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振动下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综述.
- 格式:pdf
- 大小:219.71 KB
- 文档页数:13
模态参数是指结构动力特性的基本参数,是描述结构动力特性的基本概念,包括固有频率、阻尼比、振型等。
结构模态参数的准确识别,是进行结构健康监测及故障诊断的重要基础,直接关系到结构安全,因此,开展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实用价值。
近年来,利用环境激励已大量应用于土木工程的结构动力特性测试中。
环境激励测试能够在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下进行,更真实地了解结构的动力特性和结构性能。
本文将对各种模态识别方法进行分类汇总、论述,并对环境激励下模态参数识别算法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1频域识别算法1.1峰值拾取法基于结构的频响函数在其固有频率位置处会出现峰值的特征,可以实现对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
由于环境激励下无法得到结构的频响函数,用功率谱密度函数代替结构的频响函数实现模态参数的识别,功率谱由实测的随机振动信号快速傅立叶变化转化得到。
姜蕾蕾[1]将幂指数窗应用于多种结构中,并与其他五种窗函数对比研究,确定能够有效改善傅立叶变换后频谱的质量,从而提高峰值拾取法的频率和阻尼比识别精度,拓宽峰值拾取法对阻尼比的适用范围。
陈涛[2]将测点传递率函数矩阵的第2阶奇异值倒数的均值为模态指示函数,建立基于多参考测点平均的峰值拾取法,准确识别系统的模态频率及振型。
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只需计算少量的局部极值点,识别速度快,适用性广泛,被大量使用在实测实验中。
但由于峰值拾取法对峰值的选择较为敏感,对于峰值存在干扰或者峰值较小的信号,可能导致参数提取不准确,并且输出结果可能受到峰值选择的主观性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因此,在使用时需要综合考虑实际需求和信号特征,选择合适的峰值。
1.2频域分解法频域分解法是峰值拾取法的优化算法,基本原理是根据振动响应构建谱函数矩阵,通过奇异值分解,将多自由度系统转换为单自由度体系,依靠峰值法选取特征频率,进而对系统进行识别。
频域分解法在20世纪80年代由Prevosto[3]所提出。
机械结构的振动模态识别方法机械结构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的振动特性直接影响着其工作性能和寿命。
因此,准确识别机械结构的振动模态对于设计和维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机械结构振动模态识别方法。
一、频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是最常见的振动模态识别方法之一。
在该方法中,通过对机械结构振动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可以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
通过频谱分析,可以得到机械结构在不同频率下的振动特性。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使用傅里叶变换的快速算法(FFT)来加快计算速度。
频域分析方法可以识别机械结构的基频和各个谐振频率,同时还可以得到相应的振动模态形状。
通过对振动模态形状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优化机械结构的设计。
二、模态分析法模态分析法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振动模态识别方法。
在该方法中,通过建立机械结构的振动动力学模型,可以得到其固有频率、振型和阻尼比等参数。
常见的模态分析方法包括有限元法、边界元法和等效线性化方法等。
有限元法是一种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的模态分析方法。
在该方法中,将机械结构进行离散化处理,并通过求解结构的动力学特征方程来得到振动模态参数。
有限元法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机械结构的振动模态。
边界元法是一种基于泛函分析和积分变换的模态分析方法。
在该方法中,将机械结构看作由一系列边界上的振动片段组成,并通过求解边界上的积分方程来得到振动模态参数。
边界元法适用于边界振动明显的机械结构。
等效线性化方法是一种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的模态分析方法。
在该方法中,通过将机械结构的非线性振动转化为等效的线性振动,可以得到振动模态参数。
等效线性化方法适用于非线性振动较为显著的机械结构。
三、信号处理方法信号处理方法是一种基于振动信号的模态识别方法。
在该方法中,通过对机械结构的振动信号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可以得到振动模态参数。
常见的信号处理方法包括小波分析、自适应滤波和Hilbert-Huang变换等。
小波分析是一种将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和时间尺度的方法。
振动模态的参数识别综述谭冬梅1 姚 三1 瞿伟廉1(1.武汉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摘 要:综述了目前振动模态参数识别的频域方法、时域方法、时2频方法、基于小波分析与基于H HT 变换的非平稳信号处理的时2频方法及基于模拟进化的方法的基本原则与具体做法,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展望了模态参数识别的方向.关键词:振动模态; 参数识别; 小波分析中图分类号:TU3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730(2002)03-0073-06模态参数识别的主要任务是从测试所得的数据中,确定振动系统的模态参数[1],其中包括模态固有频率、模态阻尼比、模态质量、模态刚度及振型等.目前参数识别分为频域法、时域法、时2频方法及基于模拟进化的方法四大类.1 频域法问题的引入从结构损伤诊断开始,振动模态参数是主要的损伤标识量.傅立叶变换是时域到频域相互转化的工具,从物理意义上讲,它的实质是把波形分解成许多不同频率的正弦波的叠加.在测试时,响应与力的信号是时间的函数,要在频域内进行参数识别,就必须将其转换成频域信号.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快速富氏变换(FFT)技术的实现,实现了时域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特别是专用的FF T 谱分析仪问世,使频域内参数识别的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频域法又分为单模态识别法、多模态识别法、分区模态综合法和频域总体识别法.对小阻尼且各模态耦合较小的系统,用单模态识别法可达到满意的识别精度.而对模态耦合较大的系统,必须用多模态识别法.1.1 单模态识别方法从理论上说单模态识别方法[2,3]只用一个频响函数(原点或跨原点频响函数),就可得到主导模态的模态频率和模态阻尼(衰减系数),而要得到该阶模态振型值,则需要频响函数矩阵的一列(激励一点,测各点响应)或一行(激励各点,测一点响应)元素,这样便得到主导模态的全部参数.将所有关心模态分别作为主导模态进行单模态识别,就得到系统的各阶模态参数.a.直接估计法.直接估计法认为系统的观测数据是准确的,没有噪声和误差,直接由其求取系统的数学模型,分为直接读数法(分量估计法)及差分法.直接读数法利用单自由度系统频响函数各种曲线的特征进行参数识别.该方法适用于单自由度系统的参数识别,对复杂结构,当各阶模态并不紧密耦合时,也可应用此法对某阶模态作参数识别,这种方法主要基于特征曲线的图形进行参数识别,所以有人也称为图解法.由于该方法识别精度差、效率低,现已基本淘汰.差分法利用各振点附近实测频响函数值的差分直接估算模态参数,简单易行,便于编程处理.但由于属于直接估计,且未考虑剩余模态影响,所以精度不高.b.最小二乘圆拟合法,属于曲线拟合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实测频响函数数据,用理想导纳圆去拟合实测的导纳圆,并按最小二乘原理使其误差最小.此方法只用最小二乘原理估算出导纳圆半径或振型,而其他模态参数的估计仍建立在图解法的基础上,故精度不高.1.2 多模态识别方法多模态识别方法[2,3]是在建立频响函数的理论模型过程中,将耦合较重的待识别模态考虑进去,用适当的参数识别方法去估算.它适用于模态较为密集,或阻尼较大,各模态间互有重叠的情况.a.根据所选频响函数数学模型不同有两类方法:一类以频响函数的模态展式为数学模型,包括非线性加权最小二乘法,直接偏导数法;另一类以频响函数的有理分式为数学模型,包括Levy 法收稿日期:2002-07-10.作者简介:谭冬梅(1976-),女,硕士研究生;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43007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主任基金项目(50145020).第19卷第3期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学 报(城市科学版) Vol.19No.32002年9月 J.of Huazhong Univ.o f Sci.&Tech.(Urban Science Edi tion) Sep.2002(多项式拟合法),正交多项式拟合法等.Levy法做参数识别的数学模型采用频响函数的有理分式形式,由于未使用简化的模态展式,理论模型是精确的,因而有较高的识别精度,但计算工作量大.b.优化识别法.优化识别法的思路是将非线性函数在初值附近做泰勒展开,通过迭代来改善初值,达到识别参数的优化.1.3分区模态综合法对较大型结构,由于单点激励能量有限,在测得的一列或一行频响函数中,远离激励点的频响函数信噪比很低,以此为基础识别的振型精度也很低,甚至无法得到结构的整体振型.分区模态综合法[3,4]简单,不增加测试设备便可得到满意的效果,缺点是对超大型结构仍难以激起整体有效模态. 1.4频域总体识别法频域总体识别法[3]建立在MI M O频响函数估计基础上,用频响函数矩阵的多列元素进行识别.还有一种建立在SIM O频响函数估计之上的不完全的SI M O参数识别,它运用所有测点的频响函数来识别模态阻尼和模态频率,可以认为是一种总体识别.运用SIM O法识别模态阻尼和模态频率原则上也可以用各点的测量数据,并分别识别各点的留数值.但是根据单点激励所测得的一列频响函数来求取模态参数时,可能遗漏模态,单点激励无法识别重根以及难以识别非常密集的模态.1.5线性动态系统的Karhunen2loeve(KL)方法Karhunen2loeve过程[5]是在频域内推导的,它基于准确的系统响应和离散傅立叶变换表达式.考虑分布函数在频域内导出的特征方程将产生的不同问题,对有效KL模态计算和利用KL特征模态构造降阶系统,也讨论了系统响应的选择. Karhunen2loeve分解已经大量应用于产生动态和流体结构应用的特征模态的新集合[6~10],KL方法有如下优点.a.KL过程利用快照方法,使获得大型系统特征模态的问题降为解决只有100阶矩阵的特征模态.b.提出了真实的优化模态.c.直接响应,不需要系统的动态模型表述,能应用于分析和实验模型.d.解决了线性系统及其伴随系统,有可能重新构造初始系统的特征模态.然而,对于更一般的包括多输入的响应问题, KL方法的输入选择不是唯一的,需进一步研究.频域法的最大优点是利用频域平均技术,最大限度地抑制了噪声影响,使模态定阶问题容易解决,但也存在若干不足.a.功率泄露、频率混叠及离线分析等.b.在识别振动模态参数时,虽然傅立叶变换能将信号的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联系起来,分别从信号的时域和频域观察,但由于信号的时域波形中不包含任何频域信息,所以不能把二者有机结合.另外,傅立叶谱是信号的统计特性,从其表达式可看出,它是整个时间域内的积分,没有局部分析信号的功能,完全不具备时域信息,这样在信号分析中就面临时域和频域的局部化矛盾.c.由于对非线性参数需用迭代法识别,因而分析周期长;又由于必须使用激励信号,一般需增加复杂的激振设备.特别是对大型结构,尽管可采用多点激振技术,但有些情况下仍难以实现有效激振,无法测得有效激励和响应信号,比如对大型海工结构、超大建筑及超大运输等,往往只能得到其自然力或工作动力激励下的响应信号.2时域法时域法是近年才在国内外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它可以克服频域法的一些缺陷.特别是对大型复杂构件,如飞机、船舶及建筑物等受到风、浪及大地脉动的作用,它们在工作中承受的荷载很难测量,但响应信号很容易测得,直接利用响应的时域信号进行参数识别无疑是很有意义的.时域法是将振动信号直接进行识别.最基本、最常用的有Ibrahim时域法、I TD法、最小二乘复指数法(LSCE法)、多参考点复指数法(PRCE法)、特征系统实现法(ERA法)和ARM A时序分析法. 2.1Ibrahim时域法1973年~1976年提出的Ibrahim时域法[2~4]是以粘性阻尼多自由度系统的自由响应为基础,根据对各测点测得的自由振动响应信号以适当的方式采样,建立自由振动响应矩阵及数学模型,求出系统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最终识别出各模态参数.此方法概念简单,但问题是,第一,在I2 brahim时域法中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响应的测试是困难的;第二,此法要求激励能量足够大,否则不足以使系统产生所需全部模态的自由振动响应信息;第三,要求测试对应于系统n个自由度测点的自由响应,才能构成2n@2n阶的状态向量矩阵,测试工作量很大.2.2ITD法I TD法[2,3,11]属SI M O参数识别,直接使用自由响应或脉冲响应信号.其基本思想是使用同时测得的各测点的自由响应(位移、速度或加速度三者之74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2年一),通过三次不同延时采样,构造自由响应采样数据的增广矩阵,根据自由响应的数学模型建立特征方程,求解出特征对后再估算各阶模态参数.I TD 法的特点是同时使用全部测点的自由响应数据,成为后来发展起来的多种整体识别法的基础.1986年,Ibrahim又提出了省时的S TD法,实际上是I TD 法的一种新的解算过程,使IT D法的计算量大为降低,节省了内存和机时,而且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尤其对于误差的识别,可免除有偏误差.S TD法对用户的参数选择的要求也大为减少.2.3最小二乘复指数法(LSCE法)最小二乘复指数法(L SCE法)[2,3]是另一类时域识别方法,也称Prony法,属于SIS O参数识别. LS CE法直接使用自由响应或脉冲响应信号,基本思想是以Z变换因子中包含待识别的复频率,构造Prony多项式,使其零点等于Z变换因子的值.这样,将求解Z变换因子转化为求解Prony多项式的系数.为了求解这一组系数,构造脉冲响应数据序列的自回归(A R)模型,自回归系数即Prony多项式的系数,通过在不同起始点采样,得到关于自回归系数的线性方程组,用最小二乘法可得到自回归系数的解,于是可求得Prony多项式的根.再由脉冲响应数据序列构造该测点各阶脉冲响应幅值(留数)的线性方程组,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对各点均作上述识别,得到各阶模态矢量.与I TD法相比,L SCE 法在识别模态频率和模态阻尼时只用一个测点的脉冲响应数据,而不象I TD法那样使用全部测点自由响应数据,因而L SCE法属于局部识别法.2.4多参考点复指数法(PRCE法)在上述单参考点复指数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参考点复指数法(PRCE法)[3],它源于单点激励下的最小二乘复指数法,属M IM O整体识别法,数学模型为基于MI M O的脉冲响应函数矩阵.2.5特征系统实现法(ERA法)特征系统实现法(ERA法)[3,11]源于单点激励下的I TD法,属MI M O整体识别法.ERA法以由M I M O得到的脉冲响应函数为基本模型,通过构造广义Hankel矩阵,利用奇异值分解技术,得到系统的最小实现,从而得到最小阶数的系统矩阵,以此为基础可进一步识别系统的模态参数.该方法理论推导严密、技术先进且计算量小,是当时乃至目前最完善又最先进的方法之一,比LSC E法的识别精度有较大提高,特别是能识别密集模态和重根情形,对大型复杂结构效果良好.2.6ARMA时序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或时间序列方法[2,3,11]是对有序的随机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和处理.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籍华人吴贤铭和Pandit将时序法成功用于机械制造业,对其数学方法赋予了清晰的物理概念,讨论并阐明了时序模型方程与振动微分之间的关系.时序法使用的数学模型(差分方程)主要是A R模型和AR M A模型,A R模型只使用响应信号,A RM A模型需使用激励和响应两种信号,两者均使用平稳随机信号.ARM A属SIS O 参数识别,直接使用随机激励和响应信号,利用差分方程和Z变换,分别建立强迫振动方程与A R2 M A模型、传递函数与A RM A模型的等价关系,由ARM A模型识别模态参数.与LS CE法相同,只使用一个测点的ARM A模型,就可以识别出各阶极点,因而也属于局部识别法.在以往进行频域谱分析时,常由于信号截断而引起泄露,出现旁瓣、分辨率低及信号被淹没等缺陷,而时间序列分析则与谱分析不同,由于时序谱是动态谱,观测数据能外延,因此不会由于观测数据的样本长度有限而产生上述缺陷.用时序模型进行参数识别无泄露、分辨率高,但它的形式、阶次与参数都必须正确选择,因而这又是时序分析的难点.1986年Leuridan J M等人使用ARM A模型提出了另一种M IM O时域识别法DPM I(direct parameter model identifica2 tion),将LSEC,PRCE及I TD法统一起来.时域参数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只使用实测响应信号,无需FFT,因而可以利用时域方法对连续工作的设备,例如发电机组、大型化肥设备及化工装置,进行/在线0参数识别,这种在现实工况下识别的参数真正反映了结构的实际动态特性.由于时域法参数识别技术只需要响应的时域信号,从而减少了激励设备,大大节省了测试时间与费用,这些都是频域法所不具有的优点.当不使用脉冲响应信号时,缺点也很明显.由于不使用平均技术,因而分析信号中包含噪声干扰,所识别的模态中除系统模态外,还包含噪声模态.如何甄别和剔除噪声模态,一直是时域法研究中的重要课题.3小波分析法[12~15]小波分析法能将时域和频域结合起来描述观察信号的时频联合特征,构成信号的时频谱,也称时频局部化方法.特别适用于非稳定信号.3.1小波分析的基本思想小波理论的思想形成于本世纪初,Haar在1910年提出第一个小波规范正交基,即人们所熟知的Haar系.小波Wavelet变换是由法国数学家75第3期谭冬梅等:振动模态的参数识别综述M orlet于1980年提出的,他与法国理论物理学家Grossman共同提出连续小波变换的几何体系,其基础是平移和伸缩(放射群)下的不变性,这使得能将一个信号分解成对空间和尺度(时间与频率)的独立贡献,同时又不丢失原有信号的信息.基于小波理论时频表示的基本思想:认为自然界各种信号中频率高低不同的分量具有不同的时变特性,通常是较低频率成分的频谱特征随时间的变化比较缓慢,而较高频率成分的频谱特征则变化比较迅速.因此,按这样的规律非均匀地划分时间和频率轴,就可以在服从测不准原理的前提下,在不同的时频区域都能获得比较合适的时间分辨率和频率分辨率.3.2模态参数识别的小波变换分析方法首先利用调频高斯小波变换良好的时频分辨能力以及带通滤波性质使系统自动解耦,然后从脉冲响应函数的小波变换出发识别模态参数.信号直接小波变换方法的优点,一是直接根据定义而来,概念非常易于理解,因此易于工程技术人员理解与应用;二是可将实际工程中大量存在的非平稳的随机信号、有局部断点的信号及一些不能用Fourier变换来分析的信号等,用直接小波变换分解为不同尺度上(不同频率范围内)的分量,再对这些分量进行分析.如可用Fourier变换,这样即可使用人们熟知的有效方法.3.3信号除噪处理的小波分析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结构损伤识别信号不可避免地混有噪声与干扰,能较好地排除噪声,对充分进行特征提取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结构损伤信号进行预处理,主要是进行消噪处理,小波分析能同时在时频域中对信号进行分析,所以它能有效地区分信号中的突变部分和噪声,实现信号的消噪.小波消噪处理的算法是:a.强制消噪处理.首先将一维信号小波分解,然后把小波分解结构中的高频系数全部变为零,再对信号进行重构.这种方法比较简单,重构后的消噪信号也比较平滑,但容易丢失信号的某些高频有用成份.b.给定阀值消噪处理.分为三个步骤:一维信号的小波分解;小波分解高频系数的阀值量化;一维小波的重构.小波分析被认为是傅立叶分析方法的突破性发展,是一种新的时变信号时2频两维分析方法.它与短时傅立叶变换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其分析精度可变,它是一种加时变窗进行分析的方法,在时2频相平面的高频段具有高的时间分辨率和低的频率分辨率,而在低频段具有低的时间分辨率和高的频率分辨率,这正符合低频信号变换缓慢而高频信号变化迅速的特点.小波变换比短时傅立叶变换具有更好的时频窗口特性,克服了傅立叶变换中时-频分辨率恒定的弱点,因此它能在具有足够时间分辨率的前提下分析信号中的短时高频成份,又能在很好的频率分辨率下估计信号中的低频.但小波分析源于傅立叶分析,小波函数的存在性证明依赖于傅立叶分析,因此,它不可能完全取代傅立叶分析.本质上,小波变换仍是一种线性变换,不能用于处理非线性问题.此外,小波变换的分析分辨率仍有一定的极限,这使得变换结果在某些场合下失去了物理意义.4基于HHT变换的非平稳信号的处理方法[16,17]4.1HHT变换的基本原理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 M D(e mpirical mode decom2 position)[18]用于非平稳信号处理.信号经E M D分解后的各分量I M F(Intrinsic M ode Function)都是平稳的,可以进一步进行Hilbert变换得到Hilbert谱,由此得到的Hilbert能谱能准确反映出物理过程中能量在各种频率尺度及时间上的分布.EM D方法为非平稳信号进行变换奠定了基础,美国宇航中心N AS A将其称为HHT(Hilbert/Huang T ransform)变换.E M D方法本质上是对一个信号进行平稳化处理分解,产生具有信号的不同特征尺度的本征模函数I M F分量.对于非平稳信号,直接进行Hilbert变换没有意义.而IM F分量是平稳的,基于I M F分量进行Hilbert变换后得到的Hilbert能谱能准确反映出物理过程中能量在各种频率尺度及时间上的分布.谱是一个三维(时间2频率2局地振幅)谱形,与小波谱的表示方法类似.E M D分解主要是为了进行Hilbert变换得到Hilbert谱,基于I M F分量的Hilbert 谱的计算通过Fourier变换实现.4.2基于HHT变换的模态参数识别HHT变换是一种谱分析方法,分为两部分.a.Hilbert变换.Hilbert变换的关键是经验振型分离法,该方法认为任何复杂的时间序列都是由一些相互不同的、简单的、并非正弦函数的固有振型函数组成,一步步将较高频率成份从一时间序列中分离出来,将时间系列分解成若干个周期愈来愈长的固有振型函数.b.Hilbert谱分析.对这一固有振型函数系列进行Hilbert变换,得到Hilbert 谱,该谱的振幅既是频率的函数,又是时间的函数.任一时间序列的Hilbert谱中检测出某振幅的频率,是指这一振幅的瞬时频率,因此,检测出的76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2年这种频率的波不一定在此时间序列的整个持续时间都存在.HHT分析与小波分析等其他方法相比,具有如下特点.a.E M D能有效地处理非平稳信号.在线性框架下,HHT谱与小波谱具有相同的表现特性,但HH T谱在时域内的分辨率高于小波谱.b.与Fourier谱相比,从Hilbert谱中不仅可看出幅值,而且可以看出频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这是Fourier 谱所不能反映的.此外,对非平稳的时程曲线, Fourier谱的分辨率可能要低一些,而对Hilbert谱来说,因为可以结合频率和时间两个坐标来分析,容易消除一些干扰,有利于提高检索信号的分辨率.c.在克服边缘效应后,HHT能较好地处理短时信号.在实际应用中,短时信号的处理是很重要的.d.HHT能客观地处理一类非线性问题,所得到的三维谱形能准确地用于波内调制机制反映出系统的非线性变化特性,这是其他方法所不能比拟的.小波分析难以处理非线性问题.e.E M D能较好地分离强间歇信号,而且也是去除高频噪音的最好方法之一.实际应用HHT时,必须克服边缘效应.5基于模拟进化的模态参数识别5.1基于模拟进化的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基于模拟进化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实现了基于达尔文进化理论的整体优化算法用于识别线性振动结构的模态参数.Bremermann[19]认识到生物进化是一个优化过程.设计变量的向量被认为是一个生物体,变量向量的组成部分被称为类似于一个生物体的基因.Fogel和A tmar[20]研究了基于模拟有性结合的进化机理,他们的结果表明在整体优化有效中,通过高斯随机变量结果改变进化解法的每个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变量向量起着生物体的作用,因此参数空间的每个点被认为是一个生物体.每个生物体(变量向量)复制本身给后代,其中复制错误(随机)用来解释变异.两代生物体根据给定规则彼此竞争,在整个群体中,每个生物体与随机选择的生物体进行竞争以获得适应性分数.得最高分的生物体作为下一代的双亲而幸存,剩余的生物体则被淘汰,同样的过程一直重复到整个群体得到很好的进化[21].5.2线性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22]a.响应计算的快速回归算法.对于线性结构的每个占优模态,可通过动力方程求解其在某种激励下的响应,再将模态响应迭加.在优化过程中,基于进化的研究包含大量计算,因此必须有一个高效求解算法用于该动力方程.如果是在时域基于模态扫描的概念下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则受到对于线性振荡器的向前响应快速算法的激发,提出了输入数据三个连续时间段内呈平方插值的假设,从而得到响应计算的快速回归算法.b.模态扫描.在识别感兴趣的模态参数识别问题时,将输出错误的平方作为最小化的价值函数,并引入模态扫描的概念.价值函数的最小值通过连续性的模态扫描获得,在每次扫描中,由M 个单模态最小值去估计模型中每M个模态的参数.因此价值函数是根据只有一个模态的模态参数初次最小化,在达到测试容许的适应性后,将一个新的模态增加到模型中,再根据两个模态的模态参数执行最小化.重复该过程直到价值函数的减小值小于规定值.c.收敛准则.在一个最优化研究中,如果价值函数值的绝对或相对变化小于规定的容许值,则被认为是收敛的.在进化研究中,最好生物体的目标函数值可能在一些代中保持相同,常规的收敛准则可能导致不是局部最小值的错误结论.根据/适应前景0的概念,生物体将向前景的极值移动(符合对环境最适应的定位),基于此提出新的准则.若在最好或最坏生物体间的/形态0(欧拉距离)差异小于规定值,则进化研究被认为是收敛的.基于模态扫描的模态参数识别,只要当前模型满足收敛准则,就将额外的模态增加到模态模型中.d.评估模态阶数的方法.在系统识别中,为了确定准确的模型阶数,使用的准则是随着模型大小的增加,所处罚价值函数的降低,结构模型则根据该准则的给定最小值获得.数值算例是对一个简单的10个自由度的链式质量2弹性2阻尼系统进行参数识别.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进化研究算法对于多重最优是可靠的,可靠性是靠每一代结束后维持群体候选结果而达到的,实际上提供了在同一时间对不同解的高效并行研究.甚至在困难的条件下(SNR=1),进化研究算法证明了它能确定一个好的解,这表明提出的基于模拟进化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用于测试噪音是很可靠的.该方法用于识别更复杂模态的现实问题上,还需要更进一步研究.6结论与展望结构的振动模态参数识别是一个具有广阔工程应用前景的研究课题,虽然关于振动模态的参77第3期谭冬梅等:振动模态的参数识别综述。
工程结构在环境激励下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研究作者:段旻王黎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5期摘要:模态参数识别对于大型工程结构的健康检测、损伤识别、主动控制等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大型工程结构本身难以进行人为激励,通常只能针对环境激励下大型工程结构的响应进行模态参数识别,这类方法无需施加人为激励,仅对输出信号进行分析,在时域内或频域内识别其模态参数,具有理论上的可信度和工程应用上的可行性,在工程界获得广泛使用。
对目前已有的环境激励下工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指出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不足,并指出解决方向为工程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工程结构,模态分析,环境激励,参数识别,HHT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随着结构体系、建筑材料、设计和施工技术的进步和建筑观念的更新,建筑高度和空间结构的跨度均逐渐增大,工程结构呈现出轻质量、高柔度和低阻尼等特性。
这类建筑结构在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作用下动力响应非常显著,且对结构自身的模态参数(包括频率,阻尼等)异常敏感,错误的模态参数估计可能使得结构响应估算产生较大误差,从而为结构设计带来工程隐患,大型土木结构一旦出现事故,所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将是巨大的,因此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成为结构工程设计面临的重要问题。
有必要对大型复杂空间结构的模态参数进行准确识别,评估其设计安全性,并为结构安全运营提供科技保证。
大型工程结构由于体积庞大、材料复杂、约束条件多等因素,难以对其进行人为激励和对激励信号进行有效测量,因此,传统的基于输入输出信号识别结构模态参数的理论和技术在大型工程结构中难以适用。
环境激励(风荷载、地震荷载、车辆激励等)下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无需施加人为激励,仅对输出信号进行分析从而识别结构模态参数,具有理论上的可信度和工程应用上的可行性,因此该方法成为目前工程界通用的方法。
本文结合前人的工作,对环境激励下的模态识别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振 动 与 冲 击第21卷第3期J OURNA L OF VIBR ATION AND SHOCK Vol.21No.32002 基于环境激励的模态参数辨识方法综述续秀忠1 华宏星2 陈兆能1(1.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上海交通大学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30)摘 要 本文首先对环境激励下模态识别方法进行了综述,对目前的几种识别方法的原理、识别精度及适用条件进行了论述,并比较了这些方法各自的特点,参照国内外最新文献,提出环境激励下模态参数识别方法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环境激励,模态识别,平稳随机激励,非平稳随机激励中图分类号:TH113.10 引 言传统的模态识别方法是基于实验室条件下的频率响应函数进行的参数识别方法,它要求同时测得结构上的激励和响应信号。
但是,在许多工程实际应用中,工作条件和实验室条件相差很大,对一些大型结构无法施加激励或施加激励费用很昂贵,因此要求识别结构在工作条件下的模态参数。
工作模态参数识别方法与传统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相比有如下特点:一、仅根据结构在环境激励下的响应数据来识别结构的模态参数,无需对结构施加激励,激励是未知的,如无需对大桥、海洋结构、高层建筑等大型结构进行激励,仅需直接测取结构在风力、交通等环境激励下的响应数据就可以识别出结构的模态参数。
该方法识别的模态参数符合实际工况及边界条件,能真实地反映结构在工作状态下的动力学特性,如高速旋转的设备在高速旋转的工况和静态时结构的模态参数有很大差别。
二、该种识别方法不施加人工激励完全靠环境激励,节省了人工和设备费用,也避免了对结构可能产生的损伤问题。
三、利用环境激励的实时响应数据识别结构参数,能够识别由于环境激励引起的模态参数变化。
尽管传统的模态参数方法已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近年来,环境激励下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得到了航天、航空、汽车及建筑领域的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如美国SADIA国家实验室的JAMES和CARNE在1995年提出NE xT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高速汽轮机叶片在工作状态下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识别。
基于环境振动试验的系杆拱桥模态参数识别
戴恩彬;廖婧;任伟新;王宁波
【期刊名称】《工程建设》
【年(卷),期】2024(56)2
【摘要】对桥梁开展环境振动测试,可以获得桥梁的模态参数如固有振型、自振频率以及阻尼比。
桥梁性能评定、损伤识别、健康检测和基准有限元模型建立以这些参数为主要依据。
将实测的加速度数据进行模态分析,获得桥梁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并与有限元模型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试验得到的桥梁实际自振特性与有限元模型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良好,为以后桥梁定期检测、状态评估和日常养护提供基准参数。
文章内容可为同类型桥梁提供参考。
【总页数】6页(P24-29)
【作者】戴恩彬;廖婧;任伟新;王宁波
【作者单位】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和天(湖南)国际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8.225
【相关文献】
1.曲率模态方法对系杆拱桥的损伤识别
2.基于模态柔度改变率对系杆拱桥的损伤识别
3.振动试验环境下微光瞄准镜模态参数识别
4.钢管砼系杆拱桥模态参数识别及有限元仿真
5.基于环境激励的双曲拱桥模态参数识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环境振动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及其软件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是结构动力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结构健康监测与控制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结构的模态参数进行识别和监测,可以有效地判断结构运行状态、预测结构损伤及漏洞,并采取相应的修复、加固等控制措施,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当前,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主要采用基于模型的算法,即利用计算模型对结构进行模拟,再通过模型与实测数据的对比来获取模态参数。
然而,这种方法需要对结构的几何尺寸、材料性质、边界条件等进行精确建模,且需要较高的计算资源,比较耗时,限制了识别精度和实际应用。
基于环境振动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则是采用实测环境振动数据进行识别,避免了建立复杂计算模型的过程。
该方法具有成本低、实用性强、随机激励下可用、对结构无干扰等优点,广泛运用于结构检测、诊断、预报与控制领域。
因此,研究基于环境振动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及其软件实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基于环境振动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及其软件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研究基于环境振动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的理论原理,包括特征提取、信号处理、相似性比较等方法,并建立基于环境振动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数学模型;2.选取适合的环境激励方式和传感器布置方案,采集环境振动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3.采用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后的振动数据,对结构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得到结构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和阶次等参数;4.开发结构模态参数识别软件,实现基于环境振动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功能,并进行测试和验证;5.将所研究的方法应用到真实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中,对比分析基于环境振动的识别方法与基于模型的识别方法的差异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三、研究预期目标:本研究将采用较新的模式识别理论、数学分析方法和振动测试技术,研究和发展基于环境振动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并达到以下预期目标:1、设计开发适用于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的算法和模型;2、开发基于环境振动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软件,并提供可视化操作界面;3、对不同类型的结构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分析相应的结构特性;4、进一步研究并优化基于环境振动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提高其识别精度和鲁棒性。
声场中物体振动模态的分析与识别方法声场中的物体振动模态是指物体在受到声波激励时所呈现出的特定振动模式,它不仅仅是声音的传导过程,同时也是声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准确地分析和识别声场中物体的振动模态对于优化设计、故障诊断以及噪音控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声场物体振动模态的分析与识别方法,以及它们的应用。
1. 声场中物体振动模态的测量方法测量物体振动模态的方法有很多种。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加速度计,通过将加速度计粘贴或夹持在被测物体上,测量物体在不同激励条件下的加速度响应。
然后,根据振动理论,利用傅里叶变换等方法将加速度信号转化为频域信号,得到物体的振动幅度和相位特性。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激光干涉仪,通过测量物体的表面形变来获取振动分布的空间信息。
2. 声场中物体振动模态的分析方法分析物体振动模态的方法也有多种。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模态分析法。
模态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固体振动理论的方法,可以通过振动力学参数(如固有频率、振动模态形状等)来描述物体的振动特性。
该方法通过对物体进行激励,测量物体的响应信号,并运用振动理论和数学方法,得到物体的特征振动模态。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有限元法。
有限元法是一种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原理的计算方法,它将物体离散为一系列小的有限元单元,并通过数值计算得出物体的振动模态。
有限元法能够更精确地描述物体的非线性振动特性。
3. 声场中物体振动模态的识别方法物体的振动模态识别是指根据物体的振动响应信号,判断物体的振动模态类型。
目前常用的振动模态识别方法包括频谱分析法和模式识别法。
频谱分析法通过对物体振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提取特征频率信息,并与已知模态频率进行对比,从而判断物体的振动模态类型。
模式识别法则是将物体的振动响应信号作为输入,利用模式识别算法进行模式匹配,从而识别出物体的振动模态。
常用的模式识别算法包括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等。
模态参数辨识方法——综述模态参数辨识方法综述摘要:本文对模态分析和模态参数识别进行了综述,对当前识别方法的原理、识别精度及适用条件进行阐述和比较,提出环境激励下模态参数识别方法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模态分析在缺陷检测和结构优化中作用。
关键词:模态分析模态参数识别模态分析与缺陷检测结构工作模态0引言模态分析是将线性时不变系统振动微分方程组中的物理坐标变换为模态坐标,使方程组解耦,成为一组以模态坐标及模态参数描述的独立方程,坐标变换的变换矩阵为振型矩阵,其每列即为各阶振型。
模态是机械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每一个模态具有特定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模态振型。
这些模态参数可以由计算或试验分析取得,这样一个计算或试验分析过程称为模态分析。
振动模态是弹性结构固有的、整体的特性。
如果通过模态分析方法搞清楚了结构物在某一易受影响的频率范围内,各阶主要模态的特性,就可能预知结构在此频段内,在外部或内部各种振源作用下实际振动响应,而且一旦通过模态分析知道模态参数并给予验证,就可以把这些参数用于(重)设计过程,优化系统动态特性,或者研究把该结构连接到其他结构上时所产生的影响。
模态分析的最终目标是识别出系统的模态参数,为结构系统的振动分析、振动故障诊断和预报、结构动力特性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解析模态分析可用有限元计算实现,而实验模态分析则是对结构进行可测可控的动力学激励,由激振力和响应的信号求得系统的频响函数矩阵,再在频域或转到时域采用多种识别方法求出模态参数,得到结构固有的动态特性,这些特性包括固有频率、振型和阻尼比等。
有限元法是当前分析机械结构模态的主要方法,很多学者研究了单裂缝和多裂缝缺陷对不同结构动态特性的影响,但这些研究仅局限于出现缺陷结构的当前状态,考虑到缺陷在机械结构使用过程中的扩展,提出了模态分析与缺陷扩展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缺陷的发展趋势,便于机械结构剩余寿命的评估,使已达到设计寿命的结构在失效前仍然发挥其功能,节约了经济成本。
4/3210212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10卷第2期J.Changchun I nst .Tech .(Nat .Sci .Edi .),2009,Vol .10,No .2I SS N 100928984CN 2221323/N基于环境激励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比较研究收稿日期:2009-03-09作者简介:常虹(1973-),女(汉),吉林德惠,在读博士主要研究工程结构的参数识别。
常 虹1,2,窦立军3,殷 琨1(1.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长春130026;2.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长春130021;3.长春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长春130012)摘 要:针对环境激励下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的发展进行了综述,对目前常用的几种识别方法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并指出其各自的适用条件及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环境激励;模态;参数识别中图分类号:T U31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8984(2009)022*******0 引言模态参数(模态频率、模态阻尼、模态振型等)辨别是系统辨别的一部分,通过模态参数的辨别可以了解系统或结构的动力学特性,这些动力特性可以作为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故障诊断、结构实时监测的评定标准和基础。
传统的参数识别是基于实验室条件下的频率响应函数进行的参数识别方法,它要求同时测得结构上的激励和响应信号,但在许多工程实际中,工程条件和实验室差别较大,对一些大型工程结构无法施加激励或施加激励费用很昂贵。
近年来,利用环境激励(Ambient excitati on )引起的输出对结构物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已大量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的系统辨别。
这主要是因为“环境激励”具有无需激励设备,不打断结构的正常使用;试验简便,所需人力少,不受结构形状和大小的限制,试验费用低;安全性好,不会对结构产生局部损伤等优点。
1 环境激励下结构工作模态研究的发展对于环境激励下的大型工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国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1969年Akai Ke H.首次利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进行白噪声激励下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
基于随机子空间辨识的环境激励模态参数识别随着环境激励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的研究不断深入,基于随机子空间辨识的方法在该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的原理和应用。
环境激励模态参数识别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它可以通过分析结构在不同环境激励下的响应来获得结构的模态参数,从而实现结构的健康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
传统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通常基于频域分析或时域分析,但这些方法在处理非线性和随机激励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基于随机子空间辨识的方法则可以克服这些限制。
基于随机子空间辨识的方法将结构的响应数据转化为子空间信号,并通过对子空间信号的分析来获得结构的模态参数。
该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信号采集、数据预处理和模态参数识别。
在信号采集阶段,使用传感器对结构的响应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和滤波等操作。
然后,通过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随机子空间分解,得到结构的子空间信号。
最后,通过对子空间信号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可以得到结构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模态形态等参数。
基于随机子空间辨识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该方法可以处理非线性和随机激励下的结构响应。
其次,该方法对信号采集设备和传感器的要求相对较低,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结构。
此外,该方法还可以通过对子空间信号的分析来获得结构的局部损伤信息,实现结构的故障诊断。
基于随机子空间辨识的环境激励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在结构健康监测和故障诊断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结构的模态参数进行识别,可以实现结构的健康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为结构的安全运行提供有效的支持。
未来,基于随机子空间辨识的方法还可以结合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进一步提高结构的健康监测和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环境振动下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综述摘要:模态分析是研究结构动力特性的一种近代方法,是系统识别方法在工程振动领域中的应用。
环境振动是一种天然的激励方式,环境振动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就是直接利用自然环境激励,仅根据系统的响应进行模态参数识别的方法。
与传统模态识别方法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
本文主要是做了环境振动下模态识别方法的一个综述报告。
关键词:环境振动模态识别综述Abstract: The modal analysis is the study of structural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 modern method that is vibration system identification methods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Ambient vibration is a natural way of incentives, under ambient vibration modal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is the direct use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centives, based only on the response of the system for modal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method. With the traditional modal identification methods,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This paper is a summary report of the environmental vibration modal identification method.Keywords: Ambient vibration ;modal parameters ;Review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各种形式的大、中型桥梁不断涌现,由于大型桥梁结构具有结构尺大、造型复杂、不易人工激励、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自振频率较低等特点,传统模态参数识别技术在应用上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
传统的振动试验采用重振动器或落锤激励桥梁,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试验设备,激励成本增高,难度大,而且对于桥梁这样的大型复杂结构,激励(输入)往往很难测得,也不适合长期监测的实验模态分析。
环境振动是指振幅很小的环境地面运动。
系由天然的和(或)人为的原因所造成,例如风、海浪、交通干扰或机械振动等,受激结构的振幅较小,但响应涵盖频率丰富。
系统或者结构的模态参数包括:模态频率、模态阻尼、模态振型等。
模态参数识别是系统识别的一部分,通过模态参数的识别可以了解系统或结构的动力学特性,这些动力特性可以作为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故障诊断、结构实时监测的评定标准和基础。
环境振动下的模态参数识别就是利用自然环境激励,根据结构的动力响应来进行模态参数识别的方法。
1 环境振动下模态参数识别的优点传统的模态识别方法利用结构的输入和输出信号识别结构的模态参数。
对于工作中的大型结构,无论是对其实施外部激励还是测试外部激励都十分困难。
而环境振动方法仅仅利用被测试的输出数据识别结构的时间序列分析法模态参数。
用环境振动对结构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具有明显的优点:(1)直接从这些结构在工作中(Operationalcondition)的振动响应数据识别出的模态参数更符合实际情况和边界条件;(2)利用实时响应数据和工作模,态(Operational modes)进行在线损伤检测,作出损伤程度预报更符合结构实际的工作状态;(3)可以实现对结构的实时安全检测和监测;(4)结构振动主动控制中传感器采样的信号应该在实际工作时获取,控制模型应该与系统工作时情况相吻合,而利用工作中的振动响应数据识别出的结构模态模型可以用于控制模型修正。
[1][5]环境振动试验时,由于此时仅仅有振动响应的输出数据,而真正的输入情况是没法测量的(未知的),因此无法按经典的方法得到结构的频率响应函数或脉冲响应函数,此时的系统识别是仅有输出数据的系统识别方法,相应的模态分析称为环境振动模态分析(A mbient v ibration modal analysis),或仅基于输出数据的模态分析(Output-data only modal identification),又称为工作(运行)模态分析(Operational modal analysis)。
2环境振动下模态参数识别的方法早在60年代,环境激励下结构工作模态的研究就已经开始,经过这几十年的研究,特别是近几年来,人们已经提出了多种环境激励下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
按识别信号域不同可分为:时域识别方法、频域识别方法和时频域识别方法。
按激励信号分为:平稳随机激励和非平稳随机激励(有的方法假设环境激励为白噪声激励)。
按信号的测取方法分为:单输入多输出和多输入多输出。
按识别方法特性分为:频域识别法(PP)、频域分解法(FDD)、随机减量法(RD)、NEXT法。
2.1峰值拾取法法峰值拾取法最初是基于结构自振频率在其频率响应函数上会出现峰值,峰值的出现成为特征频率的良好估计的原理。
[2]对于环境振动,由于此时频率响应函数失去意义,可由环境振动响应的自谱来取代频率响应函数嘲。
此时,特征频率仅由平均正则化了的功率谱密度(Averaged Normalized Power Spectral Densities-ANTSDs)线上的峰值来确定,故称之为峰值法。
功率谱密度是用离散的傅立叶变换(DFr)将实测的加速度数据转换到频域后直接求得。
振型分量由传递函数在特征频率处的值确定。
对于环境激励试验,输入未知,因此传递函数并非响应与输入的比值,而是所测响应相对于参考点响应的比值。
因此,每一传递函数相对于参考点就会给出一个振型分量。
这里假定共振时的动力响应仅仅是由一种模态决定的,如果模态可以很好地分离而且阻尼较低,这种假定是合适的。
峰值法使用半功率带宽法识别系统的阻尼。
半功率带宽法在计算系统阻尼时,需要测试数据的频率采用率合适,并且准确画出系统的功率谱图,由于频率采用率是测试前已经确定的,而绘图可能出现的误差难以控制,因此该方法识别的系统阻尼不是很可靠。
峰值法操作简单、识别速度快,在建筑领域经常使用。
但该方法存在明显的不足:①峰值的拾取往往是主观的;②得到的是工作挠曲形状而不是振型:③仅限于实模态和比例阻尼结构;④阻尼的估计结果可信度不高。
[1]2.2频域分解法频域分解法 (Frequency Domain Decompositiom-FDD)是在传统频域(峰值法)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该方法仍然假定输入为白噪声。
频域分解法通过对响应谱密度函数矩阵的奇异值分解),将响应分解为单自由度系统的集合,分解后的每一个元素对应于一个独立的模态。
[1]频域分解法的核心是对响应信号的自功率谱进行奇异值分解,把功率谱分解为对应多阶模态的一组单自由度系统功率谱。
频域分解法能够准确识别密集临近的模态频率,使用此分解技术,即使系统响应信号中含有强噪声污染,也能得到较好的结果。
但是频域分解法同峰值法一样,仅适合阻尼比较小、所受荷载为白噪声情况的系统.而且,应用频域分解法识别的模态振型结果与奇异值峰值的选取有很大关系,并不是特征频率对应的奇异值向量就能得到最好的模态振型。
因此,频域分解法是峰值识别法的扩展,可以称为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峰值法,它克服了峰值法的不足。
清华大学王卓等人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具有密集模态的网壳结构,高阶模态主要参与环境激励下的结构响应,使用频域分解法得到的模态频率识别值准确度高,对于参与结构振动程度强的模态,振型识别的准确度高;提出可以根据模态频率对应的奇异值大小进行虚假模态的辨别,奇异值最大的模态,识别准确度最高,可被认为是真实模态。
[9]中国地震局力学研究所温瑞智等人,利用用随机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确定了高层结构的自振频率;基于不同测点在固有频率处的响应比及零迟时互相关函数确定了结构的振型;运用自功率谱和互功率谱,采用半功率点法计算了各阶振型的阻尼比。
结果表明,环境振动测试能够较好地识别高层结构的1—3阶振型。
[6]该方法识别精度高,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但是频域分解法仅适合系统结构阻尼比较小,所受激励为白噪声的情况。
2.3时频域法时域法是近年才在国内外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它可以克服频域法的一些缺陷。
特别是对大型复杂构件,如飞机、船舶及建筑物等受风、浪及大地脉动的作用,它们在工作中承受的荷载很难测量,但是响应信号很容易测得,直接利用响应的时域信号进行参数识别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7]对于非平稳随机激励不能很好的识别,实际工程中很多环境激励是不能近似成平稳激励的。
为此,人们开始研究对环境激励更具有鲁棒性的方法。
这时通过对信号进行时频变换直接识别参数的联合时频域方法出现了,显然这种时频域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更接近实际情况。
但目前能用于实际工程的实用的时频模态参数识别方法还极少。
[4]时域法是将振动信号直接进行识别。
最基本、最常用的有Ibrahim时域法、ITD法、最小二乘复指数法(LSCE法)、多参考点复指数法(PRCE 法)、特征值实现法(ERA法)、ARMA时序分析法和随机子空间法(SSI法)。
Alemdar Bayraktar等人利用SSI法对土耳其特拉布宗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的钟楼,动态特性的测定。
利用结构环境振动响应和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识别。
表明两者所得出的结构的前五个振动模式是比较接近的。
[13]Ibrahim时域法是以粘性阻尼多自由度系统的自由响应为基础,根据对各测点测得的自由振动响应信号以适当的方式采样,建立自由振动响应矩阵及数学模型,求出系统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最终识别出各模态参数。
ITD法是Ibrahim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时域法(The Ibrahim Time Domain Technique),属SIMO的参数识别,直接使用自由响应或脉冲响应信号。
ITD 法是一种谐波恢复技术, 它必须结合随机减量方法才能识别结构的模态, 该方法精度差, 不具有鲁棒性。
[3] [8]最小二乘复指数法(LSCE 法)是另一类时域识别方法,也称Prony法,属于单输入单输出(SISO)参数识别。
在单参考点复指数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参考点复指数法(PRCE法)它源于单点激励下的最小二乘复指数法,属MIMO整体识别法,数学模型为基于MIMO的脉冲响应函数矩阵。
特征值实现法(ERA法)源于单点激励下的ITD法,属MIMO整体识别法。
时间序列分析或时间序列方法是对有序的随机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