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优秀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3
班主任优秀德育案例班主任德育故事案例5篇班主任德育故事案例5篇【篇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孩子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和温暖,缺乏监护人细心的学习引导和管理,使他们在学习、心理、身体上存在着很多问题。
个别孩子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神经过敏、逆反心理强等问题;大多数孩子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作业不爱完成,心不在焉,应付了事;部分孩子纪律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等。
这些不良习气的存在给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危害,也给班级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案例:一、学生的基本情况姓名:韩希伟性别:男年龄:12岁班级:五年级二、问题记行为表现 1、性格倔强,固执,好动,责任感薄弱。
2、比较聪明但不爱学习,上课不注意听讲,学习缺乏主动性。
3、爱和同学打仗,爱骂人,做事偏激,不爱接受批评。
三、有关资料的调查该生为何在学校不听老师的话?在家里也是这样吗?带着这些疑问,我进行了多次家访,经调查了解到这位同学属于留守儿童,父母忙于挣钱,无暇照顾孩子。
他就在奶奶家长大,由于奶奶对他的溺爱,使他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就算做错了事也不肯接受批评,还表现出反抗的心理。
四、个案分析问题来源:这个孩子从小母亲在外地工作,三岁到奶奶家被奶奶一人带大,由于隔代教育,存在代沟,祖辈们只能一味地弱爱、袒护、放纵,在培养、教育方面他们却无能为力。
渐渐地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自律性较差。
另外,上小学时候,该生的父亲就一直在外打工,平时很少回家,更谈不上父爱。
生活、学习全靠奶奶一人照顾。
小时奶奶视他为小皇帝,无论要什么都会满足他,长期以往,变得谁的话也不听,任性而又懒散。
可现在大了想管又管不了了。
五、采取的方法和实施的过程 1、用真正的师爱抚慰留守儿童失落的心灵找到了问题的所在,本人经过反思,他的不良习惯主要原因除了他本身外,与教育方法生活环境也是分不开的。
对待这样的孩子必须要改变教育策略,“对症下药。
小学德育工作典型案例1.学生乐于助人在小学,有一位初一学生叫小明,他在班级中始终表现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一天,班级里的新同学小红因为刚刚转学过来,对新环境还不太熟悉,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小明主动扮演起小红的向导,带领她参观学校,介绍各个教学楼和校园设施,帮忙借教材和笔等物品,还经常和她一起完成作业。
小红的父母因为工作繁忙,无法经常来学校与老师交流,小明还时常帮忙传递信息,确保小红的学习和生活无忧。
小红对小明的帮助心存感激,也慢慢融入了新的班集体。
2.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在市小学,学校组织了一次以“关爱动物、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公益活动。
全校学生参与其中,进行了宣传和募捐。
其中,六年级学生小李想方设法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制作了一些工艺品,包括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小动物公仔和环保小礼品。
事先,他还特地了解了动物的保护知识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准备了一份以漫画形式展现的小册子,用于宣传教育。
在活动当天,他自费购买了一些小物件,与其他班级的学生一起用于游戏互动,吸引了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
此外,小李还积极参与义工行动,帮助老师收集现金募捐和衣物捐赠。
通过这次公益活动,小李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更多的同学也认识到了环保和爱护动物的重要性。
3.学生妥善处理纠纷在小学,有两个学生小刚和小张由于一次意外的冲突产生了矛盾。
原本的小事发展成了日常的摩擦,甚至影响到了班级的和谐氛围。
班主任及时发现并决定对两个学生进行引导。
他们两人被要求到办公室进行解释,并倾听了双方的陈述。
经过调解,了解到矛盾的起因是一些小误会,他们的关系逐渐变坏。
班主任通过讲述故事和案例,向他们传递友善相处的重要性。
同样地,他们俩被要求在班级公开道歉,以彼此的友谊为前提,重新构建友好关系。
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两个学生开始互相理解,从而解决了彼此之间的矛盾。
学校建议他们参加一些团队合作的活动,进一步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和合作精神。
4.学生勇于正义在小学,一位名叫小刘的学生发现同学小强在班级中经常受到欺负。
德育教育故事案例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育方式,它注重的是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个性健康发展。
学生在德育教育中,会接触到许多生动鲜活的案例,这些教育案例能够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实践道德规范和价值观.一、孝敬父亲的故事小明是一个乖巧的小学生,他的成绩一直很优秀,但是却经常缺课。
后来,班主任了解到,原来小明的父亲患有肝病,需要照顾,所以小明经常去医院探望父亲,因此经常缺课。
班主任引导小明理解父母辛苦成长自己的重要性,引导小明从孝敬父亲这个方面加强自身德育教育。
二、善良童心的故事小刚是一个快乐善良的孩子,他喜欢帮助别人,也喜欢和小猫小狗玩耍。
一次,小刚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受伤的小狗,他一直陪伴着小狗,将小狗送到宠物医院接受治疗。
这件事情发生后,小刚的德育老师让他深刻认识到爱护动物的重要性,从而懂得珍惜生命。
三、诚信之路的故事小红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有一次考试他在信用码上作弊被老师发现了。
在德育老师的帮助下,小红认识到恶劣行为对自己学习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也认识到做事情应该遵循诚实守信这一根本道理,他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四、纪律意识的故事小李是一名非常活泼的小学生,他爱抽烟。
在纪律班集体活动中,他因抽烟被班主任严肃批评。
班主任通过这个案例让全班的学生更加认识到校规校纪的重要性,强化他们的纪律意识,从而塑造良好的习惯。
五、感恩父母的故事小牛牛是一个优秀的班干部,他的成绩稳居本班前列。
然而,小牛牛却不尊重父母,在家经常发脾气。
德育老师通过引导小牛牛思考,使他更加深刻理解到父母的爱与付出,从而增强小牛牛的感恩之心。
以上这些德育教育案例,正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了解和学习的案例。
德育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要引导学生增强对道德的认识和敬畏,树立正义和公平的观念。
只有这样,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才能更加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初中班主任优秀德育教育案例(通用3篇)初中班主任优秀德育教育案例篇1选择了这份职业,当上了班主任,就像坐上一列火车,班主任就好比列车长,没有太多时间花在看窗外沿途的风景,而时间精力都花在乘客上,他们的安危,他们的心情,他们须要到达的目的地。
一批乘客下去了,另一批乘客上来了,而自己的目的地,还在看不到的遥远的地方。
用一个词来形容头一年的班主任生涯:摸爬滚打。
在得知这个班级的英语成果是倒数第一,而且和其他班级的平均分相差比拟大时,心里更加沉甸甸的,特别茫然。
这一年的摸爬滚打,有学生带给我的欢乐,当然也有泪水,而这泪水,只能自己往肚子里咽。
有时常找不到方向的迷茫,也有时常涌现的`挫败感,从无趣到入门,从无知到意识到,这一步步走来,始终靠着自己的信念,靠自己对生活乐观的一面,坚持下来。
既然选择了,就应当全力以赴去做,不管结果是如何,至少过程不懊悔。
这个班级,也许状况是男生多于女生,顽皮捣蛋的男生好几个。
班干部管理实力较弱,几乎找不到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学生情商较低,有些难以沟通,班级学习两极分化较紧要,后进生许多。
家庭背景困难的学生较多,所以家庭教育缺失紧要。
种种的问题都在接班后渐渐呈现出来。
许多时候,这些问题对于我这个新手班主任来说,都是挑战。
时时手足无措,也时时处理不当。
例如,上学期有一次午休,开学才两三个星期,对于学生还不是很了解,那次午休值日班长说,很吵,把说话的学生的名单给了我,我在没有了解状况下,到了班级就是大骂一通,要求被记名字的全部回家写检讨书,后来,在几个学生的检讨书里,我了解到,这些学生觉得自己很冤枉,值日班长只是记录一些平常成果差的学生的名字,而成果好的学生说话都没有记录,而且我不分青红皂白,在全班面前处罚他们,很冤枉。
事后,了解了状况之后,我反省了自己。
自己在处理问题时,过于冲动,是不是该先冷静一下,让自己生气的火先灭掉,然后,先了解状况,再做判定,而不是只是大骂一通解气。
这件事情让我在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上,都深刻体会到,每个孩子的言行后面都有自己的目的,而只有真正做到深化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运用正确的看法措辞,坚信孩子,更有效地促进了师生的沟通!其次件事情,期末考后,初三还要上课一个星期,教室搬到中学楼的空调室里,有一天午休,潘教师给我打电话说,班级里好几个男生时间到了还没来教室里,我立刻到教室,已经派学生去找了,找了好多地方,操场,厕所,架空层,小卖部,还是没找到。
德育教育案例3篇德育教育案例(一):我班的后进生群体,经过对其成长环境分析,有以下几种情景:1,很多学生的家长平时忙于工作无暇照料孩子;2,还有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学生很小就成了留守儿童;3,父母关系不和或离异;于是很多将子女交给长辈教育。
这就构成了较有特色的“隔代教育”问题。
在我的班级里,这种隔代教育的学生占了总数的20,这类学生在思想认识上总觉得自我缺少亲情,潜意识中有一种补偿心理,在本事、学习、心理方面存在较为特殊的一面。
是一群特殊的后进生群体。
一、个案背景:1、个案的基本情景李x,男,17岁,由职高辍学转入,2009年进入我校高一学习,班主任反映该生学习无兴趣,打架,大喊大叫,甚至有点在女同学面前动手动脚。
2010年留级进入我班学习。
2、个案的家庭情景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从小都是爷爷奶奶带,祖辈对其比较宠爱,可是本身的教育本事不高,再加上他们经商的缘故。
平时对孩子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只会责骂,一听说成绩不梦想,就是一顿打骂。
二、主要问题分析经过近一年的教学观察,我发现李冠的行为主要表此刻:性格方面以自我为中心、狂躁,自我约束本事差;心理方面自暴自弃;劳动本事方面较薄弱;学习方面兴趣不浓。
而构成这几种现象的主要是以下几反面:1、家长的宠爱。
经过跟家长谈话,我了解到不管孙辈的要求是否合理,只要孩子开口:“我要……”祖辈总是有求必应。
尤其是小孙子发脾气、哭闹、耍赖时,老人更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失掉原则,要啥给啥。
祖辈一昧迁就、给予、满足,导致孩子对物质需求的欲望恶性膨胀,攀比虚荣,事事以我为中心。
2、教育方法的粗暴虽然祖辈对小孩在生活方面极其宠爱,但对他的学习期望又很高。
他们认为自我的文化程度不高,孙子应当弥补他们的缺憾。
所以,他们对小孩的学习成绩很重视,一听说成绩不梦想,就是一顿打骂,很少有耐心地说理与交谈。
长期下来,他对学习渐渐的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
三、采取的对策作为教师,仅有给予相应的帮忙和心理疏导,促使他在心理上能逐步健康,成绩能不断提高,本事不断加强。
德育工作案例分析:德育工作案例(通用5篇)德育工作需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发展为本的原则,将基本道德素养培养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抓手,研究规律,讲究操作,注重实效,使德育教育向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德育工作案例分析:德育工作案例(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德育工作案例分析:德育工作案例1问题:新学期开始已经快一个月了,可班级里的纪律还是没有明显的好转,每次孩子们在回答问题时都非常的踊跃,可是上课随意插嘴,回答问题不举手,小朋友在回答问题时,其他小朋友再下面议论等现象非常的严重。
每次上完课喉咙就开始变的沙哑,人也非常的累。
一方面我为孩子们积极,活跃的思维而高兴,另一方面也对班级内的纪律苦恼不已。
背景描述:早上,在进行《我的属相》这个活动时,孩子们都非常的感兴趣,在请你说说自己属相的这个问题时,孩子们马上兴奋的议论开了,任凭我怎么示意都安静不下来,看着他们吵哄哄的一片,想着昨晚精心准备的教具和眼看着又不能完成的活动目标,不禁气不打一处来,顺手使劲的拍起了桌子,看着我暴躁的样子,孩子们马上安静了下来,一个个用惊恐的眼神,可怜兮兮的望着我,我顿时对刚才的行为后悔不已。
解决方法:下班后,我开始认真的反思今天发生的问题,一直以来,我都希望孩子能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成长,使他们的个性都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同时,也希望孩子们能把我当成他们的好朋友,在平等的活动氛围中,把自己的想法充分,大胆的表达出来。
所以,一直以来我都不敢太刻意的用纪律去约束他们。
确实,我们班的孩子,思维特别的活跃,回答问题时天马行空,想象力非常的丰富,可同样,在纪律方面却比别的班要差很多。
难道鱼和熊掌真的不能兼得吗?第二天上课,孩子们得纪律照例非常的差,回答问题不举手,随意插嘴,别人回答问题时,不认真听等等,我请配班老师把这些一一都拍了下来,另外我又准备了一段小学生上课时的视频。
第二个活动开始之前,我对小朋友们说:“你们现在是大班的小朋友了,明年的这个时候你们就已经是坐在小学教室里的小学生了,想不想看看小学生们是怎么上课的吗?”。
全国优秀德育案例一等奖1. “感恩有你”——一场特殊的毕业典礼在某高中的毕业典礼上,一位学生代表在发言时,感谢了所有为他们付出过的老师、同学和家长,并表达了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他的发言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纷纷起立鼓掌,这场特殊的毕业典礼展示了学生对他人的感恩之心。
2. “阳光行动”——关爱特殊儿童某小学开展了一项“阳光行动”,邀请了一些特殊儿童到学校参观游玩,并组织了一场特殊儿童艺术表演。
学生们在活动中与特殊儿童互动,展现了对他们的关爱和尊重,同时也让特殊儿童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支持。
3. “志愿者之星”——传递爱心某中学设立了“志愿者之星”奖项,每年评选出一位在志愿者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
这些学生不仅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慈善活动,还带动了更多的同学加入志愿者队伍。
他们通过自己的行动,传递了爱心和正能量,成为学校德育的榜样。
4. “友爱班级”——构建和谐校园某小学设立了“友爱班级”评选,每个月评选出一所表现出色的班级。
这些班级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友爱和团结,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和互助行动,让学生们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促进了班级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5. “文明礼仪”——培养良好习惯某幼儿园开展了“文明礼仪”活动,通过教育孩子们遵守交通规则、尊敬他人、讲卫生等方面的行为规范,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习惯和道德意识。
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了与人为善、礼貌待人,形成了和谐的园内氛围。
6. “助人为乐”——邻里互助行动某社区开展了“助人为乐”活动,鼓励居民相互帮助和关心。
居民们通过为老人办事、义务清洁等方式,展现了邻里间的互助精神。
活动不仅促进了邻里关系的融洽,也培养了居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7. “读书之星”——培养阅读兴趣某中学开展了“读书之星”评选活动,鼓励学生们多读书、读好书。
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阅读的榜样,同时也激发了更多同学的阅读兴趣。
通过读书,学生们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还培养了自律和持续学习的习惯。
德育教育故事案例精选本文是关于德育教育故事案例精选,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德育教育故事案例一“晓之以礼、动之以情我班有个学生叫李某.我刚接这个班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 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 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容许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成认错误,果断不改〞.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 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 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熟悉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念头.为了提升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这位同学满口容许,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有时,这位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 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她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这位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当起了值日生,劳动也更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会心地笑了.后来,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某某同学这样关心我,保护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她吗?"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快乐.〞在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中,他取得了73分的好成绩.我为了鼓励他,奖给他一本日记本.奖品虽少,但能表示老师的一点心意.第二学期,他学习更努力了, 在期中测试中,他取得了 92分的好成绩.案例分析:一、以人为本,付出师爱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成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李某这样特殊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熟悉并改正错误.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局部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李某同学与其它同学交朋友做起,和好同学一起坐,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李某的情况比拟特殊,主要是自制力差,对自己的错误、缺点熟悉缺乏,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厌恶、憎恨心理.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熟悉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念头;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编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自己面批面改他的作业,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鼓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通过一年的潜心努力,精心转化,终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黄某同学摇身一变,由“捣蛋鬼〞转变为纪律委员,由后进生转变为先进生!他无论在哪里见到我,都会亲切叫上一声:“老师,您好!〞我总是报之一笑,并说上一声:“你好.〞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作为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树立信心进而到达育人的目的.愿: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使每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待进生的转化和教育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尤其是当了班主任以来,每天面对着具有时代个性的学生很多,但最近这一届的学生中,有一个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引起了我的很大的反思,不是由于他由于犯了很大的错,而是这个学生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很有一定的代表性,具有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今天把他作为我从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案例,分析该生的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行为中,我是如何进行教育,教育中采取了哪些方法,取得了什么样的教育效果,与大家一起分享.学生情况分析:班级学生王某,性格偏激,自尊心强,逆反心理严重,对待班级工作消极,但也有他的闪光点就是热心于学校组织的青年志愿者工作.同时也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小摩擦,常常很闲得无聊的去惹是生非,属于大事不犯,小事不断那种, 是科任老师中麻烦学生.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总是爱显出一副不服气的样子, 甚至还和老师顶嘴,每次犯错后,通过教育,也能熟悉到自己的错误.我觉得他并不是不可救药的属于“坏学生〞,而是通过努力,还是可以挽救过来的.案例分析该生的叛逆行为是典型的“初二现象〞,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常常想通过一些“大事〞,也就是他觉得可以“出风头〞或引起人关注的事情或是别人不敢而他敢做的事情来“表达〞自己在同学心中的地位.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消极的被动的接受教育,甚至会产生严重的敌对倾向.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该生的父母忙于工作,每天起早摸黑的,和孩子的交流很少,平时主要关心孩子是否有吃饭及是否有准时到校上课,而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孩子的思想教育几乎没有,也不懂怎么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同时认为孩子大了,不好管.对于孩子的错误不是耐心的说服教育, 而是指责,打骂,甚至是放任自由,觉得自己作为家长已经做得很好了.而该生在学习上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上课总喜欢讲话,做小动作,限制不住自己.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他的批评不对,因而盲目对抗,拒绝一切批评.教育方法和思路1、首先和家长取得联系,通过交流,了解到该生的家庭情况和表现,并与家长沟通思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双管齐下.2、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果断不能实行“棍棒治理〞,每天再忙再累,也要抽取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第一时间了解孩子最近的心里表现和状况,有那么改之无那么加勉,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利用亲情来感化他,慢慢地消除他的对立情绪,使之回到正确的轨道中来.3、教师要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预防直接批评,不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维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他犯错误时,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给他留点“面子〞,而是在课后,再与他个别交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 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4、老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该生热爱志愿者工作这一闪光点,鼓励让他把这热情带到班级中来,让其参与班级治理工作, 使他把大局部心思转移到他爱好、感兴趣的事情上.并让他在治理别人的同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让老师头疼的问题.老师的信赖、同学的支持使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5、给他讲解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使他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并大力表扬他对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所付出的努力和奉献.6、某生这种顽固的逆反心理不是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 抓反复,在班级里安排了两个表现较好的同学作为他的辅导同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平时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青春期的烦恼,顺利渡过初二年这个特殊时期的危险期.教育效果通过辅导,某生的逆反心理已逐渐消除,和同学、老师的紧张关系也得到了缓解,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工作、学习的责任心增强了,做错了事能主动成认,学习比以往认真,上课主动举手答复下列问题,学习竞争意识强,为班级工作积极.与同学之间的矛盾逐渐消除,同学们一致反映他的进步很大,表现良好.事后反思针对所谓的“问题学生〞只要你认真找出原因,具体分析,采取适当的举措, 加以正面的引导,在教育学生中,用耐心陪伴学生.用真心对待学生,用爱心感化学生,让他感受到关爱,我想,什么样的学生都可以教育好.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众所周知,班主任不好做,班主任工作更是繁杂而琐碎.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我想许多老师都有非常深刻的体会,而从我个人来说,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平和的心态.良好平和的心态首先表现在班主任的态度上.现在的学生接触面比拟广,了解信息的渠道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所以,作为班主任,就应该不断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仅仅靠强调所谓的“师道尊严〞是行不通的,甚至可能出现越是强调学生越是反感的情况.所以,适当地放下做老师的“架子〞,可能在教育教学中就会首先取得主动权.就比方说,在我们上课的时候,看到黑板没擦,那我们也可以擦一下;在教室里,看到学生的笔掉了,弯下腰随手帮学生捡起来;有时检查学生值日情况的时候,顺手帮值日生摆几张桌椅;……或许就在这一桩桩小事中, 在身体力行的潜移默化中,学生可能会感受到你的宽容和平和〔即使学生感受不到也没关系〕,而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就会更有说服力.良好平和的心态其次表现在处理问题的方法上.我们都是当过学生的,在我们当学生的时候,肯定也是会犯错误的.所以,是学生就会犯错,不会犯错的学生是不可想象的.我在处理学生犯错时采用的根本原那么就是“抓大放小〞.“大〞的如打架斗殴、恶意扰乱课堂秩序、测试作弊等等,必然要进行比拟严厉的批评教育,必要时还要通知家长共同教育;“小〞的如偶尔上课迟到、睡觉、小声说话、作业未完成等等,只要学生能马上改正,我一般说说也就算了.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为了预防由于“抓大放小〞而使“小〞逐渐变成“大〞,还需要有相应的惩戒举措,例如让违纪学生值日、背诵校规校纪等.我个人认为这不算是体罚, 而是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意识到,当他的行为影响到其他人的时候,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良好平和的心态还表达在教育的语言上,特别是在处理犯错的学生时更要注意.在这一点上,我的做法大致是这样的:一是保持情绪和语言的平缓,特别是当学生情绪冲动时更是如此,更何况这也有助于缓解师生之间交流的气氛;二是不要翻“旧账〞,而应该就事论事,特别是不能因此而指责学生在人格上有问题, 否那么极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教育效果必然大打折扣;三是要给自己留有余地, 批评教育时要考虑得周到些,如何教育如何处理,班主任心中应有个大致的设想, 不能想到什么说什么,要不然,有时候一着急,话说绝了,就很可能难以收拾.以上说的这些,都只是班主任工作的皮毛而已.其实我在班主任工作中也没有什么非常明确的理论和方法,说得“故弄玄虚〞一些,现在我做班主任其实更多的是凭“感觉〞.曾经看过这样两个评价班主任的标准:如果学生对你不反感, 那么,你的班主任工作就是合格的;如果学生在路上遇到你,能微笑着向你走来并向你问好,那么,你的班主任工作就是优秀的.尽管这两个标准是“务虚〞的, 但我仍然愿意向这个目标去努力.在座的众位班主任有许多都比我做得还出色、还成功,我愿意把我的这些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德育教育故事案例二批评的艺术人,总是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成长起来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错误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只有接受了批评,自觉地反省,努力去改正,才会更好地成长起来.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正确地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并改正错误.作为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所面对的很多是天真活泼但又心理承受水平脆弱的学生,要使批评到达一定效果,就要同他们心理相融、感情相通.这就必须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心理状态和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在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几乎批评过每一个学生,通过批评启发他们自觉地反省.当然,在批评教育的同时,我始终注意做好下面几方面工作,促使学生在批评中成长起来,到达真正的教育目的.一、批评要掌握事实.毛主席说得好:“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一切的批评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根底之上,使批评不会让学生觉得是空穴来风.有的学生“精〞了,为了预防老师对他的“惩罚〞,往往不成认自己的错误. 如果老师没有事实根据,空讲几句批评的话就达不到矫正的效果.例如我班的王文初同学,自己不学习时,就在班上捣乱,老师找他谈时,又往往不说实话.针对他的个性,我每次在批评他之前,都从各方面了解他犯错误的全部情况,有时为了一个小小细节,我宁肯花上大半天时间去弄清楚.随后在批评他时,他就主动成认错误了,经过反复几次,渐渐地他的侥幸心理弱了,他觉得经常受老师批评没什么意思,在我们班组织的?做新世纪德育之星?发动班队会上,他主动上台发言,表示一定要以实际行动自觉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力争受到表扬.二、批评要有的放矢.批评要有针对性,收效才大.老师在台上大讲特讲,但讲得大,讲得空,一般学生摸不着头脑,犯错误的学生也不怕,还是我行我素.批评要有的放矢,就是批评要针对具体的人和事,批评要带有明确的目的,点明改正的方向.三、批评要留有余地.在批评教育时,力求点到即止,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个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时机.这样,学生易于接受,又对老师的宽容产生负疚感,从而有利于他们不断鞭策自己,尽量少犯或不犯错误.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错误唠唠叨叨,否认或者贬低学生的自我熟悉、自我批评积极性,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结果事与愿违,大大削弱了教育的效果.如我班的刘鑫同学,常常迟到,有一次他又迟到,到校后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让他将以往迟到的原因总结出来,仔细想想,有哪些原因是不可以克服的,老师可以帮助他.第二天,他对我说,迟到的原因都可以克服,其实可以做到不迟到的.后来,他不但极少迟到,而且还能够认真学习了.事实证实,从小学生的心理承受水平出发,恰当地运用“留有余地〞的批评方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四、批评要刚柔相济.刚柔相济是班主任批评时,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去作教育的方法.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既要用刚制柔,又要以柔克刚.对女同学用刚,那么有震撼力;对男同学用柔,那么化解顽石.刚与柔的使用均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为重点.特别是那些犯有错误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表现得就更为复杂一些,由于做了错事,受到老师的责怪,产生了自卑感,有时甚至产生“破罐破摔〞的想法. 而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有上进的要求,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说过:“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对这些学生,在平时既要讲原那么,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感情,尊重他们的自尊心.美国著名的治理家雅柯卡说过:“表扬可以印成文件,而批评打个就行了.〞这就是说,含蓄而不张扬的批评有时比那种电闪雷鸣式的批评效果会更好.五、批评要迂回启发.我们不仅要有一针见血、开门见山的批评教育,也要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迂回批评教育.这样可以预防批评者与被批评者的直接交锋,引导帮助犯错误的学生消化、理解、醒悟,从而改正错误,到达批评的目的.如此批评没有剑拔弩张之势,往往却有事半功倍之效.在批评教育中,我常常把道理寓于生动的事例中.例如在转化后进生工作时, 以历史人物张学良戒毒、廉颇负荆请罪等的典型例子,引导他们熟悉到“悬崖勒马〞的重要性和“浪子回头〞的可行性,从而果断他们改正错误的意志.由于这种方式能寓思想性和形象性于一体,深入浅出,大大增强了批评教育的感召力和说服力.批评有法,但无定法.批评是一服苦口的良药.但有一点是我们教育者必须恪守的一一尊重学生,保护学生.尽管我们的批评未必会有切肤之痛的深刻,但能从尊重学生,保护学生出发,学生最终会领悟到老师用意的.善用批评这一教育方法,会与表扬有异曲同工之效.德育教育故事案例三早恋离我而去女生梁某,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觉得早恋是一种时髦.于是,与同班一男生谈起恋爱,校内一起上课、吃饭,校外相约到周边地方游玩,成绩急促下降.一、及时了解原因.该生的行为是因身材和心理发育,以及客观环境等影响,性意识的萌芽而对异性产生特殊的情绪体验,有意识地爱慕异性,这种早恋现象是青少年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生理,心理的需要,另外,随着社会上90后恋爱观的渲染,青少年受影响较深.陷入恋爱关系的青少年,从秘密进行到公开化地转变.由于早恋带有幼稚性、盲目性、朦胧性和梦想性,影响身心开展.二、个别会谈.〔一〕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在心理咨询室单独交谈,一般从关心其生活入手,真诚赞美她的优点和长处, 教师也主动谈自己的经历,以朋友的身份容许她谈话内容绝对保密,让她放心. 这样她逐渐敞开心扉,主动讲出自己的烦恼,家长及以前学校的老师同学不理解她,总认为她有越轨行为.家长对她要求很严,周末和假期外出玩,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回家稍晚些就会受罚.她觉得自己家和别人家不一样,她不喜欢回家. 在家感受不到温暖,结交了不良学生,感染90后恋爱观,觉得很时髦、教师在了解她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状况后,和她一起认真分析,并找出问题的根源,定出计划,重新熟悉自己,树立自信,改变自己.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并发挥其写字画画的特长,让她担任班级宣传委员,负责班上的板报工作.〔二〕关注学生进步,及时表扬经过谈心后,对她学习、生活、工作上的任何进步都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让她尝到成功的喜悦以及意识到自己还是有学习的潜力.〔三〕争取家庭积极配合教师与家长交谈时,首先肯定梁某的特长、优点,使交谈从愉悦开始,在谈及梁某的一些行为时,预防用早恋等名称,启发诱导家长,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要以知心朋友的姿态与孩子沟通,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同时,在尊重,理解孩子的根底上,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 使孩子感到家的温暖.帮助孩子解除青春期的迷惘.家长表示在尊重孩子自尊心的根底上与教师配合,帮助孩子早日走出早恋误区.后来,家长经常与教师保持联系,互相沟通了解梁某的表现.思考与感悟:通过以尊重、理解、关爱、引导等方法进行辅导,以及家长的积极配合,梁某的思想意识有了很大改变,熟悉到早恋的害处,能端正自我,回到了班集体之中,减少了与男生的个别来往,各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学业取得了很大收获.。
班级德育工作典型案例全国一等奖以班级德育工作典型案例全国一等奖为题,我将列举以下10个案例,详细描述每个案例中的情节和取得的成就。
1. 《用心传递温暖》在寒冷的冬天,某班级的同学们发现学校门口的流浪汉经常受冻。
于是,他们自发组织了一次捐赠活动,为流浪汉准备了温暖的衣物和食品。
同学们不仅捐赠了自己的衣物,还亲自送到流浪汉手中,并与他们进行了交流。
这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也让流浪汉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2. 《关爱特殊儿童》某班级的同学发现学校附近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里面的孩子们生活条件艰苦。
为了关爱他们,同学们自发组织了一次义务劳动活动,前往特殊教育学校进行清洁和维修工作。
他们还为特殊儿童准备了礼物,并陪他们玩耍、交流。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学会了尊重和关爱他人,特殊儿童们也感受到了来自同龄人的关心和友爱。
3. 《共同成长》某班级的同学在班级会上提出了一个“共同成长”的口号。
他们认识到班级中有很多同学存在学习难题,于是他们自发组织了一次学习互助小组。
在小组中,同学们相互帮助、分享学习经验,共同解决学习问题。
这个小组不仅帮助了学习困难的同学,也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友谊。
4. 《关爱留守儿童》某班级的同学发现学校附近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每天放学后无人照顾,于是同学们自发组织了一次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
他们定期去探望留守儿童,陪他们一起做作业、玩游戏,并为他们准备了一些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5. 《班级服务日》某班级的同学认识到自己身上有着更多的责任,于是他们自发组织了一次班级服务日。
在这一天,同学们分组到社区、养老院等地进行义务劳动和志愿服务。
他们清扫街道、植树绿化、陪伴老人,用实际行动传递了爱与关怀。
这次班级服务日不仅让同学们增长了见识,也让他们明白了自己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
6. 《班级文化创意展》某班级的同学意识到班级文化的重要性,于是他们自发组织了一次班级文化创意展。
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自2020年开始,教育部每年都会评选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
这些优秀案例涵盖了广泛的领域,涉及了德育的各个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考与借鉴。
本文就选取其中几个优秀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首先介绍第一个优秀案例——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实验小学“四好少年”培育工作。
该校积极探索四好少年培育模式,在德育工作中重视学生的整体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集体主义、民主和文明素质。
在具体实践中,该校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培育方式,包括课堂教育、日常生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
其中,四好少年个人仪表大赛是该校德育工作中的一个亮点。
通过参与比赛,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形象,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意识。
此外,该校还采用了“班级量化评价办法”,通过对学生德育表现的定量评价,形成了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机制。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秦淮实验小学成功打造了一支道德素质高、综合素养强的“四好少年”队伍。
第二个优秀案例是甘肃省酒泉市第一中学利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德育教育。
该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如为敬老院和孤儿院送温暖、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带去文化课等。
这些活动既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又培养了学生的感恩心和责任心,促使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除此之外,该校还推行了学生“半小时公益服务”制度,要求每周至少投入半小时时间参与志愿服务。
有了这样的制度保障,学生们养成了坚持、自觉、有组织的公益服务习惯。
酒泉市第一中学的优秀做法,彰显了志愿服务在中小学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也值得其他学校借鉴。
第三个优秀案例是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第三小学开展的“感恩送到家”活动。
该校通过家访、精准资助等方式,向困难家庭和优秀家庭送去实实在在的关爱和帮助。
除此之外,该校还注重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恩教育。
例如,在教育开展感恩活动时,学校会组织学生记下慈爱的老师、支持自己的同学等,让学生们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综合素质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然而,在现实教育过程中,部分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为提高大学生的德育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某高校开展了一系列德育教育活动,以下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
二、案例描述(一)案例背景小李,女,20岁,某高校大一学生。
进入大学后,小李发现自己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了诸多困难。
一方面,她来自农村,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她性格内向,不善与人沟通,导致她在人际交往中遇到障碍。
在心理压力和困境的影响下,小李出现了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二)德育教育活动开展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小李的心理问题,学校心理辅导中心为她提供了心理咨询服务。
在辅导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帮助她认识自己的问题,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心。
同时,学校组织了一系列心理健康讲座,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四个自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
通过这些活动,小李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激发了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3.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学校组织了生活自理能力培训,教授学生如何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基本生活技能。
小李通过参加培训,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减轻了家庭负担。
4.开展团队协作活动学校组织了各类团队协作活动,如篮球赛、拔河比赛等。
在活动中,小李学会了与人沟通、协作,增强了团队意识。
5.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支教、环保等。
小李参加了支教活动,为农村孩子们传授知识,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
(三)案例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德育教育活动,小李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生活自理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她变得自信、乐观,与同学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同时,她积极参加各类活动,为学校和社会做出了贡献。
德育教育案例(20篇)范文德育教育案例(20篇)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德育教育案例第1篇:小学德育工作典型案例――转化后进生的点滴感想班有个学生叫XXX。
他上课不专心听讲,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研究,提不起一点研究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一天都有学生向告状。
于是,找他谈话,期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研究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提高,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教师喜欢的好孩子。
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貌,之后口头上答应了。
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
由于他的这种表现,以往和他的妈妈聊过孩子的状况,可是他妈妈也对孩子无可奈何,甚至已经放弃了孩子。
听到他的妈妈这么说,也灰心了。
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
可是有一件事让改变了对孩子的看法,在校体育课上,他参加了跳绳比赛,在最终筋疲力尽的时候,听到同学们为他加油的声音时,他没有放弃,咬着牙努力坚持。
当时的一幕让看到了这个孩子身上也有可爱之处,他也是一个热爱团体,进取向上的孩子。
不能放弃这个孩子,要让他慢慢的转变,成为一个人人喜爱的孩子!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决定先让他认识自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
于是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问他教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明白吗?他说:因为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认识了自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可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当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今后必须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之后,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研究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当他有一点提高时,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
使他处处感到教师在关心他。
小学德育优秀教育案例通用8篇中小学幼儿园特色德育案例篇一2011年度玉田县中小学幼儿园特色德育小案例(共23项)1、玉田一中:(1)德育大课堂启智新人生为引领高中生学会感恩、思考人生意义,玉田一中推出了特色教育活动——“德育大课堂”。
活动围绕“感恩”“励志”“责任”“文明礼仪”等主题展开:邀请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进校园,上讲堂,为师生传经送宝、指点迷津;组织学生观看名人访谈、励志演讲、百家讲坛等视频,感染心灵。
“德育大课堂”帮助学生树立了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教会他们励志明理、拼搏奋进,使学生在感动的同时思索人生价值从而深受启发。
(2)拾金不昧师之楷模面对3800元现金,16.5万元现金借条和4张银行卡,玉田一中的刘广媛老师急失主之所急,想失主之所想,以最快的时间与失主取得联系,将钱物交与失主;面对失主多次真诚的感谢,刘老师一再婉言拒绝;面对失主来校赠送的锦旗,刘老师依旧淡然,说无论是谁都会这样做的。
刘广媛老师拾金不昧的行为体现了一名新时代人民教师的高风亮节,也折射出我县教师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2、玉田二中:发挥省实验校作用,稳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是通过外出培训、实地考察、组织学习等途径,对心理教师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培训及具体的实践指导。
二是在校报《星火学报》中开设“健康成长”“心理信箱”等专栏,在“青春之声”校园广播中开设“心灵港湾”栏目,给同学们提供一个敞开心扉的平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渗透。
三是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室使用,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组织“自信心训练”主题团体训练,召开各种讲座等。
四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保证课时。
3、林南仓中学:系列主题活动招招实(1)建立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博客圈林南仓中学全校员工从校长、书记到教师分别建立了博客。
领导写想法、谈理念、征建议、听心声;教师抒心得、谈感受、享经验、促成长。
大家相互浏览,自由评论,展示了教育魅力,张扬了生命个性,提升了自我价值。
《小学德育案例》小学德育案例(一):小学德育教育案例张某,男,9岁,小学二年级学生。
单亲家庭,和母亲一齐生活。
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在学校有乱拿其他同学东西的习惯,被发现后不承认。
原因分析经过和他母亲及其亲属的接触了解到,他的母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
离婚后,没有再婚,是靠他妈妈一个人养他的,由于平时比较忙,根本就没时间管,他是一个人上学、放学,中午自己一个人在外面吃饭,有时候家人不能及时满足自己的要求,他就开始偷拿其他同学的东西,被老师发现并进行批评教育后,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不愿意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
透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
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他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
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
长此下去,其认识就会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个案处理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职责,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母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职责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电话访问,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期望他承认现实,应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最后使他们理解了我的推荐。
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
二、爱护、尊重学生。
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透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决定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
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
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德育叙事案例一等奖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德育叙事案例一等奖从前有一位中学生叫小明,他是一名在校表现优秀的学生。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品德高尚,备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某天,学校组织了一次德育叙事案例的比赛,小明决定参加。
比赛的主题是“友爱互助”,要求参赛选手提交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关于友爱互助的案例。
小明想了想,决定讲述一个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小明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个老人在路边坐在地上,手里拄着一根拐杖,似乎是摔倒了无法站起来。
小明心里一动,赶紧走上前去扶起老人,帮他擦拭干净衣服,询问他是否受伤。
老人感激地看着小明,说道:“谢谢你,孩子,你是个好孩子。
”小明微笑着回答:“没有什么,我们应该相互帮助。
”小明把老人扶起来,陪他慢慢走到了他的家门口。
老人感激地请小明进屋休息片刻,为他端来一杯热茶。
小明坐在老人家中温暖的客厅里,和老人聊起了家常,了解了老人的一些故事和经历。
他才知道这位老人叫张爷爷,是这个社区的一位老居民,家里没有亲人照顾,生活比较困难。
从那天起,小明每天放学后都会去看望张爷爷,陪他聊天,帮他做一些家务。
有时候还会给他买些生活用品和食物。
张爷爷很感动,对小明说:“你真是个善良的孩子,我感谢上天让我遇到了你。
”最终,在比赛的颁奖典礼上,小明的案例“友爱互助”获得了一等奖,他感受到了无比的喜悦和自豪。
在领奖致辞时,他说:“友爱互助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只要每个人都献出一份爱心,这个世界将会更美好。
”小明的故事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的善举也影响了更多的人。
从那以后,学校里掀起了一股友爱互助的风潮,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到志愿活动中,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小明也成为了学校里的一位爱心使者,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和尊重。
友爱互助是一种美德,它不仅让别人感受到温暖和关爱,也会让自己心灵更加充实和美好。
小明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个优秀学生应该具备的品质,也为身边的人树立了一个榜样。
优秀的公民德育案例
公民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公民素质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之一。
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公民德育案例,旨在帮助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实施公民德育教育。
1. 高中学校开展义务劳动活动
在某市一所高中,学校组织学生定期参与社区义务劳动活动。
学生们协助社区清洁、植树、支教等,提升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通过实践,学生们体验到劳动的价值,树立了奉献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2. 学校开展志愿者服务项目
广州某小学开展了一个以志愿者服务为主题的活动。
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通过捐款、捐物、支教等方式,为他们提供帮助和关爱。
这种活动不仅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培养了他们的同理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3. 中学学生开展法治教育活动
某中学的学生积极开展了法治教育活动,包括组织辩论赛、举
办法治知识竞赛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了解了法律的作用和重
要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法律意识、公正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4. 幼儿园组织社交礼仪训练班
某幼儿园针对幼儿社交行为进行训练,组织了社交礼仪训练班。
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等方式,培养了幼儿的良好礼仪素养和公民素质。
这些训练提高了幼儿相互尊重、友善待人的能力,为他们的成
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些优秀的公民德育案例表明,通过实践和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学生们可以培养出良好的公民素养和价值观。
这些案例可以为其他
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启示,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公民德育
教育。
教育部一校一案德育典型案例
近年来,教育部在推进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提出了“一校一案”工作模式,旨在通过挖掘和推广一些优秀的德育案例,来促进全国各地学校的德育水平提升。
下面列举几个教育部推荐的德育典型案例,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借鉴。
1. 广东省广州市某中学“心灵驿站”德育项目
该校通过创设“心灵驿站”,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志愿者服务、学生自我管理等活动,将德育工作深入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此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还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形成。
2. 河南省郑州市某小学“生态环保”德育项目
该校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关爱地球”、“绿色郑州”等,引导学生树立“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使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3. 北京市东城区某中学“和谐家庭”德育项目
该校通过组织家长学习班、举办家庭教育讲座等多种方式,加强家校互动,提升家长教育水平,从源头上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使家庭成为德育的重要基地。
以上三个典型案例,都是在德育工作中获得了突出成绩的,值得各地学校借鉴和推广。
通过学习和借鉴这些成功的案例,相信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学德育案例》小学德育案例(一):小学德育教育案例张某,男,9岁,小学二年级学生。
单亲家庭,和母亲一齐生活。
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在学校有乱拿其他同学东西的习惯,被发现后不承认。
原因分析经过和他母亲及其亲属的接触了解到,他的母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
离婚后,没有再婚,是靠他妈妈一个人养他的,由于平时比较忙,根本就没时间管,他是一个人上学、放学,中午自己一个人在外面吃饭,有时候家人不能及时满足自己的要求,他就开始偷拿其他同学的东西,被老师发现并进行批评教育后,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不愿意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
透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
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他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
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
长此下去,其认识就会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个案处理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职责,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母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职责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电话访问,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期望他承认现实,应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最后使他们理解了我的推荐。
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
二、爱护、尊重学生。
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透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决定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
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
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凤阳工小教育集团(老校区)刘冬
一、基本情况
毛润栋是一位特殊家庭的孩子,父亲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得了癌症去世了,从此孩子便跟着母亲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母亲在当地打工,平常的起居生活都是奶奶在照料,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因为父亲的去世缺乏父爱让孩子很自卑,性格内向,他是在四年级时进入我们班的,不愿意跟同学们交往,上课也很少主动举手发言,在学习方面也较弱。
在与他奶奶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了孩子更多的情况,从她奶奶的口中,我了解到这个孩子其实是很懂事的,在家里可以帮助她做很多的事情。
只是父亲的离世,从小缺少父爱,造就了他现在的性格。
如何帮助孩子走出没有父亲的阴影,增强自信心,改变内向的性格呢?
二、案例分析
1.个人因素
因为父亲的去世,母亲忙于生计,而奶奶只能照料他的生活起居,所以孩子在缺乏父爱的同时也缺乏了一定的母爱,这导致他很敏感,看上去很成熟很懂事,缺少了同龄孩子的天性。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虽然性格内向,但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上课听讲也比较认真,接收能力很强,但是却很不喜欢写作业,做事情喜欢磨蹭。
因为作业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所学知识得不到及时巩固,所以成绩不理想。
因为成绩不理想,上课便变得更加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
也许许多时候,他明明都已经听懂了。
由于平常做事磨蹭的习惯,导致考试的时候也很不积极,磨磨蹭蹭,最后时间不够,卷子很多都没有写。
经历的挫折多了,失败也就多了,学习就更没有积极性,作业做得就更慢了。
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学习的能力,产生了更自卑的心理。
2.家庭因素
孩子较早得没有了父亲,母亲迫于生计每天工作都比较忙,奶奶又没有什么文化,只能照顾他的衣食住行,并不能够有效得指导孩子的学习,每天只是询问孩子的作业做完了没有,另外因为孩子自身的原因,所以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未能达到家人期望,这时家人的责备以及破碎的家庭环境便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不安等情感障碍也会随之而来。
三、辅导策略
自信的缺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都有损害,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增强自信,正确地评价自己呢?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
我也认为只要孩子智力正常,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为了去除孩子的内向畏惧交流心理,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或者在大课间多安排和孩子的游戏互动。
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多提问,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去鼓励他,班级活动中也多为他安排一些活动,另外利用他肢体协调的优势,让他给班级同学领操。
渐渐的,他开始喜欢和我接近,和同学们接近,大家的交流也多了。
2.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毛润栋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
因此,我经常与家长联系,详细地分析了孩子在校的表现及其各种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要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
在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什么,都要从中发现进步的地方,并马上夸奖他的闪光点,并让他把家中得到的夸奖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还要把在学校得到的表扬告诉家人。
在积极评价中,孩子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一点一滴地增强了自信。
3.学习上的辅导
通过课堂上的观察,毛润栋听课还是比较认真,接受能力也很强,他在学习上最大的缺点就是懒作业,做作业慢,磨磨蹭蹭。
针对这种情况,我每天都给他按量定时,每天我都会将作业的要求发给孩子的奶奶,由她监督完成,并检查孩子作业做的是否认真,做作业的态度怎么样。
每天只要他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作业,我都会及时的表扬,有时会有适当的奖励。
就这样通过长时间的锻炼,孩子做作业的习惯渐渐有所改变了。
四、辅导效果
通过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毛润栋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他的学习成绩在逐渐提高,上课能专心听讲,敢于举手发言,虽然声音还不是很大,但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做游戏,愿意参加各种活动,与班级里同学融为一体。
家长也反映在家学习比以前主动了许多。
五、结论
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缺乏自信,会产生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
只要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就不会害怕、自卑。
对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我们要及时的给予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感到:“我能行。
”“我是最棒的。
”
面对孩子的改变,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
因而,针对类似毛润栋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放大孩子的优点,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的心绪,正确的评价自己,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通过与家人的合作,多元化的评价、鼓励其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使其自信自强,从而提高孩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