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十大旅游精品系列工程规划纲要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1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十大旅游精品系列工程规划纲要

(市旅游局2005年4月)

为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旅游发展形势和任务要求,促进全市区域旅游的合理分工协作,进一步提高重庆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和产品供给能力,塑造“重庆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加快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我市新的支柱产业,根据《重庆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特制定《重庆市十大旅游精品系列工程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一、性质、范围和期限

(一)规划性质。本《纲要》是按照十大旅游主题而构建的我市旅游产品体系,是介于宏观的旅游发展规划和微观景点建设规划之间的中观规划,是指导我市旅游产品开发和景区建设的总体性文件。

(二)规划范围和期限。本《纲要》涉及范围包括重庆全域及相邻周边地区。本《纲要》的期限为:近期2005—2007年,中期2008—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二、规划基础

(一)资源状况。全市旅游资源丰富。举世无双的长江三峡,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集山城、江城、历史文化名城于一身的现代山城都市等,赋予重庆旅游资源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较高的知

名度。目前,全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6个,国家自然保护区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全国历史文化名镇3个,国家森林公园18个,国家地质公园3处,国家级地震遗址保护区1处,国家级(AAAA级以上)旅游景区(点)17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6处,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1个,全国首批工农业旅游示范点8处,全国重点寺庙3处。此外,还有各类市级旅游资源区(点)366处。

(二)产业规模。直辖8年来,旅游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建立健全了区县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2000年重庆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实现了向“中国旅游名市”的跨越。截至2004年,全市共有国际旅行社23家、国内旅行社189家。全市拥有星级宾馆饭店168家(其中三星级以上91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7.65万人,旅游间接从业人员达88.28万人;全市拥有优秀旅游城区19个。在2003年全国各省级旅行社八项经营指标综合排名中,重庆仅次于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位列全国第六。

2004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5279.04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259.77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全市GDP的10.3%。直辖8年间,旅游接待人次数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6%和20%,相当于GDP的比重比直辖前上升了5.5个百分点。旅游业成为我市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三、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把握未来5—10年旅游发展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抢抓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党和国家大力倡导“红色旅游”等重大历史机遇,全面贯彻落实“五个统筹”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发展旅游支柱产业的战略决策和市场经济规律,突出重点,整合资源,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进一步提高我市旅游核心竞争力、整体形象和产业综合素质,推进我市旅游业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四、基本方针

(一)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自然与人文结合、经济与社会协调,以人为本,快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发展宗旨。

(二)严格产品建设标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强度宣传、高水平服务、高效率管理的标准,突出重点,注重特色,打造精品,完善配套,形成规模的旅游产品开发建设方向。

(三)走创新发展道路。坚持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进跨区域合作,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品建设为中心、改革创新为动力的旅游产业发展道路。

(四)形成大旅游格局。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

作、市县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突出行政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形成大开放、大市场、大旅游、大产业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五、奋斗目标

(一)两个“明显高于”的速度目标。从现在起到2020年,旅游经济的增长要明显高于全市经济增长速度和全国旅游业发展的平均水平,保持年均增长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

(二)建成“支柱产业”的产业目标。到2007年,实现全市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比2002年翻一番,即接待入境旅游者80万人次、国内旅游者8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00亿元人民币,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我市新的支柱产业。

(三)建成“中国旅游强市”的地位目标。到2010年,力争入境旅游者突破100万人次、国内旅游者超过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600亿元人民币以上,使重庆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跻身“中国旅游强市”之列。

(四)建成“长江上游旅游中心”的功能目标。展望2020年,力争入境旅游者达到200万人次、国内旅游者达到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比2010年再翻一番,最终实现“长江上游旅游中心”的奋斗目标。

六、建设标准

(一)开发建设对象。具有明显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市场吸引

力,原则上以国家级以上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和传统街区,以及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AAAA级以上旅游景区(点)等重要旅游载体为主,兼顾成长性好的特色旅游资源开发。

(二)旅游景区建设。符合经正式批准的旅游规划要求和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建设国家标准,具备完善的旅游接待服务功能、丰富的旅游文化内涵和良好的旅游环境氛围。

(三)基础配套建设。旅游交通安全舒适、进出便捷、不同交通方式衔接协调、线路布局合理,住宿购物、美食娱乐、邮政通信、信息查询系统等配套设施完备。

(四)旅游城镇建设。符合国家旅游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修订本)共20个大项的基本创建标准和检查内容,总体得分达600分以上。

(五)旅游管理建设。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适应旅游发展需要,在资源开发、建设经营、环境保护、市场秩序、从业人员、安全卫生等方面,符合有关法规、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七、总体布局

按照我市“点—线—圈”型旅游发展格局,开发建设“十大旅游精品系列工程”的总体布局是:

(一)主城一点——强化都市旅游。依托重庆主城,重点强化以“山城夜景”为品牌的现代都市风貌揽胜、以“红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