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国社会当前的平等状况

浅谈中国社会当前的平等状况

浅谈中国社会当前的平等状况
浅谈中国社会当前的平等状况

浅谈中国社会当前的平等状况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又是一个世界强国,国家的强盛离不开人民的安定。孟子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社会平等问题则对人民安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今中国社会的平等状况是否达到了人们的要求呢?或许,生活在中高级阶层的人认为是公平的,因为他们有很多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我们又经常听到一些关于不平等的声音,比如一些关于社会上发生动乱的报道,最终结论也往往都是源于社会的不平等,给发动者造成的种种个人问题所致。下面,本文将从不同的方面去讨论中国社会的平等状况,分析背后产生的原因,得出一些个人的思考。

第一个方面就是中国的各种二代的问题,近些年来这些负面新闻持续不断,产生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有官二代发出“我爸是李刚”的无理狂妄,有星二代吸毒嫖娼等的缺乏教养,也有富二代、房二代、拆二代们的坐享其成。通过各路二代们的种种丑闻,我们可以看出普通人和他们的生活的确相差悬殊。这也就是引起社会上一些人不满的原因,一些人开始抱怨生活对他们的不公正,同样的年纪的他们为什么却过着天差地别的生活。其实,这种二代的产生和中国自古以来的重视人际关系的传统分不开,二代们因为有一个好的家庭,有一个优秀的祖辈,导致他们一出生便赢在了起跑线,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他们的父辈们通过关系仍然可以给予他们莫大的帮助。比如,王思聪创业可以有足够的资本去尝试,他创建自己的游戏战队俱乐部等,通过足够的钱雇来高端玩家,仅凭这一点就已经战胜了很多对手,甚至通过他的家庭背景能够吸引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而对出生于一般家庭的子女,若是想创业,则要么是白手起家从小做起,要么则是失败一次便在创业之路上无路可走,至于家庭上也更是无力帮助。让这两种人去相比,最后谁成功的可能性更大,答案显而易见。正是由于我们的社会非常重视人际关系的传统,使这种不平等现象在中国始终存在。

而在国外,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相反的情况。由于国外的一些人更加追求个人独立精神,所以他们并不希望自己因为是谁的子女而被特殊对待。在很多人心目中,外国总统子女们的职业一定十分显赫、风光,要么在国家的重要权力部门担任要职,要么在收入丰厚的“国企”任法人代表。但事实恰恰相反,他们的职业大都非常平凡,有的还长期失业。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的次子尼基·布莱尔,

选择了一条和父亲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默默无闻地在英国中部一所学校开始了教书生涯,每年拿着2万多英镑的薪水,过着极其普通甚至有点贫穷的生活。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的儿子优西萨是海军突击队队员,他曾被派往前线作战。对任何家庭来说,这都不是一个容易作出的决定,在斯里兰卡,内战的残酷让许多年轻人都不愿当兵。这些外国元首的子女,并没有把元首父亲当成自己获取特权、名利和地位的筹码,他们很多时候似乎因此而更加自律、谦逊,更有担当意识和奉献精神。所以,在国外这些人同样有着与生俱来的不同于常人的家庭背景,但是他们却不会因此而坐享其成。仔细想来,和国内那些坐吃空饷的二代们比较,普通的人们完全没有必要去抱怨不平等,因为二代们虽然天生具有条件优势,但是却在个人道德上遗失殆尽,因而他们才会产生各种丑闻,他们的发展道路也许将和他们的父辈相去甚远。所以,普通人和他们相比,普通人在道德层面上已经优秀于二代们了。而那些真正追求独立精神的二代,又是不会依托家庭给他们带来的任何优势的,所以普通人和他们相比也是平等的。我们国家和社会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又提供了足够的机会,比如九年制义务教育,失业人员补助金,下岗人员培训等,这些措施让那些普通的追求独立精神的人们,也能够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所有人享有平等的机会去达到目标。

在中国社会,家庭背景带来的不平等通过社会复杂的管理机制已经得到改善,对于大多数人他们都是享有着机会平等的,这种机会平等就是一种良好的平等状态。然而在中国,还有一种不平等也是普遍存在的,这就是自然造成的中国的偏远地区人民所受到的机会的不平等,比如,住在大山里的人们可能一辈子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小村庄,没有出过大山,那里的儿童也没有条件接受教育,这种因为大自然而造成的机会不平等,人类当前是很难改变的。而且,这种人类难题也不仅仅存在于中国,世界各地都普遍存在,比如非洲因为缺乏经济条件,造成整体人民的贫困。中国对于这种自然不平等问题,也做出了西部开发、乡村支教等政策措施,然而并不能完全彻底地解决问题,只是在最大程度上缓解了这种难以解决的问题。与自然造成的不平等问题相类似,另外一种存在于全人类的不平等问题就是天赋的不平等,智商、身体、美丑等等都是生来不平等的,生物学家早在19世纪发现并证明基因选择表现的不确定性和突变性,所以人类也不可能如同工厂生产的产品般一模一样,这也是一个人类难以解决的不平等的问题。而且,

对于种族间是否有整体智商等的区别,现在也是没有科学研究可以证明的。虽说天赋平等问题人类无法解决,但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人生之路上并没有达到去拼天赋的程度,所以,对于人的禀赋平等问题,我们应该是能够欣然接受禀赋不平等。

除了机会平等以外,还有一种平等是结果平等,其实,这种平等是非常不实际的,因为假如对所有人不加区分给予相同的结果,那么整个社会就丧失了激励机制,这必然会导致社会的退步。像自然条件,人类禀赋这些等都是不可能平能的,就像动物们也是不可能平等,每一个小蚂蚁都生来不同,有的生来就是工蚁,注定要永远干活,而人这种高智商动物,在对平等问题的表现上则被放到了最大,人类社会中制造的法则也无法完全将这种不平等改变为平等,真正的平等如果存在的话,那也仅仅就是哲学意义上的平等,就像每个人都会生,而每个人又终将会死,这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平等的。而对于整个宇宙的发展来说,人与人之间的美丑、胖瘦、贫富差异等又是何等的渺小呢,所以相比之下这些人也只不过都是一样的一粒粟米而已。

平等本身是很难定义的,通常平等也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才能存在,如核心价值观的平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司企业里按劳分配通常被视作平等。中国是一个经济发达的人口大国,中国社会里的人也形形色色,生活中我们对坐享其成的人心生抱怨、感到不公,当看到街上艰辛劳动的低层人又不禁怜悯、感到不公,但是我们也应该思考到这两种人产生的差别的原因,或许是他们的上一代或更多代人的努力或不努力造成的,只不过在他们这一代表现出了如此大的差异,这个问题就是中国社会核心的平等问题——起点平等。起点的平等固然很重要,但如果仅仅限于此,则是远远不够的。机会的实现过程本身的平等则是社会更应当关注的,机会的实现过程对于最终能否实现机会平等的原则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国家在这个层面上也做出了许多努力,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清除某些人发展的阻碍,比如简政放权,让权力最简化,不让权利被部分人所完全掌握;二是取消个人的特权,比如通过法律限制人们的越界行为;三是改进人们生活状况而采取的措施,比如对有钱人多征税,将这些税收作为补贴发放给穷人。也许富人和穷人因为某个机会的把握,他们的下一代会缩小差异,或颠覆角色,也或者更加扩大差异,关键就在于每一个人自己的观念和追求了。因此,“努力一定

会有收获”这句至理名言,即使是在这个未能完全实现平等的中国社会,仍是一句具有指导意义的真理,也许未来要创造一个更加平等的社会,需要的正是这些真正懂得努力的人,而不是整天只会埋怨不平等的人。

浅谈当代中国道德现状

浅谈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现状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在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关键时期,这些需求都为中国社会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广大人民群众迫切期望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迫切期望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由此可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然而近几年来,网络上层出不穷的爆出各种令人发指的噩耗,不同渠道都揭露了各种黑心实践。从“地沟油”,“瘦肉精”、“毒奶粉”、“黑心棉”、“毒大米”等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到“天价药费”、“假医假药”等医疗事件;到“小悦悦”事件、老人倒地无人敢扶、车祸现场无人敢帮等道德问题;到网络上各种自我炒作“多重门”、“潜规则”、“凤姐们”等拜金主义的炒作;再到最近贪污腐败程度令人对国家深感失望,各地高官落马,情妇举报,“枪打黑老虎”等各种政治腐败事件。一件又一件,当前一事件的余温还未来得及散去,更大更令人惊悚的事件又曝光。 这些事件的发生无一不表明中国当代社会正处于道德滑坡的态势。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政策的决定上将文化强国重点提出,可是为什么这些道德问题还是屡见不鲜呢? 今早看网易新闻,新闻上又曝光了某一工厂简单过滤地下水,摇身一变变成了一瓶瓶名牌矿泉水,虽然这个窝点被端了,可是这肯定只是很多非法窝点中的一个,只是再次从侧面反映出了道德的沦丧。拜金主义,假冒伪劣,全然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近几个月来,网络上女大学生失踪、被强奸遭奸杀,亦或是被关起来当性奴的事件更是屡见不鲜,当某一女大学生失踪一月还未音讯时,又一女大学生遭奸杀,事件此起彼伏,为何这些行凶者残忍的将矛头对准了还是校园里的花朵?为何这样的事件此起彼伏?为何人性已经沦丧至此? 这些惨绝人寰的事件的发生让我们越来越渴望回到毛泽东时代,那个民风淳朴的时代,渴望回到过去那个人性美好,互帮互助,邻里和谐的时代。可是这些也只是渴望和幻想,社会是发展着的,不可能越过越回去,历史的选择是让我们直面现实的道德滑坡,找到原因。 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愈来愈趋商业化,为了各种名声利益,人民不择手段,似乎除了利益,其他的都不那么重要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只停留在利益层面上,很难诚心诚意地相待。科技、经济迅猛发展,使道德教育相对落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场原则与道德原则出现价值矛盾。而社会的贫富差距的拉大又使得人们心里的不平衡被放大,虽然人们生活普遍有所改善,但对社会的不满足情绪还是存在的,一些人难以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很容易就做出了一些超越道德底线的事情。同时,虚拟网络高科技的应用减少了人们亲密接触的机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的淡漠,对人性的理解以及个人思想品德的健全发展都有不良影响。 除了经济发展与教育的不匹配以及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之外,国民素质普遍不高也是一个原因。对于道德觉悟不高的群众来说,社会舆论是一个道德风向标,他们很容易跟随舆论的方向走。社会舆论可以领导主旋律文化,但是一些消极舆论氛围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例如一些对社会良知好人好事的无端质疑,经过一些媒体的聚焦放大后,客观上对社会舆论起着不利于道德善良普及消极作用。那些盲目跟随舆论的民众就容易走向错误的方向。 多元文化的冲击也是其中一原因之一。开放的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外来文化与已有的传统文化的冲击。传统的道德规范、道德原则和道德价值观念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多义性、多变性和多元性。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很容易就使得一些人淡忘国家意识、消解民族意识,失去对传统的认同感,迷失在文化多元的社会里,找不到道德边界。

浅谈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现状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实践教学论文 (二○一二至二○一三学年度第一学期) 论文题目:浅谈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现状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所在学院: 年级专业:11级 任课教师: 完成日期:2012年12月17日 ++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制

浅谈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现状 【内容摘要】2011年最受公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一次是:房价,物价,食品安全,医疗改革,腐败问题,住房改革,社会道德风气,教育改革,生活成本上升,以及就业问题。社会道德风气首次成为焦点,而其中的食品安全,腐败问题等连年位居关注度榜首也都有涉及到社会道德问题。如何重新确立道德理念,进而弘扬一个民族的精神价值,已成为目前国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中国,社会道德,现状,调查分析 当前中国社会道德滑坡问题已引起广大人民的关注,有人说:中国是经济巨人,道德侏儒。近些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迅速跻身世界国民生产总值榜前几位,但世界对我们的道德评价总令人难以接受,全国范围内经常有一些违背道德原则的事情发生。面对种种呼声,我们不得不深思,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了,问题出在哪儿了,应该怎么解决。 一、中国社会道德现象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道德问题。当下中国社会道德问题不断涌现,社会道德风气令人担忧。2011年春天“老人倒地无人敢扶”的新闻开始屡见于媒体,十月份“小悦悦事件”将有关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舆论推向高潮,还有屡屡发生在食品、医疗、道路交通、住房等方面的问题,带来了安全质量方面的社会担忧。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公民在道德方面又该何去何从呢? (一)中国社会道德现状 1.基础礼貌的认知水平提高,但礼貌意识仍然偏低 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其实大部分人对基本礼貌知识了解甚多,但在实际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往往对应的社交礼仪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偏弱,不讲礼貌、不注意礼仪的行为随处可见。一些人谈起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时忧心忡忡,但知行脱

当代中国农村“两委”矛盾透视-孙文文

当代中国农村“两委”矛盾透视 [摘要]农村村民自治中的“两委”关系问题一直以来为人们所关注,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以来,“两委”的矛盾问题更加突出,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在此基础上,有些学者提出实行“两票制”或“一肩挑”,认为它们是解决“两委”矛盾的理想选择。但是,笔者不赞同这些做法。在笔者看来,分析“两委”矛盾形成的原因,继而探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实现由“为民作主”到“让民作主”的思想转变,实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是解决“两委”矛盾的正确做法。 [关键词]“两委”矛盾二元权力结构让民作主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作者]孙文文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07级硕士 Clairvoyance to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party branch and the villagers’ committee” in China’s Modern Villages Abstract: People have always been concerned about the problem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 branch and the villagers? committee” in villagers? self-government. Especially since the Organizing Law of the Villagers? Committee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taken into practice, the problem has been more outstanding. On this basis, some scholars uphold “liangpiaozhi” or “yijiantiao”, believing that they are the ideal choices to settle the problem. But I do not approve of these opin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 analyzing the reasons and probing th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are our main purpose. Meanwhile, I believe that the method is to implement the system of villagers? representative meeting while changing our thoughts from “making decisions for people” to “making decisions by people themselves”. Key Words: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party branch and the villagers? committee”; make decisions by people themselves; binary power structure; the system of villagers? representative meeting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课题,其中一条就是“管理民主”,主要内容就是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不断促进农村各项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制度化。可见,国家对于实行村民自治的关注,

浅析中国新闻报道的现状

新闻新事各有所见 ——浅析中国新闻报道的现状众所周知,我们生存的社会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身边的各色人事,每时每刻都寄居在冗长变更的意识形态之中,因而如此这般的人事景物的交替也就应运而生了一种全新的信息延接方式,即“新闻报道”。 通俗意义上来讲,“新闻报道”亦可以被称为“新闻的流通和被认知”。自有报刊杂志等物质流通的传播媒介开始,“新闻报道”就日渐在社会信息的传播和流通的过程中崭露头角。而由于新闻报道传播信息具有真实、新鲜、重要、趣味可读、时效性极强等特点,所以它也就越来越被社会大众所认可和接纳。 在我国,新闻报道应该算历经了一个恒久变化的过程,从唐朝所出现的第一份报纸《开元杂报》开始,再到现今社会的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新闻传播媒介的普及,新闻报道一刻离开人们生活以及社会价值的创造。 从某种程度上考衡,新闻报道不仅仅包含了新闻信息的传播,从片段过程上来说,其已经代替了某种社会文化思潮的前瞻性和延续性,成为了人类意识形态中的“固化物”,简言之,即为文化领域的“执令者”。 究实相论,新闻报道应该算是大众媒体所希求的、必不可少的传播载体,其主要包括人物事件所发生的现场报道、事件现场的群众目击者的采访报道、电台播音的转播报道以及报刊杂志的书面报道,在我国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新闻报道的方式。

在大众文化引领时代文化弄潮的今天,诸多的信息媒介的孕育诞生,都归结于科技的进步和文化潮流的腾涌。特定意识上来说,应该是时代的进步才造就了当今新闻报道的普及性和优势化。 在“IT”铸造时代精魄的今天,新闻报道在文化思潮已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经过了一系列的体制化改革,其已经具备了多项优势,包括概括事实、精选事例、再现场景、对比衬托等等。文化传承社会的精髓,在当今这个物质与精神并存共生的大背景下,应该说我国新闻报道的现状可以说日渐地趋向欣欣向荣的状姿。 诚然,对于新闻报道的进步,主要落定在了这几个方面上来了:新闻报道体现了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再者新闻报道密切结合了当前的形式和任务,有的放矢的提出和解决了问题;三为新闻报道正确地宣传了党的方正和政策,获得了组织上的支持。这三者之间相互秉承,互为依存关系,就造就了新闻报道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媒体价值。 但世事皆弊利共存,对于新闻报道来说也不例外。 在社会文化弄潮倾轧下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以物质利益为驱动力量,而选择性的忽视了新闻传播的真实性。他们肆意地篡改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或是隐藏着某些新闻的真实价值所在,将虚假的一面曝露在大众的眼球之下,掩耳盗铃,将新闻报道引向了一条不可遏制的深渊当中去了。 当然,这些是我们极不愿意看到的,却是在社会生活中无法避免地会碰到的。所以,“世界并不是我们想象的画布”,“新闻报道”需要在真实可靠的情况下才

中国社会保障现状与不足

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121308143 戴振伟摘要: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维持社会秩序长治久安的重要力量之一。自进入新世纪以来,民生问题逐渐成为国家和人民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取得瞩目的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适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国内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体系并不完善,诸多问题存在其中。随着祖国经济的腾飞,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速度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正确认识并分析这些问题,对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构建和谐社会有极大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和不足;建议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以下简称《保险条例》),《保险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除失业保险外,包括养老、工伤、疾病、生育、遗属等的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已初步建立。该法规适用于国营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与此同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也以颁布单行法规的形式逐步建立起来。此后的三十多年,国家也颁布了许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起了适用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保障制度。 1978年不仅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特别的一年,而且也是这个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扭转中国的混乱正太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社会条件。 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一种待遇特殊的退休制度——离休制度由此建立,并于一般退休制度一起构成了中国的退休养老制度。而1982年12月4日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修改跳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又进一步广泛规范对的公民的社会保障权益。 进入新世纪以后,社会保障逐渐成为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尤其是在 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建设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写入了宪法,更明确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正在成为国家发展必要的基本制度安排。2007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9年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2010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渐走上了政府主导、责任分担、社会化、多层次化的发展道路,制度框架初

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热点透视——基于“中国生态大讲堂”100期主题演讲的总结

第33卷第7期2014年7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33,No.7July 2014 收稿日期:2014-07;修订日期:2014-07。 作者简介:于贵瑞(1959-),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理论和方法、生态系统碳水循环及其管理、 植物生理生态、SPAC 系统水分运动等方面研究,E-mail:yugr@https://www.doczj.com/doc/377373345.html, 。 925-930页 1引言 “中国生态大讲堂”(China Ecological Forum, CEF)是由国家生态系统网络(CNERN)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综合研究中心、CERN 秘书处以及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共同举办。CEF 的宗旨是“传播新知识、交流新思想、展示新成果”。其涵义是:①中国专家谈中国生态问题的大讲堂,②国外专家谈中国生态问题的大讲堂,③在中国举办的国际生态问题的大讲堂。同时,“中国生态大讲堂”也期望能够为决策者、媒体和社会团体搭建沟通的桥梁,为广大的青年科学家和研究生提供了解生态学前沿、生态学研究热点问题、以及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大课堂。“中国生态大讲堂”采用开放式的主题演讲、大型学术报告、专题学术研讨及高级研讨班等学术交流方式,与会人员自愿参会,没有参会资格限制,也 不收取任何费用。自2005年12月21日举办第1期 开始,至2014年4月25日,“中国生态大讲堂”已经成功举办了100期系列学术讲座。2014年4月25日召开的“中国生态大讲堂百期学术演讲暨2014年春季研讨会”,以“国际重大研究计划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展望”为主题,邀请秦大河、姚檀栋、傅伯杰、崔鹏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马克平、于贵瑞、张佳宝、秦伯强4位研究员作了主题报告。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中国生态大讲堂”100期讲座和学术研讨会的内容,通过对演讲主题的梳理,来观察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的前沿领域、热点问题、以及中国生态学研究的主要进展,以期为中国的生态系统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2中国生态大讲堂基本情况回顾 “中国生态大讲堂”大致每月举办一次,每年举办春季与秋季学术研讨会、热点问题论坛,并不定 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热点透视 ——基于“中国生态大讲堂”100期主题演讲的总结 于贵瑞,于秀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 摘 要:“中国生态大讲堂”(China Ecological Forum,CEF)是一个中国生态学领域的综合学术论坛;它以“传播新知 识,交流新思想,展示新成果”为宗旨,举办系列学术讲座、春冬季专题研讨会、高级研讨班以及焦点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自2005年创办以来,“中国生态大讲堂”已经组织了100期主题演讲和12次大型学术研讨会、6次专题研讨会、2次高级研讨班,成为广大科研人员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迄今,已有300人次的知名科学家、中青年学者在大讲堂作了学术讲演,其中150人次是来自国外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从近年来演讲的主题来看,“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适应性”、“生态系统评估和管理”和“生态系统服务”等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自2009年以来,根据“中国生态大讲堂”研讨会整理出版的《中国生态大讲堂系列丛书》已经出版了5本,涵盖了当前生态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其关键科学问题,反映了当代生态学研究的科学前沿。本文通过对“中国生态大讲堂”讲座和研讨会主题的梳理,探讨了近年来生态学研究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希望能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者提供参考。关键词:中国生态大讲堂;演讲主题回顾;《中国生态大讲堂系列丛书》;生态学;研究热点doi:10.11820/dlkxjz.2014.07.007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浅谈社会诚信问题的现状及解决方法

浅谈社会诚信问题的现状及解决方法 (云山人) 【前言】 诚信对于自我修养、齐家、交友、营商以至为政,都 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德,正如《吕氏春秋·贵信》篇所说,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 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 离散郁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可见失信对社会的危害何等大。 一、诚信的起源与思想 诚信最早产生于中国,是中国最古老的道德规之一, 早在2000多年前,《易经》中就有“忠信所以进德也”的 记载。诚信是儒家创始人孔孟首先倡导的,孔子多次谈到“信”,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而孟子谈到“诚”,也提出了“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华夏民族最崇尚的品质,已传承数千年。诚信典故比比皆是,而关云长便是影响最 大的中华诚信美德的代言人。《夜读春秋》便是关云长故

事中最著名的一个典故。关云长夜读春秋,通宵达旦给出三个信息:一是关云长面对美色坐怀不乱;二是通宵甘做两个嫂嫂守护卫士;三是《春秋》儒学道义对关云长定力的影响。反映出的实质就是:不仅仅是关云长对皇兄的忠义的承诺,更反映出关云长诚实守信的品质本性,这一性格品质是经《春秋》儒学道义的熏染,升华成华夏民族最宝贵的忠义诚信的道德典。千古流传,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诚信问题的表现 在当今社会中,会发现几种很耐人寻味的表象:一是大家都说应该讲诚信,但是大家都不敢讲诚信;二是大家都希望对方一定要讲诚信,但自己不一定讲诚信;三是在家里大家都讲诚信,但出了门就不一定讲诚信;四是大家都会在熟人面前讲诚信,但陌生人面前就不一定讲诚信。 讲不讲诚信是人的一种选择,如果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选择和结果进行分析,将会得出不一样的结果:第一种:我讲诚信,你也讲诚信,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是“朋友”、是“亲人”,而讲诚信的结果往往会是一个愉快的双赢局面。

浅谈当代中国道德现状及原因

浅谈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现状及原因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在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关键时期,这些需求都为中国社会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广大人民群众迫切期望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迫切期望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由此可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然而近几年来,网络上层出不穷的爆出各种令人发指的噩耗,不同渠道都揭露了各种黑心实践。从“地沟油”,“瘦肉精”、“毒奶粉”、“黑心棉”、“毒大米”等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到“天价药费”、“假医假药”等医疗事件;到“小悦悦”事件、老人倒地无人敢扶、车祸现场无人敢帮等道德问题;到网络上各种自我炒作“多重门”、“潜规则”、“凤姐们”等拜金主义的炒作;再到最近贪污腐败程度令人对国家深感失望,各地高官落马,情妇举报,“枪打黑老虎”等各种政治腐败事件。一件又一件,当前一事件的余温还未来得及散去,更大更令人惊悚的事件又曝光。 这些事件的发生无一不表明中国当代社会正处于道德滑坡的态势。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政策的决定上将文化强国重点提出,可是为什么这些道德问题还是屡见不鲜呢? 今早看网易新闻,新闻上又曝光了某一工厂简单过滤地下水,摇身一变变成了一瓶瓶名牌矿泉水,虽然这个窝点被端了,可是这肯定只是很多非法窝点中的一个,只是再次从侧面反映出了道德的沦丧。拜金主义,假冒伪劣,全然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近几个月来,网络上女大学生失踪、被强奸遭奸杀,亦或是被关起来当性奴的事件更是屡见不鲜,当某一女大学生失踪一月还未音讯时,又一女大学生遭奸杀,事件此起彼伏,为何这些行凶者残忍的将矛头对准了还是校园里的花朵?为何这样的事件此起彼伏?为何人性已经沦丧至此? 这些惨绝人寰的事件的发生让我们越来越渴望回到毛泽东时代,那个民风淳朴的时代,渴望回到过去那个人性美好,互帮互助,邻里和谐的时代。可是这些也只是渴望和幻想,社会是发展着的,不可能越过越回去,历史的选择是让我们直面现实的道德滑坡,找到原因。 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愈来愈趋商业化,为了各种名声利益,人民不择手段,似乎除了利益,其他的都不那么重要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只停留在利益层面上,很难诚心诚意地相待。科技、经济迅猛发展,使道德教育相对落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场原则与道德原则出现价值矛盾。而社会的贫富差距的拉大又使得人们心里的不平衡被放大,虽然人们生活普遍有所改善,但对社会的不满足情绪还是存在的,一些人难以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很容易就做出了一些超越道德底线的事情。同时,虚拟网络高科技的应用减少了人们亲密接触的机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的淡漠,对人性的理解以及个人思想品德的健全发展都有不良影响。 除了经济发展与教育的不匹配以及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之外,国民素质普遍不高也是一个原因。对于道德觉悟不高的群众来说,社会舆论是一个道德风向标,他们很容易跟随舆论的方向走。社会舆论可以领导主旋律文化,但是一些消极舆论氛围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例如一些对社会良知好人好事的无端质疑,经过一些媒体的聚焦放大后,客观上对社会舆论起着不利于道德善良普及消极作用。那些盲目跟随舆论的民众就容易走向错误的方向。 多元文化的冲击也是其中一原因之一。开放的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外来文化与已有的传统文化的冲击。传统的道德规范、道德原则和道德价值观念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多义性、多变性和多元性。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很容易就使得一些人淡忘国家意识、消解民族意识,失去对传统的认同感,迷失在文化多元的社会里,找不到道德边界。

人口老龄化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冲击及相应对策

浅谈人口老龄化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冲击及相应对策

作者:日期:

浅谈人口老龄化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冲击及相应对策 摘要: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于2011年4月28日由国家统计局宣布,中国总人 口达13.397亿人,10年增加7390万。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 13.26%, 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老龄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必将日益严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在社会生产水平较低、经济尚不发达的背景下迎来了人口的老龄化,其必将给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变化。本文试图在总 结分析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经济社会发展;对策 Abstract: The sixth census of China in April 28, 2011 by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announ ced that Chin a's total populati on of 1,339,700,000 people, an in crease of 73.9 million 10. In which the population aged 60 and over 177,648,705, accounting for 13.26%, the population aged 65 and over 118,831,709, accounting for 8.87%. With the aging of our population deepening degree of aging on the impact of social development will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As the world's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is also the country with the largest aging populati on in the lower level of social product ion, un derdeveloped economy ushered in the con text of an aging populati on, its bound to bring econo mic and social developme nt in China profo und cha nge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results have been based on studies of population aging on the negative impac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response to China's aging population on the negative impac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corresp onding coun termeasures. Keywords: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jt countermeasure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

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现状

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现状

————————————————————————————————作者:————————————————————————————————日期: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实践教学论文 (二○一二至二○一三学年度第一学期) 论文题目:浅谈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现状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所在学院: 年级专业: 11级 任课教师: 完成日期: 2012年 12月 17日 ++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制

浅谈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现状 【内容摘要】2011年最受公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一次是:房价,物价,食品安全,医疗改革,腐败问题,住房改革,社会道德风气,教育改革,生活成本上升,以及就业问题。社会道德风气首次成为焦点,而其中的食品安全,腐败问题等连年位居关注度榜首也都有涉及到社会道德问题。如何重新确立道德理念,进而弘扬一个民族的精神价值,已成为目前国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中国,社会道德,现状,调查分析 当前中国社会道德滑坡问题已引起广大人民的关注,有人说:中国是经济巨人,道德侏儒。近些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迅速跻身世界国民生产总值榜前几位,但世界对我们的道德评价总令人难以接受,全国范围内经常有一些违背道德原则的事情发生。面对种种呼声,我们不得不深思,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了,问题出在哪儿了,应该怎么解决。 一、中国社会道德现象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道德问题。当下中国社会道德问题不断涌现,社会道德风气令人担忧。2011年春天“老人倒地无人敢扶”的新闻开始屡见于媒体,十月份“小悦悦事件”将有关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舆论推向高潮,还有屡屡发生在食品、医疗、道路交通、住房等方面的问题,带来了安全质量方面的社会担忧。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公民在道德方面又该何去何从呢? (一)中国社会道德现状 1.基础礼貌的认知水平提高,但礼貌意识仍然偏低 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其实大部分人对基本礼貌知识了解甚多,但在实际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往往对应的社交礼仪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偏弱,不讲礼貌、不注意礼仪的行为随处可见。一些人谈起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时忧心忡忡,但知行脱

浅谈中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浅谈中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摘要:本文对我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资源环境问题、贫富分化加剧问题、三农问题、就业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结合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措施 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30年来实现了年平均8%左右的持续增长,在人类经济史上也是罕见的,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资源环境问题、贫富差距加剧问题、三农问题、就业问题是中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接下来,本文就针对这四个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并结合科学发展观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资源环境问题 自然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资料和人们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在深度和广度上日益扩大,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但也付出了资源环境的沉重代价。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实际上走的是一条粗放式的发展道路, 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利用,对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和污染。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并将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1、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能源和水资源等主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巨大 2005年我国能源和矿产品产量快速上升,原煤产量达到21.9亿吨、原油1.81亿吨、铁矿石4.21亿吨、粗钢3.52亿吨、10种有色金属1635万吨、磷矿石3044万吨、原盐4454 万吨、水泥10.60亿吨。大宗短缺矿产品的进口量持续增加,2005年我国矿产品贸易总额超过3000亿美元,进口原油12682万吨、铁矿石27523万吨、锰矿石458万吨、铬铁矿302万吨、铜矿石406万吨、钾肥917万吨。“十五”期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快速增长,从2001年13.5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05年的22.2亿吨标准煤,增长了64.4%。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总量的6.5%,用水总量占世界总量的15.4%,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已分别高达70%、60%和90%,而国际上公认的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应低于40%,否则将危害河流健康和流域安全。过去几年间,我国主要资源消费的增加量占世界总增加量的比例,包括能源、煤炭、石油和钢等均居世界第一位,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巨大。 2、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不高 根据世界银行和英国石油公司公布的统计数据计算表明,2003年我国每创造一万美元的GDP 所消耗的能源数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33倍,是美国的3.68倍,英法德意等欧洲发达国家的5~7倍,韩国的3.1倍,日本的10.4倍,甚至是印度的1.45倍。目前我国的原材料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单位产值的消耗强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单位资源产出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以水资源为例,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消耗的水资源总量占水资源总消耗量的70%,但由于输水方式、灌溉方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耕作

浅谈中国现时社会状况

浅谈中国现时社会状况 现如今中国的社会怎样,不需要我再多说了。远,从彭宇案到小悦悦;近,从富士康接二连三员工跳楼事件到广州区伯为民请命被殴打,这个社会处处无不充斥着混乱,冷漠,道德伦理的丧失。我们到底怎么了? 在学校,我们学习到:我学子,重师礼,感师恩,为人梯;在家里,我们懂得了:明人伦,孝第一,家道昌,门风立;在社会,我们更明白到:知荣辱,习礼仪,不知礼,无以立。这些我们从小就在学习了,但是为什么我们到了长大,到了为社会服务之后,反而我们会忘记了这一切呢?每年党中央开大会都会谈到公民道德,社会道德的问题,上网搜索,也有介绍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事宜,但我真想问一句,这样开会灌输有用吗?这样印刷派发有用吗?新闻不是每天都照样播导社会上出现的人伦道德问题。要建设公民道德不是这样的,请不要再做无用功了! 回看中华民族,不可否认,在清朝之前,包括清朝,中华民族一直都是世界的榜样,都是世界各国学习的对象,为什么延续了几千年的地位在近代丧失了,我想离不开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西方列强的入侵,导致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崇拜而带来的西方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替代。 先来说一说清朝,其实清朝时期的中国仍然是世界的翘楚,但是由于统治者的狂妄自大加上闭关锁国,以至于在于列强的战争中一败涂地。其实说简单点,就好像你2米的大个子,体重200斤,一身的肌肉,对门住了个侏儒,你根本不把侏儒放在眼里,哪知道侏儒发明了手枪,你在惊诧后接着失败,所以你拜了侏儒为老师,然后抛弃了你所有的东西,包括你的身高和肌肉,一切向侏儒看齐。 其实中国近代的失败,不是中华文化的失败,而是统治者的自大与自闭的失败。枪炮可以打败手无寸铁的文化,但是文化最终是胜利者。记得袁世凯的一句话:为什么中华民族不会消失,因为谁打败了我们,谁就变成了我们。 中国几千年的巅峰地位是靠中华传统文化支撑的,可以说文化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原动力,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列强曾经打败过我们就抛弃原有的一切,认为原有的一切都是不合时宜的,盲目去追求西方所崇尚的东西。论文化,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高度还不是西方文化所能企及的,中华传统文化是西方人们苦苦寻找的社会真理,但却正在被我们遗忘,我们正在追求一种不适合或者说不适合现在社会的准则,而且已经与西方文化偏离的文化来重新塑造我们的社会,丢了西瓜捡芝麻这样可笑的事正在我们的国家上演。 《左传》一句话:“人弃常,则妖兴。”这里的“常”,就是伦理道德的意思,人们如果抛弃了伦理道德,那么妖魔鬼怪,凶兆就会兴起。先不说中国近些年的大灾大难,就单说说妖这个字吧,什么是妖,我们最朴素的观念认为妖就是吃人,杀人,无恶不作,为了钱可以做出一切毒辣手段的怪物。想想这些形容词用在当今社会的某些人身上是不是太贴切了。所以你不得不佩服中国古圣贤们的智慧,他们的话流传几千年,是因为经过了历史的考验。 都说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那么迟到的真相还是不是真相?2007年事发南京的“彭宇案”曾被视为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例。贴着“好人难做”的标签,而“彭宇案”之后,各地更频发的“救人反被诬赖”式事件,常常轻易地被扣上了“彭宇案”的帽子,“彭宇案”成了社会道德滑坡的“标志性事件”。随后发生的“小悦悦事件”,更是掀起了全民道德大反思。我们到底怎么了?还记得以前物资没有那么丰富的时候,我们朋友间,邻里间是怎样守望相助的吗?有时候你帮我买菜,我帮你洗衣服,大家之间只有纯朴的互相帮助,更不会谈到什么酬劳。如果以前就有这被诬赖的事情发生,你帮我洗衣服,我就说你弄破了我的衣服,我帮你买菜,你就说我坑你的钱,那社会还有平衡点吗?请你想一下,这是如此可怕的事情啊!这只会让社会,人们,大家都人心惶惶,不敢帮人了。这不会是党中央的最终目的吧!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这句话,突然在网络上火了。“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发生26小时之后,官方新闻发布会终于在温州举行。当官方发言人王勇平被问

浅谈中国民族现状

浅谈中国民族现状 ——以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现状为例 中国是有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同意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的经济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的经济是不行的”。 在旧中国,由于各种社会历史原因,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停滞落后,到解放前夕,少数民族大都处于前资本主义社会,甚至有的民族还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公社制的残余。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群众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从多种社会形态并存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了不同的步骤和方式,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解决了少数民族内部的阶级压迫、阶级剥削问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许多原来发展程度低的少数民族,跨过了一个或几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一跃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社会发展的巨大飞跃。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经过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努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畜牧业落后状况有了根本的改变,大批现代化工业企业建成投产、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大为改观和加强,对外贸易和边境贸易不断增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国民经济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大多数群众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迈向小康。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首先,少数民族地区工农业生产稳步增长,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逐渐形成。农村牧区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调动了各族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带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巨变。 其次,少数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断扩大,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行路难、通信难、饮水难、用电难的局面正在改变。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世界格局发生变化,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日益融洽的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地区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对外开放新途径,拓展新领域,发展以边境贸易为先导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第三,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绝大多数群众摆脱了贫困。 第四,少数民族地区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少数民族地区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改革开放之路,逐步形成了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民族地区逐步成为我国同周边国家经贸往来的前沿阵地。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繁荣与富强 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我国发展的一部分,我国民族地区人口问题的解决程度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繁荣与富强。与此同时,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加速全国经济增长,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二是加强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建设,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三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实现我国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重大战略部署。 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稳定和边疆安全 由于历史等原因,边疆地区社会经济文化与内地相比,较为滞后,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不相称,这个不相称主要凸现在“穷”字上因此,加快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是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重大战略部署,统筹区域发展,加快民族地区发展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从维护民族地区政治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宁的需要出发,必

浅谈中国社会当前的平等状况

浅谈中国社会当前的平等状况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又是一个世界强国,国家的强盛离不开人民的安定。孟子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社会平等问题则对人民安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今中国社会的平等状况是否达到了人们的要求呢?或许,生活在中高级阶层的人认为是公平的,因为他们有很多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我们又经常听到一些关于不平等的声音,比如一些关于社会上发生动乱的报道,最终结论也往往都是源于社会的不平等,给发动者造成的种种个人问题所致。下面,本文将从不同的方面去讨论中国社会的平等状况,分析背后产生的原因,得出一些个人的思考。 第一个方面就是中国的各种二代的问题,近些年来这些负面新闻持续不断,产生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有官二代发出“我爸是李刚”的无理狂妄,有星二代吸毒嫖娼等的缺乏教养,也有富二代、房二代、拆二代们的坐享其成。通过各路二代们的种种丑闻,我们可以看出普通人和他们的生活的确相差悬殊。这也就是引起社会上一些人不满的原因,一些人开始抱怨生活对他们的不公正,同样的年纪的他们为什么却过着天差地别的生活。其实,这种二代的产生和中国自古以来的重视人际关系的传统分不开,二代们因为有一个好的家庭,有一个优秀的祖辈,导致他们一出生便赢在了起跑线,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他们的父辈们通过关系仍然可以给予他们莫大的帮助。比如,王思聪创业可以有足够的资本去尝试,他创建自己的游戏战队俱乐部等,通过足够的钱雇来高端玩家,仅凭这一点就已经战胜了很多对手,甚至通过他的家庭背景能够吸引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而对出生于一般家庭的子女,若是想创业,则要么是白手起家从小做起,要么则是失败一次便在创业之路上无路可走,至于家庭上也更是无力帮助。让这两种人去相比,最后谁成功的可能性更大,答案显而易见。正是由于我们的社会非常重视人际关系的传统,使这种不平等现象在中国始终存在。 而在国外,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相反的情况。由于国外的一些人更加追求个人独立精神,所以他们并不希望自己因为是谁的子女而被特殊对待。在很多人心目中,外国总统子女们的职业一定十分显赫、风光,要么在国家的重要权力部门担任要职,要么在收入丰厚的“国企”任法人代表。但事实恰恰相反,他们的职业大都非常平凡,有的还长期失业。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的次子尼基·布莱尔,

浅谈中国社会的断裂

浅谈中国社会的断裂 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关于断裂的理解,世人不尽相同。在这里,笔者假借字典上关于断裂的一种定义,来浅谈一下二十世纪80年代后笔者眼中的中国社会的断裂。在字典中,断裂的定义式这样解释的:它指岩体的破碎现象。是由于应力作用下的机械破坏,使岩体丧失其连续性和完整性,不涉及其破碎部分是否发生位移。 乍一看,这似乎在大体一致或特殊情形上来说,都不能与中国社会的断裂有任何关联。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运用语文中比拟的手法来思考的话,情况似乎就合理多了。在这里,我们把整个中国社会比作一块大型岩石,这块大岩石在种种推动力的作用下摇摇欲坠,最终,丧失了自己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但是我们可以了解,断裂并不意味着发生位移,所以,社会这颗大岩石,最起码在表面上看来,可能依然是完整无缺的。下面,我们按照这个概念出发,从几个角度来讨论一下80年代后中国社会的断裂。 (一)大石碎裂的推动力 在笔者看来,改革开放前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实施,(其它状况并不加以讨论)在最根本上来看中国社会处在一种公平状态之下——即使这种公平看上去有些畸形。但是,80年代后,由于中国社会的种种迹象以及发展向我们阐明,中国社会的断裂是不可避免的,并且,程度正在逐步加深。这都导致了中国社会这块大岩石逐步开始断裂。 提到社会断裂,我们不得不在这里探讨一下中国的“入市”问题。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他的《第三次浪潮》中,将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及新技术革命三个浪潮。乍一看,这三个浪潮似乎都存在于不同时代,但是,以北京为例,似乎能在北京不同地带找到此三次浪潮的缩影:北京的中关村便是新技术革命影响下产生的缩影;同样,我们向外走,90年代伫立在北京的“首钢”是工业文明的缩影;最后,走出城市,那些广袤的农村便是农业文明的现实显现。在一个社会中,几个时代成分并存,它们之间几乎没有任何有机联系,这,就是一个断裂的社会。 再谈中国的入世,孰知,中国入世后到底是哪个群体获益较大,而又对哪个群体几乎没有任何影响,稍微了解世情的人是一眼就能明了的。真正能与世界接轨的几乎都是那些在新技术革命影响下的的产业,换言之,就是中国社会中最先进的那部分。然而,一个社会中,处于最先进部分的产业,他们所占的比例只为整个社会中较小的一部分,同时,他们所需要的工作者均为拥有高端技术的人才和具有大量科技知识的科研人员。这样,就硬生生的将那些从事于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人员与之全额分开,从而使从事一二产业人员无法完全融入社会,不得不成为“被甩出去的失业群体”。 随着科技的更加进步,中国入世状况的加深,整个中国社会就像在进行一场马拉松,不停的有人在奔跑,又不停的有人跌倒在地,成为被甩在后面的失足者,进而,成为被淘汰者。长此以往,最先进部分与整个社会的可联系点越来越少,中国社会的断裂现象也必将越来越明显,且裂痕也将越来越大。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入世后对中国经济增长将使带来极大好处的观点,但从客观的角度,尤其是从断裂的角度来讲,我们也必须看到“接轨”在使一个落后国家中最先进部分变得更加先进的同时,也使它与本社会的其他部分差距越来越大,也就是说,这个先进的部分与外界接轨的程度越高,它与本社会其他部分就越没有联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入世”是造成社会这块大岩石断裂的推动力之一。我们在这里并不是反对入世,而是希望在面对入世与社会断层两者之间的问题时,希望国家能够提出一些合理的可行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当然,笔者在后文也会提到一些自己关于解决社会断层问题的方案,这里就不再详细解说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