止释放到C点过程,由能量守恒定律有mv C2mgl sin37°+mgR(1-cos37°)=12在C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N-mg=m v C2R解得F N=7N(2)要保证滑块能到F点,必须能过DEF的最高点,当滑块恰能达到最高点时,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l1sin37°-(3mgR cos37°+mgR)=0解得l1=0.85m因此要能过F点必须满足l x≥0.85m能过最高点,则能到F点,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l x sin37°-4mgR cos37°=12mv2,解得v=12l x-9.6,其中l x≥0.85m.(3)设摩擦力做功为第一次到达中点时的n倍mgl x sin37°-mg l FG2sin37°-nμmg l FG2cos37°=0,l FG=4Rtan37°解得l x=7n+615m(n=1,3,5,…)又因为l AB≥l x≥0.85m,l AB=3m,当n=1时,l x1=13 15m当n=3时,l x2=9 5 m当n=5时,l x3=41 15m.。
考点10动能定理与功能关系1、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 )A.小于拉力所做的功B.等于拉力所做的功C.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2、如图所示,桌面高度为h,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 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假设桌面处的重力势能为零,关于重力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势能是矢量,有正负之分B.刚开始下落时的重力势能为mg(H+h)C.落地时的重力势能为零D.落地时的重力势能为—mgh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 点(图中未标出).物块的质量为m ,AB a =,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物块从O 点拉至A 点,拉力做的功为W .撤去拉力后物块由静止向左运动,经O 点到达B 点时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上述过程中( )A.物块在A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12W mga μ-B.物块在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32W mga μ-C.经O 点时,物块的动能小于W mga μ-D.物块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物块在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4、如图所示,一物体从长为L 、高为h 的光滑斜面顶端A 由静止开始下滑,则该物体滑到斜面底端B 时的速度大小为( )A. ghB. 2g LC. gLD. 2gh5、如图所示,在地面上以速度v 0抛出质量为m 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到比地面低h 的海平面上.若以地面为零势能面,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的重力势能为2012mv B.物体落到海平面时的重力势能为-mghC.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2012mv -mgh D.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为2012mv 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平台上有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站在地面上的人用跨过定滑轮的绳子向右拉动物块,不计绳和滑轮的质量及滑轮的摩擦,且平台边缘离人手作用点竖直高度始终为h .当人以速度v 从平台的边缘处向右匀速前进位移x 时,则( )A.在该过程中,物块的运动可能是匀速的B.在该过程中,人对物块做的功为22222()mv x h x + C.在该过程中,人对物块做的功为212mv D.人前进x 时,物块的运动速率为22h x +7、如图所示,在高1.5m 的光滑平台上有一个质量为2kg 的小球被一细线拴在墙上,球与墙之间有一根被压缩的轻质弹簧。
现烧断细线,小球被弹出,离开桌面后,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 210/g m s =)。
则弹簧被压缩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为( )A.10JB.15JC.20JD.25J8、如图,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挡板上,斜面固定不动.质量不同、形状相同的两物块分别置于两弹簧上端.现用外力作用在物体上,使两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若撤去外力后,两物块由静止沿斜面向上弹出并离开弹簧,则从撤去外力到物块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物体最大速度较大B.质量大与质量小的物体最大加速度相同C.质量大的物体的最大高度较大D.从离开弹簧到速度第一次为零处,质量大的物体时间较短9、如图a 所示,小物体从竖直弹簧上方离地高1h 处由静止释放,其动能K E 与离地高度h 的关系如图b 所示.其中高度从1h 下降到2h ,图象为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 3h 对应图象的最高点,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 ,小物体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物体下降至高度3h 时,弹簧形变量为0B.小物体下落至高度5h 时,加速度为0C.小物体从高度2h 下降到, 4h 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22m g kD.小物体从高度1h 下降到5h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15()mg h h -10、如图,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
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
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则( )A. 12W mgR =,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 点 B. 12W mgR >,质点不能到达Q 点 C. 12W 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D. 12W 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11、如图所示,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AB是小车内半圆弧轨道的水平直径,现将一小球从A点正上方距A点h处由静止释放,小球由A点沿切线方向经半圆轨道后从B点冲出,在空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8h,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小球离开小车后做竖直上抛运动C.小球离开小车后做斜上抛运动D.小球第二次冲出轨道后在空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6h12、如图所示,某生产厂家为了测定该厂所生产的玩具车的性能,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玩具车A、B并排放在两平行且水平的轨道上,分别通过挂钩连接另一个与玩具车等质量的货车(无牵引力),控制两车以相同的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
某时刻,通过控制器使两车的挂钩断开,玩具车A保持原来的牵引力不变,玩具车B保持原来的输出功率不变,当玩具车A的速度为2v0时,玩具车B的速度为1.5v0,则( )A.在这段时间内两车的位移之比为6:5B.玩具车A的功率变为原来的4倍C.两车克服阻力做功的比值为12:11D.两车牵引力做功的比值为5:113、如图,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AB段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BC段是长为L的水平粗糙轨道,两段轨道相切于B点,一质量为m的滑块在小车上从A点静止开始沿轨道滑下,然后滑入BC轨道,最后恰好停在C点。
已知小车质量M=3m,滑块与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 )A.全程滑块水平方向相对地面的位移R+LB.全程小车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4R L s += C.滑块m 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2m V gR =D.μ、L 、R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R=4μL14、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木块,以初速度v 0冲上倾角为θ的斜面,沿斜面上升L 的距离后又返回运动。
若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1.木块上升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是多少?木块的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2.木块从开始运动到返回到出发点的过程中斜面对木块的滑动摩擦力做的功是多少?重力做的功是多少?全过程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1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 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导轨在B 点衔接,导轨半径为R ,一个质量为m 的静止物块在A 处压缩弹簧,在弹力的作用下获得某一向右速度,当它经过B 点进入导轨瞬间对导轨的压力为其重力的7倍,之后向上运动恰能完成半圆周运动到达C 点.求:1.弹簧开始时的弹性势能;2.物体从B 点运动至C 点克服阻力做的功.16、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平台上有一质量m=0.1kg 的小球压缩轻质弹簧(小球与弹簧不拴连)使其具有E p =0.2J 的弹性势能,平台的B 端连接两个半径都为R 且内壁都光滑的四分之一细圆管BC 及细圆管CD,圆管内径略大于小球直径,B 点和D 点都与水平面相切。
现释放小球,小球弹出后进入细圆管,运动到B 点时对上管壁有F N =1N 的弹力。
g 取10m/s 2,求:1.细圆管的半径R;2.小球经过D 点时对管壁的压力大小.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受力分析,找到能影响动能变化的是那几个物理量,然后观测这几个物理量的变化即可。
木箱受力如图所示:木箱在移动的过程中有两个力做功,拉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即: 2102F f W W mv -=-,所以动能小于拉力做的功,故A 正确;无法比较动能与摩擦力做功的大小,CD 错误。
故选A2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3答案及解析:答案:BC解析:由于有摩擦,O 点不在AB 的中点,而是在AB 中点的左侧(如图所示)。
由题知AB=a, 2a OA >,2a OB <。
根据功能关系,物块在A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p 12E W mgOA W mga μμ=-<-,选项A 错误;物块在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p p 3'2E E mga W mgOA mga W mga μμμμ=-=--<-,选项B 正确;物块在O 点的动能k p 2E E mgOA W mgOA W mga μμμ=-=-<-,选项C 正确;物块动能最大时是物块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时,由受力分析不难得出该位置在O 点的右边,物块受到的弹力和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由于摩擦因数未知,则弹簧的弹性势能与物块在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无法确定,选项D 错误。
4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5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6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7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8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A.当题意可知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物块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所以可知质量大的物体最大速度较小.故A 错误; B.刚释放瞬间: = ,可知质量大的物体的加速度比较小.故B错误;C.设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是h,则由:E P =mgh 可知质量大的物体的最大高度较小.故C 错误;D.离开弹簧后物块的加速度:a=gsinθ,大小是相等的,由于离开弹簧时质量大的物体的加速度比较小,所以从离开弹簧到速度第一次为零处,质量大的物体时间较短.故D 正确.故选:D9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高度从1h 下降到2h ,图象为直线,该过程是自由落体, 12h h -的坐标就是自由下落的高度,所以小物体下降至高度2h 时,弹簧形变量为0,故A 错误;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小物体下落至高度4h 时,物体的动能与2h 时的动能相同,由弹簧振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在4h 时弹簧的弹力一定是重力的2倍;小物体下落至高度5h 时,动能又回到0,说明5h 是最低点,弹簧的弹力到达最大值,一定大于重力的2倍,所以此时物体的加速度最大,故B 错误;小物体下落至高度4h 时,物体的动能与2h 时的动能相同,由弹簧振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在4h 时弹簧的弹力一定是重力的2倍;此时弹簧的压缩量2mg x k∆=,小物体从高度2h 下降到4h ,重力做功2222mg m g W mg x mg k k =∆=⨯=;物体从高度2h 下降到4h ,重力做功等于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所以小物体从高度2h 下降到4h ,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222m g k,故C 错误;小物体从高度1h 下降到5h ,重力做功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大,所以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12()mg h h -,故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