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百校2018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834.50 KB
- 文档页数:14
24、有学者认为商周祭祖动机不同,前者出于对祖先神秘而伟大的神性力量的尊崇和敬畏,祈求得到祖先的保佑;而西周祭祖既是为了得到祖先福佑,也是为了敬宗睦族,张扬孝德。
该学者认为从商到周祭祖动机的变化反映了A.商代政治具有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神秘色彩B.西周的祖先崇拜具有世俗化特点C.西周的祖先崇拜已经取代了商代的神灵崇拜D.商、周两朝都崇尚对祖先的崇拜25、董仲舒曾就商鞅“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建议汉武帝“限民名田(名田,占田也……)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然后可善治也”。
这说明董仲舒A.以百姓利益为出发点来出谋划策B.认为商鞅变法导致土地兼并C.基于儒家民本思想反思商鞅变法D.否定了帝王之制和商鞅变法26、下表是不同时期的学者对唐太宗形象的历史叙述和评价:这反映出A.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历史事实B.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没有确切定论C.学者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评价D.历史叙述的差异性揭示历史本质27、明清将司法权一分为三,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各掌其一,即三法司制度。
清实行三司会审和九卿会审制度,由刑部掌审理,大理寺复核,都察院监督,有时王公大臣也参与会审,凡遇大狱,判决的执行权最终归皇帝核准。
材料说明,明清的三法司制度A.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B.保证了审判结果的公平公正C.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统治D.提高了司法机构的办事效率28、英国布菜克本商会访华团在1896 ~ 1897年的报告书中承认:“毫无疑问,普通衬衣布正在被用进口纱织成的手工土布所代替,对此我们似乎无能为力。
”材料从侧面反映出A.中国仍然是自然经济B.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洋布在中国的销售市场日益萎缩D.民族资本主义对外国经济侵略的抵制29、陈旭麓先生认为,20世纪初的立宪派和革命派是一对矛盾,具有不同一性、对抗性,但另一方面二者互相联结,又具有同一性。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都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反对清政府统治B.都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文化要求C.经济基础的不同导致政治主张截然不同D.革命派的主张比立宪派更符合世界潮流30、1937年9月3日,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在日记中写道:“此次抗战是持久战,在得最后胜利,非争一时一地之得失,小胜不足喜,小败不足忧,须有百折不挠之精神,做屡败屡战之准备。
江苏省姜堰中学、如东高级中学等五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历史试题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
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
”材料反映了A.分封制度开始瓦解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C.贵族政治遭到破坏D.察举制度逐渐形成2.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
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这体现了A.地方无选官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3.吴江县重镇盛浙镇,本来是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
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
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
四方大贾辇(nian,载)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商品经济促进古代的城镇化B.明清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D.“纺”与“织”“耕”与“织”的分离4.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
这一变化主要表明A.独尊儒术已成正统B.仁政思想融入法律C.文官阶层主导立法D.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5.西晋傅咸说:“夫其何物,厥美可珍。
廉方有则,体洁性贞。
含章蕴藻,实好斯文。
取彼之弊,以为此新。
”与此相关的发明是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6.维新变法时期的梁启超曾说:“中国学人之大弊,治中学者则绝口不言西学,治西学者亦绝口不言中学。
此两学所以终不能合,徒互相诟病,若水火不相入也。
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
体用不备,安能成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梁启超主张中学和西学融会贯通B.梁启超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末C.维新派与洋务派的观点基本一致D.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根本目的相同7.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一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
江苏省2018届百校高三样本分析考试历史试卷编审单位:江苏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有限公司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2.请将各卷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规定内容。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计60分。
)1.战国时期的某思想家认为:“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请推断这一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孔子B庄子C韩非子D墨子2.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派任嚣担任南海郡尉(注:南海郡郡级小,只设尉,不设郡守),统辖番禺、揭阳、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
下列与任嚣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 和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C.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D无权任免辖区内的4个县令3.《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渭之鬼市子’(早市)。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A两汉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4.“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人,强(勤勉)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日: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
”它从本质上反映了A自古以来中国的农民有勤劳的美德B小农经济下的生产力水平较低C历代帝王赋税征收的沉重D古代农民认识到勤劳可以脱贫致富5.高二(1)班同学在参观古代绘画珍品展后,写了一些观展随笔发表在校刊上。
其中戴雅同学借用了一句名言来称道一幅名画:“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
”这幅名画应该指的是6.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
”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经世致用”的思想B.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思想的进步性C.批判了陆王心学的空谈流弊 D.一定程度上是对孔孟儒学的回归7.张謇说:“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广东省2018届高三百所重点校12月联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24.商周时期,商人家族对其控制下的商业资源有相当程度的支配权,国家只是名义上的最高所有者。
商人与国家通过买卖的方式进行商品交换,只不过购买者受到限制——主要是国家及奴隶主贵族。
这反映了当时A.不存在工商食官现象B.商业发展保持相对独立C.商业经营权属于国家D.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25.下面是西汉社会的主要思想流派的作品所占比重情况统计图。
图示现象反映了当时A.儒学的社会地位提高B. 研究儒家思想有利获取功名C.各学派思想逐渐融合D. 儒学对社会基层形响力增强26.在中国古代,每当王朝鼎革之时,皇帝对皇族成员的信任或依赖常常会超过其他任何人。
因此,皇室成员往往被委以重任,在中央辅政或者镇守地方并掌握实权。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A.官僚政治易形成对皇权的威胁B.血缘关系是维系政权的重要手段C.贵族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D.宗法制成为王朝延续的政策保障27. 《明史》载:(明代某时期)诸辅之中,尤以首揆(内阁首辅)为重。
首揆之下为次揆及其他臣,虽同在禁地,但首辅独主票拟,地位自然更高,与古宰辅无异。
”材料说明该时期A.内阁代替皇帝决策B.首辅掌握了实权C.皇权专制程度下降D.首辅取代了相职28.有学者认为,“正是武昌起义,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武装反抗君主专制的破天荒举动,他们冒着诛灭九族的危险,为新的中国历史,打响了第一枪。
随后的所谓资产阶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无不仰仗了武昌起义的历史积荫。
”材料阐述了武昌起义A.革命性的一面B.具有群众基础和奋斗目标C.顽强奋斗精神D.是近代中国民主运动开端29.下面是1932-1934年中国从德、英、日、美四国进口机器数额统计表(单位:元).此表信息反映了A.英国机器质量优势明显B.美德受经济危机打击最大C.中国近代工业持续发展D.四国扩大对中国资本输出30.据统计,从1919年5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新青年》先后发表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等文章137篇;《建设》杂志在1919年8月至1920年10月一年多的时间里刊载了有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章20余篇,占其全部篇目的15%--20%。
历史 第1页(共8页) 历史 第2页(共8页)2018年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历史(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吕氏春秋•勿躬》中载,管仲对齐桓公说:“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辟死亡,不重贵富,臣不若东郭牙,请置以为大谏臣。
”材料表明 A .中国古代谏官制度已初具规模B .管仲拒绝齐桓公封其为相C .当时谏官起规劝国君过失作用D .管仲建议制定君臣等级序列2.我国出土的秦汉时期的铁农具,河南省达960件,远超过排第2位的陕西省的111件,四川省和湖南省出土的铁农具分别为54件和49件。
这表明秦汉时期 A .炼铁技术发展较迅速B .铁农具已在各地推广C .全国经济发展不平衡D .农业生产成就较突出3.自曹魏以后,九品中正制取代两汉的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在最初荐举职官时是由政府官员与民间人士共同评定,但后期遭到门阀世族控制。
据此可知九品中正制 A .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B .不能简单定性为消极制度C .荐举职官时具有随意性D .不利于势族的特权垄断4.唐太宗说:“国家纲纪,唯赏与罚”,“为国之要,在于进贤退不肖,赏善罚恶,至公无私”。
然而,他又认为:“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弊于一时,败亡亦促。
”这表明唐太宗 A .主张把法与德礼结合起来B .认为法律不能作为治国长计C .认识到仁政与法治不相容D .认为长久统治应弃法治行仁义5.《本草纲目》中写道:“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
江苏省百校2018年高三年级大联考一模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60分)和第II卷(非选择题60分)两部分。
时间100分钟。
总分12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准考证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
每题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里,答案不写在试卷上,考试结束,将答卷纸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A.“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东就国……”B.“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
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
”C.“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D.“……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宜慰司以达之。
”2.通过分析图、图2、图3,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商业城市发生的变化()A.由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南方、向沿海和运河地区发展B.由中原地区向整个沿海地区发展C.由北方地区向边疆地区发展D.由黄河中下游地区向全国各个地区发展3.“中新网”2018年7月2日电: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天召开会议,决定2018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会议指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这一指示精神与下列哪一中国古代思想相一致()A.“礼之胜,和为贵”B.“仁人无敌于天下”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养心莫善于寡欲”4.梁启超指出:“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这段话实际上揭示了()A.辛亥革命毫无建树B.中国民众麻木颓废C.解放思想势在必行D.爱国人士救国无门5.《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入手而能用,著耳而得声,坐一室而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謦,此亘古未有之便益,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
【街水金卷】2018届高三四省大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有学者认为商周祭祖动机不同,前者出于对祖先神秘而伟大的神性力量的尊崇和敬艮,祈求得到祖先的保佑:而西周祭祖既是为了得到祖先福佑,也是为了敬宗睦族,张扬孝德。
该学者认为从商到周祭祖动机的变化反映了A.商代政治具有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神秘色彩B.西周的祖先崇拜具有世俗化特点C.西周的祖先崇拜已经取代了商代的神灵崇拜D.商、周两朝都崇尚对祖先的崇拜【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西周春秋祭祖既是为了得到祖先福佑.也是为了敬宗睦族.张扬孝德,'结合所学宗法制可知,西周的祖先崇拜具有显著的宗法性、道德性,这说明西周的祖先崇拜具有世俗化的特点。
故B项正确。
A项本身正确,但不能说明商周祭祖动机的变化本质,排除。
西周的祖先崇拜是发展了商代的神灵崇拜,故C项“已经取代了”说法错误,排除。
材料强调的是商周祭祖动机的不同,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2.董仲舒曾就商鞅“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建议汉武帝“限民名01(名由,占Hl也……)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然后可善治也二这说明董仲舒A.以百姓利益为出发点来出谋划策B.认为商鞅变法导致土地兼并C.基于儒家民本思想反思商鞅变法D.否定了帝王之制和商鞅变法【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萤仲舒认为商鞅变法后,随着土地私有、土地买卖的进行,秦朝出现了土地兼并、贫富悬殊严垂的后果,所以建议汉武帝限制土地兼并。
根据材料“贫者无立锥之地”“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然后可善治也”可知董仲舒是基于儒家民本思想反思商鞅变法的危害,故C项正确。
萤仲舒以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点来出谋划策,故A项错误。
B项只体现了材料的前半部分,排除。
从材料可以看出董仲舒不完仝赞同商鞅变法,但不能得出堇仲舒否定了帝王之制,故D项错误。
点晴:A项属于史实错误,B项没有全面体现材料的主旨,D项过于绝对化。
3.卜表是不同时期的学者对唐太宗形象的历史叙述和评价:唐太宗形象出处“较汉文,汉武之恢弘,彼多惭德。
百校联盟2018届TOP20十二月联考(全国Ⅱ卷)文综历史试题24.韩非在《五蠢》中说:“耕之用力也劳,而民为之者,日可以得富也。
战之为事也危,而民为之者,日可以得贵也。
”由此可见,韩非主张A.奖励耕战 B.引导人们重义轻利C.重农抑商 D.统治者要重视民生25.东汉中期,对各地荐举上来的孝廉,朝廷要进行复试,“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即中央对儒生出身的孝廉,要考试经术,文吏出身的则考试笺奏。
这说明当时察举制A.注重选拔特殊人才 B.忽视了真才实学C.具有明显的程式化 D.实现了公平公正26.术真宗时开始实行和买政策。
“大观库物帛不足,令两浙、京东……市罗、绫、纱一千至三万匹各有差”“江西和买绢五十万匹““(建炎元年)浙东和买组岁九十七万六千匹,而越乃六十万五百匹”。
宋代“和买政策”A.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B.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提高了丝织品的商品率 D.导致南北经济差距扩大27.下表为不同历史文献对歙县徽商的记载。
据此可知,当时徽商A.管理体制严格 B.善用儒道经商C.注意团结协作 D.注重宗法观念28.薛福成认为虽然实力是外交的基础,但“各国之大小强弱,万有不齐,究赖此公法以齐之,则可以弭有形之衅。
虽至弱小之国,亦得藉公法以自存”。
据此可知,薛福成A.认为国际外交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B.指出在国际舞台上弱国无外交的真实状况C.延续了清政府妥协退让的屈辱外交D.主张中国应该在外交上合理运用国际法规29.近代国际市场对生丝需求急增,江苏省蚕桑业迅速发展起来。
1929年出口生丝价值为7500万美元。
不仅产业规模扩大了,而且产业分工更为细化,产生了诸如蚕种制造业、植桑业、饲蚕业、蚕行、丝行、机器缫丝业等10余种新的行业。
这表明A.西方列强加紧对华经济侵略 B.对外贸易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动C.中国传统生产模式开始解体 D.民族工业结构呈现出不合理性30.下表为陕甘宁边区1937—1940年财政收人统计。
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内容。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中国必须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
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宗法制维持了亲族间的忠诚B. 封建制导致血缘纽带日益松弛C. 建构的新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D. 郡国并行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瓦解,说明确立新的制度是大势所趋,这种新制度应当是不再依靠血缘关系、不再赋予地方较大的权力,因此建构的新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
故答案为C项。
根据“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说明宗法制已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排除A项;从材料信息来看,是血缘纽带的松弛导致分封制难以维持下去,排除B项;D 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2.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A. 兼相爱,交相利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 能独断者,故可以王天下D.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维护君主至尊地位的理论,属于法家思想。
C项强调君主权力的思想与该观点同属于一个学派。
故答案为C项。
A项“兼爱”主张属于墨家思想,B项“民贵君轻”的主张属于儒家思想,D项的“顺应自然”的主张属于道家思想,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法家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理论,主张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
韩非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
江苏省百校联考高三年级第二次试卷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由于分封制的史料记载比较模糊,学术界关于分封制起源的看法并不一致。
周谷城《中国通史》认为“所谓封建,自有部族战争以来,便已有了雏形”。
斯维至《封建考源》认为“真正的封建至少要从夏代开始”。
胡厚宣在对甲骨卜辞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至少在殷高宗武丁之世已有封国之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历史结论应提倡多元化B.考古佐证更具有客观性C.历史研究需要不断探索D.历史久远导致难有定论2.《宋史》记载:“太祖设特奏名制度,凡士贡于乡而屡绌于礼部,或廷试所不录者,积前后举数,参其年而差等之,遇亲策士则别籍其名以奏,径许附试,故曰特奏名。
”据此可知,特奏名制度A.对部分考生给予特殊照顾B.体现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C.严格选拔官员的考试程序D.存在选官徇私舞弊的现象3.明嘉靖二十四年(1564年),福建巡抚谭纶指出:“海上之国方千里者,不知凡防也,无中国绫绵丝枲之物,则不可以为国。
禁之愈严,则其值愈厚,而趋之者愈众。
私通不得,即攘夺随之。
”此言论A.反映了当时海上走私猖獗B.体现了要求开海的主张C.认为开海不利于国家安全D.旨在揭示“海禁”危害4.下图所示是卜正民在《秩序的沦陷》一书中对近代中国某个沦陷城市的描述。
据此推断与该城市沦陷相关的战役是•这个城市太大,太复杂,人口密度太高,以至于无法进行简明扼要的概括。
•日本人控制苏州河以北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一块公共租界地盘。
•此外,公共租界北面是闸北和真如……与外国人居住区隔黄浦江相望。
A.甲午中日战争B.淞沪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5.到1927年1月,中共全面推动建立的农民协会会员增加到20多万人,江西等地农民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猛烈攻击不法地主和土豪劣绅,几千年来的封建特权被打得落花流水。
福建省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试题(扫描版)高三历史试卷考生注宜:朱试联矗爲j字{通择题}和第【I 非進择題[曲部分■具100分:#试时|・]9(1介弊2, 请羽备甄尋案堀在苓題卡上.3. 本選举主要考试内察上隘曙l + di ^2.第I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瞎【本大寵井24小題.誓小题2分,共48分口在毎小遁跆出的四个粧顼中,只有一项是琦合题目要求的訂I•芯円时代•国家机构的官员盘从宗族ff理机构中的人员演化而疵•政旳左员不仅足宗法I的大奈.也是政府的平政人员.这说明隔代A开创了"家天下”轨治模式 B.国家换治呈现療国同构特征匚血绿宗法制摩已幕本完善D+分封制度展于血球宗社关系2科举制的堂施使得为官人仕主要通过科举束实现.即所喟“化兀他歧,强也科试”这擇“科场就成为无数士子舞身我技以求的名利场.而由科举人ft的各级官员則成为官场名利的角逐若.材料意在说明科举制A.範响了古代林会的价值理念吐改蛮了咅代中国的最治结构C.有利于古建杜会阶层的流劭U实现『古代人才的忧化配置玉明犠建立后■朱元璋一反自秦以来将内侍人员逐步升格为正式朝官的檢法■帀足牌已定型的国家机关的职盲互新贬降为侍从,由此可知■明代扎阳晰了内伶干涉朝政的途栓K改变r弱化中枢权力的方式U封建官僚机构IWM肿跡 D.强化了中块塞披官员的軌力4广占代粹典从制屢上排曉广帚游公民群诧倉上的个人宜吉糊权力.有效地防止「狀爵国墩• 独裁政治的产生厂这主要是因为古代雅曲A,端立了公民大会的最髙权力出建任了由平民m成的辭审注庭C全面推行了“陶片放逐法” D.玄施了十将军轮匾的抽裁制度5.有观点认为.英两1酩9年的峯杞利袪案的意义井不在尸便议会抚得多少新的权力•罚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岗以避免再凶枚限模糊仙毀生严匝的杈力冲突.这一现点A,奁定了英国草命的齋严阶级性质K柠在论证农权利址案*歸产阶级届也T.认为至国革命后阶级矛曲已根餘"軽隅英国立宪樓统以应文袪靈式确立反有学着说,诣71年算童志帝国宪拄規定了一个7昆合ST的政治体制"这屯畳是遏为当时螯阖在政暗上甩君主专將得到賤化a民主蚩鼻的程度较低c嫦立了坟会主权政府。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题(江苏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
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
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
这一变化反映了A.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 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C. 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D. 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国策,在整个封建政府一直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监管商业活动,故A、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商业市镇的崛起,故B项错误;“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说明民间商人纳税后就取得了合法地位,故D项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古代商业这一长效热点,落实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涉及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变化类”的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关注材料中变化后的结果。
由本题中“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的信息可判定答案。
2. 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
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
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
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
这反映了当时人们A. 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B. 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C. 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D. 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答案】B【解析】古代“雀” “爵” 相通,“猴”“侯”同音,“射爵射侯”就是追求封爵、封侯,因此这类画像石刻体现了人们希望加官进爵甚至封侯,即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故B项正确;抑制王侯势力是在西汉(推恩令大大削弱了王国势力),东汉时期的王侯势力已经对中央够不成威胁,故A项错误;射雀、射猴和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相违背,故C项错误;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是对画像石的误读,不符合材料关键信息“射爵射侯”的真实含义,故D项错误。
江苏省百校联考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新石器早中期遗址多分布在太行山和豫西山地与华北平原的交汇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则普遍分布在渭河平原、华北平原和黄淮平原。
这一变化表明()A.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B.原始农业有了进一步发展C.原始人群摆脱了自然限制D.中国已经迈入了阶级社会2.2002年湖南龙山县里耶古城出土了秦朝邮筒“迁陵以邮行洞庭”,同时出土的公文简牍中也频繁出现“洞庭郡”。
据《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并无“洞庭郡”的记录。
这说明()A.考古发现可以弥补史书不足B.文书制度拓展了秦朝的疆域C.秦朝郡县制的情况难以考证D.两种文献史料无法相互印证3.唐永徽元年(650年),雍州等地爆发蝗灾后,按制“里正言于县,县申州,州申省(尚书省)”,经门下省“取裁”,上报皇帝,再经“细勘”“检覆”,最后于永徽二年(651年)颁旨“以正、义仓赈贷”。
据此可知,唐代()A.基层组织成为救灾主体B.三省一体化的趋势加强C.地方政区向省州县演化D.中枢决策效能有待提高4.下表为宋代出版的各类农书的数量统计。
这折射出宋代()分类数量占宋代农书比例耕作、工具、水利2 1.42%粮食作物2 1.42%经济作物2417.02%观赏性作物(花、果、竹)5539.01%A.农耕技术取得重大突破B.农民的职业更换相对自由C.农业的商品化程度提高D.美洲的高产作物推广种植5.传统文人画题材主要是山水、“四君子”等,人物画极少,鬼怪的领域就更少有人涉及。
江苏省苏中七所普通中学2018届高三联考试卷历史一、选择题:满分60分。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这话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黑瞎子岛地处中国最东端“金鸡”版图上鸡冠位置,位于中俄边界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自1929年中东路事件俄方占岛至今,一直在俄方(前苏联)控制下。
2018年6月2日,中俄两国外长互换《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批准书,标志着协定正式生效,作为争议土地,黑瞎子岛约一半归中国所有。
元朝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归属于黑瞎子岛的简明图A.辽阳行省 B.岭北行省C.黑龙江省 D.中书省直辖3、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关汉卿《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
他最可能是下列何时何地的商人A.东汉的洛阳B.唐末的长安C.北宋的开封D.明初的南京4、明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
此举A.意在规劝嘉靖皇帝遵守法律B.履行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责C.体现了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D.反映了君臣间的权力之争5、“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如你初妆”,这是流行歌手周杰伦一首歌中的歌词。
歌词中所涉及的这种瓷器质量最好的产品出自A.唐代的邢窑B.宋代的定窑C.元代的汝窑D.明代景德镇官窑6、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凝聚成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农民战争也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
真正对这种制度进行理性思考,指出皇帝为天下之“屠毒”者、“敲剥”者、“大害”者的人物及其著作是A.董仲舒《春秋繁露》B.顾炎武《日知录》C.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D.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7、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开始变动。
江苏省百校联考2018届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l.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中国必须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
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宗法制维持了亲族间的忠诚B.封建制导致血缘纽带日益松弛C.建构的新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D.郡国并行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2.“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A.兼相爱,交相利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能独断者,故可以王天下D.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3.邓嗣禹指出,中国古代某选官制度“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以下关于该制度说法正确的是A.孝廉是做官的主要途径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世家子弟依靠门第人仕D.保证公正选拔优秀人才4.“怪石奔秋润,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晚唐诗人韩屋用生动的诗句评价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描述了该书法作品的飞动气势和苍劲形象。
以下作品中与该书法作品书体一致的是A.王羲之《兰亭序》B.怀素《自叙帖》C.颜真卿《祭侄文稿》D.柳公权玄秘塔碑》5. 明清江南市镇,直到1909 年以前,都不是正式的行政建置。
据明清江南地方志(府志、县志)解释。
郊外居民所聚谓之“村”,商贾所集谓之“镇”贸易之所曰“市”,市之至大者曰“镇”。
据此可知A.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B.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C.政府鼓励经商促进城郊开发D.对外贸易繁荣增加社会财富6.有人将右侧漫画中跑路者的现实活动归纳为:溜之大吉→反咬一口→为人打工。
与该漫画相关的列强侵略事件导致A.台湾被割占损害中国领土主权B.清廷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C.上海等地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D.列强竞相参与瓜分中国的狂潮7.兰陵忧患生在《京华百二竹枝词》中云:“坤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
庚子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
”注文有云:“庚子岁(1900年)以缠足致累,尚在目前,事过辄忘,积习中人,一深至此。
”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政局变化推动了习俗变迁B.庚子国变后,放足风气大开C.民族工业发展要求废止缠足D.缠足陋习深重,废止过程艰难8.毛泽东指出:“这个革命的第一步、第一阶段,绝不是也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社会,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
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
”这一理论成果A.指明了中国革命的道路B.首次明确了中国社会性质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进程D.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9.右图是登载于上海《申报》的一则新闻,标题为《赣匪弃巢西窜》。
文中有报道称:“赣匪因石城兴国失守,知残局不能再支,朱毛彭等股约八万放弃雩(于)都、瑞金老巢西窜(二十二日专电)。
”这则新闻可以间接佐证A.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B.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开始C.北伐胜利进军,军阀实力受损D.太原会战失利,正面战场受挫10.解读地图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
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形势图,下列有关这次战役的说法正确的是A.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C.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第一场大型会战D.是相持阶段对全局胜败具有决定意义的会战11.20世纪50年代,对于即将参加的某次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积极准备了方案,并将参加会议的国家除中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外,分为下面表中几种类型。
在这次国际会议上新中国类型部分代表国家“和平中立”国家印度、缅甸、印尼、阿富汗接近“和平中立”的国家埃及、苏丹、尼泊尔、叙利亚接近“反对和平中立”的国家日本、泰国、菲律宾、土耳其A.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首次步人世界外交舞台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积极奉行非集团的政策12.1980年,中国改革先锋步鑫生出任浙江海盐县衬衫总厂厂长,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一砍“大锅饭”的分配制度,在车间实行“联产计酬制”;二砍不合理的劳保福利制度,请假不发工资;三砍“铁饭碗”制度等。
以下有关步鑫生对工厂改革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A.标志着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B.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C.针对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D.成为企业成功进行改革的模范13.据希罗多德记载:“克里斯提尼改革后,雅典人在私生活上使用他们村社的名字作为姓氏,并且,人们使用他们的村社作为自己的一次称号,在这以前,用的是父名。
”出现此现象是因为克里斯提尼改革A.使雅典公民权得到扩大B.缓解平民和贵族的矛盾C.瓦解了贵族政治的基础D.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14.1550~1551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在巴利亚多利德城召开神学会议,神学家们得出的结论是西半球的居民是有灵魂的人,因此也应该得到救赎。
神学家们的意图是A.在美洲传播天主教B.在西半球传播新教思想C.落实人人平等理念D.以传教取代殖民掠夺15.康有为较早接触西方自然科学,并且借助于自然科学知识来阐述和论证自己的哲学,他认为:“为始之气,皆本于热,有热则有力,有力则有吸力,有离心力,有拒力。
”启发了康有为这一认识的科学理论最有可能是A.自由落体定律B.经典力学C.相对论D.天演论16.有学者认为卢梭所强调的自由是社会自由,“自然的自由”术语不过是刚刚演变为人的猿身上尚未彻底褪去的尾巴。
他把社会自由看作是受公意约束着的,“惟有服从人们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
据此推断,卢梭的这一观点A.利于政治权力相互制衡B.保证个人权利不受侵犯C.体现开明专制的政治观D.体现“社会契约”思想17.1771年,英国作战部大臣帕尔登尼说,“一个大臣,不是受宪法约束的官员,他只能根据国王的指令发布命令。
”这说明,当时英国A.《权利法案》已遭到破坏B.面临封建王朝复辟的危险C.国王仍然拥有较大的权力D.议会立法依然受制于国王1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然而实际的革命却是高潮突降。
布尔什维克的军队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占领了彼得格勒的重要地点——火车站、桥梁、银行和政府大厦,因为克伦斯基几乎没有什么虔诚的支持者。
”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沙皇专制直接导致革命发生B.资产阶级放弃革命的领导权C.无产阶级尚未做好革命准备D.革命的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19.从1920年到1926年,苏联与外国资本家签订135个合同,并和美、英、日等国签订过为期20年或30年的金矿、锰矿、石油开发协定。
这些外资项目都是有选择、有条件、受限制和受法律监督的,到一定年限,苏联可以无偿地把租让企业收归国有。
这表明当时苏联实行的经济政策A.具有国家资本主义的色彩B.排斥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C.体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D.严重脱离苏联的社会实际20.“主张根据太阳光谱所呈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相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使欧洲绘画加强表现力的新方法,对绘画技法的革新有很大影响。
”下列绘画体现这一风格的是第II卷 (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60分。
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其中第21题~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4题为选做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21.(12 分)经过历代儒学家的修改和润色,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材料二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
——《春秋繁露》材料三一方面是帝王对于人民横征暴敛、残酷盘利的现实;另一方面,天下又不能没有帝王。
对于这道难题,黄宗義在《明夷待访录》里的解答也只能祭出道德说救的大旗,将希望寄托在后世君王能够积极效法那些虚幻的尧舜禹等上古帝王的样板上面……从今天的角度看,黄宗義明显属于“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
——周英杰《大历史的小切面》材料四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熟人社会”,比如“守旧症”“非我症”“不合作症”“麻痹症”,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
——张宏杰《十国皇帝的立不命运》序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
(2分)(2)材料二中董仲舒是怎样“修改和润色”儒家学说中君臣关系的? (2分)(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材料三中黄宗羲“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4分)(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近代中国传统文化转型艰难的原因。
(4分)22.(15分)洋务运动中诞生的汉阳铁厂见证、影响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张之洞)首先创办了著名的汉阳铁厂……根本没有考虑铁矿和煤的问题(注:不同的铁矿和煤适用于不同的炼钢炉),就急急命驻英公使向英商采购炼钢厂机炉……设备买回来之后,因为找不到合适的煤和铁矿石,只好从欧洲不远万里地进口焦炭。
4年时间花费了560余万两官银,三座炼铁炉只有一座可用,还没有炼出一吨合用的生铁。
洋铁竞争加上体制腐败,在改为官督商办之前的6年间,汉阳铁厂耗费官银达1120万两,而清朝每年财政收入不过7000万两。
——杜君立《历史的细节》材料二1896年5月23日,盛宣怀到汉阳铁厂任事,汉厂遂从官办过渡到官督商办企业……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二月向清政府奏准设立商办汉冶萍煤铁公司……同年5月16日在上海召开第一届股东大会,会后据说商股反应“亦甚踊跃”。
——张国辉《(论汉冶萍公司的创建、发展和历史结局》材料三在中国,很多事情老百姓是仿效为官者的。
作之君,作之师,官员不仅是政治的权威,而且是教化的楷模……洋务运动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但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终究是一种畸形物……它所带来的垄断性抑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这又造成民族资本主义萌生和发展的困难。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完成下列要求:(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的目的。
据材料一,概括导致铁厂陷入困境的原因。
(3分)(2)据材料一、二,概括汉阳铁厂后与其他企业合并为汉治萍公司)经营体制的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