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表达规律》
- 格式:ppt
- 大小:964.50 KB
- 文档页数:43
3.3探索与表达规律1.探索数量关系,运用数学符号表示规律;2.通过运算验证规律;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能力.重点探究数量关系,运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能力.难点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规律.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杨辉三角图,提出问题:你能猜想中间的数字是几吗?两边的呢?你能尝试写出下一层的数字吗?你是如何得到的?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教师: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探究数学中的规律.二、探究新知1.探索图形中的规律课件出示教材第96页第1个日历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日历图,通过观察找到日历中每一行、每一列、每一条对角线上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并提出问题:(1)日历图的套色方框中的9个数之和与该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学生独立思考后举手回答,教师点评.(2)这个关系对其他这样的方框成立吗?你能用代数式表示这个关系吗?学生小组讨论完毕后,派代表回答,教师引导学生验证结论的正确性并点评.(3)这个关系对任何一个月的日历都成立吗?为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并进行验证,找出一般性规律,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4)你还能发现这样的方框中9个数之间的其他关系吗?用代数式表示.学生独立思考,总结关系,然后小组内分享交流结果并汇报,最后由教师进行总评.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第2个日历图,提出问题:(1)如果将方框改为十字框,你能发现哪些规律?如果改为H形框呢?(2)你还能设计其他形状的包含数字规律的数框吗?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评.2.探究数字中的规律小亮和小丽在玩个小游戏.你在心里想好一个两位数,将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乘2,然后加3,再将所得的和乘5,最后将得到的数加你想的那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把你的结果告诉我,我就知道你心里想的两位数.学生讨论交流,共同探究其中的规律,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类似的数字游戏,并解释其中的道理.(1)一个三位数能否被3整除,只要看这个数的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否被3整除.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2)一个四位数能否被3整除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请说明理由.三、课堂练习1.教材第98页“随堂练习”.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找规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面对具体问题,首先对它的特例进行分析,然后猜想其规律,再用适当的代数式进行表示,最后检验得出结论.五、课后作业教材第98~99页第1,2题.课堂上,通过对日历的观察与分析,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去探索日历中数与数之间的变化规律,用本章学习过的代数式表示规律;再以玩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发现规律、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方法,并运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就是一个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来完成对规律的探索、表达和验证过程,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竞争与合作,增强团队互助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问题解决策略:归纳1.能够利用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从而发现数学结论、解决数学问题;2.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数学思想.重点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难点利用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解决问题.一、导入新课走近游乐园(1)一首永远唱不完的儿歌,你能用字母表示这首儿歌吗?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1声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扑通1声跳下水……(2)联欢会上,小明按照4个红球、3个黄球、2个绿球、1个白球的顺序把气球串起来装饰会场,第52个气球是什么颜色?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解决,初步感受探索规律.二、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低多边形风格”是一种数字艺术设计风格.它将整个区域分割为若干三角形,通过把相邻三角形涂上不同颜色,产生立体及光影的效果,随着三角形数量增加,效果更为斑斓绚丽.将长方形区域分割成三角形的过程是:在长方形内取一定数量的点,连同长方形的4个顶点,逐步连接这些点,保证所有连线不再相交产生新的点,直到长方形内所有区域都变成三角形.如图3-10,当长方形内有1个点时,可分得4个三角形;当长方形内有2个点时,可分得6个三角形(不计被分割的三角形).问题:当长方形内有35个点时,可分得多少个三角形?2.理解问题(1)先引导学生动手画一画,感受分割得到三角形的过程.(2)已知条件是什么?目标是什么?3.拟订计划(1)直接研究“长方形内有35个点”的情形,你遇到了什么困难?(2)哪些情形容易研究?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3)你发现的规律正确吗?你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吗?4.实施计划(1)先研究长方形内有三个点、四个点的情形,点数较少,易操作.(2)通过几种简单情形的数据,发现规律:长方形内点的个数每增加1,三角形的个数增加2.(3)得出结论:当长方形内有35个点的时候,分得的三角形个数是:4+2×34=725.回顾反思(1)从特殊到一般,当长方形内有n个点时,分得的三角形个数是多少?用含n的代数式来表示.归纳:4+2×(n-1)=2n+2(2)从一般再到特殊,当长方形内有100、1000、10000个点时,分得的三角形个数是多少?总结:在运用归纳策略寻找规律时,要先在若干简单情形中寻找相应的规律.初步发现规律后,可以通过更多的情形验证,再考虑一般情况.最后,试着给出合理的解释,并用数学语言简洁地表达规律.三、课堂练习教材P102~P103第1~4题.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五、课后作业教材P107~P108第17,18,19题.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不同的情景活动,引导学生去猜测,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尝试用代数式解释这个规律,让同学们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教学思想.整个课堂同学们积极参与,合作交流,提高了他们探索、发现和归纳的能力.。
《探索与表达规律》知识清单一、什么是规律规律,简单来说,就是事物之间存在的一种稳定的、重复出现的模式或关系。
它不是随机的、偶然的现象,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呈现出来的特性。
比如说,一年四季的更替,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这就是一种自然规律。
再比如,数学中的等差数列,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值始终相同,这也是一种规律。
二、探索规律的方法1、观察观察是探索规律的第一步。
通过对事物的仔细观察,留意其细节、变化和特点,从而发现可能存在的规律。
比如观察一组数字的排列、图形的形状和颜色分布等。
2、比较将观察到的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条件下的情况进行比较。
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找出潜在的规律。
3、归纳在观察和比较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或数学表达式来描述规律。
4、验证当初步得出规律后,要通过更多的例子或数据来验证其正确性。
如果在验证过程中发现不符合规律的情况,就需要重新审视和修正规律。
三、常见的规律类型1、数字规律(1)等差数列:相邻两个数的差值相等,例如 2,4,6,8,10 ,差值为 2 。
(2)等比数列:相邻两个数的比值相等,例如 2,4,8,16 ,比值为 2 。
(3)周期数列:数列中的数按照一定的周期重复出现,例如1,2,3,1,2,3 。
2、图形规律(1)形状规律:图形的形状按照一定的顺序重复或变化,比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依次出现。
(2)数量规律:图形的数量有一定的递增或递减规律,如每行的星星数量逐渐增加。
(3)位置规律:图形在空间中的位置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例如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3、算式规律(1)运算顺序规律: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
(2)运算结果规律:某些算式的结果呈现出特定的规律,比如 9 的乘法口诀,积的个位和十位数字之和为 9 。
4、生活中的规律(1)交通信号灯的变化规律,红灯、绿灯、黄灯依次交替。
(2)日历中星期的排列规律,每七天为一个周期。
《探索与表达规律》知识清单一、什么是规律规律,简单来说,就是事物之间存在的一种稳定的、重复出现的模式或关系。
它不是随机的、偶然的现象,而是具有一定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规律无处不在。
比如四季的更替,日夜的交替,都是自然界中明显的规律。
再比如,数学中的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也是数字之间呈现出的规律。
二、探索规律的重要性1、帮助我们理解世界通过探索规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周围事物的运作方式。
例如,了解天体运行的规律,有助于我们预测日月星辰的位置,为天文观测和导航提供依据。
2、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我们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如果能够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就能找到更有效的解决办法。
比如在数学解题中,找到数列的规律可以快速得出答案。
3、促进创新和发展对规律的深入研究和运用,能够激发创新思维,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例如,通过研究材料的物理规律,研发出更先进的材料,应用于各个领域。
三、探索规律的方法1、观察与比较仔细观察事物的特征和变化,将不同的情况进行对比,找出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例如,观察一组数字的大小、顺序、差值等,尝试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2、归纳与总结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出一般性的特点和趋势。
比如,通过多次实验的数据,总结出某个物理现象的规律。
3、假设与验证提出关于规律的假设,然后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实验或计算来验证假设是否正确。
如果不正确,就调整假设,继续验证。
4、数学模型运用数学工具,如方程、函数等,来描述和表达规律。
这样可以更精确地分析和预测事物的发展。
四、常见的规律类型1、数字规律(1)等差数列:相邻两个数的差值相等。
例如:1,3,5,7,9 ,相邻两个数的差值都是 2 。
(2)等比数列:相邻两个数的比值相等。
比如:2,4,8,16 ,相邻两个数的比值都是 2 。
(3)周期数列:数字按照一定的周期重复出现。
像:1,2,3,1,2,3 ,以 1,2,3 为一个周期循环。
2、图形规律(1)形状的变化规律:图形的形状按照一定的顺序发生改变。
《探索与表达规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分析日历和图形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并会用代数式表示.2.通过观察日历和图形、交流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难点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第一环节情境引入课题请同学们随便想一个自然数,将这个数乘5减7,再把结果乘2加14,老师一定知道你的结果的个位数字是几?你知道为什么吗?(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中的规律性以及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可行性与应用性,预计3分钟)教师: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探究日历和图形中的规律.第二环节合作探究日历中的规律探究活动1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日历表,回答下列问题:(1)请找出同一横线上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2)请找一找竖列三个相邻数的关系;(3)请找一找左上、右下对角线上三个相邻数的关系;(4)请找一找左下、右上对角线上三个相邻数的关系.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些关系吗?(设计意图:用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从特殊入手,发现规律。
让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规律的思维过程,5分钟)探究活动2(1)日历红色方框中的9个数之和与该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2)这个关系对其他这样的方框成立吗?你能用代数式表示这个关系吗?(3)这个关系对任何一个月的日历都成立吗?为什么?(4)你还能发现这样的方框中的9个数之间的其他关系吗?用代数式表示.(设计意图:教师示范验证过程,规范学生的数学推理的书写过程.预计8分钟)探究活动3(1)如果将方框改为十字形框,你能发现哪些规律?(2)你还能设计其他形状的包含数字规律的数框吗?(3)如果有一个如第1问的十字形框中的5个数的和为110,则其中最小的数是多少?这5个数的和能为121吗?为什么?(4)你能根据这个十字形数框提出问题解答吗?(设计意图:教师讲解后让学生及时练习,有助于对知识的掌握与巩固,第2问给学生表达的机会,锻炼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预计7分钟)小结:从日历中的数这个具体问题入手,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猜想得出规律,表示出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了简单问题.第三环节探究图形中的规律探究活动4创新1 班要上一节主题班会,需要重新摆放桌椅,按照班委会要求准备了充足的桌子(一张桌子坐6人),根据以下问题探究规律.1.按图(1)的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完成下表桌子张数12345…n可坐人数(设计意图:由贴近生活的情景问题开始,由学生自主探索,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猜想、验证,了解探索规律的过程)2.若按图2 的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完成下表:(设计意图:巩固加深学生对探索规律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3.能力提升:问题1:班委提出利用8张这样的桌子想要坐更多的人,应选择哪种方法摆放?问题2:现在有40张这样的桌子,若按照第一种摆放方式,每8张拼成1张大桌子,一共可以坐______人.问题3:如果有8n张桌子,仍然按第一种规律8张拼成一张大桌子,此时桌子周围可以坐多少人?你是怎么想的?你能根据这个图形提出问题并解答吗?(设计意图:通过这几个问题,加大了题目的开放性,不仅在探索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也使学生在对数学的生活化和生活的数学化都有较好的体验,预计15分钟)第四环节学生总结收获探索规律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呢?(教师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及时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的好习惯,3分钟)第五环节学以致用mm的黑白两种颜色的大理石地砖,按如图的方1.某展览馆选用规格为600600式铺设通向展厅的走廊地面,依据上图规律,第4个图形需要黑色大理石地砖________块,第n个图形中需要黑色大理石地砖________块.2.下面是用棋子摆成的“小房子” ,摆第10个这样的“小房子” 需要多少枚棋子?摆第n个这样的“小房子”呢?你是如何得到的?3.将连续的奇数1,3,5,7,9…排成如图所示的数表.(1)十字形框中的五个数之和与中间数17有什么关系?(2)设十字框中间的奇数为a,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框中五个奇数之和为______.(3)若将十字形框上下左右移动,可框住另外五个数,这五个数的和还有上述规律吗?(4)已知被十字框框中的五个奇数之和为6025,则十字框中间的奇数是______.(5)被十字框框中的五个奇数之和能等于2019吗?能等于2015吗?说说你的理由.结语:同学们,把你的年龄的两位数的十位与个位对调,然后相减,得到一个数,记下这个数,我知道你得到的数一定能被9整除. 同学们试一试,想知道为什么吗?下节课我们将探索其中的规律.。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5《探索与表达规律》(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探索与表达规律》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5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推理等方法探索数学规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并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可能还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归纳、推理等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表达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索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发现规律,并能够用语言、字母、图形等表达出来。
3.实践应用: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探索规律的方法和步骤。
5.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探索规律的方法、步骤以及规律的表达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