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欧姆定律》教案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7.80 MB
- 文档页数:60
14.3 欧姆定律—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欧姆定律的概念和表达式。
2.掌握欧姆定律的计算方法。
3.理解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欧姆定律的概念和表达式。
2.欧姆定律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2.欧姆定律应用问题的解答。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计算器、示波器、电源、导线、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
2.学生准备:笔记本、课本、作业本。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前几节课的内容,包括电流、电压和电阻等概念,并与欧姆定律进行对比。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示波器和电阻器的实验演示,向学生展示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并引出欧姆定律的概念和表达式。
深化(20分钟)教师以PPT或黑板为媒介,详细解释欧姆定律的概念和表达式,进行数学推导和实际案例分析。
实践(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通过改变电阻器的阻值、电源的电压和测量电流、电压的数值,验证欧姆定律。
拓展(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应用题,供学生自主解答并进行讨论。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作业1.阅读课本相关知识点,复习欧姆定律的概念和表达式。
2.完成课后习题,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设计和实施,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欧姆定律的概念和表达式,初步掌握欧姆定律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验操作和应用题的探讨,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教师还通过导入和总结环节,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和归纳,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反馈显示,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较好,整个教学过程效果良好。
欧姆定律教案(一)教材分析欧姆定律既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也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进行电路分析与计算的基础,是本章乃至整个电学部分的重点内容.由于本节内容中,包含科学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方法和利用物理规律进行简单问题的综合分析与计算方法等多种重要的研究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因此,实际教学中在要在十分重视前概念的基础上,利用科学化甚至艺术性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来达成目标的实现.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在过去的学习已经建立了电流、电压、电阻、以及改变电阻的方法等基本概念和规律,所以本节课应充分利用好这些前概念,让它对新设内容的学习产生正迁移.但同时由于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及思维定势(如:更依赖于教师演示、分析、总结然后学生自己理解、记录与识记),所以,在本节课上,在继续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任务比较重.教学目标1.体验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和积极分析、计算活动的过程,进一步了解和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方法和利用物理规律进行简单问题的综合分析与计算方法等诸多重要的研究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重点是能对电流、电阻、电压的关系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出实验方案,探究步骤和记录表格,学会对获得的数学信息进行正确的处理和表述,在教师问题情景的帮助下得出欧姆定律.同时在合作学习、探究活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发展实验动手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2.获得欧姆定律及正确的理解和表述,学会用欧姆定律分析和解决问题.3.发展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课前准备:分组实验所用的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池组、定值电阻、小电灯及灯座、导线、开关、练习纸以及多媒体课件和移动投影仪等.引课:本课以播放音乐(有波形图线画面出现)引入.问:声音的音量的高低是的什么因素控制的?师:音量的高低是由电流的大小来控制的,那么电流的大小又是什么因素控制的呢?析1:根据前面实验课的有关分组实验,观察过同一盏电灯在用一节干电池供电时的亮度和用两节干电池供电的时候亮度不同,同一盏电灯,电压大,灯就亮,电压小灯就暗,可见,电流的大小会随着电压的改变而改变.台灯亮度改变的演示实验析2:上一节课,我们观察到了改变导体的电阻,电路中的电流发生了改变,可见,电流的大小也会由于电阻的改变而改变,那么,电流的大小与电压、电阻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欧姆定律.新课学习:一、探究电流的大小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师:电流大小同时与电压和电阻两个因素有关,那么,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不仿根据生活或实验中所见的事实先来猜一下.师:在学生基本猜对的情况下引导:要获得足够的证据,我们只有采用实验的手段并且结合科学研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才行.下面我们先思考几个问题:“怎样控制变量?”、“设计怎样的电路?”、“需要哪些器材”、“记录哪些数据?”、 “我们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怎么办?”.师:在学生初步思考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在实验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如何连线.示图,组织学生连线.生:连线.师:组织学生第一次实验探究:“先保持电阻不变(即始终使用同一个定值电阻5Ω),观察导体中的电流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记录数据并分析结论.组织学生发现规律: 电阻不变,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 师:组织学生第二次实验探究:再保持电压不变(用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方法,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为1.5V ),观察导体中的电流大小与导体的电阻的关系.组织学生发现规律: 电阻不变,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师:利用压强这个前概念,我们来综合理解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得到欧姆定律23 1.5 2 1 1 电流/A 电压/V 实验次数 电阻始终为5Ω 153 10 2 5 1 电流/A 电阻/Ω 实验次数 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为1.5V R UI及其数学表达式:给出相应的单位及关系:U→伏(V);R→欧(Ω);I→安(A).师:针对刚才的探究实验进行实验故障分析:师:组织学生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例1:我们已经知道,测电笔内必须有一个很大的高电阻.这样才能限制流过人体的电流.现有一支测电笔,高电阻的阻值是880kΩ,氖管和人体的电阻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可以忽略.使用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例2:现把两个电阻并联在一起,他们的阻值分别是R1、R2,则R1、R2电阻两的电压之比是多少?两电阻中的电流之比是多少?师:引导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师:组织学生观看欧姆定律对世界科学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的图片,激发学生爱科学的热情.本课小结:师: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生:欧姆定律的探究、表述(文字和公式)及简单的应用.师:其实,欧姆还研究了大量的其他金属的导电情况,发现的导电规律与上述定律差不多.但后来,人们又研究了液体导电情况、气体导电情况、通电线圈的导电情况,发现欧姆定律不适用那些情况,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师:科学的道路是漫长、有趣的、有用的,让我们一起走下去.师:作业布置。
第二节欧姆定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欧姆定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2.通过利用欧姆定律的计算,学会解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科学家创造和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坚韧不拔,探求真理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热情.教学重点理解欧姆定律.教学难点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器材课件,小灯泡一只,干电池2节,10Ω电阻2个,开关1个,导线假设干。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我们在上节课中的探究实验,各组的探究结论,可以再讲讲吗?课件展示学生答复: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新课教学:[师]这个结论就是电流跟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将两个结论概括在一起,如何用简练而准确的语言表达呢?学生讨论,得到完整的结论,教师复述这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经过大量的实验而归纳得出的.为了纪念他,把这个定律叫做欧姆定律.....[师]课件展示:欧姆的生平事迹。
我们应该学习欧姆的什么精神?学生讨论: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欧姆很坚强,遇到困难他也不放弃,别人不理解他也不害怕,我们也应该像科学家那样,努力学习。
[师]欧姆定律:用公式表示I=式中:I——电流——安培〔A〕U——电压——伏特〔V〕R——电阻——欧姆〔Ω〕[师]〔要求同学阅读教材P26“!〞明白欧姆定律公式中的单位要求〕欧姆定律公式中的单位有什么要求呢?[生]如果给出的单位不是欧姆、伏特和安培,一定要先换算成要求的单位才可以应用公式。
[师]点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有什么?[师]思考:欧姆定律公式使用时应注意些什么呢?注意的事项:〔1〕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有R=U/I,U=IR。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第1课时(电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从中认识导体能够导电但同时对电流又有阻碍作用的性质,了解什么是电阻。
(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金属导体电阻的因素,知道电阻的各种单位及换算关系。
(3)初步了解导体、绝缘体、半导体的电学特征,了解半导体材料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体会“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思路。
(2)提高根据物理事实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能认识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本身的美学特征,树立热爱科学、勇于献身科学事业的崇高理想。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导体电阻概念的得出和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电阻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引出电阻概念物理学中用 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的 越大,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 。
电阻用字母“R ”表示,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Ω电阻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 Ω)、兆欧(M Ω)。
它们的换算关系是Ω=Ω3101k ,Ω=Ω6101M (三)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总结:大量实验表明: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四)活动:演示导体的电阻会受温度影响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温度关系的实验如图所示,当用酒精灯缓慢地对线圈加热时,将观察到灯逐渐变暗,电流表的示数 (变大/变小),这表明导体电阻 (变大/变小),这个实验证明了导体的的电阻还跟 有关系,对大多数的导体而言,温度越 ,其电阻值越大.四、布置作业,拓展新课第1课时(电阻)课堂评价1.电阻是用来表示的物理量,家用照明灯泡工作时的电阻约1200Ω= MΩ.2.关于导体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粗细相同的两条导线,长的电阻大B.长度相同的两条导线,细的电阻大C.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的两条导线,粗导线的电阻大D.对于大多数导体来说,当温度升高时,它的电阻就会增大3.如图所示电路中,A、B为两个金属夹,分别在两金属之间接入硬币、铅笔芯、橡皮或塑料尺,闭合开关后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第3节欧姆定律第1课时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的方法,养成良好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学会用等效法的思想,了解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计算公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实验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使学生学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使学生学会探究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电学实验组合箱、电池四节、定值电阻三只、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共30组。
1.电压的作用是什么?2.什么叫电阻?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媒体探究(1)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猜一猜:你认为,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有什么关系?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有什么关系?讨论回答多媒体分组探究(2)议一议分组实验观察、讨论实物1.探究电压、电阻的变化对电流的影响,应该用什么方法?如何控制变量?2.画出研究电压、电阻的变化对电流影响的电路图。
并回答:(1)当电阻R不变时,怎样研究电压对电流的影响?(2)当保持电压不变,怎样利用几个电阻不等的定值电阻研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3)如何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值?探究(3)电阻R不变时,探究通过它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R= Ω表(1)分表(1)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填入表(1)实验次序U/V I/A 结论123探究(4)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探究通过它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U= V表(2)分析表(2)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填入表(2)实验次序R/ΩI/A 结论123讲解归纳1.综合考虑以上两方面因素,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上述实验结果有无误差,产生误差的原因是什么?3.根据数据,画出U---I图线,你有什么发现?讨论交流归纳多媒体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后练习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 14.3 欧姆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第14章第三节欧姆定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 欧姆定律的定义: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 = 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3. 欧姆定律的应用:利用欧姆定律可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欧姆定律的应用。
难点:欧姆定律的推导过程,利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电路图、电阻、电压源、电流表。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电路图,电路中有一个电阻、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流表。
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当改变电阻的大小时,电流表的读数会发生什么变化。
2. 讲解欧姆定律: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欧姆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和推导过程。
3.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的例题,引导学生跟学,并解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
4. 随堂练习:出示几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5. 欧姆定律的应用: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利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家庭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计算等。
六、板书设计欧姆定律定义: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表达式:I = U/R应用:利用欧姆定律可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文字和公式描述欧姆定律的内容。
答案:欧姆定律指出,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其表达式为I = U/R。
电路图:电压源:6V电阻1:2Ω电阻2:3Ω电流表:串联在电阻1和电阻2之间答案: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1 + R2 = 2Ω + 3Ω = 5Ω。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14.3 欧姆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14.3节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是电学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电阻的概念、欧姆定律的表述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记忆欧姆定律的表述,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概念、欧姆定律的表述及应用。
难点:电阻的计算方法、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源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充电宝,提问学生:“充电宝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电学知识。
2. 知识讲解:(1)电阻的概念:教师介绍电阻的定义、单位及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电阻的概念。
(2)欧姆定律的表述:教师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使学生能够记忆并理解欧姆定律的表述。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典型例题,讲解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随堂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讲解。
5.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验证欧姆定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包括电阻计算题、欧姆定律应用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电阻的概念欧姆定律的表述欧姆定律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电阻计算题:已知一个电阻的电压为2V,电流为0.5A,求该电阻的阻值。
答案:4Ω2. 欧姆定律应用题:一个电阻为8Ω的电路,电源电压为10V,求电路中的电流。
答案:1.25A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学生掌握欧姆定律的情况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4.3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4章第3节《欧姆定律》。
本节课主要介绍欧姆定律的内容,包括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引导学生探究并掌握欧姆定律的公式 I = V/R,其中I表示电流,V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掌握欧姆定律的公式 I = V/R,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欧姆定律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欧姆定律公式的推导过程;电流、电压、电阻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器、导线等。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实验室中的电路,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讲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演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记录数据。
5.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7. 板书设计:列出欧姆定律公式,并在黑板上画出实验电路图,标注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8. 作业设计:题目1:已知一段电阻的电压为10V,电流为2A,求这段电阻的电阻值。
答案:R = V/I = 10V / 2A = 5Ω题目2:一段电阻的电阻值为10Ω,通过的电流为0.5A,求这段电阻两端的电压。
答案:V = I R = 0.5A 10Ω = 5V题目3:一个电路中,电阻1的电阻值为5Ω,电阻2的电阻值为10Ω,两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是多少?答案:总电阻= (R1 R2) / (R1 + R2) = (5Ω 10Ω) / (5Ω+ 10Ω) = 3.33Ω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学生掌握了欧姆定律的内容。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4章第4节欧姆定律的应用。
本节课主要讲述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包括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照明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引发学生对欧姆定律应用的思考。
2. 新课讲解:讲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验演示欧姆定律的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如照明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变化,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
4. 课堂练习: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欧姆定律解释家庭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下一节课进行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欧姆定律的应用一、欧姆定律的原理回顾我们需要明确欧姆定律的表述: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强度与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即 I = V/R,其中 I 表示电流,V 表示电压,R 表示电阻。
二、欧姆定律的应用场景1. 电流、电压、电阻的测量通过欧姆定律,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电流和电压值来计算电阻,或者根据电流和电阻值来计算电压。
这在电路的测量和分析中非常有用。
2. 电路的设计与分析在设计电路时,我们需要确保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满足特定的要求。
教案: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4.3欧姆定律一、教学内容1. 欧姆定律的定义: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 = 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3. 欧姆定律的应用:通过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可以计算出未知的物理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欧姆定律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讲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引导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含义,并讲解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3.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验证欧姆定律。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欧姆定律的定义: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 = U/R3. 欧姆定律的应用:通过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可以计算出未知的物理量。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电阻的电流为2A,电压为4V,求电阻的阻值。
答案:R = U/I = 4V/2A = 2Ω2. 题目:一个电阻的阻值为3Ω,通过它的电流为4A,求电阻两端的电压。
答案:U = IR = 4A3Ω = 12V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掌握了欧姆定律的知识,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学生进一步练习和巩固。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一下,欧姆定律在其他领域是否也有应用,例如电热、电光等。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欧姆定律的相关知识。
复习内容包括: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2. 欧姆定律的表述和公式;3. 欧姆定律的应用,包括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计算;4. 电阻的串并联电路特点;5. 实际问题中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电路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2. 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3.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决串并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表述和公式的应用;电阻的串并联电路特点。
难点:实际问题中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电路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播放设备;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 复习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定义,并举例说明它们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3. 复习欧姆定律的表述和公式:引导学生复习欧姆定律的表述,即电流I等于电压U除以电阻R(I=U/R),并解释公式的含义和应用。
4. 复习欧姆定律的应用: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5. 复习电阻的串并联电路特点:引导学生复习电阻的串并联电路特点,即串联电路中电阻相加,并联电路中电阻相乘。
6. 实际问题解决: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电路问题,如给定电压和电阻,计算电流等。
7. 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2. 欧姆定律的表述和公式;3. 欧姆定律的应用示例;4. 电阻的串并联电路特点。
七、作业设计:已知电压U=12V,电阻R1=4Ω,电阻R2=6Ω。
答案:电流I=U/(R1+R2)=12V/(4Ω+6Ω)=2A两个电阻R1和R2串联,总电阻为R=R1+R2,电压U=12V。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4.3 欧姆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4章第3节,主要包括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以及如何运用欧姆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详细介绍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欧姆定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内涵,掌握欧姆定律的公式及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公式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实验器材(包括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个生活中的电路为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知识讲解:介绍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讲解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以及欧姆定律的公式。
3.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来验证欧姆定律。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变化,并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上。
4. 例题讲解:讲解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如何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来计算电阻。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给定电流和电压,计算电阻的大小。
6. 知识巩固:通过问答的形式,检查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欧姆定律的公式:I = U/R2. 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R = U/I七、作业设计1. 题目:已知一段电阻的电流为2A,电压为10V,求这段电阻的电阻值。
答案:R = U/I = 10V/2A = 5Ω2. 题目:一个电路中的电流为3A,电压为12V,求电路中的总电阻。
答案:R = U/I = 12V/3A = 4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教案苏科版
一、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它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
欧姆定律的实验定律,教材通过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方法,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本节内容综合性强,从知识上讲,要用到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从技能上讲,要用到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及其变换式的物理意义,能初步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2、学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3、进一步体会用图象研究物理问题的优越性。
4、提高学生依据实验事实,分析、探索、归纳问题的能力,知道通过实验总结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
5、介绍欧姆的故事,增进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献身科学的学习热情。
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注意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到欧姆定律的过程
四、教学器材
电池、开关、定值电阻(5Ω、10Ω、15Ω)、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多媒体投影
五、教学过程。
14-3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教材依据】欧姆定律是苏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思路】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电学内容的核心,它既揭示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
本次课的重点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欧姆定律,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难度比较大,主要在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
这些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协助,所以这次课采用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②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③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①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测未知的知识。
②经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实验的思路、方法。
③能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估,找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并能设计实验方案证实自己的猜测。
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
【学情分析】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对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能正确理解,但它们之间究竟有何关系却知之甚少;对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掌握较好,也已了解研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一般程序,即用控制变量法,但对究竟如何研究以上三个物理量的关系学生却普遍缺乏思考。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欧姆定律。
【教学难点】(1)如何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来设计实验(2)分析试验数据、总结物理规律是实验的重要环节,也是本节点难点之一。
【教学器材】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导线、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出示调光台灯,问:台灯是怎样调光的?(学生答改变电阻来改变电流)那么变阻器的电阻值是多大时,才能得到调光灯需要的电流,即亮度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究竟是什么定量关系?二、解读探究新课教学(一)活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猜想与假设电流与电压有什么关系?(猜想依据:)电流与电阻有什么关系?(猜想依据:)2、探究方法师:既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及导体两端的电压均有一定关系,那么探究I与U、R关系的过程中应采用什么方法呢?法具体做法:。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欧姆定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欧姆定律是在学生前面熟悉电压、电流、电阻的根底上,来讨论这三者关系的课题,是电学中的根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学问和分析电路的根底。
本节内容表达了注意全体学生的进展、让学生经受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讨论方法、留意学科渗透等课程理念,能培育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力量。
为此,在本节课中采纳了探究式教学。
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 能说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其涉及的单位;(2) 理解欧姆定律,能进展欧姆定律公式的变形,理解应用公式时要留意“同体性”和“同时性”,会在新的问题情境中,应用欧姆定律进展解释、推断和计算。
过程与方法(1)经受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试验讨论过程,从而能较娴熟地运用图像处理试验数据,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间的正比、反比关系。
(2)初步学会在试验探究的根底上沟通争论,相互合作。
(3)学习用数学公式来表达物理规律的方法,体会这样做的优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欧姆当年讨论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关系的简史,培育学生刻苦钻研、大胆探究的科学精神,同时让学生在自我实现中增加胜利体会。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所提醒的物理意义及其数学表达式;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试验设计及学生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归纳以及结论的得出。
教学器材:调光灯、小灯泡、电池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阻值分别为5、10、15的电阻各一个、导线数根等。
教学过程:(一)设置物理情境进展争论,提出问题。
你有哪些方法可以转变小灯泡的亮度?小组内争论,然后进展沟通。
学生的方法:①转变电源的电压,②转变定值电阻的阻值③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等。
试验验证,学生观看灯的亮度的变化师:灯时亮时暗说明什么?生:电路中的电流有大有小。
师: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由哪些因素打算?(二)大胆猜测,激活思维鼓舞学生大胆猜想:你猜电流的大小毕竟由哪些因素打算呢?学生分组争论,教师适当提示。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欧姆定律的概念和表达式;2.掌握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的应用;3.能够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
二、教学重点1.欧姆定律的应用;2.实验验证欧姆定律。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黑板、白板笔;2.学生准备:实验器材(电源、电导线、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引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欧姆定律是什么?它有什么应用?”并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可以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应用场景,如灯泡、电热水壶等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第二步:知识讲解与学习(20分钟)教师通过PPT等教学工具,向学生详细讲解欧姆定律的概念和表达式,并给出相关的实例进行说明。
教师可使用图示和示意图来帮助学生理解。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为:I = U/R,其中,I表示电流强度,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第三步:应用演示与讨论(15分钟)教师通过实例演示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的应用。
比如,通过实际的电路布置,让学生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变化,并让学生分析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课堂交互环节,让学生通过计算和分析,探究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四步:实验验证与总结(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简单的实验,验证欧姆定律。
实验步骤如下:1.准备实验器材:电源、电导线、电阻、电流表、电压表;2.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3.观察并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4.根据观察结果,计算电流强度,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5.总结实验结果,验证欧姆定律。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进一步巩固和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第五步: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欧姆定律的概念和表达式。
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欧姆定律的应用。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第1课时(电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从中认识导体能够导电但同时对电流又有阻碍作用的性质,了解什么是电阻。
(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金属导体电阻的因素,知道电阻的各种单位及换算关系。
(3)初步了解导体、绝缘体、半导体的电学特征,了解半导体材料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体会“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思路。
(2)提高根据物理事实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能认识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实事的科学态度,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本身的美学特征,树立热爱科学、勇于献身科学事业的崇高理想。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导体电阻概念的得出和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电阻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引出电阻概念物理学中用 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的 越大,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 。
电阻用字母“R ”表示,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电阻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 Ω)、兆欧(M Ω)。
它们的换算关系是Ω=Ω3101k ,Ω=Ω6101M (三)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总结:大量实验表明: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四)活动:演示导体的电阻会受温度影响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温度关系的实验如图所示,当用酒精灯缓慢地对线圈加热时,将观察到灯逐渐变暗,电流表的示数 (变大/变小),这表明导体电阻 (变大/变小),这个实验证明了导体的的电阻还跟 有关系,对大多数的导体而言,温度越 ,其电阻值越大.四、布置作业,拓展新课第1课时(电阻)课堂评价1.电阻是用来表示的物理量,家用照明灯泡工作时的电阻约1200Ω= MΩ.2.关于导体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粗细相同的两条导线,长的电阻大B.长度相同的两条导线,细的电阻大C.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的两条导线,粗导线的电阻大D.对于大多数导体来说,当温度升高时,它的电阻就会增大3.如图所示电路中,A、B为两个金属夹,分别在两金属之间接入硬币、铅笔芯、橡皮或塑料尺,闭合开关后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在观察到小灯泡发光时,两金属夹之间接入的可能是()A.硬币或橡皮B.铅笔芯或硬币C.橡皮和塑料尺D.塑料尺或铅笔芯4.在做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时,提供的导线见下表,为了便于研究,而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每次需挑选两根合适的导线,测出通过它们的电流,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1)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有关,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__________(填导线代号);(2)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长度有关,应选用导线C和导线___________;课后练习1.将一根镍铬合金丝均匀拉长接入电路,其电阻将;若将这根镍铬合金丝对折后接入电路,其电阻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小明同学利用电阻的知识来判断电阻的大小。
他观察家里的两只白炽灯泡甲和乙,它们都是用钨丝制成的,并且长度相同,其中甲灯泡的灯丝较细,乙灯泡的灯丝较粗,将它们的电阻相比较,则()A.甲的电阻较大B.乙的电阻较大C.甲、乙的电阻一样大D.无法比较3.为了研究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必须()A.保持一个因素不变,改变其它因素,比较电阻中电流的大小B.同时变化多个因素,保持其它因素不变,比较每次电阻中电流的大小C.一次只改变某一因素,保持其它因素不变,比较每次电阻中的电流大小D.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同时改变某一个或几个因素,比较电阻中的电流大小4.一根铝导线电阻是R,要使连入电路的导线电阻变大,可采取的办法是( ) A.将这根铝导线拉长后接入电路B.将这根铝导线对折后接入电路C .增大导线两端的电压或减小通过导线的电流D .用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铜导线代替这根铝导线接入电路5.甲、乙两导体过的电流一样大,则甲、乙两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 ) A .甲的大B .乙的大C .一样大D .无法确定6.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的活动中连接的一个实验电路: (1)请给小明提出两种能够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的方法:① ,② 。
(2)当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有示数,但小电灯却不发光。
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7.王量同学想探究在一定温度下,导体的电阻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他收集了一些导体材料,如表一所示,并设计了如图6.3-1所示的电路,让M 、N 分别与材料A 、B 、C 、D 相连,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在表二中.表一 表二请根据王量的实验过程和记录的数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代号 A B C D长度(m ) 0.5 0.5 0.5 1.5 横截面积(mm 2) 0.6 1.2 1.2 1.2材料锰铜 锰铜 镍铬 镍铬次数 1 2 3 4材料A B C D电流(A ) 0.1 0.2 0.15 0.05(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来比较电阻大小的。
(2)比较1、2可得结论:.(3)比较3、4可得结论:.(4)比较可得结论: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有关.(5)小明实验探究成功,得益于采用了法.第十四章欧姆定律第2课时(变阻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会画结构示意图,能分析滑片移动时引起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原因。
(2)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并能根据电流变化的要求连接和调节滑动变阻器。
(3)了解变阻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连续改变电流的实验,进一步加深对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的理解。
(2)通过对连续改变电流仪器的自主设计,感知创新设计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变阻器的设计过程,体验发明创造的科学情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电路图中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的方向与引起电路中电流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一、实验探究,进行新课(一)活动:用铅笔芯使电路中电流连续地变化 1、教师介绍实验器材,学生按图连接电路 2、学生实验:将M 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中铅笔芯长度变 ,电流表的示数 ,灯的亮度 ;将M 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中铅笔芯长度变 ,电流表的示数 ,灯的亮度 。
3、分析讨论:这个实验中引起电流变化的原因?过渡:在本实验中,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了电流,因此这里的铅笔芯可以看成是一个简易的变阻器,但这样的变阻器是有不足之处的,同学们能否对这样的一个变阻器的雏形通过你们的创造性的设计进行改进,制造出我们所需要的既实用又耐用的实验仪器呢? (二)创造性设计滑动变阻器NNMM思考:1、铅笔芯充当变阻器用起来是否方便?有何不足?2、不用铅笔芯,选什么材料做?3、电阻变化要大,电阻丝长好,短好?太长了不方便怎么办?4、夹子怎样做才又方便又牢固?5、涂上绝缘漆后,怎样与滑片接触?(三)活动: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1、作用:2、原理:3、构造:①,②,③,④,⑤。
4、电路图、结构示意图5、使用学生用如图装置实验:序号使用的接线柱滑片移动方向灯泡亮度的变化电流表示数的变化1 A、C向左向右2 A、D 向左(1)要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滑动变阻器有哪四种接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接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效,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效。
(2)接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时都不能改变电阻及电流大小,其中接_________时,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为零;接__________时,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为最大值。
分析、归纳:滑动变阻器使用要点:怎样接入电路:,怎样选择接线柱:。
6、铭牌了解标出的电阻值、电流值是什么意思?7、注意点:使用前,滑片放在阻值最的位置。
思考:为什么?。
例题1:如图所示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一种情况,则连入电路的电阻是(填“AP”或“BP ”)部分;若要使它连入电路的电阻减小,则滑动片P 应向 (填“左”或“右”)移动。
例题2:如图所示,给出了几种元件,在图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电路元件连接起来。
要求当开关S 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四)介绍:其它形式变阻器 1、电阻箱如图所示,电阻箱的测量围是 ,此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
思考: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区别: 。
A- 0.6 3-+ + -AB C D P2、电位器如图是一种可以改变收音机大小的电路元件结构示意图,A、B、C是固定的铜片,d是一段弧形电阻,e是一端连接在b上、另一端可在d上滑动的铜片。
为了使滑片e顺时针转动时音量增大(通过该元件的电流增大),应该将该元件的铜片B和铜片接入电路。
三、课堂评价,巩固新课四、布置作业,拓展新课第2课时(变阻器)课前导学1.常见的变阻器有、和电位器。
2.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电阻线来改变,从而逐渐改变电路中的。
3.一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Ω2A”字样,它表示该变阻器的为50Ω,允许通过的为2A。
4.如图所示的电路,AB是一段电阻丝,当导线夹由A向B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的电灯亮度将()A.变亮B.变暗C.不变D.无法判断是否变化5.如图所示是一种调节收音机音量兼开关的调节器,若要使音量最大,滑片P应接图中的()A.d点B.c点C.b点D.a点课堂评价1.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和电位器中,能准确表示接入电路电阻大小的是,能连续改变电阻大小的是。
2.电视机、收音机上的“音量Volume"旋钮,能够控制声音的响度,它的实质是,若接线片A、B已接人电路,则顺时针旋动触片时,收音机的音量将变。
3.图中,电阻箱的示数为,此电阻箱的可调围是.4.如图,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法中,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阻变大的是().5.某班同学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1)连接实物时,开关应当,滑片P应移动最端。
(2)开始实验后,甲同学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灯的亮度都不发生变化,而且一直很暗,这可能是;乙同学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灯一直很亮,这可能是;丙同学缓慢移动滑片P时,看到灯忽然亮又忽然不亮,这可能是.课后练习1.下列用电器中,不需要变阻器的是()A.普通家用的白炽电灯B.电视机或收音机C.无级调光书写台D.调温电熨斗2.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风力测定仪,如图所示,0是转动轴,OC是金属杆,下面连接着一块受风板.无风时OC是竖直的,风越强,OC杆偏转的角度越大.AB是一段圆弧形电阻,P点是金属杆与圆弧形电阻相接触的点,电路中接有一个小灯泡,测风力时,闭合开关s即可.通过分析可知:金属杆0C与弧形电阻AB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个,观察小灯泡的可以粗略地知道风力的大小.本题思考:要想准确测量风速,可以添加什么器材?3.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组成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灯变亮,(电流表选用O ~O .6 A 的量程,并在方框画出电路图.)4. 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其中Rx 为待测电阻,R 为电阻箱 ,s 为单刀双掷开关,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