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呼吸道的特点及护理

小儿呼吸道的特点及护理

小儿呼吸道的特点及护理
小儿呼吸道的特点及护理

小儿呼吸道

一. 小儿呼吸的生理特点:

人体的呼吸道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组成,以喉下部的环状软骨为界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咽和喉部的感染,而下呼吸道感染则被称作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组成小儿呼吸道的各器官分别有以下特点:

(-)上呼吸道解剖、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解剖特点:

1.鼻:婴幼儿时期头面部发育不足,鼻道相对短小、狭窄,初生儿儿乎无下鼻道。此后随着面部、颅骨及上颌骨的发育,鼻道逐渐加宽增长,直至4岁左右才开始形成。婴儿期缺少鼻毛,鼻粘膜柔嫩,极易于感染。粘膜富于血管组织, 感染时粘膜充血肿胀可使鼻腔更加狭窄,其至闭引起呼吸困难。粘膜下层缺乏海棉组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育,至青春发育期达高峰。因此婴儿很少发生鼻IW, 6-7岁后鼻1M较为多见。

2.鼻窦:婴幼儿鼻窦不发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育。蝶窦生后即存在, 3-5岁后方有生理功能。上颌窦2岁时出现,至12岁后才充分发育。额窦的炎症在6岁以后方可见到。婴幼儿期虽易患呼吸道感染,但不易发生鼻窦炎。

3.鼻咽部及咽部:由软腭分隔,在婴儿期相对狭窄、垂直,且富于集结的淋巴组织,包括鼻咽部扁桃体、舌及腭扁桃体,围绕咽部呈环状排列,这些淋巴组织肿胀时可引起气道部分阻塞。腭扁桃体为最大的集结淋巴组织,早期腺体及血管组织均不发达,至1岁末随着全身淋巴组织的发育而逐渐增大,4-10岁时发育达最高峰,至14-15岁时乂逐渐退化。故扁桃体炎是在1岁以内婴儿少见,多发生在学龄儿童。扁桃体具有生产、供应和贮存抗原反应前驱细胞的作用,有一定防御、免疫功能,对单纯性扁桃体肥大者主张勿须手术摘除,如果腺窝处有细菌隐伏形成慢性感染病灶,不易控制者,可考虑手术。

咽后壁间隙组织疏松,当其处淋巴组织感染后可发生咽后壁脓肿,临床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

4.耳咽管:婴儿的耳咽管宽直且短,呈水平位,上呼吸道感染时易患中耳炎。

5.鼻泪管:在婴幼儿期比较短,开口于眼的内眦部,瓣膜发育不全,婴幼儿患上呼吸道感染时易侵及眼结合膜,引起眼结合膜炎。

6.喉、小儿喉部相对地较成人长,为漏斗形,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易发生炎性肿胀。山于喉腔及声门部较狭小,轻度炎症或水肿时,容易发生呼吸困难。

生理特点:

上呼吸道具有调节吸入空气温、湿度和清除异物的作用,从而保护下呼吸道免受或少受微生物与有害物质侵袭,维持正常功能。

小儿1岁后鼻、咽和喉腔粘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能使吸入的冷空气加温至与体温相同(370并使之湿化后再进入气管、支气管。

(二)下呼吸道解剖及生理特点

1.气管、支气管:自环状软骨下缘起至与肺泡连接的肺泡管以上,呈树枝状分布。儿童气管位置较成人稍高,新生儿气管上端相当于第4颈椎水平,下端分支处相当于第3胸椎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至12岁时气管分支处降至笫5, 6胸椎水平。右侧支气管较直,似气管的延伸。而左侧支气管则自气管的侧方分出,因此支气管异物多见于右侧支气管。

小儿的气管和支气管腔相对狭窄且毛细支气管蝗发育较气管、支气管、肺泡发育慢,管腔更为狭窄。6岁时支气管直径增加一倍,毛细支气管及气管约在15 岁时增加一倍。软骨柔软、弹力纤维组织发育不良,粘膜血管丰富,粘液腺分泌不足,使纤毛运动差,不能有效地排除微生物,较易导致感染,使呼吸道产生狭窄、阻塞等症状。

2.肺脏:肺脏在胎儿时期已相当发育,随着年龄增长进一步发育。至成年时肺脏重量增加约20倍。

肺容量:新生儿为65-67n)l, 8岁增加7倍,12岁增加9倍,至20岁时等于新生儿的20倍。

肺泡:数量出生时约200万个为成人8%,成人为3亿个,8岁时增至1400 万个。肺泡面积生后1岁半达体表面积的2倍,3岁时达3倍,至成年达到10 倍。肺泡直径新生肺泡直径为100 P m,年长儿为100-200 P m,成人为200-300 u m。

肺组织的特点:弹力组织发良较差,血管组织丰富,有利于生长发育,整个肺脏含血量多而含气量相对较少,气体交换面积小,间质发育旺盛。因肺泡数量少而小,肺炎时,易致粘液阻塞。间质性炎病时易并发肺不张、肺气肿及肺后下方坠积瘀血等。

3.肺门:山支气管、大血管和儿组淋巴结所组成。淋巴结构与肺部其他淋巴组织互相联系。当有呼吸道感染时,肺内淋巴结易出现炎症反应。

4.胸膜:新生儿及婴儿期胸膜腔相对宽大。壁层胸膜固定不够坚密,易于伸展,胸膜薄且较易移动。

5.纵膈:较成人相对宽大,柔软富于弹性。前纵膈上部包括胸腺、上腔静脉、升主动脉弓和前纵膈淋巴结。下部包括心脏及膈神经等。后纵膈包括气管、支气管、胸导管、降主动脉、迷走神经、交感神经、食道和后纵膈淋巴结等。当胸腔积液时,使纵膈受挤压而致气管、心脏和大血管移位,因此引起心、血管功能障碍,甚至发生危象。婴儿期叶间胸膜炎较为多见。

6.胸廓:婴幼儿胸廓短小呈桶状,肋骨呈水平位与脊柱儿成直角(如成人深呼吸状态),胸廓的前后径与横径儿乎相等。肺脏相对较大,儿乎填满整个胸腔。心脏呈横位,纵膈相对大,加之呼吸肌发育差,呼吸时胸廓的活动范围小,吸气时胸廓扩张受限制,换气不够充分,尤以肺的下部(脊柱内侧)受限更棋,不能充分进行气体交换。这些都使小儿呼吸在生理和病理方面经常处于不利地位。随着小儿年龄增大,开始站立、行走,膈肌逐渐下降,3岁以后达第5肋间。肋骨倾斜,胸廓横经逐渐大于后前径逐渐接近成人。膈肌下降能增加吸入气体的容积, 增加换气量。如膈肌收缩力弱、膈运动发生障碍(鼓肠、腹水、肝肿大等)都能使肺部换气量减少。

生理特点:

1.清除作用:呼吸支气管以上部位的粘膜上皮细胞具有粘膜纤毛运转系统,它们的清除功能对防止感染非常重要。

2.肺回缩力的特点

儿童时期回缩力与胸廓回缩力之比,较成人为小,即肺处于膨胀状态。当需氧量增加时,因其缓冲气量较小,易出现换气不足。

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覆盖在肺泡表面的一种软脂酰孵磷脂。具有调整肺泡表面张力大小与稳定的肺泡内压力的作用。

因此保持肺泡内压稳定,防止液体渗出,以免发生肺水肿和肺出血。

二. 呼吸的相关知识

(-)呼吸的特点

1.呼吸频率:小儿代谢旺盛,其代谢水平及需氧量接近成人。山于其解剖特点, 小儿肺容量(仅成人1/6)及潮气量(潮气量绝对值6ml/kg)均较成人为小。为适应代谢的需要,只有采取增加呼吸频率来得到满足。年龄愈小,呼吸频率愈快。其频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减见表4-1。因此小儿应付额外负担的储备能力差。婴幼儿患肺炎时,其缺氧代偿呼吸量的增加,最多不超过

2. 5倍,故易发生呼吸衷竭。

表4-1不同年龄小儿每分钟呼吸次数平均值

年龄呼吸脉搏呼吸:脉搏

?1 月45?50 120-140 1: 3

1岁以内30?40 110?130 1: 3?4

1 ?3 岁25-30 100-120 1: 3?4

4?7 岁20?25 80?100 1: 4

8 ?14 岁18 ?20 70?90 1: 4

2?呼吸类型:婴幼儿胸廓活动范围小,呼吸肌发育不全,呼吸时肺向膈肌方向上下移动,呈腹膈式呼吸。随着年龄增长,站立行走,2岁时腹腔脏器下降,呼吸肌逐渐发育,肋骨山水平位渐成斜位,小儿岀现胸腹式呼吸,7岁以后此种呼吸占绝大多数。胸式呼吸仅在少数9岁以上的女孩中见到。

3.呼吸调节及呼吸节律:生后数日的婴儿呼吸调节功能差(包括神经系统及化学系统调节),易岀现深浅呼吸交替式呼吸节律不齐、间歇、暂停等现象,此与中枢神经发育不健全,迷走神经兴奋性强有关。

(二)小儿肺功能的特点:

1?肺容量:指肺脏可容纳的气体量。测肺容量有助于了解通气情况。

(1)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气量与出气量相等。其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不同年龄小儿潮气量数值见表4-2。

表4-2不同年龄小儿的潮气量数值

(2)肺活量:深吸气后,尽力呼出的气量称肺活量。它受呼吸肌强弱、气道通畅程度及肺组织与胸廓弹性的影响,也和身材大小、性别及年龄等因素有关。故小儿肺活量的个体差异较大。正常新生儿第一次呼吸的肺活量约为10-70ml, 出生后30分钟啼哭肺活量约为50-100 ml,以后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见表4-3)。

表4-3

(3)功能余气量:在肺内气体称为全气量。余气量加补呼气量为功能余气量, 见下图。补呼气量变动较大。在小儿肺功能测定中,功能余气量约占肺总容量的40-50%,功能余气量过大,吸入新鲜气体被稀释,从而可减少肺泡膜两侧气体分压差,影响气体交换。功能余气量增加,提示肺泡膨胀过度,减少时说明肺泡萎缩或陷闭。

2.肺通气功能:在单位时间内(1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称为通气量,通气量的多少与呼吸频率和呼吸深浅幅度有关。正常婴幼儿通气量为3500-

4000ml/min/mo C02排岀量亦和成人相似。

表4-4正常婴幼儿肺通气功能

3?气体的弥散:是指气体(0;和C0J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的过程。临床上所谓弥散障碍是指C0?而言,因C0:在体液的溶解度远远超过0“其弥散能力是0:的20倍,易于弥散。小儿的气体总弥散量虽较成人小,但以单位肺容量计算则可与成人相似。

4.肺的顺应性:呼吸动力能通常以顺应性来表示。小儿肺顺应性及气道阻力

见表4-5 o

小儿上下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时使气管粘膜肥厚、分泌物增加和支气管痉挛而致气道狭窄,通气不畅,加之用力呼吸乂易使气流形成漩涡,更增加气道阻力。使肺顺应性下降。

表4-5小儿肺顺应性与气道阴力

5?血气分析:在无心血管及血液疾病的情况下,通过血液气体分析来检查肺功能更为准确实用。监床上已普遍开展小儿微量动脉化血进行测定,对诊断治疗均有重要意义。血气分析项忖主要是血氧饱和度(Sao:),二氧化碳分压(Pcao:)和pH值。

(1)Sag是指单位血红蛋白含氧的百分数,正常值为95% (91-97. 7%)。它反映PaO』勺水平,小儿Sao:值与成人相差不多。在一般情况下当S&0:降至80% 以下时,临床上可出现紫组。

(2)PaC0::是指液中溶解的CO: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或张力正常值为35-

45mmHg (平均40mmHg)。小儿的P&0:较成人为低,这是因为婴幼儿时期肾功能较差,酸性代谢产物的排出需消耗体内较多的钠离子,使血液HCO「处于较低水平,机体为了维持pH值在正常范围,使PaCO:代偿地处于较低水平。

(3)动脉血的pH值:它代表血中氢离子浓度。小儿多用动脉化耳血测定见

表4-6, pH超过正常值提示碱中毒;低于正常值提示酸中毒。若C0:难于排岀时,pH降至7. 2以下,则产生生性呼吸性酸中毒,可干扰细胞代谢及心及脑功能。

表4 —6不同年龄小儿动脉血流气体的正常值

水动脉化耳血测定结果

6.免疫特点

小儿机体免疫机能尚未健全,IgA不能通过胎盘,新生儿血淸中无IgA,生后3个月开始逐渐合成,1岁以后逐渐增加,12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分泌型IgA是呼吸逍粘膜抵抗感染的重要因素,但新生儿及婴幼儿呼吸道粘膜分泌型IgA水平较低,尤其是那些不能从母乳得到分泌型IgA的人工喂养儿更低,加之其他免疫球蛋白如IgG, IgM在生后5-6个月时亦不足,此外,乳铁蛋白、溶菌酚、干扰素、补体等数量不足,肺泡巨噬细胞功能不足, 故婴幼儿期易患呼吸道感染。

三. 各种肺炎的特点

(―)支气管肺炎

起病急骤或迟缓。在发病前可先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数日,骤发者常有发热,早期体温在38°C-39°C之间,亦可高达40°C,多为弛张热或不规则热。体弱婴儿大都起病迟缓,发热不明显或体温低于正常。咳嗽较频,早期呈刺激性干咳,以后转为湿咳。剧烈咳嗽常引起呕吐。呼吸急促,呼吸频率每分钟可达40-80 次。重症患儿可出现口周、鼻唇沟、指趾端紫绡、鼻翼扇动及三凹征。

肺部体征早期不明显,可有呼吸音粗糙或减弱,以后可听到中细湿音,以两肺底及脊柱旁较多,于深吸气末更明显。由于多为散在性小病灶,叩诊一般正常,当病灶融合扩大,累及部分或整个肺叶时,可出现相应的实变体征。如发现一侧肺有叩诊浊音及(或)呼吸音减弱,应考虑胸腔积液或脓胸。

(二)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多见于2岁以内婴儿,6个月以下发病率最高。起病急骤,伴喘憋发作,很快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及缺氧症状,体征以喘鸣为主,肺底部可听到细湿音。若病情严重,全身中毒症状和呼吸困难明显亦称喘憋性肺炎。常见胸部X线改变为小片阴影、肺纹理增多及肺气肿。呼吸道合胞病毒可以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另一种临床类型即毛细支气管炎,有喘憋临床表现,但中毒症状不严重。胸部X线以肺间质病变为主,常有肺气肿和支气管周围炎。临床上两种类型的鉴别比较困难。

(三)腺病毒肺炎

为腺病毒引起,在我国以3、7血清型为多见。本病以6月-2岁婴幼儿多见,病情重,病程迁延,可留有严重的肺功能损害。患儿急起稽留高热,全身中毒症状出现早,咳嗽较剧,可出现喘憋、呼吸困难、紫纟甘等。肺部体征出现较晚,常在高热4-5日后才开始出现少许水泡音,随后出现因病变融合所致的肺实变体

征。胸部X线改变的出现较肺部体征早,可见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或融合成大病灶,并多见肺气肿。病灶吸收较缓慢,需数周至数月。

(四)葡萄球菌肺炎

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葡萄球菌所致的肺炎。多见于新生儿及婴幼儿。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多种毒素与酶,使肺部以广泛性出血、坏死、多发性小脓肿为其特点。可引起迁徙化脓性病变。临床起病急,进展迅速,多呈弛张高热,中毒症状明显。肺部体征出现较早,双肺有中、细湿音。容易并发脓胸、脓气胸等。胸部X线表现依病变不同,可出现小片浸润影、小脓肿、肺大泡或胸腔积液等。

(五)肺炎支原体肺炎

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常有发热,热程1-3周,刺激性干咳较为突出,咯

出黏稠痰,其至带血丝。肺部体征常不明显,少数可听到干、湿音。部分患儿出现全身多系统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检查大体分为4种改变:①肺门阴影增浓为突出

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第一节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其临床意 义 第四章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 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RespiRatoryInfection)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高,据统计,急性呼吸道感染约占儿科门诊患儿60%以上,肺炎占住院患儿1/3以上,且病情严重,死亡率高。我国12省市小儿死亡原因的回顾调查表明:5岁以内死亡原因中以肺炎占首位,严重威胁小儿生命及健康成长。因此,积极地防治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儿科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一节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一、呼吸道解剖及生理功能特点 临床上以喉部环状软骨下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包括鼻、鼻窦、鼻泪管、鼻咽部、咽部、耳咽管、喉。下呼吸道指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肺,此外尚包括肺门、纵膈、胸膜、胸廓等。 (一)上呼吸道解剖、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解剖特点:

1.鼻:婴幼儿时期头面部发育不足,鼻道相对短小、狭窄,初生儿几乎无下鼻道。此后随着面部、颅骨及上颌骨的发育,鼻道逐渐加宽增长,直至4岁左右才开始形成。婴儿期缺少鼻毛,鼻粘膜柔嫩,极易于感染。粘膜富于血管组织,感染时粘膜充血肿胀可使鼻腔更加狭窄,甚至闭引起呼吸困难。粘膜下层缺乏海棉组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育,至青春发育期达高峰。因此婴儿很少发生鼻衄,6-7岁后鼻衄较为多见。 2.鼻窦:婴幼儿鼻窦不发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育。蝶窦生后即存在,3-5岁后方有生理功能。上颌窦2岁时出现,至12岁后才充分发育。额窦的炎症在6岁以后方可见到。婴幼儿期虽易患呼吸道感染,但不易发生鼻窦炎。 3.鼻咽部及咽部:由软腭分隔,在婴儿期相对狭窄、垂直,且富于集结的淋巴组织,包括鼻咽部扁桃体、舌及腭扁桃体,围绕咽部呈环状排列,这些淋巴组织肿胀时可引起气道部分阻塞。腭扁桃体为的集结淋巴组织,早期腺体及血管组织均不发达,至1岁末随着全身淋巴组织的发育而逐渐增大,4-10岁时发育达峰,至14-15岁时又逐渐退化。故扁桃体炎是在1岁以内婴儿少见,多发生在学龄儿童。扁桃体具有生产、供应和贮存抗原反应前驱细胞的作用,有一定防御、免疫功能,对单纯性扁桃体肥大者主张勿须手术摘除,如果腺窝处有细菌隐伏形成慢性感染病灶,不易控制者,可考虑手术。 咽后壁间隙组织疏松,当其处淋巴组织感染后可发生咽后壁脓肿,临床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 4.耳咽管:婴儿的耳咽管宽直且短,呈水平位,上呼吸道感染时易患中耳炎。

小儿呼吸道的特点及护理

小儿呼吸道 一.小儿呼吸的生理特点: 人体的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组成,以喉下部的环状软骨为界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咽和喉部的感染,而下呼吸道感染则被称作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组成小儿呼吸道的各器官分别有以下特点: (一)上呼吸道解剖、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解剖特点: 1.鼻:婴幼儿时期头面部发育不足,鼻道相对短小、狭窄,初生儿几乎无下鼻道。此后随着面部、颅骨及上颌骨的发育,鼻道逐渐加宽增长,直至4岁左右才开始形成。婴儿期缺少鼻毛,鼻粘膜柔嫩,极易于感染。粘膜富于血管组织,感染时粘膜充血肿胀可使鼻腔更加狭窄,甚至闭引起呼吸困难。粘膜下层缺乏海棉组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育,至青春发育期达高峰。因此婴儿很少发生鼻衄,6-7岁后鼻衄较为多见。 2.鼻窦:婴幼儿鼻窦不发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育。蝶窦生后即存在,3-5岁后方有生理功能。上颌窦2岁时出现,至12岁后才充分发育。额窦的炎症在6岁以后方可见到。婴幼儿期虽易患呼吸道感染,但不易发生鼻窦炎。 3.鼻咽部及咽部:由软腭分隔,在婴儿期相对狭窄、垂直,且富于集结的淋巴组织,包括鼻咽部扁桃体、舌及腭扁桃体,围绕咽部呈环状排列,这些淋巴组织肿胀时可引起气道部分阻塞。腭扁桃体为最大的集结淋巴组织,早期腺体及血管组织均不发达,至1岁末随着全身淋巴组织的发育而逐渐增大,4-10岁时发育达最高峰,至14-15岁时又逐渐退化。故扁桃体炎是在1岁以内婴儿少见,多发生在学龄儿童。扁桃体具有生产、供应和贮存抗原反应前驱细胞的作用,有一定防御、免疫功能,对单纯性扁桃体肥大者主张勿须手术摘除,如果腺窝处有细菌隐伏形成慢性感染病灶,不易控制者,可考虑手术。 咽后壁间隙组织疏松,当其处淋巴组织感染后可发生咽后壁脓肿,临床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 4.耳咽管:婴儿的耳咽管宽直且短,呈水平位,上呼吸道感染时易患中耳炎。 5.鼻泪管:在婴幼儿期比较短,开口于眼的内眦部,瓣膜发育不全,婴幼儿患上呼吸道感染时易侵及眼结合膜,引起眼结合膜炎。 6.喉、小儿喉部相对地较成人长,为漏斗形,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易发生炎性肿胀。由于喉腔及声门部较狭小,轻度炎症或水肿时,容易发生呼吸困难。

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童呼吸道常见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5.04.021 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童呼吸道常见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申昆玲1 邓 力2 李云珠3 李昌崇4 刘恩梅5 刘传合6 向 莉1 陈 强7 陈育智6 陈志敏8 陈爱欢9 张 皓10 何庆南11 尚云晓12 俞善昌3 洪建国13 赵德育14 徐保平1 殷 勇10  盛锦云15 符 州5 鲍一笑16 (以姓氏笔画为序)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 100045); 2.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东广州 510120);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 200025);4.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浙江温州 325027);5.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庆 400014);6.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 医院(北京 100020);7.江西省儿童医院(江西南昌 330006);8.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浙江杭州 310003);9.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120); 1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 200127);1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长沙  410011);1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沈阳 110004);1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 院(上海 200080);1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江苏南京 210008);15.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苏苏州 215003);16.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 200092) ·标准·方案·指南· 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科临床常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但在具体使用时的药物选择、给药方法、药物剂量及疗程等尚存在一定争议。为促进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科临床实践中的合理化、规范化使用,由《临床儿科杂志》编辑部牵头组织国内儿科专家,根据目前我国儿科临床治疗现状制定《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童呼吸道常见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简称专家共识),以作为儿童呼吸道常见疾病支气管舒张剂治疗的推荐方案,供临床医师参考。 一、支气管舒张剂概况 1 支气管舒张剂简介 喘息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症状之一,多由气道炎症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相关的气流受限所致,支气管舒张剂是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从而缓解喘息的主要治疗药物[1-3]。 5 000多年前中国人就使用麻黄治疗喘息症状,其中的麻黄碱就是天然的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20世纪60年代末速效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简称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等开始应用于临床,由于此类药物具有对β2受体的高度选择性,既显著提升了缓解支气管痉挛的治疗效果,又明显降低了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已成为治疗喘息性疾病的主要药物[4,5]。随后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以及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先后应用于临床,给支气管痉挛的缓解治疗带来了更多的选择[6]。 目前临床使用的支气管舒张剂主要包括β2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茶碱类及其他一些新型支气管舒张剂(如选择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K+通道激活剂、血管活性肠多肽类似物等)。硫酸镁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也作为附加药物应用于重症哮喘的治疗[7]。目前儿科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是β2受体激动剂和胆碱能受体拮抗剂。治疗急性支气管痉挛最有效的药物是以沙丁胺醇、特布他林为代表的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性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是治疗任何年龄儿童急性喘息发作的首要选择[2]。 2 临床常用支气管舒张剂 2.1 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 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广泛分布于支气管平滑肌、纤毛上皮细胞、杯状细胞、肥大细胞和肺泡上皮Ⅱ型细胞的表面。β2受体激动剂是临床最常用的支气管舒张剂,支气管舒张效应远强于氨茶碱[6]。 β2受体激动剂舒张支气管的主要机制:一是通过选择性激活气道平滑肌细胞表面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提高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的浓度,使肌细胞膜电位稳定,胞浆内蛋白 通信作者:洪建国 电子信箱:hongjianguo@https://www.doczj.com/doc/396514777.html,

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

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 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是由鼻腔和喉咙遭受病毒感染所致,这是一种经常发生在儿童间的轻微传染病,且发病次数会随着与其他儿童越来越多的接触,或进入托儿所而增加。 鼻窦炎 所谓鼻窦就是位于鼻部周围、充满空气的腔室。鼻窦炎为鼻窦内壁的炎症,大多为感冒所引起的并发症,通常与细菌感染有关。有诸如流鼻涕或咳嗽等普通感冒症状,可能就是鼻窦炎的最初症状,而且这些症状可能会持续得更久些。 会厌炎 会厌是位于喉头入口处的软骨,感染会厌炎时会厌肿胀,阻塞呼吸道,因此会厌炎是一种严重的潜在致命性感染,它好发于2—6岁的儿童,常由流感嗜血杆菌引起,所以可以利用免疫接种来防止感染流感嗜血杆菌达到预防会厌炎的目的。 过敏 过敏就是体内的免疫系统对某种物质出现不合适的反应,假如儿童具有过敏性异常的家族病史,那么他发病的概率就会非常大。过敏的症状有:发疹、恶心、呕吐、眼睛疼痛、发痒、鼻塞、流涕、咳嗽、昏倒、腹痛、腹泻。 肺炎 肺部炎症即肺炎,通常是由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所致。它也常是普通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或水痘等传染病的一种并发症。患有囊性纤维性变的患儿很容易发生肺炎。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通常以高烧、咳嗽、鼻翼扇动为主要症状,有的伴有呕吐、抽搐、流涕、咳痰等,多见于冬春季节,主查由于受凉、感冒引起的。专家提醒:幼儿久吹空调不仅会患上感冒,还容易因室内外温差大、空调房空气不流通等原因引发肺炎。肺炎是一种下呼吸道的炎症性疾病,多在感冒的基础上发病。秋冬季节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所以父母一一定多加小心。 哮喘 哮喘是儿童最常发生的慢性肺部疾病,此病反复发作可造成喘息及呼吸急促等不适症状。多数哮喘患儿都在4-5岁期间首次发病。若不加以治疗,哮喘可能会造成患儿成长迟缓,并有致死的潜在危险。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近些年,得这种病的儿童数量比以前增多了,这该不该怪罪空气污染还不能确定,但每到季节更替的时间,特别是一到容易过敏的春季,医院里患有这种呼吸道疾病的儿童就会增多。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各年龄阶段其呼吸系统具有不同的解剖生理特点,而这些特点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预后及防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目前临床上以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将呼吸系统分为上、下呼吸道两个部分。上呼吸道指鼻旁窦、鼻腔、咽及耳咽管、喉等部位;下呼吸道指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及肺泡。 一、解剖特点 (一)上呼吸道 1.鼻和鼻窦婴幼儿时期,由于头面部颅骨发育不成熟,鼻和鼻腔相对短小,后鼻道狭窄,缺少鼻毛,鼻粘膜柔嫩,富于血管组织,故易受感染。感染时鼻粘膜充血肿胀使鼻腔更加狭窄,甚至堵塞,引起呼吸困难及吮吸困难。婴儿时期鼻粘膜下层缺乏海绵组织,至性成熟时期才发育完善,故婴儿极少发生鼻衄,6~7岁后鼻出血才多见。此外,小儿鼻泪管较短,开口部的瓣膜发育不全,在上呼吸道感染时易侵犯眼结膜,引起结膜炎症。婴幼儿鼻窦发育未成熟,上颌窦及筛窦出生时虽已形成,但极小,2岁后才开始发育,至12岁才发育充分。额窦在1岁以前尚未发育,2岁时开始出现。蝶窦出生即存在,5~6岁时才增宽。婴儿可患鼻窦炎,但以筛窦及上颌窦最易感染。 2.咽和咽鼓管小儿咽部相对狭小及垂直,鼻咽部富于集结的淋巴组织,其中包括鼻咽扁桃体和腭扁桃体,前者在4个月即发育,如增殖过大,称为增殖体肥大;后者在1岁末逐渐退化。因此,扁桃体炎多发生在年长儿,而婴幼儿则较少见到。扁桃体具有一定防御及免疫功能,对其单纯肥大者不宜手术切除,但当细菌藏于腺窝深处,形成慢性感染病灶,长期不能控制,则可手术摘除。小儿咽后壁间隙组织疏松,有颗粒型的淋巴滤泡,1岁内最明显,以后逐渐萎缩,故婴儿期发生咽后壁脓肿最多。婴幼儿咽鼓管较宽,短而直,呈水平位,故上呼吸道感染后容易并发中耳炎。 3.喉小儿喉部相对较长,喉腔狭窄,呈漏斗形,软骨柔软,声带及粘膜柔嫩,富于血管及淋巴组织,容易发生炎性肿胀,由于喉腔及声门都狭小,患喉炎时易发生梗阻而致吸气性呼吸困难。 (二)下呼吸道 1.气管和支气管小儿气管和支气管管腔相对狭小,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支气管以下分为叶间支气管、节段支气管及毛细支气管。婴幼儿毛细支气管无软骨,平滑肌发育不完善,粘膜柔嫩,血管丰富,粘液腺发育不良,分泌粘液不足而较干燥,粘膜纤毛运动差,清除吸入的微生物等作用不足。因此,不仅易感染,而且易引起呼吸道狭窄与阻塞。儿童气管位置较成人高,由于右侧

呼吸系统疾病试题(规培医师)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考试试题 一、多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小儿重症肺炎常并发下列情况(D.) A. 气胸 B. 肾功能衰竭 C. 肝功能衰竭 D. 中毒性脑病 2.小儿咽扁桃体发育的高峰年龄为(C.) A. 1个月-1岁 B. 1-3岁 C. 4-8岁 D. 8-14岁 3.下列哪项不是婴儿下呼吸道的解剖生理特点?(C.) A. 粘液腺分泌不足 B. 纤毛运动差 C. 粘膜血管少 D. 缺乏弹力组织 4.下列哪项不是形成小儿呼吸浅快的解剖生理基础?(D.) A. 肺活量小 B. 气道阻力大 C. 呼吸肌力量弱 D. 胸廓呈桶状 5.小儿病毒性肺炎最常见的病毒是(A.) A. 合胞病毒 B. 腺病毒 C. 疱疹病毒 D. 流感病毒 6.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体为(D.) A. 肺炎双球菌 B. 肺炎支原体 C. 肺炎衣原体 D. 合胞病毒 7.腺病毒肺炎易并发(A.) A. 中毒性脑病 B. 脓胸 C. 气胸 D. 肺脓疡

8.小儿肺炎的常见病原为(A.) A. 革兰氏阳性球菌和病毒 B. 革兰氏阴性杆菌和病毒 C. 革兰氏阴性杆菌和支原体 D. 病毒和衣原体 9.下列哪项不是小儿肺炎的高危因素?(D.) A. 佝偻病 B. 营养不良 C. 先天性心脏病 D. 营养性贫血 10.下列血气结果哪项提示可能存在混合性酸中毒(B.) A. 标准碳酸氢盐下降,但高于实际碳酸氢盐 B. 标准碳酸氢盐下降,且低于实际碳酸氢盐 C. pH下降,血液碱剩余下降 D. 标准碳酸氢盐正常,实际碳酸氢盐下降 11.肺炎患儿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时可发生自主呼吸突然停止?(D.) A. 呼吸困难伴三凹征 B. 肝脏进行性增大 C. 肺部罗音密集 D. PACO2>70mmHg 12.鉴别金葡菌肺炎是否合并脓胸的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为(E.) A. 高热持续不退 B. 呼吸困难突然加重 C. 听诊两侧呼吸音消失 D. 一侧胸壁叩诊呈浊音 13.肺炎患儿进食少时可给予补液,补液量为(D.) A. 130~140ml/kg·D. B. 110~120ml/kg·D. C. 90~100ml/kg· D. D. 70~80ml/kg·D. 14.肺炎与气管炎的鉴别要点为(D.) A. 高热 B. 咳嗽咳痰 C. 两肺哮鸣音或干罗音 D. 呼吸急促

儿童常见疾病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常见疾病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一年四季中最常见的疾病。上感是因病毒经过鼻腔和咽喉进入到人体内引起气道壁黏膜发炎的一种病症。 其症状是由鼻咽部干痒开始,接着出现打喷嚏,流鼻涕或鼻塞等症状。 儿童得了上感以后,家长应该: 1、儿童睡觉时,要注意将上身,尤其是要将头部抬高一点,以缓解呼吸困难。 2、在房子里喷洒一点空气清新剂,或给儿童闻一下清凉油,会有利于儿童鼻腔的畅通。 3、用热毛巾帮儿童洗一下脸,并稍稍热敷一下鼻梁,这样鼻涕会较顺利地流出来,鼻腔会感觉一阵清新。 4、儿童患上感时,鼻腔黏膜已经发炎,如果吸入的空气干燥,会使鼻腔更难受,所以要使房间里的空气保持湿润。还可以在儿童的鼻腔和嘴唇上涂一点凡士林等润滑剂。注意让儿童多喝水。 5、要注意儿童体温的变化,给儿童测量体温,必要时要采取降温措施。 6、要注意儿童鼻腔流出的鼻涕的颜色,如果是黄色分泌物,则表明已经有继发细菌感染,应当立即去医院医治。 7、不要未经医生检查,一看见儿童流鼻涕就随意给儿童服药。 1、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是咽部扁桃体发生急性或慢性炎症的一种病症,常见于青少年。多发于春秋季节,正常情况下扁桃体能抵抗进入鼻和咽腔里的细菌,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但是孩子身体抵抗力低,加上受凉感冒,就会使扁桃体抵抗细菌的能力减弱,从而导致口腔、咽部、鼻腔以及外界的细菌侵入扁桃体、发生炎症。 严重时扁桃体红肿化脓,形成化脓性扁桃体炎、久治不愈可转成慢性扁桃体炎,容易引起肾炎、心肌炎等。 呼吸道疾病,都具有传染性,可通过飞沫、接触等传染,但传染的是致病菌,而不是具体的病,在有的孩子身上可能是肺炎,有的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等。 2、腹泻

小儿呼吸道的特点及护理

小儿呼吸道 一. 小儿呼吸的生理特点: 人体的呼吸道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组成,以喉下部的环状软骨为界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咽和喉部的感染,而下呼吸道感染则被称作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组成小儿呼吸道的各器官分别有以下特点: (-)上呼吸道解剖、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解剖特点: 1.鼻:婴幼儿时期头面部发育不足,鼻道相对短小、狭窄,初生儿儿乎无下鼻道。此后随着面部、颅骨及上颌骨的发育,鼻道逐渐加宽增长,直至4岁左右才开始形成。婴儿期缺少鼻毛,鼻粘膜柔嫩,极易于感染。粘膜富于血管组织, 感染时粘膜充血肿胀可使鼻腔更加狭窄,其至闭引起呼吸困难。粘膜下层缺乏海棉组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育,至青春发育期达高峰。因此婴儿很少发生鼻IW, 6-7岁后鼻1M较为多见。 2.鼻窦:婴幼儿鼻窦不发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育。蝶窦生后即存在, 3-5岁后方有生理功能。上颌窦2岁时出现,至12岁后才充分发育。额窦的炎症在6岁以后方可见到。婴幼儿期虽易患呼吸道感染,但不易发生鼻窦炎。 3.鼻咽部及咽部:由软腭分隔,在婴儿期相对狭窄、垂直,且富于集结的淋巴组织,包括鼻咽部扁桃体、舌及腭扁桃体,围绕咽部呈环状排列,这些淋巴组织肿胀时可引起气道部分阻塞。腭扁桃体为最大的集结淋巴组织,早期腺体及血管组织均不发达,至1岁末随着全身淋巴组织的发育而逐渐增大,4-10岁时发育达最高峰,至14-15岁时乂逐渐退化。故扁桃体炎是在1岁以内婴儿少见,多发生在学龄儿童。扁桃体具有生产、供应和贮存抗原反应前驱细胞的作用,有一定防御、免疫功能,对单纯性扁桃体肥大者主张勿须手术摘除,如果腺窝处有细菌隐伏形成慢性感染病灶,不易控制者,可考虑手术。 咽后壁间隙组织疏松,当其处淋巴组织感染后可发生咽后壁脓肿,临床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 4.耳咽管:婴儿的耳咽管宽直且短,呈水平位,上呼吸道感染时易患中耳炎。 5.鼻泪管:在婴幼儿期比较短,开口于眼的内眦部,瓣膜发育不全,婴幼儿患上呼吸道感染时易侵及眼结合膜,引起眼结合膜炎。 6.喉、小儿喉部相对地较成人长,为漏斗形,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易发生炎性肿胀。山于喉腔及声门部较狭小,轻度炎症或水肿时,容易发生呼吸困难。 生理特点: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洪建国执笔,陈强,陈志敏,邓力,李昌崇,刘恩梅,农光民,尚云晓,赵德育,赵顺英参与撰稿 目前的静脉注射用药,无论是在药物选择,还是配伍方面都有一定的安全用药参考信息,可供临床医师、药剂师和护士参考。然而,关于雾化吸入治疗的用药方案以及药物配伍的信息却非常有限。近期美国发表的常用雾化吸入药物混合配伍指南采用了易于使用的表格形式,为临床提供了可供雾化吸入的药物及其配伍的各种参考信息。我们在该指南基础上,结合中国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现状,制定了儿童雾化吸入治疗共识,根据不同疾病提出了雾化治疗推荐方案,供临床医师参考。 1 临床常用雾化吸入药物 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为糖皮质激素,其次为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黏液溶解剂及其他。 1. 1 糖皮质激素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抗炎措施。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可有效缓解哮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肺功能,减轻气道阻塞,控制气道炎症,降低急性发作次数和病死率[3-4]。吸入糖皮质激素还常被用来治疗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croup)、毛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等儿童呼吸道疾病。此外,也被用于治疗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tive,BO)、肺间质性疾病等,但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布地奈德混悬液(Budesonide):为目前国内常用的雾化吸入剂型。出于安全考虑,建议根据病情采用适宜治疗剂量(不同剂量见表1[3-5])。 丙酸氟替卡松(fluticasone propionate):目前已有雾化吸入混悬剂在国外上市,但该剂型尚未在中国上市(不同剂量见表1)。 表1 布地奈德与丙酸氟替卡松大致等效剂量(5岁及以下儿童)(μg) 低剂量中等剂量高剂量 布地奈德混悬液250~500 >500~1000 >1000 丙酸氟替卡松混悬液125~250 >250~500 >500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一种人工合成的水溶性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结构上无亲脂性基团,水溶性较大,难以通过细胞膜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发挥治疗作用。由于雾化吸入的地塞米松与气道黏膜组织结合较少,肺内沉积率低,在气道内滞留时间短,因此,地塞米松较难通过吸入发挥局部抗炎作用[6],不常规推荐用于喘息性疾病。 1. 2 支气管舒张剂雾化吸入速效支气管舒张剂是缓解支气管痉挛的最主要治疗措施之一。 速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常用药物有沙丁胺醇(salbutamol)和特布他林(terbutaline)。沙丁胺醇松弛气道平滑肌作用强,通常在5min内起效,疗效可维持4~6h,是哮喘/喘息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也可用于预防运动性哮喘[3-4]。除哮喘/喘息外,有研究显示,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早产儿慢性肺部疾病(chronic lung disease,CLD),可降低呼吸系统阻力,改善BPD症状[7-8]。特布他林起效慢于沙丁胺醇,达到最大作用时间相对较长,效果较弱[9-10]。 非选择性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常用肾上腺素。Cochrane数据分析显示,肾上腺素(加或不加3%高渗盐水)有利于控制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症状[11-12],

儿科试题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一、名词解释 1. 疱疹性咽峡炎 2. 重症肺炎 3. 三凹症 4. 呼吸衰竭 二、填空题 1. 肺炎按病理分类分为、、。 2. 肺炎按病因分类 有、、、、 、、。 3. 支气管肺炎诱发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及。 4. 支气管肺炎常见的并发症有、、。 5. 支原体肺炎用药至少,以免复发。葡萄球菌肺炎比较顽固,疗程宜长,一般于体温正常后继续用药,总疗程。 6. 小儿咽鼓管较宽、直、短,呈水平位,故鼻咽炎时易致。 7. 对急性喉炎患儿,能及时减轻喉头水肿,缓解喉梗阻的药物是。 8. 小儿肺炎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有、、、、。 三、选择题 A1型题 1. 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是: A.以消化道症状为主 B.以呼吸道症状为主 C.以鼻咽部症状为主 D.全身症状重 E.全身症状轻 2. 婴幼儿肺炎给氧的主要条件为: A.发热,咳嗽 B.且呼吸困难 C.合并脓胸

D.烦躁不安,口周发绀 E.双肺密集中小水泡音 3. 腺病毒肺炎易发生: A.脓气胸 B.肺大疱 C.胸腔积液 D.肺出血 E.肺实变 4. 以下各项正确的是: A.毛细支气管炎,3岁以上多见 B.支原体肺炎,6个月以内婴儿多见 C.腺病毒肺炎,6~24个月多见 D.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6~12个月多见 E.衣原体肺炎,儿童多见 5. 在院外获得的细菌性肺炎,常见的病原菌是: A.肺炎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流感嗜血杆菌 D.大肠杆菌 E.结核杆菌 6. 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特点,哪项是错误的? A.后鼻道狭窄,感染后易堵塞,出现呼吸及吸吮困难 B.咽鼓管短、直、平,易发生中耳炎 C.鼻窦口相对大,鼻炎时易累及鼻窦 D.扁桃体4~10岁发育达高峰,此期儿童不易发生扁桃体炎E.胸腔较小,肺脏相对大,肺脏不能充分扩张,而影响通气换气 7. 以下毛细支气管炎的特点,哪一项是错误的? A.呼气性喘鸣 B.明显憋喘 C.两肺哮鸣音

肺炎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

肺炎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一般以高烧、咳嗽、鼻翼扇动为主要症状。有的伴有***、抽搐、流涕、咳痰等,多见于冬春季节,主要由于受凉、感冒所引起的。 1)“是药三分毒”,下面给你介绍几则成功治愈“小儿肺炎、咳嗽”的食疗秘方:1.取柚子肉5瓣,白菜干60克,北芪15克,猪瘦肉250克,共煲汤服食,每日1剂,分2次服。可益气养阴,润肺化痰。 2.用百合50克,薏米200克,加水5碗,煎成3碗,分3次服,每日1剂。 3.取核桃仁、冰糖各30克,梨150克,共绞碎,加水煮服。每次1匙,每日3次。 4.用杏仁10克(去皮尖打碎),鸭梨1--2个,冰糖适量。先将鸭梨切块去核,与杏仁同煮,梨熟加入冰糖,代茶饮用。 5.取党参10克,大枣15克(去核),糯米150克,加适量水共煮粥,用白糖调味服用。 6.用杏仁10克,去皮尖,水研滤汁,大米30克,加水共煮粥服用 7.取鲜藕汁25克,蜂蜜半汤匙,芝麻油3--5滴。一起搅匀,一次服下,1日2次,连用2--3天,疗效极佳。 8.用大蒜1头,去皮捣烂加白糖15克。过半小时后用开水50毫升冲泡,2天可治小儿咳嗽、婴幼儿气喘,有特效。 2)爱心提示: 在发热期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以流质和半流质为好,如粥类、米粉、藕粉、果汁、绿豆汤等,而且需要大量饮水,要保持大、小便通畅。 下面介绍几个简易食疗方 (1)绿豆20克、鲜丝瓜花3朵。将洗净之绿豆放入锅内加水煮烂后捞去绿豆,放入丝瓜花烧开即可当茶饮。 (2)梨汁、孛荠汁、藕汁、甘蔗汁、鲜苇根汁。各适量混匀,冷服,可以清热止渴,适于高热者饮用。 (3)竹叶5片、粳米60克、砂糖30克,先将竹叶煎七八分钟,取汁于另一锅内,放入已淘洗好的粳米煮粥,加白砂糖搅匀即可食用。

小儿常见呼吸系统疾病

小儿常见呼吸系统疾病 采访嘉宾: 苏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儿科医生,201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儿科学博士学位。曾获2009年第八届“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第三完成人),并于201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目前主要围绕哮喘气道炎症性疾病及其他变态反应性疾病开 展研究。 《科学生活》:春季小儿常发哪些呼吸道疾病? 苏医生:随着春天的来临,因为咳嗽、哮喘来看病的小孩特别多,比之前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常见的小儿咳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另一类是非感染性咳嗽。感染性咳嗽一般伴有发热、精神不振等症状,血常规、胸片等检查有特异性表现;非感染性咳嗽一般不伴有发热,引起该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吸入异物、先天性呼吸道疾病、过敏等。 我们在门、急诊常常遇到一类孩子,家长说,孩子之前发过烧,现在烧是退了,但是咳得特别厉害,时间挺长了,问是怎么回事。我们称这类咳嗽为感染后咳嗽,主要是因为感染引起了呼吸道的损伤,咳嗽持续时间较长,有一些孩子

要持续一个月甚至更长。 还有一类孩子因为长期、反复咳嗽来就诊,这些孩子从来没有发过热,而且经常吃抗生素效果也不好,仔细询问家长之后,排除异物吸入、结核等疾病后需要考虑过敏性咳嗽或咳嗽变异性哮喘。这类孩子一般是夜间或清晨咳得比较厉害,吸入花粉,吹过冷风,吃过冷饮或者奔跑运动后咳嗽会加重,一部分孩子还伴有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疾病。这类咳嗽与孩子的过敏性体质 有关。 《科学生活》:过敏性咳嗽需要服用抗生素吗? 苏医生:在我们儿科的门急诊中,过敏性咳嗽的小孩比较多,有些年轻的家长,会在网上查一些资料,知道过敏性咳嗽是不需要吃抗生素的。但是也有一些爷爷奶奶,一发现小孩子咳嗽了,还没等去医院,就自行给孩子用上了头孢等抗生素。等到医生问他们为什么要吃头孢时,他们会说,“我们小孩不一样的,我们一定要吃头孢”。但是吃了一段时间抗生素他们会发现咳嗽并没有明显好转。如果家里有经常咳嗽又没发热的孩子,最好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果确诊是过敏性咳嗽或咳嗽变异性哮喘,需要使用抗过敏药,联合吸入激素治疗。之所以说服用抗生素是没必要的,是因为抗生素是针对病原体感染,而过敏是致敏原引起的,像花粉、尘螨、霉菌、动物皮毛等。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八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1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复习提问】 1.按病程将腹泻分型?急性、慢性、迁延性 2.判断小儿轻重型腹泻的区别?有无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衡 【案例】 患儿,男,2岁,因发热、流涕,2天来就诊.2天前“受凉”,出现发热、体温在38℃~39℃左右,鼻塞、流涕,用“小儿感冒冲剂”治疗1天,效果尚不明显,食欲欠佳,大便次数较前增多,1年前曾有“高热惊厥”史1次。查体:体温38.5℃,精神欠佳,咽部充血明显,心肺腹检查无异常体征。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均正常。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思考:1.该患者患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最主要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职业能力:具备对高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的能力、对发生惊厥患者给予氧气吸入的能力。 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上呼吸道感染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3.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病情评估的能力,具备对发生并发症患者配合抢救的能力、能够指导合理饮食;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备为愈后患者制定健康指导方案的能力。 【新课讲解】 一、概念 上感,“感冒”。小儿最常见疾病。病原体主要侵犯鼻、咽扁桃体、及喉部引起的炎症。急性鼻炎、鼻窦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喉炎等。冬春季多见小先生:我来说一说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的病因 二、病因 (一)病毒感染>90% 如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可继发细菌感染,如溶血性链球菌等(二)诱发因素 1.防御机能低:解剖生理和免疫特点,营养不良等 2.环境因素:通风不良,室内空气污染 3.护理不当:受寒

三、临床表现 (一)一般类型上感 (二)特殊类型上感:1.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好发于夏秋季表现:急起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 体检:咽充血,咽腭弓、腭垂、软腭有疱疹 病程:1周左右 2.咽-结合膜热病原体:腺病毒,多发于春夏季,可流行特征性表现:发热、咽炎、 结合膜炎病程1-2周 上感并发症:婴幼儿多见,中耳炎 3.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一般 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是一种传染病四、辅助检查 (一)血常规: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二)咽拭子培养 (三)胸部X线 五、治疗原则 以支持疗法及对症处理为主,积极控制感染,针对性用药,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饮食护理及生活护理,防治并发症。 六、护理诊断 (一)舒适改变与咽痛、鼻塞有关 (二)体温过高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 (三)潜在并发症惊厥、中耳炎、肾炎或风湿热 七、护理措施 (一)促进舒适 1.室内空气:通风,室温,湿度 2.保证休息 3.保证呼吸道通畅 4.改善不适:鼻部、咽部、口腔护理 (二)降低体温 1.物理降温 2.退热药物 3.保证水分摄入,补充营养 (三)观察病情 1.警惕高热惊厥 2.预防并发症 (四)健康教育 八、健康指导(图片)

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是什么

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是什么 呼吸道疾病问题,大家可能在生活当中都不太陌生吧,因为我们会发现很多人容易受到这些呼吸道疾病的影响,而呼吸道疾病属于什么样的疾病,应该如何有效的预防,大家对这些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关于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的一些常识内容,有效预防降低它的危害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URl)系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该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如上呼吸道某一局部炎症特别突出,即按该炎症处命名,如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用于上呼吸道局部感染定位并不确切者。 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但90%以上为病毒,主要有鼻病毒(R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FluV)、副流感病毒(paraFluV)、腺病毒(ADV)等。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肺炎支原体亦不少见。

婴幼儿时期由于上呼吸道的解剖和免疫特点而易患本病。营养障碍性疾病,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亚临床维生素A、锌或铁缺乏症等,或护理不当,气候改变和环境不良等因素,则易发生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或使病程迁延。 呼吸道疾病多发于干燥气候,北方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气候干燥易引起人体机理的上火症状,从而引发呼吸道感染。 以上就是关于,呼吸道疾病的一些常识内容介绍,通过这些内容分析,那么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应该注重科学的了解这种疾病,因为注重这些疾病的认识和了解,那么我们在生活当中就可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方法了,远离呼吸道疾病的危害。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及预防(精)

第四章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 【教学目标】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懂得初步的护理和预防知识理解和掌握传染病的特征、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措施了解常见的意外事故掌握常见事故的预防和急救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护理和预防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急救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 一、常见呼吸道疾病 由病毒、细菌引起常见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急性咽炎、急性喉炎和急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常见呼吸道疾病预防 1、加强儿童体格锻炼 2、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戴口罩 3、不去病人家串门隔离患儿 4、加强营养注意休息 5、服用预防药 二、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肺炎、腹泻 腹泻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急性感染性腹泻即急性肠炎在婴幼儿腹泻中占重要位置 1、病因 (1非感染性喂养不当,进食量过多,食物不易消化。腹部受凉吃冷食过多牛奶过敏 (2感染性腹泻食物或食具被细菌污染或感染病毒、霉菌、原虫等病原体而引发胃肠炎消化道以外的疾病如感冒、中耳炎、肺炎等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2、症状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有不同症状病情轻者一日泻数次体温、食欲尚正常 3、护理(1注意腹部保暖排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2注意调节饮食。 4、预防(1提倡合理喂养(2注意饮食卫生(3隔离消毒 三、常见营养性疾病 一营养性缼铁性性贫血在我国发病率达40%左右 1、病因 (1先天储铁不足 (2铁摄入量不足 2、症状 (1皮肤、粘膜苍白,肝脾和淋巴不同程度肿大(2呼吸、脉搏次数加快活动后心慌、气促。(3患儿常有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4可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如紧张、不安害怕、忧郁、吵闹和不停的不动作。 3、预防 (1妊娠后期孕妇需加强含铁丰富的食物或服补血药物。(2坚持母乳喂养乳儿自生后3个月左右逐步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肝泥、菜泥、豆腐、肉

小儿肺发育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呼吸系统的发育、解剖和生理特点 第一节呼吸系统的发育 一、呼吸系统进化的特点 在呼吸系统发育中,包含了分化和形态发生、适应大气环境下呼吸、肺生长和呼吸功能的成熟三个主要阶段。前两阶段是在出生前和出生后不久完成的。第三阶段取决于出生后机体发育和全身代谢和脏器功能需要。在这些阶段出现各种原因导致发育的障碍,可以解释多种疾病的发生原因和转归。先天性发育障碍相关的病因,可以导致严重且不可逆转的病变,而后天性损害,则可能得到代偿,并随肺和呼吸系统发育而逐渐恢复。 (一) 出生前的肺组织形态发生 出生前的肺结构发育特点见表1-1。肺支气管发育早在胚胎第4周已经开始,至第7周时已经形成支气管芽和由血管丛演变的原始肺循环血管。支气管分支受特定间充质基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控制,并受到视黄酸调节。在第6-7周时如果气管发育出现障碍,会发生气管狭窄、食管-气管瘘等先天性病变。胸膜、平滑肌、软骨和其它间质结缔组织作为肺和气道的支持物,均从间充质分化发育而来,在16周时可以识别出。假腺样期也是横膈膜的发育期,如果横膈膜结构没有完全融合,形成横膈疝,造成腹腔脏器进入胸腔,并导致同一侧(多为左侧)肺组织发育障碍和发育低下。 表1-1 出生前肺结构发育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胚胎期假腺样期导管期囊泡期肺泡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胎龄(周) 4-7 7-16 16-26 26-36 36-4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道分支+ ++ +++ +++ +++ 粘液腺+ + ++ ++ 软骨+ + ++ ++ 肺泡+ ++ +++ 上皮细胞低柱状立方状扁平糖原+ +++ + 板层小体+ ++ +++ 表面活性物质磷脂+ ++ +++ 磷脂酰甘油+ ++ SP-A + +++ SP-B + ++ +++ SP-C + ++ +++ 肺泡毛细血管+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肺泡的发育水平是胎儿出生后能否适应生存的关键。在假腺样期如果肺泡分化发育障碍,会导致导管期肺发育低下(pulmonary hypoplasia),其特点为近足月或足月儿肺重量占体重1%以下,肺泡数量显著减少,上皮细胞呈立方状,肺泡隔增宽。一般此种组织学特点多见于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新生儿肺,尤其在胎龄小于28周,出生体重低于1000g的超低出生体重儿。肺表面活性物质是肺成熟最重要的生物标志。在导管期和囊泡期相当与胎儿24-26周时由于支气管分支已经达到20级以上,伴随肺泡结构出现,同时有丰富毛细血管在肺泡

儿科呼吸常见疾病

小儿呼吸道疾病包括上、下呼吸道急、慢性炎症,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胸膜疾病,呼吸道异物,先天畸形及肺部肿瘤等。其中急性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约占儿科门诊的60%以上,北方地区则比率更高。由于婴幼儿免疫功能尚不完全成熟,在住院患儿中,肺炎为最多见,且仍是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因此卫生部把它列为小儿四病(肺炎、腹泻、佝偻病、贫血)防治方案中的首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该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根据主要感染部位的不同可诊断为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诊断程序] 步骤一是不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部不适、发热、烦躁不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可伴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有时可见下颌和颈淋巴结肿大及不同形态的皮疹。 步骤二能不能不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流行性感冒:明显的流行病史,局部症状较轻,全身症状较重,病程较长。 急性传染病早期: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等综合分析,并观察病情演变。 急性阑尾炎:腹痛常先于发热,以右下腹为主,呈持续性,有固定压痛点、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腰大肌试验阳性等体征。 步骤三确诊的重要依据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排除上述疾病后可确诊。 步骤四病因诊断 病毒感染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增高。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明确病原。 细菌感染 白细胞可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咽拭子培养可发现致病菌。链球菌引起者于感染2~3周后ASO滴度可增高。其他病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有助于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 [治疗程序] 一般治疗防止交叉感染及并发症。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周围环境、多饮水和补充大量维生素C等。 抗感染治疗 抗病毒药物三氮唑核苷(病毒唑,virazole),10~15mg/(kg?d),口服或静脉点滴,或2 mg含服,每2小时一次,每日6次,3~5日为一疗程。亦可试用潘生丁,5mg/(kg?d),分2~3次口服,3日为一疗程。 抗生素青霉素类、复方新诺明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若证实为链球菌感染,或既往有风湿热、肾炎病史者,青霉素疗程应为10--14日。 对症治疗高热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亦可用冷敷、温湿敷或酒精浴降温。热惊厥者可予以镇静、止惊等处理。咽痛可含服咽喉片。 [临床经验与注意事项] 1. 若证实为链球菌感染,或既往有风湿热、肾炎病史者,青霉素疗程应为10--14日。 2. 预防主要靠加强体格锻炼以增强抵抗力;提倡母乳喂养;防治佝偻病及营养不良;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急性感染性喉炎 急性感染性喉炎是指喉部粘膜急性弥漫性炎症。以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临床特征。冬春季节多发,婴幼儿多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