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874.50 KB
- 文档页数:13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课《古诗两首》∣苏教版第3课《古诗两首》1课时教学设计(2)课件出示句子“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对诗句的明白得。
课件出示说明。
童子:小孩,那个地点指隐者的弟子。
言:回答说。
课件出示整句诗的意思:松树下,我询问了年少的童子(“你的师父去了哪里?”)。
他回答说:“师父差不多去山中采药了。
”(3)课件出示句子“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课件出示整句诗的意思:(童子)还对我说,(他的师父)就在这座大山中,可山中云雾充满,不明白师父到底在什么地点。
师问:依照对诗句的明白得,你能想象出诗人和童子的对话吗?我们来表演一下。
话的意思。
引导学生依照字词的说明,翻译整个句子。
引导学生依照动物特点,回答问题。
翻译全诗的含义,再回答问题。
生举手回答自己明白的有关描写孩童趣事的古诗。
思的能力。
引导学生明白蝉是夏天的动物。
锤炼学生从诗的翻译中去提炼要紧内容。
考查同学们平常对古诗的积存。
课件出示整句诗的意思: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2)课件出示句子“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
”课件出示说明欲:想要。
捕:捉。
鸣蝉:正在鸣叫的知了。
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对诗句的明白得。
课件出示整句诗的意思:突然想要捕捉正在鸣叫的知了,就闭住嘴,静静地站住了。
3.分析古诗课件出示问题: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引导学生从蝉这种动物身上找到答案)生举手回答:夏季。
从哪里能够看出来?从“意欲捕鸣蝉”这句诗能够看出来。
有“鸣蝉”,说明蝉的叫声专门大专门响,只有夏天的时首诗都活了起来。
即学即测。
课堂练习说明下列词语。
振:振荡。
鸣蝉:正在鸣叫的知了。
云深:山上云雾缭绕的地点。
作业布置 1.背诵这两首古诗。
课后巩固。
2.明白得这两首古诗的诗意,并默写。
板书设计古诗两首说板书设计。
苏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一、词汇
1.《鱼的传说》
- 词语分析:岸边、荷花、摇晃、碧绿、伸出
- 生字认读:翩翩、飘动、鹦鹉螺、螃蟹
2.《蚂蚁》
- 词语分析:鸟巢、托举、苍蝇、垃圾、地底
- 生字认读:兽穴、巢穴、遮盖、拥挤、肢体
3.《狐狸和奶酪》
- 词语分析:贪心、遗憾、渴望、释放、补偿
- 生字认读:窃取、悔恨、愁眉苦脸、静默、食欲
二、课文
1.《鱼的传说》
- 内容概括:讲述了小鲤鱼想象成为一只翩翩起舞的白鸽子,却被现实中的狮子吃掉的故事。
- 研究重点:情景描写、想象创造。
2.《蚂蚁》
- 内容概括:介绍了蚂蚁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讲述了蚂蚁在抬着拥挤不堪的“大粑粑”时,没有放弃自己的努力。
- 研究重点:描写方式、语言表达。
3.《狐狸和奶酪》
- 内容概括:讲述了一只老狐狸贪心心态下,想偷取鸡家的奶酪,却被聪明的主人发现,老狐狸最终没有得逞。
- 研究重点:语运用、语言特点。
三、写作
1.《小荷才露尖尖角》
- 作文主题:描写秋天里的自然景色和自己的感受。
- 写作重点:形象描写、情感表达。
2.《捡到一元钱》
- 作文主题:讲述捡到一元钱的经历,探讨“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 写作重点:排比和对比用法、语法规范。
3.《看花》
- 作文主题:从看花的过程中,领悟到人生的道理。
- 写作重点:夹叙夹议的叙述方式、引用的运用。
以上为苏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希望可以帮到您。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伊索寓言》课文及教案为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教案,并确认和和谐到达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增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备课中的目标肯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伊索寓言》课文及教案,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伊索寓言》课文狐狸和葡萄葡萄架上,垂下几串成熟的葡萄。
一只狐狸看到了,馋得直流口水。
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但是白费力。
狐狸感到无望了,只好转身离开。
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牧童和狼一个牧童在村边放羊。
好几次他大叫:“狼来了!狼来了!”村民们闻声赶来,哪里有什么狼!牧童看到他们惶恐失措的样子,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后来,狼真的来了。
牧童吓坏了,他急忙大叫:“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然而,他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前来帮忙。
一向说谎的人即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蝉和狐狸一只蝉在大树上唱歌。
狐狸想吃蝉,便设下了一个骗局。
他成心站在蝉的对面,称赞道:“您的歌声多么精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来让我知识一下您那动听的歌喉吗?”蝉察觉其中有诈,就摘下一片树叶扔下来,狐狸以为是蝉,猛地扑了过去。
蝉对狐狸说:“朋友,要是你以为我会下来,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自从看到你的粪便里掺杂着蝉的翅膀,我对你就怀有戒心了。
”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害中吸取教训。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伊索寓言》教案教学目标:1.理清文中作者的浏览感受,认真探讨文章的中心意思。
2、知道文章中难句,体会这些句子中隐含的意思。
3、抓住文中词语,体会作者语言风趣的特点。
4、了解本文把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的写法,练习写读后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探讨中心,知道语句难点:体会难句的隐含义思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问:从小学到现在,学过哪些寓言?(学生回答)问:什么是寓言?(学生回答)明确:一种带有劝喻性或讽刺性的小故事,常用夸张手法描写人物或把动植物与无生物拟人化,使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从简单而又明白易懂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程教案5篇苏教版五年级语文经典课程教案1《迟到》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感受父亲那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3.用已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多角度思考问题。
领悟前后照应、先总后分的写法。
教学重点:概括父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2.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上学有没有迟到过?迟到的时候,父母和老师是怎么对待你的?你怎么看待迟到这一现象?学生交流。
2.师: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就是一个经常迟到的孩子,她写的《迟到》一文,让我们了解了她童年的故事,相信你们读后一定能受到启发。
板书课题。
3.小组交流课下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情况,重点检查字音。
同位互相进行评价。
2.汇报读书情况。
教师对易错的个别字进行检查指导。
3.整体感知: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可引导学生从①主要内容②所写事情,③文中人物——‚我‛和‚父亲‛等不同方面交流自己所读懂的内容。
教师注意评价:学生表达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重点;是否有与众不同的发现等。
4.质疑问难: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
父亲为什么打我?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父亲是否爱我?……)5.评价,并引导归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时候因为迟到发生在她和父亲之间的一个小故事。
)三、速读梳理,理清思路1.快速读文,边读边想:作者林海音的父亲是不是一位好父亲?2.同位互相检查初读课文的情况,清除字障、词障,扫清阅读障碍,重点检查是否把字音读正确、读流利,教师对易读错的字进行检查。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4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第 1 页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16课《黄山奇松》教学设计课题课题 黄山奇松黄山奇松 单元单元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学科学科语文年级年级 五年级五年级学习学习 目标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2.会写本课会写本课6个生字。
个生字。
3.3.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4.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的美,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重点 体会黄山松的“奇”和美。
体会黄山松的“奇”和美。
难点难点 通过重点句子体会作者通过重点句子体会作者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1.1.今天,我们去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的黄山今天,我们去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的黄山风景区,一起领略一下黄山的风采。
风景区,一起领略一下黄山的风采。
2.2.为什么说是为什么说是“奇松”呢?我们先来看看“奇”字的意思。
字的意思。
(1)少见的,特别的。
)少见的,特别的。
(2)惊异。
)惊异。
(3)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
)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
(4)表示姓。
)表示姓。
你们觉得在这个课题里的“奇”字是哪一种意思呢?应当选哪个?思呢?应当选哪个?学生思考、回答。
答。
第(第(11)个。
)个。
直接导入新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力。
从分析课题入手,为学习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础。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一、整体感知 1.1.黄山简介。
黄山简介。
黄山简介。
让学生了解黄山,对课文有初步2.2.教师读课文。
教师读课文。
教师读课文。
3.3.教师引导学生说,展示自己总结的答案。
教师引导学生说,展示自己总结的答案。
【导语】本课讲的是唐朝诗⼈贾岛与韩愈⼀起斟酌诗句中⽤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不舍的钻研精神。
课⽂配有两幅插图。
⼀幅是贾岛拜访朋友,⽉夜下敲门声惊醒了⼩鸟。
这情景使贾岛写下了⼀⾸诗。
另⼀幅图描绘了诗⼈贾岛骑在⽑驴上⼀边吟哦,⼀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憨态可掬,栩栩如⽣,突出了他那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
两幅图⽣动形象的展⽰了课⽂的主要内容。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字,其中绿线中的4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字组成的词语。
3、会⽤“即使......也......“造句。
4、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学习贾岛严⾪的创作态度和锲⽽不舍的钻研精神。
5、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推敲”的含义。
复述故事。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读准字⾳,读通语句。
2、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学习⽣字词语,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4、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给课⽂分段。
教学过程: ⼀、出⽰诗句,导⼊新课 1、出⽰:鸟宿池边树,僧(seng)敲⽉下门。
(1)指名读诗名,注意读准“僧” (2)说说诗句的意思。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吗? (1)出⽰:唐(tang)朝贾(jia)岛 (2)指名认读。
3、简介贾岛。
贾岛是唐朝的诗⼈。
早在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还俗。
他作诗的态度⾮常认真,字字斟酌,被称为“苦吟诗⼈”。
(1)认读词语:和尚(shang)(“尚”翘⾆⾳,读轻声)斟(zhen)酌(zhuo)理解“斟酌”。
斟酌:考虑事情、⽂字等是否可⾏或适当。
(2)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敲”字,⾄今还流传着⼀个感⼈的故事哩! 4、揭⽰课题。
今天我们就⼀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是“推敲”。
(板书:11推敲) ⼆、听读课⽂ 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读课⽂,提出要求 1、轻声⾃由读,读准字⾳,读通句⼦,把课⽂读正确。
!五年级上册《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学习作者按照参观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生动、具体地介绍景物的方法。
4、结合具体的语言材料和图片朗读课文,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对人的性情陶冶。
重点难点:1、体会文中优美词句所蕴含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感受,并能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
2、懂得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和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黄果树瀑布的有关背景知识。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层次。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示题旨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山川秀丽,有许多优美的自然风光。
你们都去过什么地方?我国有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还有一个很有名的旅游盛地,那就是我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
你们想不想去看看?这节课就让我们到那里去游览观赏一番。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黄果树瀑布的有关情况: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西部白水河上。
宽约81米,落差74米,为亚洲最大的瀑布。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自由朗读课文。
2、用掌握的汉字特点自学生字,记忆字形,理解词义。
3、老师板书生字、新词,详细讲解。
(1)念准字音。
hūāfèng xìdīégéhōng táng zūì哗缝隙叠隔轰膛醉(2)掌握字形。
按结构分类记忆。
左右结构的字:哗缝隙隔膛醉上下结构的字:叠轰旧字加上一部分,变成新字。
华—哗逢—缝堂—膛卒—醉旧字加上一部分,变成新字。
桦—哗陌—隙嗝—隔胆—膛(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喧哗:声音大而杂乱。
气势非凡:(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力量、威势很不一般。
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参考——趵突泉简介《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趵突泉》,该单元重点介绍了趵突泉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趵突泉的历史和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理解和记忆文章《趵突泉》。
(2)能够认识趵突泉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趵突泉的地位和作用。
(3)能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写作方法。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2)通过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1)使学生正确对待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感受文化与文明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通过文学作品感受文化知识。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1)教学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
(2)如何让学生通过阅读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通过提出引导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考。
2.演示法。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朗读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学作品。
3.小组探究法。
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和创造能力。
4.答案解释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一些案例解释学生提出的问题,促进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
五、教学过程及设计1.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有一个美丽的泉水,是什么泉,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大家认为它会有什么故事?2.阅读与感悟(20分钟)(1)学生阅读《趵突泉》一文,然后向同桌表述这篇文章在说些什么。
教师通过小组讨论,拓展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空间想象力。
(2)教师和学生一起读这篇文章,指出文学作品中的美学特征和优美的表达方式。
例如,用典、比喻、拟人等。
通过讲解美学规律和现象,帮助学生感受并学习美、理解美。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1
二泉映月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读准多音字“强”的不同读音。
3、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感悟并背诵课文。
2、体会盲人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四、分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欣赏乐曲,认识阿炳,学会质疑。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运用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新词。
3、指导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乐曲磁带。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 掌握正确的书写规范和标点符号的运用; 2.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 4.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将按照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的内容,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教学:单元一:神奇的语言1.话题导入:通过讨论语言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2.学习篇目:阅读《大家同样重要》、《结义(节选)》等篇目,加深学生对语言重要性的认识;3.语言运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
单元二:优秀的作文1.话题导入:通过展示优秀的作文,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2.学习篇目:阅读《好作文是怎样炼成的》、《冰雪大世界》等篇目,学习作文的写作技巧;3.作文训练: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写一篇关于冬天的作文。
单元三:软文阅读1.话题导入:通过介绍软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软文阅读的兴趣;2.学习篇目:阅读《回家》、《鲸鱼的呼吸》等软文,了解软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3.阅读训练:引导学生进行软文的阅读训练,并进行相关的讨论和写作练习。
单元四:诗词赏析1.话题导入:通过展示名言警句,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2.学习篇目:阅读《梅花》、《山房春事》等诗词作品,学习诗词的鉴赏技巧;3.诗词创作: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
单元五:记叙文阅读1.话题导入:通过讨论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记叙文的兴趣;2.学习篇目:阅读《记事(节选)》、《孩子的名字(节选)》等记叙文,学习记叙文阅读的技巧;3.阅读训练:引导学生进行记叙文的阅读训练,并进行相关的讨论和写作练习。
教学过程本教案将采用以下教学过程进行教学:1.导入:通过观察问题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内容;2.学习篇目:逐步引导学生阅读篇目,理解其中的意思和结构;3.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与篇目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4.练习与写作: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和写作活动,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5.总结与提高: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提出下一步的学习目标和建议。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火洲风城吐鲁番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此篇课文,学生能够了解到吐鲁番这个古老城市的特点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能够自主进行故事复述;3.培养学生关注自然风光和人文地理的能力,通过讲述吐鲁番古城的特点,了解到不同地区的人文风情和地理特点;4.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和地理的兴趣,提高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吐鲁番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点;2.教学难点:学生对古城吐鲁番的情感体验和对历史、地理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主题:《火洲风城吐鲁番》;2.让学生观看一段介绍吐鲁番的短视频,激发学生对吐鲁番历史文化和地理特点的兴趣。
(二)阅读1.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重点关注笔画、词语和句子的韵律;2.让学生阅读课文的具体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并组织师生共同讨论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和句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3.师生一起分析小学语文课本上的这篇课文,重点关注生词和重点词组的理解。
(三)理解与表达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提炼出本文中所呈现的吐鲁番古城的地理特征和历史文化;2.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并结合本文进行分析;3.让学生写作练习,让学生以所学到的吐鲁番这座古老城市的知识素材作为文化背景,写一个关于“我和吐鲁番的故事”。
(四)课堂实践1.老师带领学生制作吐鲁番地图,并分组讨论吐鲁番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征;2.学生展示自己所制作的吐鲁番地图,并分享自己组内对于吐鲁番的认识和理解。
(五)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吐鲁番古城的阅读笔记,体会和理解吐鲁番这座古老城市在历史、文化和地理方面的价值。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语文课的教学,学生对吐鲁番这座古老城市有了深入的了解,能够自主进行故事复述,并用文字表达对于古城吐鲁番的感性体验。
学生在制作吐鲁番地图的过程中,提高了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这样的课堂实践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使得学生对于历史、文化和地理这些综合性的知识更为感兴趣、更加热爱学习。
【导语】《去打开⼤⾃然绿⾊的课本》是苏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的⼀⾸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以敏锐的⽬光捕捉了⼤⾃然的奇趣妙景,以⽣动的笔触次第、有序地展⽰了⼤⾃然的绚丽多姿,⽽“去打开”的渴望⾃然也在情理之中。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学会本课⽣字新词,理解由⽣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诵读,想象,品味语⾔⽂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热爱⼤⾃然的情感和探索⼤⾃然的兴趣。
3.读中感悟诗歌在语⾔表达上的特点,激发学⽣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课时 课时⽬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2、通过诵读、想象等⽅式,⽤⼼感受语⾔⽂字,激发学⽣热爱⼤⾃然的情感和探索⼤⾃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谈话导⼊,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诗歌吗?谁能来背⼏⾸诗歌,可以是古诗,也可以是现代诗歌。
指名学⽣背诵。
2.相对于古诗来说,你们觉得现代诗歌有什么不同的地⽅呢? 指名交流。
交流内容可能会说到:现代诗歌语⾔浅显明了,形式短⼩活泼,富有⽣活情趣,易于接受。
学⽣可能还会有其他⽅⾯的⼀些经验,若说得有理,教师都应肯定。
3、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现代诗《去打开⼤⾃然绿⾊的课本》,你们想读⼀读吗? ⼆、营造氛围,反复诵读。
1.打开课本,好好读读诗歌,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尽量能读出⾃⼰的⽔平。
(学⽣⾃由朗读诗歌,教师巡视,倾听学⽣个别朗读,并及时作出⿎励和指点。
) 2.采⽤多种读的⽅式⿎励学⽣在课堂上展⽰⾃⼰的朗读⽔平,营造⼀种乐读的氛围。
①个⼈展⽰:学⽣选择⾃⼰喜欢的⼩节来读。
②⼩组展⽰:⼩组合作朗读,读的形式由⼩组⾃⼰决定,展⽰⼩组实⼒。
③男⼥⽣赛读:在⽐赛中激发学⽣读的兴趣,促进读的⽔平提⾼。
三、品味诗歌,领会“感受”。
1.从同学们的读中,我已经感受到⼤家是带着⾃⼰的情感在读了,下⾯我们以四⼈⼩组的形式展开学习,可以选择⾃⼰最喜欢的⼀节尽情地再读⼀读,⽤⼼体会,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组合作学习,交流⾃⼰的感受。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8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了解《冰桶挑战》事情的发生过程及其中的道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实际行动支持慈善事业。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整篇文章的主题和情感氛围,了解文章背后的意义并进行理解和运用。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细节中找到对话和事件的合理性,推断事件的背景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热身
由学生表演相关的二人转或语言游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二)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为公益事业做过的事情,或借鉴其他人做公益的故事。
(三)阅读
1.让学生快速阅读《冰桶挑战》。
2.用课前预习及课中询问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境氛围,并分析文章结构。
3.指导学生根据文章中的人物关系和事件,进行推断和。
(四)活动
根据《冰桶挑战》的真实意义,设计具体慈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
(五)练习
1.分组让学生完成《冰桶挑战》词汇表的整理和。
2.设计相关的语言运用练习,让学生在词语使用、阅读理解和写作方面综合展示能力。
(六)作业
让学生根据学习中的体验,写一篇小论文或设计一份慈善计划书,并在班级和家庭中进行分享和交流。
四、教学评估
1.通过课堂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升,不断检测学生的理解和综合运用
能力。
2.通过学生的自我报告和其他评估方式,了解学生对公益事业和慈善事
业的认识和实践情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滥竽充数》语文教案一、教材内容本次语文教案的教材内容为《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中的《滥竽充数》一课。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滥竽充数》的故事情节及主题。
2、学生能够正确并流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分析故事情节,理解故事背后蕴含的深意。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1、把握故事中展现的中国古代文化精髓,感悟传统文化之美。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短的导入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好奇和期待。
首先,教师可以询问全班是否有弹奏竹笛或竹梆子等民间乐器的同学,或者询问学生是否了解过《琴棋书画》中的“琴”和“棋”。
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中国古代文人雅士们欣赏音乐艺术、编写曲谱的故事。
为了更加引人入胜地介绍这个故事,教师可以借助一些高妙的乐曲来吸引学生,并解释这些乐曲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
2. 朗读(8分钟)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并注重发音、语调、感情贯穿等方面的训练,为后续的理解、分析和评价打基础。
3. 认真阅读、理解(10分钟)让学生安静阅读这篇课文,重点涉及故事情节、人物关系、故事的主题,并进行小组讨论。
让学生交流他们的看法,并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令人震撼的音乐、艺术气息、传统文化、饱含深意的寓意。
通过引导问题,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注意力和思路,从而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中表达的观点。
4. 理解和讨论主题(10分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出文章的主题(例如:团队合作、创新精神、民间艺术、文化传承等),孩子们则可以在小组内分享他们对于主题的理解和想法。
这样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增进小组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5. 讨论成果展示(10分钟)请代表小组向全班宣讲讨论的结论,引导学生共同思考听众在他们宣讲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8课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莫高窟现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个,分为南北两区。
南区是莫高窟的主体,为僧侣们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有487个洞窟,均有壁画或塑像。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关于苏教版五班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8课,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五班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8课1课时目标:1、采纳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和所收集的课外资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莫高窟》的第一和第五小节,通过学习,谁来说说莫高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沟通。
相机板书: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艺术宝库智慧结晶3、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莫高窟》,去感受莫高窟那迷人的魅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1、莫高窟那迷人的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彩塑、壁画、藏经洞)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这些内容?(第二~四自然段)3、请同学们组成四人小组自由读第二~四自然段,画出令你最喜欢的句子,然后结合你所搜集的资料,沟通喜欢它的原因,最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把你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请各小组的学习小组长组织安排好学习过程。
4、老师巡视指导。
三、小组汇报沟通(一)汇报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情况。
1、沟通喜欢的句子。
出示: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2、你能把你的喜欢读出来吗?指名朗读。
3、师生评价:你从他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要求结合资料说)4、这句话中“慈眉善目、威风凛凛”都是形容人的神态的,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形容人的神态的?(凶神恶煞、亲切和蔼、笑容满面、满面春风、兴高采烈、虎虎生威、精神抖擞、龇牙咧嘴……)5、这些不同神态的彩塑在莫高窟都有,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电脑媒体播放:莫高窟彩塑图片6、你能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描绘这些彩塑吗?(不同神态:细眉长目、鼻正唇红、肌肤润泽、情态闲雅、眉清目秀、楚楚动人、端庄温情、……)、(不同个性:年轻持重的阿难、凶猛的天王、身段婀娜的菩萨、沉稳沧桑的迦叶……)7、这些彩塑非常逼真,课文中用了哪个词来形容?(惟妙惟肖)还有哪些词也是这个意思?(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活灵活现……)8、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沟通。
第7课《金蝉脱壳》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金蝉脱壳单元第二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过程的奇特动人。
难点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有趣,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猜谜语:课件出示谜语:一肚子没学问,开口闭口知道,瞧瞧这小家伙,实在真是骄傲。
(打一动物)引导学生猜出:蝉。
2.师介绍蝉的一生课件出示:蝉,俗称“知了”,一种昆虫。
最大的蝉体长4.8厘米,翅膀基部黑褐色。
夏天在树上叫声响亮,用针刺口器吸取树汁,幼虫栖息土中,吸取树根液汁,对树木有害。
蝉脱下的壳可以做药材。
从幼虫到成虫要通过五次蜕皮,其中四次在地下进行,最后一次是钻出土壤爬到树上蜕去干枯的浅黄色的壳才变成成虫。
由此可见,蝉是见不得天的昆虫,虽然寿命很长,但很少在阳光下生活,几乎一生都在黑暗底下度过。
3.观看视频课件播放金蝉脱壳的视频,让大家初步感受什么是金蝉脱壳。
动脑筋,猜谜语。
了解蝉。
生欣赏视频,感受金蝉脱壳引导学生感受今天的内容和蝉有关,并且初步了解蝉的特点。
让学生掌握蝉的相关知识,为下文学习蝉脱壳做铺垫。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视频,去体会解释课题:金蝉脱壳。
下面就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蝉是如何脱壳的吧。
的过程。
动物的奇妙。
讲授新课一、学习生字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生词:柿子搜索颜色花椒配合协调趴下恢复树丫抽搐脱壳金蝉躲藏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学习多音字。
课件出示多音字:壳、露。
学生认读。
二、学习课文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理清段落层次。
师问: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同桌讨论,概括段意。
师小结:第一部分是1、2自然段,写了观察金蝉脱壳的原因。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如何掌握“血”的读音?一、教学目标1.理解“血”字的基本意义和重要性;2.掌握“血”的读音;3.学会正确运用“血”的读音。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血”的音读;2.学习如何正确读写常用的包含“血”字的词语。
三、教学内容1. “血”的读音“血”字的基本读音为“xuè”,在一些字词中还会有不同的读音,如“xiě”、“xuē”、“xuě”、“xuèn”等。
2. “血”字的应用在汉语词汇中,包含“血”字的词汇非常常见。
例如:•血红(xuèhóng);•血统(xuètǒng);•血亲(xuèqīn);•出血(chūxuè);•血案(xuèàn);•血泪(xuèlèi);•血染(xuèrǎn)。
3. 学习策略(1)观察词语中的“血”字在学习如何正确读写这些包含“血”字的词汇时,首先需要有意识地观察这些词汇中的“血”字,找出规律。
例如,观察“血红”这个词语,可以发现“血”字在这个词中是作为形容词修饰“红”字,读音为“xuèhóng”;观察“血管”这个词语,可以发现“血”字在这个词中是作为名词表示“流经人体内的液体” ,读音为“xuèguǎn”。
(2)分析词语的构成在观察“血”字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分析这些词汇的构成,找出造成不同读音的原因。
例如,“血管”中的“管”字是形声字,它的声音加在“血”的音上形成了“xuè”+“guǎn”的读音。
(3)单词的记忆在掌握了“血”字的不同读音之后,还需要对包含“血”字的词汇进行单独的记忆和练习。
可以利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举手发言,或是自己阅读书籍和资料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引导学生听老师朗读“血”字,了解其基本读音;•引导学生思考“血”字的基本意义和在生命中的重要性,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案[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 ]任教学科:任教年级:授课教师:XXXX实验学校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案温馨提示:该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是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本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假如对课堂质量只求一般, 凭经验或照本宣科上课并无不可。
另外, 教案的质量与“写”教案的时间之有无是两个层面的问题。
没有时间只好不写, 不等于教案无用。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关于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案, 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案1《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借助朗读、想象、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重点难点:图文结合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同学们, 我们都生活在农村, 农村生活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 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2、农村生活有着许许多多的优点, 在8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物质条件比现在差得多, 那时候没有现在的水泥、柏油公路, 没有车辆, 交通落后, 农村成了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 当时社会动荡, 连年战乱, 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当时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目睹着这一切, 他渴望见到农村平静、安宁、幸福的生活。
今天, 他来到了农村, 终于找到了他向往的地方。
投影“清贫乐?村居”图3、图上是怎样的景象, 你能按一定的顺序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对照画面学生练说)4、看着眼前的这一幕, 你准备用什么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呢?诗人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清贫乐?村居”。
配乐朗读。
二、初学诗意1、自由读文, 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课文。
(注意正音)3、集体交流检查, 指名同学读文、点评。
(指正读音bāo剥)4、男女生赛读, 齐读。
5、再读课文, 对照图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6、交流收获:(注意学生多元理解)“茅檐低小……草”“最喜小……”“大儿锄豆……二儿……”7、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翁媪”老年妇女“卧剥”伏在地上剥东西“吴音”吴地方言8、对照插图说说整首诗意。
9、指名学生试说, 集体练说。
10、再对照诗意再现画面, 说说你眼前呈现出了哪些画面。
三、分块品读1、教师引导过渡, 出示“清贫乐?村居”分解图。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场面来理解、想象、解说。
3、学生自由选择准备。
(想象要丰富)4、集体交流。
(体会与指导读书相结合)(1)小儿卧剥莲蓬。
我似乎看到了、听到了……(2)大儿锄豆溪东。
(3)“二儿正织鸡笼”二儿会怎样想……(4)“醉里吴相媚好, ……翁媪”这一对老人会聊些什么?(大儿、二儿、小儿……以后的生活)指名读这二句话, 想象这是一幅什么景象。
四、延伸:1、如果我们继续往里走, 还会见到什么画面?2、同桌互说交流。
3、指名说。
4、辛弃疾看到这样的景象, 心中会想些什么呢?5、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
五、再读课文, 品味情感, 表达了什么感情。
六、小结、作业选择刚才你选择的画面, 把你想写的话写下来。
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王冕的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 以及孝顺母亲的美好品德。
2、技能: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力:在对语言文字的揣摩过程中, 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课堂交流过程中,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情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顺母亲美好品德的影响, 进而使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再一次得到净化与升华。
教学对策: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 品悟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感受王冕勤奋好学、孝敬长辈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一、板书“王冕”, 介绍人物。
今天, 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名人, 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他的名字, (师板书:王冕)注意“冕”的写法。
你了解这个人物吗?他是一个成就很高的诗人, 为后世留下了300多首好诗;他更是一个成就很高的画家, 尤其以画梅花著称, 他研究过兵法, 剑术, 还练习过篆刻, 他是元朝那个时代的“全才”!这样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他的少年时代是什么样度过的呢?你想了解吗?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课本133页讲述了王冕少年时代的故事, 自由地放声朗读, 要求:根据课后的注音, 自学生字;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可以查字典;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的朗读情况。
王冕孝敬贴补明媚晶莹荷花争先恐后课文很长, 选择其中一个比较难读的自然段, 看谁既能将字音读准, 又能将课文读流利、读通顺。
3.谁能从这些词中, 选择一些词简单地说说故事的内容?4.的确像同学们说的那样, 写了王冕的两件事, (板书:辍学放牛、学画荷花)请同学们再次小声地读一读全文, 这两件事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
5.2—4自然段写“放牛”这件事。
5—6自然段写学画荷花的事。
三、品读课文第一件事。
抓住关键语句, 感悟王冕的“孝顺”古代有位文学家朱熹曾提到“煮书”这个词, 您明白他的意思吗?(读熟、品味)1.默读2—4自然段, 也就是从第一件事中, 你觉得王冕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关键词句中品味出来的, 你体会到的, 请将具体的语句画下来, 并在书旁边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你觉得从第一件事中, 王冕是个怎样的孩子?(生板书:孝顺、好学、爱读书……)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中可以感受到, 请大家先读一读这具体的句子, 再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2.王冕说:“娘, 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 不如帮人家放牛, 心里倒快活些。
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 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俗话说, “言为心声”。
一般说来, 嘴里说的, 就是心里想的。
但是, 有时候, 嘴里说的, 又并不是心里想的, 需要我们仔细分辨。
3.是不是他真的觉得在学堂里闷得慌, 谈谈你的看法。
他为什么会这样说?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读母亲的话, 你读懂了什么?再读王冕的话, 你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 自己先练习读一读, 读出王冕的懂事, 孝顺。
指名读, 师生同读对话。
4.从此, 王冕白天在秦家放牛, 晚上回家陪伴母亲。
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 他总舍不得吃, 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
从哪里看出王冕孝敬母亲呢?你能读出王冕孝敬母亲吗?5.每天给的点心钱, 他也舍不得花, 积攒一两个月, 便偷空来到村学堂, 从书贩子那里买几本旧书。
白天牛吃饱了, 王冕就坐在柳树阴下看书。
王冕真是一个---------------的孩子。
四、总结全文, 欣赏王冕的终身成就。
王冕不仅是个孝顺的孩子, 爱读书的孩子, 还是一个画荷花的高手。
从一个家境贫寒的放牛娃, 刻苦好学, 竟然成了“画荷花的高手”, 少年王冕的成功, 真是富有传奇色彩!在这里老师又一句对联来总结这堂课:放牛娃学画荷花变画家,贫苦人敬孝父母成孝子.横批就是:少年王冕你知道中年王冕吗?想知道老年王冕吗?老师建议大家去看名著《儒林外史》!开篇第一回写的就是王冕。
读了以后, 你会王冕这个人物有更多的了解。
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案3《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一、漫谈理想, 引入课题,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猜猜老师的理想是什么, 再说说自己的理想。
2、谈话激趣, 今天, 老师要和同学们=起去寻找一把打开理想大门的最重要的钥匙。
它在哪儿呢?就在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里。
用心读书思考你就能找到。
3、揭题读题。
板书课题。
二、了解奇观, 引导质疑, 探究形成原因, 感知“滴水穿石”的启示。
1、了解奇观: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 有一大奇观。
同步示图, 让学生描述, 后小结这就是“滴水穿石”。
2、引导质疑:对“滴水穿石”这一奇观, 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学生提出问题, 师引导归纳, 它是怎么形成的或水滴为什么能把石头滴穿?)3、读文探究:A.学生自读课文第一、二节, 围绕问题圈画有关词句, 加以体会。
B.组织交流阅读感受。
(1)刚寸你们提出的问题弄懂了吗?你是从课文中那些语句读懂的?生交流, 示文字:1、“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 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 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
几百年过去了, 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楔而不舍, 日雕月琢, 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 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2、“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可是它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所以能把石块滴穿。
”(2)从第二段文字理解滴水穿石的原因, 说说“持之以恒”的意思。
(3)结合第一段文字理解“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的具体意思, 感受水滴的“专一”和“持之以恒”, 并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4)指导朗读:要让人感受到水滴的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
4、感知启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但水滴凭着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竟然能够穿石,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吗?引出下一旬, 让学生变换句于的说法。
“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 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教师点明:用反问句就是强调了这个意思, 指导读好反问句。
过渡, 你相信吗?怎样才能让读者也相信这个道理呢?课文用的是什么写法?(举例)三、精读事例, 探究联系, 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
1、默读第三节, 说说课文举了哪三个事例。
2、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事例, 自主读文探究:这个事例和“滴水穿石”有什么联系?3、同桌合作交流自读体会。
4、组织交流, 教师随机评点, 并指导读好事例。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 从李时珍、爱迪生和齐白石各自专一的奋斗目标、如何为目标持之以恒地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几个方面去领悟事例和“滴水穿石”的联系。
(2)相机理解“迷恋”、“孜孜不倦”、“不教一日闲过”、“坚持不懈”的意思。
5、合作朗读这三个事例。
6、小结: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都成就了他们的事业, 他们的成功经验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啊!你能帮他们来总结一下吗?学生回答后引出:“你看, 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 在前进的道路上, 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 才‘滴穿’一块块‘顽石’, 最终取得成功的吗?”(1)理解“滴水穿石的精神”指什么精神, “滴穿顽石”揩什么意思。
(2)练读。
7、以读代讲第四节, 想想这一节写了什么, 课文为什么要写上这一节。
学生交流, 教师点明:这是从反面来说明道理, 可增强课文的说服力。
四、照应课始, 交流感受, 读记“滴水穿石”的启示。
1、学到这里, 那把打开理想大门的钥匙你找到了吗?学生交流后出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 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2、理解“铭记”, 学生读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