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数学教案)1小数乘法之教材分析

(五年级数学教案)1小数乘法之教材分析

(五年级数学教案)1小数乘法之教材分析
(五年级数学教案)1小数乘法之教材分析

1小数乘法之教材分析

五年级数学教案

一、小数乘法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上述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小数和整数都是按照十进位制位值原则书写的,所以小数乘法的竖式形式,乘的顺序、积的对位与进位都可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只要解决好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就行了。鉴于此,本单元的编排十分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来。

内容编排结构如下表:

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对于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元、角、分”、“米、分米、厘米”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计量单位了。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基础,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这样的生活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角之间、米、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2)淡化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突出计算方法的教学。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要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应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入手。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根据小数与整数的密切联系,教材先教学小数乘法,再教学分数乘法。与原义务教材比,淡化了小数乘法意义

的教学,把重点放在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总结上,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小数乘法的算理,并由此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3)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所以,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

①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

②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教材在例3、例4中,均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分别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③帮助学生按一定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在例4的教学中,应用合作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有序地概括出计算小数乘法的一条清晰的思路: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教学建议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由于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种联系,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如,在例2“0.72×5”的教学中,可提

出转化性的问题:“你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乘法算式吗?”,引导学生经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学习过程,同时获得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本领。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而是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述。因此,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做出合理性的解释。如,教学“1.2×0.8”时,应引导学生先说出将因数“1.2和0.8”转化为整数12和8的理由,再说出积“96”扩大到原来积的“100”倍,所以必须将“96”缩小到它的1/100的理由。这个算理清楚了,能表达了,在实际操作时,就能正确地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达到正确计算的目的。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学习的重要目标。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去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教学时,应重视练习一中第4题、第10题的练习,还可增加一些类似的练习内容,并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养成探索隐含在数字、算式后面的规律的习惯。

4.本单元可用8课时进行教学。

(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例1。

编写意图

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

(1)在购物活动中引入“小数乘整数”。

教材创设学生喜欢的“买风筝、放风筝”情景,引入小数乘整数的学习。其教学功能有二:①“买风筝”活动不但能引发小数乘整数计算问题,而且能激发学生自主计算的兴趣;②利于学生根据熟悉的“元、角”之间的进率,将“3.5元×3”转化为“35角×3”来计算,为例2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做准备。

(2)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解决买3个风筝要多少钱的问题,多数学生只会列算式“3.5×3”来表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但不会计算。这时,他们可能会用已掌握的小数加法、整数乘法或其他方法来计算。教材呈现了三位学生的不同解题思路,体现了尊重学生差异,鼓励学生用自己理解的方法自主解决问题的课改理念。

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主题图的数学信息(风筝单价及要解决的问题)引入小数乘整数。

本例的教学可分两步进行:①让学生了解主题图展示的数学信息。教学时,可将画面上的四种不同形状的风筝及单价用课件逐一动态显示。也可用吹塑纸(背面沾上水就能贴在黑板上)剪下4种不同形状的风筝,逐一贴在黑板上,并标上价格。②根据了解的信息,设计用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来解决的实际

问题。如,教师可提问:“你喜欢哪种风筝?你想买几个?你会算出要付的钱数吗?”由此引入小数乘整数的学习。

(2)放手让学生利用先前知识经验独立解决“买3个鸟风筝要多少钱”的问题。

学生虽然不会计算“3.5×3”,但利用先前经验,有办法算出买3个鸟风筝需要的钱数。因此,应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理解的方法独立求出3个鸟风筝的钱数。学生的解答思路除了教材上显示的三种外,可能还有其他方法。如,有学生这样解答:“4元×3=12元,5角×3=15角=1.5元,12元-1.5元=10.5元。”这些解答的方法都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是个性化的思考结果,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3)引导学生对几种不同的解题思路进行分析。

学生解答后,应将主要的几种解法有序地、整齐地显示在黑板上,或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解法作出评价,并从中选出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如35角×3)进行重点分析、说理。先让用该法解答的学生说,然后教师帮助学生用简洁的话总结、概括:先把3.5元转化为35角→再计算35角×3→最后将结果105角换成10.5元。

这样的说理活动经常进行,就能培养学生有序的说算理的能力。

2.例2及“做一做”。

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

编写意图

(1)帮助学生弄清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本例的设计分为两个步骤:①用转化的方法将“0.72×5”转化为“72×5”。教材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转化成整数来思考?”即如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②用动态竖式揭示原理。为了使学生理解转化过程中每一步的依据,教材显示了用竖式计算0.72×5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使学生清楚地看到:①因数0.72扩大到它的100倍,就转化为72,这样就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②由于因数0.72的扩大引起了积的扩大,所以,要使积不变,必须把扩大到100倍的积“360”缩小到它的1/100。

(2)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要点。

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

“做一做”中的第1题,运用对比的方法将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整数对比编排,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的不同点有二:①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小数位数与因数中的相同。②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部分末尾如有0,可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末尾的零是不能去掉的。

教学建议

(1)注意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例1中的计算经验,特别是将3.5元转化为35角的经验来学习例2。

(2)放手让学生应用已有的整数乘法经验自主计算“0.72×5”,列出竖式,并尝试对过程做出合理的解释。

(3)应引导学生小结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要点。在学生理解上述算理的

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归纳用竖式计算的要点:①按整数乘法的规则进行;②

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中也应有几位小数;③算出

积以后,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用最简方式写出积,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

3.例3。

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

编写意图

(1)选择与“米、分米”有关的校园生活——换玻璃为学习背景。

以换玻璃的活动引入小数乘小数的学习,其教学功能有三:①提供学习小

数乘小数的生活素材。由计算长方形玻璃面积引入两个因数都是小数的乘法计算,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乘法。②引起认知冲突。当学

生列出“1.2×0.8”的算式来求长方形玻璃面积时,问题油然而生:“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么计算呢?”促成学生利用例2的计算经验,再一次用转化的方法把1.2米、0.8米转化为12分米、8分米,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使学生又有了一次用转化的方法来学习新知的体验。③更换橱窗玻璃是校园生活中的平

常事,借此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保护校园环境的品德教育。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中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教材安排了以下几个层次的活动:①通过两个小朋友的对话,“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么计算呢?”“也可以把它们看作整数来计算吗?”引导学生在例2的基础上再一次想到用转化的方法,将两个因数同时转化为整数,再进行计算。②动态显示“1.2×0.8”的竖式计算过程:先将两个因数1.2和0.8,都扩大到各自的10倍,变成12和8,然后求出积,使学生清楚地看出两个因数同时扩大到10倍,它们的积就扩大到100倍;最后再看积,由于积已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要使积不变,必须将扩大后的积96缩小到它的1/100,得0.96。

(3)引导学生归纳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教材在1.2×0.8的竖式下面精心安排了一个探讨性的问题:“看一看,因数和积的小数位置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自主找出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关系,悟出小数点位置的正确处理方法,为概括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即例4做好准备。

教学建议

(1)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自主学习。

本例的教学可设计以下几个过程:

①让学生看图,读懂图意,准确地叙述图中给出的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具备吗?②给足时间,自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自主尝试计算1.2×0.8。③组织学生共同研讨1.2×0.8的竖式算法及算理。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可先让2~3位同学将自己的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并简述其中的道理。如,有学生可能这样思考:

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

这个过程表述的各个算式虽然不如教材呈现的那么简单,但它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解题思路,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和鼓励。然后指导学生看书: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

请学生对着书说一说“1.2×0.8”的计算算理。

(2)组织学生探索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关系。

教师出示: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

提问:“两个算式中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用不完全归纳法概括出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为合乎科学地处理小数点的位置提供操作上的依据。

4.例4。

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

编写意图

(1)让学生在合作活动中小结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如何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教材没有给出统一的法则,只要求学生能合乎逻辑地进行计算。如何才能合乎逻辑地进行计算呢?这必须让学生掌握计算的一般方法。为此,教材组织学生应用交流的方式,按一定的序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这

个序以图、文、式并茂的方式呈现在师生的眼前: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根据积和因数中小数位数的关系)--->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应在前面用0补足。

(2)利用例3后“做一做”中的练习引入本例的学习。

本例学习之前,学生已进行过一定量的小数乘法练习,特别是例3后面“做一做”中的3道题,学生记忆犹新。教材及时将学生已做过的习题作载体,小结出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这样处理,既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又达到了省时、高效的教学目的。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有序地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时,可按先放后收的办法进行。

①让学生对照自己完成的3个乘法竖式(例3后面的“做一做”),自言自语地或与同桌交流,说一说是怎么算的。②在学生个体的或小范围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教师这时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有序地归纳:先干什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干什么(给积点上小数点);如何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根据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相等的关系);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办(在前面用0补足)。这样,不但帮助学生总结了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有序进行思维和简明地进行表达的能力。

(2)以上总结的计算方法,不要求学生记忆,学生只要按上述逻辑性的操作流程进行计算就行了。

(3)关注小数乘法计算的难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怎么点小数点?”是小数乘法中的难点,本例结合上面“做一做”中的0.56×0.04,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教学时,应提醒学生注意:①要数清楚两个因素中小数的位数,弄清楚应补上几个0。②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应先点上小数点,然后再把小数末尾的0划掉。

5.例5。

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

编写意图

(1)创设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入倍数是小数的学习。

教材主题图以生动的画面向学生讲述非洲野狗追及鸵鸟的故事,让学生有如临其境的感觉。继而发出善意的担心:“追得上吗?”由此导入倍数是小数的学习内容。这一情境的创设,体现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课改理念。

(2)使学生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教材以“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素材,给出“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的信息,使学生从具体事件中领会有时用小数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比较直观。

(3)让学生通过验算检查计算的准确性。

教材通过女孩提问:“我算得对吗?”引出验算。验算的方法教材呈现了两种,一种是“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再乘一遍。”二是“用计算器验算。”其实,验算还有其他方法,如,对着原式再做一遍。再如,用观察法,因为第二个因数大于1,所以积一定大于第一个因数,所以答案7.28是错的。这里不要求学生一定要按哪种方法验算,只要会用合适的方法验算就行。

教学建议

(1)让学生自主阅读、表述题意。

与例3的学习类似,先让学生自己读题,再用自己的话表述题意。尽可能创设让学生表述的空间。学生表述题中条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时,应着重请学生说一说“1.3倍”的含义。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验算。

当学生列出竖式算出56×1.3的积后,可提问“你用什么方法说明你做对了呢?”或者,利用教材提供的错例,请全体同学评判:“她算对了吗?”然后让学生用已掌握的验算知识对56×1.3的结果进行验算。在学生自主验算的基础上,请他们说出不同的验算方法,并组织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小结。

(3)注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组织学生完成“做一做”中的两道改错题时,可分两步进行:①先观察两道算式中的因数和积,进行判断,说出理由。这一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整体感知算式、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如,算式“3.2×2.5=0.8”中,

两个因数都大于1,积肯定大于1,而积却是0.8,所以一看算式就知道是错的。而算式“2.6×1.08=2.708”中,第二个因数略大于1,积2.708比较接近第一因数

2.6,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也相等,凭观察,算式可能是正确的。

②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一方面验证算式的对与错,另一方面验证自己观察、判断水平的高与低,长期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会有显著提高。

6.关于练习一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是配合例2的练习。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技能。练习时,应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两点:①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如果末尾有0,再把0划掉。②算完后,应检查积的小数位数是否与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如不同,应找出原因,看看哪一个计算步骤上出了毛病,并及时改正。

第2、3题,是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技能用于实际的练习。第2题,是联系学生的主要学习资源——教科书来进行的计算活动。学生作业前,应让他们自主查出五门学科教科书的单价、然后再计算、填空。第3题的练习功能有二:(1)估测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要让学生正确应用估测的方法比较准确的估出来。如,学生用步测法去估:知道自己的步长约为0.6米,从自己家到学校约走多少步,用0.6米去乘走的步数,就是自己家到学校的大致距离。(2)通过计算自己每天、每周上学要走的路程,巩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对一千米有多长的具体的感受。

第4题,是应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的练习,体现在操作上就是如何在积里点小数点的练习。本题利用表格的形式,把6组因数按扩大到10

倍、缩小到原来的1/10、缩小到原来的1/100的顺序排列,使学生在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填积的过程中,清楚地知道,如果因数只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积也扩到原来的10倍。表中第一组、第二组就是这种情况;如果因数缩小到原来的1/10,则积也缩小到原来的1/10。表中第三组、第四组就是这种情况;如果因数缩小到原来的1/100,则积也缩小到原来的1/100。表中第五组、第六组就是这种情况。

第5、6题是综合应用小数乘法和其他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第5题结合计量工具的认识以及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来计算物品的价钱。本题的关注点是让学生准确读出台秤刻度盘上表示物品质量的千克数。第6题是用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来解决的问题。练习时,应提醒学生注意,算出70.5×6.4的得数后,不能先划去积中末尾的0再点上小数点,而应先点上小数点再划去末尾的0。

第7题,是小数乘法的笔算练习。

第8题,是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也可以表示倍数的练习。通过两个已知条件“质量是蓝鲸的18.7倍、高是蓝鲸长的3.2倍”,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时用小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并且比较直观。

第10题,通过探索规律的练习,使学生明确在小数乘法中,第二个因数比1小时,积比第一个因数(零除外)小;当第二个因数比1大时,积就比第一个因数(零除外)大。教材给出了两组习题,第一组中的第二个因数都大于1,第二组中的第二个因数都小于1。让学生经过计算,发现积和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同时引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来表述发现的规律。

第12题,是应用第10题的规律来进行练习。通过这组练习,加深学生对所探究规律的理解。练习时,应提醒学生仔细观察两个因数,看其中一个是大于1还是小于1,然后再做出判断。

7.例6。

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

编写意图

(1)创设一个“狗帮助人们抓坏蛋”的情境,为学生求积的近似值提供素材,同时让学生了解到狗的嗅觉非常灵敏。

(2)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计算结果的近似数。

例题给出信息“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和问题“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许多小数并不一定都要知道它们的准确值,只需知道它们的近似值就可以了。同样,在解决许多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当求出若干个小数的积以后,也不需要保留那么多的小数位数,只要根据需要求出积的近似数就可以了。让学生体会求积的近似数也是生活、生产的需要。

(3)指出积的近似数的求法和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教材以算出狗的嗅觉细胞为2.205亿个为例,说明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教学建议

(1)复习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求积的近似数所用的方法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完全相同。因此,本例教学前,可组织学生做适当的练习,让他们回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为自主求积的近似数做好准备。

(2)引导学生用讲故事的方式表述题意,自主解决问题。

主题图显示的情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教学时,应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读题、读图,并用自己的话讲述题意、图意。如,学生说:“因为狗的嗅觉细胞是人的45倍,所以狗能利用它的十分敏感的嗅觉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学生把题意表述得越清楚,题中的数量关系就揭示得越透彻,就能帮助学生很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让学生自主求积2.205的近似数。

当学生列式求出“0.049×45=2.205”后,提问:“题目要求保留一位小数,如何求积的近似值呢?”先让每位学生独立地求出2.205的近似数,然后请1~2位学习一般的学生上台解释取近似数的过程和理由,全体学生对他们的解释作出评价。这样,学生便在交流互动中,自主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8.例7。

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

编写意图

(1)由小数乘法的一步计算变为连乘、乘加、乘减的两步运算,提高小数混合运算能力。

前面的小数乘法,都是一步计算。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小数乘法以后,引入连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把小数的加、减与乘法融在一起,巩固加、减计算技能,提高综合计算能力。

(2)通过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学习连乘、乘加、乘减运算。

生活中需要用连乘或乘加、乘减解决的实际问题很多。这里选择学校图书馆用正方形瓷砖铺地为素材,设计了“用100块瓷砖来铺,够吗?”“110块呢?”的问题,解答第二问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思路。教材呈现了连乘、乘加的方法,通过这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学习连乘、乘加运算,使学生体会小数的混合运算也是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教学建议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解答过程,尝试解释解答的结果。

由于本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简单,所以,当提出“用100块瓷砖来铺,够吗?”“110块呢?”以后,应为学生提供独立列式解答、用自己的话表达解答过程的时间,逐步培养学生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2)告诉学生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相同。

由于运算顺序是一种规定,不必讲太多的理由,所以当整数四则运算扩充到小数后,可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相同。

9.例8。

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

编写意图

(1)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①给出三组算式,让学生观察、计算,找出每组中两个算式的关系。②用归纳的方法类推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通过这两个层次的活动,逐步培养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

(2)应用乘法运算定律教学简便运算。

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例8安排了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的例子,使学生体会到,一道比较复杂的小数乘法算式,如果能用运算定律进行变换,中间有些计算只需口算,这样整个计算就变得简便了。

教学建议

(1)在复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教学前,可以复习一下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学生说出后最好把这些定律写在或贴在黑板上。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三种运算定律中数的范围是什么。在学生明确这些数的范围都是整数后,可以举出书上的例子,还可以让学生任意举一个例子,看看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是不是相等。从而得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也适用。然后着重提问:现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也适用

了,那么在讲到这些乘法运算定律时,要理解包括哪些数?使学生明确,现在乘法运算定律中数的适用范围包括整数和小数。

(2)加强对乘法分配律应用的教学。

由于学生在整数一单元中已有了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基础,这里可以引导学生类推。教学0.25×4.78×4时,可以提问:这道题怎样做比较简便?启发学生想第一步怎样做,应用哪条乘法运算定律。在学生明确了原式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改写成0.25×4×4.78后,再提问学生:第二步怎样做,应用哪条运算定律?教学0.65×201时,也要提问学生怎样算比较简便。应用哪条运算定律。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然后说明实际做题时虚线框里的那一步可以省略掉。

乘法运算定律的运用中,常出错的往往是乘法分配律。教学时,要注意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加强就题说理练习。如,练习二的第4题“1.5×105”和“1.2×2.5+0.8×2.5”都要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但在“1.5×105”中,是乘法分配律正向应用,而在“1.2×2.5+0.8×2.5”中,则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向应用。

10.关于练习二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是求积的近似数。练习时,提醒学生注意:①看清题目要求,按要求取积的近似数,保留小数位数;②计算要仔细、要检查积中小数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第2、3题,是应用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第3题,通过计算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质量(35吨),又通过与“明明”介绍的当今一

小数乘法教案备课讲稿

小数乘整数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2、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3.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不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1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道理 教学难点 1 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2正确地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正确化简末尾的0 3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用具投影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数鸭蛋”的游戏,在2×3=6式子中,我在两个因数中添上或去掉0,请你立即报出积是多少,并说明理由。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谈话:在炎热的夏天,你喜欢吃西瓜吗?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 出示例题的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引导:根据图中的信息,要求“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答 0.8 X 3 )“0.8×3”是求几个0.8想加的和?(答三个) 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是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因数是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计算方法 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教师通过巡视了解学生采用了什么方法。 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谁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讨论:谁能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0.8×3”的过程? (0.8 × 3 2.4 比较:0.8是几位小数?2.4呢?(答都是一位小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第一单元测试 一、口算 0.4×5 1.2×4 4×1.5 1×0.5 1.8×0.01 0.25×40 0.01×0.1 1.25×0.4 0.36×0.2 0.8×0.9 12.5×0.8 0×0.365 二、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运算的要简便运算 7.06×2.4-5.7 2.33×0.5×4 0.65×105 3.76×0.25+25.8 4.8×0.25 1.2×2.5+0.8×2.5 0.34×2.5 1.5×1.7 0.28×0.39 4.2×2.4 6.52×27 0.32×1.25 0.008×0.425 10.9×0.38 1.2×0.25+2.8×0.25 0.65×104 3.2×1.25×2.5 1.25×8.08

三、比较大小 1.01×1.01○1.01 36.7×0.99 ○ 36.7 0.09×1 ○ 0.09 2.4×3.5 ○ 24×0.35 7.3○1.2×7.3 0.8×0.8○0.95 5.43×0○5.43 4.9○49×0.01 四、在下面算式的积里点上小数点,使等式成立。 2.5×0.4=100 0.44×98=4312 0.35×42=1470 1.05×2.7=2835 五、判断 1、两个小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数。() 2、4.67乘一个小数,积一定小于4.67。() 3、两个小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其中的一个因数。() 4、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就比原来的数大。() 5、38×0.26与3.8×2.6的积一定相等。() 六、我会运用 1、每千克鸡蛋6.5元,奶奶买了5.6千克,一共多少钱?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小数乘法等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 一、仔细想,认真填(8分) 1、5.874保留一位小数约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2、3.48×2的积是()小数。 3、23.4×1.8=42.12,那么2.34×1.8=(),2.34×0.18=() 4、每个乐羊羊挂件4.5元,冬冬买了3个,他付给售货员20元钱,应该找回()元。 5、一个两位数小数,四舍五入后的近似数是6.8,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二、我来做判断(6分) 1、两个小数的积一定比其中的一个小数大。() 2、1.64×0.8与16.8×8的积相等。() 3、小数乘整数,结果一定是小数。() 三、选择(8分) 1、6.986保留两位小数是()。 A、6.99 B、7.00 C、6.98 2、下面()的积比第一个因数大。 A、2.7×0.98 B、4.02×1.1 C、0.54×0.4 3、两个因数的积是0.85,第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0倍,第二个因数缩小到它的1/10,积是()。 A、0.85 B、0.085 C、8.5 4、能运用乘法结合律简算的式子是()。 A、0.9×2.7+0.9×7.3 B、2.35×2.5×0.4 C、5.4×98 四、连线(12分) 0.64×15 ×3.6 ×1.05 ×4 五、计算(35分)

1、小老鼠上灯台(8分) 2、列竖式计算。(得数保留一位小数)(9分) 12.76×8 2.84×0.5 0.94×1.6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8分) 10.4-9.6×0.5 4.23+4.23×99 5.28× 6.5+12.3 12.8×0.5×0.2 12.5×32 0.45×102 六、解决问题( 31分) 1、帮妈妈买菜,一块肉重1.8千克,每千克18.4元,我带40元钱,够吗?( 6分)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材分析及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积的近似值。 3.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4.解决问题。 和原实验教材相比,变化有:一是,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例3后增加概括总结法则的活动,给出不完整的计算法则文本。二是,不再安排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运算例题,直接迁移应用到小数四则运算。三是,增加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分别是估算和分步计费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和验算。 ⒉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小数)的近似值。 ⒊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⒋让学生在解决有关小数乘法的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中,理解估算的意义,初步形成估算意识,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⒌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和解释算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编排特点 1.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对于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元、角、分”“吨、千克、克”“米、分米、厘米”是他们熟悉的计量单位。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基础,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刷油漆”(与米、分米和千克、克有关)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这样的学习背景,不但能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常见的计量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2.应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所以,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 ①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 ②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教材在例3的“做一做”后,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分别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知识点整理 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规律: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c=a+ 减法:减法性质:a-b-c=a-a-=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c=a×乘法分配律:×c=a×c+b×c【×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0、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第1单元小数乘法

1. 小数乘整数 【知识归纳】 1.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 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 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积的小数部分末尾的0可以去掉。 3. 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就扩大几倍;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几倍,积就缩小几倍。4. 小数乘整十、百、千数 【讲练结合】 例1 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 ?13.934 ?0.3930 0.478 ? 5.218 例2 完成下列表格 例3 周日,王叔叔开车到离家200千米的白云山旅游。汽车的油箱有28升汽油,每升汽油可供汽车行驶6.8千米。他去白云山时,中途需要加油吗?

例4 积与因数的关系 ?,直接写出其他各式的积。 (1)根据1528=420 ? ?0.1528= 15028= ? 1.528= ?150.28= ? ?15 2.8= 15280= (2)给等号右边的数点上小数点,使等式成立。 ?0.3627=97 ? 8.412=100 ? 1.0238=38 ? 0.06524=15 例5 直接写出得数 ?0.120.1= ? ?0.80.1= ?0.7810= 0.710= ? ?0.120.01 ?0.80.01= 0.7100= ?0.78100= ?0.80.001 ? ?0.120.001 0.71000= ?0.781000 例6 *在下面的框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课堂练习】 1. 列竖式计算 ? ? 2.315 ?0.3616 ? 1.254 0.279

2. 完成下列表格 连续航行一昼夜,能到上海吗? 4. (1)根据1635=560?,直接写出其他各式的积。 16035=? 1.635=? 0.1635=? 16350=? 16 3.5=? 160.35=? 160 3.5=? 16035=?0. 1.6350=? (2)给等号右边的数点上小数点,使等式成立。 4.812=57? 0.6372=45? 0.05624=13? 2.0236=72? 5. 直接写出得数 (1)0.810=? 0.1210=? 0.80.1=? 0.120.1= ? 0.8100=? 0.12100=? 0.80.1=? 0.120.1=? 0.81000=? 0.121000? 0.80.1=? 0.120.1=? (2)0.1×0.1= 0.2×0.2= 0.3×0.3= 0.4×0.4= 0.5×0.5= 0.6×0.6= 0.7×0.7= 0.8×0.8= 0.2×0.5= 0.4×0.5= 0.5×0.6= 0.5×0.8= 6. *在下面的框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单元检 测 时间:40分钟姓名:检测等级: 一、填空题(12分) 1、0.4+0.4+0.4+0.4+0.4写成乘法算式是()。 2、计算小数乘法时,先移动因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因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最后把积的小数点向()移动几位。 3、3.64×1.7的积是()位小数,1.16×2.08的积是()位小数。 4、根据794×98=77812,填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79.4×0.98=()79.4×980=()7.94×0.98=() 5、小凯做了几道题,忘记点了小数点,请你帮他点上小数点。 36×2.4=86413×0.25=32514.4×3.98=57312 6 6.8× 2.56=×2.5×(1.32×0.45.7× 3.8+ 4.3×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10 1 ,积不变。 2、两个小数相乘,积一定是小数。 3、8.2×9.5的积一定是两位小数。 4、3.6×1.4+3.6×8.6=3.6×(1.4+8.6)应用的乘法的结合律。 5、0.7×0.7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约是0.5。() 三、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8分) 四、在○里填上“<”“>”或“=”(9分) 13.76×0.8○13.760.2○1.1×0.20.3×3○0.3×0.3 5.2×0.6○0.52×68.4×1.3○0.9×8.4 6.4×0.2○6.4×0.5 4.48×0.46○4.48×0.4065.25×0.75○5.2535.4×44.2○35.3×44.3 五、计算题(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 0.45×2.5=0.8×1.25=0.3×3.6=0.3×0.3= 10×0.07=0.3×1.4=0.05×7=0.92×0.4= 0.2×0.26=0.14×4=0.02×0.1=1.2×0.3= 2、用竖式计算 0.04×0.12=3.84×2.6≈5.76×3= (保留一位小数) 32.4 ×0.5 162.0 ×8.4 12.5 500 1000 10.500 () () () ()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小数乘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较简单的小数乘法,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进行计算。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提倡策略多样化。 (2)掌握小数乘法的估算方法,进一步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 (3)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小数乘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掌握保留积的近似值的方法,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探究现实生活中小数乘法的问题;在合作交流、探索与思考中,感受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有效地运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理解,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通过课本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获得成功的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会求积的近似值,并能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2、难点: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3、关键:让学生通过现实情境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启动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让学生在整数比较和辨析中抓住新知识的关键所在-----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思考如何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的途径,从而主动地掌握新知识;其间,突出对算理的探究,引导学生切实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

一、认真思考填一填。 1. 5.46×0.34的积中有()位小数。 8.04×4.5的积中有()位小数。 2.根据28×15=420,我能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280×15= 2.8×15=0.28×15= 28×150=0.28×150=0.028×15= 二、正确答案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算式中,计算结果是0.18的是 ( )。 A. 1.2×1.5 B. 0.12×0.15 C. 0.12×1.5 2.两个小数相乘,积的小数位数是这两个小数位数的( )。 A. 差 B. 和 C. 积 3.两个因数的积是9.65 ,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扩 大为原来的100倍,积扩大为原来的()。 A.10倍 B. 1000倍 C. 1100倍 三、巧比大小,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15×× 1.2× 4.5× 0.85××0.9 我发现: 四、我是计算小能手。 1.口算大家练。 0.2×0.3 = 1.7×0.4 = 0.5×0.8 = 1.4×0.5 = 0×3.5 = 9×0.008 = 2.竖式计算。 1.5× 2.4 = 1.08×2.5 = 1.2×0.35 = 0.72×3.1 = 4.6×1.02 = 3.05×1.4 =

3.列式计算我在行。 (1) 6.8的十分之四是多少? (2) 2.5的5.3倍是多少 ? (3) 甲数是0.64,乙数比甲数的2.5倍多1 ,乙数是多少 ? 五、生活真体验。 1. 1千克西瓜3.2元,妈妈买了6.5千克西瓜,花了多少钱 ? 2. 实验小学的长方形花坛长25.4米,宽20.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 3、有一根钢管长10.8米,把它锯成6段,锯断一次用的时间是3.2分钟,锯完6段后共用几分钟? 一、认真思考填一填。 1. 8.697精确到十分位约是(),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2. 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约是4.7,那么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 最小是()。 3. 4.5×2.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4.0.32×0.51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二、火眼金睛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 1.5和5.0的大小相等,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2. 6.995精确到百分位是7。() 3.在表示近似数时,8.0可以写成8。()

20秋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说课稿

20秋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 (1)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生活中积累的一些小数乘法的初步经验的基础上展开的教学。它是乘法的拓展和提升,把整数乘法扩展到了小数乘法,为了数学更好地服务生活。提升了学生的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它既是小数除法学习的基础,也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的基础。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学习前,学生已具有了整数乘法的知识,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是由整数乘法为依托来展开教学,所以小数乘法的竖式写法,乘的顺序、积的计算过程都可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最后只要解决好小数点的问题就行了。学生对算法的掌握不会存在问题,但对算理的理解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出小数乘法的意义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从以前的教学来看,学生在练习时,总会出现进位和小数点位置不对的错误。再有就是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难点,学生不善分析数量关系,找不对解题方法。本教学中加强这几个方面的讲解。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探索和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整数的小数乘法的笔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运用了对比发现法,小组合作交流法。通过迁移类推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对比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及积的小数的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的相同性得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乘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4)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自己探索获得“小数乘整数的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5)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知识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采用以讨论交流、自主探究为主要的方式进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单元练习题[人教版]

小数乘法单元练习 一、直接写得数。 二、耐心填一填。 1、2.4+2.4+2.4+2.4 = 2.4×( ) = ( ) 2、根据56×1.3=72.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56×13=( ) 0.56×1.3=( ) 5.6×13=( ) 3、根据乘法的运算定律填空。 3.12×0.5=□×□12.5×8.7×0.8=(□×□)×□(2.5+0.6)×4=□×□+□×□ 4.1×1.5+ 5.9×1.5=(□+□)×□4、在○里填上>、<或= 924×0.6○924 1×0.44○0.44 7.3×1.8○7.3 5、两个因数的积是8.45。如果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则积是()。 三、请你来当小裁判。 1、0.35×7的积是两位小数。() 2、48×0.2>48 () 3、9.276保留一位小数大约是9.3。() 4、1.25×(0.8+1) = 1.25×0.8+1 () 5、两个小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1。() 四、用心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0.25的12倍是()。 A、0.03 B、0.3 C、3 2、一个数乘0.01,也就是把这个数缩小到它的()。 A、1/100 B、1/10 C、10倍 3、0.7×0.2与7×0.02的积()。 A、相等 B、不相等 C、无法判断 4、0.065×45=2.925,如果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则是()。 A、3.0 B、2.9 C、2.93 五、细心算一算。 1、用竖式计算。 4.2×0.8= 1.5×62= 2.7×0.11= 2.9×0.56(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6.23×4.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教材简介: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相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准确实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使用这些定律实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教学措施: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升简单的推理水平。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课时安排:6课时。

教学内容:例1、做一做,例2、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水平。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 3.5 0.201 5.02 ②把353缩小到时它的1/10是多少?缩小到它的1/100呢?1/1000呢? 二、引入尝试: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1)例1:燕子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 (a)3.5+3.5+3.5=10.5元 (b)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3.5元=35角 35×3=105 105角=10元5角=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3)理解意义。 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倍 3 5

小学五年级1小数乘法之教材分析

1小数乘法之教材分析 五年级数学教案 一、小数乘法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上述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小数和整数都是按照十进位制位值原则书写的,所以小数乘法的竖式形式,乘的顺序、积的对位与进位都可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只要解决好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就行了。鉴于此,本单元的编排十分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来。

内容编排结构如下表: 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对于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元、角、分”、“米、分米、厘米”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计量单位了。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基础,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这样的生活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角之间、米、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2)淡化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突出计算方法的教学。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要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应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入手。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根据小数与整数的密切联系,教材先教学小数乘法,再教学分数乘法。与原义务教材比,淡化了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把重点放在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总结上,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小数乘法的算理,并由此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3)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所以,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 ①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材分析 新知识点: 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连乘、乘加、乘减,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要求: 1.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笔算,并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取积的近似数。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内容编排结构: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2.淡化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突出计算方法的教学。 3.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所以,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 ①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 ②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例3、例4) ③帮助学生按一定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教学建议: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在例2“0.72×5”的教学中,可提出转化性的问题:“你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乘法算式吗?”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2.会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1.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灵活截取积的近似数。

3. 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课时安排: 1.小数乘整数(1课时) 2.小数乘小数(2课时) 3.积的近似数(1课时) 4.连乘、乘加、乘减(1课时) 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1课时)6.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2课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_第1单元小数乘法导学案

5.1.1 小数乘整数 班级::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整数乘小数我要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2.充分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我会填。 1元=()角 6.3元=()角 8元+12角=()元 2.根据34×4=136直接写出下面各式得数。 340×4 =( ) 3400×4=( ) 34×400=( ) 二、自主探究 1.学习例题1: 每个风筝3.5元,买3个风筝需要多少元钱? (1)买3个风筝就要花3个3.5元,我这样列式计算: ()+()+()=()元。 (2)买3个风筝需要花3个3元和3个5角,我这样计算: 3元×()=()元,()×3=15角, ()元+()角=()元。 (3)我把元转化成角,然后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可以这样计算: 3.5元=()角,()角×3=()角=()元。 将小数3.5元换成整数35角,也就是将小数乘整 数换成整数乘整数来计算。真巧妙!

2.做一做。 如果买6个4.6元的风筝需要多少元钱? 3.学习例题2: (1)先将因数0.72转化为整数。转化的方法是将0.72扩大到它的100倍是( )。 (2)再按整数乘法的规则计算:( )×5=( )。 (3)由于因数0.72扩大到它的100倍,所以所得的整数积( )应缩小 到它的1100 ,也就是0.72×5=( )。 4.练一练。

(1) 7 0.7 2 5 2.5 × 4 × 4 × 6 × 6 (2) 2.05 12.4 2.3 × 4 × 7 × 1 2 三、课堂达标 1.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0.68×7= 3.4×15= 14.5×24= 2.苹果每千克2.35元,妈妈买4千克苹果需要多少钱? 四、知识拓展 一个正方形边长是0.32米,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学习评价】自评师评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

一、认真思考填一填。 1. 5.46×的积中有()位小数。 ×的积中有()位小数。 2.根据28×15=420,我能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280×15=×15=×15= 28×150=×150=×15= 二、正确答案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算式中,计算结果是的是 ( )。 A. 1.2× B. ×0.15 C. × 2.两个小数相乘,积的小数位数是这两个小数位数的( )。 A. 差 B. 和 C. 积 3.两个因数的积是,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为原 来的100倍,积扩大为原来的()。 A.10倍 B. 1000倍 C. 1100倍 三、巧比大小,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 × 我发现: 四、我是计算小能手。 1.口算大家练。 ×=×=×= ×= 0×= 9×= 2.竖式计算。 ×=×=×= ×=×=×=

3.列式计算我在行。 (1) 的十分之四是多少 (2) 的倍是多少 (3) 甲数是,乙数比甲数的倍多1 ,乙数是多少 五、生活真体验。 1. 1千克西瓜元,妈妈买了千克西瓜,花了多少钱 2. 实验小学的长方形花坛长25.4米,宽20.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3、有一根钢管长10.8米,把它锯成6段,锯断一次用的时间是分钟,锯完6段后共用几分钟 一、认真思考填一填。 1. 精确到十分位约是(),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2. 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约是,那么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 最小是()。 3. 4.5×得数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4.0.3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二、火眼金睛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 1.5和的大小相等,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2.精确到百分位是7。() 3.在表示近似数时,可以写成8。()

最新新人教版五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测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第一单元测试卷(小数乘法) 姓名 一、计算。 2.5×4= 2.4×0.01= 8×0.24= 3.9×1.3= 3.2×0.16= 8×0.125= 4.2×3.5= 0.27×3= 0.85×72= 1.6×4.6= 8.9×4= 2.98× 3.2= 二、填空。 1、3.5×9表示() 2、根据46×15=69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4.6×15= 0.46×0.15= 4.6×1.5 3、0.8+0.8+0.8+0.8用乘法算式表示是() 4、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 1.5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 ( ),最小( )。 5、13.65扩大()倍是1365;6.6缩小()倍是0.066 6、把7.4343434343……用简便方法写出来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7、把7.1687保留整数约是(),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8、4.09×0.05的积有()小数,5.2×4.76的积有()位小数。 三、在○里填上“>”“<”或“=”。 0.3×1.2○0.3 0.5×1.8○1.8 0.3×0.2○0.3 1.5×1.8○1.8 0.3×1○0.3 1×1.2○1.2 42.85×1.15○42.85 69.4×0.9898○69.4 8.95×1.0001○8.95 148.8×0.91○148.8 四、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用简算) 12.5×0.4×2.5×8 9.5×101 4.2×7.8+2.2×4.2 0.87×3.16+4.64 五、列式计算 1、1.25乘4.2减5,差是多少? 2、比4.7的1.5倍多3.05的数是多少? 3、商店运进14筐苹果,每筐35.8千克,卖掉了400千克, iuyty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教案全

1小数乘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重点难点】 1.小数乘法的运算法则。 2.小数乘法积的小数点的定位。 3.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的应用。 【教学指导】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由于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种联系,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如在例2“0.72×5”的教学中,可提示:“你能将它转化为整数乘法算式吗?”引导学生经历将未知化为已知的学习过程,同时获得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本领。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提高推理能力。 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而是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达。因此,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作出合理的解释。如教学“2.4×0.8”时,应引导学生先说出将因数2.4和0.8转化为整数24和8的理由,再说出将192缩小到1.92的理由。这个算理清楚了,在实际操作时,就能正确地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达到正确计算的目的。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去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教学时,应重视练习一中的第4题的练习,还可增加一些类似的练习内容,并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养成探索隐含在数学、算式后面规律的习惯。 【课时安排】8课时

五年级数学上册1小数乘法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及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而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因此,本单元的内容编排十分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 学情分析 从年龄特点来看,五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好表现的性格特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可以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四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小数,会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并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的方法,具备了学习本单元新知识的基础,而且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利用常见的十进制计量单位元、角、分和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让学生了解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法则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为下面学生学习小数乘法和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掌握算理,学会本单元的知识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小数乘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较简单的小数乘法,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进行计算.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提倡策略多样化. (2)掌握小数乘法的估算方法,进一步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 (3)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小数乘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掌握保留积的近似值的方法,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探究现实生活中小数乘法的问题;在合作交流、探索与思考中,感受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有效地运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理解,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通过课本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获得成功的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会求积的近似值,并能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归纳总结 1.小数乘法计算方法: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2、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3、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常用) ;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4、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 5、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四则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6、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最后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者差)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或者被减数与减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或者再相减)。(a+b)×c=a×c+b×c或(a-b)×c=a×c-b×c 减法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我们可以减去两个减数的和,或者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a-b-c=a-(b+c) a-b-c=a-c-b 除法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除数两个数,我们可以除以两个除数的积,或者交换两个除数的位置。a÷b÷c=a÷(b×c) a÷b÷c=a÷c÷b 去括号: 括号前是加号的,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符号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的,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符号要变号。 a+(b-c)=a+b-c a-(b-c)=a-b+c

小数乘法 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3课时)

小数乘法单元教材分析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课时) 岔河小学王东青 单元教材内容解析: 小数乘除法是《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既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人们现实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内容。《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具体要求是:会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会解决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意识;能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与《修订大纲》要求相比,突出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和估算以及使用计算器降低复杂运算的难度。因此,本套教材改变传统教材中过分强调小数知识的体系,对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不够;重视计算方法的总结和计算速度的熟练程度,也就是所谓的基本技能,不关注估算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尤其是教材中参与数学运算数都比较大,把乘除法安排在一个单元,内容多,学的时间长,使学生感到小数乘除计算枯燥、难学、容易出错等。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小数,会进行小数加、减法和两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的基础上安排的。 本套教材,从降低难度,分散难点,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和迁移出发,首先不再讲小数乘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理解计算的实际意义,体会小数乘除法计算的价值。第二,淡化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总结,而是选择熟悉的问题情境和较小的数据,并借助计算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整数乘除法和小数点变化规律等知识,让学生在自主尝试的过程中学会计算方法。为了克服集中学习小数乘除法内容多、时间长的情况,本套教材把小数乘除法分为两个单元。第三,把小数两步混合运算的内容整合到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单元中。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竖式计算500题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竖式计算50题3.5×3= 0.72×5= 2.05×4= 12.4×7= 2.3×12= 6.7×0.3= 2.4×6.2= 0.56×0.04= 6.7×0.3= 0.56×0.04= 3.7× 4.6= 0.29×0.07= 6.5×8.4= 56×1.3= 3.2×2.5= 2.6×1.08= 0.87×7= 3.5×16= 12.5×42= 1.8×23= 0.37×0.4= 1.06×25= 7×8.06= 0.6×0.39=

27×0.43= 1.7×0.45= 1.2×1.4= 0.37×8.4= 0.86×1.2= 2.34×0.15= 21×2.84= 4.32×8= 6.8×25= 2.58×3= 58×1.6= 36×2.4= 2.56× 3.7= 1.56×0.08= 1.03×5.3= 0.208×2.5= 1.12×1.1= 0.326×1.3= 6.5×6.5= 3.3×2.6= 0.98×5.5= 2.1×2.15= 5.2×2.9= 0.48×8.1= 26.4×0.063= 0.15×0.65= 6.7×0.3= 0.56×0.04= 3.7×4.6= 0.29×0.07=

6.5×8.4= 56×1.3= 3.2×2.5= 2.6×1.08= 0.87×7= 3.5×16= 12.5×42= 1.8×23= 0.37×0.4= 1.06×25= 7×8.06= 0.6×0.39= 27×0.43= 1.7×0.45= 1.2×1.4= 0.37×8.4= 0.86×1.2= 2.34×0.15= 21×2.84= 4.32×8= 6.8×25= 2.58×3= 58×1.6= 36×2.4= 2.56× 3.7= 1.56×0.08= 1.03×5.3= 0.208×2.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