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原因剖析
- 格式:docx
- 大小:14.79 KB
- 文档页数:7
论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问题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问题一直是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不断增加,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化也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本文将从趋同化的概念、背景、原因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及相关政策建议。
一、趋同化的概念所谓趋同化,是指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物质、文化、法律、经济等领域中各种制度、规则、标准、传统等在一定程度上相互靠拢、一致、相似,并且在发展和运行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
在国际会计领域,趋同化主要指的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和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同质化、相互靠拢的过程。
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化,也就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朝着一致的方向发展。
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化有其深层次的背景。
由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不断增加,各国交流合作的频率和程度大幅提升,这就要求各国之间的会计制度和规则能够相互融合、互通有无,以促进国际间的交易和投资便利化。
国际投资者和跨国公司的增加也推动了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化。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参与到跨国公司的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中,他们需要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和比较,而如果各国之间的会计准则不一致、甚至相差甚远,就会给这些投资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经济风险。
国际投资者对国际会计准则的一致性和透明度要求日益提高,这也成为推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的重要动力之一。
1. 降低信息成本。
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不同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来适应和符合这些多样化的会计准则和规定,而且在跨国经营和国际投资的过程中,需要对多种不同的会计准则进行转换和调整,这就增加了企业的信息获取成本和运营风险。
通过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化,可以降低企业的信息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国际投资的效率和透明度。
2. 提高财务报告的可比性。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和规定不一致,企业的财务报表在国际间的比较会受到很大限制,这就降低了国际投资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准确理解和评估。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解析知识点总结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这一趋势不仅影响着各国企业的财务报告和会计处理,也对全球资本市场的运作和经济交流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简单来说,就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逐渐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减少差异,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趋势呢?首先,随着国际贸易和投资的不断增长,跨国企业的业务日益复杂和全球化。
如果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差异过大,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将面临巨大的成本和复杂性,投资者也难以准确比较和评估不同国家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其次,全球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发展需要统一的会计准则作为支撑,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市场效率。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推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它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这些准则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直接采用了 IFRS,或者对本国的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以与 IFRS 保持趋同。
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值得我们深入了解。
首先是会计政策的选择。
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在存货计价方法上,有的国家允许采用先进先出法(FIFO),而有的国家则更倾向于加权平均法。
在趋同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差异进行协调和统一,以确保会计信息的一致性。
其次是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国际会计准则强调公允价值的应用,而一些国家的会计准则可能更侧重于历史成本计量。
公允价值的引入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但同时也带来了计量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在趋同过程中,如何合理确定公允价值,以及如何处理公允价值变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然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诸多挑战。
文化和法律环境的差异是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商业文化和法律体系,这可能导致对会计准则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偏差。
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与差异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也不断增加。
在这种背景下,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与差异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与差异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势。
一、全球趋同的原因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全球化经济的需求。
随着跨国公司的增多,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需要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比较和评估。
如果各国采用不同的会计准则,这将给国际投资者带来很大的困扰,使得他们无法准确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因此,为了提高全球经济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各国纷纷倾向于采用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
其次,全球趋同的原因还包括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存在差异,这给跨国公司带来了额外的成本和复杂性。
如果各国都采用相同的会计准则,跨国公司将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财务报告和审计,减少重复工作和资源浪费。
二、全球趋同的影响全球趋同的会计准则对于国际贸易和投资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它提高了全球经济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绩,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其次,全球趋同的会计准则有助于减少跨国公司的成本和风险。
采用相同的会计准则可以降低财务报告和审计的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因为不同会计准则带来的误解和纠纷。
这对于跨国公司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
然而,全球趋同的会计准则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一些国家可能会失去对本国会计准则的控制权。
如果所有国家都采用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一些国家的特殊需求和规定可能无法得到满足。
这可能导致一些国家的会计准则变得过于一致和刻板。
其次,全球趋同的会计准则可能会忽视一些国家的特殊情况和文化差异。
不同国家的经济结构和商业习惯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同样的会计准则在不同国家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有所不同。
因此,在推动全球趋同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各国的特殊情况和文化背景。
三、可能的发展趋势目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正在努力推动全球会计准则的趋同。
论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问题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深,国际间的贸易和投资活动也日益频繁,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化是指各国在会计准则制定和实施方面的逐步趋向一致,以便更好地满足全球化经济的需要,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质量,增强投资者对不同国家企业的比较和评估能力,从而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流畅进行。
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化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本文将探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的问题及其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化面临着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法律、监管、税收等方面的差异性。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法律制度对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都会产生影响。
在某些国家,会计准则可能更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而在其他国家可能更注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稳健性。
不同国家的监管和税收政策也会对会计准则的内容和执行产生影响。
这些差异性使得国际会计准则的统一和一致性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在制定和实施国际会计准则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殊情况,以便更好地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化。
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化还面临着语言、翻译和传播等方面的障碍。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言和文字不同,会计准则的翻译和传播可能会面临着一些困难。
这在跨国企业和国际投资者之间的信息披露和交流中可能会产生一些误解和不便,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进行。
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化需要加强国际间的语言和文化交流,提高翻译和传播的质量和效率,以便更好地促进国际会计准则的统一和一致性。
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化还面临着监管和实施方面的挑战。
尽管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其他国际机构在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着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对国际会计准则的接受和执行程度不一致的问题。
有些国家和地区在接受和执行国际会计准则时可能会出现拖延和抵制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统一和一致性,也会给跨国企业和国际投资者带来一些风险和不确定性。
论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问题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是指通过制定统一的国际会计准则,将不同国家的会计规则和准则逐渐趋于一致的过程。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会计准则的趋同化成为一个迫切的需求。
本文将从趋同化的背景、原因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全球化是推动会计准则趋同化的背景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跨国公司数量不断增加,这就要求财务报告具有可比性和一致性。
如果各国使用不同的会计准则,那么企业的财务报表将无法比较,给投资者和分析师造成困扰。
通过制定统一的国际会计准则,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为跨国投资提供更多的信息和便利。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可以提高全球资本市场的效率。
当不同国家都使用统一的会计准则时,投资者可以更容易比较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从而作出更准确的投资决策。
统一的会计准则还可以降低投资者的信息成本,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效率。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还可以提高全球金融稳定性。
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差异导致了财务报表的不一致,这给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造成了严重威胁。
通过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可以减少会计信息的误导性,提高金融体系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也面临一些障碍和困难。
首先是文化差异和法律制度的不同。
不同国家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和法律制度,这导致了会计准则的不同。
尤其是在国际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会计准则方面,差异更为显著。
其次是国家利益的考量。
由于会计准则对国家经济和企业竞争力有着实质性影响,各国往往为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和企业利益而坚持自己的会计准则。
再次是监管和执行问题。
一些国家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实施存在着各种问题,监管不健全和执行不力也是制约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的因素。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各国通过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来提供更多的信息和便利,增强全球资本市场的效率和全球金融稳定性。
尽管存在一些障碍和困难,但只要各国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完善监管机制,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解析知识点总结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
这一趋势对于企业的财务报告、国际投资和经济合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让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相关知识点。
一、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背景随着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日益频繁,跨国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企业的财务信息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可比性和透明度。
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不同的会计准则,导致财务报告的差异,增加了信息使用者的成本和风险,也阻碍了国际经济的有效运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含义与目标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并非要求各国完全采用相同的会计准则,而是在重要的原则和方法上实现一致,减少差异,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和可比性。
其主要目标是促进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靠性,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更有用的信息。
三、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主要进展目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采用或部分采用了 IFRS,或者正在积极推进与 IFRS 的趋同进程。
例如,欧盟要求其成员国上市公司自 2005 年起全面采用 IFRS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中国也在不断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新修订的会计准则在很多方面与 IFRS 实现了趋同。
四、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影响(一)对企业的影响1、降低融资成本:采用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可以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和透明度,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从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2、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通常更为严格和复杂,促使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3、增加合规成本: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理解和应用新的会计准则,可能会增加合规成本。
(二)对投资者的影响1、更准确的投资决策:趋同的会计准则提供了更可比和可靠的财务信息,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更准确的投资决策。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挑战知识点总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这一进程为各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资本流动以及国际经济合作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与意义随着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日益频繁,企业跨国经营活动不断增加。
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成为了必然选择。
国际趋同有助于减少跨国企业的财务报告转换成本,增强投资者对全球资本市场的信心,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面临的挑战1、法律和监管环境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和监管制度存在显著差异。
一些国家的法律对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执行有着严格的规定,而在其他国家可能相对宽松。
这种差异使得在国际趋同过程中,如何协调法律和监管要求成为一个难题。
2、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各国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各不相同,这会影响到会计处理方法和财务报告的编制。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更注重保守和稳健的会计原则;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可能更倾向于灵活和创新的处理方式。
3、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企业规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这导致在会计准则的应用和执行上存在不同的需求和能力。
发展中国家可能在技术、人才和资源等方面面临限制,难以迅速适应国际会计准则的高标准。
4、职业判断和会计估计的差异会计准则中常常涉及到职业判断和会计估计,如资产减值的计提、公允价值的确定等。
由于各国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经验不同,对相同的经济业务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和估计,从而影响财务报告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5、税收制度的影响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不同国家的税收制度差异较大,有些国家的税收法规可能对会计准则的应用产生约束,导致企业在遵循国际会计准则时面临税务调整和合规风险。
6、准则制定过程中的利益博弈会计准则的制定往往涉及到多方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投资者、政府监管部门等。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原因剖析'美国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简称IASC)及其国际会计准则(或国际财务准则,以下简称国际会计准则)的态度是复杂的和变化着的,即由早期的不屑一顾、中期的消极观望、阻挠拖延到最后迈上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之路。
本文主要阐述美国对IASC 及其准则态度的转变和动因剖析,以期为我国准则制定过程中走向国际化提供有益参考。
从表面上看,在这一阶段美国似乎也是支持IASC及其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其实并非如此。
美国认为,20世纪世界会计理论与实务史,几乎就是美国会计理论与实务发展史。
美国会计师协会早在1909年便尝试研究会计中的一些重要概念,以统一会计界对基本会计问题的认识。
1915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负责人又提出在全美建立一套统一会计制度的建议,以实现企业会计报表编制的规范化。
1917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参与了统一会计的,这是美国会计进行标准化改革的序幕。
1921年美国颁布了《预算与会计法案》,它为“统一会计”的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及其支持,在会计规范化方面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1929年至1933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大危机,在经济大危机的最初阶段,美国会计师协会便任命了一个特别委员会进行会计规范方面的研究工作。
委员会的工作进展迅速,它在1932年发布的题为《会计基本准则》的报告,把美国所发起的“统一会计”运动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随后,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便成立了,先后经历了三个时期,即会计程序委员会时期(1938-1958年)、会计原则委员会时期(1959-1972年)、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时期(1973-至今)。
从1939年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份公认会计准则文告——第1号《会计研究公报》(ARB)起,到2000年6月该委员会共发布51份《会计研究公报》、31个《意见书》、137个准则。
1984年美国还建立了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负责政府会计准则的建设。
综上所述,美国制定会计准则的历史之悠久,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能堪称世界之最,且制定的“公认会计原则”最为详细和完善,制定准则的程序也最充分、公开和独立。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问题的原因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问题的原因1. 背景介绍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问题是指全球范围内会计准则的统一化程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跨国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国际贸易与投资活动也日益频繁,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推广对全球化业务活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2. 国际会计准则的重要性国际会计准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有利于提升跨国公司的财务透明度和比较性,使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更容易理解和分析跨国公司的财务状况。
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也有利于促进全球范围内的投资和融资活动,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和交易成本。
再次,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促使贸易伙伴国际间的财务报表更具可比性,降低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
3.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问题的原因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推广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导致趋同问题出现的原因。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文化、经济制度的差异是导致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不同的法律制度下,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财务会计和报告的要求存在着较大差异。
不同的商业环境和商业实践也是导致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问题的原因之一。
在不同的商业文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经营手段、商业活动方式和会计处理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再次,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对于国际会计准则的需求和期望也是导致趋同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利益相关方对于财务信息的需求和期望也存在较大差异。
4. 解决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问题的措施为了解决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问题,相关利益相关者可以采取一系列积极的措施。
制定国际会计准则的组织和机构可以增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协调,改善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推广过程。
跨国公司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可以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推广,促进国际会计准则的统一和统一化。
再次,政府监管机构和国际组织可以加强跨国合作,改善跨国公司的财务透明度和比较性,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和交易成本。
浅析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经济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国际中,中国企业在走向国际舞台的同时,对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然而,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以及转轨经济、政府推动的市场经济、市场要素的市场化发育程度不同,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所还存在一定的差别。
文章主要从趋同的背景及原因,我国的现状,及未来展望方面作了分析,并指出未来趋同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全球化;会计准则;差异;趋同1 趋同的背景及原因1.1 国内背景及原因1.1.1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市场化首先,中国加入WTO已经五年,过渡期已经结束,而近年来,中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增长迅速,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长幅超过10%,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目前超过2万亿美元。
其次,中国的生产要素市场不断完善,为公允价值的取得提供了可观察的市场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行政手段减少使得会计信息的生产环境好转。
再次,中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上市公司达到1625家(2009年4月底),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增加。
最后,根据入世承诺,自2006年12月份开始,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对外开放。
1.1.2中国会计准则仍不理想表现一:新制度与老制度并存,如:1993年的行业会计制度,2000年的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4年的小企业会计制度。
表现二:《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范围较小,《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实施,2002年外商投资企业开始实施,而对于国有企业则是鼓励实施。
表现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范围不全面:2002年上市公司实施,2004年证券公司实行。
表现四:会计制度行业倾向加大,专业核算办法越来越多。
1.2国际背景及原因1.2.1 会计国际趋同是大势所趋1995~2004年,十年间世界贸易的统计表(见表1,1995~2004年世界贸易统计表)。
论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问题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会计领域的热点话题。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跨国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问题的重要性也就愈发凸显。
本文将围绕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问题展开讨论,分析趋同化的意义、困难和影响,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的意义在于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提高跨国企业的运作效率,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促进投资者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比较和评价。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跨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
而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差异导致了跨国企业在财务报告、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障碍,限制了它们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和运作效率。
推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却面临着诸多困难。
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法律、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了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执行存在着较大的障碍。
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需要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殊情况,以及跨国企业的实际情况,这就需要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过程中进行谨慎思考和平衡。
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化需要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的积极配合和支持,而在现实中,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利益关系复杂,往往难以统一。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必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的推进将会对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产生深远影响。
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化将有助于降低跨国企业的运作成本,提高其运作效率,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化将有利于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增强投资者对跨国企业的信心,促进跨国投资的稳定和持续。
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化将有助于规范全球资本市场的运作,提高其运作效率,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
未来,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论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问题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会计准则逐渐趋向统一和一致。
这是因为在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日益增多,需要一个统一的会计准则来规范和比较各国企业的财务报表,以实现全球经济的有效运作。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体制和文化背景差异,各国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也有很大的差异。
一些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更为规范和完善,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会计准则相对较落后。
这导致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更容易推行自己的会计准则,而发展中国家面临较大的困难和阻力。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需要各国合作和共识。
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的指导下,各国需要进行磋商和协商,以确定共同的会计准则。
由于各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差异,达成一致意见并不容易。
一些国家可能对自己的会计准则有较大的利益保护和保守主义倾向,不愿意接受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从而导致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的进展受阻。
会计准则的趋同化还面临着解释和适用的问题。
即使各国达成了共识并采纳了相似的会计准则,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差异和争议。
不同国家的会计规则解读和执行力度可能不同,导致相同的交易在不同国家的财务报表中呈现出不同的结果。
这给国际投资者和分析师带来了困扰,使得他们难以比较和评估不同国家企业的财务状况。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也会对国内企业和会计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适应压力。
国际会计准则通常更加注重公允价值和市场价值的披露,与传统的成本法会计准则有很大的差异。
这要求国内企业和会计从业人员掌握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和应用,进行相应的制度和流程调整。
这对一些资源和能力有限的企业和从业人员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负担和困难。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和合作。
尽管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对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国应加强交流和协作,寻求共同的会计准则和规范,以实现更加公正、透明和可比较的财务报表。
各国会计准则趋同在全球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会计准则逐渐趋同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主要原因包括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跨国公司的运作及财务信息的全球需求。
首先,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促使各国会计准则趋同。
随着全球资本市场的开放和投资者对国际投资的需求增加,需要一个统一的会计准则来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可比性。
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普遍意识到会计准则对于金融稳定和监管的重要性,因此加强了国际合作,以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
例如,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会计准则,被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接受和采用。
其次,跨国公司的运作也推动了各国会计准则的趋同。
随着跨国公司数量的增加和跨国经营活动的增加,需要一个统一的会计准则来减少跨国公司的会计复杂性和成本。
如果各国会计准则存在较大差异,跨国公司将需要按照不同的准则编制财务报表,增加了他们的运营成本和管理风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合作,达成了一项重要的合作协议,致力于解决全球会计准则的收敛问题。
再次,财务信息的全球需求也促使各国会计准则趋同。
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跨越国境进行投资和经营活动。
他们需要可比性和可靠的财务信息来评估和监督跨国公司的运营状况和风险。
如果各国会计准则存在较大差异,将难以进行有效的横向和纵向比较,从而影响了投资者的决策和市场的有效运作。
因此,各国会计准则趋同可以提供一个统一的信息基础,促进全球投资和跨国经营活动的发展。
尽管各国会计准则趋同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但仍然存在一些阻力和挑战。
其中一个主要阻力是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和法律制度差异。
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法律制度,在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此外,一些国家担心遵循全球统一的会计准则会对本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例如国家税收收入和公共财政的损失。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的交流日益密切。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越来越明显。
下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一趋势。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是国家或地区对于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性文件,是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
在我国,会计准则由国家财政部负责制定和发布。
随着国内企业不断走向国际市场,需要与世界接轨,因此我国会计准则的趋同也逐渐显现出来。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第一,财务报表项目披露。
我国会计准则在财务报表项目披露上进行了大量修改和变革,在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对比中逐渐趋同。
例如,我国的“报表日”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也采用了相同的日期,这使得不同国家的企业在报表项目上进行比较更加便利。
第二,财务报表项目分类。
我国会计准则中,财务报表项目的分类不同于国际准则。
然而,在经过多年的修订之后,我国会计准则逐渐采用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分类方法,使得财务报表项目分类更加清晰合理。
第三,政策法规变化。
我国政策法规的变化也与国际会计准则联系紧密。
例如,我国2006年财务会计法的修订就完全导入了国际会计准则的思想,这使得我国之前相对落后的财务法规得到了重大的改善。
综上所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是趋势所在。
企业需要适应趋同的规则来开展业务,而会计师则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会计师事务所也需要适应这一变化来保持竞争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专业素养的提高,适应国际趋同带来的新挑战。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经济的需求,推动企业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各国会计准则趋同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加,各国的会计准则也逐渐朝着趋同的方向发展。
这种趋同的趋势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世界各国开始意识到需要制定更加一致的会计准则来规范跨国公司的财务报告。
本文将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角度探讨各国会计准则趋同的原因,并分析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驱动了各国会计准则的趋同。
随着跨国公司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多个国家开展业务,需要提供一致的财务信息给投资者和相关利益相关者。
如果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会计准则,那么企业将面临复杂的财务报告要求和高昂的成本。
因此,为了简化财务报告和提高信息比较性,各国开始逐渐制定和采用统一的会计准则。
其次,国际贸易的扩大也是各国会计准则趋同的原因之一、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加,不同国家之间的商业往来日益频繁,需要提供一致的财务信息来衡量交易的风险和回报。
如果各国有不同的会计准则,那么企业和投资者将很难理解和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财务信息。
因此,为了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国开始逐渐接受国际会计准则,并将其纳入本国的会计法规中。
另外,国际金融危机对各国会计准则趋同也产生了影响。
当金融危机爆发时,人们开始审视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并认识到这些差异可能导致信息不对称和不稳定性。
因此,国际社会呼吁加强会计准则的全球协调,以减少风险和提高市场透明度。
作为回应,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IASB)成立,开始制定国际会计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简称IFRS)。
然而,尽管各国会计准则趋同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每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文化背景不同,将会计准则完全趋同是很困难的。
尽管各国会计准则在术语和格式上可能有所统一,但实质上仍然存在差异,这可能会影响信息的比较性和可靠性。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原因国际会计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IFRS)作为全球范围内的会计准则,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采用。
这种趋同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会计准则的趋同。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不断增加,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成为常态。
为了促进企业之间的比较和监管的透明度,国际会计准则逐渐发展为趋同的趋势。
全球范围内的共同会计准则可以使企业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比较和评估,提高信息的质量和一致性。
其次,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增加也促进了会计准则的趋同。
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得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投资者和债权人需要有一个共同的会计准则来解读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可以减少跨国投资的风险,提高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和透明度。
第三,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原因还在于全球化监管的需求。
国际监管机构和国家监管机构对国际金融体系的监管要求逐渐趋于一致,其中包括会计准则的规范。
通过制定统一的国际会计准则,监管机构可以更好地监管公司的财务报告和业绩披露,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第四,国际会计准则对于全球公司来说带来了更多的好处。
全球化的企业可以通过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来提高全球化的竞争力。
统一的会计准则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比较和评估,降低跨国并购和重组的成本。
此外,国际会计准则还可以提高企业的投资者关系和透明度,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资金。
最后,国际会计准则通过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IASB)的领导和推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IASB的使命是发展和促进全球接受和采用单一高质量会计准则。
IASB定期发布新准则和修订现行准则,以反映会计理论的最新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
通过IASB的努力,国际会计准则越来越被接受和采用,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解析知识点总结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
这一趋势对于企业的财务报告、跨国投资、国际贸易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相关知识点。
一、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背景和原因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跨国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国际资本流动日益频繁。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不同的会计准则,导致了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降低,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成本和经营风险,也给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带来了诸多不便。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成为了必然选择。
其主要原因包括:1、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统一的会计准则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强投资者的信心,降低投资风险,从而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2、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和可比性:相同的会计准则能够使企业的财务报告更具一致性和可比性,方便使用者进行分析和决策。
3、降低企业的合规成本:企业无需为了适应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而进行复杂的调整和转换,节省了时间和金钱。
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进程和现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推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采用或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例如,欧盟要求其成员国的上市公司必须采用 IFRS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许多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印度等,也在积极推进与 IFRS 的趋同工作。
然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并非一蹴而就,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障碍。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法律制度、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导致在某些具体准则的应用和解释上可能存在分歧。
三、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影响1、对企业的影响财务报告的调整:企业可能需要对原有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进行调整,以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
信息披露要求的提高:趋同后的会计准则通常要求企业提供更详细、更透明的财务信息。
人才培养:企业需要培养和引进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的财务人员。
论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问题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是指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逐渐趋向一致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目的是通过减少会计准则的差异,使不同国家的财务报告更加可比性,便于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进行跨国比较和分析。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经济和文化背景,其会计惯例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在制定统一的国际会计准则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差异,以使新的准则能够适应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
这也增加了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的复杂性。
国际会计准则的越来越复杂也是一个问题。
为了解决各种国家特定的会计问题,国际会计准则在不断增加新规定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复杂。
这导致会计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理解和应用这些准则,特别是对于那些在不同国家开展业务的跨国公司来说,这更加困难。
国际会计准则的实施和执行也面临一些问题。
虽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负责制定和修订国际会计准则,但实施和执行这些准则的责任落在各个国家的监管机构和会计师协会身上。
不同国家的组织和制度不尽相同,导致准则的执行和整体趋同化面临诸多困难。
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的过程中,如何平衡标准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也是一个挑战。
一方面,为了确保不同国家的财务报告可以进行比较和分析,国际会计准则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随着经济和商业环境的变化,准则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调整。
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是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统计与管理二○一六·三财经论坛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跨国生产、跨国贸易等经济形式不断在国际经济交流中展现出来。
相应的,会计这一涉及财务的工作也在悄然发生着一定程度的变化。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国际上为了提高财务工作的透明度,使国际金融市场具有更高的效率,制订了一套全球适用的会计准则。
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促使全球会计准则呈现进一步趋同的态势。
在国际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的会计准则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上的趋同影响,发生着一定程度的改变。
在这种新的改革形式下,我们应该注意把握形势的变化,对我国的会计准则趋同化现象进行一定的策略调整。
关键词:会计准则 国际趋同 影响DOI:10.16722/j.issn.1674-537X.2016.03.029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的金融格局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逐渐开放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国际会计行业也在进行着一定的趋同。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其会计工作所进行的财务报表工作逐渐和国际通用的财务报表工作接轨。
金融危机的出现也使人们意识到只有形成一种国际上通用的财务报表形式,才能使财务信息更加透明,从而可以减少乃至防范一定的金融风险。
国际会计工作的趋同可以有效的促使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并且使资本市场得以健康的发展。
我国目前正在处于一个经济转型的时期,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中要注意和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一定的趋同化设置,但是要避免直接采用国际上的会计准则。
二、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一)我国文化环境和经济环境存在一定的阻碍一个国家的会计准则不单单是受到金融方面因素的制约,还和一个国家的文化环境以及政治经济环境有关。
例如,一个国家的地缘环境、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因素同样会作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从而对会计准则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我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受到我国经济体制因素的影响。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由先前的计划经济逐步转向目前的市场经济。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原因剖析美国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简称IAS C)及其国际会计准则(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下简称国际会计准则)的态度是复杂的和变化着的,即由早期的不屑一顾、中期的消极观望、阻挠拖延到最后迈上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之路。
本文主要阐述美国对IASC及其准则态度的转变和动因剖析,以期为我国准则制定过程中走向国际化提供有益参考。
美国对IASC准则早期的态度从表面上看,在这一阶段美国似乎也是支持IASe及其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其实并非如此。
美国认为,20世纪世界会计理论与实务发展史,几乎就是美国会计理论与实务发展史。
美国会计师协会早在1909年便尝试研究会计中的一些重要概念,以统一会计界对基本会计问题的认识。
1915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负责人又提出在全美建立一套统一会计制度的建议,以实现企业会计报表编制的规范化。
1917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参与了统一会计的工作,这是美国会计进行标准化改革的序幕。
1921年美国颁布了《预算与会计法案》,它为“统一会计”的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及英组织支持,在会计规范化管理方面迈岀了关键性的一步。
1929年至1933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大危机,在经济大危机的最初阶段,美国会计师协会便任命了一个特别委员会进行会计规范方面的研究工作。
委员会的工作进展迅速,它在1932年发布的题为《会计基本准则》的报告,把美国所发起的“统一会计”运动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随后,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便成立了,先后经历了三个时期,即会计程序委员会时期(1938-1958年)、会计原则委员会时期(1959-1972年)、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时期(1973-至今)。
从1939年发表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份公认会计准则文告一一第1号《会计研究公报》(ARB起,到2000年6月该委员会共发布51份《会计研究公报》、31个《意见书》、137个准则。
1984年美国还建立了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负责政府会计准则的建设综上所述,美国制定会计准则的历史之悠久,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能堪称世界之最,且制定的“公认会计原则”最为详细和完善,制定准则的程序也最充分、公开和独立。
国际会计准则在很多方面借鉴和吸收了美国“公认会计原则”。
所有这些情况,美国认为:美国有许多方面可以保证高质量,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才有资格制定全球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故一直到1995 年7月IASC与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达成了制定一套核心准则的协议之前,美国FASB 寸IASC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的努力一直不以为然、不屑一顾。
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美国与IASC —直处于“对立”局面,美国对国际会计准则的态度是消极的。
美国对IASC准则中期的态度随着IASe的“可比性与改进计划”的立项、实施和完成,IASe及其准则对国际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声望也越来越高,美国对IASC及其准则由开始的不屑一顾逐步转为消极观望,但美国证监会(SEC和FASB寸国际会计准则仍然没有信心,他们认为只有美国才能制定出高质量的准则,例如1991年FASB宣布,它支持国际会计准则(但不一定是IASC准则)的制定,它使用了“国际公认会计原则”、“世界范围的会计准则”以及“全球认可的会计准则”等字眼,其实是别有用心的,说到底它是想牢牢把握全球准则的制定权,由它来制定“全球会计准则”。
但是随着1995年7月IoSCO与IASC签订了关于制定一套“核心准则”的协定后,在美国立即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因为一旦“核心准则”制定完成并得到IOSCo勺批准并向世界各主要资本市场推荐,那么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和在外国上市的美国公司均采用国际会计准则。
这样,美国的证券市场上便会同时流行两套准则:一套是美国国内上市公司所适用的较繁琐的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一套是跨国上市公司所适用的简单的国际会计准则,这是美国所不接受的,故在核心准则被IOSCC批准之前,美国必然会采取一些有效的手段加以限制并阻止其通过。
即无论国际会计准则质量如何,美国都可能以其质量不高为由,将国际会计准则拒于美国资本市场大门之外。
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即阻挠国际会计准则在美国等资本市场上的应用。
另一方面,美国也知道如果全然拒绝“核心准则”显然要遭受国际、国内巨大的舆论压力;但是如果接受“核心准则”,则意味着在美国证券市场将同时使用IASC 准则与FASB准则,这从一定意义上说,还是对FASB准则的背叛。
所以,美国只能采取一个“拖”字,通过它主持的IOSCO的技术小组,推迟对“核心准则”的评审和推荐工作。
美国对IASe准则最后的态度美国FASB对IASe及其准则一味地不屑一顾、消极观望、阻挠、拖延等均不是上策,都是逆世界潮流而采取下策。
目前唯一的策略是顺应时代潮流,迈上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之路,支持IASB制定全球通用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
1996年,美国国会要求美国SEC报告IASC的进展情况,并希望其成功制定出一套国际公认的会计准则,供计划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使用。
当年10月美国SEC经过与IASC对话后,发表了一个有条件支持IASC制定适用于跨国股票上市财务报表所有的会计标准的声明。
随着安然事件暴发,美国会计准则受到越来越多的责难,最终虽然没有收回民间机构的会计准则制定权,但是2002年7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的并由美国总统7 月30曰签署生效的《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责成美国SEC研究四个问题:美国现有准则中已经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原则导向?从规则导向的财务报告系统过度到原则导向,需要多长时间?采用原则导向的可行性和可能的方法;对采纳原则导向进行全面的经济分析。
这实际上表明,美国国会己经原则上认定,美国现有的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与安然事件的发生具有内在的联系;采用原则的会计准则,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2002年9月18日代表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两套会计准则的制定者IASB和FASB终于携起手来,为美国GAAPf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化开展合作,最终目标是制定一套具有高质量的全球会计准则。
2002年10月29日IASB与FASB正式签订协议,并共同发布一份谅解备忘录,从此,双方开始履行他们对制定高质量和可比的会计准则各自应承担的职责。
美国对IASC及其准则态度转变的动因剖析美国FASB从不认可国际会计准则到支持IASC来制定一套全球通用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在态度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究其原因主要有内外两方面因素:外部原因IASC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随着IASC的“可比性与改进计划”的成功实施,“核心准则”的制定和评审认可和IASC自身完成了重大改组等活动,使IASC制定的准则质量大大提高,IASC及其准则对世界的影响也与日俱增。
有些国家制定本国会计准则时参照国际会计准则,有些国家甚至就以国际会计准则作为国内会计准则。
IoSCo勺支持。
成立于1983年的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IOSCO自1993年就开始关注IASC 的准则建设工作,并在1995年7月与IASC签定了关于制定和推行核心准则的协议,承诺将一套合理完整的会计准则即核心准则作为企业跨国发行证券和股票上市原则整体的必要组成部分,以规范跨国发行证券和股票上市公司的财务揭示。
1998年底,IASC 完成了核心准则的制定工作,2000年IOSCC的技术委员会完成了对核心准则的审查并提出建议,同年,IOSCC采纳其技术委员会的建议,向其成员推荐核心准则。
EU的支持。
欧盟(以下简称EU在1989年就以观察员的身份加入了IASC理事会;1996年,EU—份报告认为,除少数情况外,国际会计准则与EU指令具有可比性;1999 年,EU宣布在缺少EU指令的情况下,允许欧洲公司使用国际会计准则;2000年6月EU 发布了一份政策文件通讯稿,要求EU的7000多家上市公司2005年编制合并报表时,必须采纳国际会计准则。
2001年2月13日,EU对此发布规章草案。
2002年3 月,欧洲议会以492票赞成、5票反对、29票弃权的优势通过了EU的该份草案;2002年6月7日,又在部长级会议上通过。
至此,EU正式决定上市公司财务采纳国际会计准则,而ElJ发布的该规章正式成为欧洲的法律,并在各成员国中应用。
其他方面的原因。
首先,就英国来说,它与IASC及其准则本身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IASB成立伊始,为加快与国际会计准则协同化进程的步伐,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积极配合,宣称不再制定和发布新的准则,而只发布将国际会计准则用于英国的相关准则。
同时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作为IASB的战略合作伙伴,积极与其合作,协助其制定或修改16个准则,确保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项目上的差异,尽快实现与未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协同一致。
其次,澳大利亚1996也主动提出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并成为IASe的忠实拥护者。
澳大利亚财务报告委员会(FRC在2002年7月3日正式公布公告:澳大利亚报告主体在2005年1月1日起也采纳国际会计准则。
第三,加拿大证券管理委员会也在2002年6月发布了征求公众意见的讨论稿:2005年开始,在加拿大上市的国外公司可以采用IASB准则,而不需调整为加拿大的准则。
第四,G4+ 1集团的支持。
2001年1月31日至2月1日,G4+ 1集团在伦敦召开T “绝唱”式的会议,发布的公报称:“鉴于IASe重组成功新设立的IASB将与各国准则制定机构建立积极的合作伙伴关系,为了避免分散资源,全力以赴支持IASB在世界范围内促进会计准则趋同化的努力,G4+1宣告解散,停止一切活动”。
G4+ 1的这一高姿态举动倍受关注,也使国际社会和IASB如释重负,表明IASB得到了以英、美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实质性支持。
最后,其他国家。
如俄罗斯要求从2004年起,所有的公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乌克兰要求从2003年起,所有的公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一些从前苏联分离出来的国家如爱沙尼亚、塔吉克斯坦等也纷纷要求在未来几年内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汪祥耀,2004) o内部原因美国以规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体系的缺陷。
目前,世界上主要流行两种会计准则,即以规则为导向的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和以原则为导向的国际会计准则。
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更具体、更复杂;而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相对简单、明了,它主要是一些基础性的原则,执行过程中更多地依赖职业判断。
以规则为导向的详细、具体且繁杂的美国会计准则是需求推动的结果。
由于需求的推动,导致美国会计准则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具体,它们中许多都是根据实务中出现的某一问题而专门制定的,因而不少会计准则实际上是会计规则,其弊端己逐步显现出来。
美国以规则为导向的复杂详细和具体的会计准则一方面使初学美国准则者望而生畏,使原打算到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需按照美国准则进行调整,其调整工作量之大,难度之高,也使这些公司望而却步;另一方面,根据复杂的经济情况和客观环境所制定的详细复杂的具体准则总落后于经济形势,容易被某些别有用心者所规避,形成只重经济法律形式而轻视经济实质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