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101.50 KB
- 文档页数:6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引言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政治理论和社会运动,旨在通过推翻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一个以社会的整体利益为导向的社会制度。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和思想家的贡献,本文将对其产生和发展进行系统地探讨。
产生背景19世纪是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时期,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阶级分化和社会不平等。
工人们遭受剥削和压迫,社会问题愈发突出,这引发了一系列对现行制度的批判和思考。
在这个时期,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社会主义学派,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埋下了种子。
乌托邦社会主义早期的乌托邦社会主义者主张建立理想社会,通过消除私有制和实现所有权的公有化来解决社会问题。
他们提出了一种完美的社会形态,试图通过理想主义的方式引导社会发展。
乌托邦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托马斯·莫尔和查尔斯·富勒等。
莫尔的《乌托邦》描述了一种理想社会,强调公有制和平等。
而富勒则主张实行无产阶级工厂共同体,提出了“合作主义”的概念。
然而,乌托邦社会主义的理念常常被认为过于理想化,并且缺乏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因而无法有效解决社会问题。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的真正奠基人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批判,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等重要观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里程碑,它强调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革命觉悟。
他们认为,无产阶级是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具有革命性质的阶级,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彻底改造。
马克思主义给科学社会主义注入了强大的理论力量,也为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索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始终伴随着对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实践的摸索。
俄罗斯十月革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里程碑。
1917年,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成功推翻了俄国沙皇制度,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国家。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历程概述内容提要:在人类刚刚跨人21 世纪之际,世界局势千变万化,动荡不安。
正确回顾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展望新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对于我们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进一步增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从19 世纪40 年代(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已有一个半世纪了,回顾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大体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胜利到多国实践,从低谷中重新奋起再次显示出强大的活力这样四个发展时期。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繁荣发展现状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1)经济条件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生产和市场的相互需求下,18世纪欧洲掀起了近代第一次科技革命。
以蒸汽动力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带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
"欧洲主要国家的产业革命不仅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且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1]。
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诞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
(2)社会阶级基础资产阶级越是发展,无产阶级的队伍就越是从其他阶级中得到补充。
小工业家、小商人、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纷纷降落到无产阶级的队伍中来。
19世纪30~40年代在英、法、德等国,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先后发展成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
"这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起义无产阶级显示了自己的伟大实力,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要求。
它表明工人阶级已经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昂首阔步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开辟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新纪元"。
[2](3)、理论前提“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的材料和论据。
产生于17世纪下半叶而完成于19世纪初叶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为剩余价值学说的产生提供了有益材料。
19世纪三大空想家的思想则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
科学社会主义的在中国的发展我不想给大家重复我们以前政治上还有党课上学习的内容,我只是想提供给大家一种新的思路,这些是我自己思考后得出的一些结论之类,其中也参考了许多比较新的观点,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提意见。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1、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大家都知道,任何时代均有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理论, 也都是那个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 同时也都是在继承前人思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是呢,恩格斯明确把它提出来了,并且阐明了这个重要原理,当然,伟人还是有其之所以为伟人的独特之处,作为恩格斯就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是有其经济根源和思想来源的。
而空想社会主义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对空想社会主义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这里只是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空想社会主义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初期发展而出现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思潮。
在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同时,我们不仅仅看到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就在其产生的初期已经暴露出严重的弊端,这样,就使一些先进分子对现实社会感到不满。
为此,他们研究造成劳动群众贫苦悲惨境地的原因,探索消除社会弊病和混乱的途径,幻想构建新的理想和谐社会。
以1516年托马斯《乌托邦》一书问世为标志到19世纪40年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空想社会主义在欧洲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发展。
正因为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这样一个设想,为社会主义奠定了初步基础,所以恩格斯就说了,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空想社会主义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
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说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
空想社会主义存在,贡献很多,主要包括:论述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学说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思想理论贡献。
他们三个人的学说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已有所暴露而又很不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科学社会主义含义科学社会主义也称科学共产主义。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是同义语。
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专指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
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揭示了社会发展和阶级斗争的客观规律,是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科学理论,是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进行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
科学社会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三次历史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三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第二次,是以列宁和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使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第三次,是邓小平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走向完善和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开始于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优秀成果,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
1864年《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完成了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论证。
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于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
以列宁和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实践,由理想变为现实。
开始了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列宁在《帝国主义论》等著作中对垄断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论”。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发动了武装起义,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科学理想变成了现实制度。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二战后东欧各国及中国等先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欧亚社会主义连成一片。
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
这一时期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改革出现了失误,苏联和东欧的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剧变,社会主义国家由原来的15个减少到5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低潮。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第一阶段,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从1516年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邦》到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之前,这段时间有330多年,在整个社会主义五百年中占三分之二。
这300多年,在生产力上,是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发展的时期;在社会制度上,是西欧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空想社会主义时期。
第二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恩格斯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所谓现实,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讲,机器大工业逐渐成为主流,生产越来越成为真正的社会化大生产。
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扩大,工人运动也迅速发展起来。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了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代表着欧洲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马克思恩格斯纵览时代风云,吸收时代精华,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
第三阶段,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
19世纪最后3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世界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与此相适应,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转变,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到以垄断为特征的帝国主义时代。
作为帝国主义薄弱环节的俄国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温床。
第四阶段,苏联模式逐步形成。
斯大林在列宁逝世之后,逐步放弃了新经济政策,建立了以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和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三位一体”的苏联模式,以及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
、第五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用了30多年时间从思潮、运动发展到制度,为社会主义实现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崭新课题。
刚开始,我们只能学习苏联经验,但在实践中很快就察觉到苏联模式的局限,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本文批判了杜林的反动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第一次以论战的形式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各种矛盾,找出解决矛盾方法,指明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全面地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原理。
第一章着重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来源,分析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指出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和理论来源:1、科学社会主义(即现代社会主义),从其内容上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科学反映,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进行考察的结果。
2、科学社会主义就其思想理论来源来说,是从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材料出发的,批判地吸取了它们的合理内容。
(二)空想社会主义三个时期和发展过程:(1)16—17世纪家庭手工业,:莫尔的《乌托邦》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闵采尔。
他们有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绘,即乌托邦主义,在这种理想社会里,大家共同劳动,共同分配,没有财产的私有观念,没有剥削,没有贫困。
(2)18世纪的手工工场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梅叶和巴贝夫。
他们不但要求每个人的政治平等,而且要求消灭阶级差别,废除私有制,建立财产公有、人人平等自由、按需分配的共和国。
因此恩格斯称他们的理论是“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
”(3)19世纪初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
这是空想社会主义的最高阶段。
1、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1)一方面,它们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以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有所暴露而又很不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这一点决定了它们的学说是不完备、不成熟的。
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空想平均社会主义●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19 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其转后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无产阶级)●3.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革命)●●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创立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创立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阐述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相互关系的重要原则:●一是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二是坚持各国党的独立自主和完全平等。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的失败经验(巴黎公社的失败标志着第一国际的失败,但不重要)●1.无产阶级政权是为人民服务的机关●2.建立无产阶级的新型国家●3.建立革命武装●4.需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意义):●首先,它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其次,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再其次,它激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最后,它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推进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社会主义在苏联一国的实践●1.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个时期: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
●第二个时期: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实行了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经济上采取一系列非常的、特殊的又带有强制性的措施●第三个时期: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标志着列宁正在寻找一条符合俄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2.苏联模式●(1)从经济方面来看,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
DUFE
研究生课程考试名称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学号:
专业:国际贸易学
姓名:
教师评阅意见:
论文成绩□95 □90 □85 □80 □75 □70 □65 □60 □60以下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社会主义最早产生于英国,由空想社会主义鼻祖托马斯·莫尔在1516年于《乌托邦》一书中提出。
如今社会主义经过500年不间断地发展和实践,已由最初的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各阶级主要是无产阶级的运动,转化成为一种社会主义制度。
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时期、苏联单独搞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改改停停时期以及苏联解体至今,目前中国作为世界上社会主义制度第一大国,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强盛,展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实践证明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国情,民意的,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客观规律的。
作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团体,我们有必要对我们国家的制度有清晰的了解,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有深刻的认识,以便能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有理性判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一,社会主义发展与嬗变
(一)空想社会主义(1516-1844)
社会主义最早出现在托马斯·莫尔的文学作品《乌托邦》中,这标志着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开端,开始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个阶段,早期社会主义空想家处在16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欧洲各个国家出现大量的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基于对现实的批判,早期社会主义空想家们产生了社会主义的愿景,以莫尔为代表,他们通过文学作品《乌托邦》、《太阳城》和《基督城》描述了社会主义,主张在简单手工业的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共有,实行劳动分工,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
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二个阶段在18世纪,在法国,由于现行制度不合理,法律不平等,各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开始出现空想平均社会主义思想,他们都主张以合理的法律条文来规范人类生活。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第三阶段19世纪达到了顶峰,这一时期,工业革命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矛盾日益增强,特别是资产阶级与
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空想家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弊端,开始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剥削和压迫的制度,他们主张以一种人人平等,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主义制度来替代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
空想社会主义时期,空想社会主义家们通过文学作品或是批判法律条文,或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幻想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压迫的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希望通过和平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改良,他们的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开创者,其思想在当时机具先进性,但是在16-18世纪,资本主义经过原始积累,工业革命在经济,政治上取得极大地进本,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并飞速发展,空想社会主义家们并不能通过对现实批判就能实现其目标,他们的社会主义愿景具有幻想性。
(二)科学社会主义时期(1844-1917)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德等国无产阶级开展了独立的政治运动,发生了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
三大工人运动的新特点,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马克思、恩格斯在在总结空想社会主义和各国阶级矛盾的基础之上提出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使得科学社会主义为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三)苏联单独搞社会主义时期(1917-20世纪40年代末)
1917年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和第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它的诞生对于世界无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鼓舞作用,使人们更加坚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和科学。
列宁在革命成功后结合俄国实际将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认为苏维埃政权建立在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环节的俄国之上,要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
由于苏维埃内战的爆发,列宁放弃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转而实行“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这一时期为赢得内战胜利,该政策要求将一切可以控制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都集中起来用于战胜敌人。
1920年内战结束,为应对战争对经济造成的破坏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在重建苏维埃政权上提出很多创新,主张对小农经济的改造、发展商品货币关系和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列宁提出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社会主义。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举措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开辟了发展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然而在苏联成立后,斯大林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背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主张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开始领导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
在经济上偏重工业的发展,其他方面建设追求“高”、“大”、“全”模式。
虽然这一时期苏联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功,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但这些经济政策严重打击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轻工业发展也受到限制。
(四)社会主义改改停停时期(20世纪年代末-苏联解体)
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前,东欧国家如南斯拉夫、波兰等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多照搬照抄苏联模式,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与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方式的弊端,一些国家开始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
如南斯拉夫的自治制度。
南斯拉夫推行自治制度,不断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治权,提高工人、企业劳动和生产的积极性。
波兰在建设社会主义上也提出波兰的社会主义模式,匈牙利和捷克提出改变轻工业结构。
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上的措施具有创新性。
但是这一时期,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仍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政策的主流。
由此引发东欧各国各方面矛盾激化,出现东欧剧变,东欧剧变之后,苏联领导人开始着手经济上的改革,经济改革还未取得成效时戈尔巴乔夫开始对苏联实现政治改革,使得苏联社会动荡加剧,1991年苏联解体。
(五)苏联解体后的社会主义发展时期(1991年-今)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遇见的最大挫折。
但是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发展的停滞,目前世界上有中国、古巴、老挝、越南和朝鲜五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事业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
1956年我国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我国基本确定社会主义制度;1978年,
在邓小平领导下我国开始执行改革开放国策;1982年在第十二次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建设中国恩惠特色社会主义;1987年在十三大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92年在十四大上探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1997年在十五大上提出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2002年十六大提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党的建设理论;2007年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将将科学发展观列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国家不断创新,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由中国特色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自作为一种思想产生,逐步转化成社会主义运动,再到形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不少繁荣和低潮,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性,探索的艰难性,但是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优于其他制度的形式,有着光明的前途,我们应该勇于挑战,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思潮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思潮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共产主义运动者在探索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时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和政策路线。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有代表性的有欧洲共产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积极运用,我们有必要对他们有所了解。
(一)欧洲共产主义(1976-1989)
欧洲共产主义流行于1976-1989年的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他们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主张独立自主和民主道路。
欧洲共产主义的独立自主针对苏联的高度集权而言,他们坚持独立的运用马克思主义于各国实践,各共产党之间平等相待、不相互干涉。
欧洲的民主道路主张议会内与议会外相结合。
在东欧剧变之后,欧洲共产主义逐渐退出历史。
(二)民主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党的主张,是一种在民主体制里进行社会主义运动的形态,兼具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特征,其组织社会党国际于1951年成立,由于指导思想包容性强,成员党分布较广,数量较大,
目前有34个成员党和4个非正式成员,主要执政党在欧洲。
民主社会主义指导思想有马克思主义、法国的《人权宣言》、康德的《伦理学》、黑格尔的辩证历史哲学以及基督教,民主社会主义坚持四个主张,1.政治民主:主张多党制,坚持三权分立,这是民主社会主义的前提。
2.经济民主:主张混合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民主管理和计划管理,这是,民主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3.社会民主,强调民权,提倡充分民主,人人共享民主,这是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
4.国际民主,主张发达国家要援助不发达国家,以及减免不发达国家的债务,反对军事竞赛。
社会主义经历500年的发展,到今天依旧展现出强大的优越性和活力,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选择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作为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我们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