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茶文化的认识的1500字范文
- 格式:docx
- 大小:15.83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对茶文化的认识的1500字范文
浅谈我对茶文化的认识
有限的生命里,无涯的荒野中,我们总能在某一时刻感受生活给我们的洗礼。自从来到清雅源的这段时间,参加了公司组织的茶文
化的培训、看了公司茶艺大师精彩绝伦的表演、午间同事围桌座谈
有关泡茶技巧等一系列的活动,让我这初生牛犊对茶文化一概不知
的鄙陋者对茶文化有了一些认识。于是,一时兴起,便写下了此文。
一、茶具
历史上最古老的茶具,大约可推陶土制的缶,它既可用来煮茶,也可作盛具用。西汉以来出现了釉陶茶具,外表光亮平滑,且色彩
鲜艳,初现了茶具的艺术性。唐代时,以陶瓷茶具为主,同时贵族、富家也出现了金、银、铜、锡等金属茶具。宋代“斗茶”用的茶具,以黑釉盏为主。元代时青白釉茶具较多,明代中叶出现了紫砂壶。
至清代,广州织金彩瓷、福州脱胎漆器等茶具相继问世。近代,则
有了玻璃茶具和搪瓷茶具。我国的茶具林林共总、仪态万千,茶具
艺术绚丽多姿。
中国茶具在历史的长河中推陈出新,其艺术性不断的增强,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二、茶艺
茶艺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
互统一。就形式而言,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
中国茶艺在历史的舞台上封尘出没,其艺术性不断的凝聚,具有很美的艺术欣赏。
三、茶道
皇家有皇家的茶道,凡人有凡人的茶道;俗有俗的茶道,禅有禅
的茶道,道家有道家的茶道,不一而足。文化背景不同便形成中国
四大茶道流派。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贵;雅士茶道
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旨在参
禅悟道;世俗茶道生发于"茶之味",旨在享乐人生。一句话,品赏茶
的美感之道,各行其道,取决于各自的审美观。
中国茶道在历史的演变中风采众长,其艺术性不断的注入,具有很强的人文理念。
以上就是我对中国固有茶文化的肤浅理解,不知和大家的感觉相同否。中国有句俗语:柴、米、油、盐、酱、醋、茶。茶的广泛,
茶的学问,想来也已渐渐渗透人们的身、心之处。
茶道
早上起来,泡一杯茶,成了爱茶人生活中的第一件事。那墨绿或黄绿色的茶叶,在开水中,慢慢地沉于杯底,叶片渐渐舒展,叶色
慢慢变绿,呈现出嫩绿的生命本色,汤色也随之变成淡绿,满杯都
是春天的色彩。一杯茶,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充满希望、满是朝气
的春天的世界。端着一杯茶,静静地随着春天的脚步,迈开新的一
天轻松、健稳地脚步,心舒神爽,意趣幽然。三五分钟后,打开杯盖,飘着清香的热气,袅袅升起,慢慢散开。此时,闭上双眼,用
鼻子吸允那飘渺的热雾,顿觉气舒脉通,通体飘逸,如神仙驾着彩云,悠哉游哉。稍后,我都会习惯地摘下眼镜,把杯口对着眼睛,
任由那升腾的热气,熏蒸着、湿润着我的双眼,然后戴上眼镜,眼
前的世界仿佛明亮了许多。现在开始喝茶了,嘬上一小口,在口中
慢慢品味,一股绵绵的清香,会从鼻孔中溢出,咽下那口茶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全身飘着茶香,等喝去一半以后,再斟满,就是第二杯
茶了。
“头碗水,二碗茶。”,说的是第一次用开水冲泡的茶水,色美味香,而第二杯茶,就没有第一杯那样的悠悠的清香了,有的是浓
浓的、绵绵的清苦的劲道,这杯茶是解渴、提神、生津的上品。如
果你又渴又累,喝上一杯二碗茶,不但立即止渴,而且疲劳顿消。
第三杯就是最后一杯了,既没有了头杯茶的茵茵的绿色、飘然的清香,也没有了二杯茶的浓浓的、绵绵的劲道,只是不像白开水、
矿泉水那样索然无味,茶瘾大的,干脆就不喝了,一般人将就着喝喝,当然更没有谁去细品了。
我在品茶中享受生活,更在品茶中感悟人生,总觉得人生如茶。《道德经》说:“大道自然。”我想,人的一生也应在付出中淡化
自己,然后悠然的了无牵挂地回归自然,也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
正所谓“道法自然”。
人淡如茶
平时养成喝茶的习惯,茶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很多人还在纠结于茶道是什么东东的时候,我想茶道已经把你跟喝茶的乐趣变成一
种跟自己斗争的过程。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
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
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
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
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茶道精神是茶文化
的核心。茶道被誉为是道家的化身。请大家注意,茶道是道家的化身,我们如果受困于茶道的玄妙的概念而对喝茶产生敬畏感是大可
不必的,喝茶就像吃饭,当吃也变成研究吃相和人生有关的时候,
才是仓廪实而知礼节从物质文明上升到精神文明的时代,当茶从药
用的概念,再到喝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成为茶
道是一部分的追求的结果,而不是每个喝茶人的必需品。研究吃相
跟人生的关系的人,我不知道是否吃相好了,就可以象鲤鱼跳龙门,而一辈子把喝茶成为自己精神愉悦的一部分的人最起码可以享受一
人一己在享受内心的丰富。我很喜欢唐代卢仝的七碗茶诗:“一碗
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茶喝到这个境界是真正的茶人,茶道是否重要,待我们自己慢慢的品味!再看卢仝的这首诗的前半部分: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全部是写喝茶与人生、与名利无关的事情,只是喝茶在喝茶,茶的外观美,喝茶的环境,喝茶人的怡然自得。“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我常常脑海中浮现这四句诗,让我对喝茶的认识就是为了喝茶而喝茶。如果没有把喝茶当成一种习惯,就不会有七碗茶诗了!
可是喝茶诗人的境界毕竟不是我碌碌无为之辈,我想我们喝茶就是喝茶的时候,他却发出感叹和对受苦的老百姓改善生活的期待:“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