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例题资料

最新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例题资料

最新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例题资料
最新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例题资料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公路自然区划II 区拟建一条二级公路,中湿路基为黏质土,采用普通混凝土路面,路面宽9m ,设计车道使用初期标准轴载日作用次数为2100,交通量年增长率为5%。试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 解: 1、交通分析

查表1可知二级公路的设计基准期为20年,其可靠度设计标准的安全等级为三级。临界荷载位置处的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查表2取0.39. 设计基准期内的累计作用次数:

()[]()[]

420

1105.98805.039.0365105.01210036511?=?-+=-+=r r N N t

e η

查表3可知属重交通等级。 2、初拟路面结构

由表1可知安全等级三级的变异水平等级为中级。根据二级公路、重交通等级和中级变异水平,查表4初拟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为0.22m 。基层可选用水泥稳定粒料,厚0.18。垫层为0.15m 的低剂量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普通混凝土板的平面尺寸为4.5m,长5m 。纵缝为设拉杆的平缝,横缝为不设传力杆的假缝。 3、路面材料参数确定

取重交通等级的普通混凝土面层,查表5得弯拉强度标准值5.0MPa ,弯拉弹性模量标准值31GPa 。中湿路基路床顶面回弹模量查表6得30MPa ,低剂量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垫层回弹模量为600MPa,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回弹模量为1300MPa. 4、计算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MPa h h h E h E E X 101315.018.015.060018.013002

22222212

22211=+?+?=++=

1

2

2112213

223

11)

11(4)(1212-++++=h E h E h h h E h E D X

57

.2)15.06001

18.013001(4)15.018.0(1215.06001218.013001233=?+?++?+?=-

m E D h X X x 312.01013

57

.21212

33=?==

293

.430101351.1122.651.1122.645.045

.00=???????????

??-?=???????

????

?

??-?=--E

E a X

792

.030101344.1144.1155

.055

.00=?

?

?

???-=???

? ??-=--E

E b X

MPa E E E ah E X b

x t 16530101330312.0293.4)(

3

1792.03

1

00=???

?????==

5、普通混凝土面层的刚度半径

m E E h r t C 677.0165

3100022.0537.0537.033

=??=

6、荷载应力

MPa

h r ps 259.122.0677.0077.0077.0260.0260.0=??==--σ

7、修正系数确定

因纵缝为设拉杆平缝,查表7得到接缝传荷能力的应力折减系数 考虑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累计疲劳作用的疲劳应力系数

504

.2)105.988(057.04=?==n

e f N k

根据公路等级,查表8可得综合系数20

.1=c k

8、荷载疲劳应力

MPa

k k k ps c f j pr 29.3259.120.1504.287.0=???==σσ

9、翘曲应力

II 区最大温度梯度查表9取88℃/m 。已知板长L=5m,L/r=5/0.67=7.46,普通混凝土的板厚87

.0=j k

h=0.22m,查图1得Bx=0.71。则混凝土的温度翘曲应力:

MPa

B hT E X g

c c tm 13.271.028822.0310001012

5=?????==

-ασ

10、温度疲劳应力系数

II 区的回归系数可查表10,温度疲劳应力系数:

532.0041.00.513.2828.013.20.5323.1=????????-???

????=????????-???? ??=b f a f k c r tm tm r t σσ

11、温度疲劳应力

MPa

k tm t tr 13.113.2532.0=?==σσ

12、可靠度系数

二级公路的安全等级为三级,相应于三级安全等级的变异水平等级为中级,目标可靠度为85%。根据目标可靠度和变异水平等级,查表11得可靠度系数r r=1.13。 13、判断结构是否满足要求

()MPa

f r c tr pr r 0.599.413.129.313.1)(=≤=+?=+σσ

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0.22m 可以承受设计基准期内的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的综合疲劳作用。

表1水泥混凝土路面可靠度设计标准

公路技术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路 安全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设计基准期(年) 30

30 20

20

80

目标可靠度(%)95 90 85

目标可靠指标

1.64 1.28 1.04 0.84 变异水平等级低低-中中中-高

表2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

公路等级纵缝边缘处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收费站0.17-0.22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行车道宽大于7m 0.34-0.39

行车道宽小于等于7m 0.54-0.62

表3水泥混凝土路面交通分级

交通等级特重重中等轻

设计车道标准轴

累计作用次数

Ne(10^4)

>2000 100-2000 3-100 <3

表4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参考范围

交通荷载等

极重特重重

公路等级- 高速一级二

级高

一级二级

变异水平等

低低中低中低中低中面层厚≥320320~280 300~260 280~240 270~230 260~220

度 (mm)

交通荷载等

中等轻

公路等级二级三、四级三、四级三、四级

高中高中高中

变异水平等

250~220 240~210 230~200 220~190 210~180 面层厚

度 (mm)

表5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

交通等级特重重中等轻

弯拉强度标准值 5.0 5.0 4.5 4.0

弹性模量(GPa)31 31 29 27

表6中湿路基路床顶面回弹模量经验参考值范围

土组公路自然区划

II III IV V VI

土质砂26-42 40-50 39-50 35-60 50-60

黏质土25-45 30-40 25-45 30-45 30-45

粉质土22-46 32-54 30-50 27-43 30-45

表7各类接缝的传荷系数

接缝类型挠度传荷系数应力传荷系数j k

设传力杆胀缝≥60≤0.82

不设传力杆胀缝50-55 0.84-0.86

设传力杆缩缝≥75≤0.75

设拉杆平口纵缝35-55 0.8-0.91

设拉杆企口纵缝77-82 0.72-0.74

表8综合系数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四级公路综合系数Kc 1.3 1.25 1.20 1.10

表9最大温度梯度标准值Tg

公路自然区划II、V III IV、VI VII

最大温度梯度83-88 90-95 86-92 93-98

表10回归系数a、b和c的取值

系数自然区划

II III IV V VI VII

a 0.828 0.855 0.841 0.871 0.837 0.834

b 0.041 0.041 0.058 0.071 0.038 0.052

c 1.323 1.355 1.323 1.287 1.382 1.270

表11可靠度系数

变异水平等级目标可靠度(%)

95 90 85 80

低 1.2-1.33 1.09-1.16 1.04-1.08 -

中 1.33-1.5 1.16-1.23 1.08-1.13 1.04-1.07 高- 1.23-1.33 1.13-1.18 1.07-1.1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1总则 1.0.1 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1.0.3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和要求,结合当地气侯、水文、土质、材料、施工技术、实践 经验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水泥混 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材料组成、接缝构造和钢筋 配制等。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按规定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 靠度,承受预期的荷载作用,并同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 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0.4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以水泥混凝土做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亦称刚性路面。 2.1.2 普通混凝土路面plain concrete pavement 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 钢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ontinuous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 复合式路面composite pavement 面层由两层不同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 2.1.7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concrete block pavement 面层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成的路面。 2.1.8 碾压混凝土roller compected concrete 采用振动碾压成型的水泥混凝土。 2.1.9 贫混凝土lean concrete 水泥用量较低的水泥混凝土。 2.1.10 设计基准期限design reference period 计算路面结构可靠度时,考虑各项基本度量与时间关系所取用的基准时间。 2.1.11 安全等级safety classes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卷之选择题题库

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 (B) 受力钢筋的外皮至混凝土外边缘的距离 2、单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与纵向受力钢筋面积A s的关系是() (C) 适筋条件下,纵向受力钢筋面积愈大,承载力愈大 3、少筋梁正截面受弯破坏时,破坏弯矩是() (A) 小于开裂弯矩 4、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主要有三种,对同样的构件,其斜截面承载力的关系为() (B) 斜拉破坏<剪压破坏<斜压破坏 5、混凝土柱的延性好坏主要取决于() (B) 纵向钢筋的数量 二、选择题 1、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在截面尺寸已定的条件下,提高承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A) 提高钢筋的级别 2、在进行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对一般梁(h w/b≤,若V>c f c bh0,可采取的解决办法有() (B) 增大构件截面尺寸 3、轴心受压构件的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C) % 4、钢筋混凝土剪扭构件的受剪承载力随扭矩的增加而(B) 减少 5、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构件截面设计时要令x=b h0,这是为了() (C) 保证破坏时,远离轴向一侧的钢筋应力能达到屈服强度 二、选择题 1、对构件施加预应力的主要目的是() (B) 避免裂缝或减少裂缝(使用阶段),发挥高强材料作用 2、受扭构件中,抗扭纵筋应() (B) 在截面左右两侧放置

3、大偏心受拉构件的破坏特征与()构件类似。 (B) 大偏心受压 4、矩形截面小偏心受压构件截面设计时A s可按最小配筋率及构造要求配置,这是为了() (C) 节约钢材用量,因为构件破坏时A s应力s一般达不到屈服强度。 5、适筋梁在逐渐加载过程中,当纵向受拉钢筋达到屈服以后() (C) 该梁承载力略有所增大,但很快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承载力急剧下降而破坏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热轧钢筋经过冷拉后()。 A.屈服强度提高但塑性降低 2.适筋梁在逐渐加载过程中,当正截面受力钢筋达到屈服以后()。 D.梁承载力略有提高,但很快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承载力急剧下降而破坏3.在进行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对一般梁(h w/b≤),若 V>βc f c bh0,可采取的解决办法有()。 B.增大构件截面尺寸 4.钢筋混凝土柱子的延性好坏主要取决于()D.箍筋的数量和形式 5.长期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的挠度会随时间而增长,其主要原因是()。D.受压混凝土产生徐变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有三种混凝土受压状态:a 为一向受压,一向受拉,b 为单向受压,c 为双向受压,则 a、b、c 三种受力状态下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是()。 C.c>b>a 2.双筋矩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受压钢筋设计强度规定不超过 400N/mm 2 ,因为()。 C.混凝土受压边缘此时已达到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 3.其它条件相同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延性通常比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延性()B.小些4.无腹筋梁斜截面的破坏形态主要有斜压破坏、剪压破坏和斜拉破坏三种。这三种破坏的性质是()。 A.都属于脆性破坏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计算案例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计算案例 一、设计资料 某公路自然区划Ⅱ区拟新建一条二级公路,路基为粘性土,采用普通混凝土 路面,路面宽为9m ,经交通调查得知,设计车道使用初期标准轴载日作用次数 为2100次,试设计该路面厚度。 二、设计计算 (一)交通分析 二级公路的设计基准期查表10-17为20年,其可靠度设计标准的安全等级 查表10-17为三级,临界荷位处的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查表10-7取0.39取交 通量年增长率为5%. 设计基限期内的设计车道标准荷载累计作用次数按式(10-3)计算: 6 2010885.939.005 .0365]1)05.01[(2100365]1)1[(?=??-+?=?-+?=ηr t r s e g g N N 由表10-8可知,该公路属于重交通等级。 (二)初拟路面结构 相应于安全等级为三级的变异水平等级为中级。根据二级公路、重交通等级 和中级变异水平,查表10-1初拟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为0.22m 。基层选用水泥 稳定粒料(水泥用量5%),厚度为0.18m 。垫层为0.15m 低剂量无机结合料稳定 土。普通混凝土板的平面尺寸为宽4.5m ,长5m 。纵缝为设计拉杆平缝(见图10-8 (a )),横缝为设计传力杆的假缝(见图10-5(a ))。 (三)路面材料参数确定 查表10-11、表10-12,取重交通等级的普通混凝土面层弯拉强度标准值为 5.0MPa ,相应弯拉弹性模量为31GPa 。 根据中湿路基路床顶面当量回弹模量经验参考值表10-10,取路基回弹模量 为30MPa ,根据垫层、基层材料当量回弹模量经验参考值表10-9,取低剂量无 机结合料稳定土垫层回弹模量为600MPa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回弹模量为 1300MPs 。 按式(10-4)-(10-9),计算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如下: )(101315.018.015.060018.01300222 222 2122 2121MPa h h E h E h E =+?+?=++ ) (57.2)15 .0600118.013001(4)15.018.0(1215.060018.01300)11(4)(122123312 21122132311m MN h E h E h h h E h E Dx ?=?+?++?+?=++++=--

混凝土结构设计2_复习题及答案2011_2012年

混凝土设计2 ( 预应力, 梁板结构设计 , 单层厂房设计 ,多层级高层框架结构设计 ) 预应力 (一)填空题 1.先张法构件的预应力总损失至少应取 ,后强法构件的预应力总损失至少应取 。 2.预应力混凝土中,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般不宜低于 ,当采用高强钢丝、钢绞线时,强度等级一般不宜低于 。 3.已知各项预应力损失:锚固损失11σ;管道摩擦损失12σ;温差损失13σ;钢筋松驰损失14σ;混凝土收缩和徐变损失15σ;螺旋式钢筋对混凝土的挤压损失16σ。先张法混凝土预压前(第一批)损失为 ;混凝土预压后(第二批)损失为 ;预应力总损失为 。后张法混凝土预压前(第一批)损失为 ;混凝土预压后(第二批)损失为 ;预应力总损失为 。 4.施回预应力时混凝土立方体强度应经计算确定,但不低于设计强度的 。 5.影响混凝土局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 ; 。 6.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当加荷至混凝土即将出现裂缝时,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是 。 7.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对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进行抗裂验算时,对荷载效应的超标准组合下应符合 ,在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下,宜符合 。 8.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对于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进行抗裂验算时,对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下应符合 。 9.为了保证在张拉(或放松)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不被压碎,混凝土的预压应力cc σ应符合 。其中先张法的cc σ应为 ,后张法的cc σ应为 。 10.轴心受拉构件施工阶段的验算包括 、 两个方面的验算。 11.在进行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抗裂给算时,对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奕符合 、 。对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应符合 、 。 12.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有 、 。 13.全预应力是指 。部分预应力是指 。 14.有粘结预应力是指 。无粘结预应力是指 。 15.张拉控制应力是指 。 16.先张法轴心受拉构件完成第一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为 ,完成第二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为 。 17.后张法轴心受拉构件完成第一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为 ,完成第二批损

混凝土结构设计毕业考核试题库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毕业考核试题库及答案 1.为满足地震区高层住宅在底部形成大空间作为公共建筑的需要(A) A.可在上部采用剪力墙结构,底部部分采用框架托住上部剪力墙 B.可在上部采用剪力墙结构,底部全部采用框架托住上部剪力墙 C.在需要形成底部大空间的区域,必须从底层至顶层都设计成框架 D.必须在底部设置附加裙房,在附加裙房内形成大空间 2.在设计框架时,可对梁进行弯矩调幅,其原则是(A) A.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荷载作用的梁端弯矩适当调小 B.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荷载作用的梁端弯矩适当调大 C.在内力组合之后,对梁端弯矩适当调小 D.在内力组合之后,对梁端弯矩适当调大 3.伸缩缝的设置主要取决于(D) A.结构承受荷载大小 B.结构高度 C.建筑平面形状 D.结构长度 4.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多层框架结构,当某层其他条件不变,仅上层层高变小时,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B)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

C.不变 D.向上移动至层高处 5.单层厂房下柱柱间支撑一般布置于伸缩缝区段的(A) A.中央 B.两端 C.距两端的第二个柱距内 D.任意一端 6.我国抗震规范在结构抗震设计中采用三水准要求,两阶段设计方法。其中第一阶段(A) A.是根据小震(众值烈度)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 B.是根据中等地震(设防烈度)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 C.是根据大震(罕遇烈度)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 D.可不必进行地震作用计算,但要考虑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 7.设计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时,为简化计算,对现浇楼盖,取中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为(D) A. B.1.2 C. (.—为矩形截面梁的截面惯性矩) 8.“强柱弱梁”指的是(C) A.柱的刚度大于梁的刚度 B.柱的截面尺寸大于梁的截面尺寸 C.柱的抗弯承载能力大于梁的抗弯承载能力 D.柱的抗剪承载能力大于梁的抗剪承载能力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1

第六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设计资料 新建永州至蓝山高速位于自然区划Ⅳ区,采用普通混凝路面设计,双向四车道,路面宽26m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8.0% 2.交通分析 2.1使用初期设计车道每日通过标准轴载作用次数 根据昼夜双向交通量统计,有 使用初期设计车道日标准轴载换算 (小于40KN 的单轴和小于80KN 的双轴略去不计,方向分配系数为a=0.5,车道分 s N

配系数为b=0.8)。 =0.4×5274.11=2105.64 2.2使用年限内的累计标准轴次e N 查《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设计基准期为t =30a ,临界荷位处轮迹横向分布系数取=η0.2,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g γ=8.0%,累计标准轴次(使用年限内的累计标准轴次): 71074.1365]1)1[(?=??-+= γ γη g g N N t s e 故此路属于重交通等级 3.初拟路面结构 查《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参考范围:高速公路(重交通等级)安全等级为一级,变异水平为低级;按设计要求,根据路基的干湿类型,设计6种方案,并进行方案比选。 3.1干燥状态 方案一: (1) 初拟路面结构 初拟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h=25cm 。基层选用水泥稳定碎石,厚度h 1=15cm 。底基层选用水泥稳定砂砾,厚度h 2=20cm 。板平面尺寸选为宽3.75m ,长4.5m 。纵缝为设拉杆平缝,横缝为设传力杆的假缝。 (2) 材料参数的确定 1、混凝土的设计弯拉强度与弯拉弹性模量 查《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重型交通:设计弯拉强度f r 0.5=Mpa ,对应的设计弯拉弹性模量标准值E c =31Mpa 。 2、土基的回弹模量 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路基土干燥状态 时,选用土基的回弹模量值:MPa E 450= 16 1) 100( ∑=??=n i i i s Pi N a b a N

混凝土路面设计

混凝土路面设计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一) 设计资料 公路自然区划为V 区,四级公路。 交通年增长率为% 路基土为低液限黏土,路床顶距底下水位2m ,路基处于干燥状态。 设计标准轴重BZZ100KN ,最重轴重P m =1.50KN (1) 标准轴载与轴载换算,水泥混 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以100KN 的单轴-双轮组荷载作为标准轴载。 N s = ∑δi n i=1N i ( P i 100 )10 (2) 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由表 t=10年 gr=% η取0.55 N e =N s [(1+gr )t ?1]×365 gr N e = 320.405[(1+7.5%)10?1]×3657.5%=90.995×104 中交通荷载等级。 (3) 初拟路面结构 施工变异水平取中级,属于中交通等级荷载。 由规范表4-3初拟混凝土面层厚度为h c =0.21m 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四级公路设计车速取20KM/h 单向路幅宽度为。 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砂砾基层。 纵缝为设拉杆平缝。 横缝为设传立杆平缝。 (4) 路面材料参数确定 由表,面层混凝土的弯拉应力取 砾石粗集料的热膨胀系数αc =11×10?6/℃ 混凝土弯拉弹性模量与泊松比为29GPa 低液限黏土的回弹模量取80MPa 低液限黏土距底下水位2m 的

湿度调整系数可取(查表) 路床顶综合回弹模量取为E 0==64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弹性模量取2000MPa ,泊松比取 板底地基回弹综合模量 E x = ∑?i 2 n i=1E i ∑?i 2n i=1? =3000MPa ?x =∑?i =0.2m n i=1 α=0.26ln (?x )+0.86 =0.26ln (0.2)+0.86=0.442 E t =(E x E 0 )α E 0 =(200064) 0.442 ×80 =366.28MPa 板底地基综合回弹模量E t 取365MPa 混凝土面板的弯曲刚度D c D C =( E C ?3 c 12(1?V c 2))= 29000×0.21312(1?0.162) =22.968MN .m 半刚性基层的弯曲刚度D C D b =( E b ?3 b 12(1?V b 2))= 2000×0.2312(1?0.212) =1.39MN .M 路面结构总相对刚度半径 r g =1.21( D C + D b E t ) 13 =1.21(22.968+1.39 366.28t ) 1 3 =0.490m (5) 荷载应力 设计轴载和极限荷载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 σps =1.45×10?31+D b D C ?r g 0.65?c ?2P s 0.94= σps = 1.45×10?31+1.3922.968?0.4900.65×0.21?2×1000.94=1.492MPa

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习题 楼盖(200题) 一、填空题(共48题) 1、单向板肋梁楼盖荷载得传递途径为楼面(屋面)荷载→次梁→主梁→ 柱→基础→地基。 2、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设计中,板得短跨方向按计算配置钢筋,长跨方向按_构造要求配置钢筋。 3、多跨连续梁板得内力计算方法有_ 弹性计算法__与塑性计算法___ 两种方法。4、四边支承板按弹性理论分析,当L2/L1≥_3_时为_单向板_;当L2/L1<__2 _时为_双向板。 5、常用得现浇楼梯有__板式楼梯___与___梁式楼梯___两种。 6.对于跨度相差小于10%得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可按等跨连续梁进行内力计算。7、双向板上荷载向两个方向传递,长边支承梁承受得荷载为梯形分布;短边支承梁承受得荷载为三角形分布。 8、按弹性理论对单向板肋梁楼盖进行计算时,板得折算恒载, 折算活载 11、在计算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次梁在其支座处得配筋时,次梁得控制截面位置应取在支座边缘处,这就是因为支座边缘处次梁内力较大而截面高度较小。 12、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内力重分布有两个过程,第一过程就是由于裂缝得形成与开展引起得,第二过程就是由于塑性铰得形成与转动引起得。 13、按弹性理论计算连续梁、板得内力时,计算跨度一般取支座中心线之间得距离。按塑性理论计算时,计算跨度一般取净跨。 14、在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单向板得长跨方向应放置分布钢筋,分布钢筋得主要作用就是:承担在长向实际存在得一些弯矩、抵抗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引起得内力、将板上作用得集中荷载分布到较大面积上,使更多得受力筋参与工作、固定受力钢筋位置。 15、钢筋混凝土塑性铰与一般铰相比,其主要得不同点就是:只能单向转动且转动能力有限、能承受一定弯矩、有一定区域(或长度)。 16、塑性铰得转动限度,主要取决于钢筋种类、配筋率与混凝土得极限压应变。当低或中等配筋率,即相对受压区高度值较低时,其内力重分布主要取决于钢筋得流幅,这时内力重分布就是充分得。当配筋率较高即值较大时,内力重分布取决于混凝土得压应变,其内力重分布就是不充分得。 17、为使钢筋混凝土板有足够得刚度,连续单向板得厚度与跨度之比宜大于 1/40 18、柱作为主梁得不动铰支座应满足梁柱线刚度比条件,当不满足这些条件时,计算简图应按框架梁计算。 19、整体单向板肋梁楼盖中,连续主、次梁按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配筋时,跨中按 T形截面计算,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 20、在主梁与次梁交接处,主梁内应配置附加箍筋或吊筋。 21、雨篷除应对雨篷梁、板得承载力进行计算外,还必须进行整体抗倾覆验算。 22、现浇梁式楼梯得斜梁,不论就是直线形或折线形,都简化成水平简支梁计算。 23、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式中得称为泊桑比(泊松比) ,可取为 0、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参数(有用)

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力学及工作特点 (1)水泥路面的力学特征 ①混凝土的强度及模量远大于基层和土基强度和模量; ②水泥混凝土本身的抗压强度远大于抗折强度; ③板块厚度相对于平面尺寸较小,板块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竖向位移)很小; ④混凝土板在自然条件下,存在沿板厚方向的温度梯度,会产生翘曲现象,如受到约束,会在板内产生翘曲应力; ⑤荷载重复作用,温度梯度反复变化,混凝土板出现疲劳破坏。 (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力学模式 ①弹性地基上的小挠度薄板模型; ②弹性地基:因为混凝土板下的基层与土基的应力应变很小,不超过材料的弹性区域; ③弹性板:因为板的模量高,应力承受能力强,一般受力不超过弹性比例极限应力,挠度与板厚相比很小 ④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理论:弹性地基上的小挠度薄板理论。 (3)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工作及设计特点 ①抗弯拉强度低于抗压强度,决定路面板厚度的强度设计指标是抗弯拉强度; ②车轮荷载作用主要的影响是疲劳效应; ③温度差造成板有内应力,出现翘曲变形及翘曲应力,也有疲劳特性; ④板的使用还受限于支承条件,不均匀支承及板底脱空对板内应力的分布影响极大。 2、水泥路面的主要破坏类型与设计标准 (1)水泥路面的主要破坏类型 ①断裂 ②唧泥 ③错台 ④拱起

(2) 水泥路面的荷载作用 重载作用 (3) 水泥路面的设计标准 ①结构承载能力 控制板不岀现断裂,要求荷载应力与温度应力的疲劳综合作用满足材料的设计抗拉强度,即: ②行驶舒适性 控制错台量,要求设置传力杆(基层及结构布置满足) ③稳定耐久性 控制唧泥与拱胀,要求基层水稳定性好,板与基层联结。 3、水泥路面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 (1 )路面结构层组合设计; (2)混凝土路面板厚度设计; (3)混凝土面板的平面尺寸与接缝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习题 楼盖(200题) 一、填空题(共48题) 1.单向板肋梁楼盖荷载的传递途径为 楼面(屋面)荷载 → 次梁 → 主梁 → 柱 → 基础 → 地基。 2.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设计中,板的短跨方向按 计算 配置钢筋,长跨方向按_ 构造要 求 配置钢筋。 3.多跨连续梁板的力计算方法有_ 弹性计算法__和 塑性计算法___ 两种方法。 4.四边支承板按弹性理论分析,当L 2/L 1≥_3_时为_单向板_;当L 2/L 1<__2 _时为_双向板 。 5.常用的现浇楼梯有__板式楼梯___和___梁式楼梯___两种。 6.对于跨度相差小于10%的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可按等跨连续梁进行力计算。 7、双向板上荷载向两个方向传递,长边支承梁承受的荷载为 梯形 分布;短边支承梁承 受的荷载为 三角形 分布。 8、按弹性理论对单向板肋梁楼盖进行计算时,板的折算恒载 p g g 2 1'+=, 折算活载p p 2 1'= 11、在计算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次梁在其支座处的配筋时,次梁的控制截面位置 应取在支座 边缘 处,这是因为 支座边缘处次梁力较大而截面高度较小。 12、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力重分布有两个过程,第一过程是由于 裂缝的形成与开展 引 起的,第二过程是由于 塑性铰的形成与转动 引起的。 13、按弹性理论计算连续梁、板的力时,计算跨度一般取 支座中心线 之间的距离。按 塑性理论计算时,计算跨度一般取 净跨 。

14、在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单向板的长跨方向应放置分布钢筋,分布钢筋的主要作用 是:承担在长向实际存在的一些弯矩、抵抗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力、将板上作 用的集中荷载分布到较大面积上,使更多的受力筋参与工作、固定受力钢筋位置。 15、钢筋混凝土塑性铰与一般铰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是:只能单向转动且转动能力有限、 能承受一定弯矩、有一定区域(或长度)。 16、塑性铰的转动限度,主要取决于钢筋种类、配筋率 和 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 。当低或 中等配筋率,即相对受压区高度ξ值较低时,其力重分布主要取决于 钢筋的流幅 ,这时力 重分布是 充分的 。当配筋率较高即ξ值较大时,力重分布取决于 混凝土的压应变 ,其力 重分布是 不充分的 。 17、为使钢筋混凝土板有足够的刚度,连续单向板的厚度与跨度之比宜大于 1/40 18、柱作为主梁的不动铰支座应满足 梁柱线刚度比5/≥c b i i 条件,当不满足这些条件时, 计算简图应 按框架梁计算。 19、整体单向板肋梁楼盖中,连续主、次梁按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配筋时,跨中按 T 形 截面 计算,支座按 矩形 截面计算。 20、在主梁与次梁交接处,主梁应配置 附加箍筋或吊筋 。 21、雨篷除应对雨篷梁、板的承载力进行计算外,还必须进行 整体抗倾覆 验算。 22、现浇梁式楼梯的斜梁,不论是直线形或折线形,都简化成水平简支梁计算。 23、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跨中弯矩计算公式x y v y y x v x m m m m m m νν+=+=) ()(,,式中 的ν称为 泊桑比(泊松比) ,可取为 0.2 。 24、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分析时,对于周边与梁整浇的板,其 跨中截面 及 支座截面 的 计算弯矩可以乘0.8的折减系数。 25、在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的跨度一般以 2-3 m 为宜,次梁的跨度以 4~6 m 为宜,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例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例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公路自然区划II 区拟建一条二级公路,中湿路基为黏质土,采用普通混凝土路面,路面宽9m ,设计车道使用初期标准轴载日作用次数为2100,交通量年增长率为5%。试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 解: 1、交通分析 查表1可知二级公路的设计基准期为20年,其可靠度设计标准的安全等级为三级。临界荷载位置处的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查表2取0.39. 设计基准期内的累计作用次数: 查表3可知属重交通等级。 2、初拟路面结构 由表1可知安全等级三级的变异水平等级为中级。根据二级公路、重交通等级和中级变异水平,查表4初拟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为0.22m 。基层可选用水泥稳定粒料,厚0.18。垫层为0.15m ()[]()[] 次 420 1105.98805 .039.0365105.01210036511?=?-+=-+=r r N N t e η

的低剂量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普通混凝土板的平面尺寸为4.5m,长5m 。纵缝为设拉杆的平缝,横缝为不设传力杆的假缝。 3、路面材料参数确定 取重交通等级的普通混凝土面层,查表5得弯拉强度标准值 5.0MPa ,弯拉弹性模量标准值31GPa 。中湿路基路床顶面回弹模量查表6得30MPa ,低剂量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垫层回弹模量为600MPa,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回弹模量为1300MPa. 4、计算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MPa h h h E h E E X 101315.018.015.060018.013002 22 222 212 222 11=+?+?=++=1 2 2112213 22311) 11(4)(1212-++++=h E h E h h h E h E D X 57 .2)15 .06001 18.013001(4)15.018.0(1215.06001218.013001233=?+?++?+?=-m E D h X X x 312.01013 57 .21212 33=?==293 .430101351.1122.651.1122.645.045 .00=??????????? ??-?=??? ???? ???? ? ??-?=--E E a X

透水混凝土路面设计

透水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要求: 透水混凝土适用于轻荷载道路路面,不适用于严寒地区、湿陷性黄土地区、盐渍土地区、膨胀土地区的路面。 透水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应该考虑地质条件、荷载等级、景观要求、环境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 透水混凝土性能设计应符合以下表规定: 透水混凝土性能指标 注:耐磨性与抗冻性能检验可视各地具体情况及设计要求进行。 结构组合设计 1湿陷性黄土、盐渍土、沙性土不应使用全透水和半透水结构混凝土道路,使用基层不透水结构时应设置排水措施。 2城镇道路的路基应稳定、密室、均质,为轻荷载道路的路面结构提供均匀的支承。

3基层和底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4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基层结构类型应根据道路的荷载不同按下表选用。 透水混凝土路面基层结构 5基层全透水结构层的技术要求,形式如下图所示: 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级配碎石及级配砾石基层和底基层总厚度h2不小于150mm。 基层全透水结构形式

6基层半透水结构层的技术要求,形式如下图所示: 稳定土基层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和底基层总厚度h2不小于180mm。 基层半透水结构形式 透水混凝土面层 1透水混凝土面层结构设计,分单色层及双色组合层设计。采用双色组合层时,其表面层厚度应不低于30mm. 2根据透水混凝土路面的荷载、功能及地形地貌,选用强度等级及透水系数不同的透水混凝土。 3设计基层全透水结构时,其透水混凝土面层强度等级应不小于C20,厚度(h1)应不小于60mm;设计基层半透水结构和基层不透水结构时,其透水混凝土面层强度等级应不小于C30,厚度(h1)分别不小于100mm和150mm。如基层采用厚度大于150mm的混凝土结构时,可适当减小透水混凝土面层厚度(h1),但不应小于120mm。 4设计透水混凝土面层时,应设计纵向和横向接缝。纵向接缝的间距按路面宽度在3.0~4.5m范围内确定,横向接缝的间距一般为4~6m;广场平面尺寸不宜大于25㎡,面层板的长度比不宜超过1.30。基层有结构缝时,面层缩缝应与其相应结构缝位置一致,缝内应填嵌柔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题及答案定稿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题及答案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混凝土结构设计习题 楼盖(200题) 一、填空题(共48题) 1.单向板肋梁楼盖荷载的传递途径为 楼面(屋面)荷载 → 次梁 → 主梁 → 柱 → 基础 → 地基。 2.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设计中,板的短跨方向按 计算 配置钢筋,长跨方向按_ 构造要求 配置钢筋。 3.多跨连续梁板的内力计算方法有_ 弹性计算法__和 塑性计算法___ 两种方法。 4.四边支承板按弹性理论分析,当L 2/L 1≥_3_时为_单向板_;当L 2/L 1<__2 _时为_双向 板 。 5.常用的现浇楼梯有__板式楼梯___和___梁式楼梯___两种。 6.对于跨度相差小于10%的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可按等跨连续梁进行内力计算。 7、双向板上荷载向两个方向传递,长边支承梁承受的荷载为 梯形 分布;短边支承梁承受的荷载为 三角形 分布。 8、按弹性理论对单向板肋梁楼盖进行计算时,板的折算恒载 p g g 21'+ =, 折算活载p p 21'= 11、在计算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次梁在其支座处的配筋时,次梁的控制截面位置应取在支座 边缘 处,这是因为 支座边缘处次梁内力较大而截面高度较小。 12、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内力重分布有两个过程,第一过程是由于 裂缝的形成与开展 引起的,第二过程是由于 塑性铰的形成与转动 引起的。

13、按弹性理论计算连续梁、板的内力时,计算跨度一般取 支座中心线 之间的距离。按塑性理论计算时,计算跨度一般取 净跨 。 14、在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单向板的长跨方向应放置分布钢筋,分布钢筋的主要作用是:承担在长向实际存在的一些弯矩、抵抗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内力、将板上作用的集中荷载分布到较大面积上,使更多的受力筋参与工作、固定受力钢筋位置。 15、钢筋混凝土塑性铰与一般铰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是:只能单向转动且转动能力有限、能承受一定弯矩、有一定区域(或长度)。 16、塑性铰的转动限度,主要取决于钢筋种类、配筋率 和 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 。当低或中等配筋率,即相对受压区高度ξ值较低时,其内力重分布主要取决于 钢筋的流幅 ,这时内力重分布是 充分的 。当配筋率较高即ξ值较大时,内力重分布取决于 混凝土的压应变 ,其内力重分布是 不充分的 。 17、为使钢筋混凝土板有足够的刚度,连续单向板的厚度与跨度之比宜大于 1/40 18、柱作为主梁的不动铰支座应满足 梁柱线刚度比5/≥c b i i 条件,当不满足这些条件时,计算简图应 按框架梁计算。 19、整体单向板肋梁楼盖中,连续主、次梁按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配筋时,跨中按 T 形 截面计算,支座按 矩形 截面计算。 20、在主梁与次梁交接处,主梁内应配置 附加箍筋或吊筋 。 21、雨篷除应对雨篷梁、板的承载力进行计算外,还必须进行 整体抗倾覆 验算。 22、现浇梁式楼梯的斜梁,不论是直线形或折线形,都简化成水平简支梁计算。 23、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跨中弯矩计算公式x y v y y x v x m m m m m m νν+=+=)( )(,,式中的 ν称为 泊桑比(泊松比) ,可取为 0.2 。 24、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分析时,对于周边与梁整浇的板,其 跨中截面 及 支座截面 的

(完整版)水泥混凝土路面课程设计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标准轴载交通量分析 高速公路设计基准期为30 年,安全等级为一级,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以汽车轴重为100kN 的单轴荷载作为设计标准轴载,表示为BZZ —100。凡前、后轴载大于40KN (单轴)的轴数均应换算成标准轴数,换算公式为: 16 1 ( )100 n i s i i i p N N α== ∑ 式中: s N — 100KN 的单轴—双轮组标准轴数的通行次数; i P — 各类轴—轮型;级轴载的总重(KN ); n — 轴型和轴载级位数; i N —各类轴—轮型i 级轴载的通行次i α—轴—轮型系数。 则设计年限内设计车道的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r r g 365]1)g 1[(η ??-+= t s e N N 式中: e N — 标准轴载累计当量作用次数(日); t — 设计基准年限; r g —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由材料知,r g =0.05; η — 临界荷位处的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如下(表1-2),取0.20。

表1-2 混凝土路面临界荷位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 公路等级 纵缝边缘处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收费站 0.17~0.22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行车道宽>7m 0.34~0.39 0.54~0.62 行车道宽≤7m 161 ()100n i s i i i p N N α==∑=511.835 r r g 365]1)g 1[(η ??-+= t s e N N =e N 248× 104 因为交通量100×104<248×104<2000×104次,故可知交通属于重交通等级。 2拟定路面结构 由上述及表16-20知相应于安全等级一级的变异水平的等级为低级,根据高速公路重交通等级和低级变异水平等级查表16-17得初拟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大于240mm 。普通混凝土板的平面尺寸为宽4m ,长4.5m ,拟定各结构层厚:普通混凝土面层厚为250mm ;基层选用水泥稳定粒料,厚为180mm ;二级自然区划及规范知垫层为150mm 的天然砂砾,取普通混凝土面层的弯拉强度标准值为5.0Mpa ,路基回弹模量为30Mpa ;低剂量无机结合稳定土垫层回弹模量去600Mpa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回弹模量取1300Mpa 。 (表2-1) 表2-1 层位 基(垫)层材料名称 厚度(cm) 回弹模量(MPa) 1 水泥稳定粒料 18 1300 2 天然砂砾 15 150 3 土基 - 30 2 2 2122 2121h h E h E h E x ++==222 215.018.015.060018.01300+?+?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库

第2章 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1.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的尺寸越大,强度越高。( ) 2.混凝土在三向压力作用下的强度可以提高。( ) 3.普通热轧钢筋受压时的屈服强度与受拉时基本相同。( ) 4.钢筋经冷拉后,强度和塑性均可提高。( ) 5.冷拉钢筋不宜用作受压钢筋。( ) 6.C20表示f cu =20N/mm 。( ) 7.混凝土受压破坏是由于内部微裂缝扩展的结果。( ) 8.混凝土抗拉强度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而增大。( ) 9.混凝土在剪应力和法向应力双向作用下,抗剪强度随拉应力的增大而增大。( ) 10.混凝土受拉时的弹性模量与受压时相同。( ) 11.线性徐变是指压应力较小时,徐变与应力成正比,而非线性徐变是指混凝土应力较大时,徐变增长与应力不成正比。( ) 12.混凝土强度等级愈高,胶结力也愈大( ) 13.混凝土收缩、徐变与时间有关,且互相影响。( ) 第3章 轴心受力构件承载力 1.轴心受压构件纵向受压钢筋配置越多越好。( ) 2.轴心受压构件中的箍筋应作成封闭式的。( ) 3.实际工程中没有真正的轴心受压构件。( ) 4.轴心受压构件的长细比越大,稳定系数值越高。( ) 5.轴心受压构件计算中,考虑受压时纵筋容易压曲,所以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最大取为2/400mm N 。 ( ) 6.螺旋箍筋柱既能提高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又能提高柱的稳定性。( ) 第4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越大越好。( ) 2.对于' f h x ≤的T 形截面梁,因为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相当于宽度为' f b 的矩形截面梁,所以其配筋率应按0 'h b A f s =ρ来计算。( ) 3.板中的分布钢筋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下面。( ) 4.在截面的受压区配置一定数量的钢筋对于改善梁截面的延性是有作用的。( ) 5.双筋截面比单筋截面更经济适用。( ) 6.截面复核中,如果b ξξ>,说明梁发生破坏,承载力为0。( ) 7.适筋破坏的特征是破坏始自于受拉钢筋的屈服,然后混凝土受压破坏。( ) 8.正常使用条件下的钢筋混凝土梁处于梁工作的第Ⅲ阶段。( ) 9.适筋破坏与超筋破坏的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b ξ的确定依据是平截面假定。( ) 第5章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03 4.4面层 4.4.1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4.4.2面层一般采用设接缝的普通混凝土;面层板的平面尺寸较大或形状不规则,路面结构下埋有地下设施,高填方、软土地基、填挖交界段的路基等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应采用设置接缝的钢筋混凝土面层。其他面层类型可根据适用条件按表4.4.2选用。 表 4.4.2其他面层类型选择 4.4.3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板一般采用矩形。其纵向和横向接缝应垂直相交,纵缝两侧的横缝不得相互错位。 4.4.4纵向接缝的间距按路面宽度在3.0~4.5m范围内确定。碾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面层在全幅摊铺时,可不设纵向缩缝。 4.4.5横向接缝的间距按面层类型和厚度选定: ——普通混凝土面层一般为4~6m,面层板的长宽不宜超过1.30,平面尺寸不宜大于25m2; ——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一般为6~10m; ——钢筋混凝土面层一般为6~15m。 4.4.6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配筋混凝土面层所需的厚度,可参照表4.4.6所示参考范围并按4.4.9条规定计算确定。

表 4.4.6 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参考范围 4.4.7钢纤维混凝土面层的厚度按钢纤维掺量确定,钢纤维体积率为 0.6%~1.0%时,其厚度为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的0.65~0.75倍。特重或重交通时,其最小厚度为160mm;中等或轻交通时,其最小厚度为140mm。 4.4.8复合式路面沥青上面层的厚度一般为25~80mm。 4.4.9除混凝土预制块面层外,各种混凝土面层的计算厚度应满足式(3.0.3)的要求。荷载疲劳应力和温度疲劳应力分别按附录B.1和B.2计算。面层设计厚度依计算厚度按10mm向上取整。 采用碾压混凝土或贫混凝土做基层时,宜将基层与混凝土面层视作分离式双层板进行应力分析。上、下层板在临界荷位处的荷载疲劳应力和温度疲劳应力分别按附录C.1和C.2计算。上、下层板的计算厚度应分别满足式(3.0.3)的要求。 具有沥青上面层的水泥混凝土板,在临界荷位处的荷载疲劳应力和温度疲劳应力分别按附录D.1和D.2计算。混凝土板的计算厚度,应满足式(3.0.3)的要求。 4.4.10路面表面构造应采用刻槽、压槽、拉槽或拉毛等方法制作。构造深度在使用初期应满足表4.4.10的要求。 表 4.4.10 各级公路水泥混凝土面层的表面构造深度(mm)要求

混凝土结构设计_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1.钢筋冷加工的目的是什么?冷加工的方法有哪几种?各种方法对强度有何影响? 答:①冷加工的目的是提高钢筋的强度,减少钢筋用量。 ②冷加工的方法有冷拉、冷拔、冷弯、冷轧、冷轧扭加工等。 ③这几种方法对钢筋的强度都有一定的提高。 2.我国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有几种?我国热轧钢筋的强度分为几个等级?用什么符号表示? 答:①我国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有4种:热轧钢筋、钢铰丝、消除预应力钢丝、热处理钢筋。 ②我国的热轧钢筋分为HPB235、HRB335、HRB400和RRB400三个等级 即I、II、III三个等级,符号分别为( R ) 。 3.什么叫混凝土徐变?线形徐变和非线形徐变?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有什么本质区别? 答:①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应力不变,变形也会随时间增长,这种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②当持续应力σC≤0.5f C时,徐变大小与持续应力大小呈线性关系,这种徐变称为线性徐变。当持续应力σC>0.5f C时,徐变与持续应力不再呈线性关系,这种徐变称为非线性徐变。 混凝土的收缩是一种非受力变形,它与徐变的本质区别是收缩时混凝土不受力,而徐变是受力变形。 4.结构构件的极限状态是指什么? 答:整个结构或构件超过某一特定状态时(如达极限承载能力、失稳、变形过大、裂缝过宽等)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这种特定状态就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按功能要求,结构极限状态可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5.在外荷载作用下,受弯构件任一截面上存在哪些内力?受弯构件有哪两种可能的破坏?破坏时主裂缝的方向如何? 答:①在外荷载作用下,受弯构件的截面产生弯矩和剪力。 ②受弯构件的破坏有两种可能:一是可能沿正截面破坏,即沿弯矩最大截面的受拉区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与答案(考试自用)

一、概念选择题(均为单选题,答案请填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总共40分) 1.如果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50,则以下说确的是:( C )A.抗压强度设计值f c=50MP a;B.抗压强度标准值f ck=50MP a; C.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 cu,k=50MP a;D.抗拉强度标准值f tk=50MP a。 2.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根据 150 mm×150 mm×150 mm的立方体抗压试验,按: ( B ) A.平均值μf cu确定; B.μf cu-1.645σ确定;C.μf cu-2σ确定; D.μf cu-σ确定。3.减少混凝土徐变可采用的措施有:( B )A.增加水泥用量; B 蒸汽养护混凝土; C 提早混凝土的加荷龄期; D 增加水用量。4.以下关于混凝土收缩,正确的说法是:( A )(1)收缩随时间而增长(2)水泥用量愈小,水灰比愈大,收缩愈大 (3)骨料弹性模量大级配好,收缩愈小(4)环境湿度愈小,收缩也愈小 (5)混凝土收缩会导致应力重分布 A.(1)、(3)、(5); B.(1)、(4);C.(1)~(5); D.(1)、(5)。 5. 高碳钢筋采用条件屈服强度,以σ0.2表示,即:( D ) A.取极限强度的20 %;B.取应变为0.002 时的应力; C.取应变为0.2 时的应力; D.取残余应变为0.002 时的应力。 6.检验软钢性能的指标有:( A )(1)屈服强度(2)抗拉强度(3)伸长率(4)冷弯性能 A.(1)~(4); B.(1)~(3); C.(2)~(3); D.(2)~(4)。 7.对于热轧钢筋(如HRB335),其强度标准值取值的依据是:( B )A.弹性极限强度; B.屈服极限强度; C.极限抗拉强度; D.断裂强度。 8.钢筋与混凝土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能有效共同工作的主要原因是:( D )A.混凝土能够承受压力,钢筋能够承受拉力; B.两者温度线膨系数接近; C.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 D.混凝土硬化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了良好的粘结力,且两者温度线膨系数接近 9.关于设计值和标准值,以下说确的是:( B )A.材料强度设计值大于其标准值,荷载设计值小于其标准值; B.材料强度设计值小于其标准值,荷载设计值大于其标准值; C.材料强度设计值等于其标准值,荷载设计值等于其标准值; D.材料强度设计值大于其标准值,荷载设计值大于其标准值。 10.我国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采用的设计方法是:( A )A.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