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部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欢迎您!

第一部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欢迎您!

第一部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欢迎您!
第一部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欢迎您!

目录

第一部分教学内容改革系列材料

1、开展教学内容改革与交流活动方案

2、教学内容改革与交流活动论文集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内容改革与探索·····························李秋红《分析化学》教学内容改革探究·············································齐乐辉关于《中药药理学》课程在中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中的探讨·······················郭冷秋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中药炮制学》课程改革研究·······················王秋红《食品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于纯淼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发挥实验教育功能······································王冬梅《无机化学》课程的优化设计与教学实践整合的研究···························贾桂芝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周庆华优化教学内容提升《药事管理学》课程改革效果·····························丁丽曼《药物化学》教学内容改革设想·············································韩华《药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改革的思路········································程玉鹏《药用植物学》教学内容改革初探···········································樊锐锋药学类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内容改革探讨·······································张立剑关于《制药设备》课程改革的几点想法·······································苏慧《中药化学》课程建设与改革思考···········································关枫《中药药剂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李永吉《中药制剂分析》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曹玲

3、教学内容改革与交流活动总结

4、教学内容改革与交流活动获奖人员名单

第一部分

教学内容改革系列材料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关于开展教学内容改革与交流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631”教学改革行动计划,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与学生要相互配合、促进,注重课程内容的改革与更新,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学院决定开展教学内容改革与交流活动,本项活动的目的是通过交流提高我院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高【2007】1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高【2007】2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围绕学校“631”教学改革行动计划的目标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质量立校,通过教学内容改革与交流,实现教与学的统一,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目的与意义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石,研究和改革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因而,要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努力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发掘特色,进行总结交流和推广,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活动形式

1.首先各教研室要积极组织开展教学方法改革与交流,进行自我检查与评比,并将进展情况形成总结上交,然后将有特色的、成功的教学方法向学校推荐。

2.学院将根据各教研室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交流,举办全院教学内容改革与交流会。

四、活动要求

1、课程改革思路符合现代高等教育思想定位,主动把现代教育理念融入教学过程转化为教学实践,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教学内容的设计重视强调“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突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更加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

3、课程改革方案科学,设计得当,课程结构设置合理,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突出体现专业特点和课程的自身特点。

4、教学内容能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及时更新陈旧内容,积极引进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实用性更强,且基本的、传统的经典知识与现代新知识更好的融合。

5、可行性强,能够从一味的以教师为主、以教材为主转移到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挖掘,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明显。

五、时间安排

2007年10月24日召开全院大会,对药学院前段教改工作做以总结,部署下一段的课程改革工作。

2007年10月25日至11月8日,各教研室组织老师,对本教研室所承担的课程进行充分讨论,具体提出各门课程的改革思路和方案,包括目前存在的问题,怎样改革,改革的理由,预计改革后将会产生的效果等,形成书面稿。

2007年11月9日至11月30日药学院组织分组讨论,按照课程的相关性分成几个大组,由各门课程负责人汇报课程改革的想法和思路,经过大家充分讨论提出不足和修改意见。

2007年12月1日至12月15日,课程负责人根据讨论意见进一步完善课程的改革方案,并形成各门课程的教改文章。

2007年12月20日前,进行各门课程的教改经验交流,教改文章经评审合格者推荐在《中医药高教研究》杂志专辑发表。

2008年1月3日,集中开展教学内容改革与交流活动。

药学院

2007.10.20

2、教学内容改革与交流活动论文集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内容改革与探索

李秋红崔明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临床药学教研室

摘要: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在新药研发及安全合理用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门综合性专业课,与其他基础课有很强的相关性,但教材中出现一些重复性内容,同时有些重要知识点又存在欠缺。本文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内容改革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改革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通过数学与动力学的处理方法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以控制药物内在质量为目的,以研究剂型与药物的体内动态及疗效间的关系为重点,在高效、速效和长效新药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药学相关专业后期专业基础课,与实际工作联系密切,尤其在新药的研发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为设计合理的剂型、处方、生产工艺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是学生今后从事药物体内过程研究的基础。所以如何在授课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研究方法,并在实际中能够灵活自如的运用,则对教师的授课内容与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我院教学改革的推进,现就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探索做一初步的讨论。

一、重视与基础课的关联性,突出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重点与特色

药物研究的目的是开发新的治疗药物,以适应临床医学要求。药物开发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评估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药物开发的一个主要目标是用科学的数据证明在所用剂量范围内药物是安全、有效的。然而一个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仅与其药效学性质有关,更主要是由药物的生物药剂学和药代动力学性质决定。据文献调查,中止开发的药物中40%是由于不合适的药代动力学性质造成的。因此了解药物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性质对于药物的发现和开发非常必要。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生理学、解剖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高等数学及药剂学等。由于教材中包含一些其他学科中相关内容的重复性介绍,在生物药剂学部分,授课中发现部分学生认为在一些基础课中学过类似的知识,故在学习过程中易产生无兴趣及懈怠的学习行为,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如,关于膜转运途径及转运机制部分,在生理学及药理学中均有过介绍,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在授课中对于在其他课程中讲授过的生物膜结构特点进行简略的回顾性介绍,而着重从药物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方面对于生物膜的透过性、影响药物透膜的因素以及如何提高药物透膜性进而改善吸收等方面进行介绍,突出药物透膜吸收在药物设计中的重要性。随着我院教学改革试点的进行,在理论学时数降低的情况下,如何能在本门课教学中避免重复性的介绍,提高教学效率,但又能温故而知新,并将各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合,同时体现出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研究重点及特色,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严峻任务。又如在药动学的血药浓度与时间关系式的建立中,经常用到拉氏变换,而这是高等数学涉及的内容部分,因此我们在这部分内容的讲授中只利用这一方法而重点强调围绕药动学的中心内容体现药物在体内动态变化过程的血药浓度与时间关系建立的讲解上。在授课内容上应既重视与基础

课的关联性,又要突出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研究重点与特色,力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针对我院各专业学科方向的不同,在授课内容上应更具有针对性,而不应千篇一律,要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物及所用。

二、注意融入新的知识与方法,紧跟学术前沿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作为新兴的应用学科,现在仍处于发展的迅猛时期,一些新的研究方法不断涌现,知识更新速度快,仅仅依靠教材,将远远落后,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融入新的知识与方法,尤其是生物药剂学的最新研究方法,以及药物动力学在缓控释制剂中的应用,使授课内容紧跟学术前沿,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目前,虽然关于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研究文献非常多,但国内文献相对较少。如在课程中引用参考文献尤其是外文文献,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专业外语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大专业词汇量。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自觉查阅和阅读文献,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结合提问、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的方法,使教学内容系统化

药物动力学中涉及概念的比较抽象,尤其在药物动力学中关于隔室模型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与掌握。在授课中联系之前在生物药剂学中的药物分布的影响因素的学习内容,并采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更具有直观性,便于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授课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地进行整理,使所学知识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内容清晰,条理性强,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如在药物动力学中不同隔室模型药动学参数求算的介绍时,应重点介绍最基本的单室模型,然后将多室模型及多剂量给药的药动学参数的求算方法与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使学生对于其他隔室模型的学习迎刃而解,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作为一门药学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尤其在新药的研发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为设计合理的剂型、处方及生产工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使药物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但由于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有关课程中,多是有关药物体外过程的研究,而教材和其它专业课的讲授内容中体内药物分析的基本是空白,药物体内过程对于疗效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体内药物分析的一些关键性问题还比较模糊,意识不到体内药物分析的重要性,因此在各专业的授课中应强调体内药物分析的重要性。我们准备将这部分内容纳入教学授课中,并结合实验课的血药浓度测定使学生的理化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另外在教材中有关药物动力学的内容侧重于经典药物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对于药物动力学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方法介绍的还不是很具体,但这方面恰恰是学生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关键点,在授课中补充相关内容,可加强学生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衔接,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教学方法的改进,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与可拓展性优势,从教学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完善课堂教学,适应不同专业的需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是我们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

分析化学教学内容改革探究

齐乐辉李彦冰范卓文杨连荣尹蕊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摘要本文从现代分析科学的发展出发,从学校教学改革要求出发,在对分析化学课程的现状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的具体设想。

关键词:分析化学理论课程实验课程改革

一个世纪以来,分析化学从鉴定物质组成的定性手段和定量分析技术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门吸取了当代化学、物理、数学、电子学及计算机科学的新成就,具有自己的表征测量新方法、新技术,能够从分析数据中获得有用信息和知识来解决生产建设与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的重要学科。分析化学与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及新材料科学的结合所产生的生物分析化学、环境分析化学与材料分析化学,更为分析化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于分析化学的发展对促进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诸多学科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分析化学重要基础课程的分析化学与分析化学实验,应向学生传授哪些基础理论和基本的实验技术,近年来一直是各国高校分析化学教学工作者讨论的热门课题。

1.分析化学课程改革之必然

继第一次巨大变革后,分析化学又相继经历了两次巨大变革。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物理学和电子学的发展,促进了分析化学中物理方法的发展。分析化学从以化学分析为主的经典分析化学发展到以仪器分析为主的现代分析科学。从70 年代末到现在,以计算机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的来临,给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分析化学正处在第三次大变革时期。由于分析化学从传统分析化学向现代分析科学的迅速发展,不再有人怀疑分析化学教育和训练的重要性。像在美国这样的工业和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国家里,分析化学课程作为面对全体化学与非化学理科学生的基础课程而不断得到加强。事实上,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及实验技术,已不仅限于为从事分析化学的专业人才所需要。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临床医学以及地质地理等诸多学科的研究和发展都离不开分析化学原理及实验技术。分析化学课程面对的亟待解决的任务,就是如何反映分析化学从提供数据的工具向现代信息科学的转变,如何跟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如何面对21世纪的人才。

2. 分析化学课程改革之设想

近年来,在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国内各高校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如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开设丰富的、联系生产实际的、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设计性实验;增加应用计算机解决分析化学实际问题的教学内容;建立高质量、高水平的习题库等。但总体来说,多数高校的分析化学课程仍是以四大平衡理论及相关的实验技术为主体。笔者认为分析化学课程应是经典分析化学理论、实验技术与现代分析科学基础理论、实验技术的结合。

对比我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大纲,我们从中发现一些内容相交的地方. 例如:与《中药化学》相似内容有分离中药有效成分常用的方法:系统溶剂分离法、两相溶剂萃取法、沉淀法、及各种色谱法等。与《中药制剂分析》相似的内容包括药制剂的荧光鉴别、可见—紫外光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鉴别方法、荧光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中药制剂分析中的应用等。与无机化学相似的内容为酸碱质子理论。与高等数学相似的内容为数据分析与正态分布和差值检验等。

针对上述情况,我通过相关专业小组谈论的形式,提出我们相关课程改革和调整的想法:

第一、由于无机化学和高等数学都是大学一年级开设的基础课,所以与分析化学想关的内容,他们详细讲解,我们直接用他们的相关结论分析数据和解释理论。第二、与中药化学和药物制剂分析相关的内容主要是几大波谱分析,通过讨论之后,我们的改革设想是: 由于分析化学是基础课,学科特点也不同,并且先开设于他们,所以,在讲解几大波谱分析时,我们主要侧重于基本原理,基本构造,怎样进行波谱分析等角度,那么涉及到具体的应用,具体的图谱分析时,则由中药化学和药物分析专业来解决。

表1为笔者所推荐的分析化学课程的教材内容设计。

表1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章节教学内容学时数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2

第三章重量法 2

第四章滴定分析法概论 2

第五章酸碱滴定法 8

第六章非水滴定法 2

第七章配位滴定法 6

第八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6

第九章电位法及双指示电极电流滴定法 6

第十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0

第十一章红外吸收光谱法(IR) 8

第十二章核磁共振碳谱 8

第十四章质谱法(MS) 6

第十五章综合解析 2

第十六章色谱法概论 2

第十七章液相色谱法(LC) 6

第十八章气相色谱法(GC) 8

第十九章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4

合计 90 学时

将表1所提出的课程设计与原来的理科分析化学课程内容相比较, 主要是压缩了经典化学分析内容,增加了质量保障与控制、光与物质的作用及光分析基本原理、电位分析法、色谱分析基础理论与气相色谱分析法等内容。质量保障与控制是包含如国家标准系列、部门标准系列、标准参照物质的制备、标准方法的制定等与商品生产有关的内容。这是一个直接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有关的课题。这个课题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都是现代科学进步与社会生产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分析化学课程应该提供学生有关这方面的知识。电位分析法是利用被测离子浓度与电极电位之间的关系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电分析方法。这一内容可与氧化还原平衡理论相衔接,又可以向学生介绍电分析的基础知识,了解电分析在生产实际、环境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色谱分析是分析化学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领域之一,色谱分析的基础理论与实验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已成为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石油化工等诸多领域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近年来,在发达国家的大学教学中,色谱分析越来越受到重视[1 ,2 ,3 ]。以美国为例,近年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教育局所提供的仪器与实验室改进资金中,色谱与质谱联用项目仅次于核磁共振波谱仪而居于第二位[4 ,5]。有的学校在分析化学课程中,引入了HPLC 并应用于解决与环境和医学、药物有关的实际问题,且将其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1]。在我国现有的大学化学课程中,色谱分析理论及实验技术在仪器分析课程中只有初步的介绍,只有在分析专业基础课中才有较为系统的介绍。这远远满足不了非分析专业理科学生未来从业的需要。因此在表2所列课程

设计中包含了色谱分析基础理论与气相色谱分析法。在这一章中,可对色谱分析所利用的吸附、分配、亲和等物理化学原理及色谱分析基本技术作初步的介绍,并通过气相色谱分析的理论、实验技术及应用的介绍,使学生对色谱分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里所推荐的课程设计,无意将分析化学课程改成仪器分析课程,但又包含了必要的仪器分析内容。采用这样的课程内容设计,使学生一开始就能对现代分析科学的基础理论、实验技术以及对象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这一课程设计既是独立的又能与仪器分析有机地衔接。前者为仪器分析课程打下基础,以利于后续仪器分析课程能够向学生提供更多的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新技术及其应用的

信息。当然,这样的课程设计,也对从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本身能够不断地接受新思想、学习新技术,以便不断地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分析化学课程的信息量。

关于《中药药理学》课程在中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中的探讨

郭冷秋

摘要: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中药专业毕业生在中药研究领域中更具有竞争力,对中药药理学课程进行改革。首先对根据教学时数的改革对中药药理学的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并根据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对中药药理学的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内容进行讨论,改革了理论和实验课的相关内容,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上好中药药理学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药药理学;课程改革;教学内容;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中药功效主治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本课程结合目前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成果,重点介绍中药基本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中药功效产生的机理及物质基础。它是中药学、中药资源等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中医学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门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理论课分总论及各论。总论重点讲述中药药性药理、影响中药作用的因素等基本理论和知识;介绍中药复方药理、中药药理作用的基本规律、中药药理研究发展趋势等;简介中药新药药效毒理学研究的要求与方法等。各论按中药学传统分类法分类,包括概述和常用药两部分。概述介绍各类中药功效产生的药理学基础,常用单味药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等。

实验教学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能力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实验,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研究的基本实验方法,掌握中药药理基本实验技能,并能够用学习到的实验方法进行中药药理研究的综合性设计。实验课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有关中药药理研究方面的综合性实验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今后开展中药药理学研究、发展中医药理论打下基础。

一、关于教学时数的改革:

本课程是中药学专业的必修课。教学改革前总学时为72,其中理论课52学时,实验课20学时,4.0学分。教学改革后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课44学时,实验课20学时,4.0学分。

由于理论教学时数缩减了8个学时,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保证教学质量,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这要求我们必须从课程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过程的实施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我们首先根据教改后的学时要求,依据现代研究成果中对临床常用中药的研究概况,制定了符合教学时数和中药学专业的教学目标要求的新的教学大纲。原有教学大纲理论课共有52学时,分配在包括总论和各论在内的23个章节中,经过教研室老师认真的探讨,将驱虫药和外用药2章共2学时删去,将总章节缩减为21章,并将解表药、芳香化湿药、平肝息风药、收涩药各减少1学时,补虚药减少2学时,在学时上完成了新的教学计划的要求。

二、关于教学内容的改革:

中药药理学原有的教学大纲是2003年依据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指定的,据现在已有4年时间。在这4年中,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有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研究方法、手段也不断进步。如何在

课堂教学内容和实验课教学内容上跟上中药药理学现代研究成果的进展成了摆在每名教师的面前。根据以上情况,我教研室教师每月集体备课1次,将所要讲授的章节内容在现代中药药理研究中的进展作以讨论和学习,通过学习,教师的业务素质有了普遍的提高,教学能力得到增强,教学内容也能紧跟本门学科的现代的研究进展。

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四、五百味,中药药理学教材上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常用中药94味。由于学时的关系,我们在课堂讲授时只能选择重点内容进行讲解。按照过去教学大纲讲授课堂讲述40余味代表性的药物。根据现在的大纲只能讲授30多味中药。在教学大纲中具体教学内容的删减上,我们主要考虑了以下3个方面对中药药理学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

1.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选择临床常用中药中最为常用的药物。

2.单味药物研究进展情况:考虑到中药现代研究参差不齐的状况,我们选择研究进展快,研究集中的药物进行讲解,如过去银杏叶研究较少,课堂讲解中没有被选用,当今由于心血管药物研究成为热点,关于银杏叶的研究报道较多,故在教学内容选择上选取了以银杏叶为代表的研究研究热点药物。

3.药物作用的删减:由于中药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临床应用上并非应用到每一个作用,故我们课堂讲授过程中对药物的作用进行选择性的讲解。如麻黄我们主要讲解发汗、平喘、利尿等与其功能主治相关的临床常用药理作用,而对于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肠平滑肌收缩等临床涉及不到或不常应用的药理作用不做重点介绍,采取让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等方式教学。

实验课的教学时数没有变化,所以实验课的教学变化不大。在实验课的内容安排上主要考虑到实验课的教学目标、现有实验条件等方面,开设了验证性实验:三七止血作用、人参乃缺氧作用及设计性实验:延胡索的镇痛作用和桔梗化痰、止咳、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

三、关于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教学内容的改革

中药药理学是中医学与中药学的交叉学科,也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交叉学科,同时还是医学与药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故中药药理学的教学与科研涉及到医学、药学及临床各门学科,学生需具备了基础医学、药学及临床医学各门学科的基础后才能理解和掌握中药药理学的学科内容。故中药学、中医基础理论、生理学、生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及病理解剖学等是本门学科学习的理论基础。在药学院所讲授课程均与中药药理学的课程关系不大。仅仅在中药炮制学中涉及到中药药理作用在炮制前后的变化的内容。经过与中药炮制教研室任课教师的讨论和对具体药味的分析,现已明确各自所授课程内容的重点并无冲突和重复。

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中药炮制学课程改革研究

王秋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炮制教研室

摘要以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和以学生为核心为原则和出发点,对中药炮制学课程改革进行研究,提出中药炮制学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内容及考核改革方案。

关键词中药炮制学课程改革

药学专业的本科教学为医药产业提供了各类所需的人才,但是应当看到的是,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水平及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对旧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教学改革其本质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其核心内容就是课程改革,具体说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所以适应市场需要,培养实践及创新型人才,改革现有药学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模式,对现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改革势在必行。

中药炮制学课程作为中药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及主干课程,也是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具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其理论体系根植于传统中医药理论体系,源自于几千年传统经验技术的总结,最先表现为传统、工艺操作要求高的特点;另外随着中药现代研究的深入,中药炮制也随着新世纪科技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内容。本文针对中药炮制学课程改革的思路进行了探讨。

一、中药炮制学课程改革的总原则和出发点

1.中药炮制课的课程改革,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核心的原则,改变旧有以教师为核心的培养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培养模式集中体现为:课堂教学的内容以课本为主,课堂教学的活动以教师为主,课堂教学的效果以考试为主。课程体系延续多年不变,结构固定,个个环节按部就班。教学内容以教师进行课堂讲授的形式为主,多年重复一本教材,一本讲义。学生学习不主动,积极性不大,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另外教师知识也存在老化,更新慢,不能及时把握本学科的最新动态的现象。

大学本科教育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核心的观念,这是课程改革的先决条件,以学生为核心优点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强、思想活跃,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利于培养实践及创新能力,这是现代美国、英国等国高校教育的共同特征[1]。通过对我们现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与英国等以学生为中心模式培养的学生的对比研究,可以明显发现,我们培养的学生思维不活跃,发言不踊跃,实践能力差,只会死背书本,应付考试。英国的本科教育闻名于世,其一直倡导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确实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相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也有独到之处。

2.中药炮制课的课程改革,要以注重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

对学生实践力的培养可以理解为:某个特定领域培养和发展一个人的判断力、认知力和平衡力等实践能力,这意味着毕业生不仅要了解和接纳知识,而且还要学会掌握各个知识领域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及暗含因素的能力。所谓创新能力也就是发散型智能系统和想象力的结合[2]。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应当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统一。一个未来对社会有用的高级人才必须具有机敏的智力和不断地自我完善的能力,特别是广博的专业知识及其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通才,理解事物的联系与规律。这些能力对于任何事

业的成功都很重要,包括对生活本身。

药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将来无外乎主要两个方面:要么进入社会,面对数目广博的中药资源,中药加工技术等,参与药学实践;要么进入更高层次深造,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当然也更有其他情形,但无论怎样,都要求学生具备较强实践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正是我们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

课程改革要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确立应当是动态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适应于社会对专业人才所需的,利于提高学生能力的原则,以及怎样最佳地利用现有的条件,使得本科生在学习中获得最大的提高等等。

二、中药炮制学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中药炮制学的课程改革,可以借鉴美国、英国等国在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上采取的一些成功的做法,本着充分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出发点,并结合中药炮制学课程的实际,主要在教学内容上(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内容、考核方式方法上)进行改革。

1.在中药炮制学的理论教学上以往理论教学全部由教师进行课堂讲授,授课内容以教材为主,形式单一,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理论教学结束后,由一次结业考试决定学习成绩的好坏,学生学会的只是死记书本,没有自己的思想。而在英国,本科专业教学往往不指定教材,教师给学生提供几本参考书籍和本课程的主要参考文献,授课方式多以讲座式(lecture)、讨论式(seminar)和辅导课(tutorial)形式。课堂讲授不强调系统性的知识,而注意体现该学科前沿的成果,着重介绍新知识、新动向。教师总是选择最新的,最有发展前景的,实践中使用较多的内容,也选择一些新发表的科研论文或自己的科研成果或科研构思介绍给学生。其中讨论课和辅导课要求学生要对讲授课程充分复习,独立思考,课下做大量准备,课上与教师讨论课程内容,由教师指导学习,纠正错误,解释难点等。英国高校多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要求教师有较广的知识面和接触前沿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对此,我们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在理论课之前要充分预习,由学生自己解决基本的系统性知识的掌握;课堂上删减书本上现成的系统理论知识介绍,不再重复,只对难点和不易分清的内容进行解释;增加和突出了一些新内容:比如微生态环境与药材质量的关系,生物技术在传统炮制上的应用,道地药材的现代研究等内容,采收季节与药材质量的关系;围绕炮制现代研究的内容提出已有的研究解决的问题;研究中的不足;下一步的努力方向等。授课形式也相应有讲授、专题讲座、讨论课的形式。学生在刚接触一门新课还未对该课程有全面地了解时往往会产生各种新奇的想法、想象,所以要求学生课下准备资料,提供支持依据、文献检索途径等,完成2项以上的自我课题设计,并在课堂上由学生展示讲解。

2.改革课程结业考核方式建立以学生为核心,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变,必然带来课程考核方式的改变。

我们现有的考试方式,往往以一次性闭卷考试的形式定出优劣,有固定的考题和标准答案,试题内容多以记忆性知识为主,学生回答每个问题时,只需按照书本的内容予以回答,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悟,这种考核形式诱导学生学会的只是死记书本,背考题,虽然天天上课压力却不大,以至于出现比比皆是的高分低能的现象,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很不利的。在英国,课程考试方式多样化,考试内容重视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闭卷考试很少,多以论文和课题设计等综合性和设计性内容为主,学生要对自己的设计进行现场讲解表演,学生论文撰写数量多,思想很活跃,锻炼考核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考试对标准答案要求并不严格。

只有改革课程结业的考核方式,树立符合社会进步需要的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人才的现代教育理念,才能切实、有效的进行课程改革。就中药炮制课的结业考核来说,以往结业考核成绩构成方式为闭卷考试80分,实验考核10分,炮制课题设计10分。在这个成绩组成结构中,由学生突击背诵后进行的一次性的闭卷考试就可能拿到合格以上(60以上),即使采用增加知识面、扩展深度等方法加大这部分试题难度,也存在着这样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扩大的、加深的内容也是教师讲过的内容;二是这样的题出题量必定还是有限,而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知识的扩展不可能体现出来。对于课题设计10分的部分,出现的问题是,抄袭现象比较严重,学生找到一篇论文,张冠李戴在自己头上,敷衍于形式,应付了事。对此我们的想法是减少闭卷考试的分值到40-50分,闭卷考试的内容以基本知识为主。加大课题论文和课题设计的数量和分值到30-40分,完善对这部分的具体要求,比如,用以支持论文或课题的文献检索资料;进行展示和讲解答辩等。加大实验部分考核分值20分,详细内容见以下所述。

3.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系统性思维的有效方法,也是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是中药炮制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英国高校的实验课着重培养学

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验室,学生可以自选课题,自行设计方案,学校提供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教师进行指导。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的发明创新很多都被企业所购买。国内高校的实验课课时多于国外,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性不足,原因在于验证性实验过多,学生上实验课多为机械地模仿,重复教科书上规定的实验,没有给学生留出创新的空间。

连续多年来中药炮制学实验内容始终围绕着固定的9个实验进行,在实验中确实发现学生的实验热情不高,动手能力不强,只是在机械性地模仿,而且实验内容多年来重复不变。对于实验内容的改革,还要结合实际硬件条件,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的做法。对此我们的做法为:

(1)调整实验内容通过与其他课程的横向比较,我们将实验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以往的综合性实验往往敷衍于形式且与其他课程多有重复,比如延胡索炮制前后的镇痛实验,与中药药理实验相重复,芦丁含量测定实验与中药化学实验大同小异;半夏炮制前后刺激性的比较,只是验证对家兔眼结膜的刺激大小,既浪费实验材料,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用也不大。在传统的技术继承性实验上,也存在学生只切药不润药,只管炒药而不净选等敷衍于表面的现象,没有真正起到让学生体会到传统炮制操作的内涵,比如古人所谓的“七分润工三分切工”,“炙者取中和之性,炒者取方向之性”等意境。另外,对于实践中应用较多的工艺实验等以往内容未曾涉猎。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将学生实验内容进行大幅度调整。要求学生在整个实验学时内,对教师所要求的整个实验内容进行自我安排,实验材料,如药材种类,根据现有情况,进行规定品种数量的自行选择,教师要对学生的设计进行把关,传统实验要完成规定数量,设计综合性实验可根据教师要求,也可自行设计,经教师把关,需完成2项。使各种实验有序完整地进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系统性的思维能力,而且发现学生的实验热情明显提高。调整后的实验内容,充分考虑了中药炮制学的学科性质,具有可操作性,注意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已经改进的综合性试验上,增加了炮制成分测定的HPLC 法;对煮法炮制的乌头,采用了薄层检识,对煎药的药汁亦进行了检识,证明“药透汁尽”是有道理的,同时纠正了教科书中的错误说法;对西瓜霜进行了传统与现代制法的比较,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也开始了西瓜霜新工艺的炮制研究课题。

(2)改变实验考核方式实验考核应能体现学生实验的真实效果,课程改革后的实验考核成绩占该课程结业成绩的大约20%,由口答抽签式实验技能考核及实验报告成绩组成。其中口答实验技能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实验操作过程的描述,实验结果分析及实验原理。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过仔细观察,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仔细思考、分析,才能做出准确的回答。教师在对结果的评判上,不以单纯的对错论高低,而以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描述、实验结果的分析,以及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把握、认知能力、体会作为判定原则。实验报告也作为判定结果之一,而实验报告也不以实验成败论分值,而以实验讨论,即学生对试验关键操作、原理探讨、结果分析、实验的认真程度作为评判标准。

(3)实验教学的其他方面:实验教学是以更加形象生动的方式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实验教学是充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与实践精神,进行节约教育的平台”。在实验内容和方式改变的同时,与之配套的实验出勤管理;实验秩序管理;对学生进行启发式实验指导;制作炮制过程多媒体展示;制作方便学生实验的炮制标准品;重新编写具有开拓学生自我设计能力的炮制实验指导教材等均是使实验教学达到理想目标的必要保证。

以上我们主要从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上对中药炮制学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课程改革的成败涉及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加强教学管理、监督机制;教师要重视自我发展、提高;将研究型大学的研与学有机结合等。我们在探讨中列举了英国等的一些成功的做法,当然这些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能简单的模仿。本科教育时期是一个人接受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阶段,我们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可以获得最大的提高,这正象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于1998年发表题为《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reinvent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 blueprint for American’s reserch university)中最终表达的意义是:大学生活是一种经历,要通过这种经历,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成长,从而达到高等教育的目的[3]。

参考文献

[1] 杨爱英. 中英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比较研究及启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49(9):172-174.

[2] 王小飞. 浅析面临挑战与机遇的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J]. 外国教育研究,2002,29(6):38-42.

[3] 刘宝存.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重建[J]. 外国教育研究, 2006,33(6):8-14.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

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研室于纯淼

摘要:本文从食品化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内容交叉,理论与应用的结合,实验教学三方面对食品化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食品化学;课程建设;教学内容

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支柱之一,也是化学学科一门新兴的学科分支。它从化学角度和分子水平上研究食品的化学组成、结构、理化性质、营养与安全性质以及它们在生产、加工、贮运和运销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对食品品质和食品安全性影响的科学,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开发食品新资源、革新食品加工工艺和贮运技术、科学调整膳食结构、改进食品包装、加强食品质量控制及提高食品原材料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奠定了理论基础的学科。

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食品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有关食品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为今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毕业后从事食品科技工作、开发研制新型食品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食品化学课程的学习,了解和掌握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重要的物理化学变化、变化机制,直接运用相关理论来解决食品中的实际问题。在大多数的食品院(系)中,食品化学课程均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国外食品院系更是如此。所以,食品化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本科专业的一门公共专业基础课、主干课程,同时还是大多数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考试课程,在食品科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食品化学课程作为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分布于理、工、农、医、商及综合性大学等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中。由于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其课程教学体系既有相对的完整性,也有专业的独立性。

考虑到食品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对整个学科的重要性,结合本次学校教学改革和满足培养高素质食品专业人才的需要,笔者在食品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重点在教学内容的调整与优化、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和实验内容的调整等方面做了些研究与探索。

一、科学处理各课程内容交叉问题,调整教学内容,突出食品化学的重点与特色

食品化学是建立在基础学科(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之上的,同时又是一些专业课的基础。食品化学课程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水、碳水化合物、脂类、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食品色素和着色剂、食品风味、食品有害成分以及食品添加剂。了解它们在食品中的含量、分布、结构、性质,在食品加工中和储藏中的变化,在食品加工中的功能特性。如何处理好各课程的内容交叉问题及把握内容的深浅度值得食品化学教师深思。

(一)关于食品化学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课程的内容交叉问题

在食品化学的水分一章中,水的三态、水的物理性质、水分子的结构与水分子的氢键缔合部分已经在无

机化学中气体和溶液、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的章节中涉及,不应多讲,重点应放在介绍冰的结构、液态水的结构、食品中水的类型、水和溶质间相互作用,水分活度与食品的稳定性、吸湿等温线、水的理化性质对食品加工和品质的影响等。食品的冻结保藏部分略讲,深层次的内容可放到专业课有关食品速冻保藏中详述。

食品化学课程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这三章内容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的课程中也有比较全面的讲述,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同时开设这三门课,因此处理好内容交叉问题显得十分重要。经过对三门课程教学大纲的了解,在有机化学中这部分的内容往往不作为重点,一般只讲结构和简单的性质。教师讲得少,学生吸收的更少。在生物化学中这部分内容作为三大类物质代谢的铺垫,只有蛋白质、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介绍得较详细。若在食品化学中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学过的内容不讲,可能由于学生在前两门课中掌握的不透而难以理解三大类物质在食品中的性质及应用问题。若讲的过细,又浪费学时。因此,笔者确定了食品化学的在讲述的这部分内容——三大类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时先要在课前做个复习,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和提出的要求确定讲授的具体内容。这样确定的讲课内容更能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教学效果很好。

(二)关于食品化学与食品营养学内容交叉问题

作为评价食品营养品质重要指标的维生素和矿物元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存所必需的要素。由于它们是食品的组成成分,其结构和性质应在食品化学中讲述,但作为必需营养因子又是食品营养学所要论述的,二者内容交叉。经教研室讨论确定,食品化学重点讲述维生素、矿物元素的结构和性质及其在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变化。食品营养学重点讲述其生理功能,缺乏症状、膳食来源、营养强化等方面,使两门课相互补充各有侧重,使这部分内容更系统。

(三)关于食品化学与专业课的内容交叉问题

主要是指食品化学中酶、食品添加剂和食品中的有害物质部分。关于酶,因我校食品专业没有开设食品酶学、应用酶学导论、酶与酶工程等课程。在生物化学中对酶的知识有一定的涉及,在食品化学中应重点讲述酶的固定化和酶促褐变部分。详述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酶的分离纯化、酶活测定及使用方法等。

关于食品添加剂,我校开设了食品专业的限选课程——食品添加剂学。但考虑到有一部分学生可能没有选修这门课,而其中的部分内容又比较的重要,不能不讲。所以食品化学课要侧重于各种添加剂的结构及作用机理,食品添加剂课要侧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范围、使用方法、使用量及注意事项等等。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在所选教材中没有这一章,但有害物质作为很多食品及食品原料中存在的物质,也应是食品化学体系的一部分,而且非常重要。但这部分内容与限选课食品安全性评价内容有重复,因此在食品化学中,这部分内容用4学时来讲述食品中常见的有害物质。

二、注重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充实教学内容

食品化学是一门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的课程,授课时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将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自学指导法、实例教学法等优化组合,充分利用板书、多媒体课件改变理论课的单调枯燥。同时,以食品化学为基础从事的食品研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在教学实践中,也应注重收集食品化学理论在食品中应用的资料,平时多上网,多读文献,及时补充学科发展的前沿成果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

在授课过程中通过食品加工、储藏中出现的现象,引入食品化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寻求应用这些知识和原理解决在食品加工和储藏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习印象,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提高学习效果。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促使学生掌握食品化学的基本原理、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三、调整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从近年来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类型上看,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成为理工科大学生尤其是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高校实施教育创新,必须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食品科学与工程是应用性较强的一个专业,食品化学是该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习食品专业其他专业课的基础。食品化学中有大量的实验内容,这些实验既有基础性又有应用价值。通过实验,不仅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的专业基础知识,更能让学生学到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原料性质、仪器使用、结果分析等整套科研工作知识和技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根据食品化学中的重要反应论理论与食品生产应用,选择相应的实验内容来验证理

论知识。通过课程实习和实验现象、数据分析结果,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理论的了解,例如美拉德反应、脂肪的氧化反应与抗氧化、食品的酶促褐变及影响因素、维生素C损失及影响因素、淀粉糊化程度评价等。学生通过撰写实习报告和实验报告,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归纳、总结等方面的能力。

在实验课学时较少的情况下,有高质量的实验内容显得十分重要。食品化学实践教学逐步由验证性实验向综合型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过渡,今后将逐步加大后者的比例,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科研。例如,通过适当的辅以实验模拟演示实验,以增加食品化学实验信息量。逐步使学生可以在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对“维生素C损失的保护措施”、“食品体系的美拉德反应模拟”、“酶促褐变影响因素”等进行自行设计、实验、总结。使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等过程,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今后的科学实践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综上,教改后,食品化学课程学时由原来的72学时4学分增加到80学时5学分,8学时全部增加到理论课中。进一步体现食品化学课程在食品专业课程中的重点地位的同时,兼顾食品化学和其他选修课内容的交叉,并考虑到一些重要内容学生如果没有选修相关的课程会造成知识上的缺失,在食品化学课程中应有相应的讲述。由于课程内容较多,理论课最后两学时为总复习课,配合教改后在考试前学生有两周的复习时间,将所学知识归纳总结的同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的复习。

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以生活和生产实例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在实践课教学中,逐步由验证性实验向综合型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过渡。实现以综合性实验为主、验证性实验为辅的实验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系统、连贯的运用相关知识与理论,强化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邻渭,叶立扬.食品化学学科的作用和现状与发展前景.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7 (23)

[2] 李磊.高等医学院校食品化学教学改革设想.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

[3] 刘欣,周爱梅,赵力超.新的教育观念在食品化学类本科课程教学中的体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

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发挥实验教育功能

——谈药学专业物理学实验课的改革与创新

王冬梅药学院

[摘要] 物理实验课程是对高等院校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性基础课程,它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在我校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际、以我院进行教学改革为契机,物理实验课也应在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方式、实验方式和技术手段,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与建设。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分层次、模块化、点面结合的物理实验教学体系。

[关键词] 物理实验课、实验教育、教学改革

在高等教学中,以其鲜明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特点,成为培养学生素质和实验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从21世纪科技发展和对人才科学素质要求的角度考虑,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必须建立一种适合当代科技发展、有利于培养具有深厚的基础知识的创造性人才的教学新体系。教学内容应反映当代教育思想和高科技成果,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改变过去的单一模式,建立多级开放实验室,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独立进行学习和研究的需求,采用CAI、Internet网等现代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条件,形成多元化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它反映了自然界科学实验的共性和普遍性问题。笔者所在的教研室承担了我校药学类专业的全部物理课程,针对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的特点,我们应该精选与药学专业关系密切的物理实验内容,通过有效的实验训练,使学生在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中既充分理解各种药学仪器的基本原理,又能更科学地掌握其使用方法和技能。同时,在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及科学世界观方面,实验也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仅从当今药学研究中常用的光学分析仪器与物理学相关实验内容出发,从几个方面比较宏观地介绍我们的设想和具体实施框架以及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

1 实验体系的构建

1.1 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议

传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强调各学科的自身体系,往往是各学科之间缺乏联系,形成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格局。其结果是引导学生完全孤立地一门门去完成各学科的实验实践,这完全背离了当今社会倡导的要着力培养综合性和创新性人才的目标。为此,为避免实验内容的重复,加强学生的药学实验的整体观,按教学体系和学科特点使相关学科的实验互相渗透和融合,我们对物理实验进行了整体构想和设计,建立学科间“立交桥”式的交互连通体系,增加专业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开出率。

1.2 实验教学内容的建设

首先对已经开设的实验进行精选,保留其中实用性强,重复性好、结合专业多的项目;其次设计和整合物理实验内容;再次,以教研室教师参编的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物理学实验》为指导,它紧紧围绕药学专业的特点,以物理学的原理和定律为基础,增加了若干实用性和研究性都较强的实验。通过实验来测量和解释药学问题中有关数值和现象,力争使学生基础扎实、操作熟练、眼界开拓,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梳理好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综合能力。

1.3 实验教学方法的建设

在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新的尝试。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建立实验课的多媒体考试系统;增加学生参与实验设计的机会,由老师统一布置实验目的及要求,其后利用课余时间让同学们自行准备,互相讨论,基本达到让同学们边动手实践,边开拓思路,边查阅有关方面的资料,初步构思设计性实验方案,并熟悉仪器及元器件使用,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点评,这样拓展学生的综合思维,开阔了视野,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

2 实验内容的设计

药学专业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和模式的研究作为本次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我们本着对学科负责,对学生负责的精神,发挥了集体的智慧,经过反复认证和调整,决定了以下的物理实验项目:

1 力学基本测量与万用表的使用;

2 旋光仪测量溶液的浓度;

3 分光计测量光栅常数和光波波长;

4 光电比色计测量溶液的浓度;

5 示波器的使用;

6 用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

7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分振幅干涉研究;

8 自动控制电路的研究;

3 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物理实验由于实验仪器较少、学生数目较多,实行同时开四个物理实验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在执行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弊端,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又不容易执行。因此在改革中,我们要求每次只开一个实验,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对某一个实验进行教学和操作。这样非常有利于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和物理知识的理解。

4 实验教学和考核方法的探索

传统的物理学实验大多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即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运用物理学的原理和定律通过实验的结果加以验证。而考核的方法主要是学生的参与率和实验报告为主。而在改革中我们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一般的实验方法和技巧的前提下,在本学科范围内进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探索。

例如测量液体的浓度有多种原理和方法,在实验前要求学生分析各种原理和方法的异同、结果的精确性等,即对同一现象要站在更高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考试从考核传统的具体操作过渡到以多媒体模拟设计和操作,从而提高学生以现代化手段对理论和实践的灵活应用能力。

5 结束语

一切科学真理的发现,一切科学技术的发明,全部源自于人对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观察、实践、分析和总结。国家之间综合国力和核心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教育的竞争。因此,如何提高高等学校的实践性教学与创新性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求实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探索更多的实验教学改革方式,从而使其更好地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耿完桢. 大学物理实验.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

2 李学慧.大学物理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厉爱令. 大学物理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无机化学》课程的优化设计与教学实践整合的研究

贾桂芝闫静邹淑君

药学院无机化学教研室

摘要:高等医药院校无机化学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素质教育,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本文根据“一优”、“二精”、“三结合”的原则,对无机化学课程的优化设计及注重与教学实践相整合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无机化学改革、课程优化设计、素质教育、教学与实践

进入21世纪,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新时代对人才最重要的内涵要求。化学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对医药科学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课程是高等医药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最重要的基础课程。

《无机化学》是医药院校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大学新生所接触到的第一门化学课。如何承接新生中学的化学基础,为后续化学课及专业基础课程做好铺垫,无机化学课程显然起到了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使来自各地且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树立信心,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尽早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摆在《无机化学》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多年来,经过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经过反复的探索与实践,本着“一优”、“二精”、“三结合”的原则,即:课程内容的优化设计原则;精简课程学时、精讲课程内容的实践教学原则;结合学生中学的化学知识基础、结合药学专业的知识结构的需要,结合无机化学课程自身教学体系和无机化学在药学方面的最新发展方面的实用原则,在两年多的教学改革实践中,使该课程不仅能达到《无机化学》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提高了教学水平,保证了教学质量,而且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方面显示出特有的作用。

一、通过课程内容的优化设计,保证教学质量目标的实现

无机化学是中药、药剂、中药资源、药学、生物工程、食品工程、和制药工程等专业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设计,从而在精简学时的情况下,仍能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并重点的掌握无机化学的精髓,获取良好的教学与学习效果。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马艳春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姓名马艳春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2.1 专业职称副研究院 最后学历/ 学位研究生/博士 招收学生 层次 硕士 所属学院基础医学院办公电话82195301 从事专业方剂学电子邮箱yanchunma@https://www.doczj.com/doc/3b14255469.html, 主要研究 方向 方剂学文献研究 主要社会 兼职 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研究分会常务委员 目前主持科研课题1.国际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国家公派专项出国留学项目地方合作项目 留金法[2010]5012 2.教育部立项资助“春晖计划”合作科研项目:地龙成分EFE通过介导 TNF-a/Smad7信号通路及细胞凋亡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作用 3.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地龙有效成分对慢性点燃大鼠海马区神经 递质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主要论著1.家庭常见病简易中医疗法主编科学出版社2012 2.糖尿病中医治疗经验集副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主要科研成果1.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二等奖主持人 2012 2. 地龙成分EFE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与应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主持人 2011 3. 地龙成分EFE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GMC、TGF-β的影响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一等奖主持人 2011 4. 地龙有效成分对糖尿病肾病作用机理研究黑龙江医药行业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人2010 主要发表学术论文1. 地龙成分对高糖刺激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_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2011,33(3):410-414 中成药 2. 宋金元时期方剂学发展特点探讨 2011,26(3):437-441中华中医药杂志 3.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研究及展望2010,13 (6): 658-659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4. 地龙成分及含药血清对人正常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2010,13(5):493-495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5. 中药干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机制2010,13(4):446-448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6. 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学说及分脏分法辨治探述2010,27(3):127-130中医药信息 7. 从痰瘀论治糖尿病肾病的理论探讨2010,38(2):86-88中医药学报 8. 左归丸实验研究概况2010,32(3):477-480中成药 9. 左归丸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大鼠ATP酶及Bcl-2 Bax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2010,28(1):205-207中华中医药学刊 10. MTT法检测地龙有效成分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2010,27(1):34-36中医药信息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王锐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姓名王锐性别男出生年月1977.7 专业职称副教授 最后学历/ 学位硕士 招收学生 层次 硕士 所属学院药学院办公电话87266893 从事专业药剂学电子邮箱wrdx@https://www.doczj.com/doc/3b14255469.html, 主要研究 方向 新药及新剂型研究 主要社会 兼职 黑龙江省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员,中国药学会会员 目前主持科研课题1.中药阴道温敏微囊凝胶给药系统的研究,哈尔滨市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基金,2012-2014 2.治疗支原体肺炎的创新药物“十三味肺清糖浆”的研制,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研项目,2009-2012 主要论著1.《中成药学.2009.1.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委 2.《中药药剂学实验教程》.2009.5.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主编 3.《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同步题解》.200 4. 5.中医古籍出版社.副主编 4.中华药浴.2008.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副主编 主要科研成果1.优质高效中药品种示范研究中药广谱抗菌粉针“广炎灵”开发研制.黑龙江省科 技进步二等奖.黑龙江省人民政府.9.2008.3 2.逍遥丸新剂型-逍遥胶丸制备工艺及初步质理标准.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二等奖.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8.2008.2 3.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中药注射液的研制.医药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医药行业协会.8.2009.11 4.创新药物丁香苦苷纳米载药体系的研究.医药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医药行业协会.7.2011.11 主要发表学术论文1.注射用广炎灵粉针指纹质量标准研究.2009.6.中医药信息 2.环糊精包合清脑醒神贴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2010.11.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3.清脑醒神贴制备及质量标准的研究.2011.3.时珍国医国药 4.十三味肺清糖浆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的研究.2012.4.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马建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姓名马建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1.05 专业职称主任医师 最后学历/ 学位研究生/硕士 招收学生 层次 硕士 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办公电话82111401-8906 从事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电子邮箱majian1961@https://www.doczj.com/doc/3b14255469.html, 主要研究方向1、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研究2、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研究3、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神经和大血管病变的研究 主要社会兼职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带头人 3、中华中医药学会消渴分会副主任委员 4、黑龙江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 5、省中医药学会消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目前主持科研课题1、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及其基因表达谱的研究哈尔滨市科技局2008.01-- 2010.12 2、基因芯片技术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辩证分型中应用的研究教育部春晖计划2009.01--`2011.12 3、祛胰抵方改善T2DM胰岛素抵抗临床与实验研究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01--2013.12 主要论著《糖尿病》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8月 《内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中医类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教材》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糖尿病调治与生活宜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年1月 《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研究》(上、下册)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12年4月 主要科研成果1、胃动灵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二名 2002年2、瑞香狼毒提取物逆转多药耐药实验研究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名 2007年3、糖肠宁治疗糖尿病肠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二名 2011年 主要发表学术论文1.糖肾康饮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AGES、PKC表达的影响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年3月 2.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肝功能指标关系思考现代 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3月 3.祛胰抵胶囊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清IL-6的影响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年11月 4.益气养阴、活血祛痰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作用的疗效观察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年9月 5.清肝消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3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吴修红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姓名吴修红性别女出生年月1978.11 专业职称副教授 最后学历/ 学位研究生/博士 招收学生 层次 硕士 所属学院药学院办公电话87266806 从事专业生药学电子邮箱wxh8088@https://www.doczj.com/doc/3b14255469.html, 主要研究 方向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活性研究 主要社会 兼职 中国药理学会委员 目前主持科研课题1 国家科技部,熊胆蛋白抗丙型肝炎新药研究150万, 2009-2012 2 教育部重点项目,熊胆粉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 6万,2009-2012 3 省自然科学基金,女贞子三萜对HCV全基因/亚基因复制子转染Hun-7细胞 的作用研究,5万,2012-2014 4 省留学归国择优资助,熊胆粉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 研究,5万, 2012-2014 5 省教育厅,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药效物质基础研究,2,2011-2013 主要论著《生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编委 《气相色谱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9,编委《中药鉴定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编委 主要科研成果1. 黑龙江省政府三等奖,中药材方法栽培生产关键问题研究,2012 2. 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一等奖,中药材方法栽培生产关键问题研究,2011 3. 黑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二等奖,黄芪种子包衣后植物生长性状及药材品质的研究,2009 4 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无公害中药材生产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2004 5.黑龙江省经委优秀新产品二等奖,仁皇牌超氧化物歧化酶,2008

主要发表学术论文1. Ma Chaomei, Wu Xiuhong, Masao Hattori, Wang Xijun, Kano Yoshihiro. HCV Protease Inhibitory, Cytotoxic and Apoptosis-Inducing Effects of Oleanolic Acid Derivatives[J]. J Pharm Pharmaceut Sci. 2009,12(2) 243 – 248. 2. Wu Xiuhong,Ma Chaomei,Hattori Masao,Wang Xijun, Kano Yoshihiro. Inhibitory Effect of FEL URSI (Bear Bile) on HCV Protease(Ⅱ),The 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atural medicine and microflora(7th ISNMM)—Metabolic Syndrome & Natural Medicines. Toyama, Japan, August 2008:98-99 3. Wu Xiuhong,Ma Chaomei,Hattori Masao,Wang Xijun Wang Ping,,Kano Yoshihiro. Inhibitory Effect of FEL URSI (Bear Bile) on HCV Protease(Ⅰ), The 128th Pharmaceutical Society of Japan, Yokohoma, Japan, March 2008,(2):130. 4. 吴修红,孙晖,王喜军,草乌毒性及解毒方法研究进展中医药学报[J],2009,37 (4):96-97. 5. 吴修红,杨波,张淑香,赵玉江,失眠症的综合治疗[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18(7):90. 6. 吴修红,孙文军,腾毅,吕海涛,吴泽明,王喜军。基于UPLC-Q-TOF长期引 流取胆汁与正常熊的代谢物学比较研究,2006年江苏省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中医药创新与发展论文集,中国南京,2006年12月:587-593. 7. 吴修红,刘丽佳,王喜军, 桂枝茯苓丸及组成中药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 中医药 学报,2010,38(6): 102-104. 8. 吴修红,王喜军,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现代中药鉴定中的应用[J],中医药学报, 2004, (2):219-222 9. 张宁,吴修红,王业秋,陈巧云,夏珂,逍遥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现状与展 望[J],亚太传统医药,2009,12:48. 10. 吴革林,吴修红,董阗伟,王喜军.熊胆(粉)非胆汁酸类成分研究进展,中 医药学报,2011,39(3):90-92 11. 李杏花,吴修红,王喜军,抗HCV靶向药物筛选及相关中药研究进展,中医 药信息,2011,28(5):107-109.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经典个人简历模板-word可编辑(246)

工作经历 基本技能 教育经历 奖励情况 姓名:茉莉花 出生年月:19905.25 性别:女 专业:环境工程 学历:本科 电 话:00000000000 邮箱:00000000000 地址:圣达菲 1999.2.5-2000.5阿士大夫撒 成绩:圣达菲 1999.2.5-2000.4 额热切圣达菲 成绩:圣达菲第三个 -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 (TEM 4) 优秀 -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CET 6) 通过 - 金融英语证书 (银行综合类) A 级 - 金融英语证书 (ETS-TOPE) 阅读和口语部分最高分 - 熟练掌握MS Word 、Excel 、PowerPoint 、MS Project 软件 求职意向:金融行业、符合规范化 中国银河证券投资银行部 实习生 2000,10 - 银河证券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证券公司 至今 - 投资银行部15个实习生唯一一名本科生 北京 - 协助分析中国银行上市(IPO )项目的市场背景,涵盖了64个上市公司的资料 - 为亚洲发展银行调研了国内债券市场的情况,并翻译了其证券圈套项目建议书 - 学习到了大量有关会计、投资银行、信息搜集以及与人协作的能力 中央电视台4台“快乐中国”栏目组 业务助理 - 负责在校园内物色联系潜在外籍演员并进行初级遴选 2003,09 - 作为嘉宾参加其中一期“快乐中国”节目 2003,10 - 锻炼了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尤其是与外国朋友们的有效交流 - 北京 太原科技大学综合奖学金 太原科技大学数学学科单项奖学金 太原科技大学金融系社会工作奖学金 太原科技大学优秀学生干部 自我评价 熟练掌握会计和投资银行的相关知识、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俱佳、有较强的领导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强、写作能力强、与人沟通能力强、有爱心、耐心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张跃辉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姓名张跃辉性别女出生年月1980.3 专业职称副教授 最后学历/ 学位研究生/博士 招收学生 层次 硕士 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办公电话82119168 从事专业中医妇科学电子邮箱chizishui-04@https://www.doczj.com/doc/3b14255469.html, 主要研究 方向 中西医结合妇科生殖内分泌疾病的防治 主要社会兼职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分会青年委员。 2.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分会委员。 3.国际妇产科联盟会员。 目前主持科研课题1.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科研项目。 3.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面上项目。 4.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 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批)。 主要论著1.《今日中医妇科》编委。 2.《实用临床医学》编委。 3.《女科百问》评注,副主编。 主要科研成果共获科技成果奖项12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厅局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会英文论文三等奖1项。 附:主持的获奖项目 1.《痰浊与生殖功能障碍病证模型的构建及机制研究》,2011年度黑龙江省高 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类)二等奖。张跃辉,吴效科,侯丽辉,胡敏,李威。 2012-02-21。证书号:2012-093-01.(厅局) 2.《痰浊与生殖功能障碍病证模型的构建及机制研究》,2012年度黑龙江省科 学技术奖(自然类)三等奖。张跃辉,吴效科,侯丽辉,胡敏,李威。 2012-162-01.(省部级) 3.《Ovary insulin resistance by akt2 deficiency is associated with phenotypes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中华医学会举办的2010全国妇产科英文优秀学术论文竞赛三等奖。张跃辉。2010年8月8日。(论文奖) 主要发表学术论文发表SCI论文3篇。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24篇。其中中华系统杂志文章5篇。附:5篇代表性论著 1.Zhang Y, Hu M, Ma H, Qu J, Wang Y, Hou L, Liu L, Wu XK. The impairment of reproduction in db/db mice is not mediated by intraovarian defective leptin signaling. Fertil Steril. 2012 ;97(5):1183-91. PubMed PMID:2234164 (SCI收录,影响因子4.0) 2.Min Hu, Yuehui Zhang, Hongli Ma, Ernest Yu Ng, Xiao-Ke Wu. Eastern Medicine Approaches to Male Infertility. Seminars in Reproductive Medicine. Accepted. (SCI收录,影响因子3.796)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冯晓玲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姓名 冯晓玲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9.09 专业职称主任医师 最后学历/ 学位研究生/博士 招收学生 层次 博士/硕士 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办公电话82111401-5188 从事专业中医妇科学电子邮箱doctorfxl@https://www.doczj.com/doc/3b14255469.html, 主要研究 方向 先兆流产(复发性流产)、不孕症、妇科肿瘤、痛经等 主要社会兼职1.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 2. 黑龙江省中医药第三届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3. 国际妇产科联盟会员 4. 中国医师协会会员 5. 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目前主持科研课题1.隐丹参酮对抗磷脂综合症模型小鼠β2GPⅠ影响的实验研究国家博士后基 金(国家级) 2010年—2012年 2.隐丹参酮对抗磷脂综合症模型小鼠影响的实验研究省博士后基金(省部级) 2010年—2012年 3.补肾活血法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雌孕激素及代谢物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黑 龙江省教育厅(省部级) 2010年—2012年 4.补肾活血法对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校博士后基金(校级) 2010年—2012 年 主要论著1. “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编委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1 2. 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中医妇科学》(第二版)副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2011.05 3. “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编委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11 4.《中医妇科学——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导》主编黑龙江教育出版 社2010.03 5.《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教程——中医药分册》编委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9.01 主要科研成果1.模块式教学法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 教育教学类二等奖主持人 2009.02 2.妇产血净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的应用研究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进步类二等 奖主持人 2009.08 3.优生宁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影响的实验研究黑龙江省 人民政府自然类二等奖主持人 2011.11 4.妇产科临床实习指南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著作类二等奖第二名 2007.07 5.高等中医药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 类二等奖第三名 2007. 06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管理信息系统重点(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第一章 1、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特性有什么?信息和数据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信息的特性是:1)事实性 2)时效性3)不完全性4)等级性5)变换性6)价值型 区别和联系: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可以说信息是经过加工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2、信息系统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它们特点及之间关系如何? 1)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特点是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化,目的是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是信息 系统的雏形。 2)管理信息系统(MIS):高度集中,能将组织中的数据和信息集中起来,来进行快速处理,统一使 用。定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预测、计划优化、管理、调节和控制等手段来支持决策。 3)决策支持系统(DSS):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 4)三者关系:三者是相互交叉的关系。EDPS是面向业务的信息系统。MIS是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 DSS是面向决策的信息系统。DSS在组织中可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也可能作为MIS的一个高层子系统而存在。 3、信息系统对传统组织结构的改变表现出哪些特点? 1)通信系统的完善使上下级指令传输系统上的中间管理层显得不再那么重要、甚至也没有必要再设 立那么多的中间管理层。 2)部门分工出现非专业化分工的趋向,企业各部分门的功能相互融合、交叉。 3)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企业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机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变的十分便 捷,从而有利于上下级和成员之间的沟通,也是企业可以随时根据环境的变化作出统一的迅速的整体行动和应变策略。 4、当代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 1)如何深刻的认识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系统。 2)如何提高科学管理书评,为信息系统的实用创造有利的条件。 3)如何用信息技术来促进企业管理 4)如何提高企业文化,培养新一代的工作人员,使之适应新技术应用和企业转型的挑战。 5)政府部门如何促进信息系统哦能够的应用和发展。 第二章 1、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1)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2)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 3)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 4)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5)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2、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生产过程的特征。 1)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之一,是信息技术与管理手段、思想和方法的结合。 2)不同的企业有着不通的生产特征和千差万别的内、外部环境,因为要求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3)产品性质、结构复杂和批量不同的工业企业,其声场过程的特点不同,进而造成管理方法上 的差异。 3、MRP II的工作原理是什么?ERP与它相比有什么区别与联系?P40,P42 1)MRPII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作出有效地计划安排,实现统一管理。 2)MRPII是将企业的生产、财务、销售、采购、技术管理等子系统综合起来的一体化系统,它 使各部门相互联系,相互提供数据。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七年制中药专业(90)教学大纲

《中药学》教学大纲 前言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本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应用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 1.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 (1)掌握中药、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炮制方法、用量、用法等。 了解中药的起源、产集、采收及其他炮制方法。 (2)掌握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某些特殊用法;并了解其来源(指一味药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熟悉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药物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余药仅作参考。 (3)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2.本课程学时总体安排 本学科的教学时数为80学时,标本实验教学为10学时。共90学时。 3.对本课程授课要求 中药学是中医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讲授中药学必须以中医药的理论为指导,突出辩证用药的特点,使学生能正确掌握药性的应用。 中药的理论和功效主治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教学时要求讲清楚功效的概念,运用中医药理论分析功效,以功效联系主治、用法,有机地将几方面内容结合起来,并突出要点。故教学时要做到明确共性突出个性,注意前后有关内容的联系,加强系统性;对于功效近似的药物,采用归纳比较的方法进行讲授,在教学中要有重点地说明某些药物通过配伍后性能的变化,治疗范围的扩大及各类药物之间的配伍规律。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总论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目的要求】 明确中药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其中着重了解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 【教学内容】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姚美玉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姓名姚美玉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2.2 专业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最后学历/ 学位研究生/硕士 招收学生 层次 硕士 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办公电话82115530 从事专业中医妇科学电子邮箱yaomeiyupxx@https://www.doczj.com/doc/3b14255469.html,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病,反复性流产,不孕症等免疫失调,内分泌失调性疾病的疗效及机制。 主要社会兼职黑龙江省中医药第三届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络病学会委员 目前主持科研课题1、内障丸治疗抗精子抗体流产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 2004-2005 主持人2、内障丸对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 2006-2007 主持人3、痛可舒对外在性内异症局部病灶作用的研究 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局 2004-2005 专题负责4、内障丸对习惯性流产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黑龙江省教育厅 2007-2009 主持人5、内障丸对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 2006-2007 主持人 主要论著1、《中医妇科家珍》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 2、《中医妇科学》副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3、《中医妇科学》编委科学出版社 2004 4、《常见妇科病家庭疗法》 副主编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主要科研成果1、内障丸防治免疫性流产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2011年获厅级黑龙江省医药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人2、内障丸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机理研究 2011年获厅级市科委二等奖主持人 3、中医临床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应用研究 2010年获校级校基金二等奖主持人 4、《真人式教学法在中医妇科教学中的应用》 2010年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题库集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题库 第一套 一、单选 1、证类本草的作者是(A) A、唐慎微 B、李时珍 C、陈藏器 D、陶弘景 2、一味药能降低或消除另一味药的毒副作用的配伍关系属于(A) A、想杀 B、相恶 C、相使 D、相畏D、相反 3、治疗肺痈首选(D) A、石膏 B、黄芩 C、地骨皮 D、鱼腥草 E、蒲公英 4、苦味药的主治证应(B)除外 A、热结便秘 B、挛急作痛 C、咳嗽气喘 D、呕吐呃逆 E、缺乏 5、厚朴最适宜治疗(A) A、腕腹胀满 B、两胁胀痛 C、小腹冷痛 D、寒病腹痛 E、小腹赤痛 6、有峻下冷积作用的药物是(D) A、甘遂 B、京大戟 C、大黄 D、巴豆 E、茯苓 7、治疗水瘀互组的水肿宜选用(E) A、琥珀 B、酸枣仁 C、朱砂 D、牛膝 E、益母草 8、用治肺痨咳嗽、久咳虚嗽,最宜选用(A) A、百部 B、苏子 C、苦杏仁 D、枇杷叶 E、桑白皮 9、既能活血行气,又能利胆退黄的药物是(B) A、川芎 B、郁金 C、延胡索 D、乳香 E、五灵脂 10、山楂除用治油腻食积外,还可治疗(C) A、回乳 B、遗精遗尿 C、产后恶露不尽 D、咳嗽痰多 E、表证 二、多选 1、麦芽能消食健胃,又能(BC) A、健脾理气 B、回乳消胀 C、疏肝解郁 D、活血化瘀 E、降气化痰 2、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活血的药物是(BC) A、红花 B、当归 C、桃仁 D、柏子仁 E、牛膝 3、下列符合天麻的适应症为(CDE) A、肺热喘咳 B、小便不利 C、肝阳上亢 D、肝风内动 E、痉挛抽搐 4、可用治血淋的药物是(ABE) A、琥珀 B、蒲黄 C、茯苓 D、桑白皮 E、小蓟 5、具有消积作用的药物(ABCDE) A、三棱 B、莪术 C、厚朴 D、枳实 E、山楂 6、既能清肺化痰,又能消胃止呕的药物是(BD) A、苏子 B、竹茹 C、瓜蒌 D、枇杷叶 E、川贝母 7、具有润肺止咳作用的药物是(ABCDE) A、款冬花 B、麦冬 C、百合 D、百部 E、甘草 8、补虚药中具有止血作用的药物是(BCDE) A、白芍 B、墨旱莲 C、续断 D、冬虫夏草 E、阿胶 9、五味子的适应症(ABCDE) A、津亏口渴 B、五更泄泻 C、久虚喘咳 D、肾虚遗尿 E、心神不宁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程伟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姓名程伟性别男出生年月1960.09 专业职称教授 最后学历/ 学位研究生/博士 招收学生 层次 博士/硕士 所属学院基础医学院办公电话82193005 从事学科 专业 中医医史文献电子邮箱chwh90665@https://www.doczj.com/doc/3b14255469.html, 主要研究 方向 中国传统医学现代转型研究;比较文化精神医学研究 主要社会 兼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医史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副主任委员、神志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副会长 黑龙江省医学伦理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目前主持 科研课题 中医心理养生思想研究,局级,2010.01-2012.01 主要论著中医诊断学(英文)主审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 中国医学史,编委,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08 中医神志病学,编委,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9. 09 中医基础(中医药大学专业英语教材),主审,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9. 01 医学英语基础教程主审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1、11 中医哲学的时代使命,作者之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2 中国医学史,主审,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08 消化系统西医难治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委)2012、5 主要科研 成果精神医学领域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历程,黑龙江省教育厅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指导教师),2007.5 抑郁症的文化相关性研究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010.03 从求证到解析—中国传统医学现代转型的现实与可能, 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独立,2010.03 中药性味的可拆分性、可组合性研究,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一等奖,第二,2010.1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一附院门诊出诊表

新门诊二楼科室医生出诊一览表(内科) 科室姓名 挂 费 每周出诊时间诊 室 科 室姓名 挂 费 每周出诊时间诊 室全天上午下午全天上午下午 呼吸科刘建秋20 1 225 内 泌 科 马建20 4231 刘建秋20 4 2 5543 马建20 1 2 6 537 李竹英20 5 225 李永华 4 2 214 李竹英20 3 6547 王迎新 6 1 2 3 5 67 4 231 吴维平 6 2 225 刘颖哲 4 5 214 段钦权 6 4、6 225 杜立坤43214 谭静洲 4 3、日225 王冰梅 4 4 214 谭静洲 4 4、5 6208 栗明 4 1 214 孟令轩 2.5 1 2 3日6208 心管一刘莉20 2 3 5 1 535 刘东方 6 5 202 肝 脾 胃 谢晶日20 3 5 7 545 刘东方 6 3 211 邢士杰 4 1 3 5 227 徐络 4 1、3 202 韩玮琳 6 2 4 6日227 张迪 6 1 2 4 5 67211 李明 2.5 1 2 3 4 5 210 徐京育 6 2、4 202 肾 病 科 宋立群20 1 3 5 4 523 心管二周亚滨20 1 4 6545 张传方 6 6 229 陈波20 1 5 549 张传方 6 5 212 贾宝善20 1 3 5 213 郑博光 4 1 2 3 45、6 212 李光华 6 2 4 6 日213 于思明 4 6 212 李光华 6 1 204 栾仲秋 4 日212 汪秀娟6 2 204 赵大鹏 2.5 日212 翟铁军 4 3 204 段凤丽 6 1 2 3 4 5229 杨颖 6 5 204 裴春鹏 4 6 229 心管三高嵩山 6 2 4 549 马晓鹏 4 日229 刘淑云 6 1 3 4 6日215 代丽娟 2.5 日229 耿乃志 4 1 3 206 肿 瘤 科 刘松江20 1 4 525 蒋宁 4 5 215 宋爱英20 2 3 5 6 1 525 常培岩 4 2 215 姜家康20 1 2 3 4 5 6 222 王莹威 4 2 206 霍杰 6 1 2 3 4 5 235 刘丰 4 4 206 离 休 吕瑞民20 13 5219 崔建昆 4 5 206 郁思明 2.512345轮219 风湿科李泽光20 1 2 3 217 成艳萍412345轮219 李泽光20 4 5 537 内 科 李仁述 6 2 1 223 韩秀荣 6 1 3 4 5 237 范隆昌 6 3 5 1 223 朴永洙426237 王林珠 6 日201 佟颖 4 4 5217 黃吉峰 2.5 6 217 黃吉峰 2.5日237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刘莉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姓名 刘莉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60年4月 专业职称 主任医师 最后学历/ 学位 研究生/博士 招收学生 层次 博士/硕士 所属学院 临床医学院 办公电话 82111401-8761 从事专业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 电子邮箱 Liliu429@https://www.doczj.com/doc/3b14255469.html, 主要研究 方向 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主要社会 兼职 哈尔滨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 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会员 黑龙江女医师协会常务理事 黑龙江省中医药协会第二届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第四届省委保健委员会干部保健专家 黑龙江省络病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中国医师协会会员 黑龙江省微循环血液流变学会副主任委员 目前主持 科研课题 1.博士后研究人员落户黑龙江科研启动资助金,大豆异黄酮对代谢综合征大鼠骨骼肌胰岛素信号转导PI-3K 途径的影响,编号:Z2009 -1-15023,2010-2012年,4万元,第一申请人 2.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课题,益气温阳、交感干预慢性心衰的研究,编号:GC09C404 ,2010-2012年,20万元,第一申请人 3.教育部“春晖计划”合作科研项目启动经费课题,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编号:Z2009-1-15023,2010-2012年,3万元,第一申请人 4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对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线粒体信号通路的影响,编号:QC2010091/C190402 ,2011-2013年,5万元,第二申请人 5.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对心肌细胞代谢重构的干预机制,编号:20102327110002,2011-2013年,6万元,第一申请人 6.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基金,参芪苈心方对心肌细胞代谢重构的干预机制,编号:RC2011XK004023,2011-2013年,5万元,第一申请人 7.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新药创新基金,参芪益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类新药的临床前研究,2012-2014年,10万元,第一申请人 主要论著 实用中西医结合内科诊疗(哈尔滨出版社)编委 内科学学习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 主编 心脑疾病临床诊治指南(科学出版社)主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