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会计实务问题的理解
- 格式:docx
- 大小:23.21 KB
- 文档页数:12
会计实务案例在会计实务中,案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会计实务的应用和操作。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看看会计实务在实际中是如何运用的。
案例一,某公司的资产减值损失。
某公司在年末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发现部分固定资产价值已经大幅下降,需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根据会计准则,公司需要根据资产减值测试的结果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在这个案例中,会计人员需要根据公司资产的实际情况,运用会计准则进行核算,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
案例二,税务筹划。
某公司在年末进行税务筹划,希望通过合理的税务规划,降低税负。
在这个案例中,会计人员需要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结合税法规定,设计合理的税务筹划方案,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司的税负,提高经营效益。
案例三,合并财务报表。
某公司进行了一次并购,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在这个案例中,会计人员需要对被并购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整合,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以反映并购后公司的整体财务状况。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会计实务在实际中的运用非常广泛,涉及资产减值、税务筹划、合并财务报表等多个方面。
会计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熟悉相关的法规和准则,并且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好会计实务的应用。
综上所述,会计实务案例分析是会计人员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部分,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提升自身的会计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各种复杂的会计实务工作。
希望以上案例分析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加注重会计实务的应用,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实务25个难处理的会计实务问题解决方案会计实务是指会计进行帐务处理的过程,一般从填制凭证开始到编制报表结束的整个过程.也称会计做账.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会计只是被动地执行国家规定完成上述过程就可以.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经济业务不断创新,如何更准确、更合理地处理每一笔业务成为很多会计必修的一门技术.至此,会计作账就被赋予特殊的意义,不再局限过程而是解决如何做的更好.1补贴收入在会计报表如何设置问题对企业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增值税,现行财会规定,应通过补贴收入会计科目来反映.补贴收入科目属损益表科目,而该科目反映的经济业务只在损益表中反映,期末无余额.损益表中无补贴收入项目,可在其它业务利润项目中反映.2被税局检查需要补交的所得税处理(1)调整应交所得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2)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利润分配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补交税款时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对查补的前年度的企业所得税,在编制损益表时,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项目来反映.3促销品的账务处理问题在促销时把一些商品按进价赠送给消费者使用小规模纳税人借:营业外支出贷: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4购进货物发生收料在前、付款在后或发票未到的帐务处理问题借:原材料贷:应付帐款--暂估应付款下月初用红字冲销;收到票时:借: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帐款5代理出口的会计处理1、收到代出口商品时借:受托代销商品贷:代销商品款2、出口销售时,按实际售价借:银行存款(应收帐款等)贷:应付帐款同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借:代销商品款贷:受托代销商品3、归还出口商品货款并计算代销手续费收入借:应付帐款贷:代购代销收入(手续费收入)银行存款4、代理进口(1)、收到委托单位的收购资金时,借:银行存款贷:应付帐款(2)、支付代购进口商品货款及运杂费时借:商品采购(进价成本)应收帐款??鬃单位(代垫运杂费)贷:银行存款(3)、将购进商品移交委托方并结算手续费收入时借:应付帐款贷:商品采购(进价成本)应收帐款(代垫运杂费)代购代销收入(代理手续费)退回委托单位多给的收购资金时借:应付帐款贷:银行存款6销售房产收取预收房款的帐务处理问题销售房产预收房款,由于通过预收帐款科目反映,尚未结转经营收入,因此,收据与发票的金额不会重复.预收售房款,开收据时:借:银行存款贷:预收帐款收最后一期房款,开发票时借:银行存款(最后一期房款)预收帐款(以前预收部分)贷:经营收入7销售免税货物的增值税税务和帐务处理问题读者谭少可问:我厂为生产销售饲料行业,销售的对象为饲料经销商及养殖户,他们大部分都不需要发票.请问不需要发票的部分销售额在会计上应如何处理?比如:饲料:借: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贷:产品销售收入(营业收入)等.由于销售饲料免征增值税,属于直接减免性质,则同时按不含税收入乘以适用税率计算免税额做帐,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科目贷记补贴收入科目. 8企业计算增值税出现应交增值税借方余额如何处理问题因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因此,当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出现借方余额时,该期不需缴纳增值税,该借方余额即反映为尚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9住房周转金的核算及职工福利的房屋折旧的会计科目问题借: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10购买材料发生不合理损耗的帐务处理问题(比如采购油)1.购油时借:材料采购54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18000贷:应付帐款631800092.发现不合理损耗时,假设是属于未查明原因的,做帐时为:借:待处理财产损溢12636贷:材料采购(5400000元?‰)108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836(10800元?7%)11对采取分期收款分出商品方式销售商品出现对方已不存在如何进行会计处理问题1、合同、协议约定采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的,帐务处理才能通过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核算,否则不通过此科目,直接记入产品销售收入科目核算.2、对有些购货单位不存在,货款事实上收不回来,应作为坏帐处理,转入管理费用. 12款已付清但发票未到如何账务处理外购货物已验收入库,货款已付清,但购货增值税专用发票未到,可先按实际付款额借:库存商品等科目贷:银行存款科目待取得专用发票时,用红字冲销上述分录,再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税额,借: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13中外合资为企业中方提供的固定资产如何估价和账务处理问题收到投资的厂房和机器设备时,会计处理为:按照投资单位的账面原价,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按照新确认的价值,贷记实收资本,账面原价大于新确认价值的差额,贷记累计折旧科目;新确认的价值大于账面原价的,则按照新确认的价值,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实收资本.14因出口单证不齐而造成无法退税如何处理问题对实行先征后退增值税的生产性出口企业,其内销与出口的销售额,均应按月计算销项税额记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并如实申报纳税,不能因为申请出口退税的出口单证不齐造成的当期无法退税,而把出口的销售额的销项税额记入待摊费用--待转增值税销项科目.征税是应税行为发生后计算征收的,出口退税是出口单证齐全后办理的,两项不能等同.由于你单位申报纳税时把出口销售额因出口单证不齐而零申报,以至发生销项税额不齐,全额抵扣进项税额后,出现期末留抵税额,这是不正确的.15销售边角废料取得的收入是否需计征增值税、所得税及会计处理问题(1)企业处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废料时,应将处理的边角废料所取得的收入,计算缴纳增值税,并开具发票.所作的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贷:其它业务收入(2)年末,应将其它业务收入转入本年利润,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为:借:其它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16销售货物开具发票与按计税价计算增值税出现账款不相符如何处理问题借:银行存款1171.17贷:产品销售收入1001应交税金--销项税170.17但交税时,税所按收入1001来计算税金(1001?7%=170.17),即税金为170.17元,其税金+收入=1171.17,即与原发票相差1分,入账时在增值税账簿里贷方余额为1分.请问该如何调账?结转:借:其它应付款--现金长款0.01元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0.01元借:现金0.01元贷:其它应付款--现金长款0.01元处理:经批准后作营业外收入处理:借:其它应付款--现金长款0.01元贷:营业外收入0.01元17供货方当月发出商品但当月并不开具销售发票会计如何处理购销双方合同约定发货后三个月收款的,专用发票的开具时间为合同约定收款日期的当天.帐务处理如下:(1)发出商品时,借:分期收款发出商品贷:库存商品(2)开出发票时,借:应收帐款--鬃公司贷: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商品销售收入同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借:商品销售成本贷:分期收款发出商品(3)收到货款时借:银行存款,贷:应收帐款--鬃公司18超额列支工资等致使少纳所得税被查补的会计处理问题某公司因xx年度税前列支工资,招待应酬费等超支,当地税务部门对我公司超额部分按13.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同时作5000元罚款,请问分录如何处理(我公司从97年开业至今,未有利润).由于超额列支了工资、交际应酬费,当地税务机关对你公司作出了补税罚款的处理决定,所作会计分录为:计提所得税时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支付罚款时借:利润分配--税收罚款5000贷:银行存款5000缴交税金时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19企业公益金的帐务处理问题帐务处理如下:购买时:借:固定资产10000贷:银行存款10000结转公益金:借:盈余公积--公益金100009贷:盈余公积--一般盈余公积10000元公益金是企业按照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专门用于企业职工集体福利设施的准备.职工集体福利设施购建完成后,应将公益金转入一般盈余公积(股份制企业法定盈余公积明细科目处理,其它企业可通过一般盈余科目明细科目处理)20委托代理进口货物的账务处理问题某公司从国外购进(一般贸易方式)原料10吨,境外成交价1000元/吨,共10000元;进口时海关估价为1200元/吨,共12000元;另进口关税共5000元,增值税3000元. 借:原材料15000元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000元贷:应付账款--*外贸公司18000元付汇时:借:应付账款--*外贸公司18000元贷:银行存款18000元在此需说明的是:原材料的进价,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应按材料实际发生额确定.海关的估价是关税的计税价,并非购买材料的实际发生额,因此应以10000元作为记账依据.21销售货物发生折让、购买方如何进行账务处理问题企业销售货物发生折让时,在销售方开具回折让红字发票时,购货方相关账务处理如下(1)如商品尚未验收入库,则作红字分录借:物资采购(红字)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红字)贷:应付账款等(红字)(2)如商品已验收入库,采用进价核算的,则作红字分录借:库存商品(红字)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红字)贷:应付账款等(红字)采用售价核算的,还应调整商品进销差价科目.22企业用自产货物用作福利发放给职工的账务处理问题企业用自产的货物用作福利发放给职工,根据现行增值税法规规定,应视同销售货物处理,计算应交增值税.账务处理为:借:应付福利费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同类产品售价*数量*17%)库存商品(成本价*数量)该项业务实际上并没有发生销售,因此不需作收入分录,不需开具销售发票,也不需在损益表中反映23未收取货款零头尾数的财务处理问题在日常经济业务当中,收取货款的时候,一些货款的零头尾数部分未收取,如几角钱、几分钱等,对这部分未收取的零头尾数,应该怎样作账务处理?是将其记入管理费用还是记入财务费用?按会计的重要性原则,未收回的几元钱、几角钱、几分钱的货款零头尾数,为次要的会计事项,可适当简化处理,列入管理费用即可.24代垫运费的税务及账务处理问题借:其它应收款--垫支运费--*单位贷:银行存款等收到款项时:借:银行存款等贷:其它应收款--垫支运费--*单位25来料加工企业的账务处理问题投资企业对外进行来料加工装配业务而收到的原材料、零件等,应单独设置受托加工来料备查科目和有关的材料明细账,核算其收发结存数额,不核算金额,不编制会计分录.在对来料进行加工过程中,只对构成加工产品实体的其它材料的成本及人工费等进行金额上的核算和账务处理.会计分录如下:(一)收到来料时,不编制会计分录,只对受托加工来料备查科目中对应的材料明细账进行数额登记.(二)领取来料及其它材料用于制造加工产品时,对来料领取的处理同上,对领取其它材料则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货记原材料等科目.(三)完工时,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等科目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浅谈几个会计实务问题赵军辉台州天一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摘要】会计实务是指会计在处理账务的一系列的流程,从填制凭证到编辑报表结束,也可称作会计做账。
伴随市场经济日益完善,业务不断的创新,会计实务不仅仅是局限于执行国家法律规定来完成上述过程就可以的。
精准、妥善的处理单笔业务是当今会计必修的一门技术。
近些年会计实务不断在教育事业中被人们接触、认识到重视,然而理论教育更倾侧于书面知识,导致大多毕业生解决社会会计实务问题时犹如纸上谈兵。
并不能很好的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出现种种问题。
在本文中,笔者就几种会计实务问题的提问及解析,深入探讨会计实务不单一的理论概念,而是在实际做账中如何把问题解决的更好。
【关键词】会计实务应付预支账款解析一、关于成本费用性质款项的问题假设某家企业,五年前累计预付写字楼装修款100万元,期间因为与装修公司意见发生分歧,未能得到装修公司的收据发票,这样一来。
100万元的装修预支款就一直挂账不能得到及时处理。
类似于此,在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检中,往往出现应收、预付款中存有成本费用性质的款项,甚至长年挂账,种种情况,该如何妥善处理?首先,究其成本费用性质款项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依据协议,财务相关部门支出预付款,但由于收不到发票预付款不得转销;其二:经办人支出成本费先以备用金形式领取现款,但成本费发生后未能办理报销手续。
由此提及,单位以收不到发票为借口,将已发生的成本费用款项挂账处理,掩盖财务真实状况,这样会计报表就仅仅是一张被粉饰过的记录表格而已。
企业应收、预付款的不得体现其中,不但不能有效的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盈亏虚实不明确,也有悖于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含义。
企业会计人员在应对应收、预付款中的成本费用性质款项,在成本费用实际发生之后,按照相关的协议书、合同的规定或经办人的书面说明、证明辞等经由企业领导审批,及时妥善的完成账务处理,将成本费归入当期的损益。
这样就大大避免了不取发票为由出现的不做账、挂账等情况。
会计实务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会计实务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下:
问题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理论学习中,学生可能已经掌握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困难,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解决方法:
1.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例如通过模拟企业实际业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引入案例教学,通过分析真实的会计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问题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难度
会计实务中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感到困难。
解决方法:
1.教授学生使用专业的会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提高工作效率。
2.通过实践课程,让学生熟悉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问题三:学生自主学习的难题
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
解决方法:
1.提供学习资源和参考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通过团队协作解决问题。
3.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问题四:课程设计的难度和深度
课程设计的难度和深度需要合理把握,既要保证学生能够完成设计任务,又要保证设计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解决方法: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逐步提高课程设计的难度和深度。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课程设计的难度和深度,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级会计实务难点解析会计实务作为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是每个财务人员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然而,初级会计实务中也存在着许多学习上的难点,下面我们就来对这些难点进行解析和探讨。
一、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准确、清晰的填制凭证对于后续的会计工作至关重要。
但是,初学者往往对于凭证的填制规则和操作流程不够熟悉,容易出现错误。
解析:在填制会计凭证时,首先要确保凭证的日期、摘要、借贷金额、科目名称等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其次要根据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进行操作,遵循“借贷相等、资产负债相等、收支相抵”的原则,注意借贷方向的正确选择。
最后,填制凭证时要仔细核对每一项数据,确保凭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和运用正确设置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的前提,科目的设置不合理将导致会计处理不准确,从而产生一系列问题。
此外,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各类会计科目的运用也是初学者容易出现困惑的地方。
解析:首先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财务需求,合理设置各类会计科目,并确保科目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其次,在操作中要熟悉各类会计科目的名称、性质和使用范围,正确运用会计科目进行账务处理。
同时,要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加深对会计科目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会计核算水平。
三、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重要工具,对于初学者来说,正确编制和分析财务报表是一个较为困难的任务。
特别是对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及其内容的理解,往往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解析: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要依据会计准则和法规进行操作,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同时要注重财务报表中各项指标的分析和比较,深入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此外,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财务分析能力,熟练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和解读技巧。
四、税务会计的处理和申报税务会计是会计实务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企业的税收政策和税务管理。
初级会计人员往往对税务会计的处理和申报程序不够了解,容易出现错误和纠纷。
关于权益法核算中几个问题的探讨企业持有的对联营或合营企业的投资,在后续计量时采用权益法核算。
国际会计准则所定义的权益法,是指投资最初以成本确认,以后根据投资后享有的被投资者净资产的份额的变动对其进行调整的会计方法。
投资者的损益包括被投资者的损益中属于投资者的份额(《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联营中的投资》〈2004〉)。
具体运用权益法时,企业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按照初始投资成本或追加投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比较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投资时联营或合营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确定是否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持有期间,随着联营或合营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变动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现就具体运用权益法时遇到的几个问题作一探讨。
一、投资企业获得现金股利的处理在权益法核算下,当联营或合营企业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投资企业按照其享有的权益份额计算应享有或应分担的份额,确认为投资损益并增加或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当联营或合营企业分派现金股利时,投资企业按照应享有的现金股利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但是,投资企业在确认投资收益时,通常在联营或合营企业实现账面净利润的基础上,调整投资时联营或合营企业各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当期应分摊(或折旧)的金额后的净损益为基础计算应享有或应分担的份额,因此,投资企业确认的投资损益,与按照其联营或合营企业实现账面净利润和应享有的权益份额计算确认的金额往往存在差异。
通常而言,联营或合营企业分派现金股利是以其实现账面净利润为基础所作的分配,投资企业在投资持有期间所分得的现金股利往往与已确认的投资损益不同,当投资企业所分得的现金股利小于已确认的投资收益(已增加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损益调整部分),则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而当投资企业所分得的现金股利大于已确认的投资收益,应当如何处理,有以下几种可选择的方法:1、全部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中级会计实务一、会计实务的定义和作用会计实务是会计学的一门应用科学,它将会计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通过描述和解释各种会计现象和业务操作,教会读者如何正确处理和记录会计业务,编制并分析财务报表,实现科学决策和资金控制。
会计实务在日常经济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企业做好财务管理,确保企业经营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同时,会计实务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合理的财务数据,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会计实务的基本要素会计实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 会计政策和准则:会计政策和准则是会计实务的基础,它们规定了财务报表编制、会计核算和报告的一系列原则和规则。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政策和准则可能存在差异,会计人员需要了解并遵守相关的要求。
2. 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会计实务的核心内容,它包括日常的业务记录、账务处理和会计报表编制。
会计人员需要熟悉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方法,掌握账务处理的技巧,并能够按照会计政策和准则编制准确的财务报表。
3. 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是会计实务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对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揭示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程度。
会计人员需要学会运用财务分析工具和指标,从财务报表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4. 税务管理:税务管理是会计实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企业的税收筹划、税务申报和税务合规等方面。
会计人员需要了解国家税收政策和法规,确保企业在合法的范围内减少税负,并遵守相关的申报义务。
5. 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企业防止内部欺诈和错误的重要手段,也是会计实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会计人员需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保密性。
三、会计实务的应用领域会计实务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在各个行业和组织中都有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企业会计:企业会计是会计实务的主要应用领域。
会计人员需要负责企业的日常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并参与企业财务决策和管理。
合并报表实务常见实务问题解析本部分问题来源于近几年在国内各地讲授合并报表课程的现场问答。
采用解析的方式,遇到的问题并不多,进行了合并归类,供读者参考。
一、集团合并层级至少四级甚至更多级,能否采用“平行合并”?解析:您说讲的“平行合并”是否可以理解为“一次合并”,即母公司对下属的子公司、孙公司以及更下一级的公司站在合并整体统一做一次合并调整(合并抵消),不再逐级上报。
从理论上是可行的,比如内部交易的抵消可以站在整体考虑一次,长期股权投资和净资产的抵消直接穿透到最底层。
但这种合并方式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可能需要更多的补充调整分录。
更为麻烦的是,目前财务软件需要专门在建立一个合并系统,需要财务人员和计算机技术人员通力合作,甚至要重新编写程序,进行专门技术开发。
从目前实务上看,几乎没有企业集团采用这种方式。
所遇到的企业普遍采用“逐级合并”,即由下而上,逐级合并。
这种“逐级合并”除了技术上较为成熟外,还有利于培养各个层级的合并报表人员。
建议不要轻易采用所谓“平行合并”,改动财务账套的公式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二、财务在未取得收购时初始投资成本的有关财务报表,拿到的是后期收购时段的财务报表,如何进行合并抵消?解析:不是财务的问题,没法抵消,因为没有依据。
1、能确定母公司支付的对价,即单体长投是确定的。
2、这里的“收购”是否能理解为非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若是,则该收购应该有审计、评估、法律、股东决议等文件,这些报告财务关注的是收购时点被收购方的资产负债及收购方的购买日享有的权益,涉及公允价值和账面净值,尽量取得相关依据。
若真正无法取得,可以根据后期拿到的报表倒退购买日时点的权益,技术上可以解决,但风险很大。
3、如果是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该合并如果能实现且无法取得,则存在巨大风险。
三、从合营公司或联营公司转为子公司后,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如何调整?解析:通过案例说明该问题的会计处理【例】甲公司2020年6月30日(基准日,购买日)持有乙公司30%的股权,按照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账面金额为1000万元,但按照收益法评估,乙公司100%股权价值为5000万元,并以此作价,甲公司另外支付3500万元现金从其他投资人手里购入其余70%的股权。
会计实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在会计实务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有时候会给会计人员带来困扰。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会计实务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
一、会计凭证的填制问题会计凭证的填制是会计实务中的基本工作之一,但在实践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或疏漏。
例如,填写凭证时忘记注明科目的借贷方、填写金额错误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法:1.1 审核制度:建立会计凭证审核制度,即凭证的填制人员需要将填写好的凭证交给负责审核的人员进行核对,确保凭证的准确性。
1.2 培训加强:对于会计凭证的填制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对会计凭证填制规则的理解和掌握,减少填写错误的发生。
1.3 样板示范:制定会计凭证填制的样板示范,或者参考行业规范的填制方式,引导会计人员按照规范进行填写,减少错误的发生。
二、账务处理的问题在日常的会计工作中,账务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常见的问题包括错账、漏账、重复记账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2.1 复核机制:建立账务复核机制,由专人对每笔账务进行复核,确保账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2 核对账目:通过定期进行账目核对,对账目进行清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的账务处理。
2.3 使用会计软件:使用专业的会计软件来进行账务处理,软件会自动检查和提示错误,减少人为的操作失误。
三、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问题资产负债表是会计报表中的重要一环,但在编制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问题。
例如,在填写资产负债表时,科目分类不准确、计算错误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3.1 严格执行会计准则:根据国家和行业的会计准则,科学合理地划分资产负债表中的科目分类,确保准确编制报表。
3.2 定期复核核对:定期对编制好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复核和核对,及时发现并纠正分类错误和计算错误。
3.3 专业培训: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解和操作能力,减少错误的发生。
【tips】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会计实务-建筑设备配备操作人员出租,按“建筑服务”缴纳增值税的几个实务疑问
财税[2016]140号第十六条规定:纳税人将建筑施工设备出租给他人使用并配备操作人员的,按照建筑服务缴纳增值税。
建筑施工设备大多属于特种设备,需要特殊技能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施工单位租用设备时通常会要求设备租赁企业配备专业操作人员。
我们理解,配备操作人员的建筑施工设备租赁业务,已经不单纯是动产租赁业务,而是一种建筑劳务的自带设备施工服务,将其定义为建筑服务,特别符合实际的业务情形。
140号文的规定,将此类租赁业务从动产租赁业务中分离出来,应该是借鉴了车辆、船舶等交通工具的干租和湿租的规定,重新定义了适用税目和税率。
该规定减轻了建筑施工设备租赁企业的税负,当然,施工企业作为设备使用方,能抵扣的税金也减少了。
但是该规定出台后,在具体工作中,尚有以下问题需要澄清:1、配备操作人员的建筑施工设备租赁业务,按照建筑服务缴纳增值税,那么,设备租赁企业仅提供设备和人员为施工企业提供服务,不提供施工材料,此类业务能否定义为清包工合同,从而适用简易征收计税方式?
2、配备操作人员的建筑施工设备租赁业务,按照建筑服务缴纳增值税,设备租赁企业提供配备人员的设备租赁业务是否需要办理外经证到工程所在地预缴增值税?
3、配备操作人员的建筑施工设备租赁业务,按照建筑服务缴纳。
对职工福利费会计核算几个问题的思考作者:罗慧来源:《商业会计》2013年第09期摘要:新《企业会计准则》改变了原《企业会计制度》通过设置“应付福利费”科目单独核算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处理方式,改为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统一核算。
2007年新修订的《企业财务通则》规定:企业不再按照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2008年执行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政策法规的变化,给企业职工福利费的会计核算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本文对职工福利费会计核算实务工作中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职工福利费会计核算据实列支自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职工福利费因其核算内容涉及企业及员工的切身利益,涉税问题又涉及到每一个纳税人,因此备受关注。
2009年1月4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
2009年11月12日,财政部发布《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
两份文件都是为了对职工福利费的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作进一步明确规范。
但由于上述文件对会计实务中一些具体问题没有规范到位,财务人员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有些无所适从。
现将职工福利费会计核算中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福利部门职工的工资是否作为工资总额计提三项费用根据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实施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有关问题的通知》(财企[2007]48号)的规定,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实施后,企业不再按照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和工会经费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
《企业财务通则》虽然取消职工福利费的计提要求,但是《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规定:国家没有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可按历史数据和实际情况,合理预计当前应付职工薪酬。
可见,企业可以对职工福利费采取先计提,后支付的会计处理方式。
更重要的是,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企业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支出,分别按实际发生的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2%、2.5%的部分准予扣除。
会计实务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法在现代经济环境中,会计实务案例分析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真实的会计实务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会计领域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案例来分析会计实务中常见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案例一:应收账款管理某公司销售出一批商品,并发出了发票,但客户未能及时支付款项。
公司在报表中将应收账款列为资产以反映预期的收入,但这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即客户无法按时付款或无法付款。
这可能会导致公司资金紧张,进而影响正常运营。
解决方法:1. 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和监控,建立以客户信用状况和历史付款记录为基础的评估体系,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
2. 提前与客户进行沟通,明确付款日期和方式,并及时跟进款项的回收情况。
3. 建立应收账款逾期催收机制,包括催款信函、电话催收等,以促使客户尽快支付。
案例二:税收筹划某公司在进行税务申报时,发现可以通过合法的税收筹划方式降低纳税额。
公司担心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并且如何避免触犯法律风险。
1. 建议与注册会计师或税务顾问合作,确保所采取的筹划方式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2. 对预计可获得的税收优惠进行综合评估,避免因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发展。
3. 注意纳税申报的时效性,确保遵守相关报税期限和要求。
案例三:内部控制某公司发现员工在财务处理过程中存在操纵行为,包括盗取公司资产、虚报销售等行为。
这对公司的财务稳定和声誉造成了严重威胁。
解决方法:1. 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包括明确员工职责分工、实施审计制度、建立风险评估与防范机制等。
2. 实施合理的权限制度和审批流程,确保财务处理过程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3. 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员工主动揭发公司内部违规行为,并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案例四:资产负债表调整某公司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发现有一项资产被错误地列为长期资产,导致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受到质疑。
1. 审查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流程和环节,检查错误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
几个会计实务问题的理解一、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选择长期股权投资是企业在持有其他企业股份时形成的投资。
在会计实务中,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可以选择成本法或权益法。
成本法是在投资时按投资成本计价,不考虑被投资企业的盈亏变动;而权益法则是根据被投资企业的净资产变动来调整投资企业的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在选择成本法与权益法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投资比例:通常情况下,当投资企业持有被投资企业的股份比例较小,不足以对被投资企业的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时,选择成本法更为合适。
而当投资比例较大,能够对被投资企业产生重要影响时,则更适合选择权益法。
投资目的:如果投资企业的目的是长期持有被投资企业的股份,并参与其经营管理,那么选择权益法更能反映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中的实际权益。
相反,如果投资企业的目的是短期持有股份以获取投资收益,那么成本法可能更为合适。
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如果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较为稳定,净资产变动较小,那么选择成本法可能更为简单明了。
然而,如果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波动较大,净资产变动频繁,那么选择权益法更能反映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中的实际权益变动。
二、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存货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持有的用于出售或生产过程中的物资。
在会计实务中,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多种,如先进先出法(FIFO)、后进先出法(LIFO)和加权平均法等。
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物价变动趋势:如果物价持续上涨,那么选择后进先出法(LIFO)可能更为合适,因为这种方法能够较低地估计存货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
相反,如果物价持续下跌,那么选择先进先出法(FIFO)可能更为合适。
税务考虑: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可能会对企业的税务产生影响。
因此,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需要充分考虑税务因素,确保企业的税务合规性。
企业管理需求: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管理需求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
例如,如果企业希望降低存货成本以提高利润,那么可以选择后进先出法(LIFO);如果企业希望稳定存货成本以保持财务报表的平稳性,那么可以选择加权平均法。
几个会计实务问题的理解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指会计数据的记录、归类、汇总、呈报的步骤和方法。
也就是说从原始凭证的整理、汇总,记账凭证的填制、汇总,日记账、明细分类账、总分类账的登记,到会计报表编制的步骤和方法。
科学地组织账务处理程序,对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的会计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有四种,它们是: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区别在于对汇总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办法的要求不同。
在各种程序下,对于出纳人员来说,出纳业务处理的步骤和方法基本相同。
司法会计实务中几个问题探析湖南方兴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湖南方兴会计师事务所田晓明本文发表于《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 10【摘要】:由于司法会计相关的专业标准尚未形成,实务中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和操作不统一,影响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执业风险。
笔者将日常接触的9 个问题进行了比较,以期得到恰当运用。
【关键词】:司法会计问题探析我们在办理司法鉴定业务过程中经常涉及到如下几个问题,由于缺乏完善的专业标准体系,有时认识模糊,未能恰当处理。
笔者结合自己的鉴定实践,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了一些启示,供同行参考。
一、委派与委托在接受司法鉴定业务委托时,委托者通常是公安、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这些机关基本是以开出委派书或聘请书的形式聘请司法鉴定机构或鉴定人,该委派书的内容比较简单,一般只包括鉴定事项和委派文号,未涉及诸多通过协商才能确定的内容,不能满足委托事项的需要。
为了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司法鉴定机构在接受司法鉴定业务委托时,不能仅以该委派书的内容来接受鉴定,还应与这些机关另行签订一份适合委托事项要求的业务委托书,该委托书应载明委托人的名称或者姓名、拟委托的司法鉴定机构的名称、委托鉴定的事项、鉴定的范围、限制条件、报告的交付时间、数量和用途、资料的提供和责任、收费数额与收款方式、双方违约责任等内容,否则,司法会计鉴定人在办理鉴定业务时,会由于诸多不确定因素,在调整鉴定目标或鉴定思路时,增加难以预料的费用和时间,使委托双方产生分歧,增加鉴定业务风险。
因此,委派书不能替代委托书来使用。
二、文字表述与图表表述司法会计鉴定报告的表述方式不象审计等其他报告有比较成熟的规范的格式和范本可套用,由于鉴定业务类型复杂,鉴定目标多样,其报告的繁简是否恰当、清晰地表达鉴定人观点,是否容易被报告使用者所理解,既与案件的复杂程度密不可分,还与报告的表述方式有很大关系。
有的案件虽然看起来很复杂,如时间跨度达几年甚至十几年,相同事项反复出现或内部关系盘根错节,用文字表述可能会相当费力,但如果通过比较分析,抓住其中的共同特征,以图表的形式表述出来,可使一些重复的大量的复杂的事项简单化,更加清晰明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图表的制作应根据案件的需要,合理设计相关内容,重在对一些具有相同特性的事项进行恰当归类,在表格中设计出相关栏目集中予以反映,会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文字叙述。
图表的风格最好能够统一,图表较多时最好以索引查阅方式将图表装订成册,并和报告的中的文字表述保持一致。
三、“热处理”与“冷处理”“热处理”与“冷处理”是在审阅案卷和报告过程中应考虑的二个技巧问题,即在审阅案卷过程时要“热”,在报告形成过程中要“冷”。
所谓“热处理”,是指在审阅案卷时,要及时确定鉴定思路和方法;及时记录或标注案卷中的关健内容;及时找到案件的当事人或知情人了解案件过程;如民事纠纷案件中,在具体事项定性前事先要及时确定好处理原则。
所谓“冷处理” , 是指对写好的鉴定报告不要急于发出,若时间允许的话, 最好摆上一段时间。
这是鉴定业务性质决定的,因为,需要鉴定的事项一般是比较专业或不易被人们所认识,问题通常比较复杂,有些问题可能由于条件的限制,考虑并不一定成熟,有一个认识过程,特别是需要定性鉴定的业务,更要深思熟虑;有些问题可能是报告叙述中未能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需要对文字进行修改整理;有些问题可能是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被忽视了等等,由于鉴定事项的类型复杂多样,加上目前缺乏成熟适用的标准式的报告范本,因此,鉴定报告的写作需要鉴定人根据委托人和行业已有的规定,结合具体情况作恰当表述。
总之,要尽量把问题考虑成熟些再发报告。
有时为了赶速度把报告急于发出,往往容易出错或为考虑不成熟而感到后悔,为此,“冷处理”尤显得必要。
四、通用数据与专用数据在获取鉴定证据和接受委托时,对鉴定目标与获取证明数据之间的难易程度以及鉴定目标与现有证明数据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分析,是判断和评价所接受委托业务工作量时应考虑的问题。
财务会计核算报表、账本和会计处理所记载的内容,一般是通用数据。
委托鉴定事项需要获取和使用的相关数据为专用数据。
如财务会计报表的年度利润是通用数据,而某项鉴定业务要求确定某旬的利润数据则是一个专用数据。
司法鉴定业务实质上是将通用数据,通过分析和符合规定的整理变成司法鉴定报告上的专用数据。
通用数据与专用数据两者的关联程度高低,是测算鉴定业务鉴定成本,洽谈委托收费和要求委托方履行何种义务时应考虑的重要依据。
关联程度越高,鉴定工作量越少,则鉴定成本越低,反之,则越高。
五、侦查与卷查鉴定机构接受委托主要是卷查,即根据司法部门或委托方提供的案卷了解案情并获取相关证据,但有时也受托参与案件的侦查。
卷查和侦查在证据收集的工作量上有很大差异,侦查需要直接收集并整理证据,其证据的收集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卷查则不同,一般是依据委托人提供的现有证据通过专业判断,来作出或不作出鉴定结论,因此,案卷整理是其基础,在案卷整理时对接受的案卷应按序编号装订成册,此项工作一般是由委托方负责,但有时由于各种原因,在受委时往往委托方有时对相关的资料未能进行整理,或无法按照司法鉴定机构的需要进行装订,这时,受托的鉴定机构应提醒委托方对提交的资料及时归类整理,整理可以根据案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业务性质或重要性等方式进行归类,目的是要有利于鉴定工作的进行,如果委托方涉及到个人,可建议该个人另找相关的代理人办理,否则,司法鉴定机构要考虑未整理的资料对受托的鉴定业务带来成本和执业风险的影响。
六、解释与质证鉴定报告出具之后,根据需要鉴定人可能要向委托人或相关利益人对鉴定报告相关内容进行解释或说明,这种解释或说明如果是在法庭上就表现为一个质证过程,构成了案件的证明材料。
如果需要说明的内容或事项是在鉴定报告出具后不久,鉴定人对案情和鉴定事项可能会比较熟悉和清晰;但如果涉及的内容是久托不决的纠纷,或是在报告出具后若干年后,委托人要求鉴定人出庭质证时,鉴定人可能对经办的业务早已遗忘,需要重新查阅原来的资料,这时,所花的时间和精力往往会很多,如果在接受委托时对此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清,就会给鉴定人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遇到这种陈年旧事,久拖不决的案件,鉴定人在质证时,要作好充分准备,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不要节外生枝,要简明扼要,做到专业问题通俗化,复杂问题简单化。
七、标准与事实司法鉴定的公证性在于鉴定结论遵循的专业标准和事实依据。
但当标准和事实同时存在且并不一致时,标准应该让位于事实。
标准可分为专业标准和法律标准,如会计上的经营损益计量标准与法律上一些特定的盈亏标准是有差异的。
会计上经营损益的计量标准有多种基础可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计量结果,法律上的盈亏要视具体案件而定,民事合同纠纷中经常涉及的盈亏一般是以现金流计算为基础的;在证据方面,会计处理依据与法律认定依据也存在差异,前者强调的合法合规,后者强调的是行为事实。
例如,某企业按规定应按实际成本结转产品销售成本,却错误地以计划成本进行了结转,对该企业的决策者依据了这一错误处理结果而做出的错误决策,是承担该决策错误责任,还是承担会计责任,就要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
我们在作专业鉴定时,应当基于当时的条件,模拟该条件下产生的结果,而不能直接以专业标准来作分析结论,这种鉴定方法笔者简称为条件还原法。
八、主体报告与技术报告对涉及鉴定内容多,技术过程复杂的鉴定业务,应单独出具一份技术报告。
主体报告主要交待鉴定的基本内容,如委托事项、案件事由、鉴定结论等,而技术报告是对主体报告的补充,主要对鉴定的依据和计算过程进行详细交待和说明。
目前的由于相关鉴定业务的报告准则尚未出台,对技术报告未有统一要求,是否出具或向报告使用人提供由鉴定人自行决定,出具技术报告有如下好处:一是可以便于报告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报告的结论,二是可以了解鉴定人的专业能力以及是否客观公正执业。
一份高质量的鉴定报告,可以通过技术报告反映出来。
三是可以帮助鉴定人及其鉴定机构更好地参与法庭质证。
鉴定报告完成之后由于各种原因有时可能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开庭审理,此时,鉴定人对所鉴定的事项可能早已淡忘,对鉴定当时的思路和关键问题需要重新疏理,特别是经办人员已离开鉴定机构,其他人员接替该鉴定业务的质证时,如有一份技术报告可以帮助鉴定人尽快进入角色。
九、重要性与明晰性会计鉴定要求执业严谨,报告数据尽可能详细、明晰,但并不是对所有的内容都必须面面俱到,恰当处理重要性和明晰性的关系,可以提高鉴定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执业风险。
判断一项内容是否重要取决于于该事项的性质和数量二个方面,刑事案件强调的主要是案件的性质,民事纠纷强调的是案件的数量,二者关注的重点有所差异,因此,应根据具体案件所鉴定目标的关联性和影响程度来确定某事项的重要性并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如果法律对涉案的相关内容制定有具体数量标准则为我们判断其提供了参考依据和基础。
参考文献:[1]、田晓明司法会计的鉴定方式及其运用审计月刊1996.11[2]、司法鉴定程序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第107 号浅析离婚案件的几个实务问题作者:石洪平发布时间:2014-07-19 09:10:19 离婚案件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非常紧密,应该说对于一对夫妻是否会离婚,具有一种可能性。
对于50、60 年代出生的人们,由于出生的时代背景、成长阶段的舆论氛围以及道德观念的约束,使得这个群体中的离婚率较低,可以假设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个案存在,比如:a与b (女)于50年代出生在农村,两人都是大龄未婚青年,后经媒人介绍相识,不到一个月就结婚,婚后由于性格差异,时常发生打架、吵架,结婚五年后,生育一子,结婚六年后的某一天,a和同村的c (女)产生了暧昧关系并长期同居,后被b发觉了,于是b和a发生了矛盾,b准备和a离婚,a找来了亲戚、朋友、邻居来做调解工作,最后b选择了不离婚。
其实b最终选择不离婚是基于对子女成长、道德观念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