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普陀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

2018年普陀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

2018年普陀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
2018年普陀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

普陀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

考生注意:

1.本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僵卧孤村不自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雪尽马蹄轻。《观猎》

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4

5.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阅读下面的曲,完成第6—7题(4分)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 开首两句出现的景物与《天净沙·秋思》中相同的有、和夕阳。(2分)

7. 下列理解恰当的是(2分)

A. 整首曲写尽秋意却无一“秋”字。

B. 这首小令描绘了江南秋天的美景。

C. 前后画面的对比极尽秋景之迟暮。

D. 最后一句以抒情收尾,直抒胸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8.本文作者是(1),选自短篇文言小说集《(2)》。(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10.对文本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 本文用精练的语言十分传神地描写了狼的动作、神态。

B. 本段文字详细地表现了屠户由畏惧到拼死自卫的过程。

C. 故事启发我们:不论怎样狡诈的恶人终归是要失败的。

D. 屠户的表现让我们懂得遇到邪恶势力一定要勇于斗争。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试焚宫室

越王问于大夫文种曰:“吾欲伐.吴,可乎?”对曰:“可矣,吾赏厚而信.,罚严而必①。君欲知之,何不试焚宫室?”于是遂焚宫室,人莫救之。乃下令曰:“人之救火死者,比死敌②之赏;救火而不死者,比胜敌之赏;不救火者,比降北③之罪。”人之涂其体,被濡衣④而赴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此知必胜之势也。

【注】①必:果断,决断。②比死敌:比,等同;死敌,死于敌,为抗敌而死。③降北:此指投降败敌。④被濡衣:被,同“披”;濡衣,湿衣。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吾欲伐.吴()(2)吾赏厚而信.()

12. 翻译画线句:救火而不死者,比胜敌之赏。(2分)

13.越王欲伐吴,试焚宫室。下令前民众“(1)”;下令后民众(2)(用自己的话概括)。由此,越王明白胜利的必要条件是(3)(6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①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星”闻报道存在着一“热”一“冷”两种现象。对娱乐明星的花边轶事、生活八卦,一炒再炒,文字、图片、视频,甚至还用上了直播、H5等新技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率部队抗洪救灾保护42万人生命财产的“流泪将军”董万瑞、被誉为中国航天“总总师”的两弹元勋任新民相继离世,相关报道却显然冷清不少。这种冷热失衡的舆论现象,背后折射出同一的价值取向。

②娱乐明星知名度高、粉丝众多,一举一动都可能受到关注,很容易成为镜头的焦点、版面的热点,适度报道无可厚非。但是,个别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视听率,过度追捧娱乐明星、网络红人,极力炒作个人隐私、情感绯闻,大肆宣扬纸醉金迷、花天酒地,使“星”闻弥漫着庸俗、低俗气息。娱乐化、物质化的信息大行其道,享乐主义、奢靡主义倾向泛滥,大大影响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和养成。

③这些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才是指引我们前行的明灯,才是真正的璀璨之星。但这些“星”往往甘于寂寞、埋头奉献,所从事的领域也不为人熟知,而媒体或报道过少,或用心不够,使人们很难了解、无从体味其中蕴含的宝贵精神力量。事实证明,只要潜心挖掘、深入报道,他们就会走进公众视野,成为众人学习的榜样。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让陈景润成为明星,激发了国民勇攀科学高峰的热情;专题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不同岗位劳动者匠心筑梦的故事,让人感受到默默坚守、孜孜以求的伟大;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展现了文物修复者的工作和生活场景,让很多人敬佩不已。

④追什么“星”,推出什么“星”闻,媒体责任重大。不能为取悦受众而“失向”,不能为吸引眼球而“失真”,不能为刻意迎合而“失态”,更不能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爆料”淹没我们的生活。媒体的价值引领,不是关注谁要结婚生子、谁又离婚出轨,而是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应多一些激浊扬清、少一些哗众取宠,多一些积极向上、少一些庸俗格调,把更多镜头和版面投向那些功勋卓著的民族英雄、苦干实干的科学巨星、令人敬重的学界泰斗,投向那些爱岗敬业的劳动模范、崇真扬善的道德先锋,让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成为激励全社会不懈奋进的强大力量。

⑤“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新闻媒体只有牢牢把握正确导向,把那些筑梦路上的巨匠大师和无名英雄从幕后推到台前,用他们书写的绚丽篇章去感动社会、去影响社会,使之成为人人景仰和追逐的明星,才不辱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职责和使命。

14.第一段“‘星’闻报道”中“星”加引号,其特殊含义及表达效果是(3分)

15.第④段画线句连用多个“不能”的表达效果是。(3分)

16.本文针对社会上(1)的具体现象展开论述,第②③段论述了(2),第④段论述了(3)。(6分)

17.以下对中心论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B.冷热失衡的舆论现象,背后折射出同一的价值取向。

C.我们应该有正确的价值坚守和价值引领。

D.把握正确导向是媒体应尽的职责和使命。

18.第③段画线句不宜删除。请阐释理由。(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0分)

冬夜说书人

徐鲁

①我怀念,小时候在故乡山村漫长的冬夜里,那些走村串巷的说书人带给我们的温暖、欢乐和梦想。那时,一进入腊月的门,所有的农活儿忙完了,村里的大人和小孩就开始盼望着,说书人快点来到。

②“说书人来了!说书人来了!”小孩子们会飞奔着把这个好消息瞬间传遍全村。他们背着三弦琴、牛皮鼓,还有鼓板、鼓架和铺盖,用竹竿一人牵着一人排着队走来,正是我们盼望很久的说书人。排在最后面的那少年是“瞎子小光”,他是我童年时代的好朋友。这些说书人全是盲人。没有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学会说书的,又是怎样互相认识然后组合在一起,走村串巷给大家说书。

③说书人一来,就在村头的孤身老人满大爷家住下了。满大爷的小屋里是那么温暖,因为炕洞里整个冬天都生着牛粪火。漫长的冬夜里,热热的土炕上,大人和小孩都喜欢挤在一起,听这些盲人说书。鼓板一响,说书开始了。鼓板声和笑声不断地飞出满大爷的小屋,整个小村都沉浸在快乐的气氛里。孩子们都咧着缺了门牙的嘴巴,开心大笑着。乡亲们一张张写满艰辛和沧桑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陶醉的笑容,有时候听到后半夜了还不愿意离开。

④小光和我一样大,当时也就十来岁。每次到来,他都穿得干干净净的,崭新的夹袄里露出了雪白的衣领,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小光,你也看不见,为啥要把自己打扮得这么干净整齐呢?”我问小光。他一边整理衣领,一边回答说:“我看不见,可乡亲们都看得见呀!”他整理衣领时,好像对着一面明亮的镜子。我慢慢观察到,每位说书人,都穿戴得那么干净整洁,每一颗扣子都扣得整整齐齐,每个人的衣领都洗得干干净净。

⑤父亲告诉我,他们虽然看不见任何东西,但他们每一天都过得清清白白,他们是一些有尊严的人!

⑥那时候我最喜欢小光和他的师父说“大刀史更新”那一段。说这段时,小光给他的师父拉胡琴,过一会儿,小光又打起了鼓板。他的鼓板打得又急又狠,再怎么想打瞌睡的小孩,也提起了精神。

⑦“小光,你教我学说书好不好?”我打心眼里羡慕小光,我也很想做一个说书人。“不行,你要上学念书的。”“那你教我打鼓板好不?”他笑着把我推到了那架小鼓面前。我一手捏着鼓棒,一手拿着鼓板,不由自主地闭上双眼,学着他的样子,像一个真正的小盲

人那样煞有其事。这时,在我的心目中,好像失明也是一种“本事

..”。我听见了自己敲出的响亮的鼓板声……

⑧“小光,春天和秋天,你们在哪里呢?”

⑨“春天和秋天,我们也要各自回家干农活儿呢!”他们什么也看不见,还会干农活儿?那一瞬间,我觉得,小光和他的师父们,真的是一些了不起的人!

⑩说书人住了半个多月后,又开始收拾铺盖,要离开这去邻村了。“小光,明年冬天一定再来哦!我们等着你!”我爬到村口的老枣树上大声喊道。大家依依不舍地把他们送过了小石桥。

?他们是冬夜里的说书人,是给我的童年带来过温暖和梦想的人。直到今天,我还记着父亲对我说过的话:他们虽然看不见任何东西,但是他们每一天都过得清清白白,他们是一些有尊严的人!

?现在,说书这门手艺,在大部分乡村里都已经失传了吧?我们这代人也早已长大,不再是小孩子了。我童年时的朋友“瞎子小光”,当然也早已长大了。

?小光,你现在在哪里呢?你们还在冬夜的山村里给乡亲们说书吗?

19.第⑦段中加点的“本事”的意思是(2分)

20.第②段画线句“说书人来了!说书人来了!”与后一句中的“”一词相照应,表现了(3分)

21.第③段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是(4分)

A.从侧面表现了乡村冬夜的漫长,让人感到无聊单调。

B.照应了开头“说书人带给我们的温暖、欢乐和梦想”。

C.为下文“我”想让瞎子小光教“我”学说书做铺垫。

D.突出了说书人为贫穷寒冷的岁月带来的欢乐和温情。

22.父亲说说书人是“一些有尊严的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们“有尊严”在全文中的具体表现:(6分)

(1);

(2);

(3)以精湛的技艺打动人,鼓舞人;

(4)。

23.本文标题“冬夜说书人”不能改为“童年的朋友”。请简述理由。(5分)

三、综合运用(1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4—26题(10分)

10月29日早上7点30分,2017上海国际10公里精英赛在苏州河水上游览码头起跑。作为“上马”的赛前预热,这一赛事已连续两年落户普陀区。这不仅展示了普陀全民健身风采,提升了普陀城区影响力,也为沪上高品质路跑赛事平台增添了更丰厚的羽翼,树立了城市精品路跑赛事品牌的新标杆。

24.以上是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一则新闻稿,请为其拟一个标题。(3分)

25.如有问题询问赛事志愿者,以下问题,问得得体的一项是(3分)

A. 猫宁,敢问X X路在何方?

B. 你这样站在这里,是不是志愿者?

C. 我要到对面去,能否穿过赛道?

D. 请问,医疗补给站里有水吗?

26.比赛当日,公安部门将对道路

实行临时交通管制,右图红线为临

时交通管制路段。居委会要通过微

信提前将此消息告知附近居民,请

代拟一条微信文字。(不超过80

字)(4分)

四、写作(60分)

27.题目:这才是值得珍爱的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尚思为国戍轮台

2、草枯鹰眼疾

3、为赋新词强说愁

4、苍颜白发

5、曾益其所不能

6. 老树、鸦(寒鸦)

7. A

8.(1)蒲松龄(2)聊斋志异

9.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

10.B

11.攻打有信用(诚信)

12.(参与了)救火但没有死的人,等同于战胜敌人受的奖赏

13.(人)莫救之赴汤蹈火(全力以赴)取信于民

14.指媒体在报道时聚焦的公众人物。这里取“新”的谐音,故意用反常规的构词夺人眼球。

15.产生整句效应,语势不断增强,表达了对媒体一味迎合的强烈否定,引发社会对媒体在聚焦公众人物时应有的价值取向的深思。

16.现象:热衷于报道娱乐明星,冷落了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巨匠大师和无名英雄们。

第②③段:冷热失衡的舆论现象背后的原因。

第④段:媒体应该有正确的价值坚守和价值引领。

17.D

18.画线句举了徐迟的报道让陈景润有了社会影响力这一事例证明,媒体只要潜心挖掘、深入报道,为社会和民族作出贡献的人就会走进公众视野、成为众人学习的榜样。此事例聚焦的是数学研究领域有影响力的杰出人物,后二个例子是劳动岗位上的无名英雄。用不同领域的事例证明观点,使论述更具说服力。这也与第5段“把那些筑梦路上的巨匠大师和无名英雄从幕后推到台前”这一总括句相互照应。

19.独特的本领、技能

20.飞奔孩子们等来盼望已久的说书人时的喜悦、急切的心情。

21.C

22.(1)用自己的技艺走村串巷,为大家带来欢乐(2)每位说书人都穿戴得干净整洁,给观众以美感 (4) 不仅把欢乐带给大家,还坚持在春秋天干农活,承担起家庭责任

23.全文围绕说书人展开,突显了自尊自强、为乡村的贫寒岁月带来欢乐和温暖的说书人这一群体形象,同时对说书人的盼望、着迷、不舍、怀念这一情感脉络贯穿全文,表达了作者对说书人的尊敬及对这门手艺可能失传的忧虑。而小光只是说书人中的一个代表人物,“我”因与小光的友情而对说书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受,并不是围绕小光展开全文,所以不能以“童年的朋友”为题。

24. 2017上海国际10公里精英赛在普陀区开跑

25.D

26.居民朋友:10月29日,光复西路(从大渡河路到丹巴路段)和丹巴路(从同普路到光复西路段),将实行临时交通管制,敬请居民们事先做好出行安排。

27.作文参见2017中考评分要求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定稿D卷含答案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D)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 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 3.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饮湖上初晴后雨》) 4.虎见之,___________,以为神……。(《黔之驴》) 5.……亭亭净植,_ _________。(《爱莲说》)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词中“封侯”指的是,“匹马”强调的是(2分) 7.下列对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当年”两句表明诗人只身远离家乡奔赴抗金前线。 B.“关河”两句强调当年所作所为如今只能梦里见到。 C.“胡未灭”三句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抑郁和悲愤。 D.最后三句“天山”和“沧洲”对比,表明志向未变。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核舟记(节选) ①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②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③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8.选文的作者是明朝的(人名)。选文的文体是。(3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2014年杭州拱墅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4年杭州拱墅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 考生须知: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答题时,不能使用计算器,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内写明校名,姓名和班级,填涂考生号. 所有答案都做在答题卡标定的位置上,请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参考公式:抛物线2 (0)y ax bx c a =++≠的顶点坐标(-a b 2,a b ac 442-) 一.仔细选一选 (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在答题卡中相应的方框内涂黑.注意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选取正确答案. 1.下列几何体中,主视图相同的是( )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a 3+a 2=a 5 B .(3a -b )2=9a 2-b 2 C .b a a b a 3 26=÷ D .(-ab 3)2=a 2b 6 3.如图,已知BD ∥AC ,∠1=65°,∠A =40°,则∠2的大小是( ) A .40° B .50° C .75° D .95° 4.已知两圆的圆心距d =3,它们的半径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 2-5x +4=0的两个根,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外切 B. 内切 C. 外离 D. 相交 5. 用1张边长为a 的正方形纸片,4张边长分别为a 、b (b >a )的矩形纸片,4张边长为b 的正方形纸片,正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按原纸张进行无空隙、无重叠拼接),则拼成的大正方形边长为( ) A .a +b +2 ab B .2a +b C .2244b ab a ++ D .a +2b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位数就是一组数据中最中间的一个数

上海市普陀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试卷(含答案)

第二学期普陀区初三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 本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黄鹤一去不复返,。(《黄鹤楼》) 2.,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3.月上柳梢头,。(《生查子元夕》) 4.蜂蝶纷纷过墙去,。(《雨晴》) 5.此中人语云:“。”(《桃花源记》) 6. ,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下列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了诗人特意去碣石山观海。 B.“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显现大海宁静,山岛耸立的景象。 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萧瑟的秋风呼啸,波涛滚滚。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表现了眼前大海吞吐日月的情景。 8.诗人借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抒发了。(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周处 (选自《世说新语》)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9.《世说新语》的编撰者是(朝代)的(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11.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周处、蛟、虎是危害义兴乡里的三大祸患。 B.周处刺虎击蛟的行为可以显现出他的勇猛。 C.乡人“更相庆”的行为印证三害中“处尤剧”。 D.周处不知道自己为人情所患体现其不知者不罪。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归计决矣 及曹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莫能晓,修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乃令外白稍严,操于此回师.。修之几决,多有此类。 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公归.计决矣( ) (2)操于此回师.( ) 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想进一步讨伐刘备,但没有得到前进指令;想守住汉中,又难以奏效。 B.想进一步讨伐刘备,但不能够前进;想守住汉中,又难以奏效。 C.想进一步讨伐刘备,但没有得到前进指令;想守住汉朝,又难以奏效。 D.想进一步讨伐刘备,但不能够前进;想守住汉朝,又难以奏效。 14.杨修由“鸡肋”揣摩曹操回师的依据是“”。(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15.这件小事表现了杨修聪明但的个性,表现了曹操的个性。(3分)

2018年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一模卷课内文言文汇编和答案

2018年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一模卷课内 文言文汇编和答案 2018上海初三语文各区一模卷课内文言文汇编和答案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C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D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魅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十石?”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愚公移山》选自《________________ >,作者是 ________ (朝代)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2分) 9、对选文划线句翻译最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北山愚公九十多岁了,面对大山居住。 B.(二山挖平后可以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北岸,好吗? C.纷纷地表示赞同。 D.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10、多年前,有一场大学生电视辩论赛,辩论的题目是:愚公应该移山还是应该搬家?如 果请你参与辩论,你持什么观点?理由是什么 (4分)

答案 8《列子?汤问》战国9、D 10评分标准:观点1分,理由2分,语言表达1 分。 示例一:愚公应该移山。因为"移山"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持之以恒、奋斗不息的精神。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愚公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进步发展。 示例二:愚公应该搬家。因为"搬家"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准确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自然不属于人,而人属于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相互和谐的存在。 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

2014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1)

2014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 1.方程(x+1)(x ﹣2)=x+1的解是( ) A . 2 B . 3 C . ﹣1,2 D . ﹣1,3 2.∠A 是锐角,且sinA=cosA ,则∠A 的度数是( ) A . 30° B . 45° C . 60° D . 75° 3.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1:4,则它们的周长之比为( ) A . 1:2 B . 1:4 C . 1:5 D . 1:16 4.一个矩形的面积是6,则这个矩形的一组邻边长x 与y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5.如图,AB 为⊙O 的直径,点C 在⊙O 上.若∠C=16°,则∠BOC 的度数是( ) A . 74° B . 48° C . 32° D . 16° 6.如图,将一个可以自由旋转的转盘等分成甲、乙、丙、丁四个扇形区域,若指针固定不变,转动这个转盘一次(如果指针指在等分线上,那么重新转动,直至指针指在某个扇形区域内为止),则指针指在甲区域内的概率是( ) A . 1 B . C . D . 7.如图,已知矩形ABCD 中,R 、P 分别是DC 、BC 上的点,E 、F 分别是AP 、RP 的中点,当P 在BC 上从B 向C 移动而R 不动时,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 线段EF 的长逐渐增大 B . 线段EF 的长逐渐减小 C . 线段EF 的长不改变 D . 线段EF 的长不能确定 8.一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半径为2的半圆,则该圆锥的全面积是( )

A.5πB.4πC.3πD.2π 9.某经济开发区,今年一月份工业产值达50亿元,第一季度总产值为175亿元,二月、三月平均每月的增长率是多少若设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A.50(1+x)2=175 B.50+50(1+x)+50(1+x)2=175 C.50(1+x)+50(1+x)2=175 D.50+50(1+x)2=175 10.如图,直径为10的⊙A经过点C(0,5)和点O(0,0),B是y轴右侧⊙A优弧上一点,则∠OBC的余弦值为() A.B.C.D. 二、填空题 11.已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图象经过(1,﹣2),则k=_________. 12.某公司4月份的利润为160万元,要使6月份的利润达到250万元,则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是_________. 13.如图是引拉线固定电线杆的示意图.已知:CD⊥AB,CD=m,∠CAD=∠CBD=60°,则拉线AC的长是_________m. 14.如图,扇子(阴影部分)的圆心角为x°,余下扇形的圆心角为y°,x与y的比通常按黄金比来设计,这样的扇子外形较美观,若黄金比为0.6,则x为_________. 15.△ABC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则sinA=_________.

(完整word版)2019年普陀区初三语文二模

普陀区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 (一)默写(15分) 1.半匹红绡一丈绫,。(白居易《卖炭翁》) 2.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3.复行数十步,。(陶渊明《桃花源记》) 4.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这首诗的作者是(人名),晚号居士。(2分) 7.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孤山、贾亭、白沙堤都是西湖的名胜。 B.第一、二联动静变换,诗人联想丰富。 C.第三、四联,描写早春之景美不胜收。 D.全诗语言绚丽,物象丰富,情感浓烈。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 潍县蜀中寄舍弟第一书(节选)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复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8.对语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认为无所不诵是一般人达不到的。 B.《史记》除《项羽本纪》外篇篇精彩。 C.“破烂厨柜”比喻这些作品极为陈旧。 D.传奇恶曲是正人君子不屑的低俗之流。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岂非没分晓的钝汉! 10.语段用了加点字“更”表明作者在否定了之后,又进一步否定 。由此可以推知,作者的主张是。(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 郑人爱鱼 郑人有爱惜鱼者,列盆庭中,且实水焉,得鱼即生之。鱼新脱网罟①之苦,惫甚,浮白而喁②。逾旦,鳍尾始摇。郑人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未几,糁麦而食③,复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人曰:“鱼以江为命,今处以一勺水,日玩弄之,而曰‘我爱鱼我爱鱼’,鱼不腐者寡矣!”不听。未三日,鱼皆磷败以死。郑人始悔不用或人之言。君子曰:“民犹鱼也,今之治民者皆郑人也哉?” 【注释】①罟(gǔ):捕鱼的网。②喁(yóng):鱼口向上,露出水面。③糁(sǎn)麦而食:喂食饭粒和麦屑。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得鱼即生.之(2)郑人掬而观.之 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郑人开始后悔不应该听取有些人的话 B.郑人才开始后悔没有听取那个劝告人的话

2014年中考英语一模调研试卷及答案

2014年初三统一练习暨毕业考试 英语试卷 听力理解(共26分) 一、听对话,选择与对话内容相符的图片。每段对话听两遍。(共4分,每小题1分)1. A.B.C. 2. A.B.C. 3. A.B.C. 4. A.B. 二、听对话或独白,根据对话或独白的内容,选择正确答案。每段对话或独白听两遍。(共 12分,每小题1分) 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5至第6小题。 5. How many people will come to the party?

A. Seven. B. Twelve. C. Twenty. 6. Whose birthday is it? A. Betty‘s. B. Mary‘s. C. Lily‘s. 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7至第8小题。 7.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Teacher and student. B. Father and daughter. C. Brother and sister. 8. Which city does the woman work in? A. New York. B. Brighton. C. London. 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9至第10小题。 9. What does Jimmy do to help young kids? A. He gives them money to buy bikes. B. He helps them fix up their old bikes. C. He fixes and offers them free old bikes. 10. What problem does Jimmy face now? A. His father stops him. B. He runs out of money. C. Nobody sells old bikes. 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11至第13小题。 11. How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 On the radio. B. Face to face. C. On the phone. 12. How much does the woman need to pay? A. $26. B. $31. C. $38. 13.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likes blue. B. She is a good swimmer. C. She prefers shopping online. 请听一段独白,完成第14至第16小题。 14. What‘s the speaker mainly talking about? A. His travel programs. B. His difficulties in travel. C. His plans for the TV programs. 15. What does the speaker think of his job? A. Boring but lucky. B. Fun and relaxing.

2014普陀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陀区初三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 明月松间照,。《山居秋暝》 2. ,爱上层楼。《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 盈盈一水间,。《迢迢牵牛星》 4. 斯是陋室,。《陋室铭》 5. ,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 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 天狼。 6. “狂”在词中的意思是。(2分) 7. 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上片“卷”字,写出猎队武士乘马飞驰的勇武。 B.上片“亲射虎,看孙郎”,体现作者身手不凡。 C.下片作者自比魏尚,感叹身世,抑郁不得志。

D.下片结尾三句抒发自己抗击侵略者的雄心壮志。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登泰山记(节选) ①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②大风扬积雪击面。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数十立者,山也。④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⑤或曰,此东海也。⑥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8. 《登泰山记》的作者是(朝代)(人名)。(2分)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10. 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第①句交代了“我”和友人静待日出。 B.第②③句叙写太阳未出时的冬日景象。 C.第④⑤句表现日出过程中的蓬勃气势。 D.第⑥句写日观以西峰都沐浴在阳光中。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吕僧珍为官 吕僧珍为官,不私亲戚。其侄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但当速返葱肆。”僧珍住市北,前有督邮廨①,乡人咸劝徙廨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 【注】①廨(xiè):官府的房子。 11.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岂可妄求.()(2)但当速还.葱肆()

2014年闵行区初三一模语文卷(附答案)

2014年闵行区初三语文一模卷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草枯鹰眼疾,。(《观猎》) 2、,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 4、,郁郁青青。(《岳阳楼记》) 5、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列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天净沙〃秋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两首元曲表现了不同的心境,《天净沙·秋》是, 《天净沙·秋思》则是(2分) 7、对两首元曲内容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两首元曲都着力描绘秋天黄昏时的景象。 B开头两句都撷取了六个名词来表现秋意。 C“飞鸿”与“西风”都增添了明丽与动感。 D都不着一个“秋”字,却都写尽了秋意。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本文的作者是,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他的文言文有 (课文名)(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和用法。(3分)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10、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这则寓言的主要描写对象是黔之驴,所以作者对驴详写。 B这则寓言旨在讽刺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又外强中干的人物。 C运用大量细节描写,表现了老虎一步步认清驴的过程。 D这则寓言故事后来演化为成语“黔驴技穷”和“黔驴之技”。

2017年上海普陀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有答案)

2016-2017学年普陀区初三二模语文 2017.4

的魔都中高考语文资料!湛剪头发,卖得数斗米。斫④诸屋柱,悉割为薪。遂具精馔,从者俱给。逵闻叹曰:?非此母不生此子。? 【注】①鲊:腌鱼。②孝廉:一功名。③室如悬磬:悬,挂;磬,乐器,中空。屋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④斫:zhuó,砍削。 10.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以一封鲊遗母()(2)鄱阳范逵素知名()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12.陶侃母“以书责侃”的主要原因是()(2分) A.鲊太昂贵 B.此为官物 C.于我无益 D.以增吾忧 13.陶母为儿子树立了怎样的榜样?(4分) (1) (2)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9分) 在?诗和远方?中涵养文脉 ①这段时间,被誉为?综艺清流?的《见字如面》、《朗读者》和《中国诗词大会》,以高而不冷的文化格调、温暖厚重的人文情怀,接连赢得超高口碑。典雅文化与大众娱乐的,不仅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诗和远方,更是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传统的文化形式,何以能够跨越时间的长河,即便历经岁月冲刷,也依旧能散发光泽、触动人心? ②人的情感都是相通的,最能打动人的无疑是那份最纯粹的情感。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诚,而字迹又往往能印刻下书写人的性情。字如其人,不加掩饰地将自己完整地展现在对方面前,正是这种纯粹和真诚,令人神往。我们会被画家黄永玉给曹禺写的信所感动,恐怕就是?心在树上,你摘就是?的直白。而歌手蔡琴写下的?杨德昌,你怎么可以就这样走了呢?,让人直叹?看哭了?,也正在于其真挚的感情。 ③如果说,信件是人们内心的琴弦,那么,声音就是撩动琴弦的拨片。正如《朗读者》的主持人董卿所言,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当普通夫妇对念起朱生豪的情诗,?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也一定很可爱?,我们很难说不感动于斯;当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说到动情处,感慨?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记住了多少日子?,我们心中也很难不起敬意。?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如一股清风唤醒了大众许久未被触摸的文化脉搏。?这样的评价,也足以道出这几档文化节目受观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不在于怀旧,而在于真情实感。 ④饱含书卷气,是这几档综艺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素养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曾经有人问道,为什么要学习古代诗词?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欢迎分享欢迎欢迎转发!这里有最新的魔都中高考语文资料!一个得到最多人点赞的答案是这样回答的:举个例子,当看到天边飞鸟,你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哎呀,好多鸟。?当你失恋时你低吟浅唱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而不是千万遍地悲喊:?蓝瘦,香菇!?更重要的是,随气质改变的,还有人的精神生命。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传统文化之所以能散发恒久魅力,就在于它能滋养心灵,扩展精神疆域,是我们抵抗庸俗的利器。而这,恐怕正是?综艺清流?走红的另一个原因。 ⑤很难说,这几档节目受到热捧,就意味着综艺节目的格局就此改变。但这至少证明,诗和远方并非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更非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只不过,传承文脉也需要大众传播的载体。 14.根据文意,依次填入第①段空格处的词语是()(3分) A.邂逅回望碰撞 B.碰撞回望邂逅

2018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1)

2017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初三语文试卷 2018.1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东边日出西边雨,。(刘禹锡《竹枝词》) 3.,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观书有感》(其二)) 4.,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 5.草枯鹰眼疾,。(王维《观猎》) (二)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第6—7题(4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2分) 7.对这首元曲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 A.“枯藤老树昏鸦”呈现出萧索枯败的冬日景象。 B.“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勾起旅人的向往之情。 C.“古道西风瘦马”写出游子漂泊无依的状态。 D.“断肠人在天涯”以游子思乡之苦收束全篇。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请写出一个出自本文的成语(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10.下列选项中与本文主旨最接近的语句是()(3分) A.苛政猛于虎也。 B.出淤泥而不染。 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3题(12分)

2014年义乌中考科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4年义乌中考科学一模(第 1 页 共 11 页) 2014年义乌中考科学一模(含答案) 考生须知: 1. 全卷满分为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4.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Zn —65 Cu —64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卷,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五水共治”指的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和抓节水,下列行为符合要求的是( ▲ ) A .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中 B .防洪堤坝修得上宽下窄 C .洗手后及时关上水龙头 D .用含磷洗衣粉提高洗衣的效果 2.下列模型能表示化合反应的是( ▲ ) A . B . C . D . 3.以下是小妍的科学课笔记本中所摘录的部分示意图和相关说明,其中正确的是( ▲ ) A.省力杠杆 B.测电笔的使用 C.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 D.收集CO 2气体 4.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来感受厨房中的科学,你认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纯碱溶液的 pH 小于7 B .汤圆煮熟时浮出水面,是因为重力减少 C .菜刀磨得锋利是为了减小压强 D .面粉与水混合,充分搅拌后形成悬浊液 5.小灯泡的结构如图所示,按下图中的连接能让完好的1.5V 的灯泡点亮的是( ▲ )

2014年义乌中考科学一模(第 2 页 共 11 页) 6.下面对宇宙和天体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B .月相变化是因为月球的形状在变化 C .银河系是我们目前观察到的宇宙的全部 D .用气球模拟能证明宇宙起源于大爆炸 7.以下是同学们测量食盐水密度时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合理的是( ▲ ) 8.亚硝酸钠(NaNO 2)外观与食盐很相似,有咸味,误食易中毒。隔绝空气加热能分解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气体可能是( ▲ ) A .SO 2 B .NO 2 C .N 2 D .O 2 9.右图是集山水、人文、生态为一体的路桥中央山公园一角,这里所 有的生物构成( ▲ ) A .种群 B .群落 C .生态系统 D .植被 10.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 11.下面是小柯同学“错题集”摘抄的部分内容,其中不需要... 加以改正的是( ▲ ) A .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B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 .金属能导电,非金属不能导电 D .SiO 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2.右上图反映了人体内生命活动中的( ▲ ) A .受精过程 B .反射活动 C .细胞分化 D .免疫反应 13.如图,铜质圆环从条形磁铁的正上方由静止开始下落。下列对此过程分析不正确... 的是( ▲ ) A .铜环下落时会产生感应电流 B .铜环在下落过程中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 .铜环在下落过程中的机械能总量不变 D .铜环落到桌面停止时其温度可能升高 14.在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制作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B .盖盖玻片时,先使它的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 C .观察装片时,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D .物像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之和 A.小孔成像是因为 光的直线传播 B .黑板右端反光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 C.平面镜所成的蜡烛像比实际小 D.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是因为光的折射 A .将装食盐水的量 筒放在天平上称量 B .利用烧杯上的刻度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 C .将装食盐水的烧杯放在天平上称量 D .称量时发现天平左偏,将右边的螺母右移

上海市普陀区初三语文二模卷(含答案)

2013年上海市普陀区初三语文二模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 本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黄鹤一去不复返,。(《黄鹤楼》) 2.,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3.月上柳梢头,。(《生查子元夕》) 4.蜂蝶纷纷过墙去,。(《雨晴》) 5.此中人语云:“。”(《桃花源记》) 6. ,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下列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了诗人特意去碣石山观海。 B.“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显现大海宁静,山岛耸立的景象。 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萧瑟的秋风呼啸,波涛滚滚。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表现了眼前大海吞吐日月的情景。 8.诗人借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抒发了。(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周处 (选自《世说新语》)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 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9.《世说新语》的编撰者是(朝代)的(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11.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周处、蛟、虎是危害义兴乡里的三大祸患。 B.周处刺虎击蛟的行为可以显现出他的勇猛。 C.乡人“更相庆”的行为印证三害中“处尤剧”。 D.周处不知道自己为人情所患体现其不知者不罪。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归计决矣 及曹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莫能晓,修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乃令外白稍严,操于此回师.。修之几决,多有此类。 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公归.计决矣( ) (2)操于此回师.( ) 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想进一步讨伐刘备,但没有得到前进指令;想守住汉中,又难以奏效。 B.想进一步讨伐刘备,但不能够前进;想守住汉中,又难以奏效。 C.想进一步讨伐刘备,但没有得到前进指令;想守住汉朝,又难以奏效。 D.想进一步讨伐刘备,但不能够前进;想守住汉朝,又难以奏效。 14.杨修由“鸡肋”揣摩曹操回师的依据是“”。(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15.这件小事表现了杨修聪明但的个性,表现了曹操的个性。(3分)

2018年上海各区初三语文 一模卷说明文汇编和答案

2018年上海各区中考一模说明文汇编 【闵行区】 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8分) 悲伤的裁缝 ①她做的是服装定制生意,近十年来真的不错,购大套房,开“大奔”,通过自己的手艺跻身于较高的社会阶层。 ②她的业务流程是这样的:在店里展示最流行的款式,然后根据客户需要“依葫芦画瓢”,复制服装卖给客户。她有15年的裁缝经验,对各种体形的客户有自己的“心传”。 ③但是去了一趟上海科技馆后,她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她说她在上海科技馆里看到了服装业的未来,也许时间不需太久,像她这样的裁缝会被一种新技术取而代之。 ④她很悲伤。 ⑤这种让裁缝悲伤的新技术叫“全息测量”。一个人站在测量仪前,几秒钟后可以精准地测量身材,并且可以精准计算出衣服、裤子每个部件的大小。更为令人感叹的是,这台人工智能机器积累了海量的大数据,它可以在几秒钟内给你“制订”出最佳的着装方案,并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就给你生产出服装来。 ⑥本来,一位出色的裁缝最引以为傲的东西就是“经验”和“手艺”。但“经验”在强大的计算机面前显得太渺小了,一个人积累经验,需要十年甚至二三十年历练,“阅人无数”。但是机器不需要,只要输入累积下来的数据,几秒钟后,这台机器就具备了人类需要几十年积累的“经验”,而且机器的“经验”可以比人类多出成千上万倍。 ⑦再来说手艺。除了文学、书画等以人脑的主观能动性为主的行业外,在非常广阔的领域内,人工智能机器已经远远超过了人类。我看到一段让人惊讶的小视频,拍摄于离我居住的地方只有30公里的一个名叫“云栖小镇”的地方。在一座厂房内,几十个通信基站构成了一个5G 网,里面高速行驶着各种无人驾驶汽车,它们在里面超车、变道、避让等,可以做到精确无误。当我们还在为“特斯拉”汽车无人驾驶技术频出事故而吐槽时,还应该想到,只要等待信号技术、物联网技术升级到位,无人驾驶必然会超过人工驾驶,“特斯拉”偶发性事故将越来越少。 ⑧美国作家库兹韦尔被盖茨称为“预测人工智能未来最权威的人”,在美国他拥有13项荣誉博士头衔。他提出了一个奇点理论:大多数人对未来技术的预测,都低估了未来发展的力量。20世纪人类所取得的成就,等同于过去2000年发展所得到的成就。人类从狩猎时代到农业时代用了十几万年的时间,从农业到工业时代用了几千年,而从工业时代1.0机器

2014年上海中考宝山区数学一模试卷附答案

2013学年宝山区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数学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5.已知 D 、E 、F 分别为等腰△ ABC 边 BC 、CA 、AB 上的点,如果 AB = AC , BD =2 , CD =3 , CE =4 , AE . FDE - B ,那么 AF 的长为( ) 2 A ? 5. 5; B ? 4. 5; C ? 4; D ? 3. 5. 6.如图,梯形 ABCD 中,AD // BC , BF 丄 AD , CE 丄 AD ,且 点A 出发,沿折线AB — BC — CD 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到点 的面积为y ,则y 关于t 的函数图像大致是( ) 1.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 區 4 2 8 A . a a a ; B . 4 2 6 a a a ; C . 4 2 16 a a a ; 2. 已知Rt △ ABC 中, .C =90;, 那么cosA 表示( ) 的值. BC B ? BC C . AC A . -; ; AC AB BC 3. 二次函数y - -(x -1) 2 - 3图像的顶点坐标是( ) A ? (-1,3); B . (1,3 ); C . (-1,-3 ); 4.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 如果忒a , 7D 4 ■* -1 那么a b 等于 AC AB D ? (1,-3 ) ? A ? BD ; C ? DB ; AC CA ? 9 . , 10.二次函数y =2x 3的图像开口方向 11 .如图,二次函数 y=ax 2,bx 的图像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 的值是 ___________ .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抛物线y=(x ,2)2-3可以由抛物线 y =x 2 -3向 __________________ 13. 若a 与b 的方向相反,且 ? >|b ,则a +b 的方向与a 的方向 14. 如图已知△ ABC 中,D 为边AC 上一点,P 为边AB 上一点, ,AD = 6,当 AP 的 长度为 ___________ 时厶ADP 和厶ABC 相似. 、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D 停止.设运动时间为第秒题钛EFG D x=1,图像经过( (平移)得到. AB =12, AC =8

普陀区初三语文二模.doc

普陀区 2018 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00 分钟) 一、文言文阅读(共 40 分) (一)默写( 15 分) 1. 半匹红绡一丈绫, 。 (白居易《卖炭翁》) 2. ,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3. 复行数十步, 。 (陶渊明《桃花源记》) 4.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 欲说还休, 。 (辛弃疾《丑奴儿》)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 6-7 题( 4 分) 6. 这首诗的作者是(人名) 7. 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孤山、贾亭、白沙堤都是西湖的名胜。 B. 第一、二联动静变换,诗人联想丰富。 C. 第三、四联,描写早春之景美不胜收。 D. 全诗语言绚丽,物象丰富,情感浓烈。 (三)阅读下文完成 8-10 题( 9 分) 潍县蜀中寄舍弟第一书(节选)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复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8. 对语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作者认为无所不诵是一般人达不到的。 B. 《史记》除《项羽本纪》外篇篇精彩。 C. “破烂厨柜”比喻这些作品极为陈旧。 D. 传奇恶曲是正人君子不屑的低俗之流。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 分)岂非没分晓的钝汉! 10. 语段用了加点字“更”表明作者在否定了 之后,又进一步否定 。由此可以推知,作者的主张是 。( 4 分 ) (四)阅读下文,完成 11-13 题( 12 分) 郑人爱鱼 郑人有爱惜鱼者, 列盆庭中, 且实水焉, 得鱼即生之。 鱼新脱网罟 ① 之苦,惫甚,浮白而喁 ② 。逾旦, 鳍尾始 摇。郑人掬而观之, 曰:“鳞得无伤乎?” 未几, 糁麦而食 ③ ,复掬而观之, 曰:“鳞得无伤乎?” 人曰:“鱼以江为命,今处以一勺水,日玩弄之,而曰‘我爱鱼我爱鱼’,鱼不腐者寡矣!”不听。未三日,鱼皆磷败以死。郑人始悔不用或人之言。君子曰:“民犹鱼也,今之治民者皆郑人也哉?” 【注释】①罟( g ǔ):捕鱼的网。②喁( y óng ):鱼口向上,露出水面。③ 糁( s ǎn )麦而食:喂食饭粒和麦屑。 1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 分) ( 1)得鱼即生.之 ( 2)郑人掬而观.之 12. 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4 分) A. 郑人开始后悔不应该听取有些人的话 B. 郑人才开始后悔没有听取那个劝告人的话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晚号 居士。( 2 分))( 2 分)

【精品】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含答案)

长宁区 二十一世纪潜在的新能源——可燃冰 ①可燃冰一直被认为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虽然多个国家努力研究,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尚不可行。 2 017年5月18日,中国成功试采可燃冰,让世界看到了解 决能源危机的希望。 ②可燃冰是一种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和水组成的外形像冰的白色固体物质。由于它含有大量甲烷气体,可以直接燃烧,因而俗称可燃冰。可燃冰通常存在于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呈分散状、结核状、层状或块状产出,其颜色随分子结构的不同而有白色、淡黄色、琥 珀色和暗褐色等多种。 ③形成可燃冰,第一是低温,一般要求温度低于10℃;第二是高压,一般要求压力大 于10兆帕;第三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天然气供给;第四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孔隙空间。 ④可燃冰有的分布在极地地区,即高纬度的永久冻土带或大陆架上的永久冻土带,它们主要是在低温和较低压力条件下形成的。已发现的极地可燃冰主要分布于北极圈内,例如加拿大北部、阿拉斯加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的永久冻土带。另一种则广泛分布于海洋中的海底,主要蕴藏于大陆边缘水深较大的大陆坡、海山、边缘海深水盆地以及内陆海中。据透露,中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由于海洋的面积大于永久冻土带面积,而且气源供给更为充分,因此海底可燃冰的资源总量大于极地可燃冰资源总量。 ⑤可燃冰里蕴藏丰富的甲烷。中国科学家从水深 1.2千米的海底提取出样品,计算出1立方米的可燃冰等同于160立方米的气态天然气。汽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300公里,而加入100升“可燃冰”理论上则可跑5万公里。显然,该技术完全可能使世界油气价格“崩溃”。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这意味着,以目前的消 费速度,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⑥然而,专家担心可燃冰产业化开采过程中,一旦造成可燃冰的分解,甲烷将会大量泄露,其危害将不可估量。因为甲烷可能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海底可燃冰的分解可能造成海底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同时,可燃冰分解引起的海底地质灾害 还会导致海底生态环境恶化而殃及海洋生物。 ⑦但我们并不会因此就远离这样一种新能源。科学家预计,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届时大量的“可燃冰”便能用于应付能源 危机了。 (根据2017年5月25日《中国产经新闻报》等资料改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