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概论》题库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1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口学概论》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663)一、分析题1.《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白皮书指出:“全社会对人口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
人们对人口问题已形成以下共识: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应节制生育,不应放任自流;解决人口问题不仅应关注数量,还应强调提高素质和生殖健康水平、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福利,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口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只有通过经济、社会、文化等全面发展,才能最终获得解决。
同时,人们的婚育、养老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传统的早婚早育、多子多福和重男轻女等观念逐渐被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都一样等科学、文明、进步的观念所取代,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育龄妇女平均初婚年龄从1970年的20. 8岁提高到1998年的23. 57岁,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达到83%o平均家庭规模从1971年的4. 84人减少到1998年的3. 63人。
”请结合以上资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人口发展开始面临的人口形势是什么?(2分)答:(1)十年来中国人口增长已经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2分)(2)现阶段中国人口发展有哪些特点,如何理解?(28分)答:(2)随着低生育率的到来,中国人口发展开始面临一个全新的人口形势,表现出以下四个特点:①生育率将继续走低,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在经历了自20世纪90年代之初以来近二十年的低于更替水平的低生育率以后,低生育率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显现。
大量农村小学的合并,其主要原因就是生源减少;近几年越来越严重的高考人数锐减将导致一些大学招生困难;而“民工荒”的出现将使一些企业因招不到工人而被迫减产或关闭。
这些现象的到来是不难预见的。
欧洲和亚洲许多为低生育率而困扰的国家的经验教训提示我们,生育率一旦跌入低于更替水平的“陷阱”就难以回升。
②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巨大挑战第一是老龄化速度快,以致从社会到家庭都难以如发达国家那样在漫长的过渡中逐渐适应而感到措手不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209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章节答案2024年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指()。
答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指()。
答案: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3.判断改革及其各项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
答案: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20世纪90年代,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其中“全方位”是指()。
答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对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实行开放;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都实行开放领域5.邓小平同志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
答案:共同富裕;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6.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 )。
答案:保持社会稳定7.我国应该把对外开放的基本立足点放在()。
答案: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上8.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
答案:解放思想的重要性9.邓小平强调,()是硬道理。
答案:发展10.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
社会主义本质,是( ).答案: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11.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
答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包括()。
答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13.科学发展观包括()。
202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道小题,总分值40分)1.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其中,大国是(A)。
A关键B首要C舞台D基础2.党的十八大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扩展为“五位一体”,新增加的是(D)。
A政治建设B文化建设C社会建设D生态文明建设3.(C)、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2分)A国富民强B人民幸福C民主法治D民主自由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分别是(D)。
A从2020年到2050年,从2050年到本世纪末B从2020年到2035年,从2035年到本世纪末C从2020年到2050年,从2050年到本世纪中叶D从2020年到2035年,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首先是要完善以(B)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法律B宪法C制度D规章6.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B)。
A和平B发展7.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科学命题的是(A)。
A毛泽东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是(A)。
(2分)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9.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盟,必须牢牢掌握(A)领导权。
A意识形态工作B文化产业发展C网络空间建设D舆论导向10.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A)。
A无产的级1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B)。
(2分)A战争与和平B和平与共建12.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C)。
A资本主义社会B过渡性质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13.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B)A六届六中全会B七大C八大D七届二中全会1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培养高度的(B)。
A经济自信B文化自信C社会自信D个人自信15.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B)。
第一章测试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A:邓小平理论B:毛泽东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D2.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表现在哪些方面()A:革命性B:务实性C:科学性D:实践性答案:ACD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
A:科学性B:斗争性C:实践性D:革命性答案:C4.毛泽东思想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七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C:七届二中全会D:八大答案:A5.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A:三大改造完成之后B:社会主义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C: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时期D:新中国成立初期答案:B第二章测试1.1981年党的哪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做出了界定A:十一届五中全会B:十二届三中全会C:十一届六中全会D: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C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A:官僚资本主义B:帝国主义C:封建主义D:民族资本家答案:ABC3.党的三大作风是A:实事求是B:理论联系实际C:密切联系群众D:批评与自我批评答案:BCD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A:实事求是B:为人民服务C:独立自主D:群众路线答案:ACD5.毛泽东思想在()走向成熟。
A:解放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新中国成立后答案:C第三章测试1.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A:敌我问题B:工人问题C:工农问题D:农民问题答案:D2.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的著作是( )A:《发刊词》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新民主主义论》D:《论人民民主专政》答案:B3.新民主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A:小资产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工人阶级D:农民阶级答案:D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包括()A:经济纲领B:建设纲领C:政治纲领D:文化纲领答案:ACD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包括()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C:多党合作D:党的建设答案:ABD第四章测试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A:新民主主义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答案:A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A:“四个全面”B:“五位一体”C:“一化三改”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答案:C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法是()A:加工订货B:和平赎买C:经销代销D:统购包销答案:B4.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指()A:土地改革的完成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答案:D5.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主要的是三种,分别是()A:个体经济B:农民家庭经济C:社会主义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答案:ACD第五章测试1.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是()A:毛泽东B:陈云C:刘少奇D:周恩来答案:B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A: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B: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D: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答案:C3.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是()A: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B: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C: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D: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答案:B4.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B:经济发展与人口多、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C: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答案:CD5.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强调指出()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B: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C: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D: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答案:ABCD第六章测试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明专利属于邓小平同志。
毛概概论部分总结(共3篇)毛概概论部分总结第1篇1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首先信息化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其次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再次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3: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一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三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4: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三: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毛概概论部分总结第2篇党的十五大在深刻总结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毛概概论部分总结第3篇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第一阶段主要是发展互助组,同时试办初级社。
第二阶段主要是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第三阶段是发展高级社。
)。
第十三章世界经济深刻变化中的中国经济
1.试述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1)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自2008年9月起,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全面冲击,世界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之中,进入大调整、大变革的重要时期。
虽然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趋势,并未因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发生太大的变化,但此次危机还是对世界经济格局和未来全球经济增长路径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世界经济也由此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世界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深入调整;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加速孕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快速上升;世界经济治理机制加快变革。
(2)世界经济对中国的影响
世界经济出现的复杂深刻变化和发展趋势既给中国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孕育着中国发展的新优势,同时也使中国发展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
世界经济给中国带来的新机遇:首先,虽然世界经济正在发生复杂深刻变化,但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环境和世界经济发
1。
国家开放大学专科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线形考(专题检测八)试题及答案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4年9月30日;适用于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科学员一平台在线形考考试。
专题八科学发展观
一、判断题
1.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人民群众,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
(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
A.对
B.错
2.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要由人民共享,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
A.对
B.错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有一词之差,但其内涵是一致的。
(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
A.对
B.错
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
A.对
B.错
5.进入新世纪,胡锦涛指出:我们要始终牢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更高地举起人民民主的旗帜。
(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
A.对
B.错
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概论》是非题:1.产业构造指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 一种国家或地区产业构成, 各产业所占比重, 以及产业间互相依存互相作用方式。
对的答案是:(A)A 是B 否2.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解决好五个关系全局重大关系实质是: 对国内外市场构造、多层次产业构造、产业布局空间构造、多层次技术构造、投资与消费构造这五个重要经济构造调节和优化。
对的答案是: (A)A 是B 否3.在实行“双转移”战略中, 推动产业转移重要抓手是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大规模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
对的答案是: (A)A 是B 否4.总部经济不是当代服务业。
对的答案是: (B)A 是B 否5.“当代流通大商圈”是当代产业体系建设重要内容。
对的答案是: (A)A 是B 否6.党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指出, 要大力推动自主创新, 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
对的答案是: (A)A 是B 否7.加快产业构造调节升级要以发展与和谐为主线。
对的答案是: (A)A 是B 否8.广东对稳定扩大就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采用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等办法。
对的答案是: (A)A 是B 否9.广东转变发展方式核心环节是加快产业构造调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对的答案是: (A)A 是B 否10.建设当代产业体系有助于实现“三个转变”, 突破对老式发展途径依赖。
对的答案是: (A)A 是B 否多选题:(下列每题选项中, 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
请在答案前点击选取。
少选、多选、错选, 该题均为不通过。
)1.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当代产业体系决定》重要内容是()。
(对的答案是:ACD)A 拟定了广东建设当代产业体系指引思想、发展目的B 拟定了广东建设当代产业体系核心内容C 拟定了广东建设当代产业体系基本原则D 对广东当代产业体系主体框架、八大载体构建进行了布置2.广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备()机遇和条件。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一.单项选择题1.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 A )A.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B.2004年3月,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C.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D.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以党的( A )为标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走向成熟。
A.十七大B.十六届三中全C.十六届四中全会D.十六届五中全会3.科学发展观,核心立场是(B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4.( A )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A.推动经济社会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5.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 C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6.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 D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7.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D )。
A.无产阶级专政B.党的领导C.以法治国D.人民当家作主8.( B )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和主导。
A.党的领导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9.科学发展观强调,( A )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建设生态文明B.建设和谐社会C.建设文化强国D.建设民主政治10.科学发展观强调,( A )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A.执政能力建设B.党要管党C.传统文化建设D.以法行政建设11.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是(B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B.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C.当今世界发展大势D.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12.进入21世纪,党中央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出了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布局。
中央电大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B )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
A.文化B.教育 C.经济2.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即( A )。
A.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B.同时富裕 C.同等富裕3.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坚持走(B)。
A.新型工业化的道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资本主义道路4.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是(C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5.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 )。
A.基本路线 B.基本纲领 C.基本方针6.2001年,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面开放的新阶段,其标志性事件是( B )。
A.加入八国集团对话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加入中美经济战咯对话7.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A )。
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科教兴国8.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建设的新目标是围绕小康社会的全面( C )。
A.建立 B.建设C.建成9.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根据国内外情况的变化,党和政府审时度势,为解决台湾和香港、澳门问题.提出( B )方针。
A.解放台湾,统一祖国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C.收复港澳,实行社会主义制度10.( C)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C.党的十八大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 ABC )。
A.突破完全排除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观念,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B.突破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C.突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社会制度属性的思想束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D.突破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属性的认识,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12.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 AB )决定的。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人”是指(D)。
①具体的、现实的人②广大人民群众③作为个体的人④全体社会成员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2.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D )。
A.遵义会议B.中共六届六中全会C.中共六届七中全会D.中共七大3.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二者是中国革命进程必经的两个阶段B.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C.二者可以同时进行,“毕其功于一役”D.二者体现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A)。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B.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5.毛泽东在( A )一文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A.《<共产党人>发刊词》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论持久战》D.《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 D )。
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B.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C.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7.下列著作中,毛泽东明确地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之一的是( B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8.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 A )。
《概论课》复习思考题第一章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间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有哪些?它们各自形成的背景是什么?第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基础是中国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思想文化条件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引进和传播。
第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开放的世界;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第四,科学发展观: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3、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及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核心以人为本,即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即既要总揽全局,又要处理好各种重大关系。
第二章1、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根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2)根本途径:理论联系实际(3)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1.对外开放是( C )A、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B、赶超发展中国家的需要C、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D、加快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 A )A、长期的基本国策B一项特殊政策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政策D、一项权宜之计3.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是( B )A、公平合理、互惠互利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C、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4.对外开放是对( D )A、社会主义国家开放B、资本主义国家开放C、发展中国家开放D、全世界开放5.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头阵地是( D )A、经济技术开发区B、沿海开放城市C、保税区D、经济特区6.“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 A )A、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于20世纪( A )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2.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C )A、改革与开放的关系B、发展与稳定的关系C、计划与市场的关系D、速度与效益的关系3.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 D )的新概念A、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B、计划与市场在内的统一的经济C、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D、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D )A、实现共同富裕B、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C、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 )A、生产资料公有制B、全民所有制C、集体所有制D、经济混合6.任何社会发展阶段上的所有制结构,都不是由人们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 B )A、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决定的C、国家的性质决定的D、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决定的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所有制结构应该是( D )A、以个体经济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B、以私营经济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共同发展C、以混合经济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D、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应当是( C )A、私营经济B、个体经济C、公有制经济D、外资经济9.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B )A、公有资产占优势上B、控制力上C、集体经济大发展上D、国有资产占优势上10.按劳分配的尺度是( C )A、需要B、资本C、劳动D、工作能力1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经济中( B )A、按劳分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B、除按劳分配外,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C、按劳分配能按统一的标准实现D、劳动者的个人受辱支取决于自己的劳动贡献12.按劳分配原则是要在劳动报酬上承认( B )A、阶级的差别B、劳动的差别C、劳动力价值的差别D、社会地位的差别13.分配方式是由( A )决定的A 、生产方式 B、交换方式 C、消费方式 D、可供分配的产品数量14.在私营企业中工作的劳动者得到的工资收入是( D )A、按劳分配的收入B、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C、风险补偿收入D、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收入15.购买债券得到的利息收入属于( B )A、按劳分配的收入B、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C、剥削收入D、风险收入16.党的十五大提出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必须把按劳分配和( C )A、按资分配结合起来B、按风险分配结合起来C、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D、福利性分配结合起来17.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 D )A、一部分人先富B、大多数人富裕C、先富带动后富D、共同富裕18.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为了( B )A、合理拉开收入差距B、最终实现共同富裕C、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D发展多种分配方式19.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 D )A、物质生产增长向精神生产增长转变B、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转变C、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变D、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 A )A、在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B、在不需要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完全自由地发挥作用的经济体制C、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D、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二、多选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 ABC )A、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C、在宏观调控上,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D、在政府职能上,实行政企分开,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E、在管理方法上,有一套规范化的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律和法规4.公有制经济包括( ABCD )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经济成分D、混合所有制中的集体经济成分E、股份制经济5.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BC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C、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D、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E、公有资产在全国各地、各种产业中都占优势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 BD )A、是人们的第一需要B、是人们的谋生手段C、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D、还存在着重大差别E、是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唯一尺度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有( ABCDE )A、按劳分配的收入B、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C、福利性分配的收入D、风险收入E、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和经营收入8.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 ABCE )A、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获得的收入B、按资本分配得到的利润收入C、资产收益D、通过福利性分配得到的收入E、社会成员提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9.在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要素的有( ABCDE )A、资本B、劳动力C、土地D、技术E、信息10.在我国现阶段,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手段应当是( AB )A、诚实劳动B、合法经营C、行业封锁D、部门垄断E、地方保护1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规范收入分配的具体措施有( ABCDE )A、保护合法收入B、取缔非法收入C、调节过高收入D、整顿不合理收入E、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需求12.社会保障体系包括( ABCDE )A、社会保险B、社会救济C、社会福利D、优抚安置与社会互助E、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13.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走上一条( ABCDE )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A、科技含量高 B经济效益好 C、资源消耗低 D环境污染少 E、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14.新型工业化道路是( ABCDE )A、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B、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的工业化C、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D、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E、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15.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 ABCDE )A、生产发展B、生活富裕C、乡村文明D、村容整洁E、管理民主16.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是( BCDE )A、集成重新B、自主创新C、重点跨越D、支撑发展E、引领未来多选1.判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的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归根结底看其是否有利于( ACE )A、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C、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社会分配的公平E、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我国对外开放采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是( ABCDE )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城市C、经济技术开发区D、沿海经济开放区E、沿边和沿江地区3.实行改革开放是( ABC )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D、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贯政策E、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4.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ABE )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C、发展是手段D、稳定是目的E、稳定是前提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C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人民D、国务院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B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C、民主集中制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 B )A、共产党专政B、无产阶级专政C、工农联盟专政D、新民主主义专政4.我国的根本政体是( A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B、民主集中制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会议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我国的国体是( B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C、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近年来,我国改进和完善了选举制度,把直接选举人民代表的范围扩大到( B )A、乡一级B、县一级C、村一级D、市一级7.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D )A、共产党领导的一党制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多党制C、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轮流执政的多党制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8.我国的民主党派是( C )A、在野党B、执政党C、参政党D、在朝党9.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C )A、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B、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10.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C )A、指导思想B、唯一方法C、基本方略D、基本政策11.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 D )A、先决条件B、基本动力C、根本基础D、客观需要1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A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D、必须将每一个公民都增强法制观念多选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 AC )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公民享有无限自由C、人民当家作主D、实行民主集中制E、爱国统一战线2.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 ABCD )A、它们的领导力量相同B、它们的性质相同C、它们的作用、职能相同D、它们的历史使命相同E、它们的形式相同3.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 ACE )A、共产党实行对各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B、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关系C、各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为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D、各民主党派是反对党E、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4.我国现有的八个民主党派是( ABCDE )A、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B、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C、中国农工民主党D、中国致公党E、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5.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是( ACE )A、前者是后者依据和前提B、前者指国家性质,后者指国家机构C、前者是国体,后者是政体D、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国家管理机关E、前者是国家政权性质,后者是政府机构6.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ABCD )A、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B、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E、国务院及各级人民政府7.依法治国,是( ABCDE )A、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C、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标志D、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E、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 AC )A、最高权力机关B、最高行政机关C、最高机关D、最高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E、最高领导机关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 C )A、社会主义劳动者为目标B、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目标C、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D、先进思想的传播者为目标2.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E、社会主义荣辱观3.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 B )A、民主法制建设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C、树立共产主义理想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包括( ABCDE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C、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建设D、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E、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E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E、社会主义荣辱观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2006年10月,( D )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概论》题库(选择题17题,判断题21题,问答题55,共93题)一、选择题1.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CD)A.确定了广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B.确定了广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内容C.确定了广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原则D.对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框架、八大载体的构建进行了部署2.广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有什么机遇和条件?(ACD)A.中央对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B.广东对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微观环境C.市场倒逼机制促使企业更加注重自主创新D.广东的人文精神为自主创新提供了厚实的文化积淀3.“三来一补”是指什么?(ABCD)A.来料加工B.来样加工C.来件装配D.补偿贸易4.怎样深化改革,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和制度保证?(ABCD)A.深化经济体制改革B.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C.深化社会领域各项改革D.改革一些具体的管理体制和行政运行机制5.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是什么?(ABD)A.投资B.消费C.进口D.出口6.广东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将采取哪些措施?(ABCD)A.开拓新型消费领域,培育新的消费热点B.提高居民收入和社保水平,不断培育壮大消费群体C.加强消费环境建设,改善消费条件D.采取鼓励消费政策,刺激居民消费7.广东对促进投资稳定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将采取哪些措施?(ABCD)A.深入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B.着力优化投资结构C.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D.改善投资服务8.广东对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采取哪些措施?(BCD)A.发展对外贸易B.培育现代产业项目,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C.抢占世界产业高地,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D.加强节能减排和环保,推进绿色增长9.广东对突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采取哪些措施?(AB)A.完善体制政策,深入推进“双转移”B.加强规划引导,促进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跨越式发展C.加大“腾笼换鸟”政策力度D.健全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机制10.广东对完善体制政策,深入推进“双转移”将采取哪些措施?(ABCD)A.加强产业转移力度B.健全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机制C.加强政策调节D.完善配套措施11.广东的主体功能区域有哪些分类?(ABCD)A.优化开发B.重点开发C.生态发展D.禁止开发12.广东对推进自主创新将采取哪些措施?(ABCD)A.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提高自主创新水平B.深化省部省院产学研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C.提升发展高新产业园区,完善自主创新平台D.完善组织协调与法规政策,优化自主创新环境13.广东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将采取哪些措施?(ACD)A.推进核心技术的创新B.提升高新产业园区集聚能力C.实施建设创新型广东行动计划D.构建开放型的区域创新体系14.广东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ABC)A.加快政府机构改革B.改进政府管理方式C.转变政府职能D.提高政府信息化水平15.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是什么?(ABCD)A.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B.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关键性作用C.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抢占国际国内产业发展制高点的要求D.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培育广东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16.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的三个特征是什么?(ABC)A.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弱B.经济增长高度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扩张,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C.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低成本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高强度投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D.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低成本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高强度投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高17.广东现代企业“500强”遴选原则为?(ABCD)A.龙头性原则B.集聚性原则C.创新性原则D.协调性原则二、判断题1.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处理好五个关系全局的重大关系的实质是:对国内外市场结构、多层次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的空间结构、多层次技术结构、投资与消费结构这五个主要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正确)2.“三促进一保持”就是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保持经济高速增长。
(错误,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3.“腾笼换鸟”就是把现有的传统制造业从目前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先进生产力”转移进来,以达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正确)4.“双提升”是指提升产业生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错误,是提升产业竞争力)5.“双转移”是广东提出的“产业转移”和“生产力转移”两大战略的统称。
(错误,是“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两大战略的统称)6.产业结构指的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方式。
(正确)7.广东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正确)8.广东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驱动力是科技自主创新。
(正确)9.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则对广东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先行一步”战略要求。
(错误,是“科学发展、先行先试”)10.广东发展的国际背景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的间接原因是金融危机导致国际经济关系的新变化。
(错误,这是直接原因)11.广东发展的国际背景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发展,并没有在根本上缓解人类发展中面临的资源能源约束与生态环境压力。
(错误,这是间接原因)12.加快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正确)13.珠江三角洲地区“五个一体化”规划是指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乡规划、公共服务、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规划。
(正确)14.广东对稳定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采取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等措施。
(正确)15.现代产业体系的特征是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
(错误,还欠“可持续性”)16.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要以发展与和谐为主线。
(正确)17.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指出,要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正确)18.截至2012年,广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是服务业占三次产业的比重为30%左右。
(错误,应是50%左右)19.先进制造业主要包括装备制造、汽车、钢铁、石化、船舶制造、医药等六个产业。
(错误,只有5个产业,没有医药产业)20.高新技术产业指具有高附加值特点,具有很高的产出水平和产业增长能力的产业。
(正确)21.广东沿海蓝色行业带的“三个合作区”是指“港珠澳海湾经济合作带”、“粤琼海峡经济区”和“海西经济区”。
(正确)三、问答题1.广东大规模培训干部的目的是什么?答案: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要求,不断完善干部知识结构,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带领全省人民开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新局面。
2.培训学习新技术新产业基础知识时要注意哪些着力点?答案:找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口、提高干部招人引技和招商引资的本领、科学把握当代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制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
3.胡锦涛总书记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工作提出了哪八点指导性意见?(请列举其中3项)答案:(1)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2)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3)加快推进自主创新(4)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5)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6)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7)加快发展文化产业(8)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4.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有哪些具体要求?答案: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
5.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有哪些具体要求?答案: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6.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有哪些具体要求?答案: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7.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有哪些具体要求?答案: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8.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具体要求?答案: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9.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哪些具体要求?答案:针对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快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发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更好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0.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有哪些具体要求?答案: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开拓文化市场。
11.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哪些具体要求?答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加快调整进口贸易结构,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2.华省长指出的广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五个关键是什么?(请列举其中3项)答案:要突出抓好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五个关键。
13.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通过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使经济在循环、低碳与绿色的道路上又好又快发展。
14.协调发展的观念要注意哪些方面?(请列举其中3项)答案:一是努力促进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二是促进外源型经济与内源型经济协调发展。
三是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四是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