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冠心病运动处方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6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与康复计划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其特点是冠状动脉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和心绞痛等症状。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运动处方和康复计划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和康复计划,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病情和改善身体健康。
一、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应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个人兴趣等因素。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冠心病患者运动处方的示例:1. 频率:每周至少5天,每天进行运动活动。
2. 强度:根据患者的心率和心血管耐力来确定,通常应该达到60%~85%的最大心率。
3. 时间:每次运动持续30分钟,包括热身和放松。
4. 类型:推荐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自行车骑行、游泳等。
避免高强度运动和竞技性运动,如激烈的球类运动和剧烈的有氧运动。
5. 阶段性增加:在医生指导下,渐进式地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逐步提高心肺功能。
6. 定期评估:每3~6个月进行一次心肺功能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进一步指导。
二、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计划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计划旨在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健康,并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康复计划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应对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2. 营养指导: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包括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以维持健康的体重和血脂水平。
3.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降脂药等。
4. 心脏康复教育: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和生活方式指导,帮助患者了解冠心病的预防和管理要点。
5. 定期复查:每3~6个月进行一次复查,包括心脏功能、血脂水平、血压等指标的检测,以评估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6. 社区支持:组织冠心病康复小组或参加相关社区活动,增加社交支持和互助交流。
通过上述康复计划,冠心病患者可以逐渐恢复心肌功能、改善身体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和康复计划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患者管理病情、恢复健康。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和运动计划设计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然而,通过定期运动可以有效控制冠心病的进展,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为冠心病患者设计一份运动处方和运动计划,以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一、运动处方的制定1. 定期体检:在开始运动之前,冠心病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以确保身体适合进行运动。
体检包括心脏检查、血液检查和肺功能检查等,以评估患者的运动能力。
2. 普拉达: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应首先考虑到普拉达运动(Pranayama),它是一种通过调节呼吸来改善心血管健康的瑜伽练习。
普拉达运动可以降低心脏负荷,提高心脏功能和气道通畅度。
常见的普拉达运动包括腹式呼吸和深呼吸等。
3.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对于冠心病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这类运动可以提高心血管健康、增强心肺功能和减轻体重。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慢跑、游泳和骑自行车等。
冠心病患者可以选择每天进行30分钟或每周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
4. 强度控制:冠心病患者在进行有氧运动时,应控制运动的强度,以避免过度劳累和心脏负荷过大。
最佳的运动强度是保持在中等强度水平,即能够让患者出汗和有轻度呼吸困难,但仍能够进行正常会话。
5. 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冠心病患者在开始运动时应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以适应身体的变化。
运动时间可以每周增加5分钟,运动强度可以逐渐增加到达适当的水平。
二、运动计划设计以下是一份适用于冠心病患者的运动计划示例:1. 每天早晨进行10分钟的普拉达运动,包括腹式呼吸和深呼吸等。
2. 周一、周三和周五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或慢跑。
开始时每次运动15分钟,然后逐渐增加到30分钟。
3. 周二、周四和周六进行30分钟的游泳或骑自行车。
开始时每次运动15分钟,然后逐渐增加到30分钟。
4. 每周进行2-3次的力量训练,以增强肌肉和骨骼。
力量训练可以包括举哑铃、俯卧撑和深蹲等运动。
5. 每周至少休息一天,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和休息。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与生活方式指导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合理的运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下面,我们将为冠心病患者提供详细的运动处方和生活方式指导。
一、运动处方1、运动前评估在开始运动之前,冠心病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血压、血糖、血脂等,以确定心脏的功能状态和运动风险。
此外,医生还会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用药情况等,综合评估后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2、运动类型(1)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心肌的供血和供氧。
建议每周进行 3-5 次,每次 20-30 分钟。
(2)力量训练包括哑铃、杠铃等器械训练,以及俯卧撑、仰卧起坐等自重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但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和憋气,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可以每周进行2-3 次,每次1-2 组,每组8-12 次。
(3)柔韧性训练如瑜伽、普拉提、伸展运动等,可以增加关节的活动度,预防肌肉拉伤和关节疼痛。
建议每天进行 10-15 分钟。
3、运动强度运动强度的控制非常重要,一般可以通过心率来监测。
对于冠心病患者,适宜的运动心率为最大心率的 50%-70%。
最大心率可以通过220 减去年龄来计算。
例如,一位 60 岁的患者,最大心率为 220 60 =160 次/分钟,适宜的运动心率则为 80 112 次/分钟。
4、运动时间和频率开始时,运动时间可以较短,逐渐增加。
每次运动30-60 分钟为宜,包括热身、运动和放松三个阶段。
运动频率每周 3-5 次。
5、注意事项(1)运动过程中如果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2)避免在寒冷、炎热、潮湿或空气质量差的环境中运动。
(3)运动前后要做好热身和放松活动,预防运动损伤。
二、生活方式指导1、饮食(1)低盐饮食减少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 6 克,有助于控制血压。
运动处方在冠心病预防及康复中的应用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一、重症患者早期康复1.在有经验的重症医学专家和康复医学专家指导下,医师、治疗师、护士组成的MDT对ICU患者早期()采用积极的运动和物理康复治疗参考答案:48-72h2.一般气管插管患者进行()级的运动参考答案:一、二3.下列关于ICU患者卧床或制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说法有误的是()参考答案:潮气量增加4.患者站立或坐在轮椅上属于()运动方式参考答案:4级5.下列属于重症康复开始标准的是()参考答案:RASS评分:﹣2-﹢2二、认知障碍的早期识别和康复策略1.鉴别皮质性痴呆和皮质下痴呆的重要指标是()参考答案:执行功能2.国内外目前应用最广的痴呆评估是()参考答案:MMSE3.FTD的最早、最突出的核心症状是()参考答案:人格改变和社会行为异常4.认知功能训练的内容不包括()参考答案:穿衣5.不属于注意力训练的是()参考答案:从地图上找自己家位置三、ECMO早期康复护理新进展1.ECMO早期康复最常见的并发症参考答案:是生理学指标的暂时性变化2.重症患者入住ICU多久实施早期活动参考答案:72小时后3.ECMO早期康复标准化流程不包括参考答案:定级4.ECMO早期活动时,患者床旁站立不宜超过参考答案:30min5.ECMO患者早期肺康复训练不包括哪项参考答案:营养支持四、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中医康复治疗1.下列关于脑卒中的吞咽功能障碍描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与右侧相比,左侧大脑皮质损伤患者咽期吞咽障碍更常见2.关于真假球麻痹的鉴别,下面描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假性球麻痹的下颌反射是正常的3.下面关于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时注意事项描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以上全是4.脑卒中的咽功能障碍的表现有参考答案:以上全是5.下列属于脑卒中的吞咽功能障碍的并发症的是参考答案:以上全是五、认知康复的现状和未来1.生物算法指的是生物进行()、解决问题、做出决定的精密和复杂程度不一,但均可被模拟的步骤。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五大处方(全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主要包括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和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外周动脉血管疾病。
一级预防指防患于未然,在上述疾病发生前的预防。
管住嘴,迈开腿;吃动两平衡,实现健康体重。
体重是便于测量、评估和管理的健康指标。
体重正常了,血压、血糖和血脂都可能控制的更好。
一、运动处方基本运动量: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如力所能及的快步走),每周不少于5天,每天30分钟。
如青年人愿做高强度体力活动(如跑步),每天基本运动的时间可缩短至15分钟,每周至少运动5天。
这里显然指的是有氧运动。
关于运动有一个需澄清的误区,即每天完成了上述基本运动量,是否就可以长时间静息不动?实际上,我们还应利用碎片时间,多站立,多活动。
这就是为什么提倡日行6000—10000步路。
30分钟快步行走最多大约是3500步,加上碎片时间的运动积累,才能实现日行万步路。
同时,每日也可做一些增强肌肉强度的抗阻运动和提升平衡能力的柔韧性运动。
二、营养处方总量控制--八成饱合理搭配--多样化总量有控,一日三餐,餐前有适度食欲。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种类多样化。
主食粗细搭配,应强调减少精加工米面的摄入。
深度加工的米面,去除了有利于健康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B族,也容易影响血糖与甘油三酯。
适度进食动物蛋白,如鱼类、瘦肉(禽类和猪、牛、羊肉),每日一个鸡蛋,喝杯牛奶(可选低脂或脱脂的)和植物蛋白,如豆制品。
坚果,每日3-4个核桃或一小把杏仁等。
限盐:有益于高血压防治。
每天不超过5g。
限油:每天不超过25g。
限糖:糖的每日摄入量控制在25克以下。
三、戒烟限酒处方零吸烟:不主动吸烟,不吸二手烟,不吸电子烟。
无论含与不含尼古丁的电子烟都增加癌症风险。
严格限酒:大量饮酒,伤心脏、伤血管,导致血压波动,甚至喝瘫、喝死在酒桌旁。
大量喝酒还伤肾,伤胰腺。
少量饮酒,包括红葡萄酒保护血管吗?真没证据!更像是影响力很大的卖红酒广告。
为了健康应滴酒不沾。
二、冠心病病人的运动处方(一)冠心病及对机体的危害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或狭窄以及冠状动脉痉挛所致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脏病,全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心病最为常见,它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
欧美国家本病极为常见,在我国近年来也有增多趋势。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疼痛位于胸骨体上、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界限不清,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常表现为胸痛、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象针刺或刀扎样痛,也有无疼痛者,仅感到胸闷、无力、呼吸困难,偶有患者疼痛并伴有濒死感。
发作时病人往往不自主地停止原来的动作,直至症状缓解;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也可诱发;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持续时间多在2分钟以上,3-5分钟内消失,一般在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即缓解。
舌下含用硝酸甘油也能在几分钟内使之缓解。
可数日或数周发作一次,也可一日多次发作;本病还可由其它心血管因素引起。
严重时可致心肌梗塞。
正常的冠状动脉有较大的储备功能,可随机体状态的变化而适时调整血管口径以满足心肌血和氧的需求。
但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冠状动脉出现狭窄。
为适应心肌的需,冠状动脉通过扩张管径来缓解供需矛盾。
然而冠状动脉扩张调整是有限度的,当粥样化继续发展时,冠状动脉进一步狭窄。
冠脉狭窄达横截面的75%以上时,供需矛盾激化,而冠脉扩张能力已达极限,在诱因作用下,可引发心绞痛及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心肌的缺血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剧缺血所致。
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作心律失常、休克或心衰,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冠心病三级预防冠心病三级预防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为了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冠心病三级预防十分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冠心病三级预防的内容。
一、一级预防1.1 饮食健康- 减少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高脂肪食品等。
- 增加纤维素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 控制钠盐的摄入量,避免高盐饮食。
- 限制糖的摄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1.2 合理运动- 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 每周坚持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 避免过度运动和长时间久坐。
1.3 戒烟限酒- 戒烟,避免吸二手烟的危害。
- 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天不超过30克,女性不超过20克。
二、二级预防2.1 健康体检- 定期进行全面体检,包括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等项目。
- 心电图检查,观察心脏电活动是否正常。
- 心肌酶谱检查,了解心肌损伤情况。
2.2 药物治疗- 针对具体情况使用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等。
- 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效果,并遵守用药规范。
2.3 慢性病管理-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遵循医嘱进行治疗。
- 注意调整饮食,避免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
三、三级预防3.1 康复治疗- 心脏康复治疗,包括身体锻炼、心理疏导等。
- 适量运动,增强心肺功能。
- 心理咨询,降低焦虑和抑郁情绪。
3.2 定期随访- 经常回访患者,了解病情和用药情况。
- 定期复查,如心电图、血脂等。
- 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
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1、地中海式饮食食谱2、适宜的锻炼计划3、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指南法律名词及注释:1、冠心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脏病,主要包括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2、动物内脏:指动物体内的器官,如肝脏、肾脏等。
3、高胆固醇食物:含有较多胆固醇的食物,如牛油、奶酪、蛋黄等。
4、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以增加心率和呼吸速度为主的运动,如慢跑、跳绳等。
5、心肌酶谱检查:通过检查血液中的特定酶的水平,判断心肌是否受损。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和运动指导运动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式,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减轻体重以及降低心脏病风险等。
然而,冠心病患者在进行运动时需要注意许多事项,下面将为您介绍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和运动指导,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管理您的健康。
1. 前提条件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在进行运动之前,需要经过医生的评估和指导。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心脏功能等因素来判断运动的适宜程度和种类。
因此,在开始运动之前,请务必咨询医生并获得专业的运动处方。
2. 运动强度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适宜的运动强度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
运动的强度应该保持在中低水平,以避免过度劳累和心脏负担过重。
最好通过心率来判断运动的强度,一般推荐患者保持在心率的60%~70%范围内。
3. 运动时间冠心病患者在进行运动时,运动的时间也需要有一定的控制。
初始阶段,运动时间可以控制在每次20~30分钟左右,然后逐渐增加到40~60分钟。
运动时间的调整需要根据患者的反应和身体情况来决定。
同时,运动的频率也需要注意,一般来说,每周进行3~5次的有氧运动是比较适宜的。
4. 注意事项冠心病患者在运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运动前需要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以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其次,击败衣物应该舒适宽松,鞋子合脚,以避免摩擦和压迫;再次,运动过程中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反应,如胸闷、呼吸困难、头晕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最后,运动后应该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和伸展运动,以缓解身体疲劳和肌肉酸痛。
总结起来,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和运动指导需要根据个体情况来制定。
在开始运动之前,请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适宜的运动。
同时,请注意运动过程中的身体反应和异常情况,并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及时调整运动方案。
运动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手段,但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安全和科学的运动更加重要。
试为一名年龄46岁的男性制定一份完整的预防冠心病的运动处方?(体质状况评定:159cm,67.6kg.体重指数:26.7,心脏功能一般)李杨(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一、分析:1.得知受处方者:年龄为中年,需要预防冠心病,体质评定体重过重(轻度肥胖),心肺功能一般,所以运动处方要先进行运动减肥(见表一),再进行提高心肺功能的运动锻炼(见表二)。
2.心肺耐力的锻炼,对预防由于不良生活方式所引起的慢性疾病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主要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代谢疾病(糖尿病、肥胖症),以及与上述疾病发病有关的脂代谢异常等。
心肺耐力锻炼可预防慢性疾病的作用。
研究证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与冠心病的发病率成负相关,而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成正相关。
二、运动减肥的机制(一)运动调节代谢功能,促进脂肪分解。
研究表明,肌肉运动时其能源的选择与肌肉收缩持续的时间、强度、营养状况有关。
正常人在安静时肌肉组织的能量来源以游离脂肪酸主(约占96%)。
但在肌肉收缩初期(5~10min内),肌肉利用的主要能源是肌肉组织中的肝糖原,其次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占30%~40%;当持续运动达120min 以上时,利用的总能源明显上升,而其中游离脂肪酸(能源)占50%~70%之多。
当运动时,肌肉对血液内游离脂肪酸和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多,一方面使脂肪细胞释放大量游离脂肪酸,使脂肪细胞缩小变瘦;另一方面使多余的血糖被消耗而不能转变为脂肪,结果使体内脂肪减少、体重下降。
(二)运动可降低血脂。
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可改善脂质代谢,运动时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的增加,可提高脂蛋白酯酶的活性,加速富含甘油三酯的乳糜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
因此,可以降低血脂而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量升高。
国内外研究证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与冠心病的发病率成负相关,而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成正相关。
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转运肝外组织中的胆固醇至肝内分解,不仅不会使胆固醇在动脉壁上堆积形成脂斑,而且还能使已堆积的胆固醇转化为胆固醇脂并被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从而起到防止、消除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三)运动可以通过调节机体能量平衡使身体成分发生变化。
研究发现,为期六个月的健身操使中年妇女的体脂下降,去脂体重增加,腰臀比下降,从而说明,运动不仅改变了身体成分,而且改变了体脂分布,减少了腰腹部脂肪。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脂肪的分布较脂肪的总量更能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腹部肥胖更易并发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
男性受试者经过15周有氧运动或大强度训练后,总体脂含量下降,躯干皮下脂肪的下降比其他部位多,总体脂含量下降比皮下脂肪下降多10%。
(四)提高心肺功能和机体有氧代谢能力。
运动加强了心肌的收缩力量,增加血管的弹性和发展血液循环的心外因素,从而增加对体力劳动的耐受性,改善了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提高心肺功能和机体有氧代谢能力这从长远的意义来讲,给减肥的促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减肥运动处方的科学制定。
运动作为减肥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与其他的减肥方法相比,具有安全可靠等的特点,但再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时,首先应充分考虑到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即它必须遵循的原则,其次还要注意它的具体操作。
(一)运动项目肥胖者的运动治疗主要是以中等强度、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为主,辅以力量性运动及球类运动等。
目前普遍认为,参加有节奏的动力性有氧运动,如长距离步行、自行车和游泳、健身操以及水中运动等,有助于维持机体的能量平衡、增强耐力、提高心肺功能。
有研究表明,水中运动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减肥运动。
水中运动除游泳外,已发展到水中行走、跑步、跳跃、踢水等多种形式。
力量性运动主要是进行躯干和四肢大肌群的运动,可进行仰卧起坐、下蹲起立、俯卧撑、以及利用哑铃或拉力器等运动。
球类运动可选择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排球、篮球等项目。
每次运动30-60min 为宜,中间可有休息时间,运动时应避免激烈紧张的争夺。
(二)运动强度肥胖者的运动治疗主要是以中等强度、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为主,辅以力量性运动及球类运动等。
目前普遍认为,参加有节奏的动力性有氧运动,如长距离步行、自行车和游泳、健身操以及水中运动等,有助于维持机体的能量平衡、增强耐力、提高心肺功能。
有研究表明,水中运动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减肥运动。
水中运动除游泳外,已发展到水中行走、跑步、跳跃、踢水等多种形式。
力量性运动主要是进行躯干和四肢大肌群的运动,可进行仰卧起坐、下蹲起立、俯卧撑、以及利用哑铃或拉力器等运动。
球类运动可选择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排球、篮球等项目。
每次运动30-60min 为宜,中间可有休息时间,运动时应避免激烈紧张的争夺。
(三)运动时间和频率进行减肥运动时,每次运动时间应持续30~60min;但在锻炼开始时,运动时间应相应缩短,以不低于20min/次为宜,然后逐渐增加45~60min/次,使锻炼者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日本爱知大学运动医疗中心研究发现,运动强度为60%~80%VO2max、每次运动150min才有较好的减肥效果,而运动频率每周至少3次或5~7次更为合适。
(四)注意事项锻炼前首先做医学检查,判定心功状况及有无心血管系统合并症,同时,进行心血管功能负荷试验,以确定最大心率或最大耗氧量,然后确定运动强度,从而保证运动锻炼的安全而有效;其次,运动减肥必须持之以恒,体重降低后,如果停止运动,体重又会重新增加;再次运动结合饮食控制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减体重的最佳方法;最后是一定周期,要对运动处方进行修改或者重新制定。
四、心肺功能运动处方的制订(一)、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加快心率、升高体温,并增加肌肉的血流量。
准备活动通常是进行5~15分钟的舒缓运动,这可使机体逐渐适应剧烈的运动。
选择不同方式锻炼时,准备活动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
如选择步行作为锻炼方式,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准备活动:1、1~3分钟轻松的健身操(或类似的活动)练习。
2、1~3分钟的步行,心率控制在高水平时的20~30%。
3、2~4分钟的拉伸练习(可任意选择)。
4、2~5分钟慢跑并逐渐加速。
如果选择其他的锻炼方式而不是跑步,在按照以上步骤的同时以相应的活动方式替代步骤2和4即可。
(二)、锻炼方模式。
锻炼模式是运动处方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锻炼方式、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等。
1、锻炼方式。
常见的增强心肺功能适应水平能力的锻炼答有步行、慢跑、骑自行车和游泳等,凡是有大肌肉群参与的慢节奏的运动都可以作为锻炼方式。
在选择锻炼方式时,首先应选择你喜欢的运动,只有从事喜欢的运动,你才容易坚持下去,其次要考虑到可行性和安全性。
冲击力强的运动比冲击力小的运动如(游泳和骑自行车)更易引起锻炼者受伤。
对于容易受伤的人来说,最好选择冲击小的锻炼方式,而很少受伤的人可以任意选择锻炼方式。
以往,人们常常只选择单一的锻炼方式,这不仅枯燥无味而且容易受伤。
建议你采用综合性的锻炼方式,最好一次锻炼包括不同的练习内容。
2、锻炼频率。
一周进行两次锻炼就可增强心肺功能适应能力,锻炼3~5次可使心肺功能达到最大适应水平,且常任的可能性减小,但一周锻炼超过5次并不能引起心肺功能适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接近50%VO2max时即可增强心肺功能适应能力,故常把这一强度称为锻炼阈,目前推荐的运动强度范围为50%~85%最大摄氧量。
在确定运动强度时,心率指标比最大摄氧量指标更实用,因此常用心率间接地表示运动强度。
只有超过一定强度的运动才能有效地引起机体的适应,该强度所对应的心率称目标心率。
目标心率常以最大心率的百分比表示。
50%和85%最大摄氧量的运动强度所对应的心率什分别为70%和90%最大心率,因此目标心率是70%~90%最大心率,如年龄为20岁的大学生目标心率的计算方法如下:最大心率=220-20=200次/分,200×70%=140次/分,200×90%=180次/分。
应该指出的是,目标心率是一个范围,有时也称目标心率带。
目标心率、最大心率百分比与最大摄氧量的百分比的关系。
4、持续时间。
提高心肺功能适应水平最有效的一次锻炼时间是20~60分钟(不包括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起初每个人的适应水平和运动强度不同,所以锻炼持续的时间应有区别。
对于一个适应水平较低的锻炼而言,20~30分钟的锻炼就可提高心肺适应水平,而适应水平高的锻炼者可能需要40~60分钟.低强度的锻炼要求练习的时间长于大强度的练习时间,如以50%VO2max的强度进行锻炼,需要40~50分钟才能有效地提高心肺功能适应水平;而以70%VO2max的强度进行锻炼,需要40~50分钟才能有效地提高心肺功能适应水平;而以90%VO2max的强度进行锻炼,仅需20~30分钟即可。
(三)、整理活动。
每次完整的的锻炼都应包括整理活动。
整理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血液回流至心脏,以避免血液过多分布在上肢和下肢而造成头晕和昏蕨。
整理活动还可减轻剧烈运动后的肌肉酸痛感和心律失常。
整理活动至少应包括5分钟的小强度练习(如步行、柔韧性练习等)。
表一、减肥运动处方姓名:性别:男年龄:46 职业:健康状况:体质状况评定:159cm,67.6kg.体重指数:26.7,心脏功能一般功能检查:(各系统检查)结果:体重超重,轻度肥胖,心肺功能一般根据以上初步评定评定,建议如下:运动项目:1、中低强度有氧耐力运动:步行、跑步、骑自行车大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运动。
慢速长跑是消耗热量最多、减肥见效最快的项目。
2、低强度的肌肉力量练习:通过锻炼身体某一部分的肌肉,消耗局部脂肪,增强肌力,主要是进行四肢大肌群、躯干及腹部的局部运动。
运动时最高心率(次/min):运动心率控制:110-150次/min,控制在140次/min左右。
每次运动持续时间:30-60min,其中达到适宜心率时间必须在30-40min以上,40min 以上效果更好每周运动次数(频度):每周3-4次,共12周。
能量的消耗与摄取:每次锻炼的过程中由于运动量比较大消耗体内的能量比较多,因此,每次运动完后要及时的补充能量。
可适当补充一些肉类食品(如牛肉,猪瘦肉等),对卫维生素的需求也不容忽视,多吃些蔬菜水果来补充维生素。
注意事项:1、减肥运动不能急于求成,要持之以恒,运动强度不要太大,但时间要尽可能的长。
2、运动应与饮食控制结合。
3、运动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
4、停止运动要防止反弹,应通过一段时间逐渐减量。
5、根据负荷等情况及时调整运动处方。
复查日期:每周复查一次,共12周。
医师或教练员签名:李杨2014年 12 月28 日表二、心肺功能运动处方姓名:性别:男年龄:46 职业:健康状况:体质状况评定:159cm,67.6kg.体重指数:26.7,心脏功能一般功能检查:(各系统检查)结果:体重超重,轻度肥胖,心肺功能一般根据以上初步评定评定,建议如下:运动项目:1、步行 4km/h 走跑交替:步行1min与慢跑0.5min,交替进行20次慢跑8 km/h 骑自行车8 km/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