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七上《火山与地震》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8.50 KB
- 文档页数:2
火山与地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火山和地震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掌握火山和地震的形成原因和影响;3.能够分析火山和地震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火山(1)火山的定义和分类•火山的定义:指地球表面上的裂隙或断层处,由于地球内部高温物质的喷发和流动而形成的地形。
•火山的分类:根据喷发物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火山岩浆喷发和火山灰喷发两种类型。
(2)火山的形成原因•火山的形成原因:地球内部高温物质的喷发和流动是火山形成的主要原因。
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地壳上升,当达到一定压力时,就会喷发出来,形成火山。
(3)火山的特征•火山的特征:火山口、火山喷发、火山岩浆、火山灰等。
(4)火山的影响•火山的影响:火山喷发会造成火山灰、火山熔岩、火山气体等物质的喷发,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2. 地震(1)地震的定义和分类•地震的定义:指地球表面上的岩石在地壳运动中发生断裂和位移,释放出的能量引起的地面振动现象。
•地震的分类:根据震源深度的不同,可以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三种类型。
(2)地震的形成原因•地震的形成原因:地球内部的岩石在地壳运动中发生断裂和位移,释放出的能量引起地面振动。
(3)地震的特征•地震的特征:震源、震中、震级、地震波等。
(4)地震的影响•地震的影响:地震会造成地面的破坏、山体滑坡、海啸等,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火山和地震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让学生了解火山和地震的基本知识;2.实验法: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火山和地震的特征和影响;3.讨论法: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析火山和地震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火山(1)火山的定义和分类1.讲解火山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火山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火山的形成原因1.讲解火山的形成原因,让学生了解火山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3)火山的特征1.讲解火山的特征,让学生了解火山口、火山喷发、火山岩浆、火山灰等。
第六章.变化的地形1.火山与地震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本章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地球概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认识地球表面的地形变化和地壳运动的现象及其原因,从而让学生树立自然界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科学概念。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先从学生熟悉的火山和地震现象出发,说明地壳运动有时是非常剧烈的,导致地形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所以在教材中还介绍了地震的预兆和防震抗灾的基本措施。
最后,教材利用地图描绘了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为下一节探讨板块学说和解释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埋下伏笔。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他们已经掌握了地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对于本节以现象为主的课本内容来说,相对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相反,在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当地震与火山来临时,应该做哪些防护措施的知识点上,学生会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思维而导致选择错误的一些方法。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火山和地震的现象,认识火山喷发和地震的成因,知道一些预测地震的方法。
2.掌握当地震来临时,如何应对。
3.知道世界主要火山带,并与地震带的分布进行比较,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1.在认识地震的成因及其破坏性的过程中学会自救的方法。
2.通过播放火山爆发的视频,在观看的过程中请学生自己记录世界主要火山带的分布,体会火山爆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认识到地震和火山的灾难性,树立防灾意识,积累在灾难面前临危不乱、自救逃生的经验。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火山和地震的形成原因。
难点: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世界各地各种地形的图片。
(包括高原、山地、平原、丘陵和盆地)师:同学们,大家看个刚才的这组图片,谁能归纳总结一下,刚才你看到了哪几种类型的地形。
生:高原、山地、平原、丘陵和盆地。
《火山和地震》的教案《火山和地震》的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火山和地震》的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火山和地震》的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知道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并能结合世界地震带的分布,分析我国多地震的原因;能够指图说出我国主要地震和火山的分布。
通过阅读有关地震的检测和预报的知识,培养学生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建议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我国的自然灾害中,地质灾害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地质灾害中影响特别大、危害特别严重的,又当属地震。
火山在我国危险不大。
所以教材详讲地震、略讲火山。
关于地震,教材分了三个标题:“多地震的国家,”“主要地震带,”“地震的监测和预报”(选学课文)。
这三个标题的思路是:告诉事实——分析原因、图示分布——教会预防。
教法建议根据本节教材特点,建议采用讲授法和学习指导法。
关于“多地震的国家”的教学,可由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己看书。
“主要地震带”的教学。
要结合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从原理讲清我国为什么多地震;四个主要地震区结合图进行教学即可;地震的危害是通过一段影像资料展示给学生,形成丰富的感性知识,认识到地震确实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从而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标题。
“地震监测和预报”,虽然是选学课文,但却是重要的防灾常识,且本节教材内容不多,课时也允许,所以“选学课文”和“读一读”要组织学生学习。
关于“火山的分布”的教学,注意两点就可以了:一是明确我国活火山不多,危害不大;二是把教材中出现的火山名称在图3.23中找出,读出所在省区。
教学设计方案〈教学重点〉主要地震带的分布。
〈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我国主要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教学过程〉(引课)在第二节的探究活动中,我们曾讨论过我国的三列横向和三列纵向山脉的成因,它们是因受到的挤压力隆起而形成,这个过程是缓慢和漫长的,当这个变化缓慢进行时,人们不易察觉,而当地壳发生突然断裂和错动时,人们就感觉到大地在强烈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华师大版科学七上《变化的地形》word教案第一节火山与地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记住火山和地震的分布情形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推理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科学自然观──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火山和地震的成因教学预备:可乐、毛巾、豆腐、竹片、报纸。
地震和火山发生的有关录象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人类居住的地球上,分布着高低起伏,多种多样的地势:有高原、山脉、平原、丘陵和盆地。
提问:那么这么多复杂的地势,是不是随着时刻在变化呢?假如有?同学们能不能举一些有关地势变化的例子呢?依照学生回答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种专门剧烈的地势变化。
板书:火山与地震(二)、火山教学:1、引入火山:观看关于火山喷发的录象。
陈述火山喷发时的景象:灼热的岩浆从火山口喷向天空,或者者沿着山坡往下流淌,形成一片火海。
火山口喷出浓浓的火山灰和水汽烟雾,充满在空中。
2、依照火山喷发的景象回答下列问题(培养学生想象和推理能力)。
1)、火山喷发前会有哪些预兆?2)、火山的喷发说明了我们生活的地球内部存在着什么?3)、火山喷发后会形成什么样的地势?4)、火山的喷发给我们人类会带来些什么?3、关于火山大伙儿还有哪些感爱好的问题呢?(培养学生发觉问题的能力)依照众多的学生问题,对学生们可能提出来的重点问题:“火山是如何样形成的”进行教学,其余的较复杂的问题要求学生回家查阅资料。
4、设问:哪么火山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在回答那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实验。
实验演示:拿一罐可乐,摇动后打开。
看到可乐从开口处喷出来。
提问:依照体会什么缘故摇动以后的可乐会喷出来,而没有摇动的可乐可不能喷出来呢?给予以适当的提示,,假如依旧不能回答出来,老师予以解答:由于被摇动的可乐自身内部较大的压力,当打开瓶盖以后在那个压力的作用下,可乐就随之喷射出来.陈述:事实上火山的喷发也与它类似,在我们的地球内部运动着高温高压的岩浆,平常,这些高压岩浆被地壳所包围着,然而,当地壳在运动中显现裂隙或者地壳中的某一部分变得比较脆弱时以至承担不住岩浆的压力时,这些岩浆就喷出地面,形成了火山喷发。
《地震和火山》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震和火山的成因、分布规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自然灾害防范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地震和火山的成因、分布规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教学难点:地震和火山的预测与防范措施。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地震和火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两种自然现象。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地震和火山的了解。
2.地震和火山的成因(1)介绍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震和火山的成因。
(2)展示地球内部结构图,让学生了解地球内部的能量来源。
3.地震和火山的分布规律(1)展示地震和火山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分布规律。
(2)分析地震和火山的分布与板块构造、地球内部结构的关系。
4.地震和火山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邀请学生举例说明地震和火山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展示地震和火山灾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危害性。
5.地震和火山的预测与防范(1)介绍地震和火山的预测方法,如地震前兆、火山活动监测等。
(2)讨论地震和火山的防范措施,如建筑抗震设计、火山喷发预警系统等。
6.课堂小结(2)强调地震和火山的预测与防范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7.作业布置(1)让学生绘制一张地震和火山分布图,标注出我国主要的地震带和火山。
四、教学反思1.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在讲解地震和火山成因时,适当简化复杂概念,以便学生理解。
3.增加地震和火山灾害防范的实用性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地震和火山图片2.地球内部结构图3.地震和火山分布图4.地震和火山灾害案例5.地震和火山预测与防范资料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
3.安全意识:了解学生在地震和火山灾害防范方面的认知和行动。
重难点补充:1.地震和火山的成因(1)难点解释:通过动画演示地壳运动,让学生直观理解板块构造学说。
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教案第四章
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教案
第一节,火山与地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火山与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会导致地形的剧烈变化,并给人类带来灾难;
2.了解火山与地震的形成原因。
教学重点:地震的形成和原因
教学难点:地震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当你漫步在平坦的小路上时,或者当你攀登于高山险峰时,你应该感到,你脚下的土地是一种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平坦的路面上,淋浴着阳光,心里是踏实而且愉悦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脚下这片坚实的土地会突然裂开呢?这样的现象我们称为什幺现象呢?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火山、地震)
二.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你知道火山与地震吗?
你能描述火山喷发和发生地震时的情景吗?
你了解火山与地震是怎幺发生的吗?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一起揭开火山与地震的神秘面纱。
学生观看课本中五幅火山的照片,讨论火山喷发时的现象。
过渡:那幺,如此剧烈的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来做一个模拟火山喷。
地震和火山教案(通用1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地震和火山教案(通用15篇)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表抖动现象,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火山和地震教案初中教学对象:初中地理教学目标:1. 了解火山的定义、类型和分布特点。
2. 掌握地震的成因、分级和预测方法。
3. 理解火山和地震对人类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4.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灾害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1. 火山的类型、分布和影响。
2. 地震的成因、分级和预测。
教学难点:1. 火山和地震的成因及预测方法。
2. 火山和地震对人类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教学准备:1. 图片资料:火山和地震的图片、视频。
2. 地图:世界火山和地震分布图。
3. 教具:地球仪、模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火山和地震的图片、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 提问:你们对火山和地震有什么了解?它们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二、火山(10分钟)1. 讲解火山的定义、类型和分布特点。
2. 展示世界火山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火山分布规律。
3. 分析火山喷发对人类的影响,如:破坏性、环境污染等。
4. 介绍火山喷发的预测方法及应对措施。
三、地震(10分钟)1. 讲解地震的成因、分级和预测方法。
2. 展示世界地震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地震分布规律。
3. 分析地震对人类的影响,如:破坏性、次生灾害等。
4. 介绍地震的预测方法及应对措施。
四、火山和地震的应对措施(10分钟)1. 讲解火山和地震的应对措施,如:逃生、防范次生灾害等。
2. 进行火山和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提问:你们认为火山和地震对人类有什么启示?六、作业布置(5分钟)1. 绘制火山和地震分布图。
2. 撰写一篇关于火山和地震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火山和地震的特点及影响。
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
同时,结合现实案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火山和地震的危害,增强灾害防范意识。
在课堂小结环节,引导学生思考火山和地震对人类的启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六章变化的地形第一节火山与地震教案华东师大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本章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地球概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认识地球表面的地形变化和地壳运动的现象及其原因,从而让学生树立自然界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科学概念。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先从学生熟悉的火山和地震现象出发,说明地壳运动有时是非常剧烈的,导致地形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所以在教材中还介绍了地震的预兆和防震抗灾的基本措施。
最后,教材利用地图描绘了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为下一节探讨板块学说和解释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埋下伏笔。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他们已经掌握了地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对于本节以现象为主的课本内容来说,相对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相反,在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当地震与火山来临时,应该做哪些防护措施的知识点上,学生会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思维而导致选择错误的一些方法。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火山和地震的现象,认识火山喷发和地震的成因,知道一些预测地震的方法。
2.掌握当地震来临时,如何应对。
3.知道世界主要火山带,并与地震带的分布进行比较,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1.在认识地震的成因及其破坏性的过程中学会自救的方法。
2.通过播放火山爆发的视频,在观看的过程中请学生自己记录世界主要火山带的分布,体会火山爆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认识到地震和火山的灾难性,树立防灾意识,积累在灾难面前临危不乱、自救逃生的经验。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火山和地震的形成原因。
难点: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世界各地各种地形的图片。
(包括高原、山地、平原、丘陵和盆地)师:同学们,大家看个刚才的这组图片,谁能归纳总结一下,刚才你看到了哪几种类型的地形。
第六章•变化的地形1 •火山与地震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本章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地球概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认识地球衣面的地形变化和地売运动的现象及其原因,从血让学生树立自然界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科学概念。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先从学生熟悉的火山和地震现象出发,说明地壳运动有时是非常剧烈的,导致地形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山于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所以在教材中还介绍了地震的预兆和防震抗灾的基本措施。
垠后,教材利用地图描绘了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为下一节探讨板块学说和解释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埋下伏笔。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他们已经掌握了地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对于本节以现象为主的课本内容来说,相对述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相反, 在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当地震与火山來临时,应该做哪些防护措施的知识点上,学生会因为口常生活中的一些思维而导致选择错误的一些方法。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火山和地震的现象,认识火山喷发和地震的成因,知道一些预测地震的方法。
2. 掌握当地震来临时,如何应对。
3. 知道世界主要火山带,并与地震带的分布进行比较,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1•在认识地震的成因及其破坏性的过程中学会自救的方法。
2. 通过播放火山爆发的视频,在观看的过程中请学生自C记录世界主要火山带的分布,体会火山爆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认识到地震和火山的灾难性,树立防灾意识,积累在灾难面前临危不乱、自救逃生的经验。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火山和地震的形成原因。
难点: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世界各地各种地形的图片。
(包括高原、山地、平原、丘陵和盆地)师:同学们,大家看个刚才的这纽图片,谁能归纳总结一下,刚才你看到了哪几种类型的地形。
火山和地震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火山和地震的奥秘教案目标:1. 了解火山和地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火山和地震的成因、影响和防范措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观看一段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们对火山和地震有什么了解?你们认为火山和地震是如何形成的?知识讲解:3. 介绍火山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包括火山喷发的原因和过程。
4. 介绍地震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包括地震的产生和传播方式。
5. 分析火山和地震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如火山喷发会导致火山灰、熔岩流等,地震可能引发海啸、山体滑坡等。
6. 探讨火山和地震的防范措施,如建立地震预警系统、制定火山喷发应急预案等。
实践活动:7.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自行选择一个火山或地震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包括该事件的成因、影响和相关防范措施。
8.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包括使用图片、视频、模型等方式进行展示。
巩固练习:9. 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10. 点评和讨论练习题答案,解答学生的疑惑。
课堂总结:11. 总结火山和地震的重要性和危害性,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12.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地球科学的其他领域,如气候变化、地质演变等。
教学评估:13.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14. 收集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15.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火山地区或地震遗址,以加深他们对火山和地震的理解和体验。
教案特点:1. 引入活动和实践活动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2. 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精神,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教学延伸部分提供了更深入的学习机会,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经验。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对您有所帮助!。
火山与地震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火山与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是一种自然现象,会导致地形的剧烈变化,并给人类带来灾难。
2、知道火山和地震爆发前会有预兆,是可以预测的。
3、知道火山与地震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
方法与过程:
收集有关火山与地震的图文影视资料,阅读课文、观看图片、组织讨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知道在地震发生时应采取的保护性措施,培养学生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震抗灾能力。
教学重点:地震发生的原因,发生时的现象和自救。
教学难点:火山会改变地形的解释和发生了地震如何自救。
通过告诉事实——分析原因——教会预防这三个步骤,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教学对象和学法分析:
本节课是第四章《变化的地形》第一节课,《变化的地形》这一章比较抽象,教学中应充分注意到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特点和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学法指导。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法指导的重点是:
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⑵培养学生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积极参与讨论、学会概括总结等良好的学习《科学》的习惯,。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根据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节课内容的实际情况,采用“导学式”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探索,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指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通过启发诱导、共同探讨、学生归纳等方法来进行教学。
课前准备:做好多媒体课件,准备好小实验材料。
第一节,华师大版科学七上《火山与地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火山与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会导致地形的剧烈变化,并给人类带来灾难;
2.了解火山与地震的形成原因。
教学重点:地震的形成和原因
教学难点:地震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当你漫步在平坦的小路上时,或者当你攀登于高山险峰时,你应该感到,你脚下的土地是一种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平坦的路面上,淋浴着阳光,心里是踏实而且愉悦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脚下这片坚实的土地会突然裂开呢?这样的现象我们称为什么现象呢?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火山、地震)
<二>.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你知道火山与地震吗?
你能描述火山喷发和发生地震时的情景吗?
你了解火山与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吗?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一起揭开火山与地震的神秘面纱。
学生观看课本中五幅火山的照片,讨论火山喷发时的现象。
过渡:那么,如此剧烈的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来做一个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
教师演示:拿一罐充气的饮料,经过摇晃后再打开,观察现象。
问:为什么瓶内的饮料会喷发而出呢?
学生讨论归纳:因为摇晃后瓶内气体产生的压力。
教师讲解:因为在地球内部有着灼热的岩浆,他们在强大的内压力作业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的裂隙喷出地表,就形成了景象壮观的火山喷发现象。
喷出的有岩浆、火山灰和水汽烟雾等。
<板书>
1.火山
<1> 火山喷物:岩浆、火山灰、水汽烟雾等
<过渡> 那么,火山喷发之后地球表面会有怎么样的变化呢?
学生讨论归纳:火山喷发的结果常常由于喷涌的岩浆冷却后会形成火山丘(如富士山),而在海洋中则会形成火山岛(如夏威夷群岛)
推出:火山会改变地形。
提问:我们知道,有的火山喷发之后就沉寂了,有的火山经常在喷发,那么,火山有哪些种类呢?
学生阅读“小资料”,归纳
<板书> 2. 火山的分类
按活动情况:活火山,死火山,修面火山
问题:大家知不知道火山对人类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讨论,归纳
教师讲述:火山喷发时,景象非常壮观,其实,自然界中,还有一种非常壮观的景象,我国的古籍《诗经》上记录了周幽王二年发生的这种现象“烨了闪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这里描述的就是地震发生的景象,意思是地震发生时,有闪闪的地光,隆隆的地声,瞬间山崩地裂,河水翻滚,高岸变成了低谷,深沟变成了丘陵,这是世界上最早对地震的文字记录,那么,你们所知道地震发生时的现象有哪些呢?(学生讨论)
其实,并不是每一次地震都这么剧烈的,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微弱的,无破坏的地震是经常发生的,全球每年的有500万次,只有少数的会有破坏性,并酿成灾害。
你了解我国和世界上发生过那几次大的地震?造成了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举例:
如:①1960年5月22日在智利发生的一次著名大地震,8.5级,引起巨大海啸,掀起
10多米高的浪波及到距智利一万多米的日本海岸。
②1976年7月我国唐山发生的大地震,使唐山这座城市一夜之间化为废墟。
问:地震破坏力如此之大,那么,地震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教师演示:找两根厚度不一的细木片,用力弯曲,将其折断。
学生讨论,归纳:绝大多数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力量使坚硬的地壳发生断裂,移动而造成的,实验中是双手产生力量,而地震时是地球内部产生力量。
引出:你们知不知道地震的形成原因有哪些呢?
<讨论>
讲解
板书地震按成因分类:自然地震,人工地震
第一节火山与地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火山与地震爆发前会有预兆,观察和监视火山与地震爆发前的异常现象,是提高人类防震抗灾能力的重要科学研究任务;
2.知道人们在地震发生时应采取的保护性措施,提高人们防震抗灾能力;
3.知道火山与地震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
教学过程
<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地震的有关知识,大家都知道大的地震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灾难,那么地震可不可以像天气那样预报呢?换句话说,地震前有没有一些征兆呢?
学生讨论:地震是可以预报的,汉代张衡发明了第一架测地震方位的仪器——侯风地动仪;1975年2月14日,我国成功预报了辽宁海域的7.3级地震。
地震前常有不少异常的自然现象发生,叫地震前兆,如:地下水的异常变化;动植物的异常反应;小震频繁;地震形变等。
过渡:尽管地震是可以预报的,但是目前的科学水平还不能准确的预报每一次地震,假如有一天,我们这地方突然发生了地震,怎么办呢?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1.井水冒泡,水位突然升高或降低。
2.地温明显增高,感觉天气异常闷热。
3.用仪器测出当地的地形有微小的变化
4.一些动物行为异常,如老鼠出洞,蚂蚁搬家,鸡犬不宁等
教师提问:大家知不知道我们慈溪是不是地震多发地区呢?火山呢?
那么世界上地震和火山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呢?
学生观察课本上图4.1.9和图4.1.10
归纳: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分布在两个地带: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火山带
设疑:从上述两幅图中,大家可以看出地震与火山的分布基本是重合的,为什么有这一规律呢?(为下章打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