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东城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44.19 KB
- 文档页数:13
北京市东城区一学年度第二学期咼二综合练习(二)语文本试卷共页,分。
考试时长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小题,共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一题。
材料一墨作为书写工具,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传承载体,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就以石墨、朱砂填色。
汉代纸料发明后,出现了一种以漆烟和松煤制成的丸状墨,这是日后用墨的滥觞唐代是文化交流最广泛的朝代之一。
唐末奚超避乱至歙州,见此地多松且质优,新安江水质极佳,因此留在此地制墨。
因墨的主产区为歙州,故得名“歙墨”。
其后奚超之子改进捣烟、和胶的方法,制成了“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佳墨。
制墨工艺的改进,让书写更加流利,也加快了文化的传播速度。
宋室南渡后,宋墨的制作技艺臻.于成熟。
制墨业的繁荣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油烟墨的创立,开辟了中国制墨业的新领域。
千百年来,制墨主要以松烟为原料,由于长年累月取松烧烟,致使松树被砍伐殆.尽,新的制墨原料一一桐油烟便应.运而生。
第二,制墨从业人员众多,名家辈出。
宋代制墨名家见诸史册的多达百余人,他们在选料、配方、烧制、用胶、捣杵等工艺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第三,达官贵人及文人墨客与制墨工匠切磋技艺,促进了制墨技艺的发展。
创造“瘦金体”书法的宋徽宗喜欢墨又懂制墨,他亲自实践,推动了制墨业的发展。
苏轼、陆游、黄庭坚等文人都有过参与制墨的经历。
宣和三年(),歙州改成徽州,“徽墨”之名正式诞生,并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明代徽墨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先进的桐油烟与漆油的制墨方法被广泛应用。
徽墨普遍加入麝香、冰片、熊胆等十几种贵重原料,使墨的质地达到新的水平。
竞争使徽墨在工艺进步的同时也提升了造型设计能力和墨模的雕刻技术。
徽墨呈现出艺术品的潜质,也带动了从事艺术的文化人士投身工艺品创作的潮流。
清代徽墨的发展虽不及明代的规模,但陆续出现了曹素功、胡开文等制墨名家。
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语文2018.4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2017年10月29日,“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京举办。
清华大学教授、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北京大学教授许晨阳分别获得“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中国的未来能否回到科学的制高点?对此,施一公说:“中国在过去两三百年期间科学技术没有领先过,一直是受惠于世界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
现在的年轻一代应该有危机感,中国的科技水平与国家命运。
”潘建伟表示,量子研究在“二十年前是做梦都不敢想的”。
许晨阳称,是时代造就他今天的成功,“作为年轻的获奖者,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来从事科学研究,在科学中实现自我价值应该成为当今更多年轻人的选择。
”当代世界正处于从经济社会向智力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
未来社会,科学将作为"社会中轴"起决定性作用。
科学在塑造人类思维方式和完善人类理性方面将持续发挥作用。
中国要成为世界科学强国,必须进行文化的推陈出新。
这不仅要求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自觉意识,还要求进行爱因斯坦说的“真理的再发现”,即“真理必须一次又一次地为强有力的人物重新加以雕刻,使之适应雕刻家为之工作的那个时代的需要”。
(取材于“中国日报”相关报道)1.填入材料一第2段横线处最恰当的成语是(3分)A.相辅相成B.不离不弃C.息息相关D.并行不悖2.根据材料一,我们“为之工作的那个时代”最本质的特征是(3分)A.中国在未来重回科技制高点B.由经济社会向智力社会转型C.自觉认识本民族文化的长处D.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推陈出新材料二这几个中国年轻人正在致力于用科技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教师版景祐中,审刑院断狱,有使臣何次公具狱。
主判官方进呈,上忽问:“此人名‘次公’者何义?”主判官不能对,是时庞庄敏为殿中丞审判院详议官,从官长上殿,乃越次.对曰:“臣尝读《前汉书》,黄霸字次公,盖以‘霸’次‘王’也。
此人必慕黄霸之为人。
”上颔.之。
异日复进讞,上顾知院官问曰:“前时姓庞详议官何故不来?”知院官对:“任满,已出外官。
”上遽指挥中书与在京差遣,除三司检法官,俄擢三司判官,庆历中,遂入相。
(取材于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上:指宋仁宗。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刁绎亦不谕.其由谕:告诉,告知B.明年除.馆阁校勘除:任命授职C.乃越次.对日等次职位次:等次,职位D.上颔.之颔:点头,指同意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其.令可知其.孰能讥之乎B. 乃为一简答之,方.去甚器重者方.召一饭C.或云乃.天章阁待制杜杞也今乃.不读其诗D.乃往见文肃而.问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遂为之延誉于是为他传扬声誉B.简重少所许可简静持重,(对人)少有称许、肯定C.诗中得无激触否诗中恐怕没有什么地方激发、触动他吧D.盖以“霸”次“王”也大概是因为把严苛的执法放在宽仁的王道之后了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7分)①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
②有章殊不意,往见通判刁绎,具言所以。
13.根据文意概括回答蒋堂和宋仁宗是如何察人的。
(4分)14.请用自己的话回答盛文肃对夏有章的态度前后有何变化,并谈谈你对这种变化的看法。
(5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9.(3分)A10.(3分)B 11.(3分)C12.(7分)①不是这样,县令一定是个能干的人,能让属下不敢怠慢他的命令到如此程度。
【评分标准】共3分。
“不然”“健”“慢”翻译正确,各1分。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二)语文2018.5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 8题。
材料一墨作为书写工具,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传承载体,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就以石墨、朱砂填色。
汉代纸料发明后,出现了一种以漆烟和松煤制成的丸状墨,这是日后用墨的滥叭。
唐代是文化交流最广泛的朝代之一。
唐末奚超避乱至歙州,见此地多松且质优,新安江水质极佳,因此留在此地制墨。
因墨的主产区为歙州,故得名“歙墨”。
其后奚超之子改进捣烟、和胶的方法,制成了“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 “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佳墨。
制墨工艺的改进,让书写更加流利,也加快了文化的传播速度。
宋室南渡后,宋墨的制作技艺臻•于成熟。
制墨业的繁荣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油烟墨的创立,开辟了中国制墨业的新领域。
千百年来,制墨主要以松烟为原料,由于长年累月取松烧烟,致使松树被砍伐殆•尽,新的制墨原料一一桐油烟便应•运而生。
第二,制墨从业人员众多,名家辈出。
宋代制墨名家见诸史册的多达百余人,他们在选料、配方、烧制、用胶、捣杵等工艺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第三,达官贵人及文人墨客与制墨工匠切磋技艺,促进了制墨技艺的发展。
创造“瘦金体”书法的宋徽宗喜欢墨又懂制墨,他亲自实践,推动了制墨业的发展。
苏轼、陆游、黄庭坚等文人都有过参与制墨的经历。
宣和三年(1121),歙州改成徽州,“徽墨”之名正式谑生,并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明代徽墨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先进的桐油烟与漆油的制墨方法被广泛应用。
徽墨普遍加入麝香、冰片、熊胆等十几种贵重原料,使墨的质地达到新的水平。
竞争使徽墨在工艺进步的同时也提升了造型设计能力和墨模的雕刻技术。
徽墨呈现出艺术品的潜质,也带动了从事艺术的文化人士投身工艺品创作的潮流。
北京市2018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2018届三年级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最近,一款名为“旅行青蛙”的游戏在网络上走红。
游戏主角是一只青蛙,它独自吃饭,读书,外出旅行。
玩家能做的,就是在庭院里采摘三叶草“赚钱”,为它准备餐食,给它整理出发的行靠,然后发现它一声不响地离开,再等它悄无声息地归来。
没有激烈炫目的画面,没有复杂的操作流程,游戏设置朴素到寡淡,却让很多人投入其中,原因在于这款游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隐喻引发了人们强烈的共鸣。
“养蛙”,“养娃”,相近的读音,让人联想到相似的生活场景。
傍晚归家,我们总会看到餐桌上摆好了父母早已准备好的可口饭菜;离开家乡,日益年迈的父母除了惦念,能做的也只是帮助我们整理行囊,多备些衣物吃食,将家的温暖尽力延续得久一点儿。
这份长情的付出,是游戏内外并无二致的父母深情。
只不过,这份深情常常被一种“空巢”的孤独覆盖。
前一晚,“蛙儿子”还在桌前吃饭、床上读书,第二天一早,房间里却已不见踪影。
更多时间,是玩家一人面对空荡荡的房间,等待它的归来。
玩家只能凭借它从远方寄来的一张张照片去想象“蛙儿子”过得怎样,现在何方。
那份独自思念的寂寥,那份不知归期的守候,让我们隐约体会到了父母“空巢”之后的苦楚与不易,却也难说我们真正懂得了那些一别数载、难得团聚的“空巢老人”的复杂心情。
毕竟,游戏带来的体验与现实相比,还是浅薄了些。
反观这只青蛙,何尝不是另一种“空巢”角色? 独自吃饭,独自远行,独自生活,这只蛙的日常状态,也是背井离乡、独自于远方拼搏的“空巢青年”的现实写照。
他们每天随着人流上班、回家,日常饮食常靠外卖速食解决,更多的时间里形单影只,独自排解内心的孤独。
偶尔给父母打一个电话,想一吐心中的落寞和艰难,但电话接通的瞬间,心又变得坚强起来,于是在寒暄问候中,多说新成绩,少说不容易,就像游戏里青蛙寄回的照片,不时展现各种美景,让我们愉悦和安心。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教师版景祐中,审刑院断狱,有使臣何次公具狱。
主判官方进呈,上忽问:“此人名‘次公’者何义?”主判官不能对,是时庞庄敏为殿中丞审判院详议官,从官长上殿,乃越次.对曰:“臣尝读《前汉书》,黄霸字次公,盖以‘霸’次‘王’也。
此人必慕黄霸之为人。
”上颔.之。
异日复进讞,上顾知院官问曰:“前时姓庞详议官何故不来?”知院官对:“任满,已出外官。
”上遽指挥中书与在京差遣,除三司检法官,俄擢三司判官,庆历中,遂入相。
(取材于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上:指宋仁宗。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刁绎亦不谕.其由谕:告诉,告知B.明年除.馆阁校勘除:任命授职C.乃越次.对日等次职位次:等次,职位D.上颔.之颔:点头,指同意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其.令可知其.孰能讥之乎B. 乃为一简答之,方.去甚器重者方.召一饭C.或云乃.天章阁待制杜杞也今乃.不读其诗D.乃往见文肃而.问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遂为之延誉于是为他传扬声誉B.简重少所许可简静持重,(对人)少有称许、肯定C.诗中得无激触否诗中恐怕没有什么地方激发、触动他吧D.盖以“霸”次“王”也大概是因为把严苛的执法放在宽仁的王道之后了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7分)①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
②有章殊不意,往见通判刁绎,具言所以。
13.根据文意概括回答蒋堂和宋仁宗是如何察人的。
(4分)14.请用自己的话回答盛文肃对夏有章的态度前后有何变化,并谈谈你对这种变化的看法。
(5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9.(3分)A10.(3分)B 11.(3分)C12.(7分)①不是这样,县令一定是个能干的人,能让属下不敢怠慢他的命令到如此程度。
【评分标准】共3分。
“不然”“健”“慢”翻译正确,各1分。
北京市东城区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语文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10小题,共3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10题。
【材料一】中药命名的文化意蕴“厚朴”是一味中药。
中医药书称其因“本质朴而皮厚”得名。
但这看似简单的药名却实在不简单。
厚,是淳厚的厚;朴,是质朴的朴。
淳厚与质朴是中国人一向赞美的品德,巧妙地落在了一味药草上。
在数千种中草药中,有很多这样粗看自然质朴,细品却韵味十足的药名。
“百合”的意趣医圣张仲景的经典著作《金匮要略》中记录了这样一种病:患病者精神、饮食、行动皆异于常人,沉默少言,欲睡难眠,不思饮食,此为“百合病”。
中医认为这个病多由心神失养,或情致不调等引起。
治疗这个病常用“百合”为主药,以百合地黄汤为主方,在此基础上再根据病情及时调整。
那么,“百合”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说来没什么稀奇,罗大佑歌中的“野百合”和近年被阿宝唱响的“山丹丹”就是这味百合良药。
娇艳的百合花在山野蓬蒿.中亭亭玉立,其生于地下的鳞茎由近百块鳞瓣抱合而成,古人将其视为“百年好合”的吉兆,花也因此得名。
不过,治疗百合病的不是美丽的花朵,而是那抱合的鳞茎。
百合具有滋阴润肺、镇静安神之功效,在中医看来,精神、情绪上的问题,就要用“百合”去治。
因此,就有了百合病是“因以百合为主药才得名”的说法,百合也有了“因治百合病才叫百合”的另一种得名原因。
中草药中,像百合一样拥有美妙、独特的名字的还有很多。
比如《神农本草经》一书中将一种”,有华美主治时疾寒热、内补不足的“玉竹”列为上品,但此草并非竹类,它还有个名字叫“葳蕤..之意。
不过,“玉竹”之名更雅。
李时珍说“其叶光莹像竹,其根长而多节”,故名玉竹。
药名的诗情比起西药以化学分析为起点命名的科学和理性,中药本草的命名则大都感性。
有的药名本身就极富诗意,成为可以寄喻.情思的对象。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教师版擦黑,儿子回到了村子,脚步声响亮,震得路边的桃花纷纷飘落。
狗听到声响也开始狂吠。
___靠在墙上,眯着眼睛看着儿子走近,没有起身也没有说话。
儿子看到父亲后,轻声地走到他面前。
儿子掏出一支香烟递给老铁。
夕阳的余晖像被顽皮的孩子涂抹上锅烟,黑麻麻的。
(A)老铁看不清烟盒上的字,正犹豫着,儿子说话了:“这是___的,十元一盒,我抽得起。
”___这才笑了一下,接过香烟。
儿子绷着脸也露出了一些笑容。
你知道为什么村里的狗会咬你吗?”老铁抽了一口烟,问道。
儿子确实没有想到这个问题。
他经常回家,所以狗不应该咬他。
但今天却出现了这个问题。
因为你不合群,你的心没跟这儿接地气。
”老___眼看了看儿子身上的衣服,儿子心里“咯噔”一下。
他穿了一套崭新的西装,还特意打了条领带。
难道我不能穿好衣服吗?”儿子有点不服气。
当然可以,但要看场合。
你回到自己的家,这种打扮,狗就觉得你变了,难免会咬你。
”儿子不屑地哼了一声。
不信,把这套衣服换上,再走出去试试。
”老铁指指墙角,那里有一堆渔具,渔具上面放了一套普通的农家衣裤。
儿子非常不情愿地脱下西装。
“你让我回来是为了让我穿这套衣服吗?”当然不是。
我们去捕鱼吧。
三月桃花开,鳜鱼肥,谁不馋呢。
”儿子心里又是“咯噔”一下,乖乖跟着___往村外走去。
你还别说,这次狗见了他们,一个也没有龇牙咧嘴。
路上,有村民打招呼:“___,去哪儿?”儿子惯性张开嘴,想回答,但发现自己错了。
___说:“我们去河边抓点鳜鱼。
”村民笑着说:“你还需要鳜鱼吗?说一声,我们都会送给你。
”___说:“不了不了,自己捕的才香。
”听到这话,儿子感到有点尴尬。
他们走到河边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只有两个烟头忽明忽暗。
这条小河从山崖子里流出来,水清藻绿,是村里的命脉。
___退休后,不愿待在城里,回到老家义务当起了这条小河的巡逻员。
他不允许别人砍树,更不允许别人使用电(药)捕鱼。
2018 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学生版2018 海淀二模四、本大题共 6 小题,共23 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9-24 题。
桃花流水鳜鱼肥擦黑,儿子回来了,脚步把村前的小路踩得啪啪响,震得路边的桃花落了一地。
狗,跟着就狂吠起来。
老铁倚墙而坐,眯着眼,瞅着渐行渐近的儿子,不起身,也不吭声。
儿子自是瞧见了爹,忙放轻脚步,抵达老铁眼前,立住。
儿子拿出烟,递给老铁一支。
夕阳的余晖像被俏皮的孩子涂抹上锅烟,黑麻麻的。
(A)老铁看不清烟盒上的字,正迟疑着,儿子说话了:“双喜的,十元一盒,我抽得起。
” 老铁这才笑一下,接了。
儿子紧绷绷的脸上也绽开些笑容。
“知道村里的狗为啥咬你不”抽口烟,老铁问。
这个,儿子确实没想到。
按理,他是经常回来的,这狗不应当吠他才对。
可今儿个怪了。
“因为你不合群,你的心没跟这儿接地气。
”老铁乜斜一眼儿子身上的衣服,儿子心里“咯噔”一下。
这是套崭新的西装,为此,他还专门打了条领带。
“难道我就不能够穿好衣服”儿子有点不钦佩。
“自然能够,可要看在啥场合。
你回到自己的窝,这种打扮,狗就感觉你变了,能不咬你”儿子不屑地哼了一声。
“不信,把这套衣服换上,再走出去试一试。
”老铁指指墙角,那处有一堆渔具,渔具上面放了一套一般的农家衣裤。
儿子极不情愿地脱下西装。
“你火急火燎让我回来,不是为了让我穿这套衣服吧”“自然不是。
走,跟我捕鱼去。
三月桃花开,鳜鱼肥着哪,谁不馋呢。
”儿子心里又是“咯噔”一下,乖乖跟着老铁往村外走。
你还别说,此次狗见了他们,没一个龇牙咧嘴的。
路上,有村民打招呼:“王书记,去哪儿”儿子习惯性张开嘴,想答,却察觉自己错了。
老铁说:“走走,去河边抓点鳜鱼。
”村民笑:“你还缺鳜鱼吃,言一声,都往你家送。
”老铁说:“不了不了,自己捕的,那才香。
”听到这话,儿子脸上火辣辣的。
走到河边,天已完好黑透,只有两根烟头忽明忽暗。
这条小河从山崖子里流出来,水清藻绿,是村里的命脉。
北京市东城区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二)语文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10小题,共3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10题。
【材料一】中药命名的文化意蕴‚厚朴‛是一味中药。
中医药书称其因‚本质朴而皮厚‛得名。
但这看似简单的药名却实在不简单。
厚,是淳厚的厚;朴,是质朴的朴。
淳厚与质朴是中国人一向赞美的品德,巧妙地落在了一味药草上。
在数千种中草药中,有很多这样粗看自然质朴,细品却韵味十足的药名。
‚百合‛的意趣医圣张仲景的经典著作《金匮要略》中记录了这样一种病:患病者精神、饮食、行动皆异于常人,沉默少言,欲睡难眠,不思饮食,此为‚百合病‛。
中医认为这个病多由心神失养,或情致不调等引起。
治疗这个病常用‚百合‛为主药,以百合地黄汤为主方,在此基础上再根据病情及时调整。
那么,‚百合‛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说来没什么稀奇,罗大佑歌中的‚野百合‛和近年被阿宝唱响的‚山丹丹‛就是这味百合良药。
娇艳的百合花在山野蓬蒿.中亭亭玉立,其生于地下的鳞茎由近百块鳞瓣抱合而成,古人将其视为‚百年好合‛的吉兆,花也因此得名。
不过,治疗百合病的不是美丽的花朵,而是那抱合的鳞茎。
百合具有滋阴润肺、镇静安神之功效,在中医看来,精神、情绪上的问题,就要用‚百合‛去治。
因此,就有了百合病是‚因以百合为主药才得名‛的说法,百合也有了‚因治百合病才叫百合‛的另一种得名原因。
中草药中,像百合一样拥有美妙、独特的名字的还有很多。
比如《神农本草经》一书中将一种主治时疾寒热、内补不足的‚玉竹‛列为上品,但此草并非竹类,它还有个名字叫‚葳蕤..‛,有华美之意。
不过,‚玉竹‛之名更雅。
李时珍说‚其叶光莹像竹,其根长而多节‛,故名玉竹。
药名的诗情比起西药以化学分析为起点命名的科学和理性,中药本草的命名则大都感性。
有的药名本身就极富诗意,成为可以寄喻.情思的对象。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2018海淀二模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最近一款名为“旅行青蛙”的游戏在网络上走红。
游戏主角是一只青蛙,它独自吃饭,读书,外出旅行。
玩家能做的,就是在庭院里采摘三叶草“赚钱”,为它准备餐食,给它整理出发的行囊,然后发现它一声不响地离开,再等它悄无声息....地归来。
没有激烈炫目..的画面,没有复杂的操作流程,游戏设置朴素到寡淡,却让很多人投入其中,原因在于这款游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隐喻”引发了人们强烈的共鸣。
养蛙,养娃。
相似的读音,勾勒出的是相似的生活场景。
而回看你为这只蛙所做的一切,也像极了自己的父母。
傍晚归家,推开家门,总会看到餐桌上摆好父母准备已久的可口饭菜;离开家乡,奔向远方,日益年迈的父母除了惦念,能做的,也只是帮我们整理行囊,多备些衣物吃食,将这份家的温暖尽力延续得久一点。
这份长情的付出,这些默默的奉献,是游戏内外并无二致....的父母深情。
只不过,这份深情常常被一种“空巢”的孤独所覆盖。
前一晚你还看到“蛙儿子”在桌前吃饭、床上读书,第二天一早,房间里已不见踪影,空无一蛙。
更多的时间,是玩家一人,面对空荡荡的房间,等待它的归来。
玩家只能凭借它从远方寄来的一张张照片去想象“蛙儿子”过得怎样,现在何方。
那份独自思念的寂寥,那份不知归期的守候,让我们隐约体会到为人父母“空巢”之后的苦楚与不易,却也难说真正懂得那些一别数载、难得团聚的“空巢老人”的复杂心情。
毕竟,游戏的体验与现实相比,终究还是浅薄了些。
反观这只青蛙,何尝不是另一种“空巢”角色?独自吃饭,独自远行,独自生活,这只蛙的日常状态,也是背井离乡、独自于远方拼搏的“空巢青年”们的现实侧写。
他们每天随着人流上班、回家,日常饮食常靠外卖速食解决,更多的时间里形单影只,独自排解内心的孤独。
偶尔给家人打一个电话,想一吐心中的落寞和艰难,但电话接通的瞬间,心又坚强起来——报喜不报忧,不能让家人为我担心。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教师版2018海淀二模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9-24题。
桃花流水鳜鱼肥擦黑,儿子回来了,脚步把村前的小路踩得啪啪响,震得路边的桃花落了一地。
狗,跟着就狂吠起来。
老铁倚墙而坐,眯着眼,瞅着渐行渐近的儿子,不起身,也不吭声。
儿子自是瞧见了爹,忙放轻脚步,来到老铁面前,立住。
儿子掏出烟,递给老铁一支。
夕阳的余晖像被顽皮的孩子涂抹上锅烟,黑麻麻的。
(A)老铁看不清烟盒上的字,正犹豫着,儿子说话了:“双喜的,十元一盒,我抽得起。
”老铁这才笑一下,接了。
儿子紧绷绷的脸上也绽开些笑容。
“知道村里的狗为啥咬你不?”抽口烟,老铁问。
这个,儿子确实没想到。
按理,他是经常回来的,这狗不应该吠他才对。
可今儿个怪了。
“因为你不合群,你的心没跟这儿接地气。
”老铁乜斜一眼儿子身上的衣服,儿子心里“咯噔”一下。
这是套崭新的西装,为此,他还特意打了条领带。
“难道我就不能穿好衣服?”儿子有点不服气。
“当然可以,可要看在啥场合。
你回到自己的窝,这种打扮,狗就觉得你变了,能不咬你?”儿子不屑地哼了一声。
“不信,把这套衣服换上,再走出去试试。
”老铁指指墙角,那里有一堆渔具,渔具上面放了一套普通的农家衣裤。
儿子极不情愿地脱下西装。
“你火急火燎让我回来,不是为了让我穿这套衣服吧?”“当然不是。
走,跟我捕鱼去。
三月桃花开,鳜鱼肥着哪,谁不馋呢。
”儿子心里又是“咯噔”一下,乖乖跟着老铁往村外走。
你还别说,这次狗见了他们,没一个龇牙咧嘴的。
路上,有村民打招呼:“王书记,去哪儿?”儿子习惯性张开嘴,想答,却发觉自己错了。
老铁说:“走走,去河边抓点鳜鱼。
”村民笑:“你还缺鳜鱼吃,言一声,都往你家送。
”老铁说:“不了不了,自己捕的,那才香。
”听到这话,儿子脸上火辣辣的。
走到河边,天已完全黑透,只有两根烟头忽明忽暗。
这条小河从山崖子里流出来,水清藻绿,是村里的命脉。
老铁退休后,不愿待在城里,回老家义务当起了这条小河的巡逻员。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2018海淀二模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8题。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日近觚棱①,秋渐满、蓬莱双阙。
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
把酒送君天上②去,琼玉琚玉佩鹓③鸿列。
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
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
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④。
不洒世间儿女泪,难堪亲友中年别。
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
【注释】①觚棱,宫殿的屋角瓦脊。
②天上,指朝廷。
③鹓,古代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④唾壶歌缺,《世说新语》中说,王敦酒后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用如意击打唾壶,壶口尽缺。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想象友人即将赴任的临安,宫殿在阳光照耀下高大壮丽,似蓬莱般令人神往。
B.“正钱塘江上”两句,写江水气势磅礴,银白色的浪花奔涌着向前,极具画面感。
C.下阕开篇四个短句急促有力,“能”与“空”凸显了词人激切、无奈的矛盾心绪。
D.“不洒”两句说的是,莫因离别流泪而难为情,应如世间孩童般真实地表达心意。
16.本词结尾“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通过想象离别后的情景来抒发情感。
下列诗句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B.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柳宗元《别舍弟宗一》)C.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郑文宝《柳枝词》)D.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严仁《鹧鸪天·惜别》)17.本词与下面的诗歌都写送友人赴任,它们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内容加以分析。
(6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6分)①本词说“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屈原在《国殇》中也歌颂了将士们死而无悔的气节:“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二)语文 2018.5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题。
材料一墨作为书写工具,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传承载体,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就以石墨、朱砂填色。
汉代纸料发明后,出现了一种以漆烟和松煤制成的丸状墨,这是日后用墨的滥觞.。
唐代是文化交流最广泛的朝代之一。
唐末奚超避乱至歙州,见此地多松且质优,新安江水质极佳,因此留在此地制墨。
因墨的主产区为歙州,故得名“歙墨”。
其后奚超之子改进捣烟、和胶的方法,制成了“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佳墨。
制墨工艺的改进,让书写更加流利,也加快了文化的传播速度。
宋室南渡后,宋墨的制作技艺臻.于成熟。
制墨业的繁荣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油烟墨的创立,开辟了中国制墨业的新领域。
千百年来,制墨主要以松烟为原料,由于长年累月取松烧烟,致使松树被砍伐殆.尽,新的制墨原料——桐油烟便应.运而生。
第二,制墨从业人员众多,名家辈出。
宋代制墨名家见诸史册的多达百余人,他们在选料、配方、烧制、用胶、捣杵等工艺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第三,达官贵人及文人墨客与制墨工匠切磋技艺,促进了制墨技艺的发展。
创造“瘦金体”书法的宋徽宗喜欢墨又懂制墨,他亲自实践,推动了制墨业的发展。
苏轼、陆游、黄庭坚等文人都有过参与制墨的经历。
宣和三年(1121),歙州改成徽州,“徽墨”之名正式诞生,并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明代徽墨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先进的桐油烟与漆油的制墨方法被广泛应用。
徽墨普遍加入麝香、冰片、熊胆等十几种贵重原料,使墨的质地达到新的水平。
竞争使徽墨在工艺进步的同时也提升了造型设计能力和墨模的雕刻技术。
徽墨呈现出艺术品的潜质,也带动了从事艺术的文化人士投身工艺品创作的潮流。
清代徽墨的发展虽不及明代的规模,但陆续出现了曹素功、胡开文等制墨名家。
这一时期徽墨出现了集锦种类的墨,墨雕题材也更加丰富。
墨雕题材多取自山川、建筑、风光、典籍、典故、儒家、道家、佛家等,少则几锭为一套,多则几十锭为一套,徽墨成为多种文化元素的载体。
由于社会动荡,近代徽墨的发展一度停滞,直至解放后制墨业才重新焕发生机。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保护,徽墨被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承载着厚重历史和传统艺术文化的徽墨也注意吸收时代元素,不断开发新的产品。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徽墨如同由传统文化之根生发的绿叶,它从传统文化中不断获得滋养,同时也以自身的发展扩充着中国文化的根系。
(取材于项颂的文章)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滥觞.:“觞”读作“shāng”意思是“酒杯”B.臻.于:“臻”读作“zhēn”意思是“达到(美好的境地)”C.殆.尽:“殆”读作“dài”意思是“危险”D.应.运而生:“应”读作“yìng”意思是“顺应”2.下列关于徽墨发展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徽墨的发展经历了石墨、汉代丸状墨、唐代歙墨三个阶段B.唐墨以桐油烟为主要原料,墨色黑润,坚而有光,馨香浓郁C.清代徽墨墨雕题材丰富,一块徽墨的装饰图案汇集多种文化元素D.具有厚重历史文化的徽墨坚持创新,不断充实中国文化的内涵3.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明代徽墨蓬勃发展原因的一项是(3分)A.新原料的应用B.新工艺的使用C.雕刻技术的进步D.文化人士的呼吁材料二作为传统工艺制品,徽墨因其装饰图案文化内容丰富,兼具实用与欣赏功能。
徽学中的新安理学以“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实践理性精神成为徽州文化的思想基础,儒家的社会伦理纲常、个人忠孝节义则是徽州人处世安身的精神支柱。
徽墨与徽州其他艺术一样具有象征性和教育性,即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对后世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可以说,“崇儒”文化意识是徽墨装饰选择刻画内容的动因所在。
【甲】徽墨装饰在构图、布局上吸收了徽州新安画派的绘画表现手法。
新安画派的画家借徽州地缘地貌为蓝本,强调师法自然。
徽墨墨面装饰格调与新安画派画风比较接近。
制墨行业以文人为主要消费者,从一定意义上决定徽墨图文装饰必然要迎合文人的喜好。
明万历后,徽墨制造商更注重设计的文化与历史内涵,以迎合上层文人的审美趣味。
徽墨中对于文人喜好的传统植物文化艺术符号的运用源自儒家的“比德”传统。
【乙】徽州重视教育的风气使徽州人具有较高的学识素养,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徽俗习惯等能从文化的视角加以审视、了解与研究。
制墨者把自己的生活、人生愿望及情感与趣味当作艺术创作的源泉,在制墨过程中遵循自己的内心审美需要,自然把这些化为审美对象灌注到墨面装饰中,在徽墨制品中观照自己,从中获得十分亲切而美好的审美感受。
【丙】(取材于宛俊勇的文章)4.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对徽墨装饰题材体现的文化内涵的一项是(3分)A.儒家伦理观念B.地域自然山水C.文人审美趣味D.创作主体追求5.请将以下三项分别还原至材料二中的【甲】【乙】【丙】处。
(3分)A.清汪节庵“唤卿呼子谓多事”墨镂雕童叟对话人物风景图,四周辅以荷花、兰花雕刻,以君子植物特殊的生态习性和生命气息为君子个体修养提供启示。
B.《耕织图》墨面图案记录了徽民生活中春耕、播种、浇灌、采收及弹花、纺纱、染练、绩织等生产和加工整个劳动过程,将徽州田野人家劳作等民俗自然情趣与文人大夫的审美情趣有机融合,画面生动,极富乡土气息。
C.《程氏墨苑》记录的圆形墨模《百子图》将民间各类儿童嬉戏的画面完整地整合于一幅图像之中,直接表达人丁兴旺、后继有人的儒家“孝为仁本”思想。
【甲】处填【乙】处填【丙】处填材料三一直以来,我们提起非物质文化遗产,总在感慨它们逐渐衰微甚至消逝。
但这往往只是“一厢情愿”的看法。
时代场景不同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传统文化精粹的生存空间,但非遗在现代并非全无“用武之地”。
墨的发展其实与社会稳定有关。
社会稳定,人民生活追求提高,墨的市场就会扩大,徽墨自然无消失之虞。
以前老胡开文墨厂生产的墨大部分出口日本。
日本人很重视汉文化,写毛笔字画毛笔画的人多,对墨的要求也高。
而如今,墨的内销与出口比重基本持平,说明中国人也在逐渐重视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这样的变化一方面得益于墨厂的不断创新,另一方面得益于生活水平提高,文学素养提升,人们有了更高的精神文化追求。
科技的进步也赋予传统工艺不少便利。
锅炉、电炉的使用都对改善成品墨的品质帮助不小。
独特的制作方式、百年徽墨的招牌再加上文墨自带的传统文化气息,使得近年来徽墨更多以工艺品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眼前,而在制墨人看来,这是本末倒置....的。
墨首先是用具,其次才有工艺品的属性。
“让一般人都用得起、用得好,这才是我做墨的‘初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周美洪这样说。
他认为很多民间技艺都“生于民间,死于庙堂”。
对于很多地方花巨资建博物馆、收藏馆,周美洪更多的是担忧,因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置于博物馆中很可能会“锁死..”它的生命力。
“不论是不是出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应该成为少数人欣赏的奢侈品...,而要走进千家万户。
”很多人看到“老胡开文墨厂只有100多个工人”“当前徽墨的原料采购困难”的报道后就自然而然的认同“百年老字号后继无人”的论断。
事实上,老厂并非没有能力扩充人手与规模,只是根据市场研判,没有选择这样做而已。
与其不顾市场规律盲目扩大生产,不如进一步弘扬国粹,有更多的人沉浸在书山墨海的传统文化中,就将给予徽墨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更多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徽墨自然而然会迸发出更大的活力。
对于其他非遗传承技艺,也没必要以“悲悯”的视角看待它们的日渐衰微,它们只不过是以最适合当前时代的姿态传承而已。
传承的过程事实上也是一个沉淀的过程,每个时代总会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烙上新的烙印。
它们总会以自己的方式展现新的元素,时过境迁,传承人也许会老,但传承不老。
(取材于刘超的文章)6.对下列词语在材料三中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末倒置:指有人只重视徽墨的造型,而忽视其文化价值B.初心:指制墨者制墨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书写者的使用C.锁死: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在博物馆中会脱离现实生活D.奢侈品:指专属于部分财富拥有者的独特、稀缺、珍奇的物品7.根据材料三,下列做法不符合...本文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观点的一项是(2分)A.开设昆曲选修课程,普及昆曲知识B.参与宣纸文化体验活动,亲手制作宣纸C.举行节气庆祝活动,了解节气与生活的关系D.打造极品龙泉青瓷,获得收藏家青睐8.材料三提到“传承人也许会老,但传承不老”。
结合三则材料,概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墨”传承不绝的原因。
(6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一)尝谓诗有工.拙,而无今古。
自葛天氏之歌至今日,皆有工有拙,未必古人皆工,今人皆拙。
即《三百篇》中,颇有未工不必学者,不徒汉、晋、唐、宋也。
今人诗有极工极宜学者,亦不徒汉、晋、唐、宋也。
然格律莫备于古,学者宗师,自有渊源。
至于性情遭.际.,人人有我在焉,不可貌古人而袭之,畏古人而拘之也。
今之莺花,岂古之莺花乎?然而不得谓今无莺花也;今之丝竹,岂古之丝竹乎?然而不得谓今无丝竹也。
天籁一日不断,则.人籁一日不绝。
孟子曰:“今之乐,犹古之乐。
”乐即诗也。
唐人学汉、魏变汉、魏,宋学唐变唐。
其变也,非有心于.变也,乃不得不变也。
使不变,则.不足以为唐,不足以为宋也。
子孙之貌,莫不本于祖、父,然变而美者有之,变而丑者有之。
若必禁其不变,则虽造物有所不能。
先生【1】许唐人之变汉、魏,而独不许宋人之变唐,惑也。
且先生亦知唐人之自变其诗,与宋人无与..乎?初、盛一变,中、晚再变,至皮、陆【2】二家已浸淫乎宋氏矣。
风会所趋,聪明所极,有不期其然而然者。
故枚尝谓变尧、舜者,汤、武也;然学尧、舜者,莫善于汤、武,莫不善于燕哙【3】。
变唐诗者,宋、元也;然学唐诗者莫善于宋、元,莫不善于明七子【4】。
何也?当变而变,其相传者心也;当变而不变,其拘守者迹也。
鹦鹉能言,而不能得所以言,夫非以迹乎哉!(取材于袁枚《答沈大宗伯论诗书》)(二)乃近代论诗者,则曰:三百篇尚矣;五言必建安、黄初;其.馀诸体,必唐之初、盛而后可。
非是者,必斥焉。
既不能知诗之源流本末正变盛衰,互为.循环;并不能辨古今作者之心思才力深浅高下长短,孰为沿为革,孰为创为因,孰为流弊..而衰,孰为救衰而盛,一一剖析而缕分之,兼综而条贯之。
徒自诩矜张,为郛廓隔膜之谈,以欺人而自欺也。
盖自有天地以来,古今世运气数,递变迁以相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