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彩虹》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78.00 KB
- 文档页数:21
《雨铃铛》教学设计
主备人:陈兴国陈玲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书写本课生字。
⑵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⑶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猜谜激趣,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⑵图文结合,理解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体会儿歌的韵律美。
重难点与关键:
识字、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识字13个,能正确读、认。
2.在想象感受春雨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师课件出示谜语:无数线儿长又细,上连天来下接地,线长不能做鞋袜,线多不能缝新衣。
2.跟老师空书谜底雨(师板书)谁能用这个字组个词?
3.以前咱们也念过许多关于雨的古诗和儿歌,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关于雨的儿歌,它的名字就叫雨铃铛(板书课题并齐读)
4.你怎么记住“铃铛”这两个字呢?能用这个词说一名话吗?
二、初读课文
1.春雨姐姐觉得小朋友学得非常认真,决定把这首有趣的儿歌送给大家,你们听(教师范读课文)
2.小朋友喜欢雨姐姐的这首儿歌吗?那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吧!
3.指名读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小朋友都很不错读得可棒了,雨姐姐把雨点小宝贝也带来了,看看我们小朋友能不能认出它们。(课件出示单个的生字)
2.出示文中由生子组成的词,开火车认读。
3.从词语中抽出生字,认读。
四、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小朋友们交上许多可爱的好朋友,愿意和它们和老师一起再来把儿歌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吗?
2.(出示春天雨景,放雨声)小朋友看着这雨景,听着雨声,说说你觉得春雨怎么样?(师板书细密轻)
那我们该怎么读呢?(轻轻地)请个别小朋友来试试,再齐读
3.是呀!春雨在沙沙地下着,水珠挂在房檐上(师边说边出示课件并在课件中指出房檐在什么位置),那雨是不是真的是小铃铛呢?
哦,不是,是看到房檐上的水珠的样子听到春雨的声音丁零当啷的想象成了小铃铛,其实并不是小铃铛哦。
4.雨姐姐这儿还不少春雨的声音呢!想听听吗?让你来想想它们像什么?
先放课件再填空:
沙沙响,沙沙响,春雨洒在房檐上,房檐上挂水珠,好像----------------。
5.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是春雨姐姐在招呼小燕子们快快回来盖
新房,想想:春雨姐姐还会招呼谁呢?
填空:
它在招呼--------------,快快回来----------------------------。
五、总结
是呀!春雨沙沙地下着,细细的、密密的、轻轻的,春天是美好的,让我们用高兴的心情,伴着沙沙的雨声再一次将课文朗读一遍吧!
六、写一写
1.这是咱们今天要写的字,同学们认为哪几个比较难写呀?师用毛笔范写生跟着空书。
2.学生完成写字书中的内容。
七、作业
填一填:
雨---------------
--------------,--------------------,
春雨洒在-------------------------。
-----------------------------------------,
好像-------------------------------。
---------------,----------------,
它在招呼-------------------------,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写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读。
沙沙响洒在房檐水珠串串铃铛招呼盖新房
二、学习写字。
1.出示生字:雨房串
2.齐读生字。
3.分析字型、笔顺。
教师重点强调:
雨:里面的四个点均匀分布在左右两边,上下对齐。
房:半包围结构,外面的撇画舒展,里面的“方”横画在横中线上。串:两个口写扁平,上面略小,下面略大。
4.利用学过的旧字记新字。
(1)填括号
()+ ()=响()+ ()=沙
()+ ()=呼( )+ ()=招
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字,书写时有什么特点?
a都是左右结构。b左边偏旁占格少,右边占格多。
5.教师强调:
⑴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而且左窄右宽,右半部分占领竖中线。
⑵找准每个字的压轴线,再认真书写。
6.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写。
7.讲评。
三.课堂总结: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棒!
四.练习设计:
1.在田字格丽每个字写两遍。
2.加标点。
(1)小鸟在树上唱歌
(2)我们玩得多么开心啊
(3)你想去太空看一看吗
教学反思:
《美丽的彩虹》教学设计
主备人:陈兴国陈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书写本课生字。
⑵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⑶理解课文,学习想象和比喻。
2.程与方法
⑴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⑵理解内容,激发思维,拓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