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检验外送标本流程、制度doc资料

医院检验外送标本流程、制度doc资料

医院检验外送标本流程、制度doc资料
医院检验外送标本流程、制度doc资料

XX医院

外送标本流程

检验科、各临床科室:

为加强我院标本送检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确保病理诊断质量和医疗安全,请各手术科室、检验科严格依照标准和要求管理病理标本送检相关事宜,具体要求如下:

1、科室“标本送检申请单”填写内容要求: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联系电话、送检科室、送检日期、临床诊断、取材部位、标本件数、送检医师签字,每栏必填,不可有空缺;严格核查标本和申请单内容是否一致后,方可送检。

2、检验科标本登记工作要求:检验科负责标本的管理工作,包括:严格检查科室标本送检单填写是否完整,核查标本与送检单是否一致;每个标本送检都要登记在医务科发放的《医院病理标本签收登记表》上,严格依照表格内容逐项登记,不可漏登;取标本时要及时签字;病理报告返院后,检验科要登记病理诊断结果及病理号;住院患者的病理报告及时通知住院临床科室,门诊部的病理报告要及时通知患者来取报告并告知病理诊断结果,患者领取报告时要签字。

3、病理报告归档要求:住院部的病理报告原件要归档在病历中,并把复印件提供给患者,对病理诊断结果要有处理意见和治疗方案;门诊部的病理报告要及时通知患者来取报告单,检验科要对每份病理报告做好登记,同时所有病理报告要有复印件分科、分年份归档,便利日后查找。

外送检验工作流程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手册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手册 芜湖县中医院检验科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指南及注意事项临床检验标本采集与处理问题已普遍引起了人们得重视、芜湖县中医院检验科每年参加省临床检验中心得室间质评活动,并取得较好成绩。为做到临床检验质量保证,必须做到对实验检查得全过程进行全面得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这里包括:实验前(分析前)、实验中(分析中)与实验后(分析后)三个阶段得质量控制,其中实验前质量控制尤其重要、分析前质量管理就是一个最薄弱得环节,试验误差中60~70%来自实验前,而且实验前误差就是仪器、试剂、质控品与标准品等再好也无法解决得。实验前质量控制主要包括:⑴病人准备⑵标本采集⑶标本保存与运送⑷标本处理等。 一、病人准备 1.患者得状态: 一般需在安静状态下采集标本,如患者处于激动、兴奋、恐惧状态时,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高。运动后,由于能量消耗、体液丢失、剧烈呼吸,可造成许多检验结果得变化,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一时升高,还可引起血中钾、钠、钙、白蛋白、血糖等成分得变化。 2. 患者得饮食: 2.1多数试验要求空腹采血(空腹12小时左右),最好就是早晨空腹采血。研究表明,餐后血液中GLU、TG、ALT、ALP、BUN、Na等均可升高。进食高蛋白或高核酸食物,可引起血中尿素(Urea)及尿酸(UA)得增高;进食高脂肪食物,可引起TG得大幅度增高。餐后采集得血液样本,其血清常出现乳糜状,影响到许多检验测定得正确性、一些饮料如咖啡,也可使淀粉酶(AMY)、促甲状腺素(TSH)等升高。 2、2 禁食过久也会影响检测结果、通常血糖浓度呈下降趋势;胆红素清除速率降低,引起血清胆红素浓度上升。绝食状态下脂肪酸与酮酸成为肌肉能量来源,因此血清中酮体、脂肪酸与甘油得浓度会显著增加、禁食48小时后,血清甘油三酯增加20%,此后又会下降。绝食使血清尿酸盐浓度显著上升。身体饥饿时醛固酮分泌增加,尿排钾增加引起血清钾降低。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注意事项: 1、 根据医嘱采集标本,根据检验目的与要求确定采集时间、方法和试 管,并通知患者准备。 2、 落实双人核对检验项目、检验时间、试管、电子条形码上的科室、 床号、姓名、年齡、住院号。标本容器准备:应根据真空采血对照表准备 核对试管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试管准备 査对 1、 核对医嘱/执行本,检验单、患者。 2、 根据检查项目准备核对试管、检查试管质量并贴好试管上的标 签,不能遮挡试管中的刻度。 1、 操作者着装整洁、洗手、載口罩,掌握正确采集血液标本的方法。 2、 操作用物准备齐全,环境符合操作要求。 1、 查对床号、姓名。 2、 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正在进行的治疗。 3、 肢体活动情况和静脉充盈情况。 4、 穿刺部位皮肤情况:有无水肿、结节、疤痕、伤口等。 5、 患者的心理状态,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需求等。 1、采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2、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需空腹采血应提前通知患 者,避免因进食而影响检验 采血 査对 ^=> 1、 核对床号、姓名、检验单检验项目、采血量、试管。 2、 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点,上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嘱患者握 拳。 3、載手套T 穿刺T 固定头皮针T 接采血真空试管T 根据目的采集 所需血量T 反折针头,拔 /换采血管T 松止血带、松拳T 迅速拔 出头皮针T 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 1?2mi n. T 脱手套。 整理送注意事项: 1、 再次认真查对,询问并观察患者反应,交代注意事项。 2、 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医疗废物按有关规定处置。 3、 标本及时送检。

3、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禁在正在输液或输血的肢体或针头、输液或输血穿刺点上方、皮管内采血标本,应在对侧肢体采血。标本不能溶血,因溶血会掩盖配血不合异常反应。 4、因右旋糖酐对配血有干扰,故应在病院输注前进行采血。 5、配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超过3天的标本不能代表当前病人的免疫学状态。特殊情况下(如妊娠、病人血管条件差、采血困难者) 也可例外,适当延长到5天。 6、如同时采多个项目的标本,采血顺序:血培养-不含添加剂的试管T凝血标本管T其他标本管,需抗凝的试管拔出后按要求轻轻摇匀。 7、采血后知道患者按压穿刺点5-10分钟,勿揉,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适 当延长按压时间。 8不合格标本拒收的条件:血量过少、溶血、非EDTA抗凝的血标本, 标签模糊、字迹不清、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信息不符或对患者身份有怀疑等有输血安全隐患的情形。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检验科标本接收管理制度

检验科标本接收管理制度 (一)要十分重视检验标本,正确采集、验收、保存、检测,避免错采、错收、污染、丢失,否则,应追究当事人责任。 (二)检验标本的采集必须严格按照检验项目的要求,包括容器、采取时间、标本类型、抗凝剂选择、采集量、送检及保存方式等。急诊标本应注明“急”。 (三)门诊病人的血液标本由中心抽血室工作人员抽取,急诊病人的血液标本由急诊值班人员抽取,住院病人的血液标本由病区护士抽取。 (四)抽血全部使用负压真空管,一人一带一垫一针,无菌操作。(五)脑脊液、关节液、体腔液、脓液、前列腺液、阴道分泌物等标本由临床医师留取。 (六)尿液、粪便、痰液等标本由医生、护士或检验人员指导、并交待注意事项后,病人自行留取。 (七)检验标本的采集必须严格按照检验项目的要求,包括容器、采取时间、标本类型、抗凝剂选择、采集量、送检及保存方式等。急诊标本应注明"急"。 (八)接收标本严格实行核对制度,包括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病床号、标本类型、容器、标识、检验目的等,所送标本必须与检验项目相符。不合要求者退回重送。在核对检验标本的同时,应查对临床医生填写的检验申请单是否正确,完整,规范,如有不符要求者,应予退回,要求在纠正以后,再予接收。

(九)所有拒收或退回标本均应在登记本上登记,登记内容包括:病人姓名、病区、床号、送检医师、送检项目、拒收(退回)原因、拒收时间、经手人等。 (十)住院病人标本的运送工作一律由病区护工负责,原则上不接受住院病人或家属自行送检的标本。 (十一)向外单位送检或接收外单位送检的标本应专人负责并有专门记录。 (十二)急诊检验标本要及时采集、核对、检验、报告。检测后的各种标本,应保存一定时间。尤其是脑脊液、心包积液、胸腹水液、胃液等标本,检验后应保存一周,以备查对。 (十三)候检标本保存的前提是不影响检测结果,所有因放置时间过长可影响检测结果的项目(如血糖、血钾)不允许作为候检标本保存。(十四)候检标本的保存条件视检测项目的不同而定。 (十五)候检标本的保存由各实验室项目检测者负责。 (十六)除尿液和粪便标本外,其他标本检查完毕后,一律置冰箱保存3天才能弃去。 (十七)各室标本应按测定日期分别保存,以便查找。 (十八)保存的标本在临床医师或患者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对其检测结果重新复查。 (十九)保存到期的标本集中放置丢弃在黑色胶袋中,由工人密封完毕后,送到医院医疗垃圾集中点统一处理。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手册

检验标本的采集运输指南 一、医生申请 ?遵循有效性、时效性、经济性的原则正确填写相应的检验申请单?申请单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别、床号、临床诊断、标本种类、申请医师姓名、日期、检验项目 ?临床医生正确填写申请单,字迹清晰 二、患者采集前准备 ?患者状态:一般要求处于安静、休息状态,晨起是大部分标本采集的最佳时间。 ?饮食:多数试验要求采血前禁食8-12h ,饮食中的不同成分可直接影响检验结果。餐后血液中ALT、GLU、BUN、Na+等均可升高 ?药物:化学影响和物理影响 三、标本采集 1血液标本的采集注意事项 ?尽量采集早晨7-9时的空腹血。 ?采血管上正确标明患者的姓名、住院号、科别等信息,切勿混淆。?采静脉血避免止血带结扎过久,结扎时间过久可导致某些指标产生变化,如血浆总蛋白、胆固醇、胆红素等

?避免溶血,溶血影响多项检测项目的结果,会使血清中钾、ALT、AST、LDH等升高,钠、氯、钙等降低。 ?要特别注意不能在输液的同侧采血,更应杜绝在输液管内采血。?输注脂肪乳,6小时内影响检验结果。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2、常规尿液标本的采集 ?晨尿:即清晨第一次尿,适合住院病人,较浓缩、条件恒定,能真实地反映肾脏病情况。 ?随机尿:适于门诊、急诊病人,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形成分的浓度较低。 ?24h尿:适于代谢产物24h定量测定,如尿蛋白、钠、钾、等。应准确的收集24h尿液送检,根据检验目的加入适当防腐剂。 尿液标本的采集、送检注意事项 ?在容器上标明患者姓名、住院号等信息 ?收集尿标本的容器必须清洁、干燥,防止混入异物 ?尿常规与一般定性检查留取量至少要在尿标本收集管的中间刻度线以上。 ?尿常规标本应尽量在1小时内送检;尿液红细胞形态标本尽量在2小时内送检;其它项目标本应在留取后尽快送检,不能超过4小时。 3、粪便标本的采集 ?在容器上标明患者姓名、住院号等信息

最新检验科急诊标本送检、交接和签收制度

检验科急诊标本送检、交接和签收制度 为了加强急诊检验标本的管理,优化标本送检流程,加快急诊检查结果的报告时间,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检验科急诊标本的送检流程,以此严格规范对急诊标本的查对和双签,进一步完善交接制度,提高急诊检验质量。 一急诊检查的申请和标本的采集:临床医生应正确掌握急诊检验指征,避免急诊检验资源浪费,根据病人的急症病情开具急诊检查医嘱,并及时通知当班护士核对并采集标本,护士要在20分钟内采集完标本并打印标本签收单,同时在标本签收单上注明采血时间和采集人信息。 二.急诊标本的运送:护士采集完急诊标本后要对标本进行核对和分类,立刻通知工勤人员运送标本,与工勤人员交接标本必须在标本签收单上注明交接时间并由双方签字确认,然后将急诊标本和标本签收单一同交由工勤人员送往急诊检验科,标本采集后要保证在20分钟内送到急诊检验窗口,工勤人员要等待检验科人员核对签收后再返回。 三、急诊检验科对急诊标本的核对和签收:急诊检验科在岗人员收到急诊标本后必须和工勤人员当面核对标本数量和信息,核对无误后在标本签收单上注明签收时间并签名,对不符合要求的标本要填写不合格标本处置单,交由工勤人员及时退回病房重新采集送检,必要时电话告之相关科室医生或护士。

四、检验科人员对急诊标本的处置:检验人员接到急诊标本后,应迅速进行检验,准确、及时地报告检验结果,对于异常的标本要及时电话和临床医生进行沟通,出现危急值结果必须立即电话通知临床医生并做好登记,登记时间要精确到分钟。 五、急诊检验科收到急诊标本后报告发送时间: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检查必须在收到标本后20分钟内报告结果;生化、凝血检查必须在收到标本后一小时内报告结果;D-二聚体检查须优先处理,要在收到标本后30分钟内报告结果,对于需要稀释复检的标本,如果不能及时报告结果要打电话通知临床医生进行说明。 六、急诊检验的范围: 1.急诊病人 2.门诊中的急、危、重病人 3.急诊室观察病人病情突然变化者 4.住院病人中病情突变者 七、急诊检验项目: 1.血液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凝血检查项目

检验科质量管理手册-科室规章制

XXXXXXXXXXXXX 中医医院检验科 《质量管理手册》二○一八年一月

目录 科室规章制度 (3) 一、检验科工作制度 (3) 二、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 (3) 三、检验科查对制度 (3) 四、检验标本管理制度 (4) 五、检验报告单管理制度 (4) 六、检验科试剂管理制度 (4) 七、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 (5) 八、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5) 九、仪器管理制度 (6) 十、检验科档案管理制度 (6) 十一、检验科登记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二、检验科卫生制度 (6) 十三、检验科信息反馈制度 (7) 十四、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7) 十五、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7) 十六、检验室科废物处置管理规定 (8) 十七、检验科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8) 十八、检验师职责 (9) 十九、检验士职责 (10) 质量安全管理重点与指标 (11) 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12) 检验科质量安全管理文件 (12) 检验工作制度 (12) 临床检验科质量管理规范 (16) 病理科临床科室联席会制度 (17) 检验科室间质评不合格的项目、分析处理、和改进措施 (17) 室内质量控制文件规范 (18) 检验科室内质控失控处理程序 (27) 检验项目的有关程序 (28) 检验科标本验收规定及对不合格标本处理程序 (32) 检验科质量管理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33) 特殊项目审批许可 (34) 开展医疗新技术、新技术准入制度 (34)

科室规章制度 一、检验科工作制度 1、认真执行检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检验质量和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发出报告,急诊检验应在检验单上注明“急”字,随采随验,及时发出报告,对不能及时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藏。标本不符合要求者,应重新采集。 3、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做好登记,签名发出。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应主动与临床医生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项目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4、检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器材、容器,经清洗、干燥、灭菌后放原处,污物及检查后标本妥善处理,防止污染。 5、采血必须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6、检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认真执行检验仪器的规范操作规程,定期保养、检测仪器,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试剂和设备。 7、建立并完善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8、配合临床医疗工作,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和技术革新。 9、应制定检验后标本保留时间和条件,并按规定执行。废弃物处理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0、加强检验室安全管理和防护,做好生物及化学危险品、防火等安全防护工作,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二、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 1、检验科人员必须熟悉本专业质量控制理论和具体方法。 2、制订各项检验的操作手册,生化、临检等检验,一切操作要做到规范化、程序化。 3、对各种仪器,必须定期进行功能及质量检测并标定后使用。使用合格的检验试剂,定期检查有无过期试剂。 4、应积极开展室内质控,制订相应的措施,做到日有记录、月有小结、年有总结。有原始记录及质控图。对检测中出现的失控项目要停止报告,查出原因,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有记录,然后报告。 三、检验科查对制度 1、建立健全查对制度,杜绝医疗事故,减少差错发生。 2、每次检验,检验师应对结果进行复核,并签上姓名。遇疑难问题,应及时报告科主任。

标本管理制度

标本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以病人为中心, 以质量为核心, 根据我院分实验及个别工作人员未能重视对各种检验样本管理的责任, 有时出现漏检或不及时地转送样本,由之影响检验质量, 延误报告,因而造成不能在承诺限时内报告引起病人医疗纠纷和投诉, 同时也造成了各实验室之间的矛盾, 现经科室研究就各种样本管理, 加强各实验室有机衔接及有关人员的责任作以下规定: 1、签收 严格对各样本的查对和双签制度,对病房各样本及时进行验收, 查对, 不符合要求的样本一律退回,并有书面记录.每天早上统一工人集中送检的血样, 由负责验收查对, 其他时间送检的样本由各实验室负责验收, 包括由本科采集的各种样本. 2、验证 进各实验室的样本在进行编号,(或贴条码)离心前, 工作人员应再次认真查对姓名,联号,住院号,病区床号,项目等对不符合要求者应作记录,并及时通知采样科室, 正确及时地补采样,以免延误病人的检测结果报告,对书写不清楚的申请单, 当事者要及时与病房联系(可电话), 明确受检者姓名, 住院号,性别, 年龄,病区, 床号和检验项目

3、转送 在查对过程中一旦发现有其他实验室(本院或兄弟医院, 包括病理科)或本科各实验室的样本,要提高责任性,及时地转送(可电话通知)有关实验室(尤其是争论急诊项目)切勿延搁样本,延误检测,影响检验结果和报告时间, 对人为造成的样本遗失, 漏检和由之延误检测违反承诺限时报告引起病人纠纷和投诉, 将追究当事者和当时实验室责任. 4、外单位送检 外单位送检的样本,一律登记后, 再转交各实验室检测。 5、标本放置 各实验室在工作中发现有需转送到其他实验室的样本, 须统一放置在固定部位并有明显标志的样本盒中, 以便其他实验室的同志来拿取各实验室对如何转送和取样本应有明确的规定, 包括定时定点, 由检测实验室同志询查收集, 6、多张检验单标本 凡有两张以上的检验申请单(包括其他实验室或外送兄弟医院实验室作检测以及本科不同实验室检测的项目)原则上要分装各管, 随检验申请单一起分别放置各样本盒, 对采样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手册精编WORD版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手册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手册 芜湖县中医院检验科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指南及注意事项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和处理问题已普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芜湖县中医院检验科每年参加省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评活动,并取得较好成绩。为做到临床检验质量保证,必须做到对实验检查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这里包括:实验前(分析前)、实验中(分析中)和实验后(分析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其中实验前质量控制尤其重要。分析前质量管理是一个最薄弱的环节,试验误差中60~70%来自实验前,而且实验前误差是仪器、试剂、质控品和标准品等再好也无法解决的。实验前质量控制主要包括:⑴病人准备⑵标本采集⑶标本保存和运送⑷标本处理等。 一、病人准备 1.患者的状态: 一般需在安静状态下采集标本,如患者处于激动、兴奋、恐惧状态时,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高。运动后,由于能量消耗、体液丢失、剧烈呼吸,可造成许多检验结果的变化,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一时升高,还可引起血中钾、钠、钙、白蛋白、血糖等成分的变化。 2. 患者的饮食: 2.1 多数试验要求空腹采血(空腹12小时左右),最好是早晨空腹采血。研究表明,餐后血液中GLU、TG、ALT、ALP、BUN、Na等均可升高。进食高蛋白或高核酸食物,可引起血中尿素(Urea)及尿酸(UA)的增高;进食高脂肪食物,可引起TG的大幅度增高。餐后

采集的血液样本,其血清常出现乳糜状,影响到许多检验测定的正确性。一些饮料如咖啡,也可使淀粉酶(AMY)、促甲状腺素(TSH)等升高。 2.2 禁食过久也会影响检测结果。通常血糖浓度呈下降趋势;胆红素清除速率降低,引起血清胆红素浓度上升。绝食状态下脂肪酸和酮酸成为肌肉能量来源,因此血清中酮体、脂肪酸和甘油的浓度会显着增加。禁食48小时后,血清甘油三酯增加20%,此后又会下降。绝食使血清尿酸盐浓度显着上升。身体饥饿时醛固酮分泌增加,尿排钾增加引起血清钾降低。 2.3 素食者:长期素食者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浓度都会偏低,总脂质和磷脂浓度也会减少,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浓度可能只有杂食个体的三分之二。 2.4 咖啡因:咖啡、可乐、茶、以及多种药物都含有咖啡因,它是一种温和的刺激物和微弱的利尿剂。能刺激肾上腺髓质,促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轻微上升、甘油三脂上升;但是血清胆固醇浓度会下降。 2.5 乙醇:长期饮酒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平均血细胞体积增加、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会上升,甚至可以将这三项作为嗜酒者的筛选检查。中度酒精量会伤害骨骼肌细微结构,因此会使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上升。有报道喝酒会使ALT和AST测定值上升,不过少量饮酒的影响效应很低。 2.6 吸烟:吸烟者会引起白细胞数增加、嗜酸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多、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增加、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抽烟者血浆β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等浓度高于未抽烟者,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未抽烟者。 3.药物的影响:

检验科设备管理制度

检验科设备管理制度 1. 目的 对设备实施有效控制和管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2. 范围 适用于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维护、修理、报废等。 3. 定义 设备管理是以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设备综合效率,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科学型管理。 4. 职责 4.1技术负责人提出设备的配置需求; 4.2各专业组负责本专业设备的购置申请的提出、使用、日常维护、定期维 护。 4.3医院设备科负责设备的采购,组织设备的验收。 4.4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标识、建档,组织设备的检定、校准等。 4.5科主任负责设备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 5. 工作程序 5.1 设备的采购和验收 5.1.1设备的申购由科室提出,并到设备填写《医疗设备仪器购置申请表》, 在申请表上简述购置该设备在诊断、治疗上的意义, 及经济效益等,并 标明需要国产还是进口设备。 5.1.2严格执行《医疗设备验收制度》。 5.2设备档案管理

5.2.1设备由设备管理员负责建立设备档案,内容包括: a)设备标识; b)制造商的名称、类型识别和序列号或其它唯一性的识别; c)制造商的联系 人、电话; d)设备到货日期和投入运行日期; e)当前的位置; f)接受时的状态(例如新品,使用过,修复过); g)制造商的说明书或其存放处; h)证实设备可以使用的设备性能记录; i)已执行及计划进行的维护; j)设备的损坏、故障、改动或修理; k)预计更换日期; h)各项中提到的性能记录应包括所有校准和/验证报告/证明的复印件。内容应 包括日期、时间、结果、调整、可接受性标准以及下次校准和/或验证的日期,适 当时,还应有在两次修/校准之间需进行的维护检查的次数等,可根据制造商的说 明来确立可接受准则、程序和进维护验证和/或校准的频次(适当时),以满足本要 求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5.2.2设备管理员负责编制设备总表,在设备有变化时应予以更新。 5.2.3设备的唯一性标识: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编号、责任人。 5.2.4对计量设备进行标志管理,用不同颜色的标志贴于设备的明显位置。 a) 合格证(绿色):用于检定、校准合格的设备,自校准合格的设备。 b) 准用证(黄色):用于部分功能或量程能满足检验工作需要,而其他功能或量 程有不合格的多功能或多量程的设备或降级使用的设备。 c) 停用证(红色):用于检定或自校准不合格、损坏待修或报废的设备、停用的 设备。 5.3设备的使用

实验室设置及管理制度

实验室设置及管理制度

实验室设置及管理制度1.目的:建立实验室的合理设置和科学管理, 防止实验污染,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分子诊断室的设置、 工作流程和日常管理等。 3. 责任人:科主任及PCR工作人员 4. 总则: 4.1 分子诊断室为检验科下设的专业实验室, 从事临床标本的基因扩增检测及相关科研工 作。 4.2 本实验室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作为临床基因诊断的主要手段,实验室分为试 剂准备区、样品制备区、扩增及产物分析 区三区。各工作区的实验物品(含加样器、 试管架、吸头、记录纸、笔等),不得混用, 须贴上不同颜色标志予以区别,试剂准备 区为白色标志,样品制备区为蓝色标志, 扩增及产物分析区为粉色标志。 4.3 禁止非本室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参观实 验室等特殊情况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

方可进入。 4.4 严格遵守从“试剂准备区→标本处理区→扩增分析区”的单一流向制度,不得逆向进入前一工作区。 4.5 进入实验室,必须更换本室有颜色标志的工 作服,每周换洗工作服。 4.6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 各项规章制度并按照PCR实验室操作程序 进行,操作。 4.7实验开始前必须先做好室内及工作台的清 洁消毒,离心管、吸头等一次性用品均需高 压灭菌处理。 4.8 每年校准PCR仪、加样器、温度计、恒温设备、离心机和生物安全柜等仪器、设备。 4.9 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睛、化妆及储存食物。 4.10产物分析区排风扇应昼夜工作。 4.11每日工作结束后,认真执行《清洁、废弃物处理的标准操作程序》, 彻底清洁、洗消剂消毒地面和实验台面;将废弃物品放置在指定位置。 4.12离开实验室时,应打开紫外灯,关好水、 电、门、窗。 5. 试剂准备室管理制度

检验科样本采集手册

检验标本采集手册 检验结果是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所需要的重要信息,临床医师可以根据这些检验结果及病人的临床情况来区分疾病的不同阶段,观察疾病的变化,判断预后或观察疗效。所以分析前阶段样本的质量保证是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能否真实客观地反应患者当前病情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病人准备 1.病人状态 一般需在安静状态下采集标本,如患者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时,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高。由于劳累或受冷等刺激、也可见白细胞的增高。运动能影响许多项目的测定结果。运动的影响可分暂时和持续性两类。暂时性影响如使血浆脂肪酸含量减少;丙氨酸、乳酸含量增高。持续性影响,如激烈运动后使CK、LDH、ALT、AST和GLU等的测定值升高,有些恢复较慢,如ALT在停止运动1h后测定,其值仍可偏高30%~50%。 2.饮食 多数试验要求在采血前禁食12h,因为饮食中的不同成分可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1) 餐后血液中TG、ALT、GLU、BUN、Na等均可升高,进食高蛋白或高核酸食物,可以引起血中的尿素氮(BUN)和尿酸(UA)的增高。进食高脂肪食物后采集的血液样本,其血清会出现浑浊,可影响许多检验测定的正确性。甚至喝代咖啡的饮料,可引起淀粉酶(AMY)、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等升高。但空腹时间过长,会使GLU,蛋白质降

低,而胆红素升高。 (2) 高脂餐后2~4h采血,多数人ALP含量增高,主要来自肠源性同工酶,且与血型有密切关系,O型或B型兼为Le+分泌型者增高更为明显。 (3) 高蛋白质餐使血浆尿素、血氨增加,但不影响肌酐含量。 (4) 高比例不饱脂肪酸食物,可减低胆固醇含量;香蕉、菠萝、番茄可使尿液5-羟色胺增加数倍。 (5) 含咖啡因饮料,可使血浆游离脂肪酸增加,并使肾上腺和脑组织释放儿茶酚胺。 (6) 饮酒后使血浆乳酸、尿酸盐、乙醛、乙酸等增加,长期饮酒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平均血细胞体积增加、谷氨酰转肽酶亦较不饮酒的病人为高,甚至可以将这三项作为嗜酒者的筛选检查。 吸烟:儿茶酚胺、血清可的松亦较不吸烟者为高,血液学方面亦有变化,白细胞数增加、嗜酸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偏高、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 3.药物 药物对检验的影响非常复杂,在采样检查之前,以暂停各种药物为宜,如某种药物不可停用,则应了解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庆大毒素、氨苄青毒素可使谷丙转氨酶活性增高、咖啡因可使胆红素增加、维生素C 可使血糖、胆固醇、甘油三脂、尿酸严重降低。 4.体位 体位影响血液循环,由于血液和组织间液因体位不同而平衡改变,则细胞成分和大分子物质的改变较为明显,例如由卧位改为站位,血浆ALB、

检验科制度及岗位职责

检验科工作制度、人员岗位职责目录1检验科工作制度 2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 3、检验科查对制度 4、检验标本管理制度 5、检验报告单管理制度 6、检验科试剂管理制度 7、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 8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9、检验科仪器管理制度 10、检验科档案管理制度 11检验科登记制度 12、检验科卫生制度 13、检验科信息反馈制度 14、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15、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6、检验室科废物处置管理规定 17、检验科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18、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19、检验科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20、检验科主任工作职责 21检验主任技师工作职责 22、检验副主任技师工作职责 23、检验主管技师工作职责 24、检验师职责 25、检验士职责

检验科工作制度 1认真执行检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检验质量和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发出报告,急诊检验应在检验单上注明“急”字,随采随验,及时发出报告,对不能及时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藏。标本不符合要求者,应重新采集。 3、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做好登记,签名发出。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应主动与临床医生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项目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4、检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器材、容器,经清洗、干燥、灭菌后放原处,污物及检查后标本妥善处理,防止污染。 5、采血必须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6、检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认真执行检验仪器的规范操作规程,定期保养、检测仪器,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试剂和设备。 7、建立并完善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8配合临床医疗工作,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和技术革新。 9、应制定检验后标本保留时间和条件,并按规定执行。废弃物处理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0、加强检验室安全管理和防护,做好生物及化学危险品、防火等安全防护工作,

标本管理制度

标本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 根据我院分实验及个别工作人员未能重视对各种检验样本管理的责任, 有时出现漏检或不及时地转送样本,由之影响检验质量,延误报告,因而造成不能在承诺限时内报告引起病人医疗纠纷和投诉,同时也造成了各实验室之间的矛盾,现经科室研究就各种样本管理, 加强各实验室有机衔接及有关人员的责任作以下规定: 1、签收 严格对各样本的查对和双签制度,对病房各样本及时进行验收,查对, 不符合要求的样本一律退回,并有书面记录.每天早上统一工人集中送检的血样, 由负责验收查对,其他时间送检的样本由各实验室负责验收, 包括由本科采集的各种样本. 2、验证 进各实验室的样本在进行编号,(或贴条码)离心前,工作人员应再次认真查对姓名,联号,住院号,病区床号,项目等对不符合要求者应作记录,并及时通知采样科室,正确及时地补采样,以免延误病人的检测结果报告,对书写不清楚的申请单, 当事者要及时与病房联系(可电话),明确受检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病区, 床号和检验项目等.

3、转送 在查对过程中一旦发现有其他实验室(本院或兄弟医院 ,包括病理科)或本科各实验室的样本,要提高责任性,及时地转送(可电话通知)有关实验室( 尤其是争论急诊项目)切勿延搁样本,延误检测,影响检验结果和报告时间,对人为造成的样本遗失, 漏检和由之延误检测违反承诺限时报告引起病人纠纷和投诉, 将追究当事者和当时实验室责任. 4、外单位送检 外单位送检的样本,一律登记后,再转交各实验室检测。 5、标本放置 各实验室在工作中发现有需转送到其他实验室的样本, 须统一放置在固定部位并有明显标志的样本盒中, 以便其他实验室的同志来拿取各实验室对如何转送和取样本应有明确的规定,包括定时定点,由检测实验室同志询查收集, 6、多张检验单标本 凡有两张以上的检验申请单( 包括其他实验室或外送兄弟医院实验室作检测以及本科不同实验室检测的项目)原则上要分装各管, 随检验申请单一起分别放置各样本盒 ,对采样困难者要主动跟踪样本,并作详细记录以免漏检,分清责任.

检验科[全套]SOP文件

检验科全套SOP文件 124.236.7.* 质量手册目录 01质量手册说明 02质量手册版本控制 03科室简介 04授权书 05批准令 06公正性申明 07修改记录 08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 09组织和管理 10投诉地解决 11不符合项地识别和控制 12纠正措施 13预防措施 14内部审核 15管理评审 16人员 17设施和环境 18检验前程序 19检验程序 程序文件目录 001 程序文件目录 002 批准令 003修改爷 01 文件控制程序 02计算机管理程序 03 合同评审程序 04 医疗咨询控制程序

05 客户投诉控制程序 06 不合格项控制程序 07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08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09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10 人员任用资质评定程序 11 仪器管理程序 12 仪器校准程序 13 样本管理程序 14 生物参考范围建立程序 15 实验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16、检测结果溯源程序 17、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18、室间质量评价程序 19、生物安全管理程序 20、需求地确定及实验室能力评审控制程序 21 新检测项目建立程序 22、满意度监测程序 23、标识控制程序 24、仪器标识控制程序 25、质量保证程序 26、检测申请单格式确定程序 27、检测结果报告控制程序 28、检测结果修改与变更程序 29、试剂管理程序 30、结果报告程序 作业指导书 临床检验作业指导书 01静脉血常规样品采集手册 02末梢血常规样品采集手册 03静脉血血沉样品采集手册 04血型鉴定血液标本的采集 05尿液常规标本采集手册 06一般尿液标本的采集手册 07特殊尿液标本的采集手册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31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注意点: 1、根据医嘱采集标本,根据检验目的与要求确定采集时间、方法和试管,并通知患者准备。 2、落实双人核对检验项目、检验时间、试管、电子条形码上的科室、床号、姓名、年齡、 住院号。标本容器准备:应根据真空采血对照表准备核对试管。 3、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禁在正在输液或输血的肢体或针头、输液或输血穿刺点上方、 皮管内采血标本,应在对侧肢体采血。 4、如同时采多个项目的标本,采血顺序:血培养→不含添加剂的试管→凝血标本管→其他 标本管,需抗凝的试管拔出后按要求轻轻摇匀。 5、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拔管后按压时间延长至10 min.。 1、 采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2、 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需空腹采血应提前通知患者,避免因进食而影响检验 1、 核对床号、姓名、检验单检验项目、采血量、试管。 2、 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点,上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嘱患者握拳。 3、 載手套→穿刺→固定头皮针→接采血真空试管→根据目的采集所需血量→反折针头,拔/换采血管→松止血带、松拳→迅速拔出头皮针→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1~2min.→脱手套。 操作前准备 试管准备 1、 核对医嘱/执行本,检验单、患者。 2、 根据检查项目准备核对试管、检查试管质量并贴好试管上的标签,不能遮挡试管中的刻度。 1、 操作者着装整洁、洗手、載口罩,掌握正确采集血液标本的方法。 2、 操作用物准备齐全,环境符合操作要求。 1、 查对床号、姓名。 2、 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正在进行的治疗。 3、 肢体活动情况和静脉充盈情况。 4、 穿刺部位皮肤情况:有无水肿、结节、疤痕、伤口等。 5、 患者的心理状态,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需求等。 1、 再次认真查对,询问并观察患者反应,交代注意事项。 2、 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医疗废物按有关规定处置。 3、 标本及时送检。 采血 评估 告知 整理送检

实验室标本处理的流程

一.实验室接受标本 (1)时间 实验室接受标本后应予以准备离心。标本凝集时间要充分;加促凝剂的标本可于血液采集后5min~15min尽早处理;加抗凝剂的血液标本可以立即离心。 (2)温度冷却(2℃~8℃)标本应保持在这个温度直到准备离心。条件许可时推荐采用温度控制离心机。 (3)试管位置实验室接受标本后,仍应保持标本管垂直,管口(管塞)向上放置。 (4)试管封口采血管应一直有试管塞塞紧管口。试管塞移去后,由于血液中二氧化碳丢失,会造成pH(增加)、离子钙(减少)、酸性磷酸酶(减少)等变化,尤其pH的增高会影响某些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试管的封口还可以减少标本之间的交叉污染及标本的蒸发,防止标本喷溅和逸出。 (5)标本拒收规定有下列情况的标本不接受。 ①标本信息不明 ②血量不足 ③使用不正确的标本试管 血标本采集试管选择错误会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应该根据不同的试验目的选择不同种类(无添加剂或加不同添加剂)的血标本采集试管。 ④溶血静脉穿刺不顺利或标本收集后处理不当可造成人为的标本溶血;溶血性疾病等可造成病理性溶血。前者所致的体外“中度溶血”时,将导致某些试验结果不准确。 ⑤抗凝不当,标本凝固 标本接收时,血常规.血沉.凝血标本等应注意标本是否凝固。 ⑥储存温度不当例如:应冷藏运送到实验室的标本未予冷藏;应冰冻运输的血清或血浆,未予冰冻;应常温及时送检的标本未能及时送检。 ⑦标本采集时间不准确 空腹标本.皮质醇或ACTH应注意采集时间,采集时间不准确对检验结果有严重影响。 ⑧样本外漏,容器破损 由于现在一般都采用真空采血管,上述情况很少发生,但仍应注意,避免标本间的污染。二.标本接收记录 实验室工作人员接收标本时,应认真核对试管上的检验条形码(核对标本来源及其类型、检验目的等),对有关情况应做认真记录。 三.离心标本准备 直到离心后、取出血清或血浆样品前标本管应一直保持封闭。离心时间和相对离心力(RCF):离心时间为5min~10min,RCF(以g来表示)为1000~1200×g。 四.温度控制离心 离心时产热影响分析物的稳定性,一般条件下应使用温度控制离心机。 五.标本离心要及时 从标本收集时间算起,应在2h内分离血清/血浆,尽可能缩短从标本采集到分离血清/血浆的时间。 六.分离的血清或血浆贮存 为保证分析物的稳定性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有标本的确切的处理和贮存条件。实验室的室温及血清/血浆的贮存温度,是分析物稳定性的重要参数。 (一)已分离的血清/血浆,在22℃保存不超过8h;如果试验在8h内不能完成,血清/血浆应转入冰箱(2℃~8℃)保存,所有标本应都在48小时能完成。 (二)带分离胶的试管,离心后血清或血浆可以在凝胶屏障上停留一定时间;而应用非凝胶分离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一医院资料)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一、检验申请 规范填写检验申请单 项目填写齐全,用词规范、字迹清楚、避免涂改。不同标本类型最好分开申请对于被检者的特殊情况,应当在申请单上注明,供检验人员判断结果参考。 检验科要求检验人员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及时解决检验项目申请和送检标本存在的问题和疑问;对于不合格检验申请单和不合格送检标本按照“医学检验工作制度”进行登记、处理。对于漏填或错填申请科室的检验申请单,检验科一律禁止发送检验报告,必要时送交医务科处理。 二、病人准备 医护、检验人员指导病人做好准备 考虑饮食、运动、生理周期、疾病及药物等对检验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指导病人正确采集标本。 (一) 控制饮食 (1)大多数检验项目都要求在早晨空腹采血,咖啡、浓茶、高糖及可乐类饮料也应禁食。 (2)肝功、血脂、凝血等项目要求禁食12-16小时,且提前一天的晚餐应当避免饮酒、禁止高脂肪、高蛋白饮食。 (3)饮食对血脂检验影响重大,至少应当在抽血前的三天内注意保持正常饮食。

(4)在做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之前,待检者应禁食肉类3天,不饮咖啡和茶,停用利尿剂,实验前避免剧烈运动,饮足量的水。(二)避免药物影响 许多药物(如VitC、雌激素、降血脂药等)对检验结果尤其是血、尿、便的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抗生素应用将对微生物培养检验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申请检验前医生应该了解待检者近期及当前相关药物使用情况并给予适当指导,在对检验结果可能产生明显影响时,应当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或以电话或其他方式告知相关检验人员。 举例:降血脂、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受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某些降压药、降糖药、胰岛素及其它激素制剂等可影响血脂检验结果;应根据药物特性,在作血脂检验前停药数天至数周。如不能停药,应记录用药情况,恰当评估药物及检验结果的影响。(三)避免运动影响 (1)剧烈运动可以使许多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甚至持续24小时以上,因此剧烈运动之后不能立即抽血;快步行走之后至少应休息10-15分钟后再抽血。 (2)应在平静状态抽血,避免情绪激动。 (四)注意生理差异 临床医生申请检验项目及评估检验报告时,应考虑性别、年龄、昼夜节律、季节变动、生理周期(如怀孕、月经)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给与必要指导。

标本采集手册

*****医院 *******附属医院 检验科 标本采集手册 编制人:*** 审核人:***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01日实施日期:2015年06月1日

【重要提示】 检验结果,至关重要的是必须依赖于检测标本的高质量。 所以我们要将每一份标本视为无法重新获得的唯一标本,必须小心细致地采集、保存、转运、检测。 依据医学实验室(ISO15189:2007)认可文件分析前程序定义:按照时间顺序,从临床医生开出医嘱申请单开始,到分析检验程序开始前的全过程:包括检验申请、患者准备、原始样品的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进行传输。从定义的过程中不难看出,大部分工作都是患者、医生、护士、运输人员在实验室外完成的,对于分析前质量控制工作至关重要,过程中极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标本质量不符合要求,为此实验室工作人员很难控制。 获得高质量标本: 临床医生:主动明确告知患者如何进行配合。 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标准规范采集标本。 运输人员:及时安全转运、送达标本。

前言 随着检验医学快速发展、检验方法的不断改进,检测项目和检测结果的针对性、可靠性、有效性的不断提高,从而极大的丰富和满足了临床诊断与治疗评估对检验的需要。同时检验分析前的各种影响或干扰因素相对增多,对检测标本的留取与收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向医护人员提供以下标本采集规范。而患者也必需了解留取标本的基本知识,遵照医嘱,配合医护人员,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有效地服务临床工作。我们真诚的希望医护人员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共同解决。同时我们也希望以此《手册》与临床交流沟通,不断地改进检验科各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使标本的采集标准化、规范化,实现检验分析前各类影响因素的最小化,为临床医护人员、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医院 (*****附属**医院)检验科 2015年6月

检验科管理制度2017

检 验 科 管 理 制 度2017.10修订

目录 1.检验科工作制度 (3) 2.生化室工作制度 (4) 3.免疫室工作制度 (5) 4.体液室工作制度 (6) 5. 检验科新职工上岗制度 (7) 6. 新项目、新仪器、新业务培训制度 (7) 7. 检验科主任职责 (8) 8. 检验师职责 (9) 9. 质量控制制度 (10) 10. 检验科质量管理目标 (11) 11. 失控及失控处理制度 (14) 12. 样本管理 (16) 13. 检验报告管理 (20) 14. 受检者信息和隐私管理制度 (21) 15.向临床征求对检验项目设置合理性意见制度 (22) 16. 检验试剂与校准品管理制度 (23) 17. 废弃物处理程序和责任人 (24) 17. 检验报告单发放制度 (25) 18. 检验报告单审核制度 (26) 19.检验报告单双签字制度 (27) 20.检验报告单复检制度 (28) 21.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 (29) 22.检验报告时限(TAT) (35) 23.检验科与临床建立有效沟通机制 (36) 24.检验科与临床科室间协调会议制度 (38) 25. 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9) 26.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监控指标与考核标准 (40) 27. 检验科标本保存及处理制度 (41) 28. 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 (42) 29.温湿度管理制度 43-44

检验科工作制度 1.根据本院医疗和体检工作需要,以病人为中心,遵纪守法,不断提高业 务理论水平和技术操作能力,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遵守医院科室的规章制度及 技术操作规程,审查检验结果,严防差错事故。 2.检验科负责全院各科室就诊病人的临床检验、免疫、生化等方面各项的检查。 3.化验单由临床医师逐项填写,要求项目齐全、字迹清楚、目的明确,急诊化验应在化验单上注明"急"字,以便及时将检验报告返回临床。 4.收取临床标本时应严格按照各专业组的标本采集要求收取,坚决拒收不符合要求的标本,以免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不能立即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管。急诊检验标本应立即检测并尽快发出报告,不得以任何借口延误检验。 5.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的操作规程”操作仪器完成检验项目。 6.对仪器应定期校准、保养并按仪器要求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温度、湿度)且要定期对环境进行检查、记录、适当的调整(开空调或用加湿器)。仪器出现问题时应立即向科主任汇报并填写报修单,及时请工程师维修。严格执行科室的“试剂采购制度”,作好试剂的验收检查,按试剂要求进行储存并定期检查试剂有效期。禁止使用过期试剂。 7.认真执行各室的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坚持作好每个工作日的室内质控并认真记录结果,失控时应按各专业组的“失控处理步骤”查找原因,认真处理。各专业组应认真作好室间质评,确保检验质量。 8.检测病人标本遇有异常结果应与病人的既往结果前后核对,必要时重复检测并与临床联系。检测结果应登记保存或打印存根以便查找。打印和填写化验报告时,执行本科室的“报告单审核发放制度”。 9.严格执行各专业组的“实验室安全措施”,对检测后的标本,应遵循“标本留验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10.各专业组对贵重仪器、试剂等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属于国家强检的仪器、量具应定期强检。注意实验室水、电及门、窗、安全生产,防火防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