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十条实施原则

  • 格式:doc
  • 大小:14.43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十条实施原则

一、依据课本,超越课本

必须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本”,但也不能“照本宣科”,囿于课本,而应该对课本进行加工提炼,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加深加广。要讲出学生通过自学阅读仍体会不到的内容,是课本的背后和字里行间蕴藏的奇珍异宝。要讲出教师自己钻研教材的心得体会,独到之处,要有见地,有升华处,从而引导学生超出课本,达到一定的境界。

二、疑始疑终

按照对立统一的观点,教学过程应是解决矛盾的过程,教学由矛盾始,到矛盾终,如此不断循环往复螺旋式地向前发展。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因此,教学一开始就应该提出鲜明的问题,以引起矛盾,逼使学生的思维“入路”,然后再进行讲授或者谈话、实验、演示等等来解决矛盾。可见,用“问题”引路(即“疑始”),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能起到引起注意、激发思维的启示诱导作用。

同样,一堂好课也由“矛盾”而终,搞好“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设计。使课“完而未完”余味无穷。因此,在一堂课结束时,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

问题(即“疑终”),一方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可以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望,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三、要有适当的难度和密度

适当的难度能够激发学习的兴趣,刺激智力的发展。所以,每一堂课都应该有适当的难度。其中,对于“高难度”的内容要化难为易,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教给学生;对看起来较容易的内容,要从不同的角度,以及在和其它知识的联系中找到隐藏在内部的本质、精髓;即使复习旧课,也不能简单重复“抄冷饭”,而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加强系统性和综合性,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

一堂课还应有适当的密度也就是要有适当的容量。四、教学要博而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学要注意广证博引,拓宽视野,把基础打厚打实,才能使学生学深学透,才能攀高峰。“为学当如金字塔,要能博大方能高”。要有点睛生辉的功力。

五、浅者深入,深者浅出

浅显的内容,学生容易理解,但往往理解得比较肤浅,教师就要深入地开掘,不要停留在知识的表面,而要揭示其内涵。

深奥的内容学生难于理解,教师就要善于将难点解剖成若干个较易理解的组成部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

入浅出地使学生掌握。

六、具体问题抽象化,抽象问题具体化

对于具体的内容要加以综合、归纳、概括上升为抽象的概念;对于抽象的问题,要加以分析、解剖、比较、举例、演示、实验,具体化为学生容易感知事物。

七、温故知新

复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步骤,而不是形式。教师不仅要认真准备提问的问题,而且要注意在复习过程中引入新的内容,使温故与知新水乳交融,分不出界限。如果复习提问作的好,就既能再次强化旧知识的印痕,又能激发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同时,教师要严格地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和态度,及时评分,以督促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

八、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

布鲁姆提出的“发现法”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是十分有价值的,其核心就是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学习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制作过程,亲自尝试思维的飞跃。教师的讲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对比、推理、判断的思维过程,探求问题的答案或结论。

九、基本知识必须化为熟练技巧

列宁说:“我们需要用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

个学习者的思考力。”一般地说,学生对基本知识理解得越深刻,掌握得越巩固,接受新知识的速度越快、越丰富,思维力量就越强。因此,教学中必须把最基本的概念、定理、法则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讲解、练习,直至达到烂熟于心的境地,成为构成学生智力的基因,出现认识的飞跃。俗话说“熟能生巧”、“巧中出奇”,正是揭示了这一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

十、教学过程始于课内,终于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