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半期考试题.doc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7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期中检测试题本试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匿.笑 (nì) 吝啬.(sè) 确凿.(záo)咄.咄逼人(zhuō)B.静谧.(yì) 笃.志(dǔ) 菡萏.(dàn)众目睽.睽(kuí)C.憔.悴(qiáo)敧.斜(jī)盔.甲(kuī)淅.淅沥沥(xī)D.秕.谷(bǐ)莅.临(lì)贪婪.(lán)踉踉跄.跄(qiàn 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决别皂荚树喜出望外美不胜收 B.畅销绿茵茵人迹罕至油然而声C.分歧赶趟儿截然不同各得其所 D.倜傥汗岑岑人声鼎沸翻来覆去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灌木丛里又是哪只睡不着的小鸟还在呼朋引伴....?B.他十分勤奋,经常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问题。
C.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D.一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少男少女正向我们这边走来.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据统计,2017年第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大约12。
7%左右。
C。
深受读者喜爱的杨绛先生,在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
学校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防止师生不患流感,确保全校师生健康安全。
5。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写的回忆性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父亲的病》《范爱农》等都是其中的作品.B.《朝花夕拾》中藤野先生是日本医学教授,虽对鲁迅友善,但身为留学生的鲁迅因“匿名信”事件与之绝交。
C.《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
新人教版(部编本)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研究必备,欢迎下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答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柳絮(xù)粼粼(líng)瘫痪(tān)树杈(chà)B、堤岸(tí)匿笑(nì)憔悴(chuì)寒颤(zhàn)C、温馨(xīn)(shòu)分歧(qí)瞬间(shùn)D、咱俩(liǎ)拆散(chāi)攥着(zuàn)凝视(ní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停滞不前、不求甚解、混为一团、鸦雀无声B、独具慧眼、持之以恒、宽宏大量、蛛丝马迹C、小心谨慎、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截然不同D、得意扬扬、问心无愧、洗耳恭听、恍然大悟3、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2分)A、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
B、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C、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D、山那边的山啊,XXX着脸。
4、下面一段文字含蓄隽永,意味无穷,请仔细品读,完成①~③题。
(6分)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
那只不过是它的附产品。
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
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
①第一、二两行各有一个错别字,它们是:誊。
应改为:荣、誉。
②第三行中,“寂寥”的意思是:孤独、寂寞。
③第四行应该这样理解:在荣誉的背后,往往有着被误解的孤独和痛苦。
5、古诗文名句默写(每小题1分,共5分)1)《论语十二章》中,表示既要广博的研究,又要有坚定的志向;既要多提问题,又要多想当前的事情的语句是:学而时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2)《论语十二章》中,XXX论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两个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麂.子 (jǐ) 累赘.( zhuì) 修葺.(qì)悲天悯.人(miǎn)B.卸.却(xiè)契.约(qiè)案牍.(dú)香气四溢.(yì)C.德馨.(xīng)冗.长(rǒng)亵玩(xiè)颠沛..流离(diān pèi) D.商酌. (zhuó) 撵.走(niǎn)循.环(xún)鞠躬尽瘁. ( chuì)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嗥鸣懊诲亦复如是顾名思义B.狂谰阻抑一泻万丈艰难险阻C.丰饶田垄踱来踱去巾帼英雄D.奔弛泛滥高山之巅惊涛澎湃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B.小明和同学约好一起去看流星雨,8点钟小明不期而至....,准时到达了约定地点。
C.这个杀人犯被称作“地狱之手”,是当之无愧....的。
D.对于家长的反对态度,他不以为然....,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对的。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母爱的伟大。
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秋天的北京香山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
D.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设问)B.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夸张)C.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反问)D.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得分阅卷人一、积累与运用(24分)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1)酝酿.(2)贮.蓄(3)分歧.(4)尴gà(5)qiáo悴(6)确záo2、下列各项中词语均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后将正确的字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4分)A、嘹亮莅临啄食晃然大悟截然不同不求甚解B、抖擞决别绽开咄咄逼人废寝忘食饥肠辘辘C、澄清祷告烂漫花枝招展小心翼翼翻来复去D、静谧一霎烘拖人迹罕至煞有介事各得其所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词语的关键字很重要。
如:“人声鼎沸”的“沸”是“水开”的意思;“花团锦簇”的“簇”是“丛集、聚集”的意思。
关键字理解了整个词语也就好理解了。
B、汉语中的词是有属性的,就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
如:“母亲本来不愿出来的。
”句中的“母亲”是名词;“愿”、“出来”都是动词。
C、一词多义是汉语表意的一种现象。
如:“①出汗可以排毒。
”“②日光是永远那么毒。
”句①“毒”是“对身体有害的物质”的意思;句②“毒”是“猛烈”的意思。
D、汉语中带感情色彩的词叫褒义词或贬义词,不带感情色彩的词叫中性词。
如:“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
”句中的“絮絮叨叨”是贬义词。
4、根据你的理解,从修辞的角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2分)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5、下面作家作品常识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A、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原名周树人——作家、诗人C、《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D、老舍——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6、下面有关名著《朝花夕拾》的说明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朝花夕拾》这个小说集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一)[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与运用(29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 朗润.(rùn) 应.和(yìng) 着.落(zháo) 精神抖擞.(sǒu)B. 贮.蓄(zhù) 莅.临(lì) 粗犷.(kuǎng) 咄.咄逼人(duō)C. 侍.弄(shì) 分歧.(qí) 一霎.(shà) 煞.有介事(shà)D. 攲.斜(qī) 啄.食(zhú) 难堪.(kān) 人声鼎.沸(dǐng)2. 下面各项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感慨澄清奥秘花团锦簇B. 确凿云霄博学各得其所C. 祷告遮蔽徘徊波光粼粼D. 静谧诀别烂漫翻来复去3.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 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
B.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告别亲人,背负希望,奔赴疫区,被称为“最美逆行者”。
C. 你是喜欢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还是喜欢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D. 《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4. 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来)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B. 尊君在不.(同“否”)友人惭,下车引之.(代词,指陈元方)C. 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D. 饭.疏食,饮水(动词,吃)逝者如斯.夫(代词,这,指河水)5. 下面对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济南的冬天》先总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写济南的冬天的山水美景,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前两句写景兼点明时令,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写出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后两句借月抒怀,表达被贬官后的郁闷之情。
京舟中学七年级语文半期测试卷班级: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部分。
(20分)1、下列加框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澄清(chéng)糟蹋(tà)颤抖(zhàn)B.凝视(níng)应和(hè)玷污(zhān)C.敷衍(yǎn)迸溅bèng 岔道(chà)D.瞬间(shùn)栖息(qī)伫.立chù2、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2分)()A.分歧瘫痪憔悴不可抗拒B.决别仗义脸颊形影不离C.敧斜徘徊海鸥美不胜收D.惭愧辉煌辛辣蛛丝马迹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A.《我的老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魏巍写的。
B.山村里,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
C.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老红军的报告。
D.每个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昔日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水系( )着万顷绿地。
②初到台湾的“团团”和“圆圆”表现不( ),在众目睽睽下悠然自得,以它们顽皮、娇憨的俏( )向台湾同胞拜年,祝台湾同胞团团圆圆、快快乐乐!③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谁( )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 )不该错过。
A.滋养俗样子只要/就B.滋养错样子如果/就C.滋润错模样只要/就D.滋润俗模样如果/就5、下面加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B.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游戏的害处。
C. 他工作能力强,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好班长。
D. 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6、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①所以,那些能够取得成功的人在受挫时,是绝不会消沉的。
②人生之旅是曲线的,人类的历史也是曲折的。
③因为,他们总会透过暂时的风雨,探测到未来的阳光。
④一切的挫折、低谷,只是前进道路上的小插曲而己。
七年级上册语文半期测试卷说明:1、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务必将答题内容写在答题卡上,并不得错位答题。
3、不按以上要求做的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阅读题,共50分)一、古诗文阅读。
(26分)(一)阅读下列两篇文言文,完成1—4题。
(10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1.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B.相委.而去委屈C.故人来,方.与之食才D.恐.其自食其言也害怕2.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聪颖机智,通过对父亲友人的反驳,维护了父亲的尊严。
B..两则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一个信守承诺的人。
C.《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友人”是一个不守信用、没有礼貌的人,他身上没有任何优点。
D.吴起能使军队听从他的号令,离不开重诺守信。
3.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期日/中 B.对/子骂父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二)古诗鉴赏(共8分)十五夜望月41 (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5.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 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 ____的特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一)考生注意1. 考试时间90分钟2. 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6题,共28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8分)诵名家名篇,品朗读之美。
朗读《春》,让我们感受到山的lǎng润和小鸟嘹亮的歌声;朗读《济南的冬天》,让我们感受到zhù蓄绿色的水藻和橙清的河水;朗读《雨的四季》,让我们感受到春雨的骄媚;朗读《秋天的怀念》,让我们感受到北海菊花的淡雅、高洁……(1)请将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分)诵名家名篇,品朗读之美。
(2)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嘹亮()淡雅()(3)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lǎng润() zhù蓄()(4)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2分)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B.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C.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应运而生。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有了很大的进步。
B.秋天的杏林湖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C.只要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D.读经典作品,会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
4.依照画线句子,仿写一句话。
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2分)亲情是雨,带走烦躁,留下清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情是太阳,驱散黑暗,留下光明。
5.古诗文默写。
(10分)(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4)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 《<论语>》十二章》(5)《<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与“思”两者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山B.水C.木D.火2. 下列哪个成语是出自《论语》?A.温故知新B.不耻下问C.见义勇为D.三人行必有我师3. 下列哪个诗人是唐代的?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王之涣4. 下列哪个故事是出自《西游记》?A.孙悟空三打白骨精B.猪八戒背媳妇C.沙僧取经D.唐僧骑马5. 下列哪个字是象形字?A.日B.月C.人D.心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孔子所著的。
()2.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
()3. 成语“画蛇添足”出自《庄子》。
()4. 《西游记》的作者是罗贯中。
()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杜甫的诗句。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2.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等。
3. 成语“画蛇添足”出自《庄子·逍遥游》,意思是多此一举,做了多余的事情。
4.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李白的诗句,出自《静夜思》。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论语》的内容和特点。
2. 请简要介绍唐代诗歌的特点和代表诗人。
3. 请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4. 请简要介绍成语“画蛇添足”的故事背景和含义。
5. 请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和诗歌创作。
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论语》中的名言警句来阐述你对学习的态度。
2. 请用唐代诗歌中的诗句来表达你对大自然的感受。
3. 请用《西游记》中的故事来解释“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4. 请用成语“画蛇添足”来描述一次你自己的经历。
5. 请用李白的诗句来描绘一次美丽的景色。
六、分析题:2道(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沉默寡言(mò mò)B. 蹉跎岁月(cuó tuó)C. 谈笑风生(tán xiào fēng shēng)D. 豁然开朗(huò rán kāi lǎ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不但学习好,还爱好广泛。
B. 我在公园里散步,看到一位老奶奶在喂鸽子。
C. 这本书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已经卖光了。
D. 我们要发扬不怕困难的精神,努力学习。
3. 下列词语中,与“春风化雨”意思相近的是()A. 息息相关B. 滋润万物C. 情深似海D. 风和日丽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是()A. 月亮像小船一样在天空中漂泊。
B. 雨后的彩虹像一座七彩的桥。
C. 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歌。
D. 她的笑声像清泉一样动听。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这本书很厚,像一座山。
B. 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那只小鸟的羽毛像雪花一样洁白。
D. 他个子很高,像一根柱子。
6. 下列词语中,与“风和日丽”意思相反的是()A. 风雨交加B. 阳光明媚C. 阳春三月D. 阳关大道7. 下列句子中,表达不准确的是()A. 我们学校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
B. 他的作文写得很好,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C. 那个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D. 他的房间很乱,没有整理。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雨水滋润着大地,使万物复苏。
B. 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歌。
C. 雪花飘飘,像无数朵白色的蝴蝶。
D. 海水波涛汹涌,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9. 下列词语中,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相近的是()A. 万事开头难B. 一步一个脚印C.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 举一反三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像火箭一样。
七年级上册语文半期考试题及答案(总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分歧(qí)瘫痪(tān)树杈(chà)熬夜(áo)B. 粼粼(lín)诀别(jüé)姊妹(zǐ)荫蔽(yīn)C. 一霎(shà)匿笑(nì)沐浴(mù)脸颊(xiá)D. 捶打(chuí)菡萏(hàn dàn)徘徊(huí)絮叨(xù)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朗润抖擞喉咙淅淅历历B. 澄清草垛祷告翻来复去C. 化妆宽敞骄媚喜出望外D. 静谧粗犷莅临花枝招展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小明对每道题都不求甚解,虽然很快就完成了作业,但做错的也很多。
B. 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我正犯愁没法解决这个问题,你都替我想到了。
C. 接连几件事都不顺心,他心里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D. 他上课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 他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比以前提高了很多。
D. 有专家指出,运动过少是导致部分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
5. 默写。
(10 分)(1)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明月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蕴含哲理。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期中考试就要到来了,不知道同学们对这半学期的学习有没有信心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同学们好好做题!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一、阅读(60分)(一)课内基础(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闪烁(shuò) 屏障(zhàng) 海峡(xiá) 腐烂(fǔ)B.冠冕(miǎn) 体魄(bò) 颂赞(sòng) 烦扰(yǎo)C.归宿(sù) 束缚(sù) 澎湃(pài) 汹涌(yǒng)D.嘶哑(yā) 狂澜(lán) 敬畏(wèi) 摇荡(yáo)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黄鹂处罚敞开烛流宛转B.田腾装点烦尤九曲连环C.稀奇木偶顾念无动于衷D.染坊赃物冤曲以逸代劳3.下列文学常识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繁星》的作者为近现代女作家、诗人冰心。
B.《黄河颂》的作者为现代诗人光未然。
C.《我爱这土地》的作者为是现代诗人艾青。
D.《乡愁》的作者为台湾诗人余秋雨。
(二)名句积累与运用(10分)4.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论语》)7.《浣溪沙》中,词人既惆怅于春光流逝的不可抗拒,又欣慰于美好事物的重现,含蓄地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感慨的句子是:□□□□□□□,□□□□□□□。
8.《木兰诗》中,写出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 幸存者胜利归来的句子是:□□□□□,□□□□□。
(三)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10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初一上语文半期测试参考答案(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1.B (3分)【解析】A.枯涸(hé)苦心孤诣(yì);C.虐(nǜè)杀;D.荫(yìn)蔽2.C (3分)【解析】A.海枯石烂;B.清冽轻歌曼舞 D.寂寞3.D(3分)【解析】A项搭配不当,“充满”与“辩证法”不相搭配。
B项语序不当,应把“希望该过程中”放到“不仅”之前;“技术活动”与“艺术活动”交换;C项句式杂糅,“但就其……方面”句式杂糅,应改为“但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方面……”或“但就其……来说”。
4.B(3分)5. D(3分)【解析】第六句“表面上”和第五句“实际”是衔接在一起的,因此可以直接选D选项。
6.(5分)示例: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一颗岩缝里的松子,竟能经霜历雪长成战士般傲立峰端的劲松。
(句式3分;比喻修辞2分)7.(1)【拟写标语】示例1:探寻名胜古迹累积知识须(“需、要、应、当”等)行万里路。
示例2:体验民风民俗增长才干须(“需、要、应、当”等)行万里路。
(2分)(2)【设计活动】示例1:品尝风味美食示例2:搜集民间故事(4分)(3)【明辨节日】 C (2分)(4)【破解密码】示例:关爱家人,奉献社会。
(意对即可,每个要点1分,共2分)8.(10分)(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2)随君直到夜郎西(3)却话巴山夜雨时(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9.(4分)期:约定不:通“否”不,没有委:舍弃、抛弃顾:回头看(各1分)10.(各2分)(1)过了中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就先离开了,等到他离开后朋友才到。
(2)那个朋友感到十分惭愧,便下车拉元方(表示歉意)。
11.当客人问父亲是否在时,元方的回答表现了他落落大方彬彬有礼。
当客人大怒骂父时,元方据理反驳指出客人的无信和无理,表现了他年纪虽小却懂理识仪,聪慧过人,机智勇敢。
七年级上册语文半期考试题及答案(总分100分)一、语文知识积累(20 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应和(hè)粗犷(guǎng)粼粼(lín)人迹罕至(hǎn)B. 抖擞(sǒu)坍塌(tān)狭隘(yì)翻来覆去(fù)C. 热忱(chén)晕眩(xuán)呻吟(yín)拈轻怕重(niān)D. 惩戒(chěng)鄙薄(bó)滑稽(jī)随声附和(hè)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帐篷硬朗见义思迁参差不齐B. 安祥分歧麻木不仁惊慌失措C. 决别暮霭不求甚解孤苦伶仃D. 化妆静谧刨根问底畏罪潜逃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 他是一个喜欢随声附和的人,总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B. 把他人的东西据为己有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C. 父母双双惨死之后,剩下了一个孤苦伶仃的他。
D. 大李是外科医生,他对手术技术精益求精,患者送他个绰号“李一刀”。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D.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5. 默写。
(12 分)(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2)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4)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1分)1、请选择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2分)A倔强juè洗濯XXX获益匪浅fěi..zhuó诅..XXX给予XXX厄运è忍俊不禁....XXXC呵责hē伫立zhù迸溅bèng盘虬卧龙qiú....D迂回yū挑剔xuàn险象迭生dié..XXX头晕目眩..2、下面词语中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小心冀冀鹤立云端B.瘦骨嶙峋头晕目眩C.XXX心旷神怡D.一丝不苟问心无愧3、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猝然长逝(突然)具体而微(微小)...B可望不可即(靠近)慧心未泯(消失)..C擎天撼地(举起)小心翼翼(谨慎)...D瘦骨嶙峋(肥胖)怡然得意(安适,愉快的模样)....4、判断以下各句的修辞手法,写在前面的括号内(3分)(1)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的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象在试探甚么。
()。
(2)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
( 3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
(4)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
(5)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
(6)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
5、理解古诗文填空(2分)(1)XXX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则》中,XXX论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两个句子是:。
6、填空:(4分)(1)、《论语》是记实的一部书,共20篇,是___________的经典着作之一。
XXX是___________期间巨大的头脑家、________________家。
(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____,远名__________,字______。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半期质量检测一、语基(20分)(一)古诗文默写(10分)1.写出与下列作者诗歌中带“风”字的完整诗句。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10分)4.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要求正确、工整、美观。
(4分)jīn jīn lè dào ()shēng huā miào bǐ()5.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
(4分)A.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得失之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可望不可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聒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赶趟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选填下列句子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①小时候,我常伏一窗口――山那边是什么呢?②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③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着点雪。
A、①幻想②踩③堆B、①畅想②踩③压C、①瞎想②探③盖D、①痴想②探③卧二、综合性学习(5分)7.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
(2分)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风清,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句: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8.下面广告词均由成语化用而来,请对应写出原成语。
(2分)(1)运动鞋广告:步步为赢( ) (2)时装广告:衣衣不舍( ) 9.请你为学校草坪里的警示牌拟写一条标语,提醒同学们爱护草坪。
(不得用“爱护”“禁止”等类似词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5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10.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2分)(1)诲.女知之乎( )_________ (2)是知.也( )_________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分)见贤思齐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用原文回答“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
(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用原文回答“任重而道远”中的“重”和“远”分别指什么?(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常识填空。
(5分)14.(3分)(1)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
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
(2)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___________。
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字:____________。
(3)《繁星》的作者,歌颂的主题是。
(三)阅读《春》的第五段,完成15—19题。
(9分)①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④“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15.请把上面的4句话重新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1分)16.请概括上述文字的内容,不得超过10个字。
(2分)17.“吹面不寒杨柳风”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在这里用引号?(2分)18.在这段中写鸟儿的歌声和牧童的笛声有什么作用?(2分)19.“卖弄”一词是什么意思?如果换成“显示”,好吗?为什么?(2分)(二)阅读《傅雷家书》,完成20——24题。
(16分)①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
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
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
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
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
只是你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②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
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
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的,比你们的不真实。
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______________。
③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
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④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
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
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
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1954年1月30日晚) 20.读第①段,回答下面问题。
(6分)(1)第①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15字以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①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在第②段中,作者写道:“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
”作者说这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0字以内)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②段横线上的应是下面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
(3分) (1)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2)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
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4分) (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读完本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
(1分)25. 生活中一定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在你身边不断发生,相信你也做过很多让你想来就感到自豪的事情,请你以“为自己竖起大拇指”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半期质量检测参考答案(一)(10分,一个错别字扣0.5分)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二)(10分)4.津津乐道生花妙笔(2分)5.A.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B.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即,靠近,接触。
C.持续嘈杂,使人厌烦。
D.原意是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4分)6.D(2分)三、综合性学习(5分)7.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草长莺啼,爱她的风和日丽,爱她的柳絮飘飞。
点拨:注意格式。
(2分)8.(1)步步为营 (2)依依不舍(2分)9.“脚下留青!”或“小草正在休息,请勿打扰!”(1分)三、阅读(35分)(一)(5分)10.(1)huì教导,(2)zhì知”通“智”,聪明。
(2分)11.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
(1分)12.任重而道远(1分)13.重:仁以为己任远: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