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式水电站设计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固滴水电站引水系统设计引言:水电站是一种将水能转化为电能的设施,而引水系统是水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固滴水电站作为一个典型的水电站,其引水系统的设计对于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发电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引水系统的设计原理、结构以及必要的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设计原理固滴水电站引水系统的设计原理是利用水的自然流动和重力作用,将水从水源地引入到水电站发电机组,以便发电。
具体来说,设计原理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 水源地选择:水源地的选择是引水系统设计的第一步。
通常情况下,水源地应具备水量充足、水质良好、地形适宜等特点,以确保引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2. 水库建设:为了储存足够的水量,以应对用电高峰时期的需求,固滴水电站引水系统需要建设一个水库。
水库的规模和容量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以确保供水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3. 引水渠道设计:引水渠道是将水从水库引入到水电站的关键通道。
在设计引水渠道时,需要考虑渠道的长度、宽度、深度等参数,以及地形条件和水流速度等因素,以确保水能顺利地流入水电站。
4. 引水管道设计:引水管道是将水从引水渠道输送到水电站的管道系统。
在设计引水管道时,需要考虑管道的材质、直径、长度、坡度等参数,以及水流压力和输送能力等因素,以确保水能顺利地输送到发电机组。
二、设计结构固滴水电站引水系统的设计结构包括水库、引水渠道和引水管道三个主要组成部分:1. 水库:水库是储存水量的重要设施,通常由大坝和堰塞体组成。
大坝用于囤积水源,而堰塞体用于控制水位和水流量,以应对不同时期的用水需求。
2. 引水渠道:引水渠道是将水从水库引入到水电站的通道。
通常情况下,引水渠道采用开挖或者人工建设的方式,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确保水能顺利地流入水电站。
3. 引水管道:引水管道是将水从引水渠道输送到水电站的管道系统。
通常情况下,引水管道采用钢管或者混凝土管道,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铺设,确保水能顺利地输送到发电机组。
水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引水式水电站引水系统设计(供水工专业用)水利工程系2019.05.01设计任务书一目的和作用课程设计是工科院校学生在校期间一个较为全面性、总结性、实践性的教学环节。
它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某一工程问题的一项尝试。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巩固、联系、充实、加深、扩大所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并使之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工程设计工作的流程和方法,在设计、计算、绘图、编写设计文件等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高。
二基本资料梯级开发的红旗引水式水电站,电站的主要任务是发电,并结合水库特性、地区要求可发挥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
电站建成后投入东北主网,担任系统调峰、调相及少量的事故备用容量,同时兼向周边地区供电。
该电站水库库容较小,不担任下游防洪任务,工程按二等Ⅱ级标准设计。
经比较分析,该电站坝型采用混凝土重力坝,厂房型式为引水式,安装4台水轮发电机组。
引水系统的布置应考虑地形、地址、水力及施工条件,考虑到常规施工技术条件,引水隧洞洞泾不宜超过12m。
因此,引水系统采用两条引水隧洞,在隧洞末端各设置一个调压室,从每个调压室又各伸出两条压力管道,分别给4台机组供水。
供水方式为单元供水,管道轴线与厂房轴线相垂直,水流平顺,水头损失小。
经水能分析,该电站有关动能指标为:水库调节性能年调节装机容量 16万kw (4台×4万kw)水轮机型号HL240 额定转速107.1r/min校核洪水位(0.1%)194.7m 设计洪水位(1%)191.7m正常蓄水位191.5m 死水位190m最大工作水头38.1 m 加权平均水头36.2 m设计水头36.2 m 最小工作水头34.6 m平均尾水位152.0 m 设计尾水位150.0 m发电机效率 96%-98%单机最大引用流量 Q max=124.91m3/s引水系统长度约800m三试根据上述资料,对该电站进行引水系统的设计,具体包括进水口、引水隧洞、调压室及压力管道等建筑物的布置设计与水电站的调节保证计算等内容。
概述引水式水电站设计和运行经验在我国众多严寒地区中,西藏和新疆等地尤为突出,就西藏地区而言,昼夜温差大,海拔较高,干湿季节分明。
基于当地的自然环境等因素,多选择引水式水电站。
引水式水电站工程简易,工程造价低,水库淹没损失小,在良好的地形条件下,短距离能够集中较大的落差。
也正是由于引水式水电站的自身优势,被广泛应用在严寒地区水利工程建设中,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值得推广应用。
一、引水式水电站设计概述(一)引水枢纽的选择水利工程建设首先应结合当地水电站工程实际需要、当地自然条件、影响工程质量因素以及其他管理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对于引水式水电站设计,更多的是对引水问题的考虑,渠道选址时尽量选在河床较稳定的河段上,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渠道位置选在泉水溢出带下游,有助于引用上游分流泉水,一方面能够有效增加发电水量,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水温,便于冬季水电站的正常运行。
在寒冷季节,如果河道上冰量较多,可以选择合理的措施进行排冰,保证渠道排冰顺畅。
在对渠道型式选择上,大多选择正面泄洪、排沙,侧面引水发电的拦河闸、坝混合式渠首,应注意水流方向,确保排冰、排沙与河道轴线一致,尽可能减少对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水量消耗少、效果理想的目的。
总而言之,保证足够的引水量,才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水头损失,便于施工。
在枢纽布置方面,由于西藏地区大部分为山区性河流,河流主要通过降水补给,其次为地下水和冰川融水。
就西藏地区山区性河流特点,首部枢纽可以采用全闸布置,也可以采用闸、坝混合式布置方式。
全闸布置的优点是泄流能力大,建筑物较低,但闸门启用频繁,运行管理难度大,运行不灵活。
闸、坝混合式布置运行灵活,投资较少,便于运行管理,安全性能可靠。
就西藏地区水电站建设现状而言多为引水式电站,在严寒季节运行较为困难,运行负荷无法满足正常需求。
因此在设计时,应结合实际地形,考虑选用具有日调节库容的枢纽布置,这样在严寒冬季运行时,电站能够正常发电。
引水式水电站设计研究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极为迅速,水电站作为反应电力企业生产运行效益的关键,对其进行实时的专业设计分析便显得极为必要。
接下来本文将对引水式水电站设究进行一定研究探讨,并结合实际对其做相应整理和总结。
关键词:引水式;水电站;设计研究引水式水电站是引水发电站中较为简单的类型,对其进行设计时应明确其所具有的工程特点,注重其规模性、涉及专业知识范围、影响因素等,以此使整个设计方案合理性和可行性完全得以体现。
一、引水式水电站坝址、渠道及枢纽选择设计分析①进行引水式水电站设计时,先要结合实际对其坝址选择做全方位设计分析,收集整理区域内自然环境条件和气候信息等,对当地地质做全方位勘察,且在此期间针对工程投资就综合管控做方提前案设定。
做好引水源计算分析,注重引水式水电站对水源的高要求,选择河床稳定水量较大河段为坝址来开展进行后续设计工作。
这个过程中相应专业工作人员要明确渠道设置要在河水溢出带下游,以此最大限度提升河水从河床两侧溢出量,继而提高对应水电站整体发电量。
结合地区所处方位,针对冬季河流上游可能存在冰量较多河道,做除冰方案设计等措施确保水电站后续运行发电效益不会受到影响。
②对引水式水电站渠道进行选择设计时,注重其形式与周边自然环境及水电站结构的搭配性,在实际实践期间按照相关操作流程做好实地考察调研工作,密切关注水流方向等信息,进行河道轴线与排冰泄洪在同一直线的基本设定,以此最大限度保护河道不会受损同时提升水电站发电效益。
③进行水电站枢纽位置选择及设计时,要充分结合工程开发具体方式与相应河流流向做合理布控,当前水电站枢纽位置布控形式主要是按照坝、闸混合布置或全闸布置来体现,实际实践期间主要按照当地情况及工程特点信息,选取针对性布控形式[1]。
二、引水式水电站设计分析1、整体引水渠道设计分析①在明确引水式水电站坝址、渠道及枢纽选择设计基础上,对其整体引水渠道线路的设计要结合实际做好对引水渠道轴线的选择把控,渠道作为整个水电站能够运转的关键,对其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其利用太阳温度有效提高水温,避免冬季结冰状况发生。
引水式水电站设计分析摘要: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电力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水电站在电力行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设计、施工质量对于电力企业的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
引水式水电站是较简单的一种引水发电站类型,工程涉及战线长、范围广、考虑因素多。
文章主要讨论引水式水电站设计对坝址、厂址、引水线路的选择及压力前池设计和电站装机容量的确定等,供引水式水电站设计者参考。
关键词:引水式水电站;坝址;厂址;引水渠道;压力前池一、引水式水电站坝址的选择及布置1.1 水电站坝址的选择在引水式水电站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注重坝址的选择。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对相关河道的自然条件进行调查和分析,关注相关的地质问题,而且还要对工程投资以及综合管理进行分析。
在引水设计方面,要选择河床比较稳定并且水量大的河段。
此外,对于要求比较严格的水电站,相关工作人员要将相关的渠道设置在河水溢出带的下游,这样就能够增大河水从河床两侧的溢出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水电站的发电量,使得水电站在冬季能够正常运行。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在春季和冬季上游冰量较多的河道,相关工作人员还要采取一定的除冰设计措施。
要设置科学合理的水闸,使得冰块能够顺利通过。
在渠道型式的选择上,要注重选择合理的模式。
一般来讲,当前使用较多的渠道,其正面一般用作排沙、泄洪以及排冰,而侧面则主要是拦河闸和拦河坝。
在实际的河道考察和设计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水流方向以及水流条件,使得河道的轴线与排冰、泄洪能够在一条直线上,这样能够切实地保护相关河道不会受到较多破坏,实现耗水量少、流水效果好的目的。
1.2 枢纽布置在引水式水电站的设计过程中,水电站枢纽的布置非常重要。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开发的方式以及河流的水流特点,合理布置枢纽。
当前比较常见的枢纽形式主要包括坝、闸混合式以及全闸布置两种形式。
坝、闸混合式枢纽的优点是运行较为方便灵活,投资相对较少,而且具有较强的安全性能,在投入使用之后,其管理控制相对较为方便。
小型水电站引水优化设计论文1、工程概况某小型水电站工程位于阿坝州黑水县小黑水河下游,其作为小黑水河梯级开发工程的次一级水电站,整个小型水电站工程的开发模式以引水式水电站为主要形式,工程施工阶段需要依次完成首部枢纽、引水隧洞、调压井、压力管道、厂房以及升压站等构筑物的施工,所以该小型水电站工程在本质上属于典型的中水头径流引水式电站。
该小型水电站在设计过程中的引水流量为16.90m3/s,其中首部底格栅栏坝的引水流量设计标准为2.11m3/s,将其与上游水电站尾水设计流量14.76m3/s,共同作为该小型水电站的设计引水流量,所以该小型水电站工程的装机容量为21MW,小型水电站每年需要运行近4745h,同时该小型水电站工程开发中不具备其他综合利用的要求。
2、对小型水电站引水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的必要性小型水电站工程在实际开进展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与应用前景,是水利水电工程领域中一种较为先进的流域开发方式,可以作为未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成功案例进行参考。
由于该小型水电站工程需要引用上级电站的发电尾水,上级发电站的发电尾水为14.76m3/s则基本可以达到其设计引用流量的87%左右,如果在该小型水电站设计阶段可以将这一部分尾水直接引入引水隧洞,由于这一部分尾水的清洁度较高则不需要设置底格栅栏坝引水廊道和沉砂池,这对降低该小型水电站首部的工程量与成本投入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认为梯级水电站中上一级水电站与次一级水电站不仅存在电力联系,水力联系也是梯级水电站设计过程中不能忽略的一个主要因素,虽然电XX负荷的平衡、机组躲避振动区、机组出力限制等方面会对其产生约束,同时也要满足防洪、灌溉、航运、生活及工业用水等多个社会方面的需求。
因此,该小型水电站引水系统优化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电离平衡、水量平衡、区间径流以及尾水衔接等多项问题,该梯级流域中上下2级水电站在设计中均设置了带有调压室的长隧洞,所以在引水系统优化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其缺少一个稳定的无压过渡段,再加上优化设计中由于要涉及到上下2级水电站不同的运行方式,所以要实现水力过渡这一过程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内容。
固滴水电站引水系统设计的相关介绍引水系统是水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将水源引入水电站的作用。
固滴水电站引水系统设计是为了保证水源的稳定供应和最大限度地提高发电效率而进行的。
本文将从引水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步骤和设计要点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设计原则1.可靠性:引水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靠性,能够在各种工况下正常运行,保证水源的稳定供应。
2.经济性:引水系统设计应尽量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同时保证其正常运行和维护。
3.高效性:引水系统设计应考虑最大限度地提高发电效率,减少能源损失和浪费。
二、设计步骤1.确定水源:首先需要确定水源的位置和水量,通过水文数据和现场勘测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
2.确定引水方式:根据水源的位置和水量,选择合适的引水方式,包括重力引水、抽水引水、压力引水等。
3.设计引水渠道:根据引水方式和水源的地形条件,设计引水渠道的线路、断面和坡度等参数,确保水流稳定、流速适宜。
4.设计水闸和泵站:根据引水系统的需要,设计水闸和泵站的位置、规模和工艺参数等,以保证水流的控制和调节。
5.设计沉砂池和水库:为了防止水中的泥沙对引水系统造成堵塞和损害,需要设计沉砂池和水库等设施,对泥沙进行沉淀和处理。
6.进行水力计算:根据引水系统的参数和水力学原理,进行水力计算,包括水流速度、水头损失、水力坡降等参数的计算和分析。
7.进行结构设计:根据引水系统的参数和水力计算结果,进行引水渠道、水闸和泵站等结构的设计,包括选材、强度计算和施工方案等。
8.进行安全评估:对引水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包括水灾风险评估、设备可靠性评估和施工安全评估等,确保引水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设计要点1.合理选择引水方式:根据水源的条件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引水方式,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2.合理布置引水渠道:引水渠道的线路应尽量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地形,以减少水力损失和防止泄漏。
3.合理配置水闸和泵站:根据引水系统的需要,合理配置水闸和泵站,以满足对水流的控制和调节。
学号 1423116125年级水文1431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引水式水电站设计专业水文自动化测报技术姓名陈波指导教师杨易评阅人2017年5月第一章流域基本概况及电站资料1.1流域概况某水电站位于某市某乡,是渭河干流陕西境内最上游的水资源开发工程,坝址控制流域面积29584 km2。
电站站址控制流域面积29890 km2。
渭河发源于甘肃渭源县乌鼠山,流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26个县(市),全长818km,总流域面积6.24万km2。
渭河由某风阁岭流入陕西境内,于陕西潼关港口东汇入黄河,陕西境内河长502km,流域面积3.32万km2,分别占渭河全长和总流域面积的61.4%和53.2%,是关中地区的主要地表水资源。
某水电站以上渭河横跨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区)的天水、定西、平凉、武都、固原、某六个地区共二十个县(市)。
其中甘肃省有渭源、陇西、武山、甘谷、通渭、静宁、漳县、秦安、张川、清水、庄浪、岷县、会宁、临洮、天水市、天水县共十六个县(市),总流域面积25708km2,占林家村以上总流域面积87.59%;宁夏省有西吉、固原、隆德三县,流域面积3250km2,占总面积11.07%;陕西省有某县几个乡镇,流域面积390km2,占总面积1.3%。
该电站以上渭河全长389km,平均比降3.1‰。
1.2水文资料渭河林家村站于1934年1月设立,原名称太寅站,1959年7月改名为林家村站。
测站变动情况为1945年1月太寅站基本断面上迁100m,同年11月又上迁l00m,到1948年又上迁100m,直到1965年元月下迁300m至今。
因控制流域面积受基本断面变迁影响不大,故水文资料均可合并统计。
至今共有不连续68年径流、洪水、泥沙资料(1934~2001年)。
(水文站的控制流域面积为30661 km2)该站上游干流有南河川水文站,位于甘肃省天水县南河川乡刘家庄,于1944年设立,控制渭河流域面积23385km2,至今不连续的59年径流、泥沙系列。
浅谈引水式小型水电站的水能设计发表时间:2012-12-17T09:32:36.06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年8月供稿作者:徐跃[导读] 本文从水能计算与电能利用、水电站水能参数选择两个方面对引水式小型水电站的水能设计进行了分析。
徐跃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水利局,321400摘要:本文从水能计算与电能利用、水电站水能参数选择两个方面对引水式小型水电站的水能设计进行了分析。
1水能计算与电能利用水能计算是针对枢纽设计的不同水能参数的运用规划,计算各种水文情况下水电站的能量指标,即水电站的保证出力和多年平均发电量等。
由于河川径流在年际之间和年内分布存在着季节性差异,它需要通过水库进行径流调节,把丰水时段的多余水量重新分配到枯水季节里去利用,也就是说,旨在加大水电站的保证出力和年发电量。
通常水利计算和水能计算是同时进行的,时历法是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
所谓水利计算系指运用水库调节径流,确定枢纽下游流量的全部计算工作,解决每一计算时段内的水量平衡方程,具有一般调节性能(季调节)的水电站,计算时段汛期按旬、枯水期按月较为适宜;只是对具有年和多年调节能力的水电站,计算时段才全部按月可取得较好的结果;对仅有日调节水库的水电站,也就是径流利用率低的水电站,才有必要将计算时段按日进行。
水能计算旨在求得:(l)在枢纽不同参数条件下水电站各项水能指标;(2)经过技术经济计算最终参数条件,反映水电站的多年运行特性。
1.1水电站的基本水能指标1.1.1保证出力水电站的保证出力是指相应于设计保证率(可靠性)枯水时段的最小日、旬、月平均或年平均的出力(按不同调节性能采用)。
采用多年径流系列进行水利水能计算,确定保证出力是最普遍应用的方法。
水电站的保证出力计算:N保二AQ保H净式中N保——水电站保证出力;A——出力系数,一般大中型水电站可以取8.0-8.5;Q保——设计保证流量;H净——净水头。
保证出力的大小决定于河川天然流量、正常蓄水位、死水位,以及相应的水头变化,并且与设计保证率有关。
水电站引水系统设计浅谈[摘要]本文结合腊撒水电站的实际运行状况,对引水系统的相关设计进行分析与阐述,提高结构稳定性,减少波动,满足水电站运行要求。
【关键词】腊撒水电站;引水系统;设计腊撒水电站位于缅甸北部克钦邦中部的迈立开江上,坝址位于迈立开江中段的勒萨(Laza)附近。
初步设计阶段,腊撒水电站正常蓄水位370m,水库回水至莫强坡附近,库长约171km,相应库容123.28亿m3,属高坝大库。
以下将对有关水电站引水系统的设计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一、进水系统设计对于引水系统的进水口来说,主要具备三大功能:一是确保保质保量地取水;二是避免泥沙等污染物进入引水道;三是及时确保水流中断。
若想满足相关功能要求,必须选择合理位置、合理布局。
1、进水口地质条件概述该系统的进水口部位地形坡度约45°左右,地表为坡积层覆盖,下伏基岩岩性为闪长岩、斜长角闪石岩,夹角闪石岩、斜长岩脉,岩体全风化底界垂直埋深20m左右,强风化底界垂直埋深25m左右,弱风化底界垂直埋深40m~50m。
进水塔底板地基为微风化岩体,块状、次块状结构,以Ⅱ、Ⅲ类岩体为主,岩体强度较高。
进水口正向边坡最大坡高约130m,走向N77°W,边坡中上部为全、强风化岩体,边坡稳定性受岩体强度控制,可能存在圆弧型破坏及沿底界面产生平面型破坏的可能,需加强支护及排水。
下部为弱风化岩体,边坡稳定性主要受结构面组合控制,根据结构面产状与边坡坡向初步分析,局部可能会产生块体失稳,总体上边坡稳定性较好。
2、进口形式与布置引水系统的进水口形式,主要通过进水口的取水方式、地质条件等决定。
如果采取坝上取水方式,应将进水口设置在坝体位置,即坝式进水口;如果地质条件恶劣、地形陡峭,应设置岸塔式进水口;同时,岸塔式进水口可以分为整体靠岸与下部靠岸两种形式,具体方式的选择与岩石的产状、节理发育、施工方式等有关。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采取边开挖边支护的方式,或者先局部、后整体的方式,可实现垂直开挖或者边坡开挖,再从整体浇筑混凝土,确保进水口可整体靠岸;如果地形较为平缓或者地质条件恶劣,则应采取塔式进水口。
某水电站引水系统设计该水电站所在河流中下游地段侧向侵蚀作用十分强烈,形成迂回曲折的蛇形地貌,为修建引水式水电站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
某水电站的引水隧洞和厂房位于南天门岭,此处分水岭宽约800m ,而两端河水位差达13m ,本区地层主要是前震旦系的黑云母混合片麻岩通过,沿洞线未发现断层,且洞线顶上部新鲜岩体厚达80~160m ,深部裂隙已趋闭合因此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洞线前部通过两条较大岩脉均大致与洞线正交,一条为石英斑岩,宽30~40m ,另一条为正常闪岩,宽26~30m ,岩脉与围岩接触良好,厂房后山坡地形坡度约50º~60º,坡高40m 左右,后山坡边坡基本稳定。
7.1隧洞洞径及洞线选择布置考虑了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施工条件与水力条件,由于施工技术条件的限制,引水洞径不宜大于12m ,因此,选择两条引水隧洞,四条压力管道分别给每台机组供水,供水方式为单元供水(即单管单机),钢管轴线与厂房轴线相垂直,这样可以使水流平顺,减小水头损失。
7.1.1有压引水隧洞洞径计算由于水轮机选型部分已知单机最大引用流量:3max 124.91/Q m s = 隧洞断面面积:max 2e Q A V = 24A D π= 式中: 4.2/e V m s = 由上式得:2max 22124.9159.484.2e Q A m V ⨯=== 则洞径4459.488.73.14A D m π⨯=== 本设计中取9.0D m =。
7.1.2洞线选择原则1)地质条件:尽可能位于完整坚硬的岩石中,避开岩体软弱、山岩压力大、地下水充沛及岩石破碎带、地震区。
必须穿越软弱夹层或断层时尽可能正交布置。
隧洞通过层状岩体时洞线与岩层走向夹角尽可能大,以利于围岩稳定,提高承载力。
2)地形条件:出口处的地形宜陡,进口段洞口围岩厚度宜大于一倍开挖洞径,一般要求周围坚固厚度不小于三倍开挖洞径。
3)施工条件:便于施工。
4)水力条件:转弯半径大于五倍洞径,转弯面不宜大于60º7.2 进水口设计7.2.1进水口型式的选择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为发电供水等综合利用的目的,往往需要在水位便服的天然河道,湖泊或人工水库和调节池中取水,深式进水口及有压进水口为了适应这一需要而设置的一种水工建筑物,深式进水口应满足水工建筑物的一般要求,即结构安全,布置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廉,运行可靠并适应注意美观。
固滴水电站引水系统设计引水系统是水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电站发电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固滴水电站引水系统设计是为了实现高效、稳定的水力发电而进行的技术研究和方案设计。
本文将从水电站引水系统的设计原则、组成部分以及设计要点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引水系统设计应考虑水电站的安全性,确保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正常运行,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2. 经济性原则:引水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成本因素,尽量减少建设和运营成本,提高水电站的经济效益。
3. 可靠性原则:引水系统设计应具备良好的可靠性,能够在各种不利条件下保持正常运行,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和影响。
4. 可操作性原则:引水系统设计应简化操作步骤,降低操作难度,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二、引水系统组成部分1. 引水渠道:引水渠道是将水源引入水电站的主要通道,主要由河道、引水隧洞、引水管道等组成。
设计引水渠道时应考虑水流量、水质、地质条件等因素,确保水源能够稳定供应水电站。
2. 水闸:水闸是控制引水系统流量的关键设施,通过开启或关闭水闸,调节水流量以满足水电站的发电需求。
水闸的设计应考虑流量控制、密封性和耐久性等因素。
3. 水泵站:水泵站是引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将水源抽送到水电站的高水头处。
水泵站的设计应考虑水泵的选型、布置和控制系统的设计,以实现高效能的水力发电。
4. 其他设施:引水系统还包括涵洞、放空管道、消能设施等。
涵洞用于穿越山体或河道,在引水系统中起到通水的作用;放空管道用于排放多余的水流,以防止引水系统超负荷工作;消能设施用于消耗水流的动能,减少水流对设备的冲击力。
三、设计要点1. 引水系统设计应根据水电站的发电需求确定水源的选取,并合理规划引水渠道、水闸和水泵站等设施的布置。
2. 引水系统的水流计算是设计的关键步骤,需要准确计算水流量、水头和水压等参数,以确保水电站正常运行。
3. 引水系统的管道选材应根据水质和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以确保管道的耐腐蚀性和密封性。
7.2 引水式水电站设计实例7.2.1 基本资料B江水力资源丰富,根据流域梯级开发规划,拟建引水式(混合式)开发水电站。
7.2.1.1 自然地理与水文气候特性(1) 流域概况B江河流系山区河流,流域内高山群立,山势陡峭,地形起伏较大。
沿河支流众多,支流入口处,地势较为开阔,出现山间盆地。
干流全长430余km,河流坡降约为1/1 000;流域面积15 000km2。
流域形状近于椭圆,南北长160km,东西宽约170km。
两岸山坡上一般多生杂草和丛林,植被较好。
本电站位于B江下游,本点站以上集水面积12 960km2,其上游约86km和37km处各有一水电站C、D,其集水面积坝址以上分别为10 375 km2与12 506 km2。
(2) 气象条件B江属于山区河流,地形对气候的作用比较明显。
天气寒冷干燥,为期漫长,全流域一月份平均温度均在-10℃以下,全年有4 ~5个月气温在零度以下,夏季炎热而短促。
电站附近的多年平均气温为5.4℃,月平均最低气温-32.1℃(12月份),最高37.5℃(7月份),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9.5℃。
年差很大。
B江降雨量较大,降雨集中在夏季,各地6~8月降雨量占全年的60%左右,尤以7、8两月为最多,最多月雨量与最小月雨量之比达30倍之多。
电站处水文站年平均降雨量为1089.6mm。
电站处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 095.9mm,其中5月最大,月蒸发量为214.7mm,1月为最小,月蒸发量为13.6mm。
电站附近1958年实测最大风速为16m/s,风向东南。
(3)水文资料电站水库年径流系用三个位于上游的干流、支流水文站径流资料,按面积比推求而得(表略)。
各站年径流有关参数见表7-1。
B江洪水主要由急剧而强烈的暴雨形成,暴雨多集中在三天,其中强度最大的暴雨又多集中在一天之内。
历史洪水的调查曾进行过五次,调查河段较长,对洪水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历史资料。
3由于上游梯级电站C为年调节电站,库容较大,对洪水有一定的调蓄控制作用,故区间洪水对下游梯级起主要作用。
浅析大龙潭水电站引水建筑物的设计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大龙潭水电站的取水枢纽.发电引水系统.及发电厂房的设计方法,这些设计均在施工中得以实施,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水电站,建筑物,设计1、工程概况大龙潭水电站位于大姚县赵家店乡的蜻蛉河上,距县城有25km。
大龙潭水电站工程任务以发电为主,供电基本市场为大姚县,并纳入省网统一调度,主要承担基荷和调峰任务。
电站为引水式电站,装机容量12MW,保证出力1.04MW,多年平均发电量6040万kW·h。
工程等别为Ⅳ等,工程规模为小⑴型。
2、地形地质条件坝址地形为侵蚀中山峡谷地形,河谷深切,两岸的山体比较雄厚完整。
河谷为较宽阔的“U”型斜向河谷,河流流向约N45°E,河床的宽宽约有38m。
两岸是稳定的块体结构边坡。
坝址出露地层岩性主要为(K2z1)紫红、灰紫色厚层至块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岩性比较单一。
河床覆盖层大多是厚0~1.5m的砂卵石层,两岸基岩基本裸露。
3、取水枢纽设计3.1拦河取水坝型采用浆砌石重力坝,取水口布置在左岸的坝端,坝顶长74.96m。
拦河坝坝型是M7.5浆砌石重力坝,坝顶高程1714.00m,坝顶宽3.0m,最大坝高10.50m。
3.2溢洪道为开敞式布置,堰顶高程1708.00m,溢流净宽50.00m。
溢流堰型采用宽顶堰,上游坝面为铅直面。
挑流鼻坎顶高程1704.06m。
3.3取水口的布置在冲沙底孔左侧,设计取水流量4.84m3/s,采用C20钢筋砼结构,总长 2.3m,后接消力池,然后进入引水渠道。
取水口的孔口尺寸为1.60×1.50m,进口设1扇拦污栅和1扇平面取水工作闸及相应启闭设备。
拦污栅尺寸为1.80×2.50m,人工清污。
闸室进口底板高程1705.84m,采用椭圆曲线收缩,曲线方程为。
取水闸室出口采取底流消能,消力池总长14.00m,其中斜坡段长2.50m,底坡1:5,池身段长11.50m,池底板高程1705.34m,出口坎顶高程1705.84m。
有压引水式水电站建设计划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水电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清洁能源,它不仅可以满足能源需求,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然而,传统的水电站建设需要大规模的混凝土建筑,不仅造价高昂,而且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比较大。
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新的水电站建设方案,以满足能源需求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工作原理压引水式水电站是一种新型的水电站建设方案,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山区的自然高差,将水从高处引入水电站,通过水轮机发电。
具体来说,压引水式水电站由水库、水引管、水轮机、发电机和变电站等组成。
水库通常建在山区的高处,通过引水管将水引入水轮机,水轮机通过转动发电机,将水能转化为电能,最后通过变电站输送到城市中去。
三、实施计划步骤1.确定建设地点:选择适合建设压引水式水电站的地点,需要考虑地形、水资源、电网接入等因素。
2.进行可行性研究:对建设压引水式水电站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环境可行性等方面。
3.制定建设方案:根据研究结果,制定出详细的建设方案,包括建设规模、投资预算、工期等。
4.开展前期工作:进行土地征用、环境影响评估、工程勘察等前期工作。
5.开始建设:按照建设方案,开始建设压引水式水电站。
6.进行调试和试运行:完成建设后,进行调试和试运行,确保水电站的正常运行。
7.投入运营:完成调试和试运行后,将压引水式水电站投入正式运营。
四、适用范围压引水式水电站适用于山区地区,特别是那些地势较高,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这种水电站建设方案可以充分利用山区的自然高差,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满足当地的能源需求。
五、创新要点压引水式水电站的创新之处在于它采用了新型的建设方案,不需要大规模的混凝土建筑,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该方案还可以利用山区的自然高差,充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电站的发电效率。
六、预期效果压引水式水电站建设方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水电站的发电效率,同时也可以满足当地的能源需求。
引水式水电站设计分析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电力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水电站在电力行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设计、施工质量对于电力企业的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
引水式水电站是较简单的一种引水发电站类型,工程涉及战线长、范围广、考虑因素多。
文章主要讨论引水式水电站设计对坝址、厂址、引水线路的选择及压力前池设计和电站装机容量的确定等,供引水式水电站设计者参考。
关键词:引水式水电站;坝址;厂址;引水渠道;压力前池
一、引水式水电站坝址的选择及布置
1.1 水电站坝址的选择
在引水式水电站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注重坝址的选择。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对相关河道的自然条件进行调查和分析,关注相关的地质问题,而且还要对工程投资以及综合管理进行分析。
在引水设计方面,要选择河床比较稳定并且水量大的河段。
此外,对于要求比较严格的水电站,相关工作人员要将相关的渠道设置在河水溢出带的下游,这样就能够增大河水从河床两侧的溢出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水电站的发电量,使得水电站在冬季能够正常运行。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在春季和冬季上游冰量较多的河道,相关工作人员还要采取一定的除冰设计措施。
要设置科学合理的水闸,使得冰块能够顺利通过。
在渠道型式的选择上,要注重选择合理的模式。
一般来讲,当前使用较多的渠道,其正面一般用作排沙、泄洪以及排冰,而侧面则主要是拦河闸和拦河坝。
在实际的河道考察和设计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水流方向以及水流条件,使得河道的轴线与排冰、泄洪能够在一条直线上,这样能够切实地保护相关河道不会受到较多破坏,实现耗水量少、流水效果好的目的。
1.2 枢纽布置
在引水式水电站的设计过程中,水电站枢纽的布置非常重要。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开发的方式以及河流的水流特点,合理布置枢纽。
当前比较常见的枢纽形式主要包括坝、闸混合式以及全闸布置两种形式。
坝、闸混合式枢纽的优点是运行较为方便灵活,投资相对较少,而且具有较强的安全性能,在投入使用之后,其管理控制相对较为方便。
而全闸式枢纽具有较好的排除推移能力,其泄流能力也较大,但是,其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主要表现在:运行不够灵活、管理难度相对较大,闸门的启用也比较频繁。
2 引水式水电站的引水线路设计
2.1 引水渠道的轴线选择
在引水式水电站中,渠道是电站的一个重要建筑物担负着引水和形成水电站水头的双重任务。
一般对于引水渠道来讲,为了利用太阳的辐射来提高水温,从而减少再生冰的产生,大都需要将渠线选择在河道的阳坡。
渠道的设置要不占耕地或者是尽量少占耕地。
为了形成较大的集中落差,渠道应尽量选在较高的地方,渠线大致沿等高线绕山而行,使得渠尾前池以下正好形成一个较好下跌的地形。
在渠道的施工过程中,为了减少高填深挖的工作量,应该在实际的设计施工过程中,灵活使用暗渠、明渠以及倒虹吸等布置形式。
在渠线的选择过程中,要注重转弯的选择。
一般来讲,为了减少渠道的过流以及水流对于渠道造成的破坏,在寒冷地区其弯道半径要大于10 倍的水面宽度;对于不需要进行衬砌的渠道来讲,其转弯半径只要大于水面宽度的 5 倍就能够达到设计标准;而对于需要衬砌的灌溉渠道,其弯矩只要大于水面宽度的 2.5 倍即可。
2.2 渠道断面的选择
渠道的设计主要根据流量大小和地形、地质等条件,选定渠道的纵坡、边坡、流速、渠深和渠底宽度,以及断面其它部分的尺寸。
如果地面的坡度相对较大并且起伏比较频繁,则一般选择窄深式的断面,有些该种形式的断面可以添加一定的盖板,这样不仅能够减少砂石降落到渠道中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坡面的滚石发生状况。
这种渠道的优点比较多,比如:能够在冬季寒冷的条件下减少水热量的散失,从而使得冰盖能够处于稳定的状态。
2.3 渠道纵坡的设计。
渠道纵坡的设计对于水流速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般来讲,如果纵坡的设计较为平缓,则其很容易堆积淤泥,使得杂草等能够迅速地生长,从而影响渠道的输送水能力。
而如果纵坡的设计很陡,则渠道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较大冲击,很容易破坏。
因此,相关设计人员要合理设计渠道的纵坡。
在结冰盖的运行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根据水能的具体状况、地形条件以及工程造价的实际情况,对纵坡进行合理的设计。
在输排冰运行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将全段设计得比较陡些,使得输冰的流速达到相关的标准,而后段施工则需要在排冰闸前30m 的缓流段进行,以此满足相关排冰速度的要求。
三、引水式水电站压力前池的设计
3.1 前池布置
在压力前池位置的选择过程中,为了提高水电站的实际运行效果,前池不要选择放置在填方或者是地基不稳的部位,而应该尽量选择在天然地基比较好的基础上。
这种设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开顺坡的裂隙发育地段以及滑坡的出现。
在前池的设计过程中,要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认真勘查,尽量减少甚至消除
前池建设之后对于高边坡以及相关建筑物造成的负面影响。
这样就能够避免滑坡以及沉陷情况的发生,确保下游的厂房以及前池的安全。
为保障渠道水流平稳地进入前池,应考虑尽量使前池进水室的中心线与引水渠道中心线平行或接近平行,使水流顺畅,减少水头损失;还能使其引导和控制水流向压力管道平稳过渡和均匀配水。
前池与引水渠道末端的连接段,在平面上应两边对称,其扩展角一般限制在10°至15之间;底边纵坡适宜选用1∶3~1∶5 的斜坡,与前室底板连接。
前室宽度约为进水室宽度的1.5倍左右,前室长度可取前室宽度的 2.5~3.1 倍。
引水渠道末端应尽量避免弯道,如难以避免时,则宜在弯道终点与前池入口间设直线调整段,或加设分流导向设施。
为便于沉积泥沙和污物,前室末端底板高程应比进水室底板低0.5至1.0m。
前池中的水流流速要求一般≤0.8 m/s,以便泥沙沉积下来,通过排沙孔排走,阻止冰块、冰凌进入压力水管。
为提高前池的排冰效果,可在进水室前设一道挡冰板,挡冰板底部应伸入到前池冬季最低运行水位以下50 cm,能够有效防止冰凌进入进水室。
3.2 前池水位
在中小型水电站前室正常水位的确定过程中,可以将引水渠道设计流量时的渠末水位作为其正常水位。
而水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其突然甩开全部负荷,那么此时的最高涌波就作为前池的最高水位。
而前池的最低水位指的是,在枯水期最小引水位发电流量时相对应的水位。
在实际水位确定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经过多次试验,并且按照严谨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以期获得最佳的水位数据,从而为引水式水电站的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严谨的数据支撑。
四、水电站装机容量选择
4.1 无调节水电站最大工作容量的确定
在水电站装机容量确定的过程中,需要对无调节水电站最大工作容量进行确定,N水、工=N保、无=9.81ηQ设H设,其中:N水、工= 保证出力(按历史设计保证率);N保、无=9.81ηQ设H设;Q设—设计枯水日平均流量(m3/s);H设—相应的日平均净水头。
4.2 日调节水电站最大工作容量的确定
当水电站担任日负荷图峰荷部分时,在作图日电能累积曲线上 a 点向左取ab,由b 向下作垂线交日电能累积曲线于c点。
由c 作水平线与日负荷图相交,求出日电站的工作位置,如图 1 所示。
其中,ab=E保、日,bc=N水、工。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电站的建设量越来越多,随着电站不断开发,
有利地形条件电站早被开发完,对于流量小、地形条件复杂地区,可采用引水式电站开发方式,具有投资小,施工简单,管理方便等优越性。
参考文献:
[1] 沈宽勇.引水式水电站设计研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 年第4 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079-1977).水电站引水渠道及前池设计规范.1988,5
[3]刘焕芳,张开泉.水电站引水渠上涡管排沙式沉沙池实验研究.泥沙信息,1997(4)40~45
作者简介:欧盛洁(1984-),女,云南保山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电站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