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地理优秀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84.69 KB
- 文档页数:26
高三地理总复习教案【优秀8篇】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教案1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地理必修一,这部分内容是立足于初中地理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选取了自然地理中经典的几个要素,如大气、陆地、水环境、地质等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探讨人地关系中“地”的有关地理理论基础,通过这些自然地理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将生活中的地理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并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
与此同时,掌握地理的有关读图析图绘图的方法和技巧,并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现实世界的境域性知识,解决有关地理的重大问题。
使地理学习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教学内容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至5章。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1.由于部分学校初中阶段忽视地理学习,使高一学生对地理学科不能做出正确的认识,学生的见闻有限、知识面窄,对地理学习存在陌生感和恐惧感,同时又对新生事物抱有很强的好奇心。
2.学生对地球运动这一部分的学习会存在很大难度。
就其原因是地球运动中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空间思维能力,而与之配套的物理和数学等学科的内容知识还未学到,无形中加大了学生学习这一部分的难度。
3.地理学习的兴趣不浓,方法机械。
很多学生视地理为副科,以为学习地理就是靠死记硬背,故学习兴趣不浓,也不是很重视。
自然地理学习需要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多因素综合分析等能力较弱。
4.地理思维能力缺陷。
自然地理现象一般是学习后续必修2人文地理和必修3区域地理的重要基础,而学生的地理思维往往是单因素线式模式,缺乏多因素网式综合思维能力,难以理解复杂的自然地理现象,也将对后续的学习带来难度。
四、教学措施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习过程,培养良好习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习过程及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
高中地理教案设计3篇高中地理教案设计一《地球的圈层》习者水平分析:1、地球内部圈层内容虽然简洁,但比较理论化,无法让同学用“眼见为实”来感受,所以通过实物比拟的(方法)来描述地球内部结构(如地球内部圈层就像一个鸡蛋剖面一样)是一种比较好的“化繁为简、化虚为实”的好方法。
2、关于地震波的纵波和横波,同学在学校只能是看到过,在高中物理中还没学到该部分的内容。
所以,我们地理老师就应当充当一回物理老师,要全面的把纵波和横波的相关学问讲清讲透,由于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学好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特点。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主要通过对地震波的讨论,来推知地球内部的组成及其他特征。
所以,在详细的教学中,首先把握地震波的特点:纵波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
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依据地震波速度的变化,来推知地球内部的物质的组成及特点。
我们把地震波速度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一个是莫霍面一个是古登堡面。
依据这两个面,我们可以将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地球外部圈层与人类关系比较亲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在后面的教材会有更具体的介绍,所以在本节中介绍可简略点。
当然,要强调的是地球外部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制约的,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作用都会造成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作用都会造成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
所以,人类只有按自然规律办事,合理利用、改造自然,才能促进生态体统的良性进展,为人类造福。
否则,会使生态系统恶性进展,影响人类的生存和进展。
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A、了解地球圈层结构及特点,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B、运用资料和图表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A、能够结合地球各圈层结构特点,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B、用详细实例说明地球表层的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初步培育同学的整体意识,熟悉事物的普遍联系性规律B、初步培育同学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精神C、学会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来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地球内外部圈层的空间分布和特点教学难点: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基本特征(教学方法):对比分析法、读图分析法、画图分析法、合作争论法教学过程老师行为同学行为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主题探究地球内部圈层活动中国古代对大地有一种说法:我们活人生活的地表叫人间,而地表之下的部分,叫阴间。
高中地理教案(10篇)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教案篇一教学预备教学目标一、学问目标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分,初步熟悉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缘由二、力量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学问、提取重点和找出学问间内在联系的自学力量。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索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猎取学问的力量。
三、德育目标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留意识别和抵抗伪科学。
教学重难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一般的行星的含义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缘由教学工具地球仪、地球的。
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九大行星概况、彗星录像节目,投X月貌图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同学们,通过我们初中地理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一般的行星,但对其只是作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高中阶段连续对其作进一步的介绍。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初中地理的讨论范围还只是地球外表,再加上太阳。
不过我们知道,我们的世界却不仅限于此。
现在我们就面对整个宇宙,来介绍地球的有关学问。
【板书】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介绍】人们对宇宙的探究早在人类文明初期就开头了。
那时人们用肉眼进展观天,看到日月星辰,而星星又各有不同,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
后来,人们借助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发觉了星云和星系。
再后来,加上射电望远镜,人们还发觉了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等。
全部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
【争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阅读材料,并结合学生自己平常的生活所见,谈谈你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的星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总结讲解】天体的主要类型:星光闪耀的恒星、在星空中移动的行星、圆缺多变的月亮、轮廓模糊的星云、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彗星、气体和尘埃。
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案例5篇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案例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能力目标会画图表示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重点】1.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阅读和画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教学难点】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过程】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的叠加自转产生的赤道平面与公转产生的黄道平面形成的夹角(目前:23°26′),即黄赤交角.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①范围:23°26′N―23°26′S②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③过程:利用数学的正弦图来直观展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过程,并抓住二分二至关键点。
这样可以判断任意日期太阳直射点所处纬度及移动方向(向南或向北),并举例说明。
④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12日前后.⑤易混淆的概念:回归年与恒星年(比较法)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①赤道:一年四季昼夜平分(或等长).②直射点在哪个(南或北)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另一半球昼短夜长.(归纳演绎法)即:1)若直射点在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2)若直射点在南半球,越往南,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3)夏至日,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而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夜现象.4)冬至日,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以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而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1)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或等长);2)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并与经线圈重合.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①太阳高度,即太阳高度角,就是太阳光线与地平线(或面)的夹角(H),(注:不要理解成太阳离头顶有多高)其取值范围:0°≤H≤90°.正午太阳高度,即某地正午时的太阳高度,一天中的太阳高度,主要用它来度量某地天中的太阳高度,若一天中的太阳高度都很小,那一天的太阳高度一定比这还小.②规律:1)空间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方)递减.比如:假如太阳直射点在3°N,那么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就是由3°N向南北两侧(方)递减.2)时间变化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改变.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所以它的空间变化规律也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改变.(归纳演绎法)③H对地表影响:(利用人教版地图册P16右下图,并解说)1)太阳高度(H)越大,太阳对地表辐射的强度就越大,地表能量就越多,温度就越高;2)太阳高度(H)越小,太阳对地表辐射的强度就越小,地表能量就越少,温度就越低.5.四季的划分①天文四季:1)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2)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少的季节;3)春季和秋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②北温带国家(气候统计)上的四季春季:3、4、5月份;夏季:6、7、8月份;秋季:9、10、11月份;冬季:12、1、2月份.③易混淆的概念:季节、节气与二分二至日,比如夏季、夏至与夏至日,冬季、冬至与冬至日等等.(比较法)6.五带的划分①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分界线,把地球分成五个温度带自北向南分别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②学生讨论:1)若黄赤交角变小,北寒带,南寒带,热带变小;南温带,北温带变大.2)若黄赤交角变大,北寒带,南寒带,热带变大;南温带,.北温带变小.③易混淆的数据:五带的划分的分界线的纬度23°26′和66°34′,与低纬、中纬、高纬度的分界线的纬度30°和60°.(比较法)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案例2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从容说课本节内容较为系统、详细地分析了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优秀7篇)高中地理教案篇一第一节教学目标(1)结合“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这两部分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2)在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会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3)了解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4)掌握并能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规律。
2.教学难点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及其分布示意图的绘制;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教学过程1、引入唐代诗人崔护的诗《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引出本课主题“风”。
2、风的概念。
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的水平运动。
回顾热力环流的知识,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3、风的方向。
分三种情况归纳。
(1)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时,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理想情况);(2)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时风向垂直于地转偏向力(高空);(3)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同时作用时,风向与等压线呈一定夹角(近地面)。
小结。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和风有关的诗词或成语。
播放《风之谷》主题曲。
过渡:(1)给出材料“二战期间日本向美国发出的风战”,思考氢气球炸弹是如何从日本漂洋过海到达美国的?(2)讲解小故事---“马纬度”问题和咆哮西风带的出现,让学生思考原因。
引出课题----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5、大气环流: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6、利用三个假设来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1)假设1:地表均匀、不考虑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和公转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
形成单圈环流(2)假设2:地表均匀、考虑自转、不考虑公转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形成三圈环流视频播放:“新闻--全球高温都是副热带高压带惹的祸”重点讲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全球7个气压带6个风带。
高中地理教案三一、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以及与地球自转和公转相关的现象;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和规律;3. 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上天文现象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球自转的概念和特点;2. 地球公转的概念和特点;3.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4. 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上天文现象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四、教学难点: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上天文现象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1. 演示法:通过模型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特点;2. 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自转和公转相关的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系列地球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运动与变化;2. 概念讲解:向学生介绍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和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运动方式;3. 模型演示:通过使用地球仪等实物模型,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的运动;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展开讨论,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互相交流;5. 实验观察:组织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天体运动、记录数据等方式,深入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6.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化记忆和理解;7. 练习检测:布置相应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掌握程度;8. 解答疑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和加深理解;9. 拓展延伸:以相关实例或案例,拓展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认识,引发学生对更高层次问题的思考。
七、教学资源:1. 地球仪和相关模型;2. 影音资料和图片素材;3. 实验器材和相关实验材料;4. 练习题和答案。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参与度、问问题的积极性、小组讨论的合作程度等来评价学生的参与情况;2. 学生反馈评价:通过学生的口头和书面反馈,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3. 学习成果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实验报告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教案设计(优秀3篇)篇一:高中地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了解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案例,学会分析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2、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教学难点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合作与探究。
【教学过程】『播放青藏铁路视频』新课导入:“要想富,先修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师:刚刚播放的视频当中,为我们展示的是哪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呢?生:铁路运输。
师:对,铁路运输。
那么我们现代的交通运输除了铁路这种运输方式以外,还有哪些佳通运输方式呢?生: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师:对,我们现代社会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五种,它们分别是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投影展示图片』(注:不要把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混淆。
)师:相信在座的许多同学都有父母或者亲人在外打工,尤其是在广州打工的人特别多。
现在我们假设今年暑假你要到广州与父母团聚,从西充出发,你会选择哪种交通运输方式呢?生1:铁路运输。
生2:公路运输。
生3:航空运输。
师:看来,从西充到广州我们有多种运输方式可供选择,而我们在选择运输方式的时候往往要考虑到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五种交通运输方式都有哪些特点呢?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该部分知识,完成导学案上连线题,投影展示学生完成连线』师:以上就是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是各有长短。
那么,当我们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应该如何去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呢?2、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展示表格,指导学生在导学案上勾选,完成后请学生在电脑上勾选出来』结论:选择运输方式的时候,既要根据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又要根据货物的类别、数量、运距等综合因素,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作出最合理的选择。
高中地理《地壳的物质循环》优秀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和循环过程,掌握地壳中主要元素的存在形式、分布规律和主要矿产的形成。
2. 使学生理解地壳内部的动力作用,认识板块构造学说,能解释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思考、分析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壳的分类、主要元素及存在形式。
2. 地壳的循环过程:岩浆形成、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转化。
3. 板块构造学说:板块的分类、板块运动、板块交界处的地理特征。
4. 地壳变动:地震、火山、地壳抬升、地壳下沉。
5. 地壳资源:矿产资源的形成、分布、开发与保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地壳的物质组成、循环过程,板块构造学说,地壳变动及资源。
2. 难点:板块运动、地壳抬升与下沉的地理意义,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壳的物质循环和板块构造学说。
2. 利用地图、图片、实例等教学辅助材料,增强学生对地壳变动和资源的认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的地壳结构图,引导学生思考地壳的物质组成和循环过程。
2. 授课:讲解地壳的物质组成、循环过程,板块构造学说,地壳变动及资源。
3. 案例分析:分析地震、火山等地壳变动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地壳变动的地理意义。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培养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壳的物质循环和板块构造学说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案例分析:地震与地壳变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震的成因、类型及影响。
培养学生分析地震等地壳变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教学内容:地震的成因与分类。
地震波及的范围与破坏力。
地震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山岳的形成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山岳的形成原因,掌握地质构造运动与山岳形成的关系,理解板块构造学说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地理现象的能力,提高地理实践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山岳的形成原因及地质构造运动与山岳形成的关系。
2.教学难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与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我国著名山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山岳的地貌特征。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山岳是如何形成的吗?它们与地质构造运动有什么关系?2.学习地质构造运动与山岳形成的关系(1)讲解地质构造运动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等地质现象。
(2)分析地质构造运动对山岳形成的影响,如地壳运动使地壳发生褶皱和断裂,形成山岳。
(3)通过实例讲解,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让学生理解地质构造运动与山岳形成的关系。
3.学习板块构造学说(1)介绍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地球表层分为六大板块。
(2)讲解板块构造学说在山岳形成中的应用,如板块交界处的地壳运动导致山岳的形成。
(3)通过实例讲解,如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形成青藏高原。
4.分析山岳的形成过程(1)引导学生观察山岳的地质剖面图,了解山岳的形成过程。
(2)讲解山岳形成过程中的地质作用,如地壳运动、岩浆活动、侵蚀作用等。
(3)通过实例讲解,如黄山、泰山等山岳的形成过程。
(2)拓展: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著名山岳的地质特征,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6.作业布置(1)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著名山岳的地质特征。
(2)绘制一幅地质构造运动与山岳形成的示意图。
四、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我国著名山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同学们,看看这些壮丽的山岳,你们知道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吗?它们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地质奥秘?”2.学习地质构造运动与山岳形成的关系(1)讲解地质构造运动的概念。
高中地理优秀教案50篇(一)高中地理优秀教案教案一:地理学科简介•教学目标:了解地理学科的定义、研究内容和学科特点。
•教学重点: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内涵。
•教学步骤:1.引入地理学科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介绍地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如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
3.探讨地理学科的学科特点,如综合性和实践性等。
4.总结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教学辅助材料:无教案二:地球形状与地球运动•教学目标:了解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教学重点: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地球运动的基本概念。
•教学步骤:1.介绍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的各个地理区域。
2.解释地球的自转运动,并讲解地球自转的影响。
3.探讨地球的公转运动,并分析公转对地球的影响。
4.总结地球形状和地球运动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辅助材料:无教案三:地球的大气圈和水圈•教学目标:了解地球的大气圈和水圈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重点:掌握地球的大气圈和水圈的组成要素。
•教学步骤:1.介绍地球的大气圈的组成和结构。
2.讲解大气圈的功能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解释地球的水圈的组成和循环过程。
4.探讨水圈的功能和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教学辅助材料:无教案四:地球的陆地与海洋•教学目标:了解地球的陆地和海洋的特点与分布。
•教学重点:掌握各洲的位置和海洋的分布特点。
•教学步骤:1.介绍地球的主要陆地,如亚洲、非洲和欧洲等。
2.解释各洲的位置和地理特征。
3.讲解世界五大洋的分布和特点。
4.总结陆地和海洋对地球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辅助材料:无以上只是部分教案示例,如需更多优秀的高中地理教案,请参考《高中地理优秀教案50篇》。
教案五: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目标: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应用领域。
•教学重点: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案例。
•教学步骤:1.引入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3.探讨地理信息技术在资源调查和环境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高中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河流地貌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掌握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和影响因素。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河流地貌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河流地貌的分类和发育过程。
2.难点:河流地貌的发育机制及影响因素。
三、教学准备1.教材:高中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章节。
2.教具:地形图、河流地貌模型、PPT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PPT展示我国著名河流(如长江、黄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河流地貌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所了解的河流地貌,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1.讲解河流地貌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1)展示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河流地貌的空间分布。
(2)讲解河流地貌的分类,如河流阶地、河流三角洲、河流冲积扇等。
2.讲解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
(1)利用河流地貌模型,演示河流侵蚀、搬运、堆积等过程。
(2)分析河流地貌发育的不同阶段,如初期侵蚀阶段、中期拓宽阶段、晚期堆积阶段等。
3.讲解河流地貌的影响因素。
(1)分析气候、地形、植被等自然因素对河流地貌的影响。
(2)讲解人为因素,如水利工程、土地利用等对河流地貌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1.以某地河流地貌为例,分析其成因及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对该地区河流地貌的保护和利用建议。
(四)课堂小结2.强调河流地貌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
(五)课后作业1.结合所学内容,绘制某地河流地貌示意图。
2.分析家乡河流地貌的特点,探讨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资源。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河流地貌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但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内容可能未能充分展开,需在课后加强辅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教师:“同学们,请大家观察这张地形图,你能找出几种不同的河流地貌类型?”学生:“这里有一个河流三角洲,那里有一个河流阶地。
2023高中地理教学教案3篇2023高中地理教学教案一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目标⑴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能够分析掌握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陆地水体的运动更新过程和规律,明确水循环对整个地理环境的作用和意义。
⑵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判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⑶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陆地水体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明确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合理利用水资源使之能够可持续利用下去,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逐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2.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3.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教学工具教学过程【考情分析】高考中多以水循环示意图、区域图、材料为载体,突出查水循环的原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以及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高考预测】1.以大型工程建设如南水北调,三峡大坝,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及城市化建设为切入点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以区域图、水资源分布及利用图表为背景,考查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结合有关水资源的重要工程、重要政策,以案例的形式考查解决水资源问题的。
水圈的组成1.图解水圈的组成2.特点: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但不规则的圈层。
知识点一:水循环的类型及环节【双基落实】概念: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层通过各个环节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画出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在右中画出水循环环节箭头方向,标注各环节及水循环的三种类型)【真题选粹】(2008山东卷)下图是中国某地区略图,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
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他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A.降水B.下渗C.蒸发D.地表径流知识点二: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因素【高频考点】【真题选粹】(2014课标卷II)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中地理课的教学教案5篇高中地理课的教学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列举事例、运用数据说明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部分同学能准确表述人和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2.使学生都能具有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并能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在生活中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1.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做一个力所能及的大自然管理员。
教学难点运用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教法:创设情境、引导发现;学法:扮演角色、探索发现(课内外结合)。
教学媒体投影片、学生制作的简报。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习本章前几节内容后,教师将全班同学分成五组,其中四组选取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中的一类资源,搜集资料,办一期简报,以反映自然资源开采利用中的问题;一组编排反映环境问题的小话剧。
【导入新课】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发现这些与我们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资源都面临着很多问题。
现在我就请几位同学向大家介绍这些资源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请大家探讨一下会造成什么后果各小组代表展示简报,通过事例、数据、图片说明:(1)当前土地资源利用多,爱惜保护不够,造成耕地日益减少,水土流失严重。
(2)用水量大量增加,水资源遭到污染,浪费水现象严重。
(3)对森林滥砍滥伐,使地球上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森林)失去调节作用,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
(4)对矿产资源乱采乱弃,即浪费矿产资源,又破坏环境。
【概括总结】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不能合理开采和利用,不仅使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导致资源短缺,而且还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
我们来看一组资料,它会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出示投影片1】小资料:地球一天中的环境灾难。
【启发引导】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人类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能够永久健康地发展吗请同学们先观看一个小话剧《寂静的春天》。
话剧大意是:春暖花开时节,一群小鸟快乐地飞回久别的家乡。
高中地理教案(优秀7篇)高中地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述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
2.绘制褶皱构造的示意图,判断褶皱的基本类型。
3.描述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4.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初步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探究: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和“板块学说”教学,树立事物是运动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对山地形成的学习,树立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山地的类型的判断。
2.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通过上节课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两大力量,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外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以山岳为例来学习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和影响。
一、山地的形成与分类【导学与自主探究】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P73页内容,结合学案分析思考下列问题(一)山地与陆地的关系山地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陆地的骨架。
山的形成和发展与内力有关。
(二)山地的分类: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二、褶皱的形成和基本形式【互动讨论】请观察褶皱形成中岩层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几种类型?【总结分析】(一)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二)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岩层向上拱起部分称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部分称为向斜。
高中地理教案范文3篇高中地理教案范文篇1【课标要求】1、结合实例,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教材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RS、GPS、GIS等地理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应用已成为趋势,也给地理学科发展带来了一次好的机遇,同时也是高考的必考点,因此应该高度重视该节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举例说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和图表对比方法。
2、尝试小组合作进行资料、图像查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新课引入)在区域的研究中不仅有定性的研究方法,还有定量的研究方法,其中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发展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地理信息技术的知识及其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板书】一、地理信息技术1.概念: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3.应用——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GPS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
中学地理优秀教学教案中学地理优秀教学教案篇1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一个案例,是前面理论学问的具体应用,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相识到河流地貌是外力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同时可以延长到其他外力作用。
在研读课标的基础上,比较四个版本的相关内容,可以结合课本案例和乡土案例,以达到学生学习到身边的地理,化抽象为具体,提升学生的实践实力等。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内容通过教学过程中各种河流地貌景观图片的多媒体演示,加强直观性教学,培育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视察分析、综合概括实力。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培育学生学以致用的实力。
总之,运用敏捷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结合中,既实现本节的三维目标,又获得一些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
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驾驭流水侵蚀地貌类型,读图分析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说出河谷的演化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2)驾驭流水积累地貌类型,读图分析流水积累地貌的形成,读各类河流积累地貌示意图,说明其形成缘由及地貌特点。
过程与方法(3)让学生学会搜集、整理与课堂有关的地理资料的实力,同时运用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缘由,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实力。
(4)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探究探讨和试验探讨,让学生快乐地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胜利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爱好。
(2)进一步培育与他人合作沟通的学习实力,加强科学、严谨的治学看法。
教法与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动画演示法、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等。
重、难点重点1 、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流水侵蚀地貌类型及河谷的演化过程。
2、流水积累地貌类型及形成缘由。
难点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河谷的演化过程。
2、河流演化过程中凹岸侵蚀和凸岸积累的分析以及码头的选择。
分析河流积累地貌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现在请大家推断下面那个图片分别属于河流侵蚀还是积累地貌?多媒体图片展示,学生回答,老师点评并说清河流侵蚀地貌与积累地貌的概念。
高中地理学科教案一等奖《高中地理学科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高中地理学科教案一等奖教学重点:①土壤的肥力特性;②土壤的形成。
教学手段:土壤标本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土壤是陆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地理环境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土壤的含义是什么?(阅读教材“汉字‘土’的含义”示意图思考)什么是土壤?(板书)一、土壤及其作用1、土壤的概念(阅读教材“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示意图思考)土壤在地理环境中能够起到什么作用?(板书)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承转)土壤与生物圈的关系体现了土壤的肥力特性,土壤肥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板书)二、土壤的特性及其重要性1、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观察土壤标本或教材中“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示意图)土壤由哪几部分组成?这些组成物质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物质形态?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理想土壤中各组成物质的比例是多少?物质组成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板书)2、土壤的肥力特性——提供水、养分、空气、热量3、土壤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阅读教材中“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图”思考)土壤的四种物质组成与其形成之间有什么关系?哪种要素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形成是否有影响?(板书)三、土壤的形成过程1、形成过程①裸露岩石风化→成土母质;②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着→原始土壤;③高等植物着生→成熟土壤。
2、生物的改造作用3、人类活动的影响设计思想:由于学生对本节教材涉及的内容既熟悉又陌生,因此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利用学生对土壤的感性认识,并迁移已有的关于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知识,使学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中通过对土壤标本的观察,或实地土壤剖面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中列举实例的目的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认识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人类应如何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
重点高中地理优秀教案————————————————————————————————作者:————————————————————————————————日期:2高中地理优秀教案【篇一: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标题:(高中地理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写一篇教学设计发布者:内容:辅导教师23 (发布时间:2011-11-29 16:28:31)请写一篇教学设计,内容可以是必修1、2、3中任选,杜绝抄袭,否则算不及格,提交日期12月11日前。
提交者:林敏(提交时间:2011-12-9 13:36:33)答题内容:高中地理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一课时)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结合实例,说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
②说明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尝试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
③会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物质基础——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给出多种地理图表和地理实例,让学生学会解决各种地理问题。
②把分析归纳的成果与别人进行交流与表达四、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3、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过程。
(二)难点1、综合分析说明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产物。
2、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一)第一课时:地质作用的概念,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二)第二课时: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第一部分课堂实录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印尼海啸的相关内容,并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释海啸形成的原因。
(此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和感受地表形态的变化,为本课的学习积累感性知识)。
一、(师)创设问题情境,并做好知识铺垫(一)印尼地震改变了印度洋上部分岛屿的位置和地形在2005年1月8日,印尼海域发生了9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造成印度洋沿岸的各国人民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损失。
而据地质学家的发现,这次发生在印度洋的强烈地震不仅造成了破坏力惊人的海啸,还改变了印度洋上部分岛屿的位置和地形。
使苏门答腊岛发生了移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可能发生了永久改变。
(二)我国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的山脉,科学家在考察喜马拉雅山的时候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那里曾经是海洋。
二、(师)播放图片(平原、丘陵、高原等)【承转】(师)教师组织和引导好学生的讨论,教师总结并指出:以上文字共同说明一个问题——地表形态是高低起伏的,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
【学习新课】教师提问:是什么力量促使地表形态在不断发生变化?导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师)解释:地质作用:由于自然界的作用,引起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
即地质作用营造了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学生活动)观看视屏、图片,阅读课本的文字及案例,思考如下问题:①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②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哪几种?③内力在表现形式上有何差异,对地表形态有何不同的影响?④内力作用中,哪一种形式是塑造地表形式的主要方式?为什么?(要求学生思考,并不是要学生都能自己弄明白)3、(师生互动)引导分析: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是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三种表现形式的名称能够说出来,但未必都能理解,教师要做适当的讲解。
关于三种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有何影响?这个问题比较抽象,学生比较难掌握,故在引导学生回答的时候穿插动画和视频以及演示来突破:①岩浆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播放火山爆发录像,请学生观察并描述火山爆发对地表形态带来的影响。
结论: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岩浆喷发,经冷却凝固后形成岩浆岩,喷出地表的可形成熔岩流地貌和火山。
②讲解什么是变质作用:岩石在地壳深处,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
结论: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由于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地壳深处,它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③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a、投影喜马拉雅山的图片,介绍背景资料:喜马拉雅山,经过4000万年的抬升,才成为今天的世界最高的山脉。
这个世界最高山脉的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现在每年仍以0.5---1厘米继续升高着。
b、学生讨论:喜马拉雅山上升的原因。
c、播放六大板块及其褶皱山形成示意图,整理学生讨论结果,得出结论: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向运动形成的褶皱山。
d 、教师演示:用一本书当作地壳,演示它怎样运动才能形成喜马拉雅山?(向中间挤压)教师继续演示:如果把这张白纸向两边拉,地表会是什么样子?(举例:东非大裂谷)教师提问:挤压运动的方向,与地表呈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方向与地表呈水平的关系。
教师讲解:这种岩层沿平行地表方向的运动——水平运动。
【篇二:高中地理,俄罗斯教学设计】篇一: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世界地理欧洲和俄罗斯[高考试题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欧洲和俄罗斯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欧洲西部地区及俄罗斯的位置、范围;能在地图上找到主要的国家及首都,说明本区重要的地理环境特征,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2.学会运用地图、统计图及相关资料分析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特征,理解欧洲农业以传统的畜牧业为主的原因。
3.分析说出欧洲西部工业区的分布特点。
4.记住欧洲西部地区主要旅游资源的分布。
5.掌握俄罗斯的工业分布及其成因(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地图、统计图表分析说明本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通过图表和相关资料,讨论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工业上的差异,通过收集、调查有关资料说明制造业在本区工业中的主导地位。
3.通过读图分析本区的位置、地形和气候,归纳总结出欧洲西部发展传统畜牧业的优越条件,明确独特的自然环境对地区农牧业有重要影响的规律。
4.通过地图分析记忆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及其分布。
二、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一)重点1.欧洲西部国家众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特点及原因。
2.欧盟在本区的地位和作用,欧洲西部的位置、地形、气候特点与发展传统畜牧业的关系。
3.俄罗斯的工业分布及原因。
(二)难点1.理解欧盟在本区内的作用以及在世界经济和政治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读图分析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3.通过分析欧洲传统畜牧业的发展条件,明确本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对地区农牧业的重要影响。
4.俄罗斯的气候分布及其特点三、教学步骤(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1.导人新课,展示课件。
上一学期我们学习了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你们知道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主要有哪些?它们主要分布在哪些大洲?【小结板书】:一、欧洲西部是发达国家的集中地。
2.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发达国家集中。
同学们可以谈一谈,你对欧洲西部了解些什么?3.总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对外敞开了国门,在欧洲西部的各国之间,贸易往来和人员流动十分频繁。
为了进一步加强联系,他们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欧盟。
根据老师布置查找欧盟的资料同学之间交流。
4.学生回答说明了什么问题?有没有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展示课件:学生小组讨论分析58页欧盟国家密切联系示意图和59页活动2的有关数据。
进一步体会理解欧盟的重要地位。
总结:欧盟(eu)是欧洲联盟的简称,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其前身是欧洲共同体。
1993年11月,《欧洲联盟条约》生效,欧共体演化为欧洲联盟,现在有15个成员国组成。
同学们说的对,我们要借鉴他们的经验,搞好对外开放。
我们虽然在世界贸易中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但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应该怎么办?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5.展示欧洲西部的国家图:让学生找出欧盟15个成员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爱尔兰、英国、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瑞典,看这些国家的领土面积有什么特点?与其经济联盟有什么关系?找出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国的首都。
上述这些国家工业的特点是怎样的?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
二、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1.课前已布置同学们回去收集当地来自欧洲的工业产品(实物或照片),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下面来交流一下,开阔一下同学们的视野。
2.总结引入:欧洲西部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世界工业发达的地区之—,这里生产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刚才我们收集的不少,下面我们看一段录像,来详细了解一下欧洲西部的一些工业设施和更多的著名产品。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
(点题板书)3.展示课件:课本60页图8.17不同国家gdp与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数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同。
总结:欧洲西部的国家选取了三个经济势力最强的国家,人均收入高,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重大。
而这三个发展中国家,则是资源贫乏、人口众多、经济单一的农、矿业国,出口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为主,其产业结构不合理,制造业水平低,经济落后。
同学们应明确这些原因。
欧洲西部的工业是怎样分布的呢?4.课件展示欧洲西部工业区分布图(图中注明了本区的德国的鲁尔区、法国的巴黎盆地、英国的伦敦等著名的工业区):让学生参考课本59页西欧国家图、自己准备的世界的政治地图和61页欧洲西部工业区示意分析,说出本区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那些国家的哪个方位?呈现什么形状?教师引导,可在课件中使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出位于十字型的工业区,给学生提示。
5.说重要国家的位置,为下一节作好铺垫。
6.总结:本区的工业多而稠密,呈十字型分布,与本区丰富的资源和电力、便利的交通、雄厚的科技力量分不开的。
同学们回去查找资料,写—篇文章,关于欧洲西部发达的工业,要求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题目可自拟。
【问题探究】1.欧洲西部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水比较均匀,河流径流量变化小;②最低月气温大于0℃,冬季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③地势低平,河流流速平稳,有利于航运;④植物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少,河道不易淤积。
社会经济原因: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带,区内贸易量大。
问题探究2.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甚至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及其原因问题探究3.(4)莱茵一鲁尔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分析:案例分析:分析鲁尔区的兴衰的原因:②离铁矿区近,靠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③充沛的水源④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运方①生产结构单一: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煤炭、钢铁是基础衰落原因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使煤的比重减少、新技术炼钢耗煤量降低使用量减少③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量增加,经济危机及替代品广泛使用,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①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减少造煤炭、钢铁企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