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计划工作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293.50 KB
- 文档页数:51
护理管理学第三章-计划工作1 护理管理学第三章-计划工作一、A11、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是A、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检查评价、反馈机制B、目标设定、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总结评估C、目标设定、执行阶段、总结评估D、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检查评价E、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总结评估2、下列属于时间管理的方法是A、ABC时间管理法B、四维时间管理法C、记录统筹法D、拟订时间计划表E、地区管理法3、确定目标时应包括的要素是A、时间B、目标C、资源D、潜力E、人口4、下列属于时间管理策略的是A、保持时间利用的间断性B、学会拒绝C、善于应用管理D、事事亲力亲为E、无需标准化消耗的时间5、评估形势时首先应将以下的哪一项内容看作一个整体,通过调查进行分析A、社会需求B、对手C、服务D、组织E、系统6、计划的最后一个步骤是A、选定方案B、反馈C、评价方案D、制订辅助计划E、编制预算7、“计划工作要从组织系统的整体出发,进行统筹规划”体现了计划的A、整体性原则B、重点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组织性原则E、统筹性原则8、下列属于计划工作原则的是A、创新原则B、重视成果原则C、目标性原则D、以成员为中心原则E、重视效益原则9、规划是指A、时间一般在5年以上,由中层管理者制订B、时间一般在5年以上,由高层管理者制订C、时间一般在10年以上,由高层管理者制订D、时间一般在1~5年,由中层管理者制订E、时间一般在1~5年,由高层管理者制订10、当计划为下属提供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表明此计划有利于A、减少工作中的失误B、明确工作目标C、提高经济效益D、控制工作E、人员的管理11、属于时间管理基本程序的是A、记录B、评价C、排列D、分配E、预算12、管理者工作千头万绪,为防止时间浪费,可用的时间管理方法是A、充分利用自己的最佳工作时间B、保持时间利用的连续性方法C、消耗时间的计划化,标准化方法D、记录统计时间法E、拟订时间进展表13、属于时间管理策略的是A、每件事都亲力亲为B、学会合作C、列出目标,及时完成D、保持时间利用的连续性E、排列顺序,分配时间14、属于非常规决策特点的是A、涉及面广B、偶然性小C、不定因素少D、有先例可循E、经常出现的决策15、在决策步骤中,领导者识别问题的关键是比较A、经济和社会价值B、事情现状与标准C、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D、自身和他人E、目标和结果16、不属于团体决策方法的是A、电子会议法B、头脑风暴法C、名义集体决策法D、德尔菲法E、集体讨论法17、决策的前提是A、调查研究B、确立问题C、确定目标D、拟订方案E、组织协商18、“协议授权”程序属于目标管理的A、计划阶段B、实施阶段C、执行阶段D、评价阶段E、检查阶段19、按照计划的时间划分,长期计划的时间在A、10年以上B、8年以上C、5年以上D、3年以上E、1年以上20、计划工作的核心是A、目标B、预算C、时间D、决策E、目的21、按照决策的重复性划分,可以将决策划分为A、个人决策和团体决策B、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C、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D、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E、常规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22、确定组织发展方向和长远目标有关的重大问题的决策称为A、确定型决策B、风险型决策C、微观决策D、个人决策E、战略决策23、护士长在运用ABC时间管理方法时,确定ABC顺序的依据为A、工作优先顺序B、工作规模大小C、工作影响力、效果D、工作重要性、紧急程度E、工作复杂程度24、目标管理的基本精神是强调A、以经济为中心B、以整体人为中心C、以工作为中心D、以自我管理为中心E、以人际关系为中心25、思维共振法是为了克服障碍,产生创造型方案的一种简单方法,这种决策的方法还可以称为A、名义集体决策法B、头脑风暴法C、德尔菲法D、电子会议法E、个人决策法26、四象限时间管理法的两个维度是指事情的A、战略性和战术性B、集体性和个人性C、时间性和紧迫性D、权威性和重要性E、重要性和紧迫性27、为完成战略决策所规定的目标而制定的组织在未来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具体的行动方案,解决的是“如何做”的问题的决策称为A、确定型决策B、风险型决策C、微观决策D、个人决策E、战术决策28、计划工作的重要性不包括A、有利于减少工作中的失误B、有利于明确工作目标C、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D、有利于控制工作E、有利于提高质量29、按照计划的规模划分,计划可分为A、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C、综合计划和专项计划D、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E、总计划和辅助计划30、世界卫生组织护理专家委员会规定护士在“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减轻痛苦、促进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属于计划的何种表现形式A、目的或任务B、目标C、职能D、策略E、政策31、某医院护理部制定了本院的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属于计划的何种表现形式A、目的或任务B、策略C、规程D、规则E、规划32、以下哪项不属于计划工作的原则A、系统化原则B、重点原则C、弹性原则D、效益原则E、创新原则33、ABC时间管理方法中,C类目标是指A、可暂时搁置的目标B、必须完成的目标C、最优先的目标D、很想完成的目标E、较重要的目标34、时间管理策略不包括A、学会拒绝B、使用授权C、善于使用助手D、安排时间表E、鼓励连续工作,所有事情一同处理35、在决策过程中,解决“干什么”问题的是A、个人决策B、团体决策C、确定决策D、战略决策E、战术决策二、B1、A.协议授权B.目标实施阶段C.目标制定阶段。
猪场主管个人工作计划及目标第一章:工作概述作为猪场主管,我的主要工作职责是管理猪场的日常运营,确保猪场生产效率和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制定了以下个人工作计划和目标。
第二章:年度工作计划1. 制定年度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猪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年度生产计划,包括育种、饲养、饲料采购等方面的安排。
2. 提升生产效率:通过改善猪舍环境、提高饲料质量、科学饲养管理等措施,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3. 优化人力资源:合理安排猪场员工的岗位和职责,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促进团队协作和产能提升。
4. 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疫病防控工作,确保生产的产品质量和安全。
第三章:月度工作计划1. 月度生产计划:根据年度生产计划,制定每月的生产目标和计划,包括生产数量、质量要求、配料方案等。
2. 生产效率监控:每月对生产效率进行一次全面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3. 人员考核和培训:每月对员工进行一次绩效考核,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4. 安全和环境保护:每月对猪场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改进,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和环保合规。
第四章:周度工作计划1. 生产计划落实:每周对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一次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生产进度。
2. 生产过程监控:每周对猪场的生产过程进行一次全面监控和评估,确保生产质量和效率达到预期目标。
3. 员工工作安排:每周对员工的工作安排进行一次调整和优化,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4. 问题处理和改进:及时处理和解决生产中的各种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第五章:日常工作目标1. 生产过程监控:及时发现和排查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生产质量和安全。
2. 计划执行:认真执行年度、月度和周度的生产计划,确保生产目标的顺利实现。
3. 团队管理:合理安排和管理猪场员工,促进团队协作和产能提升。
第三章计划计划工作是所有管理职能中一项最基本的职能,其任务就是明确目标,并拟定实现目标的方法、措施。
组织中的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需要制定计划并按计划执行,否则就是盲目的行动,组织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制定计划要按步骤进行,从机会分析入手,按部就班才能制订出符合企业实际的计划,才能发挥计划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本章首先阐明计划工作的含义、重要性和类型,然后重点介绍计划工作程序和制定计划的主要方法。
第一节计划工作概述一、计划工作的含义和重要性(1)计划工作的含义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包括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三个环节在内的工作过程。
狭义的计划工作,主要是指制定计划,即根据组织内外部环境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所需达到的具体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措施和手段。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计划的前提是预测,核心环节是决策。
计划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目标,即做什么;二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即怎么做。
还有人用“5W+1H”来描述计划的内容,这种描述更加全面。
Why——为什么要做?即明确计划工作的原因和目的。
What——做什么?即明确活动的内容及要求。
Who——谁去做?即明确由哪些部门和人员负责计划的实施。
When——何时做?即明确计划中各项工作的起点时间和完成时间。
Where——何地做?即规定计划的实施地点。
How——如何做?即制定实现计划目标的方案措施。
计划还可以进一步定义为正式计划和非正式计划。
所有的管理者都制定计划,但在许多情况下只是制订非正式计划。
在非正式计划中,什么都写不出来,而且这些计划很少或不需与组织中的其它人共享。
非正式计划大量存在与中小型组织中,在这些组织中只是管理者本人考虑过组织要达到什么目标,以及怎样实现目标,计划是粗略的且缺乏连续性。
当然,非正式计划也存在于某些大型组织中,而一些中小型组织也制订非常详细的正式计划。
第一章绪论一、管理的涵义人类的共同劳动资源(人、财、物、信息、时间)共同目标定义:为实现预定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孔茨)或合理组织和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以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实质是一种手段、工具,不是目的。
•管理的作用在于它的有效性,追求效率与效果的统一。
效率是以较少的代价完成活动,涉及活动的方式。
即正确地做事效果指目标达成度,涉及活动的结果。
即做正确的事好的管理在于把对的事情做得更好。
低水平的管理表现在:1)无效率(某些政府部门的办事程序)2)无效果(某些企业的库存积压产品)3)牺牲效率的效果[例] 90年代中期,国家进行了金融体制改革,国有银行开始向商业银行转变,在这种形势下,各行纷纷打算拓展自己的业务。
某银行也制定了一个长远规划:通过不断增设营业部,在五年之内,把每年的储蓄额提高到20亿元。
规划中的另一个目标是,一旦每年的储蓄额达到20亿,那么年利润要达到2亿元。
经过几年的努力,该行在各地开设了20个营业部,而且在规定的时间内也达到了储蓄额为20亿元的目标,只有一件事出了差错:它不是赚了2亿元,而是亏了近5000万元,使自身陷入困境,连掉头的机会也微乎其微。
------答:有效果,无效率二、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
(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有管理活动)管理产生的二个条件:二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共同的目标管理是社会化劳动的产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
2、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组织之中。
什么是组织?3、操作者:管理者:有下属向其汇报工作。
上层包括中层共同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人们努力工作以基层实现既定目标。
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5、管理的职能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孔茨: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6、管理工作的普遍性管理工作具有普遍性,无论他在何处,所履行的职责有内在共同性。
•组织的类型(如企业、政府部门、学校)•组织的规模(如小公司与大公司)•组织中的层次•跨区域的可转移性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基层管理者15% 24% 51% 10%中层管理者18% 33% 36% 13%高层管理者28% 36% 22% 14%7、管理与经营管理经营条件:社会化劳动的产物商品经济的产物背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末期目的:提高效率提高效益角度:内向性(资源的组织利用)外向性(环境)适用:一切组织企业三、管理的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性质。
管理学第一章管理、管理者与组织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来协调他人的活动,带领人们既有效果又有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的职能计划:为组织确定任务、宗旨、目标;实现目标的战略、措施、程序;以及实现目标的时间表和预算。
组织:根据组织的目标、战略和内外环境设计组织结构,并为不同岗位配置人力资源的过程;领导:对组织成员施加影响,以推动其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控制:衡量和纠正下属活动,以保证事态发展符合计划要求的过程。
3、管理的二重性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由一定的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管理的社会属性——是由一定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4、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者的科学性体现在:管理有着一套行之有效的、严格的科学管理程序;向管理者提供在管理活动中必须遵循的概念、理论、原则和方法构成的知识体系,有规律可循。
管理的艺术性体现在:管理面对的是复杂的人,人的复杂性要求管理者发挥其创造性;管理原则在实践中灵活应用,没有通用的模式.5、管理者及其分类管理者的分类:高层、中层与基层管理者(管理者的纵向分类)综合管理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管理者的横向分类)决策者和决策支持者6、管理者的角色(亨利明茨伯格)人际角色:挂名首长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者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7、管理的技能技术技能:对于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的熟悉和掌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业务方面的技能。
(基层管理者)人际技能:管理者在与人沟通,激励、引导和鼓舞人们的热情和信心方面的技能。
概念技能:对复杂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高层管理者)8、组织的环境一般环境(宏观环境或社会大环境)—PEST分析模型具体环境(微观环境或任务环境)—价值链模型行业环境分析—五力模型还可划分:简单稳定的环境复杂稳定的环境简单动态的环境复杂动态的环境9、企业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制度通常指企业的财产组织形式或法律形式,企业可分为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三种基本形式。
家庭病床年度工作计划第一章:工作概述家庭病床作为医疗资源稀缺的一项重要服务,在为患者提供家庭化、个体化医疗服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年度工作计划旨在全面规划家庭病床的工作重点和目标,提出有效措施,确保家庭病床的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第二章:工作目标1. 提高家庭病床的床位利用率,保证患者的住院需求得到满足;2. 提升家庭病床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康复效果;3. 加强家庭病床的管理能力,确保工作安全;4. 拓展家庭病床的服务范围,满足多样化需求。
第三章:工作重点1. 提升家庭病床的床位利用率1.1 加强宣传工作,提高社区和患者了解家庭病床的认知度和信任度;1.2 优化床位管理流程,提高床位周转率;1.3 完善家庭病床的预约和挂号系统,提高床位的利用效率。
2. 提高家庭病床的医疗服务质量2.1 聘请专业医疗团队,提供高水平的医护人员;2.2 定期组织专家讲座和学术交流,提高医疗团队的专业技能;2.3 制定规范的康复计划,确保康复效果的最大化;2.4 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服务不足之处并及时改进。
3. 加强家庭病床的管理能力3.1 建立家庭病床的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3.2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管理和服务意识;3.3 定期进行内部检查和外部评估,找出管理不足之处并及时整改;3.4 加强对工作环境和设备的管理,提高安全性和舒适度。
4. 拓展家庭病床的服务范围4.1 推动家庭病床的科技化和信息化建设,提供远程医疗咨询和康复指导;4.2 与社区、医院等合作,建立推介及转诊机制,扩大家庭病床的服务范围;4.3 定期开展健康宣教活动,提高公众对家庭病床及相关医疗服务的认知和了解。
第四章:工作计划1. 第一季度1.1 开展家庭病床的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和患者的认知度;1.2 完善床位管理流程,提高床位利用率;1.3 汇总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制定改进计划。
2. 第二季度2.1 组织专家讲座和学术交流,提高医疗团队的专业技能;2.2 规范康复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提高康复效果;2.3 开展员工培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第一章绪论一、管理的涵义人类的共同劳动资源(人、财、物、信息、时间)共同目标定义:为实现预定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孔茨)或合理组织和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以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实质是一种手段、工具,不是目的。
•管理的作用在于它的有效性,追求效率与效果的统一。
效率是以较少的代价完成活动,涉及活动的方式。
即正确地做事效果指目标达成度,涉及活动的结果。
即做正确的事好的管理在于把对的事情做得更好。
低水平的管理表现在:1)无效率(某些政府部门的办事程序)2)无效果(某些企业的库存积压产品)3)牺牲效率的效果[例] 90年代中期,国家进行了金融体制改革,国有银行开始向商业银行转变,在这种形势下,各行纷纷打算拓展自己的业务。
某银行也制定了一个长远规划:通过不断增设营业部,在五年之内,把每年的储蓄额提高到20亿元。
规划中的另一个目标是,一旦每年的储蓄额达到20亿,那么年利润要达到2亿元。
经过几年的努力,该行在各地开设了20个营业部,而且在规定的时间内也达到了储蓄额为20亿元的目标,只有一件事出了差错:它不是赚了2亿元,而是亏了近5000万元,使自身陷入困境,连掉头的机会也微乎其微。
------答:有效果,无效率二、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
(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有管理活动)管理产生的二个条件:二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共同的目标管理是社会化劳动的产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
2、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组织之中。
什么是组织?3、操作者:管理者:有下属向其汇报工作。
上层包括中层共同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人们努力工作以基层实现既定目标。
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5、管理的职能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孔茨: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6、管理工作的普遍性管理工作具有普遍性,无论他在何处,所履行的职责有内在共同性。
•组织的类型(如企业、政府部门、学校)•组织的规模(如小公司与大公司)•组织中的层次•跨区域的可转移性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基层管理者15% 24% 51% 10%中层管理者18% 33% 36% 13%高层管理者28% 36% 22% 14%7、管理与经营管理经营条件:社会化劳动的产物商品经济的产物背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末期目的:提高效率提高效益角度:内向性(资源的组织利用)外向性(环境)适用:一切组织企业三、管理的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