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美术_青花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青花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青花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青花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青花瓷》教学设计

湘版五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青花瓷的悠久历史与工艺的高度成就,多角度感受青花瓷的艺术美和人文美,提高视觉审美能力。

2.了解青花瓷器型与纹样的特点,并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尝试绘制纹样。

3.热爱中国青花瓷艺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感受瓷器及青花瓷器的艺术美。

教学难点:绘制青花瓷器花纹图案。

教学准备:A4纸、教科书、蓝色彩笔、群青颜色、剪刀。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生交流瓷器历史,进入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常见的瓷器实物,通过与学生交流瓷器的历史直接导入,亲切自然,易引发学生们的共鸣。】

二、观察分析,了解青花瓷

1.了解青花瓷。讨论交流什么是是青花瓷?

2.了解青花瓷的价值。青花瓷是不是只有收藏和欣赏价值?

3.认识青花瓷的器型。

①用“对号入座”游戏利用任务单一认识青花瓷的器型。(课件出示青花瓷瓶的瓶式:葫芦瓶、蒜头瓶、梅瓶、玉壶春瓶、天球瓶、琮式瓶、抱月瓶、凤尾瓶)

②学生交楼汇报。

③这些瓶式有什么特点?(对称)

4.小任务:选择一个喜欢的瓶式,尝试把它剪出来?

要求:注意抓住瓶式的特点,不要剪得太小;时间为五分钟。

教师跟学生一块动手剪。

三、欣赏感受,了解青花纹饰

1.青花瓷的纹饰有哪些种类?(课件出示青花瓷)

师: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吉祥图文等。

2.青花瓷的很多纹饰通过象征、拟人、谐音等手法表达吉祥、美好的寓意。你知道这些纹样有着怎样的寓意吗?(课件出示青花纹饰)

3.课件出示青花瓷瓶完成任务单二。

①找一找青花瓷瓶哪些部位是主纹,哪些部位是辅纹?

②辅纹装饰中的图案有什么特点?

③汇报交流。

4.青花瓷主纹与辅纹欣赏。

5.教师示范青花纹样的画法,边示范边进行方法指导。(缠枝牡丹)

【设计意图:在新授环节,我采用了任务式教学法,分两个任务完成本课的内容,任务一是剪瓷瓶样型,任务二是在瓷瓶上临摹青花纹饰,这样学生学得明白,教师讲课思路清晰,利于教学的开展。】四、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选择你喜欢的青花纹饰临摹到刚才剪的瓶型上。

作业要求:

1.运用群青颜料绘制;

2.纹样适合瓷瓶器型特点;

3.用笔肯定,线条流畅,颜色有深浅变化。

五、作品展示,师生评价

1.选出最佳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2.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青花瓷瓶?为什么?

六、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传统的青花纹样运用到现代生活用品的设计。

2.一种颜色,几笔花纹,成就了青花瓷的传世美名,也让我们惊叹这流传千年的艺术,让我们课后继续追寻青花瓷的魅力吧!

《青花瓷》学情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分为四个学段,其中五年级处于第三学段。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是小学段的大孩子了,他们无论是绘画水平、制作能力方面,还是欣赏水平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认识和提高,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美术认知。造型表现领域他们认识了形、色、肌理等美术语言,并能尝试着运用,掌握了绘画工具运用方法,能较好的用于绘画中。

但五年级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学生绘画水平较高,有的学生动手制作能力较强,有的学生还比较善于品评作品,有的学生有着很好的创新能力,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在哪个方面表

现的都不理想,还需要老师好好引导和鼓励。

《青花瓷》这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好的造型能力,运用对折的方法剪出青花瓷瓶的样式,他们都能完成,也能把自己喜欢的纹样装饰在“瓷瓶”身上。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把甁型剪漂亮可能挺难,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装饰纹饰的组织比较难,同样的花纹画在自己的“瓷瓶”上就很难看,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时多家引导和指点。

《青花瓷》课堂评测和效果分析

由于本课我是采用分段任务式教学法开展教学的,所以课堂评测有两个,第一个是用对折的方法剪一个自己喜欢的瓷瓶样型,100%的学生能按照要求做出来,且基本能抓住甁型的特点。但也存在着小的问题,如甁型的比例,有的同学剪得比较的矮且宽,不够修长;还有部分同学的没有甁型的特点,剪出来的甁型有些四不像,既不像玉壶春瓶,又不像凤尾瓶;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剪得有些小等等。第二个任务是在剪好的甁型上画上好看的青花纹样,学生们也能较好的按主纹和辅纹来画,只不过由于作业时间短,一部分画的慢的同学没有完成,但大效果已经呈现出来了,还需要细致表现。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画的线不够流畅,还有部分同学没有注意花纹的体面转折。总的来说,本课的作业效果还是不错的,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较好的表现,达

到了预期的效果。

对于课堂的师生互动,感觉有所欠缺,学生由于心理原因,比较紧张,课堂气氛前半段不够活跃。

《青花瓷》教材分析

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其中,青花瓷堪称“人间瑰宝”,这种瓷器是在洁白的瓷体上辅以蓝色的纹饰,蓝白相映,素雅清新、怡然成趣。基于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学习的要求,本课选择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青花瓷作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对青花瓷的文化有所了解,感受青花瓷的造型与纹饰之美,提高审美修养。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按照学习活动分两部分组织材料,第一部分侧重于分析青花瓷,第二部分侧重于技法表现,通过两个学习活动让学生对青花瓷纹饰进行临摹、创作,了解青花瓷器型、纹饰特点,领悟其文化内涵。

我这节课选择的是“学习活动一”,学习内容是利用硬卡纸剪青花瓷瓶外形,并临摹青花瓷器纹饰。此活动力求让学生对青花瓷瓶器型的认识,通过对折剪形的方式掌握对称形剪裁技巧,了解甁型特点,然后,将纹饰装饰在剪好的“瓷瓶”上,使作业有一定的呈现效果,学生能体会学习的乐趣,临摹训练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传统纹样的题材、造型特点,降低作业难度。

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青花瓷的悠久历史与工艺的高度成就,多角度感受青花瓷的艺术美和人文美,提高视觉审美能力。

2.了解青花瓷器型与纹样的特点,并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尝试绘制纹样。

3.热爱中国青花瓷艺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感受瓷器及青花瓷器的艺术美。

教学难点:绘制青花瓷器花纹图案。

《青花瓷》课堂评测

任务单一:

任务单二:

问题你的看法花瓶的哪些

部位是主纹

花瓶的哪些

部分是辅纹

辅纹装饰中

有什模特点

《青花瓷》教学反思

瓷器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瓷器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其中,青花瓷堪称“人间瑰宝”,它素雅清新、怡然成趣,让人见之爱之,初见这节课,我就顿生好感,非常喜欢这堂课,相信老师喜欢这堂课,肯定会用心准备,细细品味,争取给学生上一堂不一样的绘画欣赏课。

本节课的内容容量很大,既要学生学会欣赏青花瓷,感受青花瓷的魅力,又要学生能够剪出瓶型并装饰纹样,一节课完成,任务艰巨,所以本课我是采用任务式教学的方法,分任务一、任务二两个阶段来完成教学的。任务一就是在欣赏完青花瓷瓶,并了解了瓷瓶的瓶型后能够对折剪出瓷瓶。任务二是用喜欢的纹样装饰刚才剪得瓷瓶。这样分任务完成,能够让学生充分跟上本课的节奏,从而达到学习目标。在任务一的制作中,学生都能掌握用对折的方法剪出自己喜欢瓷瓶的样型,剪出来容易,但剪的像很难,因为每个甁型的样型特点是不一样的,如玉壶春瓶的瓶颈是细细的,而且比较靠上,凤尾瓶的瓶口是宽宽的,可以跟瓶腹是一样宽的;梅瓶的瓶颈很短,瓶腹在整个瓷瓶的上边,天球瓶的瓶颈很长,瓶腹在瓷瓶的下边;梅瓶和凤尾瓶的瓶肩平而缓,玉壶春和蒜头瓶的瓶肩窄而陡,这就需要学生在制作前好好观察甁型,多对比,从而抓住每个甁型的特点,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难点,需要老师在学生制作时多多引导。在进行活动二的任务时,由于是临摹自己喜欢的青花纹样,所以课前准备青花纹样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在绘制中,基本上能够表现出主纹和辅纹,但也存在着问题,如画的线不够流畅;主纹不够突出;没有注重立体感的表现总的来说,

学生的作业效果还是挺不错的,学生们敢于大胆地进行表现,是值得表扬的。

同时,由于本课对教师的知识量的要求很大,需要教师提前备好课,并掌握多的青花知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会欣赏青花,从而感受青花这一国粹的独特魅力和独特内涵,这一点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青花瓷》课标分析

美术课程让学生了解、欣赏我国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同时以独特的方式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新课标的内容不难看出,新课标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美术教育,我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各个时期的艺术活动都异彩纷呈,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所以新湘版美术教材也做了新的调整,编入了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家乡的古建筑》让我们领略了中国古建筑的风采,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巧手;中国水墨画让我们走进墨的海洋,体会到了文人骚客的酣畅淋漓;《皮影》则让我们认识到了民间高手的多才多艺。这些课的开设,即增加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又提高了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了

学生的爱国情感。

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其中,青花瓷堪称“人间瑰宝”,这种瓷器是在洁白的瓷体上辅以蓝色的纹饰,蓝白相映,素雅清新、怡然成趣。基于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学习的要求,本课选择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青花瓷作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对青花瓷的文化有所了解,感受青花瓷的造型与纹饰之美,提高审美修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