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范文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6
数学小论文数学小论文(精选7篇)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
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这7篇数学小论文是作者为您整理的数学小论文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数学小论文篇一今天,爸爸带我到世茂运河城的英派斯去游泳,因为爸爸有那的健身卡。
在准备去哪游泳之前已经事先调查好了那的价格,健身卡:五点之前25元,1米5以下半价,而且随便你游多长时间。
五点之后30元,1米5以下半价,较多只能游2个小时。
无健身卡:五点之前30元,1米5以下半价。
五点之后35元,无半价。
于是爸爸叫我算一下这样我们可以省多少元。
列式:用健身卡25/2=12.5(元)(因为我正好1米49)12.5+25=37.5(元)不用健身卡:30/2=15(元)15+30=45(元)45——37.5=7.5(元)也就是说用健身卡可以省下7.5元。
数学小论文篇二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已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界的共识。
作为数学新课程标准四大版块之一的“实践活动”,以其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从而成为课改的热点之一。
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探索,就实践活动课何以成为课改的热点谈几点认识:【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建构学习理论认为,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通过内部认识结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
这就是说,我们的教学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使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实践活动提倡“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5篇【篇一】数学源于实际生活,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己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从而造成了知识学习与知识应用的脱节,导致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低下,不能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以致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也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实用性价值。
一、导入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在课的一开始,如果教师能够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那么,接下来的学习就会轻松很多。
在导入阶段,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出数学知识,就会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感兴趣。
例如:在“克与千克”的教学中,可设置学生到超市去调查的场景,让学生在调查,的情境中学习新知。
教师可以问:“小朋友,你们到超市里去买过水果、饼干和糖吗?”学生齐声答道:“去过!”教师问:“买这些东西要用什么来称?”指名学生回答:“电子称”。
“用什么作单位”。
“称的少用克,称的多用千克”。
“对了,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去超市购物,一起来了解有关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的知识。
”接下来整堂课就围绕着模拟买卖货物的场景进行教学,学生学得高兴、轻松、兴趣昂然。
到超市去购物,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事情,他们常常在家长的陪同下去超市购物,对于这一情境,学生有着相应的生活经验,他们对这样的情境感到十分熟悉,因而在课的一开始就充满了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这样,从生活实际中引出问题来,能够强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他们的思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断的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小学数学论文优秀5篇=100.48(平方分米)又如,以上教材第40页例2,一堆煤近似圆锥体,底面周长18.84米,高1.8米,准备用载重5吨的车来运。
一次运走这堆煤,需要多少辆车?(1立方米煤重1.4吨)。
教材采用三步分步式计算,共有四次乘法、两次除法计算,麻烦不说,准确率可想而知。
在学生获取题目信息,理解题意,明确解题步骤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式计算较为简便,且π以外的乘除法都先计算(在只有乘除法的算式中这样计算是符合运算规律的),最后再求关于π的值,学生都会做得心应手:3.14(18.84÷3.14÷2)21.8(1/3)1.4÷5=3.14(90.61.4÷5)=3.141.512=4.74768≈5(辆)(这里采用“进一法”取近似值)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强化,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动力明显增强,计算准确率大大提高,使这部分内容学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趋势1.1思想性与科学性结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更注重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整合。
将数学思想渗透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教学,重视数学中的思想情感教育。
1.2基础性与智力性的结合小学生基础存在差异,在数学学习能力也有所不同,在这一特点下,数学教师应当注重数学内容基础性和智力性的区分和结合,在加强数学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潜力。
1.3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数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应当具有完善的理论基础,通过正确的理论思想指导教学活动。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尝试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理论和时间的完美结合。
1.4形成了新的考试评价体系小学数学考试随着数学教学变革而发生了改变,逐步形成了适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改变了传统的只以考试分数为定论的模式,增加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平时成绩等方面的评价。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十篇六年级是小学升初中的阶段,小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能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为检验学生数学学习成果,六年级数学小论文就必不可少,下面提供十篇六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供参考!六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一:论文题目:生活中数学的重要性我们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知识,这些知识不但有趣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如果离开了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那我们的生活就无法像往常一样正常生活。
可见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举个例子,如:银行存款分: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定期存款、活期、国债……这些存款形式各种各样,利率也有大有小,平时我们是这样计算利率的:本金×利率×时间=所得利息,然后还要从利息里扣除20%来上税(除国债外)之后剩下的80%的利息就是你自己应得的利息了。
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这些百分数帮忙,恐怕银行就要宣布破产了。
再说科学家们发明的种种东西,气象学家测量的天气情况……这些多要经过各项认真的思考和精密的计算才能获得正确的答案。
哪怕不小心写错一个小数点也就前工尽弃了。
还有常在天空翱翔的宇航员们他们要操作上百个由数字组成的仪表,如果稍有不慎那么结果就是机毁人亡。
可见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不可马虎的,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数学不光只有这些价值,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并用到它。
如:农民用几何图形,为了使农场更美观更好管理;工程师使用比例尺,为了让人们更好的了解这件东西;商农使用的四则计算,是为了更简单、准确的计算出该商品价值;制作各类统计表,是为了更好的统计资料,使人一看一目了然;使用百分数,是为了更好的计算出商品打折后的价钱及××率;这些计算表面积而使用进一法,是为了使用最少的材料做出合格的商品;计算容积或体积而使用去尾法,是为了确保无误的让物品存放而不溢出;同一类单位换算,是为了方便我们的计算;使用代数代表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是为了更方便地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再说一说球吧,把它切开使切开面积最大,那就要从球心o沿着直径切下,才能使切开面积最大,再细细想想我们有时切西瓜不就是这个道理吗再看看各种数学知识还不都用在了生活中去了吗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思考,那么你一定能学好数学的,因为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10篇论文一:小学数学启蒙教育的重要性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启蒙教育对学生研究数学的重要性,分析启蒙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以及如何将其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
论文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方法本文介绍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游戏化教学方法的优点和效果,并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游戏化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
论文三: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与实践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和实践经验,包括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方法和技巧。
论文四:小学数学课堂的互动教学模式本文介绍了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互动教学模式,包括师生互动、同学互动等一系列互动方式,并分析了这些互动对学生研究数学的积极影响。
论文五: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高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高的重要性,包括教师的继续教育、专业培训、教学经验分享等方面的内容。
论文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示范教学方法本文介绍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示范教学方法,包括板书示范、解题示范等,以及这些方法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论文七: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评价与反馈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评价与反馈的重要性,讨论了不同类型的评价方式和给予学生反馈的策略,以及如何提高评价与反馈的效果。
论文八: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多元智能理论本文介绍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好处,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智能类型设计差异化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论文九: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管理与纪律本文讨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管理与纪律对研究效果的影响,提出了一些课堂管理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研究纪律。
论文十: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综合素养培养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并提供了一些培养综合素养的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论文1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
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论文1今天,我和妈妈去买羽毛球拍,都说红双喜的牌子不错,我们决定就去买这个牌子的。
到了商场,发现有三家店在卖红双喜球拍,原来是在做促销活动呀!一副羽毛球拍的价格在30元,我需要一副球拍还有5个羽毛球。
每个羽毛球的价格在3元。
今天我需要花费:30+3*5=30+15=45(元)来购买运动用品。
第一家店的活动是球拍5折,第二家店:球拍不打折但是买球拍会送4个球,第三家店:买羽毛球拍减十元。
看完三家店面的活动,妈妈就问我:“你知道我们买哪家的产品更便宜一些?”我再次的看了下三家店面的活动,大脑在飞速的运转着,但是什么叫打折呢?我搞不懂,就问:“妈妈,打五折是什么意思呀?”妈妈笑着说:“打5折就是在原价基础上价格减半,如卖30元五折就是卖15元了。
”听完妈妈的话,三家店面的活动价格一下子清晰起来。
脑海中呈现了三家店面价格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第一家店,球拍15元,5个羽毛球3*5=15(元),一共需要花费15+15=30(元),第二家店,一副球拍30元,送4个球,自己只需要付一个羽毛球的价格。
即30+3*1=33(元),第三家店,购球拍减10元,自己需要付20元和5个羽毛球的钱,也就是30——10=20(元),3*5=15(元),20+15=35(元),30<33<35。
所以第一家店便宜一些。
我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妈妈听。
妈妈听完了,说我很善于思考,说还要考考我,我自信满满地说:“你考吧!,小菜一碟,呵呵。
”妈妈说:“如果我们今天只需要买一副球拍,那么我们选择哪一家店更合适呢?”我一想,这不就是求球拍的单价么。
怎么求三家球拍的单价呢?已经知道每一家所要付款总额和羽毛球的单价。
对了,可以利用这学期所学的方程的知识,设未知数来求呀!设第一家店羽毛球拍的单价为X元,第二家店的单价为Y元,第三家店的单价Z元。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优秀7篇)小学数学论文范文年级: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篇一在批改作业时,常常听到老师讲:“唉,这么简单的题目又做错了,真是太粗心了!”学生什么原因会出现这么多不应该的错误呢?通过我平日的观察,有的同学在做题时,根本没把题读完,只是根据平时的做题经验草草把题目做完了;又或者在读题的过程中,添字、漏字,关键性词没有注意到,理解错误了,题也就做错了。
只要老师将题目读一遍,有时甚至读到一半时,他就会叫道:“哦,原来如此!”。
什么原因呢?一、直面数学阅读的现状。
在实际教学中,绝大多数的老师把教材中的精髓挖掘出来,又通过自己的理解表达给学生,进而忽视对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似乎研读数学教材仅仅是老师的事,而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讲却是被动的接受和理解,觉得自己只要听懂课就满足了。
因此常常是老师反复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一本书快讲完了,而学生仍没有掌握多少,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
知识学了一大堆而能力却提高不多,教学效率比较低下。
针对这种情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使学生在不断的数学阅读中逐步领悟数学语言,提升数学素养。
数学课标指出,“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而“数学阅读”则是读者通过数学语言符号获得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因此专家指出:“数学课堂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所以,若要切实加强数学自主学习的思维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性,最为重要的一个基点就是强化“数学阅读”。
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顺利、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
二、追问数学阅读的本义。
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出指出:“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
”因此,老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阅读活动,这可以使老师对阅读的本质有更为深切的了解。
阅读实质上是阅读主体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对信息进行加工、筛选,并重组脑中原有的知识信息,最后将所获信息作用于主体已有知识结构,达到重整的过程。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十篇在研究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不同的题目,每个题目都有不同的解法。
比如,对于一道加法题,我们可以用竖式或者列式来解答;对于一道几何题,我们可以用勾股定理或者相似三角形来求解。
所以,在做数学题的时候,我们要根据题目的不同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解法,这样才能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三:论文题目:小学生如何学好分数分数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但是很多小学生在研究分数的过程中会感到困难。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分数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法则;其次,我们要多做分数的练题,熟练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最后,我们要学会将分数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实际情境来理解分数的应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学好分数。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四:论文题目:如何解决数学难题在研究数学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难题,这时候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首先,我们要冷静分析题目,理清思路,避免盲目求解;其次,我们要善于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尝试不同的解题思路;最后,如果还是无法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或者寻找相关的参考资料。
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解决问题,相信一定能够找到答案。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五:论文题目:如何提高口算速度口算是小学数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很多小学生在口算中速度较慢。
那么,如何提高口算速度呢?首先,我们要熟练掌握基本的加减乘除法运算,建立起基本的计算能力;其次,我们要进行口算练,通过不断练来提高计算速度;最后,我们要注意细节,避免出现低级错误。
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口算练,我们才能真正提高口算速度。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六:论文题目: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是它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在购物时我们需要计算商品的价格,这就需要用到数学中的加减乘除运算;在旅游时我们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这就需要用到数学中的长度和时间单位。
所以,学好数学不仅有助于我们在研究中取得好成绩,更能在实际生活中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有3篇)[范文]第一篇:四年级数学小论文(有3篇)[范文]连乘的简便运算今天,我做完作业,打开妈妈让我做的一册练习本。
一翻开要做的那一页,就看见许多简便运算题。
看到一题是这么写的:25×125×32。
我看了看,回忆起老师讲过的方法:25和125无论哪一个乘32都不好算,而且把这两个数拆开来和32去乘也不是很好算,这样做肯定不对的,那只能把32拆开来,拆成什么呢?我想:老师教过,25×4=100,125×8=1000,这样算起来最好算,而且32也是由4乘8得过来的,所以只要把32拆开来,变成25×125×(4×8),然后再把小括号去掉,把数字换一下位置,就成了(25×4)×(125×8),这样就好算多了,25×4=100,125×8=1000,100×1000=100000,这应该就是这题的简便方法了。
看来学习数学必须深入思考啊。
巧用高斯定律在这个星期天,我过得很快乐,因为我学会了用高斯定律。
这天,妈妈看我整天在看电视,就出了一道题给我:0.1+0.4+0.7+……+3.7+4,还告诉我,不能用计算器,而且要用简便方法。
这不是刁难人吗,我发起了牢骚。
妈妈提醒到,你可以参考数学书32页的高斯定律。
我一看,从1加到100,真难呢,不过我发现了规律:1、头加尾的和,乘以所有个数的一半,最后是正确答案,就是:(1+100)×(100÷2)。
2、头加倒数第二个数正好等于最后一个数时,可以把它们加起来乘所有个数的一半,最后加上中间的数,也是正确答案,就是:(1+99)×50+50。
依照这些结论,我把妈妈出的那道题的头和尾,即0.1和0.4加起来,再乘以个数的一半14÷2,最后答案是28.7。
那天,妈妈奖励我去看书。
装灯问题那天,徐老师叫我们做数学书的122页,我翻开来先看了看,目光停留在第四题上。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共10篇)论文一: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这篇论文探讨了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游戏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研究动力,促进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通过游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理解数学概念,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论文二: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策略与方法这篇论文介绍了小学数学思维培养的策略与方法。
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提高学生数学思维水平。
同时,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论文三: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差异化教育这篇论文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差异化教育。
通过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研究方式,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差异化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提高研究效果。
论文四: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这篇论文研究了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的有效性。
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研究表明,启发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研究兴趣,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论文五: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这篇论文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情境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和应用数学。
情境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研究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论文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法这篇论文介绍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通过利用视听、图像和互动等媒体手段,使学生更加生动地研究数学知识。
多媒体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记忆力,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论文七: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法这篇论文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法。
问题解决教学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索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问题解决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论文八: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多元智能教育这篇论文介绍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多元智能教育。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十篇五年级数学小论文是五年级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心得,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的乐趣,以下为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十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一:论文题目:巧用平均数一天晚上,我刚做完作业要整理书包时,妈妈喊了我一声:“快点过来!”我走过去后。
妈妈笑着对我说:“我给你出一道题,快点做起来吧!”问题:有六块岩石标本,它们的重量分别是8.5千克,6千克,4千克,4千克,3千克,2千克,要把它们分别装在三个背包里,要求最重的一个背包尽可能轻一点,请写出最重背包里装的石头标本是多少千克我一看题,觉得真是“小菜一碟”!然后就提起了笔“唰,唰,唰”地写了起来。
我是这样认为的:六块岩石,每包两块,最重的和最轻的放在一起,次重与次轻的放一包,还有中间的两块放一包,这样就得出三个背包的重量分别是10.5千克、9千克和8千克,于是答:最重的背包里装10.5千克。
妈妈看了我的答案,却说我这是错的,并说我没有认真分析。
随后,妈妈这样解释给我听。
她说:“这三个背包重量的平均数为:(8.5+6+4+4+3+2)÷3=9.17(千克)。
所以最重的背包的重量肯定要超过9.17千克。
由于只有1块重量不是整数,其余的各块均为整数,所以最重的背包的重量只可能是9.5千克、10千克,或者更多。
但用8.5千克与其余五块中任何一块都不能得到9.5千克的重量,所以最重的背包的重量不可能是9.5千克,那背包重量最小就得是10千克。
在这六个重量中,正好有6+4=10(或4+4+2=10),也就是说可以取到10千克;剩下的石头可以一个背包重9千克4+3+2=9(或6+3=9);一个背包重8.5千克。
所以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10千克。
最新五年级数学小论文五年级数学教学论文(实用优秀5篇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篇一在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问题。
也许是图形的分类,可能是解方程,或许是小数知识和应用题。
在这里我给大家主要讲一下小数吧。
在一个周末,我妈妈带我去公司玩。
我兴高采烈地和她一起去了公司。
在路上我看见了一些小数,例如:加油站的油7。
84/升,九毛九长寿面60。
99元。
街上的衣服15。
5一件妈妈问我说:你把上学期学的小数说一下。
我点点头。
到了公司,我不慌不忙的打开电脑,妈妈说:先别急,你先把小数题做一下。
我的脸上充满了苦笑。
啊!我从来把小数不看作一回事的。
结果我一做,咦?好简单呀!我一口气把它做完了。
妈妈说:做的不错,可我要检查一下。
我下面的任务当然是去玩电脑了。
不一会儿,妈妈走了出来,说粗心了吧?有错题的哦。
我好郁闷呀,我细看了看,原来是粗心时把得数写错了。
我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妈妈问我,知道小数的意义吗?我说知道,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组成。
当测量物体时往往会得到的不是整数的数,所以古人就发明了小数来补充整数。
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妈妈说,不错,记住以后不要粗心喽。
我说好,我一定会加油的。
在生活中一定有许多数学问题,只要我们细细观察,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到的。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篇二新课改实施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学生基础差距很大,通过诊断考试,两科总成绩分布在38~192分之间。
学生的整体知识结构存在巨大反差,再使用单一的目标教学,势必使优秀生感到不满足,学困生感到深涩难懂。
久而久之,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学习兴趣都会受到影响。
怎样找到一种既能面向全体,又能重点突出的数学教学模式,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让不同潜质的学生都有所发展,这是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数学教学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体现。
20xx年6月,我校申报了“教育部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数学教育研究课题———《采用阶梯目标教学,促进不同数学水平学生发展的研究》。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论文(15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
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论文1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获取知识技能、构建知识体系、达成知识目标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就是数学情感。
它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是获得成功时的内心体验和心理感受,更是明确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克服困难和探索新知的意志品质,它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
数学学习逻辑性、系统性强,要求学生思维严谨、缜密,为了避免学生因枯燥而产生厌烦和畏惧的心理,有些教师常用数学家的事迹、数学趣味故事等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把数学情感、数学文化渗透于课堂,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严谨的思维习惯,从而使数学课堂更高效,使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成为引导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学生感受、体验和领悟的过程,更成为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感染、渗透的过程。
一、利用认知过程进行数学情感渗透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达成有两条主线构成。
一条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结果)的明线,另一条是大胆质疑、积极探索、取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过程),即暗线。
这两条线交织在一起,相依共存,互为补充。
在教学过程中,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积极的学习情感能够促进知识技能的形成,而知识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又可升华这种情感体验。
如解决“鸡兔同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等具有严密逻辑性的数学问题,对于年龄小、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自控能力差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此时应巧妙穿插学习情感和态度教育,鼓励学生理清学习思路,不怕困难认真思考,采取问题推导的`形式,引导学生寻找数量、图形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关系转化,推导出结论,促使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难面前,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小学生数学小论文范文(精选10篇)小学生数学小论文篇1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有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
例如有三角形、植树问题、位置与方向只要我们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现在就让我给大家详细讲一下三角形吧。
在这周的星期二,爸爸带我去了宿舍楼下打篮球。
爸爸问我:你知道篮球板支架是什么形的吗?三角形是怎么来的呢?我说支架是三角形的。
但不知道三角形是怎么来的?爸爸说: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条直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平面三角形。
我会意的点点头。
在周三,我要回广州了。
在机场里,我看见有个卖小木制品的地方。
我看见部分东西都带有三角形,如:小房子的房檐,自行车的的三脚架,古时侯的相机的三条支架围成了个三角形可是标价太贵,我没舍得买。
可是看到这些小物品,我的心里又有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它们都带有三角形呢?哦,是原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可以使它们更坚固。
出机场后,我又发现三角形了。
是一个小女孩叠的小帽子我坐在爸爸派的车上,一遍遍想着那天学到的知识。
就觉得很开心。
你说,我是不是个很爱观察的小女孩呢?只要你们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数学原来就这么简单,你也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
小学生数学小论文篇2大千世界,数学无处不在。
真的,只要你留心观察,善于动脑,你就觉得自己好像置身于数学的海洋。
是的,数学无处不在,这个假期,我就深深地感到了这一点。
我的肚子莫名其妙地奏起了狂响曲,“好饿啊——”我呻吟道。
“来,吃个苹果吧!”还是妈妈好,“但是……”“但是什么?吃个苹果,哪有什么但是啊?”我笑问道,伸手向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抓去。
谁知,妈妈一把抓住苹果,夺了过去,神秘兮兮的。
我一脸茫然,妈妈这是卖哪门子的药啊?我不耐烦了“妈,别闹了,还让不让人吃啦?”妈妈还是微笑着,洗起苹果来“吃,谁说不让你吃啦,我这不是洗了吗?”“哦!”我还是一脸疑惑。
“但是,我还是有一个要求。
”终于说出来了,我就知道不对劲了吗。
“什么要求啊?”我有点生气了,不就是吃一个苹果嘛,怎么有那么多要求啊。
第一篇: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人群。
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果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教育和教学就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一门科学,所以说,好的教育教学是会使得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增强的.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1.必须要实行的原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问题,它必须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一致和协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必须遵循和执行一定的原则:(1)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的日常活动中,学习兴趣是关键,那么,我们就需要以此为原则来不用该年龄阶段的知识去引导学生的努力方向.比如说,现在小学阶段,那些小学奥数比赛已经非常流行了.这些所谓的奥数竞赛,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阶段和知识结构,很多题目大大超出他们的知识范围.但这在校园里却是一种很普遍的风尚,这种错误的风尚打击了一大部分学生,使他们发出“数学难”的呼声.这样的学习榜样当然值得肯定,但不适宜在推广而后实施,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2)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结合社会的生活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双重因素.那么,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知识结构,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主要是要联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到有挑战性,又感觉到好玩和有成效。
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中不但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又有了继续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2.所采取的方法以根本原则为基础,以具体措施为方法来有针对性地达到教学目标.例如:我们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5篇【篇一】“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臵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新课标明确描述了“空间观念”的实质和内容。
小学低年级对几何图形的认识都基本属于具象到抽象的初级阶段,在小学阶段的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将抽象几何变成直观几何,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学生对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思考的方法去观察和描述客观世界事物,让学生逐步建立空间观念的感知,培养空间意识,逐渐认识空间观念的特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世界是十分重要的。
一、数学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剥离出空间感知原形,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概念。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因为“玩”,低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小就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物体,如他们最喜欢的积木和各种球,以及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形状的物具,脑海中已经初步建立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形象;这些直观感知是低年级学习的基础。
因此,学生对于图形的认识是从立体图形开始的。
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如教“东南西北”时,可以让学生在早晨观察太阳从东边升起的情境,观察学生熟悉的校园的坐落朝向,自己家居住房屋的朝向等。
以学生熟悉的环境,为学生认识方向与位臵提供了认知的背景。
二、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从具象的感知到语言的再现初步建立学生的初级抽象的空间观念。
低年级学生思维水平较低,动手操作是低年级学生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与探索欲望。
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其实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器官协同合作的过程。
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
因此,在认识立体图形的时候,必须让学生自备实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通过看、摸、说、画、比等方法了解各种立体图形的形状及性质。
小学数学论文3篇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
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这里是编辑帮大家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论文较新3篇,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论文篇一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语言就不会有人的理性思维。
让学生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对数学概念和法规的理解,用准确的数学语言与同学进行交流,有助于加深他们对数学概念的深层次认识。
教师在让学生描述数学概念的时候,一定要规范学生的用语,引导他们用准确、简洁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比如,在教授“0的认识”这一课时,我先创设情境,向学生出示了五幅图。
一幅图,在河里面有4只鸭子;第二幅图有3只鸭子;第三幅图有2只鸭子;第四幅图有1只鸭子;而第五幅图里面,河里并没有鸭子。
我让学生看图说话,由于“画面”为学生的口头表达提供了依据,学生依次描述4只鸭子、3只鸭子……较后学生也都能认识到里面没有鸭子。
因为在前面学生对数字概念已有了基本的认识,所以,这时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没有就要用“0”来表示。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让学生领悟到了“0”所表示的含义。
在教授周长的概念时,我对学生提出了下列问题:“先思考一下,什么是周长?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还有学习周长有什么用?”我提醒大家要知道周长的含义,就要先弄懂什么是“周”,我鼓励学生通过查字典来研究这个问题。
学生通过查字典,发现“周”共有7个意思:(1)周围,圈子。
如四周。
(2)环绕,绕圈。
如周而复始。
(3)普遍,全。
如众所周知。
此外还有“周到”之义。
我让学生辨析出“周长”之“周”是什么意思,说出各自所认为的含义,并举出几个例子。
学生经过表述,对“周长”这个概念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了比较清晰的图形轮廓。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阅读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指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识图能力。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于数学题意的理解,对于他们能否正确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数学论文小学生数学论文(精选18篇)小学生数学论文篇1数学不只是枯燥的数字,它还是一个充满神奇的世界。
除了数学书上的题目,在生活中也充满了数学问题。
不信?咱们就来瞧瞧。
最近,购物中心举办店庆活动,各种商品打起了折扣,降价力度很大,我的'“购物狂”妈妈早就心动了。
今天,妈妈带上我迫不及待地赶到了购物中心,只见这里的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
陪着妈妈这里逛逛,那里看看,不一会儿我觉得口干舌燥,便请妈妈买杯奶茶解解渴。
妈妈想了想,狡黠地笑着对我说:“想喝奶茶没问题,可是先得回答我的问题,怎么样?”唉,妈妈真是不放过一点点考验我的机会啊!我犹豫了一下,想想香甜嫩滑的奶茶,最终还是投降了。
“好,你听仔细了:我想买一台笔记本电脑,考察了A、B两家商场。
我看中的一款电脑标价都是5980元,但优惠方法不同:A商场全场九折;B商场购物每满1000元送100元现金,你算算哪家商场的价格更便宜。
”我想都没想,脱口而出:“1000-100=900(元),900÷1000=0.9=90%=九折,两家商场一样便宜。
”妈妈笑了笑:“你确定吗?”看着妈妈意味深长的笑容,我犹豫了,决定用笔来算一算:A商场:九折=90%,折后电脑的价格:5980x90%=5382(元)B商场:5980÷100=5(组)……980(元)5x100=500(元)5980-500=5480(元)5382元<5480元。
“哦,原来A商场的更便宜一点!”我恍然大悟,妈妈语重心长地嘱咐我:“数学题目不能靠直觉判断,要用数学思维理性分析、思考。
”解决了这个问题,妈妈请我喝奶茶,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美美地喝了起来……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关于数学的内容,只要用心观察,仔细思考,就一定能够获得新的发现。
让我们搬开“直觉”绊脚石,更“理性”地向数学出发吧!小学生数学论文篇2放学回家,没书看的我笑眯眯地拽着厨房里的妈妈,企图“捞”些“好处”——去书店买书。
小学生数学论文范文十篇小学生数学论文是考验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成果,讲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实现小学数学的生活化,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以致用。
以下学术堂整理了十篇小学生数学论文范文,供参考!小学生数学论文范文一:论文题目:数学知识的生活应用数学是一个多姿多彩,奥妙无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很多技巧和策略能解决许多现实中的问题。
今天我就来说一说关于植树的问题,这也是我在寒假中第一次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和妈妈怀着激动得心情坐上开往淮安的长途大巴,当车开出南京行驶在高速公路时,路两旁的行道树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棵棵挺拔的大树站在路的两旁,像一个个士兵一样守卫着高速公路。
眼前迅速闪过的树影让我兴起了数树的兴趣,但是车开的太快所以无法数清每一棵树,我发现两棵树之间的距离足以让我看清,所以我决定数段来知道有多少棵树。
从高速公路到服务区一共有256段,而且两头都没有树,我想了想:头尾都没有树的话,只要减去头尾的两段就可以得到从高速公路到服务区一共有多少棵树了,所以这一段路有256-2=254(棵)大树。
我对这种类似的题目起了兴趣。
我看了看表又想了想:现在是9:50,那么我从10:00到10:30观察一下一共有多少棵树,这样的问题就变成了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有树。
首先,客车在10点准时从服务区出发,我选取了第一棵树,30分钟过去后,一共有178段,而且两头都有树,我默默的想到:哎,这题有点难呀!我突然想到利用手指伸出来判断段与棵的关系,一目了然,只要在段的数量上加1就可以得到棵树,原来30分钟的时间看到的树一共有178+1=179(棵)树。
太有意思了!让我再来试试一头有树一头没树的植树问题吧!现在是11:00,我又选取了一棵大树,开始数段一直到高速公路的出口收费站,数了366段,我又伸出手指来看一看,啊!这个很有意思,棵等段,有多少段就有多少棵树,按这样,这一段路一共有366棵树。
小学数学论文范文: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摘要:小学数学不会自发产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需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
本文围绕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展开,旨在进一步拓宽小学数学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研究数学作为小学生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不会孤立于生活之外产生作用,也不能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与现实生活自发产生直接的联系。
显然,对《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不能只是明确“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是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而是要从这样的教学目标定位中,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
如何真正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与学生生活触觉碰撞和交融,让他们真正的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了解感触生活,这是数学教师应该探究的课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数学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
因此,笔者结合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和当前教改的要求.提出以下设想以求教于方家。
一、依托教材,促进学习材料生活化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把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的一种教学方式。
这里所指的学生实际生活并不单是单纯学生生活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完全再现,而是一种数学化的生活情境。
小学数学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进行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
学习材料生活化可以依托现行教材,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改变数学学习生活苍白无为的状态。
和许多研究者的认识一致的是,目前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仍然缺乏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缺少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
学习材料生活化就是要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将数学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一般应用题时,笔者这样重组材料:一是收集信息。
上课一开始就请学生描述学校周边道路环境状况。
二是选择信息。
在学生所列举的众多信息中选择出一条“为绿化道路环境,在校外公路栽种树木,一共栽了500棵,成活了490棵,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三是自主探究。
学生提出问题中很多是学生已知领域,让学生自己解决。
四是教师引导。
告诉同学们“这批树木的成活率是98%。
”从而提问“成活率”和“98%”的含义,让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
这样重组,贴近学生所关注的现实生活,学习材料来自师生的熟知信息,体现了生活数学的现实性。
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死知识”适应“对话教学”之间的矛盾。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
重组教材内容,给数学课本增加“营养”。
让教学根植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有价值的案例,从而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二、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数学知识最终服务于生活,回归于社会生活。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我积极鼓励学生收集、整理、加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教学不应该是个只注重求知过程、只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训练数学技能,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掌握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
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拥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生活的眼睛,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实际.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进而懂得身边处处有数学。
数学总能找到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抓住了联系,就能把活学到的知识进行活用。
但这种思维习惯也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培训。
如学习比例应用后,我们设计了一个将配液加水或加盐的实验操作活动:“要把10%盐水50千克,配制成20%的盐水。
该怎么办?学生通过精确计算,动手测量得出使盐变多(加盐)或使水变少(蒸发)的规律。
再如在学习“百分数意义”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我们班有30%左右的学生在家使用电脑上网,其中2/3的学生是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而1/3的学生却在玩网络游戏。
看到这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这样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思考、解决身边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了思想教育。
适当地进行一些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学生自觉地把所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情感,培养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意识。
三、关注日常生活,捕捉学生的兴趣点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处存在数学问题。
数学的身影在生活中每个角落,数学的价值来自日常生活。
数学教学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景相结合.通过生活问题的解决达到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技巧的目的。
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体验的积累。
让学生在数学知识之前尽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厘米、米等长度单位时,可以从比高矮实际事例人手使学生明白了长度单位对于精确测量的意义,再让学生通过测量工具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然后动手测量图钉的长度、食指的宽度、书本长度、平伸两臂的长度、给爸爸妈妈测量坐高,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度等。
这些知识是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了原来数学就自己的身边,身边就有数学,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与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
同时也增强了数学的亲和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四、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学习数学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
例如,在讲授“利息”的知识点后,笔者安排了这样的课外作业“自己做一次小小会计员”,让学生去银行了解现在的利率,然后让他们把积攒的零用钱存起来,怎样存最合算?这样的作业学生极有兴趣。
在这一系列的调查、分析、计算、反复比较的实践中,学生对利率、利息这一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
而且此次活动.还可以是对学生不乱花钱的思想教育,实现教知识和育人的统一。
这样联系实际的教学,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
自然满足了学生求知的心理愿望,产生了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同时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必须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使学习变得通俗、有趣、生动,使数学教学实践变得更有活力。
小学数学与生活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促使数学生活化,数学与生活进一步接轨是指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
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为此,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将抽象的数学转化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贴近生活,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与生活进一步接轨。
一、数学情境与生活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好奇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
在日常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教学实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分桃子》一课时,我创设情境: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9个桃子放在盘子里,每盘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盘?当学生操作完之后,从中选择五种:(1)每盘放3个,9÷3=3(盘);(2)每盘放9个,9÷9=1(盘);(3)每盘放2个,9÷2=4(盘),多1个;(4)每盘放4个,9÷4=2(盘)多1个;(5)每盘放5个,9÷5=1(盘)多4个。
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五个除法式子,并提问:可分成几种情况;学生于是很快的观察到: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完后还有剩余的。
于是老师再画龙点睛地指出,正好分完的除法和除法算式,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分了以后还剩余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样创设生活情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的接受新知识。
二、数学理解与生活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
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
如:在教学两位数乘法后,安排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学校组织师生去公园游玩。
老师28人,小朋友150人。
公园门口写着:门票成人每人30元,学生每人15元,团体30人以上每人20人。
请同学们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
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1、全买团体票:(28+150)×20=3560元2、不买团体票:28×30+150×15=3090元3、一部分买团体票,一部分不买:(28+2)×20+(150-2)×15=2820元通过不同的方案的比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理财的意识。
三、日常生活“数学化”孩子们的知识应该是在对话中形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
在今天的“课堂超市”环节中,这一切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我先出示了文具价目表:篮球95元/个,排球50元/个,之后出示了一个数学问题,“买4个排球和6个篮球共要多少钱?”。
这样的数学问题,没有用新教材的学生一般的解题思路只有这一种“95×6+50×4”,可是使用了新教材的孩子们却出现了多种解决方法:(1)95×6+50×4;(2)(95+50)×4+95×2;(3)(95+50)×6-50×2通过“课堂超市”展示,使我们的数学走进了生活,使我们的孩子们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促使了孩子的思维开放性,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